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瑜的后代子孙【实用20篇】

浏览

2414

文章

253

篇1: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周瑜在历史上有什么功绩?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讲到周瑜,很多人都会联想起诸葛亮,想到他用计谋一次次的把这个对手气到吐血,最终气急而亡。这当然就是后世的杜撰了,真实历史上的周瑜,绝非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当然也不可能因为一些事情就被气到丢命的地步。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在东吴效力于孙策和孙权,又有哪些功绩?

还记得苏东坡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吗,他笔下的那个羽扇纶巾,在谈笑之间便能“樯橹灰飞烟灭”的形象,正是还没有被《三国演义》改造过的周瑜周公瑾。周瑜的名字,起得是非常好的,瑜和瑾,都有“美玉”的含义,周瑜也的确不负家中的期望,长成了一个美玉一般的人物不仅仅是颜值,还有人品。

事实上,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所有有关三国的史料记载中,从来都都没有提到过说周瑜气量狭小,相反,当世的程普、后世的司马光等人,都给予了周瑜非常高的评价,胆识过人,性格豁达,才能出众,不止如此,他还尤其擅长音律。即便是在喝醉的情况下,也能听得出琴曲中的错误,然后回头看一眼弹琴之人,以至于为了能够引起周瑜的注意,很多人都故意弹错,只为了让他朝自己看一眼。

周瑜年少时与孙策是好友,二十一岁的时候就追随孙策平定江东。两人是同一年出生,周瑜听闻孙策的名声,专程跑到寿春去拜访,两人一见如故。而后,孙坚讨伐董卓,周瑜将孙权一家接到庐江居住,还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人关系非常好。只是好景不长,孙策遭人暗算英年早逝,江东的大业,就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周瑜也就开始继续辅佐孙权。

名义上周瑜是孙权的下属,但实际上,在孙权的心里,周瑜算是孙权非常信任和依赖的人。孙策临死之前曾经对孙权说,征战天下,孙权不如自己,但是守卫江东,自己却不如孙权。而在此之后,周瑜主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得住江东的基业。虽然孙权很信赖他,但是周瑜一点也没有架子,十分重视君臣之礼,一点也不给孙权难堪。

周瑜主战,他也是江东军事的第一人,赤壁之战尤为出名,但是在这一次的战斗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只是作为刘备联合孙权的使臣,而放火烧的计策是黄盖提出来的,周瑜最终拍板决定,整个事情的策划者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由此可见,周瑜绝不是小说里面嫉妒、耍心眼的形象,而是一个真正的能臣。

210年,周瑜请求征伐益州,孙权批准,可是谁也没想到,周瑜在行至巴丘的时候突然病逝,那年他才只有三十六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年纪。孙权知道以后,亲自去芜湖迎接周瑜的灵柩,称帝之后还对其他大臣们说,自己这个皇帝的位子,如果没有周瑜,是得不到的,可见周瑜的地位之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简述 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成功了吗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这个可是非常经典的一句歇后语了。而且也是经常被用在生活中。那么这个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使用的这个苦肉计最后成功了吗?经过如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简述

在《三国演义》中演绎: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说的是赤壁之战,苦肉计只不过是用挨打的方式使我方武将假降于敌方。讲的是周瑜打黄盖,黄盖船带火油诈降驶向曹操战船,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操连船的故事,黄盖故意倚老卖老,和周瑜唱反调,周瑜忍心打三代老臣黄盖,就这样蒙蔽了很多的双眼。

然后黄盖再暗渡陈仓派心腹给曹操送反叛信,到后来借东风火烧曹操百万大军此一战三国形势基本形成黄盖也是赤壁之战不可缺少的人物。

2、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成功了吗

成功了。

其中在打黄盖时有一个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大板之后,鲁肃去营中找诸葛亮质问:“黄盖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贵客,为什么见死不救?”诸葛亮听完脸色一变:“子敬(鲁肃的字)欺负我啊!”鲁肃就疑惑了:“我一直对待你都不错,哪来欺负你?"诸葛亮大笑着说: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我怎么可以随便说出?"鲁肃显得有点不相信,诸葛亮又说:"这事千万别告诉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烦了,你只说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鲁肃便答应了。回到周瑜营中,周瑜问鲁肃:”诸葛亮对此事有何看法?“鲁肃便按照诸葛亮教他的回答:”他说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听完非常高兴:”这次瞒过他了。“鲁肃问怎么回事,周瑜回答:”这是我和黄盖为了麻痹曹操使的诈降计,看来诸葛亮完全不知道,这人未必是我对手。"鲁肃听完大吃一惊,心里暗暗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

可见苦肉计瞒得过曹操,瞒不过诸葛亮。要是曹操像诸葛亮一样谨慎,那么黄盖那五十杖不单白打,赤壁之战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周瑜去世后小乔为什么失踪了?小乔最终结局如何?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小乔怎么说也是周瑜的老婆,也是南方知名的大美女,为什么周瑜去世后,小乔便消声灭迹了呢?很奇怪的一点是,东吴那边书写的史书,也没怎么提及小乔最后的结局,难道是孙权下令在其中做些手脚吗。对于周瑜来说,一生只爱小乔一位妻子也没娶妾,郎才女貌用来形容他们是最贴切不过了。当年曹操南下,也想见见小乔的容颜,在很多影视剧中还刻画成为了小乔输了赤壁之战,这样重要的人物最后到底怎样了呢?

小乔在《三国演义》中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是一个政治符号。说曹操专门修了铜雀台,等着平定东吴后,把大乔小乔这两个绝世美女带回来,“铜雀春深锁二乔”。诸葛亮去东吴游说,也围绕大乔小乔大做文章。

不过在正史中,对小乔的记载并不是很多。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写道,建安三年,“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由于在汉代,“桥”亦为姓,后来被简化成“乔”,因此大桥和小桥亦成简写的“大乔”和“小乔”。

小乔的美貌在三国是屈指可数的,当时还有一句是“江东有二乔,河北俏甄宓”,也证实了小乔之美,天下少有。

周瑜呢?

周瑜年轻,长得特别帅,被人亲热地称之为“周郎”。

明明靠脸就能吃饭的人,却非要靠实力吃饭,说的就是周瑜这样的大帅哥。

周瑜在《三国志》中,人物非常完美。

他首先是个军事家,用兵如神,富有谋略,又眼光高远。曾在赤壁之战中,把实力雄厚的曹操打得狼狈之极,也让曹操败得心服口服。

另外,他还是个音乐家,对音律有着极高的辨识力。《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就说了这么一句“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说弹奏的曲子若是错了哪一点,周瑜都很清楚。

长得俊美,又会统兵作战,还有音乐天赋,换一般人早就趾高气扬,见谁都瞧不眼了。可人家周瑜不是,周瑜为人很大气。早期他在孙策的极力推荐下,被孙权任命为大都督。孙权的老员工们很不服气,凭什么我们要从基层干起,奋斗多少年还坐不上大都督的位子,你就因为认得孙权的哥,就能轻松坐上那个位子?因此大家特别不服气,尤以老将程普最为不满。

周瑜并没有因为程普和他唱反调,就给程普穿小鞋,反而待他真心实意,再加上周瑜的确是有才之人,因此程普渐渐转变了态度,逢人便说周瑜这人不错,和他交往如饮好酒,回味无穷。

由于周瑜的个人魅力很强,夸他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朋友夸,敌人夸,就连后世也有不少人夸他,比如苏轼,就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所以美女小乔和帅哥周瑜的天作结合,养了天下人的眼。毕竟从古至今,在大家的心里,还是认为美女就该配英雄。

不过,生活是自己的,日子还得自己过。

小乔嫁给周瑜后,因为周瑜天天忙着为孙氏兄弟打天下,南征北战,于是小乔就做了随军家属。

周瑜这人不错,在小乔随军的那些年中,从来没听说他有个“性侵”啥的花边新闻。

可惜就在周瑜运筹帷幄,准备在赤壁之战后再大有作为的时候,由于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最终倒在了行军的路上。卒年36岁。

此时的小乔也才20多岁,她和周瑜所生的二子一女尚且年幼。因此如何活下去,是个大问题。

当然,孙权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因此就一直替周瑜养着这母子四人。

但小乔深恐孩子长大后,也会卷入残酷的战争,再加上姐姐大乔早就守寡多年,所以后来,小乔带着孩子,又回到阔别已久的江南与大乔同住。此后再未嫁人,一直到40多岁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雪莉杨shirley杨是鹧鸪哨的女儿还是外孙女?雪莉杨是不是红姑娘的后代?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雪莉杨到底是这个鹧鸪少的女儿还是外孙女,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这一看就是没怎么看过原著的,原著党是一定知道的,毕竟这个鹧鸪哨和雪莉杨的故事非常非常重要了,那么这个雪莉杨和鹧鸪山还是红姑娘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原著党给的一些回答希望大家喜欢!

雪莉杨(Shirley杨)其实并不是鹧鸪哨的孙女,而是鹧鸪哨的外孙女,也就是说这个雪莉杨是鹧鸪哨女儿的女儿。而鹧鸪哨和红姑娘最后也没能走到一起,红姑娘得瘟疫死了,鹧鸪哨去了美国之后,和一位小说中没有相关记载的女人结婚生了雪莉杨的妈妈。这样说大家应该知道了吧,其实雪莉杨是鹧鸪哨的外孙女,和红姑娘一分钱关系没有哦。

鹧鸪哨雮尘珠最后找到了吗?

搬山一脉的鹧鸪哨三个人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瓶山,他们认为瓶山上的这座元代墓不同寻常,里面很有可能就有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雮尘珠。之前鹧鸪哨他们也去过很多地方,可都没有看到雮尘珠的影子,《鬼吹灯》雮尘珠在哪里呢?很多观众都很好奇,鹧鸪哨他们最后有没有找到雮尘珠,雮尘珠有什么用呢,值得搬山一脉耗费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找它。

其实雮尘珠并不在瓶山的元代墓里,古时候雮尘珠被献王寻到,死后便带到了自己的墓中作为陪葬品。后来的《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就是讲的胡八一他们去献王墓找雮尘珠的故事。胡八一他们从精绝古城回来后身上也有了那种标记,为了将诅咒的标记去掉,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杨一起去了献王墓,九死一生拿到了雮尘珠去掉了身上的诅咒,可惜那时候鹧鸪哨已经死了。

鹧鸪哨他们来到瓶山后遇到了陈玉楼,并和陈玉楼联手,一起进地宫寻宝,但是最后却一无所获,瓶山也没有雮尘珠。后来鹧鸪哨又去了黑水城,但是却身受重伤,还断了一条胳膊,心爱的红姑娘不小心染上瘟疫死去,他甚至没能赶回去见她最后一面,鹧鸪哨万念俱灰,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前往美国。

鹧鸪哨之所以这么执着的寻找雮尘珠,其实是因为搬山一脉罕见的家族诅咒,只有雮尘珠才能解开,但是雮尘珠早已经不知道流落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每一代搬山人都在不遗余力的寻找雮尘珠。

鹧鸪哨直到死都没有找到雮尘珠,最后因为诅咒死去,不过,很多年后他的外孙女shirley杨却在献王墓中拿到了雮尘珠,实现了鹧鸪哨一生没有完成的心愿,这对鹧鸪哨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国一武将子孙 被历代皇帝尊敬 门前对联没第2家敢用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时期,张鲁是一个独特的历史人物,他以独特的道教统治方式在汉中建立势力,受到广大百姓的尊敬和敬仰。

1.独特的道教统治方式

曹操统一中原后,张鲁将目光转向汉中地区,选择在这片无人占领的土地上建立势力。他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扩兵买马方式,而是创立了"五斗米道",将其作为入道的门槛,任何愿意交出五斗米的平民都能成为他的信徒。这种宽容的宗教政策吸引了大量民众,使他的势力不断壮大。

2.不同于其他军阀的统治方式

张鲁的统治方式与其他军阀不同。他没有建立繁琐的官吏层级,而是将地方管理权交给了"祭酒",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减轻了赋税负担,建立了"义舍"为贫困者提供食宿,修建了道路,改善了民生。相比于其他军阀的残暴统治方式,张鲁的宽厚和仁慈使得百姓将他视为救世之主,纷纷前来寻求庇护。

3.张鲁的争霸之路与投降曹操

尽管张鲁的统治方式得到了百姓的喜爱,但当曹操的军队逼近汉中时,他明白自己无法与曹军抗衡,不愿让百姓为他的私欲而牺牲。他选择主动放弃抵抗,投降曹操。他甚至拒绝毁灭府库中的财物和粮草,因为他视之为百姓辛劳劳动的成果。这一决策保护了汉中百姓的利益,使他受到广大民众的敬爱。

4.历代皇帝的封赐与门前对联

张鲁投降曹操后被封为征南将军、阆中侯,享受着富贵平安的晚年。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衣钵,将"五斗米道"发扬光大,并在中国古代宗教史上建立了一个传奇家族。历代的皇帝为了安抚民众,都对历代张鲁天师进行加封,并赐予金印、宝剑等信物,将他们视为宰相级别的重臣。张鲁家族定居于江西龙虎山,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天师府。

门前的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表明了张鲁家族在道教中的"神权"地位,以及历代皇帝对他们的尊敬和赞赏。这副对联只有张鲁家族可以使用,反映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张鲁的独特统治方式和对百姓的仁慈使得他在乱世中建立了强大的势力,受到民众的尊敬。他的家族在历代皇帝的尊敬下延续传承,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宗教世家。张鲁的一生告诉我们,领导者应以百姓的福祉为重,时刻保持对公众利益的关注。他的道教统治方式也反映出宽容、仁慈的治国理念在动荡时代的重要性。张鲁的家族成为历史的传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朱高炽的儿子有几个 朱高炽的后代有多少人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共有十个儿子,分别是朱瞻基、朱瞻埈、朱瞻墉、朱瞻垠、朱瞻墡、朱瞻堈、朱瞻墺、朱瞻垲、朱瞻垍、朱瞻埏。此外,朱高炽还有七个女儿,分别是嘉兴公主、庆都公主、清河公主、德安公主、延平公主、德庆公主、真定公主。

朱高炽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飞将军李广和李渊是什么关系?李渊是不是李广后代?

全文共 3843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著名将军李广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间相差了600多年,不少朋友好奇李广和李渊是什么关系,李渊到底是不是李广的后人?李广虽然是一代名将,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达成封侯的心愿。到了唐德宗时期,李广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是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李广为李氏增添了不少光彩,而他的后辈也是十分争气,从他的十六世孙李暠开始,李家人逐渐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提起汉将军李广名字,在今天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广是汉朝初期的著名将领,是陇西李氏的代表性人物,他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代,一生戎马,始终在抗击匈奴的最前线。李广爱兵如子,武艺精湛,素的部下爱戴,也让匈奴闻之色变,有“飞将军”的美誉。

司马迁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极度推崇他的品格高尚;唐朝诗人卢纶用“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赞美他的勇武;另一大诗人王昌龄则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叹他对国家防务的中流砥柱作用!

可以说,汉将军李广以其高尚品格和赫赫军功,受到了当时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甚至于对手匈奴的一致认可与尊崇。(一)李广之死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一代名将,却总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从汉景帝时期,参与平定七国之乱时一战成名开始,到后来数十年奋战在抗击匈奴第一线,勇冠三军,屡建奇功,但始终是未能得到论功行赏的的待遇,很多时候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以至于后来数十人皆因军功而封侯,唯独李广被排除在外!为此,唐代大诗人王勃曾为他发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旷世慨叹。

即便如此,李广并没有因为未被封侯而自怨自弃。在公元前119年,在汉武帝发起对匈奴决定性战役——漠北之战的时候,仍抱着年迈之躯主动请缨,并出任前将军,配合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本部。

汉军在知道匈奴单于的确切驻地后,卫青就派李广从东路绕远道包抄匈奴,自己则率军正面追击。应该说这又是对李广的又一次错误安排,东路包抄,迂回绕远,而且尽是沙漠,缺水少草,是一个劳苦功不彰的差事。

李广无奈之下领命前往,在行军过程中由于地形不熟、缺乏向导,导致行军受阻,未能配合卫青捉住匈奴单于。为此卫青迁怒与李广,并要将李广贻误战机之事上报汉武帝,李广实在不堪再忍受刀笔吏侮辱,羞愤中拔刀自杀,一代飞将军魂断在了曾经戮战70余场的塞北大漠。汉朝百姓与百官听闻这个消息,无不为之落泪!(二)李家的悲剧

李广死后,李家的悲剧才刚开始。首先是其子李敢为其父之死报怨,悲愤之余打伤了当时声誉如日中天的大将军卫青。虽然卫青自感理亏,没有惩罚李敢,可是刚愎自用、桀骜不驯的霍去病咽不下这口气,借甘泉宫狩猎的机会,射杀了李敢,父子两人就这样先后殒命。

李广自杀、李敢被杀之后,作为陇西李家并没有因此迁怨于汉朝天子,依然承袭祖训,以武功保卫汉家江山。其中李广的长孙李陵颇有李广遗风,他武功超群、爱惜士兵、谦让下士,在对匈奴的作战中也多有奇功,在当时军中素有影响。

公元前99前,汉武帝派李陵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右贤王,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在拼尽全力之后,在退无可退、援兵无望的前提下,为保军队有生力量,李陵被迫投降匈奴。李陵败降之后,汉武帝暴怒,并迁罪李家,把李陵祸灭三族。大史学家司马迁也因为李陵仗义执言,遭受了宫刑大辱。而李陵在归国无望的情况下,在匈奴娶妻生子,最终客死漠北。至此,以李广为代表的陇西李氏家族在汉朝功消罪起,陷入低迷。(三)再度崛起

直到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再度崛起,公元400年,李广第十六世孙李暠,也称李皓,建立了西凉王朝,也就从这一刻起,李广后裔迎来了为王向帝的趋势。

关于李暠,《晋书凉武昭王传》记载:“皓,字元盛,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世为西州右姓。”传说,李暠身材高大,膀阔腰圆,相貌奇伟,饭量极大,喝酒海量,具有拔山盖世的气度。而且李暠生性聪敏,待人宽和,通经博史,文武全才,志向高远。

据史书记载,李暠在北凉段业(十六国时凉王)时,任敦煌太守,在此期间深受汉族世家与地主阶层的信赖和支持,凝聚了一大批实力豪强,在这些豪强的拥护下,脱北凉而自立,自称凉公,改元建初,成为西凉的开国皇帝。

西凉建立之后,始终处在北凉的打压之下,为了对抗悲凉,实现自保,李暠与江南的东晋政权和好,并接受了东晋司马氏的封号。与此同时,他注重发展农业,并在玉门、阳关一代屯田,提升军粮自足。在他所辖的西凉一代,一度出现了繁荣安定的良好局面,这在十六国时期极为罕见,也算承袭了李广一族勤政爱民的基因传承。

但是西凉总因地处偏远,国力衰微,在存国21年后被北凉战败灭亡。即使北凉灭亡,但是李暠的陇西李氏却没有离开中国的政治舞台,并且在后来的南北朝时期日趋繁盛,成为影响力巨大的世家贵族。

据史料记载,李暠生有十子,其中次子李歆为西凉后主,他又生有八子:勖、绍、重耳、弘之、嵩明、崇产、崇庸、崇佑。而李歆的三子重耳(字景顺),西凉亡国后,逃亡南朝刘宋,之后又回归北魏,并历任弘农太守、安南将军、豫州刺史等职。李重耳生李熙,李熙生李天锡,李天赐生李虎,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位高权重,而这个李虎恰恰就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

李暠一支我们暂且不表,再说一说寄居匈奴的李陵一脉。李陵投降匈奴后,虽然让李广一族在汉室蒙羞,但是李陵本人在匈奴过的还算惬意,不但封王,而且多有妻妾,以致他在北国子子孙孙繁衍昌盛。

根据《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李穆传》记载:“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李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以二兄贤(李贤)、远(李远)并为佐命功臣,而子弟布列清显,穆深惧盈满,辞不受拜。”这个李穆是北周名将,后被隋文帝杨坚封为太师,位列三公。而他的先祖就是李陵,也就是李广之后,也可谓李广出类拔萃的后世子孙。

再如《宋书 索虏传》记载:索头虏姓托跋(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之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变其一也。以及《南齐书魏虏传》: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从此可见,南北朝时期的《宋书》、《南齐书》都将拓跋氏认定为汉代降将李陵之后,设若真是如此,那么北魏的拓跋氏则是李广后人,如此显耀,应该是李广、甚至李陵生前万万料想不到的荣耀。(四)建立大唐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李虎一脉。我们前面讲到了,李虎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一作李皓)四世孙,同时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少时倜傥有大志,喜好读书而不存章句,特别善于射箭,轻财重义,雅尚名节,因此深得关陇集团首领贺拔岳的器重。此后,他跟随贺拔岳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并被委以重任。贺拔岳死后,李虎又追随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功高至伟,在西魏政权中权重一时,成为当时的”八柱国“之一。北周代替西魏后,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

李虎之后,其三子李昞世袭唐国公,在北周出任柱国大将军、少保、都督八州诸军事、安州总管。李昞性情至孝,深沉有识量,为政简素,颇有时誉。李昞之后,其子李渊再度世袭唐国公。李渊在大随一朝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姨母)垂爱,在隋炀帝时期也建树颇丰,深受重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升任太原留守。

面对大隋朝的土崩瓦解,李渊父子相时而动,在晋阳起兵,并一路直取长安,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自此中国最伟大的封建王朝大唐应运而生。此后李世民开启了贞观之治,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文治武功在封建王朝时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可以说,李广自公元前119年自刎身亡,到公元618年大唐建立,在700多年后他的死后哀荣达到了巅峰。更让李广在天之灵欣慰的是,大唐帝国一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较长的封建王朝,如果单纯比较西汉而言,它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如此相比,李广可能要笑对当年的汉武大帝了。

可以说,伴随着李广一脉在南北朝时期的崛起,以及隋唐时代的鼎盛,李广的后世子孙也繁衍生息,人丁大盛。以西凉国君李暠一脉来算,他有十子,加之名门望族,妻妾成群,十子之后,后代应该迅猛递增。再后来李暠后代中的一支李渊创建大唐,凭借皇家优势,加以近三百年的国运,李氏家族的人数已是遍地开花。(五)李姓为首屈一指的中华大姓

李唐之后,李氏家族流入民间,并逐渐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中华大姓。

据2016新版百家姓排名,李姓已经排名跃居第1位,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一亿余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9%。根据相关统计,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万激增到近9500万,增幅近19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李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而在李姓人口的全国分布中更是实现了遍地开花的状态,可以说李姓在中国已经是盛极一时。

当然,我们不能说今天的李姓都是李广的后裔,但是终盛唐一朝,李广的后裔已经是人丁繁盛,加之后续近千年的繁衍生息,李广的后世子孙已经是千万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最尊荣的大姓孔家,这一殊荣,在中国历史上也堪称绝无仅有。

李广作为陇西李氏集团的一员,他承袭祖上戍边使命,武艺超群、亲民爱兵、百折不挠、无怨无悔,虽然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落得个羞愤自刎的结局,但是其后世子孙中却人才辈出,丰功伟绩标榜史册。这可能印证了一句俗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李广虽然难封,但却流芳百世!

作者/梁梅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使用了三个计谋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赤壁之战中使用的三个计谋分别反间计,连环计以及苦肉计。反间计,周瑜利用蒋干杀蔡瑁、张允。连环计,庞统献连环计让曹操把战船都用铁链连在一起。苦肉计,黄盖用苦肉计向曹操诈降,采取火攻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周瑜简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谋略家、东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蚕是怎么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怎么样的?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养护/习性

修剪周期

1年

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蚕要想繁殖后代,首先蚕宝宝要先长大,然后经过四次脱皮之后,会吐丝做茧变成蛹,然后再变成飞蛾,飞蛾相互交配后会产下卵,经过几个月后,卵便会破壳,就可以繁殖出小蚕宝宝。

蚕适合在春季和夏季饲养,主要依靠桑叶的养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当它的身体变成白色后,它便开始脱皮,蚕宝宝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蜕皮4次,每次蜕皮的时候它不吃不动,蜕皮完成后在25天左右开始结茧。它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完整的茧,并在茧中完成最后一次蜕皮,成为蛹。约过十天后,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在眠期需要注意的是,其对外来的各种干扰抵抗力较弱,所以当蚕95%定眠后一定要撒上新鲜的石灰粉和蚕药,以防止病菌的侵入,而且春蚕期常遇低温多湿的气候,重点要补温排湿,夏蚕期高温多湿,重点要降温排湿,同时要保持养蚕的地方空气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气周瑜是哪三气 三气周瑜是哪三次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三气周瑜”是罗贯中所作《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那么“三气周瑜”到底是哪“三气”呢?

首先第一气就是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久攻不下,诸葛亮却攻下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摔下马来。其次第二气则是周瑜设计,想在孙尚香嫁给刘备的时候杀掉刘备,但是又被诸葛亮识破,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第三气与荆州有关,想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襄,可是周瑜实则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周瑜说“既生瑜,何生亮”后面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非常有名,其实也算是周瑜对诸葛亮有着很高的评价。只不过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可能有些朋友就不知道了。其实周瑜并不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而且可惜诸葛亮不能让吴国所用,所以才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这句话是罗贯中加上去的,目的也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当然周瑜的意思可能真的是被误解了。

说到周瑜,有的人会想到那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豪杰,却也会有人想到一个小肚鸡肠的小人。之所以有人会认为周瑜是一个小人,都怪现在的《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过分的吹捧,以及对周瑜的贬低。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一个聪明睿智,有着很强能力的人。在孙策统领江东的时候,周瑜就与孙策交好,后来加入吴国阵营。孙策死后,周瑜辅佐孙权统领江东。在孙权的帮助下,周瑜的才能也得以展现,其中赤壁之战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当时,周瑜与诸葛亮都是有大智慧的人物,两人更是被彼此的才华所吸引。周瑜还对诸葛亮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既生瑜,何生亮。”

在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周瑜的这句话是对诸葛亮才能的羡慕以及嫉妒,其实不然,周瑜对诸葛亮并没有嫉妒,而是对他的充分肯定。这句话的后边还有着另一句话:“君未归,孤何安。”这充分的表露出周瑜对诸葛亮才华的渴慕之情。

君还未归顺江东,我怎么能够安心。这句话充分的表达了希望诸葛亮可以“弃暗投明”,来到江东辅佐孙权的情感。但是,诸葛亮始终没有答应周瑜,否则历史必将是另外一个局面。毕竟,“一时瑜亮,并世双雄”可不是简单的吹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司马懿夺了曹魏的江山,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全文共 1778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的曹氏政权最终被司马懿所篡夺,尽管他自己没有称帝,但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却完成了这件事情,建立了西晋王朝,统一全国。这看似还算比较好的开端,却只让西晋前后存续了五十年,如此短命的王朝可也不多见。那么,篡权夺位的司马懿的后人们,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后,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他们又都是什么结局呢?

古时候的温县,现在还叫温县,它坐落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有两个值得一说事情,第一,他是陈氏太极拳的起源地,第二,这里出了一个司马懿。现在的温县人对外宣传的口号便是“司马故里,太极故乡”,在他们看来,司马懿是他们引以为耀的骄傲。司马懿是官二代,也可以说是官三代官四代,他太爷爷就任东汉豫章太守,爷爷任东汉颍川太守,父亲更厉害,官拜首都市长。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司马懿和他的兄弟们茁壮成长,日后都成了人中龙凤。司马懿从小就远近闻名,时任南阳太守的杨俊因知人善用而闻名于世,他见过青年司马懿后便对旁人说,此子绝非寻常之辈。时任尚书的崔琰日后能够成为曹操的谋士,说明其看人看事也是非常准确的,他与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是好朋友,他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比你强太多。司马朗为人友善,听此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为弟弟得到他人的认可而高兴。

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四代领导人的努力下,不仅曹魏的江山姓了司马,蜀国和吴国的土地也归属了西晋。这一切可以说是拜司马懿所得,若非他当机立断趁着曹爽外出狩猎,联合朝中其他对曹爽当权不满的大臣起事的话,司马家族可能没有当皇帝的契机了。只可惜,纵然有四辈英才出现,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江山却只需要一代人就可以灰飞烟灭。

造成这一切的,正是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说起司马衷,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他所说的一句话。当一年闹灾荒的时候,老百姓到处都找不到饭吃,每天饿死的大有人在。司马衷得知消息之后,奇怪地对自己的臣子们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何不食肉糜,这样一句话让臣下哭笑不得,更让老百姓对这个皇帝大失所望。套用一句现在的话来说,司马衷这个皇帝,一点儿都不接地气。

司马衷从小智商低下,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最后,司马炎在弥留之际,给他留下一个可堪大用的太傅杨骏。外边的臣子你是帮儿子提防住了,可是枕边风你能够提防的住吗?因此,后皇后贾南风就杀害杨骏,掌握了西晋大权,将司马衷变成了个傀儡皇帝。这样一来就引起了连锁反应,外戚专权,这是历代王朝皆有之事。偏偏西晋又分封了许多司马氏诸侯王,这下他们就可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名正言顺地往中央进攻了,等到他们彼此之间有利益冲突之后,他们又开始了互相攻伐,这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于是,老百姓们还没享受几天太平日子,便又陷入了战火之中。

司马家族的互相攻伐,削弱的到底还是自己的综合实力,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于八王之乱期间,北方各外族乘机趁西晋内部空虚而起兵并入侵中原地区,最终于建兴四年(316年)灭亡西晋。之后晋室遗族于南方成立东晋,而北方的中原地区则由外族割据,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司马衷去世后,继位的司马炽被当做奴仆给匈奴的刘聪倒酒做奴仆,也没能够逃脱鸩酒的毒杀。再后来的司马邺穿着戎服,手执戟矛,给刘聪当做开路的先锋;酒宴的时候,刘聪要司马邺洗酒杯;上厕所的时候,刘聪还要司马邺给他拿着马桶盖。这些司马懿的子孙落得如此境地,不知他九泉之下该有何想法。

西晋王朝是经过长期战乱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加之“八王之乱”的发生,因此经济基础并不稳定。西晋的商业与手工业也是在经过了短时间的发展后,也被战争破坏而停滞不前的。与其他方面相比,晋朝的文化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至西晋年间,文学脱离了以往的史学与诸子百家的范畴,开始单独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怎么改为转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神机妙算,他不如诸葛亮。”

我们在语文的学习当中,会涉及到转述句的应用。转述句是把别人的话转达出来。那么转述句有什么技巧呢?

一、要修改标点符号,把双引号去掉,然后把冒号改成逗号。

二、修改第一人称,如果句子里出现第一人称,要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三、修改第二人称,把第二人称改成第一人称。

四、冒号前的人名代入引句的人称处,不能单单只修改人称,还要把人称修改成代指的人物,以免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

五、修改指示代词,把指示代词“这(些)”改成“那(些)”以及注意趋势词“来”和“去”的改变。

在语文中还会有很多像改成转述句的题目来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运用好以上技巧可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更加的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能忍善谋的司马懿,后代却结局悲惨,看看最惨的都有谁!

全文共 214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三国中的军师,大家可能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诸葛亮,但是笑到最后的却是善于隐忍,有勇有谋的司马懿。司马懿当时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夺取了曹爽的军政大权,此后一国军政尽握于他手中,最终取曹魏而代之,三国归晋。或许是天道有轮回吧,司马懿窃取了曹魏的江山,他的后代也遭遇到如此情景,结局悲惨。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最惨的都有谁吧。

司马懿字仲达,自幼胸怀韬略,精通兵法,精于谋略,善于算计,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是曹魏三代托孤辅政大臣,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让司马懿威声大震,在曹魏深得人心。后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三族,从此掌控曹魏政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世袭爵位,司马师多次征讨有功,有在朝中铲除异己,最终确立司马家核心领导地位。

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世袭爵位,司马昭大肆诛杀异己,独霸朝政,成功剿灭蜀国,位极人臣。司马昭死后,其长子司马炎通过禅让某取皇位,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然而晋朝并不太平,在司马懿死后的几百年里,司马懿的后代惨遭杀戮虐待,都不得善终,司马家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以下笔者简要分析司马家被虐杀的前五名。

第五名司马衷,字正度。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次子,也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267年司马衷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90年继位,有太傅杨俊辅政,因为人痴呆,不堪朝政。在此列举两例子:其一司马衷从小智力低下,司马炎对此很犯愁,为了测试一下司马衷的能力,专门出了几道题目,并且限制司马衷三日交卷,但司马衷一题都不会,他的妻子贾南风便请几位学识渊博的人帮着作答,司马炎看到答卷后非常满意,于是就下定决心立司马衷为皇帝。其二传说有一年灾荒,百姓忍饥挨饿,官员们把情况告诉给司马衷:百姓们忍饥挨饿都没有饭吃,司马衷却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官员们都苦笑不得。

正是因为司马衷憨厚痴呆,太后贾南风杀害太傅杨俊,独揽朝政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赵王(司马衷叔祖)篡夺皇位,让司马衷做了太上皇,把他囚禁在金塘城,后来群臣共同诛杀司马伦党羽,迎取司马衷复位,诛杀司马伦全家,后来由于司马衷智商底下,又被诸王辗转挟持,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司马衷被司马越毒死,享年四十八岁,葬于太阳陵。

第四名晋怀帝司马炽,字丰度,也是西晋第三代皇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司马衷同父异母的弟弟。司马炽开始被封为豫章王,司马衷在位期间司马炽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衷死后,司马炽被扶植继位,年号永嘉。司马炽在位期间,由于内部权利斗争激烈,加上八王之乱,晋朝的国力大大消耗,与此同时,五胡开始建立政权,永嘉五年(311年),司马炽密诏讨伐司马越,三月司马越病死,余众推举王衍为元帅,后来晋君全军覆没,。六月,以刘聪为首的匈奴攻克洛阳,司马炽逃亡长安,在途中被俘虏,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炽被刘聪用毒酒毒杀,享年三十岁。

第三名西晋孝愍帝司马邺,字彦旗,司马炎之孙,吴王司马宴之子,司马邺开始被过继给秦王,永嘉七年(313年)司马炽遇害之后,司马邺,留在长安继位,改元建兴,但当时西晋已经没有什么战斗能力了,兵马粮草奇缺。建兴四年(316年)八月,汉赵刘曜围攻长安,城内发生严重的饥荒,二两黄金才一斗米,而且出现吃人的情况。十一月十一日,晋愍帝投降刘曜,后来被送到平阳过流亡的生活,被封为光禄大夫,怀安侯,后来受尽刘聪对他的百般凌辱,就连上厕所也让司马邺拿着马桶盖,318年,司马邺被刘聪杀害,享年十八岁。

第二名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炎从子,司马觐之子,太熙元年司马睿被封为琅琊王,晋怀帝继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大将军。永嘉七年,司马睿被晋愍帝司马邺封为丞相、大都督,司马邺死后,司马睿在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称晋王,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继位,他就是晋元帝。但司马睿由于信任王导,并尊称他为仲父,王家在南朝时期也出现了八位皇后,司马睿对大权旁落十分愤恨,开始试图压制王氏政权,永昌元年,王敦在王导的帮助下,起兵谋反,司马睿一败涂地,司马睿也曾哀求让位于王导,但并没有抚平王导的野心,王导不久便自封为丞相,司马睿的皇帝便徒有虚名,后来王敦遥控朝政,司马睿的朝廷便成了摆设。司马睿于是不出宫门,逐渐抑郁成病,卧床不起,323年,司马睿在忧愤中病逝,享年四十七岁。

第一名晋恭帝司马德文,他也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起初被封为琅琊王,后来被任命为中军将军、侍中、司徒等职位,元熙元年,从义熙(司马德宗年号)八年开始,刘裕便独揽朝政,诛杀异己,皇室已成为摆设。后来刘裕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皇帝。元熙二年,刘裕令党羽傅亮草拟禅让诏书,胁迫司马德文抄袭,并且布告天下,刘裕功不可没,延长朝廷将近二十年,心甘情愿禅让皇位给刘裕。

刘裕登基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由刘遵考将军看管。永初二年(421年),刘裕命令亲信翻墙进去司马德文室内,并将毒酒放在他的面前,逼迫司马德文饮用,司马德文信任佛教,担心自杀后转世不能投胎,与是士兵便把他挟持到床上,用被子蒙住脸,用力闷死,让后跳墙而去。司马德文被杀后,葬于冲平陵,晋朝自此不复存在。

你是如何看待司马懿后代们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赤壁之战谁的功劳最大?周瑜和诸葛亮谁才是最大功臣?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到底谁才是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呢?相信大家内心的候选人肯定会有周瑜诸葛亮,周瑜作为东吴大都督也是吴蜀联军的总指挥,自然功不可没。但是诸葛亮借东风才是最后能重创曹操大军。所以两人的功劳也是旗鼓相当,不过这个评判场景只能放在演义里面,因为正史当中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所以这就非常尴尬了,那功劳肯定就是周瑜一人的事情了。但是按照演义里的说法,诸葛亮的贡献也是不能小瞧的。

其实周瑜应该算是诸葛亮的前辈,毕竟周瑜很早就和孙策一起建立了东吴政权,也算是东吴奠基者之一。而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才是诸葛亮出仕的第二年,自然各方面肯定都排不上位,就跟别说能和周瑜平起平坐了。所以从两人的资历来看,周瑜是完胜诸葛亮的。不过诸葛亮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你是谁我都敢和你比比,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信诸葛亮才敢一人前往东吴舌战群儒,最后说服了孙权和刘备结盟,不然双方各自为战的话胜率肯定会小很多。

在赤壁之战中间,诸葛亮上演了一次神奇的草船借箭,同样证明了自己的智慧非凡,而且这种操作只有高手才做的出来,如果换做心理素质稍微差点的人估计就只能弃船逃跑了。所以诸葛亮这次算是扳回一城,而周瑜也对诸葛亮刮目相看,心想“这刚初出茅庐的小子原来还有两把刷子,看来以后也会是一位非常棘手的对手。”这回周瑜算是猜对了,只是好像他没算到自己最后还死在了诸葛亮手上,也是相当的讽刺了。

不过最关键的计谋还是周瑜和黄盖上演的苦肉计,直接成功骗过了曹操的眼睛,黄盖诈降成功还让曹操付出了有史以来最惨痛代价。这才是蜀吴能够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但这件事和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你可能会说诸葛亮算准了东风,不然黄盖的船业撞不到曹操的船,但是这件事是周瑜和黄盖秘密进行的,所以周瑜肯定也会算天气,这也并不是诸葛亮的专利。

总结看下来呢,赤壁之战最大功劳的人还是周瑜。毕竟周瑜作战经验更加老道,诸葛亮还需要经历几年实战的磨练,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对于周瑜来说这也只是常规操作而已,不过最可惜的是周瑜死的太早,不然说不定和诸葛亮之间还能擦出不少火花,后人也能有跟多有意思的故事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正史中周瑜死后小乔去哪了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小乔和大乔这两位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只有用美丽两个字来形容了,才貌双全就是给两个量身打造的吧,而且这个两个人也嫁得很好,但是就是周郎的命有点短啊,而且大乔也好不到那去,那么在正史中,周瑜死后,小乔去哪了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1

看过一个现代人写的,不可描述的小说,说孙权趁孙策在前方打仗的时候设计得到了大乔,后来孙策被刺杀身亡,孙权成了吴主,经过了紧张的赤壁之战,后来一次孙权看到了小乔,心有所动,于是通过大乔,又得到了妹妹小乔。

后来周瑜年纪轻轻的去世了,吴大帝孙权则坐拥两大美人大乔和小乔,很是逍遥。

这个脑洞大开的故事,有两个前提,那就是大桥和小乔都是年轻守寡,而且,大乔小乔真的很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激周瑜时的说辞,就是要东吴用一叶小舟把两位美女送到曹营,曹操就会退兵。以曹操的尿性其实他是很喜欢人妻或者寡妇的,当年为了得到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他是不惜开罪关羽的。

三国志上说大乔小乔“皆国色也”,真的很美,而且她们嫁给的夫君都是短寿的人,孙策26岁就死了,周瑜不过比他多活了十年,36岁时就英年早逝。

大乔小乔应该很早就守寡了,所以才给编故事的现代人很多想像的空间。

2

周瑜死时只有36岁,和小乔共同生活了9年,育有2子一女。

从古人娶妻都娶比自己略小的规律来看,当时周瑜去世,小乔不过30岁左右,正是一个女人最黄金的年纪,其生活肯定不成问题,被东吴照顾的妥妥的。

但是她后来的生活史书上是不写的,所以编故事的就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

但是周瑜和小乔的三个孩子,史书上却有提到,长子周循娶了孙权的长公主孙鲁班,但是周循和他爹一样,是个短命的,“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周循的作风很像他爹,可惜天不假年,早早的去世了,后来长公主孙鲁班很快又再嫁大将全琮,所以历史上孙鲁班又被称为全公主。

周瑜女儿又被许配给了孙权的太子孙登,历史上对这位姑娘的记述也只有五个字“女配太子登”具体后来她在皇宫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历史是没有记载的,因为孙权太能活了,活活熬死了太子,孙登33岁就去世了。

周小妹是孙登正式的太子妃,举行婚礼时孙权亲自去参加了各个环节,可见对这门婚姻的重视程度。

周瑜的小儿子周胤,孙权也很重视,从老孙家找了个姑娘嫁他,还封周胤为都乡侯。但是这哥们比交放飞自我,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正事儿一概不理,孙权一怒把他变为庶人,让他回家玩去。

后来诸葛瑾,步骘,全琮(就是周胤大嫂的现老公)纷纷为周胤求情,说这小子虽然混蛋,但是他爹可是周瑜啊,求您放过他吧。

孙权一想:“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没有人周瑜自己别说当皇帝了,恐怕现在在都不知道给老曹家欺负成啥样了呢。不看僧面看佛面,冲着周瑜就饶过周胤吧,于是孙权下令,恢复周胤的爵位,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这边孙权刚下旨,另一边周胤就死了,时年四十岁。

3

虽然周胤吃喝嫖赌,但是因为活的够长,后世很多自认周瑜后人的人,在家谱上都能追溯到周胤的名下,说:“胤公享年四十,夫人享年三十有八,生子有三,即豫、泰、纂也。”

周瑜家族和现代的肯尼迪家族有点像,都有早逝这个特点,这里面其实就有很多好玩的想象了,比方说阴谋论什么的。

小乔大乔在他们的丈夫死后就从历史上消失了,虽然她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也许精彩,但是失去了和那个传奇男人的绑定后,变得也就无足轻重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赤壁之战周瑜出了哪些计谋?周瑜本想连刘备一起除掉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让周瑜闻名天下,但是周瑜的野心实际上要更大一些,当时打赢曹操后周瑜本想连刘备也一锅端。最早江东这块地就是靠孙策和周瑜打下来的,只是后来孙策意外死亡,导致孙权继任。好在周瑜没有把孙权给整下来,不然可能就不会有孙吴了,但是刘备属于运气好没有被周瑜下狠手,而且还得到了一片荆州之地。

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对于汉末政治格局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数十年后当孙权称帝时,曾有个客观评价:“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可见在孙权的心中,如果不是周瑜在赤壁一役击败曹操、巩固江东,自己是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的。

对于周瑜在东吴集团的作用和地位,曹操与刘备的看法显然与孙权是完全不同的。赤壁之败后,曹操曾写信给孙权,认为当时是自己军中疾病肆虐才导致兵败,不承认周瑜的指挥才能。

而刘备的表态则是后来前往江东拜会孙权时,利用单独与孙权交谈之时提出来的。这段话被记载在《江表传》当中,原文是这样的:“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周瑜这个人无论是文才武略,实在是独一无二的豪杰。我看周瑜器量宽广、志向高远,恐怕不会久为人臣吧?此言实乃居心叵测,是在挑拨孙权与周瑜的君臣关系。幸好孙权没有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否则东吴就将失去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不过,尽管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的关系越发密切,但周瑜却对刘备集团的迅猛发展充满了戒心和疑虑。周瑜认为应该限制刘备的发展,并提出利用刘备到访江东,为其建造豪华居所,多送美女和珍奇玩物,消磨刘备意志,并将其扣留在江东,然后再伺机消灭刘备集团。

不过,周瑜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孙权的认可。没过多久,孙权又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进一步巩固了孙刘联盟。在孙权看来,只有孙刘两家的合作才能抵御来自曹操集团的强大军事压力,仅靠孙刘当中的任何一家都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在以周瑜为代表的强硬派及以鲁肃为代表的温和派当中,孙权最终选择了鲁肃。

最终,孙刘两家成了亲戚,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方作书,落笔于地”在此后的数年间,曹操不再向刘备占据的荆州一带发动进攻,而是集中全力攻击东吴在长江下游一带的防线。刘备也得以乘虚向益州方向扩充势力,而在赤壁之战中贡献最大的东吴集团则是一无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周瑜打黄盖如何理解,它的意思是什么?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打黄盖的意思指的是两相情愿,泛指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般是用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它的出处是在《三国演义》中记载: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和、蔡中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和、蔡中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之战惨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犬科动物都能结合吗?拿狐狸和狗结合以后能有后代吗?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犬科动物包括狗、狐狸、狼、豺等,是犬科动物中比较成功的肉食哺乳类动物,狐狸和狗都属于犬科,那么它们能有后代吗?

狗和狐狸都属于犬系类动物,按理说应该是可以的,理论上也是可以生出来的,但生出来的后代不能继续生育,基因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子,另外狐狸和狗不是同一种生物,所有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就是因为地理环境,出没活动时间,生殖器官不匹配,无法受精等因素无法产生后代或者产生后代不能生育等,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报告或者基因检测出狐狸和狗存在杂交后代。

狐狸和狗不能产生后代,因为狐狸和狗不是同一种生物,所有生殖隔离,不能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子,所以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报告或者基因检测出狐狸和狗存在杂交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能击败曹操么?这几人才是三国里的大战略家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里的大战略家和军事家一般都是首领或者谋士,曹操肯定算是其中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曹操早年也是尝到过几次失败的苦果。说起大战略家其实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就是东吴的奠基者孙策。孙策和周瑜才是占领江东最关键的人物,而且孙策不仅有战略自己还非常能打,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的话说不定还能与曹操一战,那三国的历史也就不好说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时期,动乱年代,却造就了一批乱世英雄,关云长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张飞长坂坡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二人都是“万人敌”,虽然都是威震三国的猛将,但是未免还是一勇之夫,距离孙子兵法上说的为将之道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还是差一点的,那么三国上具备这种能力的有谁啊?

第五位:. 张辽

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的领导下,归属曹操后随曹操四处征讨,曾劝降昌豨,攻袁氏,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智平荆州新军,击灭陈兰、梅成。濡须之战后,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为历代推崇,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堪称三国最能打仗的将领,以后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第四位:.. 公孙瓒

提起公孙瓒,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刘备的师兄、赵云的旧主。其实在公孙瓒北抗夷狄、南争河朔的戎马生涯的这一年,28岁的议郎曹操触摸到了帝国腐朽的真相,屡谏无果之后选择了缄口不言;28岁的孙坚因为讨贼有功,多次调任地方县丞,仕途正蒸蒸日上;23岁的刘备大约完成了卢植的学业,或许回到涿县谋了个差事,继续当他的地头蛇,而名门之后的袁绍和袁术,一个在洛阳广交豪杰,一个则整日飞鹰走狗。这些日后左右天下的群雄,此时还都没有开启自己的霸业,而公孙瓒则成为了史书所见的第一个“白马将军,但是因此自己的性格问题最终导致失败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第三位:.诸葛亮,司马懿

把二人放在一起是因此二人可以说是宿敌,无论从人品,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来讲都是诸葛亮厉害。但是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最后司马懿战略胜了诸葛亮,他看出只要守住地盘蜀汉早晚会衰落,所以他只要以逸待劳就可以了。最后活活耗死武侯,可以说在后三国时代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最强的代表。

第二位:曹操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第一位:.孙策与周瑜

孙策,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为孙吴一会的开创基业,

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为孙权提出“两分天下论”,即吃掉刘备,与曹操划江而治,平分天下。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成为了三国一件遗憾的事情,其实孙策早死也是一个遗二个都是英才,可惜都早死。

纵观三国的历史,各个势力都是牛人辈出,高潮迭起,曹刘孙三家没有绝对优势和劣势,天时地利人和大家各自拥有。但纵然是如此的三方势力,最终统一归晋,其实也是最大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