0

2017年森林狼最新20篇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蚂蚁森林的合种怎么玩,并且如何让树成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2770

文章

1000

篇1:晚上可以在森林公园烧烤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公园鸟语花香,景色美不胜收,导致游人络绎不绝。那么晚上可以在森林公园烧烤吗?

森林公园都是防火的,所以任何时间段都不可以在森林公园烧烤。

近年来,野外自助烧烤成市民户外休闲喜爱的活动之一,然而野外自助烧烤特别是在林下烧烤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森林、公园、山区等景点的地上有枯枝、树皮、残叶、杂草等易燃物,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重大火灾事故。

消防提醒广大市民在欣赏美景,享受美食之余,一定要做好防火事项,预防森林火灾发生。

消防支招:

一、选择安全的场地。要预防火星飘落引发火灾,不能在林下或有灌木以及草丛的地方,同时要远离房屋及其它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二、预防烟气中毒。不要在山洞、房间等封闭场所进行烧烤,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三、邻近水源是最佳场地。郊外烧烤隐患多,因此有条件的话,烧烤场地最好邻近水源,既方便取水,又可以防备火灾发生。

四、烧烤完毕用水熄灭火星。烧烤时,要在烧烤场地清理出最少1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作为用火专区。烧烤完毕后,应用水熄灭火星,并带走所有垃圾,为创造一个干净安全的自然环境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以上的公园安全小知识由提供,希望大家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森林锐减的后果和危害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许多商人及林农缺少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为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业部门应找出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而森林锐减后果危害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森林的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变小。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据资料记载,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森林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提醒您:多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可以有效避免森林锐减,另外在日常时也可以参考一些森林锐减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来罪证预防,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直接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森林消防属于武警还是公安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做好森林消防是保护我国森林的前提,今天来给大家讨论下森林消防的归属问题,那么,森林消防属于武警还是公安呢?

小编了解到,森林消防是属于武警。是属于武警森林部队。

武警森林部队,担负森林防火、灭火任务的武警部队。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于1948年组建,1978年实行义务兵役制,1988年列入武警部队编制序列并改现名,1999年归武警总部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领导。

在森林消防里,有一直重要的队伍,他们就是森林消防员。他们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时候,冲在最前头的将士。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下森林消防员扑火注意事项。

(一)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二)遵守火场纪律,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三)必须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四)扑火队员必须配备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扑火机具、水壶和毛巾等必要装备。

(五)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六)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七)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八)扑救林火时必须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一旦陷入危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九)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叫森林可燃物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森林火灾,首要工作是森林可燃物的管理,因为森林可燃物是影响林火发生的自然因素中人类能控制的林火因子。那么,什么叫森林可燃物呢?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森林中所有有机物质均属于可燃物:如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枯枝落叶、林地草类、苔藓、地衣和腐殖质、泥炭等均可以燃烧。森林可燃物、气象条件和火源被称作森林火灾“三大要素”。要发生火灾必须三大要素齐备,缺一不可。

另外,森林可燃物中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消耗自身的热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热量的50%,在较湿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燃烧。

下面我们介绍下森林火灾的另外2个必要条件。

火源: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点温度各异。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木材为250~300℃,要达到此温度需有外来火源。火源按性质可分为:①自然火源。有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雷击火,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呼盟和新疆阿尔泰等地区最常见。②人为火源。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约占总火源的95%以上。人为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

氧气(助燃物):1千克木材要消耗3.2~4.0立方米空气(纯氧0.6~0.8立方米),因此,森林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进行。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约占21%。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森林锐减会导致水土流失吗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然而森林锐减导致水土流失吗?

生态破坏小知识:

森林锐减是会导致水土流失的。水土流失是森林破坏导致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据测定,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的时间;在降雨340毫米的情况下,每公顷林地的土壤冲刷量仅为60千克,而裸地则达6750千克,流失量比有林地高出110倍。只要地表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到裸地的7%以下;林地土壤的渗透力更强,一般为每小时250毫米,超过了一般降水的强度。一场暴雨,一般可被森林完全吸收。由于森林的严重破坏,全球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目前,全世界有l/3的土地受到严重侵蚀,每年约有600多亿吨肥沃的表土流失,其中耕地土壤流失250多亿吨。全球地力衰退和养分缺乏的耕地面积已达29.9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3%。

提醒您:森林锐减的后果是什么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为了防止森林锐减,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直接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森林资源锐减的现状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树木都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这些气体通过绿化林带,通常有1/4可以得到净化,或变成氧气,对我们人类很有益,然而森林资源锐减现状你知道吗?

生态破坏小知识: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日趋下降。各项项目造林的检查验收还要加强监督。

林木少批多采、林地逆转呈扩张之势,这些问题反映出森林资源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恢复植被,另一方面仅有的森林资源在不断地遭到破坏。林地逆转、采伐日趋严重,可采资源锐减,森林质量不断下降。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到林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将影响到林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醒您: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另外为了防止森林锐减,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些森林锐减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来做好预防。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直接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博格达尔森林公园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博格达尔森林公园位于温泉县博格达尔镇境内、博尔塔拉河中游两岸的河滩上,距温泉县城北0.8公里处,它西依着草原,东临博尔塔拉河,景色秀丽,是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绝佳境地。2002年3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批准为国家AA级旅游区。森林公园保护较好,基本上保持了河谷次生林自然风貌,已成为休闲、避暑、疗养、观光为一体的景区,现有蒙古包、餐馆等设施,常年接待游客,并在公园西侧,建起了温泉新疆北馆,供科学研究和游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支付宝蚂蚁森林有什么作用 支付宝蚂蚁森林作用介绍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支付宝蚂蚁森林有什么作用?支付宝蚂蚁森林是一个公益应用,支付宝消费可以为树苗积累绿色能量,当我们养成一棵树的时候蚂蚁花呗就会种下一颗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森林玩法。

支付宝蚂蚁森林是什么?

在支付宝客户端里,首期“碳账户”被设计为一款“蚂蚁森林”公益行动:用户如果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的“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支付宝蚂蚁森林有什么用?

支付宝蚂蚁森林有什么用呢?“碳账户”被蚂蚁金服定义为支付宝三大账户之一(资金账户、信用账户、碳账户),用于度量人们一些日常活动的碳减排量。蚂蚁金服认为未来金融是绿色金融,“碳账户”将致力于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低碳生活衡量、交易、共享平台。不仅可以让人记录低碳绿色足迹,也可以形成人们的绿色减排活动形成碳资产的交易账户,未来条件成熟,可能实现碳资产买卖、投资。

碳账户让人们感知到可持续行为的成就感。如果每个人完成3个一次:每天一次1公里内步行上班代替其他交通方式,每月线上缴一次水电煤气费,每周在超市等使用5次支付宝消灭纸质单据,能够实现人均每天减排量142g。

“互联网+绿色金融,可以激发每个人的能量。”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说,蚂蚁金服的绿色金融方式,是以科技驱动创新,唤醒每个普通人的减排环保意识,积极呼应顶层设计,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如何计算

全文共 3029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火灾林火蔓延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火的蔓延扩展距离。那么,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如何计算呢?我们以秦林为例来给大家介绍下吧。

小编了解到,林火的蔓延速度通常包括线速度、面积速度和周长速度。按其蔓延速度和对林木的危害,又可分为速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在我国秦岭林区一般情况下地表火蔓延速度为0.5km/h~1km/h,占火灾总数的95%,上山火可达1km/h~3km/h,大风天气达到5km/h。荒草山、竹林和油松飞播纯林可形成急进地表火,火蔓延速度快,瞬间可达5km/h~8km/h,占火灾总数的5%。当火场火蔓延速度大于5km/h,在秦岭林区,受地形限制和林木的阻碍,扑救人员被困火场基本没有逃生的可能。在秦岭林区每条沟都有常年河和主要为针阔混交林的限制,每天向同一个方向蔓延距离不超过3km。下面就影响林火的蔓延速度的因子做以说明:

一、时间

1、着火时间

秦岭林区在森林火灾发生着火以后,林火地表火蔓延速度较慢,据研究资料,火头蔓延速度0.1m/s~0.7m/s,两翼和火尾为0.1m/s~0.4m/s,经15min~20min后,蔓延面仅为0.01hm2。如继续发展,其火头速度可增加到10m/s~15m/s,即每小时可蔓延0.5km~1km左右,这时是扑救森林火灾的最佳时机。在计划烧除时,应尽量避免大面积连续火烧,将所要烧除的林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块点烧,以降低火蔓延速度,从而可以减少日用火不慎所造成的人为森林火灾。在森林火灾扑救时,也应把火场通过围、堵、割等方法分成若干个小块,以降低火蔓延速度和火强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2、燃烧时间

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最易发生火灾,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气温上升,阳光充足,使地表可燃物附近热流达最大值,每天12时到14时是火蔓延速度最快之时,通常采用打防火线的办法进行扑救,不主张直接扑打火头。5时到7时是火火蔓延速度几乎接近于零,火场燃烧程度最小,通常采用水浇土埋的打余火办法进行扑救,有效把握这段时间以最小的代价歼灭火灾。一般地讲,白天林火蔓延快,夜间蔓延速度减慢,就松林而言,白天林火蔓延速度为0.85km/h,傍晚或早晨为70m/h,夜间则为0。

二、地形

虽然地形对火的强度及其它火行为现象有影响,但它主要影响火的蔓延方向和速度。

1、坡度

燃烧物质向着太阳和风时,易干燥。实践已经确认阳坡易引起火灾并传播速度快,阴坡则正好相反。坡度大小影响可燃温度的变化,坡度大可燃物易干燥。很明显,当坡度大时,一个燃烧中心所产生向上的对流柱越靠近燃烧物质,这时物质受到对流和辐射热量的加热从而加快干燥和燃烧。上山火燃烧强度传播速度快,同时由于存在斜坡,燃烧物可能滑动滚下,从而点燃新的燃烧点。下山火燃烧较缓慢,有利扑救。当火从山上向山下蔓延至山脚后,再向上蔓延,会形成几处火头,扩大燃烧面积。扑火时,应尽可能把蔓延火控制在山腿前扑救。坡度主要影响火的蔓延速度。当坡度为18°时,火的蔓延速度是平地火蔓延速度的1倍,扑火人员行进速度降低1倍,火场表现为稳进地表火,采用直接扑打法。当坡度为36°时,火的蔓延速度又增加1倍,扑火人员行进速度再降低1倍。当坡度为40°~70°时,火的蔓延速度是40°中等坡度的1倍,扑火人员不安全。如果坡度增至70°~100°,则火的蔓延速度将会再增加1倍,扑火人员几乎无法到达,通常采用打防火线的办法。

2、海拔

海拔高度能影响防火期长短和可燃物量。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要降低0.6℃,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相对湿度越大,地被物含水量也越大,降水量也有明显增加,一般不易发生火灾,但海拔高度大的山岗,风速也大,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也就较快。

3、峡谷

狭窄的通道,如凹形或V形的窄峡谷,对燃烧的火起到像烟囱似的疏导热量作用,与宽阔的峡谷或宽阔的凹形地形相比,其辐射更易使火沿山坡蔓延,火蔓延的速度比预计的在一般情况下的火蔓延速度要快。

4、坡向

燃烧物质向着太阳和风时,易干燥。实践已经确认阳坡易引起火灾并传播速度快,阴坡则正好相反。阳坡的火蔓延速度是阴坡的1.5倍。

5、坡位

坡位不同,地被物多少及干旱程度不同,火灾蔓延速度不同,低凹地多草丛,火燃烧猛烈。山顶及陡坡岩石裸露处,可燃物稀少,不易燃烧,火烧到自灭,但山顶部燃烧的球果、枝条下滑后,又能引起新的着火点。

三、风象

1、风

风增加燃烧区内的空气,使火焰温度降低,但带来了大量的氧气,火焰被风吹后发生变化,不仅加大火焰长度,加剧了辐射和对流传热作用,使火燃烧得更加旺盛。在风速35m/s的情况下,火场周长各部分火蔓延范围占周长总长的百分率分别为:顺风火头50%,侧方40%,逆风火头10%。无风时其百分率为:顺风火头25%,侧方50%,逆风火头25%。秦岭林区,风力在4级以下时,除荒草山而外,一般的地表火表现为稳进地表火;在风力4级~5级时,即风速5.5m/s~9.8m/s,蔓延速度达到137hm2/h~173hm2/h,火场演变为急进地表火;风速度在3级以下时,上坡的风在山顶会回头,形成反山气流。因此,火在山脊和初下山位置时,一般火势较弱,蔓延速度慢。所以,在火的山脊位置开辟防火线,营造防火林带可发挥较好的阻火、灭火、防火效益。如果出现4级以上的风,则反山气流消失,产生越山气流,在山脊开辟防火线,在山的背部守候扑打下山火很不安全,蔓延速度加快,常在背坡20m范围外开设防火线。风速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可燃物水平连续性的影响程度大于坡度。

2、温度

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木材为250℃~300℃。温度升高7℃,林地可燃物含水率急剧减少,林火蔓延速度增大1倍。阳性杂草和易燃灌木地段,会突然增加林火蔓延速度,改变林火燃烧方向,产生高强度的林火。

四、可燃物

1、可燃物含水率

可燃物的形状、结构、大小、含水量不同,则蔓延快慢也不同,如矮小干枯的杂草、灌木燃点低、蔓延快;湿润、粗大的枯枝、倒木不易燃,蔓延慢。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灾的基础因素,其含水率的多少与火灾的强度、蔓延速度密切相关。森林可燃物的含水率、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与林火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含水率小于5%极易燃,含水率6%~10%很易燃,含水率11%~20%易燃,含水率2l%~30%难燃或可燃,含水率大于30%不燃。可燃物含水率决定其火蔓延速度,含水率大,火蔓延速度慢,每提高3%点,蔓延速度降低1倍。林内草本植物含水率较低、燃点较低、生长茂密,最易着火,首先着火,火蔓延速度快、火势不大。林内的木本植物含水率稍高、燃点较高、在草木的引燃下着火,火蔓延速度慢、火势大。

2、林分类别。

杂草、枯枝落叶,枝丫和采伐剩余物等构成的地表火,蔓延速度快,是泥炭、腐殖质和腐朽木等构成地下火的13倍~14倍。一般林分形成的地表火,火头前进速度小于2m/min,大风天气、上山火形成的中速火的火头前进速度在2.1m/min~20m/min,荒草山、竹林、油松飞播纯林等快速火的火头前进速度大于20m/min。针叶林的枝叶富有油脂,自然整枝不良,下枝离地面近,在地表火的烘烤下,极易引起树冠火,通常在地表火过后15min~30min内发生,其推进速度虽然较慢,但火势猛烈,使周围空气形成热浪,难以接近。

最后,友情提醒,林火蔓延速度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其内在规律性的东西,对指导森林防火预案的编制和森林火灾的扑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山爆发会引起森林火灾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火源分为两大类: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那么,火山爆发引起森林火灾吗?

小编了解到,火山爆发也是重要的火源之一,是会引起森林火灾的。这个在我们国家并不多见,在日本等火山较多的国家出现过。

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活因子。当森林可燃物(如树叶、树枝、林下杂草等)的燃烧条件具备时,遇有火源,便会引起森林火灾的发生。

引起森林燃烧的火源主要分为两种,即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1、自然火源

自然火源主要有:雷击火、越冬火、火山爆发等。在我国部分地区引起森林火灾的自然火源主要是雷击火,但极少发生。

2、人为火源

人为火源分为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两种。生产性火源包括开荒烧杂、烧灰积肥、炼山造林、烧田埂草、烧窑、烧隔离带、采石放炮、火车甩瓦等。非生产性火源包括野外吸烟、取暖做饭、上坟烧香烧纸、烧山驱兽、小孩或弱智人员玩火、故意纵火等。在我国部分地区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是人为火源,占引起森林火灾总数的99%以上。其中生产性火源占72.2%,非生产性火源占27.8%。生产性火源以烧田埂草、开荒烧杂、烧灰积肥、炼山造林等为主;非生产性火源以野外吸烟、取暖做饭、上坟烧香烧纸等为主。在引起森林火灾的24种火源种类中,烧田埂草最为突出,占年度森林火灾发生总次数的20.4%;其次是开荒烧杂和野外吸烟,分别占10.7%和9.4%,烧灰积肥和炼山造林,分别占7.5%和6.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森林火灾会造成林地裸露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林地森林的载体,是森林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的源泉,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灾造成林地裸露吗?

小编认为,森林火灾是会导致林地裸露的。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爱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例如,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此外,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地被物层)的机械作用,大大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具有雨水冲击作用,而且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使得林地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当森林火灾过后,森林的这种功能会显著减弱,严重时甚至会消失。因此,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引起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由此可见,森林火灾是会导致林地裸露,并且一旦发生水土流失,还会继发一些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稍后,我们将介绍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哪些,欢迎关注这部分森林火灾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森林火灾的危害大吗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火灾危害大吗?答案是肯定的。森林火灾是公认的"森林三害"之一,它具有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破坏性大,扑救难度大的特点,使其成为"森林三害"之首。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哪些。

一场火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长期培育起来的大片森林烧光。火灾对森林的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林火烧毁大量林木。未被烧死的林木则由于生长衰退,容易引起病虫害或成为风倒木。如小蠹虫、吉丁虫等常以火烧迹地为大量发生的策源地;树木根部和干基部被烧伤的部位易感染腐朽菌形成根基和干基腐朽。

(2)由于火灾破坏了森林环境,引起了森林发生树种更替现象,以灌丛或低价值阔叶林更替珍贵针阔叶林。如东北东部的红松原始林区,经过火烧后,红松及其他针叶树消失而变为阔叶林,继续受到火烧,则变为多代萌生柞木林,如果还继续遭到火灾破坏,则可能演变为荒山荒地。尤其严重的是,森林经过焚烧后,许多树木变为站杆、倒木和病腐木,这又大大增加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可能引起更大的火灾。

(3)林火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降低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滥,甚至山洪瀑发。同时,由于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因而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

(4)林火烧毁林下经济植物,烧死和驱走林内珍贵鸟兽。如紫貂和灰鼠分别生活在偃松林和红松林内,一旦偃松和红松被火烧毁,紫貂和灰鼠立即消失。因此,火灾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不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

(5)林火使森林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内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态因子混乱。需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林火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6)林火能烧毁林内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甚至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扑灭林火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更多森林火灾知识,如果您有兴趣的话,请继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人为还是自然因素导致的森林火灾,燃烧起来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那么,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吗?

小编了解到,森林火灾是会产生有害气体的,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

另外,森林火灾导致的烟尘危害也非常的大。

森林火灾时,由于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空气中的氧浓度显著下降,人长时间呆在这种低氧的环境中,就会造成呼吸障碍、失去理智、痉挛、脸色发青,甚至窒息死亡。当森林火灾燃烧旺盛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人员接触10%~20%浓度的二氧化碳后,会引起头晕、昏迷、呼吸困难,甚至神经中枢系统出现麻痹,使人失去知觉,导致死亡。烟尘中还含有的各种有毒气体、腐蚀性气体等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气体远远超过人体生理正常所允许的最低浓度,会造成人们中毒死亡。

森林火灾烟尘导致大气污染,容易形成烟雾,长期笼罩在天空中不易被驱散,最长可以在空气中滞留时间超过20天,覆盖面积超过一个县域面积,长期吸入能使人出现眼红、流泪、咳嗽等症状,烟尘中还含有大量有毒气体、过敏物质并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并且影响交通正常运营,燃烧产生大量烟尘形成浓雾,直接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交通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刚刚起火,火势弱,燃烧面积小,容易用简单工具,投放较少的扑火力量,就能将火消灭,拖长时间,就是贻误战机,火就会不断蔓延扩展,使扑火工作困难越来越大,投入扑火的人员也要大大增加,后勤供应量不断加大,所以,扑灭森林火灾一定要早,决不能延误战机。那么,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有哪些呢?

小编了解到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主要有3种:

一是散热降温,使燃烧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主要采取冷水喷洒燃烧物质,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冷却降温到燃点以下而熄灭;用湿土覆盖燃烧物质,也可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二是隔离热源(火源),使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可燃物隔离。破坏火的传导作用,达到灭火目的。为了切断热源(火源),通常采用开防火线、防火沟,砌防火墙,设防火林带,喷洒化学灭火剂等方法,达到隔离热源(火源)的目的。

三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患熄灭。主要采用扑火工具直接扑打灭火、用沙土覆盖灭火、用化学剂稀释燃烧所需要氧气灭火,就会使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短暂隔绝状态而窒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初发火灾,当火灾蔓延扩展后,需要隔绝的空间过大,投工多,效果差。

另外,扑救森林火灾的工具,主要有用于扑灭明火和余火、开防火线的机具。包括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机具、手投式灭火弹、小型水泵、水枪、砍刀、铲子、锄头和割灌机、油锯、锯子、斧子、锄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森林防火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的管理和营林过程中,防火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下森林防火的注意事项

(1)人人都要树立“森林防火”意识。不管是进人林区开展祭祀、旅游度假、狩猎野炊等生活性活动,还是进入林区从事垦荒、采集、采矿等生产性活动,都要时刻牢记森林防火。尤其是在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用火的,一定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先审批,然后才可进行。

(2)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森林火灾。例如,进入林区后应自觉移风易俗,把上坟烧纸祭祖改为种树或者向先人敬献鲜花水果,培养文明的风俗习惯;自觉向森林防火检查站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假如因个人原因引发森林火灾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普通群众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为了确保安全,应该掌握基本的安全避火知识和扑火技能。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必须果断决策,迅速选择避火路线,或者选择突围,这样才能避兔发生伤亡事故,保护自己的安全。扑救森林火灾时尤其需要注意,不得动员孕妇、老人和儿童参加。

最后,友情提醒,发现森林火灾后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发现森林火情,应立即拨通全国统一的森林火警专用报警电话“12119”,报警时要注意做到,报告火情发生地所在的县、乡、村及具体地名山名,讲清火势大小或危害程度,报告报警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森林防火五个一是什么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是森林火灾,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因此,在保护森林的措施中,我们有个森林防火五个一,那么,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是森林火灾,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森林防火五个一是什么呢?

小编了解到,森林防火五个一是指各相关单位所属的中小学生开展森林防火“五个一”宣传教育。“五个一”活动内容是:

(一)写一篇有关森林防火的作文(字数要求小学生:500—800字左右,);

(二)上一堂有关森林防火的课;

(三)写一封有关森林防火的信(宣传卡);

(四)出一期有关森林防火的黑板报;

(五)写一条有关森林防火的标语。

同时,活动开展期间,各地、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野外用火管理,禁止在林区及其周围举行野餐、篝火活动;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向家长宣传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义及森林防火法规、常识等;清明祭扫、祭祀倡导文明新风尚,积极推广植树、种草、献花蓝等文明祭祖方式。活动期间,各镇(街道)林技干部积极参与和配合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提供有关森林防火的资料。

因此,抓森林防火工作,我们要从小学生抓起,让“五个一”活动带动1个学校,学校带动整个社会,学生影响家长,家长督导家庭,家庭的防火意识服务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森林减少的人为原因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初期地球陆地的2/3被森林所覆盖,约为76亿公顷;19世纪中期减少到56亿公顷;20世纪末期锐减到34.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7%,然而森林减少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因为人类的大量砍伐,大面积放牧,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然而森林锐减的后果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啊。

历史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我国古黄河文明的发祥地,原来都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地方,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已经导致了文明的衰落和转移。而扎格罗斯山和波斯高原的森林草原被大规模破坏,造成严重沙化,巴比伦文明遭到毁灭性的灾难。在非洲一些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还有许多森林植被,由于滥伐滥垦,许多地区如今已变成沙漠。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南侵吞150万公顷土地,向北侵吞10万公顷农田,现已向南扩展了56万平方公里。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在近150年间由于砍伐了1500万公顷的森林,导致200万公顷土地变成荒漠。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4,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而且每年仍以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全世界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达110多个,10亿人口受到直接威胁。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1/6的人口受到危害。

提醒您:为了减少森林锐减的情况发生,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保护环境。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直接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森林面积最大的林区-仙米林场。1996年青海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北部,距门源县首府浩门镇30公里,距省府西宁市108公里。北与甘肃省肃南县西营河林场接壤,东与甘肃省天祝县毗邻,南与青海省互助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连,西与本县东川镇连接,纵贯本县东川、仙米、珠固三个乡镇。

公园坐落于丝绸古道辅道上,地理位置独特、夏季气候宜人、自然生态优美;园区内民族文化灿烂、历史遗存丰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优势。全园面积达14.8万公顷,物种繁多,公园分为岗隆石窟、杜鹃花海、梅花、东海大峡谷及五色神湖五大景区。森林覆盖率56.1%。林区内植物种类繁多,达千余种,其中乔木树种有4科5属12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园柏、白桦、紫桦、山杨:灌木有10科18属60多种,主要有杜鹃、金露梅、银露梅、小檗、沙棘、高山柳;草本和蕨类植物有4科211属90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雪豹、棕熊、马鹿、岩羊、蓝马鸡、旱獭。森林公园地处祁连山腹地,受冷龙岭、达贩山两大山系和大通河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独特,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地文、水文、天象和人文等景观资源丰富绚丽。是青海省最大的原始林区。这里是一片自然的雄奇与柔美、艺术的多元与纯真交相辉映、完美结合的神秘土地,深入其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奇异神秘的冰川雪峰,高大雄浑的群山峻岭,色彩纷繁的大地色相,古老苍劲的原始森林,广袤绚丽的高原草甸,风光旖旎的高山湖泊,深邃幽险的沟壑,雄勇湍荡的溪流江河,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博大精深的华热文化,古朴奇特的民俗风情、令人心醉神迷、留恋忘返。为开展生态旅游,顺应人们回归自然、融入边地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开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科普教学,登山探险,游乐健身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青海省门源县林业环保局为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的上级主管部门,对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负有监督指导责任。在门源国有仙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归属仙米林场直接领导和管理,具体负责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仙米林场和森林公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森林公园实行独立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西伯利亚森林猫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西伯利亚森林

西伯利亚森林猫简称西伯利亚猫。与该猫有关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于11世纪:它们是俄国市场和西伯利亚乡下非常普通常见的猫。西伯利亚猫由于生活在自然环境苛刻的国家,所以全身上下都被长长的被毛所覆盖,就连颈部周围都有一圈厚厚的毛领子。它们外层护毛质硬、光滑且呈油性,底层绒毛浓密厚实,这才得以抵抗西伯利亚地区的严寒。

记录的历史表明,西伯利亚品种已经出现了至少千年。首先提到他们的是哈里森·威尔的书“我们的猫”和有关他们的资料,其中最早的记录是1871年在英国展示。 西伯利亚猫最早是在1990年出口到其他国家。他是大多数育种者的候选品种。 西伯利亚猫,半长毛,在冬季具有丰富的披毛涂层。在夏季允许稍微短一些,不太密集的披毛。1987年,带红白相间斑纹的该品种雌猫MUSSA和雄猫TIMA被人购买后带到柏林。HANS和BETTISCHULZ在他们的NEWSKI猫屋中培育出了第一代西伯利亚猫。1991年起,西伯利亚猫品种在法国确立。1887年得到了FIFe的承认。1990年ELIZABETHTERRELL引入了第一批该猫到自己的美国STARPOINT猫屋。TICA承认该品种并在1998年出版该品种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温带森林对人类的意义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和北美洲北部。那么,温带森林对人类意义有哪些呢?

小编了解到,温带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南温带森林面积很小,亚欧大陆东部,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南部是落叶阔叶林,以砾类为代表,典型土壤是暗棕壤。大陆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冬季比大陆东岸暖和,降水四季分配均匀,非常适合落叶了、阔叶林生长,以欧洲山毛榉、白桦为代表树种,典型土壤是棕壤。温带森林带主要动物有松鼠、黑熊等。

温带森林对人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

2、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3、森林是天然制氧厂。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4、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

5、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

6、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

7、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