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377

文章

42

篇1:TESS望远镜发现首颗地球大小系外行星 或有大气层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发现外行星HD 21749b被归类为所谓的“亚海王星”外行星,意味着它的质量比天王星或海王星小。它围绕恒星的轨道周期约为36天,是迄今为止由TESS发现的所有系外行星中最长的公转周期,其质量约为地球的23倍。

去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一架新的太空望远镜来取代退役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并继续承担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重要任务。它的目标是找到一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这是美国宇航局的苔丝,中文音译为苔丝。最近,“苔丝”望远镜宣布,它发现了第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对接近的外行星,距离太阳系约53光年。根据科学家的估计,这颗系外行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2.7倍,并且可能有一个相对稠密的大气层

在TESS数据表明恒星周围可能有一颗质量约为太阳80%的行星后,研究人员利用安装在南半球智利麦哲伦二号上的“行星搜索光谱仪”(PFS)证实了这一发现。天文台和观测设施属于卡内基科学研究所。

这次发现的外行星HD 21749b被归类为所谓的“亚海王星”外行星,这意味着它的质量比天王星或海王星小,但仍然比地球大得多。它围绕恒星的轨道周期约为36天,是迄今为止由TESS发现的所有系外行星中最长的公转周期,其质量约为地球的23倍。

科学家最初预计他们将发现的目标公转周期不到10天,因此发现这颗行星有些不寻常。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约翰娜·泰斯克说:“粒子滤波系统是南半球唯一能够进行这种观测的科学设备。因此,粒子滤波对进一步跟踪观测由TESS望远镜发现的目标非常重要。”

现在,研究人员希望这些测量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大气状况。

与地球不同,新发现的行星可能不是多岩石的,它的大气层可能更冷。根据研究小组给出的声明,这颗行星可能并不孤单,另一颗行星以大约8天的周期存在。该团队坦率地表示,要确定如此小的系外行星的确切质量和组成将是极其困难的。

TESS使用非常先进的技术,可以测量小外行星的相关属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戴安娜·德拉戈米尔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卡维尔的天体物理学和太空研究所,她说:“对于那些非常靠近地球并且非常明亮的恒星,我们预计会在它们周围发现几十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系外行星。现在,我们开始吧!这是我们在TESS项目中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为将来围绕低质量恒星寻找更小的系外行星目标铺平了道路,其中可能有可居住的行星。(晨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天文学家首次在“类地球”系外行星上发现大气层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欧洲天文学家6日表示,他们首次在一颗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发现大气层,这是发现外星生命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这颗名为GJ1132b的行星绕着距离地球约39光年的韦拉以南的红矮星GJ1132运行。它是一个小的“超级地球”,质量相当于1.6地球,半径相当于1.4地球。

负责协调这项研究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在一份声明中说:“虽然这不是对另一个星球上生命的探测,但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超级地球”GJ1132b上探测到大气层标志着首次在一颗质量和半径接近地球的行星上发现大气层。"

一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在名为“巨蟹座55e”的“超级地球”上发现了大气层,但这颗系外行星比地球大得多,大约是地球质量的八倍。

研究人员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说,他们使用由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安装的望远镜同时观察7个波长的GJ1132系统,并利用行星经过其轨道恒星前方时恒星亮度的微小变化进行研究。

鉴于在其中一个波长上观察时,GJ1132b的尺寸稍大,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该行星的大气层无法穿透该波长。

进一步的大气模拟研究表明,GJ1132b的大气可能富含水蒸气和甲烷。因为地球比地球热得多,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有热蒸汽大气的“水世界”。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发现。红矮星是宇宙中非常常见的恒星,有许多小行星。然而,红矮星也有很多磁场活动。红矮星产生的耀斑或粒子流通常被认为会分散其行星的大气。如果许多行星能像GJ1132b一样长时间维持大气,那么这可能意味着适合宇宙生命的环境是相当普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天文学家叕发现一个地球的“孪生兄弟”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的一个冰冷的“孪生兄弟”。它的质量与地球相似,它到中心恒星的距离几乎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相同。然而,因为地球太冷,找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很小。

这颗行星的官方名称是OGLE-2016-BLG-1195磅,离地球约13000光年。

这颗行星周围的星体非常小,科学家甚至无法确定它是否是一颗恒星。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7.8%,正好位于恒星的边界线上。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颗褐矮星。尽管它与恒星相似,但其核心温度不足以通过核聚变产生足够的能量。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和其他地面望远镜最近发现的TRAPPIST-1是一颗超低温褐矮星,周围有七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这些行星和TRAPPIST-1之间的距离比水星离太阳更近,液态水很可能存在。

然而,围绕OGLE-2016-BLG-1195磅的恒星的能量太弱,其距离大约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相同。因此,这颗行星可能非常冷,甚至比冥王星的温度还要低,地表的任何水源都会结冰。为了在表面上有液态水,行星必须离中心恒星更近。

科学家使用一种叫做“重力微透镜”的技术发现了这颗行星。“这个‘冰球’是我们通过重力微透镜技术发现的质量最小的行星,”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尤西·施瓦尔兹瓦尔德指出。

新发现的行星OGLE-2016-BLG-1195磅将帮助科学家分析银河系中行星的分布。天文学家仍然不确定银河系中心较凸区域和周围较平坦区域的行星密度是否相同。OGLE-2016-BLG-1195磅也位于周围的圆盘区域,就像之前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利用微重力技术探测到的另外两颗行星一样。

“虽然离太阳系很远的行星系统很少,我们可以确定距离,但斯皮策在银河系的中心区域没有发现任何行星,这表明中心区域的行星密度可能比平圆盘区域低得多。”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杰夫·布赖登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球表面首次发现彗星尘埃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保存在南极冰雪中的彗星尘埃。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地球表面发现这样的粒子。这项研究结果为发现这种物质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途径。一旦最古老的天文粒子彗星尘埃可以用于研究,它将为理解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提供线索。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地磁系的行星科学家拉里·尼特勒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对于那些研究外星物质的科学家来说,这真的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为获取这种物质打开了一扇大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和稀有物质的新来源,”他说。

直到最近,除了飞向太空,科学家仅通过在平流层高度飞行研究飞机收集“球粒陨石多孔星际尘埃粒子”,或彗星尘埃。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几个小时的飞行通常只能找到一个尘埃粒子。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夏威夷大学和夏威夷地球物理和行星研究所的星际物理学家约翰·布莱德利说,如此小的样本极大地限制了科学家对物质的测试和分析。

布拉德利指出,研究人员现在在南极洲发现了更多的彗星尘埃粒子。“用这种方法收集2到4个数量级的尘埃粒子是可能的,”他说。"我相信以这种方式收集的粒子可能会导致范式的转变."

与此同时,从南极洲收集的灰尘更干净。目前,科学家在飞机上收集彗星尘埃时,通常使用涂有硅油的盘子来捕捉微粒,就像用飞纸片捕捉苍蝇一样。这使得灰尘颗粒被硅油和后来用来清洁它们的有机化合物所污染,让想研究其有机物质组成的科学家们不知所措。

Nittler指出,比较收集在南极和平流层的彗星尘埃粒子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出哪些成分是尘埃的天然化学成分,哪些来自污染物。

2010年,一个法国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在南极冰雪中发现了一些致密且富含碳的彗星粒子,但最新研究首次发现并证明了更典型的彗星尘埃。科学家们曾经认为,高度多孔和极其脆弱的粒子不可能存在于地球上。

为了找到它们,研究人员从2000年起在南极洲的两个不同地点收集了冰雪样本。通过融化冰雪和过滤融水,他们从太空中收集了3000多颗直径10微米或更大的小陨石。

五年来,通过在立体显微镜下逐一分析这些微小的陨石,研究人员发现了40多个具有彗星尘埃特征的粒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们与从平流层收集的彗星尘埃几乎无法区分,而且它们也完全符合美国宇航局2006年星尘任务收集的彗发样本。

研究人员最近在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上报道了研究结果。

领导这项研究的日本福冈九州大学陨石研究员野口隆说:“我们的结果表明,这种易碎的粒子不仅可以保存在雪中,也可以保存在冰中。”

在南极洲发现彗星尘埃的法国陨石研究员塞西勒·克朗德说,接下来将对这些粒子的有机成分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她说:“对这些彗星粒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行星的形成过程。他们是那个时期最好的见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危险小行星会冲撞地球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日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接到国际小行星联合观测组织发来的“任务”,对地球具有潜在风险的近地小行星2009ES于9月5日过近地点,希望择机对其进行跟踪观测。7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危险小行星会冲撞地球。

日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人员赵海斌在江苏盱眙观测基地借助有着亚洲最大“地球哨兵”之称的1.2米口径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到小行星2009es。这颗小行星是被国际天文学界列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据了解,2009es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莱蒙山巡天计划于2009年发现的。此前,全球已有8个台站曾观测到它,而7日晚则是我国天文学家第一次追踪到这颗“危险分子”。

国际小行星联测网的信息显示,2009es直径在150米-470米之间,距地球最近约为18.8倍地月距离(地月距离为38万公里),这两大指标均属于“危险分子”范围。

7日,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的科研人员在观测前检查近地天体望远镜运行状态。

“更为特殊的是,2009ES的轨道与火星轨道距离最近时仅有0.0012个天文单位(18万公里),极易受到火星引力摄动而发生变轨,可能离地球越来越远,也可能直接冲向地球。”赵海斌说,一些毫无征兆的小行星突袭地球事件,往往就是因为受到了火星或木星的引力摄动。

由于距离地球较近,它的视运动速度很快,每分钟运行27个角秒。赵海斌说:“根据我们的计算,与之前预报的位置吻合得很好,这表明天文学界对该颗小行星的轨道精度已经掌握得较高。”

此外,他还表示,我国对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观测日益重视。1999年,中科院组建了“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动力学研究”团组,2006年10月,在江苏省盱眙县建立了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观测站。目前发现了拥有临时编号的新小行星2000多个,其中500多颗小行星已经精确定轨,获得了永久编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天文学家发现了两个昏暗灰尘云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匈牙利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两个围绕地球25万英里轨道运行的黑色尘埃云,结束了围绕围绕地球运行的神秘尘埃云的长期争论。

1961年,波兰天文学家卡齐米尔兹·科尔季列夫斯基首次报道了两颗“假卫星”,但它们的存在成为争议的焦点,因为它们难以观测。

目前,匈牙利私人天文台的科学家表示,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两个昏暗的天体,它们位于半稳定位置,与地球和月球形成三角形结构。

当研究人员第一次报道发现暗淡的尘埃云时,他们将其命名为“科迪勒夫斯基云”,这最终被安装在天文台相机镜头和CCD探测器上的线偏振滤光系统所证实。

偏振滤光器以特定方向透射光,尘埃云位于“拉格朗日点”的L5位置。这是地球-月球系统的五个稳定位置之一。重力将附近的天体锁定在相对位置。早在1961年,科迪勒夫斯基就在L5位置观察到了两个模糊的类似星团的物体,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观察到它们。

你说:“科迪勒夫斯基尘云是迄今为止最难找到的两个物体。尽管它们离地球和月球很近,但天文学家们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有趣的是,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已经证实在地球和月球的轨道上有两颗尘埃伪卫星。”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罗兰大学的加博尔·霍瓦特带领研究人员模拟这些尘埃云,试图以最佳方式找到它们。该小组找到了尘埃云的位置,显示了尘埃云反射的偏振光。

根据研究小组的观点,这些模型与他们以前的预测和科迪勒夫斯基的初步观察一致。在排除了光学现象和其他可能的误解后,研究人员说他们最初确认了两个黑暗尘埃云的存在。

尘云的确切来源仍不确定,尽管专家怀疑它们的星际尘埃聚集区。拉格朗日点的L4和L5位置具有很强的引力稳定性,可能成为未来轨道空间探测器的活动区域。

最新的发现意味着,在未来推进太空计划时,也必须考虑这些尘埃云,以确定它们是否对太空设备或宇航员构成威胁。

什么是星际尘埃?

我们经常认为恒星之间的广阔空间是完全空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恒星之间的大部分空间充满了原子和分子气体,主要是氢和氦,以及微小的固体颗粒或尘埃。

这些太空尘埃主要由碳、硅和氧组成。在某些地区,星云可以在非常稠密的星际尘埃区形成。太空尘埃主要由细砂和其他微小固体颗粒组成,它们对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星际尘埃是星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相对可见光和紫外线波长范围外,星际尘埃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空间观测区域。它可以吸收这个波长范围内的光子,并吸收光谱中远红外部分的能量。这意味着星际尘埃提供了银河系总亮度的30%。

自从宇宙诞生以来,星际尘埃就存在了吗?

太阳系早期形成的最初固体物质完全由看不见的硅酸盐、碳和冰组成。这些星际尘埃粒子中的大部分被摧毁,然后在某些过程中被重塑,从而促进了行星的形成。

太阳系前幸存的尘埃样本最有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星云形成的彗星中,这意味着它们远离了创造行星的破坏力。这些微晶颗粒被称为“宝石”,这意味着晶体颗粒中嵌入了金属和硫化物,它们的直径通常只有几十到几百纳米,还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1%。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电子显微镜绘制元素分布图,发现灰尘中的碳在微热条件下会分解。

这意味着宇宙尘埃不能在炽热的恒星星云内部形成,相反,它们更有可能在高辐射环境中形成,例如在恒星星云外部或恒星形成前的分子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天文学可能发现了系外天体撞击地球的证据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阿米尔·西拉伊和亚伯拉罕·勒布在预先打印好的网站arXiv上发表了一份报告,称2014年,系外行星撞击地球。亚伯拉罕·勒布最近因声称外行星乌姆阿穆阿可能是一艘外星飞船而出名。

Oumuamua被认为是第一个已知的太阳系外天体,因为它的轨道表明它不受太阳引力的限制,而且它的速度比传统天体快。两位研究人员推断,比普通天体更快的速度可能是太阳系以外的证据

他们搜索了近地天体中心的近地天体数据库,发现了三个速度极快的天体,其中两个因数据不足而被遗弃,第三个于2014年1月24日进入地球大气层解体,测量速度为216,000公里/小时。根据其轨道和反向跟踪,研究人员认为该天体可能来自太阳系以外。

如果被证实,它可能是第一个撞击地球的已知外星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发现系外行星的诺奖得主称:逃离地球不负责任!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12月7日,据外国媒体报道,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迪迪埃·奎洛兹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次会议上说,我们应该正视气候变化问题,而不是逃离地球

1995年,迪迪埃和米歇尔·迈尔发现了飞马座51b,这是第一颗围绕类日恒星飞马座51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由于这一发现,他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迪迪埃·奎洛兹说:“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其他星球离我们太远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有任何逃离地球的期望。同时,请记住我们是为这个星球进化和发展的物种。除了这颗行星,我们不能在其他星球上生活。我们最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修理上。”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埃丝特·杜弗洛(Esther Duflo)也警告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行为上的改变,尤其是在富裕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消耗大量的商品和能源。

原标题:诺贝尔奖得主:说逃离地球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在其他飞机上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一奶同胞?月球上发现地球岩石

全文共 193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月球的诞生一直是个谜,关于这两个行星的假设也是不变的。然而,目前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地球拥有的物质似乎为独生子女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据外国媒体报道,芝加哥大学的专家最近对地球卫星月球表面进行了一项研究。外国媒体称,研究人员比较了岩石中的钛同位素。根据研究,地球和月球上的钛含量相同,也就是说,月球上的一些岩石与地球的成分相同。

科学家表示,新的证据可以让科学家对地球的演化有新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的“超级地球”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寻找超级地球一直是天文学家的目标,此前,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很多巨大的类地行星,科学家推测这些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最新报道,日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的“超级地球”,它环绕红矮星运行,距离地球32.7光年,质量约为地球的5.4倍。

目前,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32.7光年处发现一颗环绕红矮星运行的“超级地球”,该行星被命名为GJ536b,它并不位于恒星宜居地带——与恒星保持适当距离可维持液态水存在的区域,但却具有几个引人注目的特征,对勘测发现潜在生命形式的系外行星提供重要信息。

西班牙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IAC)与拉古纳大学(ULL)的研究人员指出,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5.4倍。质量在地球的15倍以下的行星即可被归类为超级地球。该研究团队认为,在该行星的周边地区或许还能找到更多的地外行星。“目前为止,我们只发现了GJ536b,但我们还将继续对该恒星进行监测,寻找其它行星。”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的亚历亨德罗·苏亚雷斯·马斯卡雷诺表示。

该地外行星不在中央恒星GJ536的宜居带中,公转周期很短,只有8.7天。而考虑到该恒星的亮度、以及到地球的距离,该地外行星便成了研究大气组成的绝佳对象。“这颗岩质行星围绕的恒星比太阳小得多、温度也低得多。”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的乔内·伊赛·冈萨雷斯表示,“但它距离我们足够近,而且足够明亮。并且,从北半球和南半球都可以观测到这颗行星,因此很适合绘制高稳定性的光谱图,还有助于在该恒星的宜居带中寻找其它岩质行星。”

研究人员发现,该恒星存在与太阳类似的磁场活动周期,只不过周期时间仅有3年,而太阳则长达11年。“要想探测到其它行星,”研究人员拉斐尔·罗博洛指出,“我们必须准确测定该恒星的自转速度,要达到每秒钟运行几米的精确度。等到我们与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共同指导的新设备ESPRESSO建成之后,这一精确度便可以再增加一位小数点,同时还能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条件与地球类似的行星上,不仅仅局限在这颗恒星周围,附近的许多其它恒星也都有可能。”

据悉,这项研究的数据是基于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仪(HARPS),以及专为南半球设计的HARPS设备获得的,研究人员希望在该太空区域发现更多的系外行星,发现能够孕育生命形式的星球。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不用去外太空也能研究彗星:地球首次发现彗星尘埃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上,描述了发现尘埃粒子的过程和分析结果。

保存在南极冰雪中的彗星尘埃粒子

收集彗星材料并不容易。发射探测器在彗星上着陆并最终成功返回的概率极低。目前,科学家大多使用飞机来收集平流层中的彗星尘埃颗粒。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在收集中使用涂有硅油的板,并且灰尘颗粒经常被硅油和用于随后清洁它们的有机溶剂污染。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在南极洲的一个叫做TottukiPoint的地方收集了大约17.7米深的冰雪样本。冰在实验室融化后,科学家们发现了极其微小(10到60微米)的尘埃颗粒,他们最初认为这是陨石尘埃。下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粒子(被称为“球粒陨石多孔星际尘埃粒子”)几乎完全符合美国宇航局的“星尘”探测器项目和在大气中收集的样本。

2010年,一个法国研究小组研究了南极冰和雪,并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密度大且富含碳的彗星粒子。然而,这项最新研究是关于在地球表面发现彗星尘埃的第一份报告。在此之前,科学家认为微小的尘埃颗粒无法在大气中存活,更不用说在复杂的条件下落到地面。

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鼓舞,因为这意味着科学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彗星物质样本,而不是仅仅依靠艰苦的大气收集工作——几个小时的飞行通常只能找到一个尘埃粒子。研究小组收集的第一个冰块已经显示了40多个尘埃粒子。太空科学家认为彗星含有宇宙中一些最古老的物质。我们对它们了解得越多,就越能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其他科学家认为彗星可能是给地球带来生命的“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神奇的地球:加州深海发现“海底托儿所”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研究人员对深海的大多数生命活动都知之甚少,更不必说了解海底鱼类繁殖的奥秘。但24日《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海岸1600米深海处,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处海洋生物繁衍的海底托儿所。在该深海海域,各种鱼类与章鱼非常密集于海底山脊,在该漆黑的海底托儿所产卵、生儿育女。

两种海洋生物在一处繁衍报道称,这是海洋生物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如此深海海域鱼类产卵孵化的场景,也是第一次发现两种不同海洋生物大量群居在同一地点繁衍后代。海地托儿所位于加州海岸吉尔达断岩带,距离加州海岸大约160公里,距海面大约1600米。

在这个海底托儿所,章鱼与鱼类都群居于此处,共同生儿育女。借助蒙特雷湾海洋生物研究所(mbari)的遥控深潜望远镜可以看到,章鱼与各种有色鱼悠然自得地孵卵。录像上可看到这样的画面,3只可爱的章鱼正在海底岩石上孵卵。

有色鱼孵卵悠然自得研究人员还发现,成千上万的各种有色鱼卵粘贴在岩石上,身长大约60厘米的父母悠闲地停留在不远处,这些鱼类散布在很大的一片海域中。在望远镜下,研究人员可清楚地发现有些产卵巢穴处有1万多个粘附的鱼卵。另外,在这个花花世界,研究人员还观察到海蟹、海葵、海星、海百合以及海扇等动物也都喜欢在此处安家落户。拍摄到的录像表明,此处断裂带附近正是深海生物的繁育中心。

专家担心托儿所遭破坏2000年,mbari地质学家斯达克斯最先发现这个不寻常的海域地带;2002年7月,研究员德拉恩第一次准确地统计了该海域的生物数量。研究人员还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量生物群在如此深海繁衍后代。研究人员担心,一旦捕鱼商业活动进入该深层海域,可能会破坏这个特殊的海底托儿所。

研究人员表示,与以前发现的具有季节性的生态热点不同,此处生物群居海底山脊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学家将可能在其他水深海域发现更多海底托儿所本报综合报道 报道认为,这项发现是目前所知的深海鱼类繁衍后代的第一个现实例子。mbari研究员杰夫里·德拉恩指出:迄今为止,我们还是第一次发现如此深海中多种生物集中的繁衍海域。

深海一般没有大量生物繁衍研究人员认为,这个海底繁衍区完全是一处新类型的生态热点地带(指海洋生物具有活性能力的地带)。按以前常规理论来说,如此深海中不可能大量生物进行生命繁衍。据悉,当研究人员通过录像发现了岩石上大量孵卵鱼类时,他们都感到很兴奋。

研究人员提到,海底生态热点一般包括水热喷口生态带以及冷泉生物群聚带。水热喷口带借助海底岩洞释放的能量,让周围水域具有了很强的生命繁衍能力,但往往也只适合海蟹、蛤蚌以及奇形怪状的管状细菌生存。另外,其他生物繁衍区还包括洋流转换地带,生物利用洋流转换获取能量与食物。德拉恩提到,这次新发现的加州海底托儿所,属于新型海洋生态热点带,该处生物量是其他同一深度海域生物群的几百倍。

此地带显然是海洋生物种群的繁衍地,为章鱼与其它鱼类等生物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德拉恩猜测认为,此处大量生物群居可能与周围环境有关。在此巢穴附近,洋流速度明显加快,而生物群聚居区正位于海底高原的前缘地带。在这里,洋流的转化可帮助消除各种垃圾并补充呼吸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研究发现古代文明已经把地球搞得一团糟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外国媒体最近的报道,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卢卡斯·斯蒂芬斯领导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科学合作研究表明,早在一万年前,世界上的早期人类就在改变和影响着他们的环境。

该研究的250名作者之一、菲尔德博物馆麦克阿瑟人类学馆长加里·费曼说:“要理解我们当前的气候危机,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改变环境的历史。通过这些众包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至少3000年前土地使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这项研究是考古地球大规模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利用在线调查从区域专家那里收集世界146个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土地使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从狩猎和采集到耕作再到放牧。事实证明,许多古代人使用土地的方式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不留痕迹”。

研究发现,古代文明已经把地球搞得一团糟

费曼说:“大约12000年前,人类主要靠觅食为生,这意味着他们不像农民通常那样与环境紧密互动。现在我们发现,3000年前,世界许多地方的人们都在从事真正的入侵性农业。”

在这些时期,人类开始砍伐森林来种植食物,驯化植物和动物,并使它们依赖于人类的互动。早期的牧民也通过开垦土地和选择性繁殖改变了他们的环境。尽管这些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但这些例子现在已广为人知,并能让我们深入了解如何减少与地球及其自然资源的关系。

该研究的合著者、菲尔德博物馆副馆长瑞安·威廉姆斯说:“我们已经看到了环境影响的加速发展。尽管目前环境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但几千年前我们已经看到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由于研究人员知道环境影响的开始,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研究古代文明使用的解决方案,以减轻森林砍伐和水资源短缺等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长期以来,战争、环境、运输和殖民化阻碍了研究人员一起工作和分享他们对世界某些地区的发现。因此,今天的考古学家仍然在这些领域增加和发展他们的专业知识网络。

费曼说:“真正让我来到这里的不仅仅是结果。虽然我认为这些结果为许多考古学家提供了怀疑的基础,但我认为最具创新性的方面是整个研究设计。从250名学者那里收集信息,确保覆盖整个世界,这真的很有用。”

费曼指出,虽然今天的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发生的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了世界所见,但这项研究将更有助于为今天的问题提供历史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公民科学家发现在宜居带发现一颗新的“超级地球”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公民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新的稀有行星。它的大小大约是地球的两倍。它位于其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区。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系外行星的表面。阿迪娜·范斯坦是芝加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也是描述这一发现的论文的主要作者,她在一份新闻稿中说:“根据它被发现的方式、它温和的轨道和相对罕见的特点,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

新发现的行星K2-288Bb,就像星球大战宇宙中虚构的塔图因一样,存在于双星系统中。换句话说,距离地球226光年的行星沐浴在两个太阳之中。

然而,额外的阳光可能不会使K2-288Bb成为一颗沙漠行星,因为这颗行星正围绕着两个M矮星中黑暗的一个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科学家叕发现一颗新“超级地球”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据报道,这一新发现背后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安装在世界各地望远镜上的七个精密仪器收集的大量数据来确定这颗系外行星的位置。这是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集之一,涵盖了20年的观测数据。

巴纳德是夜空中移动最快的恒星。为了找出这颗恒星的轨道上是否有系外行星,科学家们梳理了大量的数据,以找出这颗恒星发出的光谱或光线的细微变化。

据了解,波长的变化可能证明恒星轨道的摆动源于一颗巨大岩石行星的重力。这些小扰动可以被非常精确地测量,这要归功于欧洲航天局的HARPS光谱仪,这是用来观测巴纳德星的仪器之一,它收集的数据可以跟踪速度变化,最低可达每小时3.5公里。

除了HARPS分光计,另外六个仪器也在观测巴纳德星,这使得研究小组能够进行比较和验证。

加泰罗尼亚空间研究所和西班牙空间科学研究所研究小组的首席科学家伊格纳西·里巴斯(Ignasi Ribas)表示,经过非常仔细的分析,我们有99%的信心认为地球就在那里,但他们将继续观察这颗快速移动的恒星。

根据分析,这些天文学家得出结论,巴纳德星有一个巨大的岩石系外行星,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2倍。这将使巴纳德星B成为离地球第二近的系外行星。

据了解,巴纳德星b每233天绕其母星一周,它与母星的距离仅为地球与太阳距离的0.4%。尽管这颗巨大的系外行星离母星非常近,但它从母星吸收的能量仅为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的2%,因为巴纳德是一颗红矮星。与太阳等恒星相比,红矮星相对较小,温度也相对较低。此外,新发现的系外行星也被认为在巴纳德的雪线附近运行。

尽管发现这颗邻近的系外行星符合许多关于太阳系形成的理论。超级地球被认为是红矮星周围最常见的世界,而雪线被认为是行星的预期轨道。然而,可悲的是,即使证据成立,而且这样的行星确实存在,缺乏能量和不适宜居住的温度意味着暗淡的巴纳德星B不太可能是一颗已知有生命的行星。

相关的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TESS在肉眼可见的恒星周围发现“超级地球”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CNET报道,美国宇航局最新的行星探测器——凌银河外行星探测卫星(TESS)已经运行了近一年,但它已经发现了第一颗“超级地球”。现在,一组研究人员利用来自TESS的数据说,他们发现了不是一个而是三个“超级地球”,它们离明亮的恒星HR 858只有104光年远。

根据这颗恒星的亮度,它属于第六类恒星,不用双筒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也能看到。这可能是已知的第一颗至少有三颗行星的可见恒星。

然而,科学家指出,只有这颗恒星肉眼可见,只能用最高分辨率的望远镜观察。

这些发现总结在一篇提交给美国天文学会杂志的论文中。该草案尚未经过同行评审,已发布在Arxiv预印网站上。

德克萨斯大学的主要作者安德鲁·范德堡说:“这一发现令人兴奋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恒星非常明亮且靠近地球。”。"恒星越亮,我们就越能了解它们的行星."

他解释说,尽管开普勒任务已经发现了数百颗行星,但它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主要围绕着遥远而暗淡的恒星,TESS甚至可以看到行星周围天空中最亮的恒星。

范德堡说,HR 858为观察行星轨道与恒星旋转方向的比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因为HR 858非常明亮,我们应该能够测量它的三颗小行星的难度。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或许能够理解行星的历史以及它们是如何到达轨道的。”

对于新发现的三颗行星来说,有一件事似乎非常确定,那就是寻找外星生命的粉丝们将会失望:他们可能太热而无法支持外星生命的生存。这些岩石行星非常接近恒星,表面温度估计为1600、1300和1100开尔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球最干净的地方是哪里?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干净空气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5月份,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州立大学的一些研究者们发现了如今世界上最干净地方,因为这里拥有着做清洁的空气,可以说这里的空气跟人类几乎没有关系,而这个地方就位于南极洲南大洋的上空。地球上的气候与天气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将世界上每一块区域都连接了起来,互相影响。不过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了气候发生了突变,于是科学家们就来是在地球上努力寻找着没有受到人类活动所影响的净空。

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的索尼亚·科瑞邓维斯教授推测,位于南极洲的偏远南大洋上方的空气是受到人类与大陆尘埃影响做小的地方。经过研究考察后发现,南大洋上空的大片区域确实与人类的活动没有关系,因为在这里上空的边界层空气中就已经未发现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气溶胶颗粒物,同时也没有发现通过其他区域而输送过来的气溶胶颗粒物。

气溶胶颗粒物是一种通过化石燃烧、庄家种植或是废水处理等方式形成的产物,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那么肯定就会有气溶胶颗粒物。

一起参与进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托马斯·希尔表示,他们利用了南大洋上空空气中的细菌作为诊断的工具,然后推断底层大气的属性。控制云属性的气溶胶与海洋生物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然而南极洲似乎与南方大陆的微生物南向散布于营养物质沉积隔离。这也就说明了南大洋的上空这一大片区域是极少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是世界上少有的干净之地,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地方之一。

这项发现和研究成果在5月底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一度被世界各地科学家称之为“真正原始的地方”。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表示,空气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的最大危机之一,每年都会造成高达700万人的死亡。空气的浑浊和污染,会增加人类患心脏病、肺癌、中风等一些疾病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科学家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这种非常罕见的皱褶鲨鱼被认为是“活化石”,因为它存在的证据至少可以追溯到8000万年前。今年夏天,研究人员在葡萄牙海岸发现了一条活的皱褶鲨鱼,为研究这种古老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多线索。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条鲨鱼是由阿尔加维海岸的研究人员意外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在该地区实施另一个与此无关的欧盟项目。结果,地球上最稀有和最古老的动物之一,皱褶鲨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发现了。

科学家认为这条皱褶鲨鱼从内到外与白垩纪时期的皱褶鲨鱼完全一样,当时霸王龙和三角龙还在地球上游荡。皱褶鲨鱼,也被称为鳗鲨,是深海鲨鱼的一种史前物种,也是最原始的鲨鱼,没有任何亚种分化。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皱褶鲨鱼已经在营养缺乏的深海环境中生活了很多年。根据日本的一项研究,皱褶鲨鱼吃的食物中有61%是头足类,如鱿鱼和章鱼。

七鳃鲨很少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但是它们在人类出现之前就生活在地球上。照片来源:awashima海洋公园/gettymages

这种深海居民通常在海平面以下390到4200英尺(120到1300米)之间活动,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它在人类之前就存在,但它很少出现,甚至在19世纪之前也没有被人类发现。

据《IFL科学》杂志报道,今年夏天捕获的这条皱褶鲨鱼长约1.5米,但它们最多能长到2米。另一项研究称皱褶鲨鱼的怀孕期可能是已知最长的,大约42个月。

它的名字听起来不太像生活在深海中的野兽,但是这条皱褶鲨鱼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头部有褶皱的鳃裂。几乎所有的其他鲨鱼都有自己的鳃,但是第一对褶边鲨鱼的鳃从嘴延伸到身体两侧的脖子,总共有六个鳃缝、细长的鳃间隙、褶皱和互相覆盖。

这块活化石在8000万年里没有改变。图像源OPENCAGE &维基媒体共享空间

皱褶鲨鱼的嘴形也很独特。阿尔加维大学的玛格丽塔·卡斯特罗教授称,这条皱褶鲨鱼的下颌有300多颗牙齿,排列成25排,可以用它满嘴的三角形牙齿在瞬间张开和合上吃掉整个猎物。它的嘴里有一种叫真皮牙齿的脊椎。它和牙齿结合在一起,让一张嘴看起来很吓人。

当然,你不太可能面对皱褶鲨鱼。但是万一一条皱褶鲨鱼出现在你面前,马上离它可怕的下巴越远越好。

蝌蚪工作人员从新闻周刊编译,翻译狗格格,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发现:地球外层空间有巨大的无形等离子管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这一发现最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质疑,但23岁的悉尼大学本科生克利奥·洛伊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在西澳大利亚的内部,通过使用射电望远镜观察三维空间,洛伊已经证明了地球的大气中嵌入了这些奇异的管状等离子体结构,而这些复杂的多层管道是由大气被阳光电离而产生的。“60多年来,科学家们相信这些结构存在,但这是第一次成像,我们提供了视觉证据证明它们确实存在。”

“我们测量了它们在离地面约600公里的电离层中的位置,似乎继续向上进入等离子层。它在气体层附近结束,随后等离子体转移到外层空间。我们看到天空中有一个惊人的模型,高密度等离子体条和低密度等离子体条有规律地交替分布。该模型移动缓慢,与地球磁场线完美对齐,就像极光一样。”

"我们意识到我们可能有了重大发现。"

这项突破是由卢伊发现的,当时他使用了一个远程望远镜——默奇森广角阵列,以一种新的方式绘制天空。通过将信号从东瓦片分离到西瓦片,天文学家们允许MWA(分布在9平方公里沙漠中的128个天线瓦片)看到三维图像。

洛伊说:“这就像把望远镜变成一双眼睛。我们可以观察这些结构的三维特征并观察它们的运动。我们可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离地面的高度和倾斜度。这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项非常激动人心的新技术。”

她说她的研究最初是基于不完美的望远镜图像。“其他人从未见过这种类型的东西,也没有人研究过这种数据。许多人认为这是成像的问题,没什么好激动的。不过,我想我可能是个学生,有点固执和好奇,所以很困惑。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发现电离层中的电离模式非常结构化。它们在这些管状结构中适应地球磁场,并能自行移动。”

Loi说,目前的等离子漂移管可能会扭曲天文数据,特别是卫星导航系统。这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我们对星系、恒星和气体的运动以及这些天体是什么样子的思考。

洛伊的导师塔拉·墨菲说她的研究非常令人兴奋。他是悉尼大学物理学院的医生,也是澳大利亚天体物理学中心研究委员会的成员:“克利奥是值得称赞的。她不仅发现了这一点,还说服了科学界的其他人。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此之前没有相关背景,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当她的许多合作者第一次看到这些数据时,他们认为结果“非常好”。不知何故,观察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克利奥设法让他们相信等离子管是真的,科学也很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似于地球的岩质行星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岩质行星又称“岩石行星”,其主要组成成分与类地行星、地球型行星相似,都是以硅酸盐岩石为主要成分。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似于地球的岩质行星,该行星还环绕着比邻星运行。目前关于这颗行星的更多细节还未公布,但在此之前,从未有科学家发现距离地球如此之近的岩质行星。

据外媒报道,天文学家在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旁发现了一颗行星,这颗行星有可能和地球很相似。8月2日,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下属的智利拉西拉天文台已经发现了一些证据,表明这是一颗可能适宜宜居的岩质行星,并且它还环绕着比邻星运行。

消息来源于团队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他表示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会在本月的晚些时候正式宣布这一发现。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官员对这一消息不置可否。欧洲南方天文台发言人理查德-胡克表示,我们对其来源毫不知情,欧洲南方天文台目前为止对此没有进一步的评论。

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距太阳只有4.25光年。红矮星是一种比太阳更小,温度也更低的恒星。它们占银河系中全部恒星的约四分之三。它离半人马座α星的另外两颗星只有0.24光年远,许多天文学家将比邻星视为后者系统的一部分。在2012年,天文学家宣布,拉西拉的高精度径向速度恒星搜索器在半人马座α星B旁发现了一个大致和地球等大的岩质行星。当时发现团队表示,这颗被命名为半人马座α星Bb的行星每3.2天绕其炽热的母星运行一周,因此对于生命而言其表面太过炎热了。

然而在2015年,一项研究指出,当年被认为是发现半人马座α星Bb的信号纯粹只是一个噪声信号,因此这个行星几乎肯定是不存在。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并确认了超过3200个系外行星,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功劳。开普勒的成果暗示银河系里的每一个恒星平均拥有至少一颗行星。

天文学家表示:“发现绕比邻星运行的这颗行星让人非常激动。这使人类到访附近恒星系统显得更加有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