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中医补肾秘方集锦汇总20篇

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大多数人都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衣服之下,但也有一些会在寒冷的冬天脱下衣服去冰冷的河水中游泳,说是可以增加御寒能力和缓解疲劳。但是中医学上确是不赞同冬泳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原因。

浏览

6862

文章

206

篇1:中医养生知识 五个秘方让男人强肾长寿

全文共 1863 字

+ 加入清单

长命百岁一直大家都在追求的,很多人都在关注养生的问题,怎么样才能健健康康的生活,一直到老。下面大家和小编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看看中医给大家提供了上面建议。

中医养生知识

强壮肾多喝水多吃蓝莓

如果你每天至少喝两公升的水,那么你得肾病的几率就会降低80%。蓝莓中则富含一种可以抑制细菌在膀胱组织附着的物质。按摩强肾。腰为肾之府,常做腰部按摩,可预防中老年人因肾亏所导致的腰酸背痛等症。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后,分别放至腰部,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

保卫前列腺多吃番茄、喝红酒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的效果很显着番茄红素可帮助预防及改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并有助于提高男性精子质量,降低不育风险。每天大蒜或葱的摄入量超过10克的人,比摄入量少于2克的人患前列腺风险降低50%。另外,每天喝一两杯红酒能帮助男性减少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和谐规律的性生活则能疏通前列腺血管,因而起到前列腺保健的作用。

呵护肝脏少喝酒

男人对肝脏的伤害,首当其冲就是酒精。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每天酒精量达160克以上者,10年内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为92%。因此,护肝先从戒酒开始,除少量红酒,白酒啤酒都不宜多饮。吃蔬菜。三餐安排突出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地位,对延缓肝脏组织老化,肝细胞的修复、更新与解毒能力大有裨益。此类食物包括蛋类、鱼、禽、豆制品、动物肝脏等。

关照结肠少吃肉

威胁结肠健康的因素依次是

吃肉过多、缺少运动、膳食纤维摄入较少。保证每天充足的蔬菜和谷物摄入很有必要。比如,可以在做米饭时添加一些粗粮,争取占到总量的1/4。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芹菜、韭菜、白菜、萝卜、小米、大麦、燕麦等。徒步运动。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防止食物在身体里逗留过长的时间。徒步方法很多,晨跑以及下班步行回家都是不错的方法。

绕开肺癌就戒烟内容在下一页

有研究显示,30岁以前戒烟能使肺癌的风险降低90%,戒烟5年后,由于吸烟所致的口腔和食管肿瘤风险也会降低一半。多吃坚果。坚果富含元素硒,尤其是开心果。开心果中的维E也可以保护肺部,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冬季养肾

1、羊肉

中医将羊肉与人参相提并论,并且认为它是温补、强身、壮体的肉类上品。通过现代医学也有证明,羊肉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同时在肉中还含有微量性激素,经常食用的话的确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知道了男性补肾吃什么好之后,在吃羊肉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与醋、茶叶同食,否则不但会降低壮阳的效果,同时还会产生鞣酸蛋白质,引发便秘。

2、驴肉

古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对驴肉的重视。从口感方面而言,驴肉口感细腻,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肉类。如果从功效以及作用方面来看的话,经常吃驴肉有着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的功效。

特别是成年男性,吃驴肉的效果更好,不但可以改善由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同时对勃起无力等症状也有着很好的改善以及调理作用。

3、鹌鹑

补肾吃什么好?鹌鹑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肉类,不仅酥嫩美味,而且还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在鹌鹑肉以及鹌鹑蛋中,都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无机盐等,经常食用的话可以有效的补益肾气、强健腰膝,可以说是男性的滋补妙品。

而男性在平时适量的多吃鹌鹑肉或者是鹌鹑蛋,还能起到改善精力,提高性欲的作用。

4、狗肉怎么养生长寿,在下一页

在我国很多一些地区,都有冬季滋补吃狗肉的习惯。中医指出,狗肉性温,具有补肾壮阳、温胃健脾的作用。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经常吃狗肉还可以起到御寒的功效,而且对阳痿、早泄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小便认为,狗是我们人类最忠臣的朋友,不但如此它还是我们感情的寄托,因此在平时我们应该尽量的少吃或者不吃狗肉。

5、鸽肉

鸽子的繁殖能力很强,由此可以看出,它的确是补肾壮阳的首选。而且在鸽子肉以及鸽子蛋中,还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软骨素、维生素和铁、锌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肾填精、温阳益气的作用。

男性面对补肾吃什么好的问题时,不妨将鸽肉、鸽子蛋和枸杞子一起清蒸或煲汤食用,能使阴茎勃起更加有力。

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长寿没有秘籍,只有很模糊的一些生活常识。

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这样没什么烦恼,会比较长寿。

做一个注意卫生,减少病从口入的行为。

做一个守规矩的人,注意安全减少必须要的麻烦。

注意休息,让身体得到合理的休息也是必要的。

食品要健康,绿色,少吃或者不吃垃圾食品。食物多以清淡为主。

总结:人的一生说长也是很长的,说短也是很短的。长寿话题一直从古至今存在,都很多人都在研究,怎么长寿,上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了以希望资料,希望大家看看,养肾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女性健康 中医调出最滋润女人的秘方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女性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如何让自己更美丽是每个女性朋友的梦想。新时代的女性,既要忙于工作、事业,又要照顾家庭和孩子。重重压力之下,她们的健康变得脆弱不堪。专家提供了各种中医养生方式,旨在让更多的女性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解读中医调出滋润女人秘方

用中医调出最滋润的女人

滋补、养生、美颜,向来是中药最擅长的,不少人女性已经领悟到它们的种种好处,但怎样吃才安心,怎样调理才有效呢?来听听广东省中医院第四期健康大讲堂中这些实用建议吧!

患更年综合征如何调养?

更年期是指妇女由性成熟期转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很多女性会由生理改变,机体一时不能适应,而常常出现一些心烦气躁、腰酸背痛等症状,许多女性误以为这是更年期的常见症状不需要担心,其实更有可能是已经患上了更年期综合征这种疾病,在39健康网主办的广东省中医院第四期健康大讲堂上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王小云教授说道:“这些症状有轻重之别,轻者绝经之后,不知不觉进入老年期,但是重者会影响到工作和日常的生活,且症状持续时间也有不同。”

女性更年期中医调养辨清7大体质

女人更年期怎么调养,对于所有女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如果调养不当,就会导致月经紊乱、潮热盗汗、烦躁失眠等更年期症状加重,严重危害更年期女人的身心健康。那么,到底更年期怎么调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更年期症状,平稳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呢?在广东省中医院第四期健康大讲座上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黄绮华副主任护师就明确的为大家指出:“更年期女性要调养,首先要辨别清楚自己的体质。”

女性月经期如何食疗?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到了月经期,身体的各部位都会出现一些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全身抵抗力比平时差;生殖器中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子宫口张开,碱性的经血中和了阴道的酸性环境,阴道酸度降低,使天然屏障功能削弱。可是很多女性却常常忽视生理期的敏感性,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广东省中医院第四期健康大讲堂中,广东省中医院药师、“岭南汤王”佘自强就强调:“女性在生理期应注意营养,适当补充具有补血功效的食物,如猪肝、猪心、羊肝、牛肝、牛筋、红枣、桂圆肉、胡萝卜、菠菜、蛋类以及豆制品等,还可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中医食疗进行调理。”

女性养生-中医食疗治疗女性痛经

痛经困扰着无数的女性,根据某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成的女性朋友正受着这种由子宫剧烈收缩形式的毛病煎熬,许多女性通常都会采取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抑或者咬紧牙关忍下去,其实平时生活中常准备些饮食调养或,推拿按摩对痛经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简便易行。在由39健康网主办的广东省中医院第四期健康大讲堂中,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陆杉副主任医师,就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对于女性痛经的健康调养方法,以便女性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防治痛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医九秘方让雀斑无处躲藏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认为,雀斑的发生是火郁于细小脉络的血分中,复受风邪侵袭,风火之邪相而引起,亦可因禀赋不足,肾水不能荣华于面,浮火结滞而形成。而西医则认为,雀斑与遗传有关。常呈家族性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日光有关,因本病的特点是冬轻夏重,这与紫外线的强弱有关,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雀斑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川芎、红花、黄芩各15克,生甘草6克。

将各药研成细末,蒸熟,作成小丸,每晚服10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祛风清热,凉血散血,对治疗雀斑有效。

[方二]

苍耳子若干。将苍耳子做成粉,洗净,焙干,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次饭后服3克,米汤送下,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因风邪袭面,气血失和而致的雀斑。

[方三]

熟地15克,山茱萸、炒丹皮各10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升麻、白附于、细辛、巴戟天各3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因肾阴亏损而效的雀斑。

[方四]

黑牵牛米适量,鸡蛋清适量。将2者调匀,备用,在临睡前将调好的黑牵牛粉,涂抹在脸上,晨起洗去。

本方既可除雀斑,又能保护皮肤。

[方五]

旋复花若干。将族复花检去杂物,去除梗叶,筛净泥土,研成细粉备用,用时洗脸。

本方适用于雀斑,亦可使皮肤润泽、驻颜。

[方六]

白檀香、浆水适量。将白檀香捣磨成汁,浆水制法是将煮熟的小米,浸泡在冰水中五、六天,至生出白色泡沫时,滤出备用。每晚用温浆水洗脸,毛巾擦干,然后在雀斑局部涂上檀香汁,第二天晨起擦去。

本方对雀斑有效。

[方七]

桃花、冬瓜仁各等分,蜂蜜适量。将桃花阴干,研成细粉,冬瓜子去壳,研末,加入蜂蜜调匀,夜晚以此蜜敷面,每晨起洗净,每天1次。

本方理气活血,润养祛斑,对雀斑有效。

[方八]

茵陈20克,生地榆、老紫草各15克,赤芍10克,地肤子、土茯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凉血,消斑美容,适用于雀斑。

[方九]

鲜芹菜根60克。切碎,用水浸泡24小时,过滤后取汁洗脸,每日早、晚各洗1次。

本方对雀斑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失眠怎么调理 中医教你自治失眠的小秘方

全文共 1500 字

+ 加入清单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受到失眠的困扰,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工作,许多人都尝试着治疗失眠,但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今天小编带来了中医自治失眠的小秘方,各位失眠的朋友有福了,赶紧来看看吧。

失眠怎么调理

按时上床:坚持按自己习惯的时间上床睡觉,机体在此时间会反应性地要求休息,周末和休息日也应如此。

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和适宜温度:好的环境有助于快速入睡,气温以18-20℃最佳,干燥天气地板应洒水。

坚持睡前的习惯性活动:睡前应进行你习惯的某些活动:喝药茶,喝牛奶,洗澡,写日记或听一会音乐。

晚上尽量少吃难消化或油腻或有刺激味的食物:睡前2小时不可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睡前洗个热水脚:会使你感到更舒适并有利于身体保健。

上床即睡:如无睡意最好不恋床,起来干点事待有睡意时再上床即睡。

晚饭后稍做休息可外出散步作些简单运动,洗个热水澡,睡前饮用热牛奶起安神催眠之作用。

中医教你自治失眠的秘方

睡眠障碍是遍及全球的普遍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全球约10%的人有慢性失眠症状,中国是最高发的国家之一,失眠已经成为一个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失眠者中大多数为从事IT、管理和新闻等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这些人由于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过大等原因,长年饱受失眠问题的困扰。行为治疗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心理治疗技术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或不良行为,失眠者可以通过措施进行自我行为治疗:

睡前调节:失眠者下午和晚上不能喝茶和各种兴奋性饮料,不抽烟,不看精彩刺激的影视和文艺作品,上床前半小时停止脑力活动,可在浴盆中泡20分钟,或者热水泡足30分钟,或者到室外走动以活动肢体,或者上下楼梯几次等以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可适当饮用热牛奶等促进睡眠。

倦时上床:失眠者要养成有睡意时才上床睡觉的习惯,千万不可早早上床等待,以免形成恶性循环,对床形成条件反射。上床后,如果感到脑子特别清醒毫无睡意,那么就立即起床工作,直到感到有些倦意时,再关灯上床。入睡后,如果中途醒来,不要睁开眼睛,轻轻地翻个身再睡,不要开灯看表。

学会放松:上床后,把肢体摆在你认为最舒适的位置上,双眼半闭,轻轻地呼吸,让全身肌肉放松,或者使自己轻轻地打呵欠,此时再想象一个十分寂静的环境,这样,不久你就会慢慢地进入梦乡。

按时起床:要保证到点一定起床,即使是被叫醒的,当时仍感到昏昏欲睡,也要立即起床,即使当晚你只睡了三四个小时也要起来。中午做些轻度体力劳动或者打打球。下午如果感到头昏或倦怠时,可用温水洗脸冲头,但不要睡觉。

这种自我调节的方法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失眠。初患失眠的,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得到纠正,长期失眠的人治疗时间则需要长一些,但只要坚持矫正,就会找回健康的睡眠。

失眠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选小麦、荞麦等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2、肉蛋奶的选择:鹌鹑、猪心、猪脑、等卵磷脂,脑磷脂丰富的食物。

3、蔬菜的选择:山药、洋葱、黄花菜等钙、镁、磷丰富的食物。

4、水果的选择:因过度疲劳而失眠,可吃一些苹果、香蕉、梨等水果,这些水果属碱性食物,有抗肌肉疲劳的作用。

5、其他:注意多食用一些有助于大脑镇静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能够兴奋神经,加重神经衰弱、失眠。

2、忌过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粘米、粘面,在胃中的存留时间过长,影响睡眠。

3、忌兴奋性食品:如烟、酒、咖啡、茶、可可。

4、要保证合理节制进食:睡前不要吃得过多。

结语: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会经历过失眠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食物和一些科学的方法改善我们的睡眠,治疗我们的失眠,希望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失眠方法可以帮助到受失眠困扰的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医秘方 冬季适当“吃冷”更健康

全文共 3253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正处于寒冷的冬季,天气寒冷很容易导致人体血气运行不畅,从而诱发很多疾病或者是导致一些复发。因此,在冬季养生,抵御寒冷是首要的。那么,冬季养生出来抵御寒冷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呢?都说冬季是食补的好季节,那么冬季食补有没有什么原则呢?今天咱们主要跟大家聊聊的就是关于冬季养生的一些事宜,以上这些疑问都会在下面一一为大家解答的,感兴趣的朋友赶紧过来看看吧!

进入冬季之后,人们一般都会选择进食一些热食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暖和,从而把之前爱吃的凉食物全部拒之门外。其实,在寒冷的冬天,如果能够吃上一些冷食的话,不但不会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害处,相反还会有一些好处呢。因此在冬季里适当吃一些冷食不失为养生的一种好方法。

1、冬季可适当食冷饮

人肺腑火盛,而冬天“上火”的现象似乎还更多,故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冬天外界气候虽冷,但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少,可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再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所以很容易导致胃肺火盛,甚至人会出现“火盛三焦”现象,即上焦蕴热,表现为舌尖赤红、舌苔黄厚,易导致上呼吸道、咽峡、扁桃腺、口腔粘膜疾患;中焦蕴热,多因过食油腻、甜或大补的食物造成,表现为舌苔厚、尿黄、便秘、焦渴等;下焦蕴热,多因肾虚、肾炎、膀胱炎、痔疮等引起。

冬季吃些冷饮,旨在消“火”,不但效果较快,而且也是一番别致的享受。当然,冬天吃冷饮食也要因人而异,尤其是胃肠功能欠佳者需慎食。同时,冷食只能起到带走体内一部分热量的作用,治标不治本,所以不妨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萝卜、莲子、松花蛋等。

2、冬天适当吃点凉菜

冬天天气寒冷,大家都非常喜欢吃一些油脂多、热量高的食物,然后又动得少,因此非常容易发胖,特别是胸部、小腹以及臀部、为了能够保持我们的食材。其实除了在冬天多动一下之外,还要多吃一些凉菜,这样才能够逼迫我们的身体自我取暖,去消耗多一些的脂肪,从而达到了减肥的目的,更有利于健康

3、冬季可常喝凉开水

若能经常饮用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之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凉开水,能使肝脏解毒能力和肾脏排洗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塞。

冬季养生进补三大原则要记牢

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只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

吃容易吸收

冬季天气虽然寒冷,但只要注意保暖,不受风寒,一般人胃口都较好,普遍能吃,对吃下的东西能消化、能吸收。所以一个冬天过后,人的体重都会增加。这里就有一个科学进食的问题,不能一味贪吃,否则就会肥胖。同时,要注意消耗,即加强锻炼和适当地参加体力劳动,借助食物营养使身体结实,这是真正的健康“储蓄”。

补容易见效

冬天气温低,人们不容易流汗,更别说像夏天那样大汗淋漓的。因此在这个时候进行补身体是最为有效的,不管是药补还是食补。它们之中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不会跟随汗水排出去。还有就是,冬天人们运动量少,多处于静的状态,因此更加适宜进补了。

治有明显效果

中医主张未病先治。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温热病相应减少,但病根并未彻底消除,此事注意调养,重在养阴,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冬季能吃,能进补,但无节制就易患肥胖症、富贵病等。因此,进补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辨证进补原则

补药适用于各种虚弱不足的病症,比如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或慢性病变、年老体衰等,都可以辨证选用补药进行调补。一般是缺什么就补什么,如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壮阳。

适度原则

补药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多多益善。很多补药都有一定的偏性,如补血药(如红枣、熟地、桂圆肉、阿胶等)性质粘腻,过量服用会伤脾胃,造成腹胀、食欲下降等。补阳药(如鹿茸、附子、肉桂等)则药性温燥,过量服用则助火伤阴。补阴药(如生地、知母、麦冬等)性味苦寒,如果过量服用则会损伤人体阳气,致使阴寒之邪在体内凝结。

食补为本原则

中医特别强调食物的补益功效,而某些食物本身就具有药物的治疗功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药补不如食补”。不论是虚证患者还是健康人都可以进行食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食物的营养作用是任何补品都不能替代的,应该是“红、黄、绿、白、黑”各色五谷杂粮都吃,多种营养全面、均衡地吸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保健品毕竟不同于药品,只能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取代疾病的常规防治。

冬季养生老中医有绝招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下面中医教你10大冬季养生绝招,让你强身健体百病不生。

冬季养生法1:冬季喝粥最养人

冬季养生最为提倡的就是食疗养生。冬季最易肠胃不好,可以选择喝粥调养,冬季在饮食上一定要忌生冷。早起比较适宜喝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粥为第一大补,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黑芝麻粥等最为适宜。

中医推荐养生食谱:羊肉粥

羊肉粥的做法:新鲜羊肉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5分钟捞出备用。将焯好的羊肉切成1cm见方的小块,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煮制,等粥煮成黏稠状时调入盐、胡椒粉、香葱花、姜丝即可。

功效: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骨健脾的养生功效。

冬季养生法2:早晨宜冷水洗脸

天气冷了,很多人已经开始不习惯早上起床后用冷水洗脸了。要知道,冷水刺激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弹性。而且在冬季养生保健上,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冬季养生法3:热水泡脚

冬季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是一种冬季保健养生的好方法。但是在泡脚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正确的泡脚方法应该是泡到小腿肚,泡脚的时间最好是20—30分钟。泡脚时一定注意水温不能超过45摄氏度。另外,袜子勤洗勤换,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地。

冬季养生法4:冬季要注意防病

寒冷冬季会诱发各种疾病,像心肌梗死、中风,使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症状会明显加剧。所以冬季时节,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

冬季养生法5:冬季宜早睡晚起

冬季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而且气温较低,要睡眠上宜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以固阴精,阴平阳秘,阴阳调和则机体健康。

冬季养生法6:宜多做静功

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是指皮肤的开泄。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所以冬天的活动和运动应避免过多地开泄皮肤,而应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才有利于养藏。

冬季养生法7:晨起锻炼不宜过早

很多人都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哪怕是寒冷的冬季也依然不会间断,冬季晨起锻炼可以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然而,晨起锻炼不宜过早,以免引起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养生法8:要注意御寒保暖

冬季天气寒冷,特别需要注意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而暴暖大汗。

冬季养生法9:适量饮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不应少于2000—3000ml。

冬季养生法10:调养情志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适宜的活动,如散步、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跳绳、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不错的方法。

结语:上述内容就是关于冬季养生的一些相关内容的介绍了,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都学会了呢?冬季养生其实是已经非常容易的事情,像我们上面所提及的就是从我们日常的吃的方面着手,非常地简单容易操作,大家都可以试试的。不过千万要记得冬季进补也是有原则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热水泡脚深呼吸摩肾腧 中医养肾补肾秘方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肾。它在我们人体起着排毒的作用,它出了问题,那么会给你的全身器官都造成很大的影响,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十大养肾秘方

肾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对人体谢忱代谢及排泄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肾除了问题,会给人体的正常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起居也会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日常养肾护肾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我国中医学对养肾护肾有哪些建议吧。

1、热水泡

对养生学有了解的人相信都知道热水泡脚的好处,这也是日常养肾护肾的方法。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每晚7-9时,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2、用脚后跟健走

用脚后跟健走也是日常养肾护肾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3、深呼吸

在日常养肾护肾的方法中深呼吸是很有效果的。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然后平息调整,可以再做。中医说:肺主呼气,肾主纳气。《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身放松,身体后仰,用整个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撩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撞背功能强壮腰肾,疏通经络,循行气血,平调阴阳。

4、摩肾腧

摩肾腧日常养肾护肾的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以上便是中医学推荐的一些日常养肾护肾的方法,这些做法对于养生保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肾脏作为我们的重要器官,一定要加以保护。中医学指出,在一天当中有助于养肾的最佳时间是早上的5~7点和晚上的11~1点,早上肾阳最强,晚上最弱。

中医教你十大养肾秘法肾脏健康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健康问题,好的养肾方法人们也在不多追寻,你想知道有效的养肾秘方吗?要养肾中医告你10大养肾秘方!

养肾秘方一: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养肾秘方二: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养肾秘方三: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养肾秘方四: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养肾秘方五: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养肾秘方六: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养肾秘方七:避免劳累,节房事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养肾秘方八: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养肾秘方九: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养肾秘方十: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因此,养肾就要找对养身秘方,要养肾中医告你10大养肾秘方,养肾护肾超管用。

总结:养肾要养对方法,中医告诉你的十大养肾法是科学的养生法!朋友们有事没事的可以在家里学习锻炼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养生茶秘方 中医教你喝养生茶的秘方

全文共 2535 字

+ 加入清单

喝茶是我们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什么时候喝茶,该喝什么茶是很有讲究的。喝茶的好处有很多,尤其是中药养生茶,因为中药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中药可以泡制不同的茶,那么养生茶种类大全和配方有哪些呢?

中医给我们推荐的养生茶种类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养生茶,对不同人起到的效果不同。具体能有哪些效果呢,让我们学学下面的文章,看看老中医教给我们的方法!

中医推荐养生茶秘方

三花茶

饮法:三七花1克、玫瑰花2克、杭菊花3克、龙井茶4克,沸水泡两次,代茶饮。

功效:三七花有活血化瘀、降脂补益的作用;玫瑰花能舒肝解郁、调节情绪;杭菊花可清肝明目、醒脑降压。三花茶有活血降压、舒肝解郁的功效。

注意事项:三花茶适宜中老年人,以及患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而孕妇不宜;茶叶可根据个人喜好,除了龙井,红茶、花茶、普洱茶均可;茶叶别放太多,每天2~4克为宜;服用西药时,别用茶水送服。

喝三花茶一定要注意上面的问题,因为三花茶的主要功效是三七花有活血化瘀、降脂补益的作用,能起到活血降压、舒肝解郁的功效,但是孕妇喝完可能对胎儿会有些影响,故不宜使用。

蜂蜜柠檬茶

饮法:切鲜柠檬2~3片(约1/3只),用温水冲泡,可加适量蜂蜜调味。

功效:柠檬性微寒,能生津止渴、化痰止咳,主治暑热烦渴、胃热伤津、痰热咳嗽等症。从营养学角度看,柠檬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橙皮苷等营养物质。

注意事项:老少皆宜,秋冬适量喝有助养阴;鲜柠檬比干柠檬更好;如大便偏干就多加点蜂蜜,大便不成形就多加两片柠檬,利于收敛、止泻。

这个茶没有什么忌讳的人群,大家都可以多少喝一点,毕竟蜂蜜属于补品。最好每天喝一杯,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

桑菊蚕茧饮

饮法:菊花3~5朵,干桑叶一小撮,蚕茧两个,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效:菊花可平肝明目、散风清热,能清肺热、胃火。桑叶味甘苦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桑菊饮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经典名方,是缓解咳嗽、体热等症的佳品。蚕茧具有助眠作用,还含丝胶蛋白等有益物质,利于滋养皮肤、美容祛斑。

注意事项:四季皆宜,春、秋、冬三季干燥,此茶能清咽润喉;夏季炎热,可解暑热;菊花种类不限,杭菊、贡菊、雪菊皆可;桑叶可到药店买,但最好在每年春天桑树抽芽时,去野外采些桑叶尖,晒干后收藏备用;如有咽喉不适等症,可增加1~2朵菊花或多放点桑叶;如大便稀溏,就减少1~2朵菊花;老人可加10~20粒枸杞,能补肝肾、明目,增加保健功效。

丝瓜茶汤

饮法:将一根丝瓜去皮、切成薄片,连同一根葱、适量盐放入锅中,煮软后加入5克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丝瓜味甘性凉,有消热化痰、解暑除烦、通便润肤等功效,主治痰喘咳嗽、痔疮便血等症。研究发现,丝瓜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绿茶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可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常饮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风患者的辅助药膳。

注意事项:丝瓜茶汤不宜空腹或饭后立即饮用,贫血患者和经期女性慎用。

山楂红糖茶

饮法:山楂8~10枚,洗净、去核、掰碎,用开水冲泡或煮20分钟,加入红糖调匀。

功效:山楂是常用药材,生山楂善于活血化瘀,炒山楂善于健胃消食,焦山楂善于止血。药理研究表明,山楂有辅助降压的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红糖性温,可益气补血、活血化淤,适合月经不调的女性以及年老体弱者。

注意事项:过于劳累的白领女性常有痛经、肤色晦暗、颈肩腰腿疼痛等症,适宜常喝。

花椒红茶

饮法:取花椒10粒,与适量红茶一起冲泡。

功效:花椒味辛性温,能祛湿醒神、温中止痛、除湿止泻。南方潮湿,用些花椒,春夏可祛湿,冬季能御寒。红茶属全发酵茶,有消食提神、清热降火等功效。

注意事项:花椒属热性食物,经常上火的人和孕妇忌服。

姜盐豆子茶

饮法:熟黄豆或黑豆5~10粒,生姜末、熟芝麻、绿茶适量,食盐少许。先将茶叶放进瓦罐里用开水泡开,然后将盐、生姜末倒入罐内混匀,倒入茶杯,抓把炒熟的豆子或芝麻撒在杯里。

功效:夏能清暑解热,冬可祛寒去风、健脾开胃。茶性寒,姜性热,一寒一热,正好调平阴阳。

注意事项:豆子、芝麻可补充能量,姜能活血通络、发散寒气,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饮用。

菊花茶

菊花具有养肝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宜春季饮用,尤其适合工作与电脑有密切联系的姑娘们。同时,其可排毒健身、驱邪降火、疏风清热、利咽消肿,对体内积存的有害化学或放射性物质有抵抗、排除的功效,还能抑制多种病菌,增强微血管弹性,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并有利气血、润肌肤、养护头发的美容之效。

枸杞茶

枸杞茶能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对长期使用计算机而引起的眼睛疲劳尤为适宜。配制时只需十几粒枸杞,加热水冲泡频饮,连续饮用两月便会有效。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可“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上品。喝茉莉花茶除了可以安定情绪、振奋精神,还能清热解暑、健脾安神、化湿、减轻肠胃不适及经痛、和胃止腹痛;对于女性的生理、生殖机能也有帮助,并能滋润肌肤、养颜美容。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性微温,并含有丰富的维他命,具有活血调经、疏肝理气、平衡内分泌等功效,对肝与胃有调理作用,并能消除疲劳、改善体质,适于春季饮用。此外,其能有效缓解心血管疾病,并能美容养颜,有助改善皮肤干枯,去除皮肤上的黑斑。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缓解春季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症,对疖痛、肠炎也有缓解之效,有助凉血止痢、利尿养肝。

柠檬茶

这种茶能顺气化痰、消除疲劳、减轻头痛。而其做法也非常简单,切新鲜柠檬两至三片,加1g的盐,再用热开水冲泡。此茶要趁热饮,冷了味道会变苦。

红花茶

红花出自西域,味甘、无毒,能行男子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现代医学发现红花和红花籽富含维生素族和生物活性成分,能养血、活血、降压、降脂、抑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脏、美容美发。红花和红花籽均可配茶饮用,健康味美,老少皆宜。但需注意睡前少饮,以免兴奋影响睡眠。

总结:没事喝点养生茶,既能养颜,又能预防某些疾病,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候大家只要稍微的做一点,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只是很多人没有去做,养生茶其实制作方法很简单,希望大家经常喝,都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怎样补肾 中医秘方补肾延缓衰老

全文共 14050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补肾,肾的好坏与我们的衰老速度以及寿命的长寿等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怎样补肾呢?补肾的方法有哪些呢?生活中存在哪些补肾的误区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来看本文吧。

目录

1、补肾秘方2、中医补肾的方法

3、补肾的中药4、中医如何泡脚补肾

5、补肾的中药茶饮6、按摩补肾

7、补肾的药粥8、补肾的误区

9、中年人保肾是关键

补肾秘方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衰老程度、速度、寿命的长短等很大的程度上和我们肾气强弱有关系。

年轻的人,肾气旺盛,到了老年,肾气衰竭,就显得比较苍老了,正如我国着名医学家叶天士所说,“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这里的下元,即指先天元气,而元气藏于肾,元气亏,即肾气虚,故人体变老。那么又有哪些偏方、验方能够保养肾气呢?

方一

麻雀1只,粟米50克,葱白、白酒各适量。将麻雀去毛取肉,切碎,炒熟,放适量白酒煮少时,再加水,下米煮粥,粥将成时人葱白再煮1-2沸即可,每日2次。

麻雀又称为家雀、老家贼,它是温性的食物,具有益精,暖腰膝,缩小便的作用,是增强男子机能常用的食物。

方中以麻雀为主,辅以粟米健脾养胃,濡润宗筋;葱白辛温,振奋阳气;又得酒助,助肾兴阳,以增强麻雀的作用效力,四物相合而成益肾之方。

原方用于“脏腑虚损,羸瘦,阳气乏弱”之症。经常食用本品可增强体制,对男性,女子阴冷。不孕皆有调养之用。《养老奉亲书》也载有此方。

本品性质温热,阴虚内热者忌食。

方二

粟米50克。粟米淘洗干净,放人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熬至粥成。

本方有益肾补虚,清热利尿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脾胃虚热,泄泻下痢,热淋。

本方出自《本草纲目》、《医通》、《调疾饮食辨》等,原方用于“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热痢,热淋”,为补虚清热常用方。

久病失治,耗损肾虚,则见虚损;脾胃虚热,运化失常,则见泻痢;下焦虚热,膀胱气化不利,则见病淋。法宜益肾补虚,清热利尿。本晶单用粟米一味,益肾补虚,清热利尿,方简力专。本晶以清补见长,诸虚热者皆可食用。

本方用于清补止痢,宜用陈粟米。

方三

鹿肾1具,肉苁蓉30克,粳米100克,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鹿肾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碎备用。肉苁蓉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加鹿肾、肉苁蓉、葱白、胡椒粉、食盐,再煮至粥成。

本方有补肾,益精填髓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耳聋耳呜,宫冷不孕。

本方出自《圣惠方》,原方用于“五劳七伤,阳气衰弱,益气力”。为补肾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调摄,或久病慢性耗损,肾虚精亏,阳气衰弱,则见劳损、宫冷不孕等,法宜补肾,益精填髓。

方中以鹿肾为主,大能补肾益精,温肾;以肉苁蓉,粳来为辅佐,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粳米补虚益损。诸料合用,则补肾之力更强。本方能益精,补肾之力较强,宫冷不孕者尤宜之。其它肾虚之证,也皆可食用。

《食膳正要》载鹿肾粥,方用鹿肾、粳米、豆豉,用于“肾虚耳聋”。《调疾饮食辨》载鹿肾粥,用于“一切.肾虚之症”。本晶与猪肾粥,羊肾粥虽都能补肾,但本品为最,羊肾粥次之,猪肾粥则又次之。

方四

狗肉1000克、糯米1000克,酒曲适量。把狗肉洗净,煮烂,捣如泥,糯米煮成千米饭,与狗肉泥拌匀,待冷,加酒曲适量,发酵成为酒酿。每日晨起空腹饮20--30毫升。

狗肉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又称犬肉。它除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嘌呤类和肌肽及钾、钠、氯等化合物。狗肉味咸性温,主补肾气,强腰膝,暖下元,健脾胃,下无虚弱者食之最宜。

合糯米加酒曲酿酒,更助元阳之气,又培补中焦之气。全方大补元气,温肾助阳,健脾养胃。滑精者可酌情选用。

阳盛、火旺、热病者不宜使用。

方五

粟子肉100克,干藕粉25克,糖桂花2克,蜜饯青梅半颗,玫瑰花2瓣,适量白糖。将粟子肉洗净后切成薄片,锅置旺火上,放人清水适量,烧沸,倒人粟子肉、白糖,再沸时,撇去浮沫;

再把干藕粉用水调匀,均匀也倒入锅内,调成凌羹状时出锅,盛入碗内,把青梅切成薄片放于羹面,再撒上糖桂花和玫瑰花瓣即成。

本方补肾益气,健脾开胃,活血化瘀,适用于更年期脾胃虚弱之人食用。

方六

白色鸭子1只,去肠脏,并将其洗净,黑芝麻、桃仁、桑椹、水发莲子、芡实、红枣、薏苡米仁各20克,糯米适量(以填满鸭腹为度),盐、黄酒、味精各适量。

将黑芝麻、桃仁、桑椹、莲子、芡实、红枣、薏苡米仁填入鸭腹腔,再填加糯米至满用线缝合腹腔口,放置在汤盆中,加盐、黄酒、味精和水,上笼屉蒸熟,食前拆线,即可食用。

本方补肾,健脾,固齿,尤其对体质久虚、消瘦、牙龈痿缩者适宜。

方七

栗子、粳米,冰糖各100克,清水l000克。将栗子用刀砍开,去壳取肉,切成碎米粒大小,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清水,栗子上火烧开,加人冰糖熬煮成粥即町。

本方补肾气、厚肠胃、对肾虚引起的牙齿不固有疗效。

方八

当归(酒浸)、小川芎、荆芥穗、香附末、白芍药、甘枸杞、熟地黄各75克,川牛膝(去芦,酒浸)60克,细辛9克,补骨脂45克,升麻15克,青盐9克。

将为末,用老米枷克,煮饭合成丸,阴干,入瓦砂罐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烧成灰存性研为末,用铝盒盛之。清晨以药粉擦牙,然后温水漱咽服下。

本方为固齿补肾散,适用于肾虚牙齿不固之患者。

方九

莽草、生姜、柳树皮(刷去表面绿皮,取里面之白皮)、牛膝(去苗)、胡蒜子、生干地黄、菟丝子、无食子、桐子漆、猪牙皂角各1肋克。

共研成细末,放入瓶内,瓶口用食盐调稀泥封固,放火内烧锻1日后,埋入土内半日许(选阳湿地,要挖深一点),取出放室外露3夜,白天收入用凉处,不得见太阳;后研为细末,筛过备用;每用时以手指蘸药末少许揩于牙齿上,过一会儿即以清水洗去,日用2次。应坚持揩法,不可中途而废。

本方补肾气,常用可使牙齿坚固不脱,光洁白净。

方十

鹌鹑1只,枸杞子30克,杜仲15克。将3味水煎取汁,饮汤食鹌鹑。

本方补肝肾,强腰膝,健筋骨,适用于肝肾虚所引腰膝酸软,牙齿不固者。

中医补肾的方法

一、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二、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三、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四、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五、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六、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七、避免劳累

节房事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八、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补肾的中药

肾的精、气、阴、阳虚衰不足,即可称为肾虚,肾虚又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指的是肾的本质而肾阳指的是肾的功能。主症是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更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黄。肾阳虚主症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诸症为: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精冷不育或宫寒不孕,带下清冷,小便清长,夜间多尿,小便点滴不爽,小便不通,下利清谷。

鹿茸

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妇女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腰膝疼痛,筋骨无力等症。成药中参茸三肾粉、龟龄集、龟龄丸等,鹿茸均为主要成分。根据现代研究,鹿茸含激素、胶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增进性腺功能,增强机体代谢,消除疲劳;促进溃疡和创口的再生,加速愈合,并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0.6克--3克。

仙灵脾

也称淫羊藿,有补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妇人宫冷不孕,肾阳虚性高血压,更年期症候群,腰膝无力,牙齿松动,头发脱落以及风湿筋骨疼痛等症。根据现代研究,仙灵脾主要含有淫羊藿甙等,仙灵脾提取液有雄性激素样作用,能促进精液分泌、降血糖;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5克--15克。

肉苁蓉

有补肾,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妇人宫冷不孕,带下血崩,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老年虚弱,病后、产后肠燥便秘者。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30克。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桑椹

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故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明·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胡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等症。”

山药

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豇豆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和健脾的双重作用。如《本草纲目》记载:“豇豆补肾健胃,生精髓。昔卢廉夫教人补肾气,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盐食之。”现代《四川中药志》也介绍:“豇豆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对肾虚小便频数者亦宜。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之人,食之最宜。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冬虫夏草

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副作用很少的滋补强壮中药,但直接用于方剂者不多。凡肾虚者最宜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甚至新鲜胎盘等共炖,成为补益食品,更为有益。

杜仲

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海参

性温,味咸,质地虽阴柔,但能补肾之阳气,为肾阴肾阳双补之品。如《本草从新》中说:“海参补肾益精。”《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它“滋阴,健阳”。故凡肾虚之人,皆宜食之。

海马

性温,味甘,能补肾,故凡肾阳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肾阳虚所致的不育、多尿、夜遗、虚喘等,食之颇宜。可用海马研细,每次1~2克,黄酒送服,1日2~3次。

菟丝子

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现代研究,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动物实验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15克。

虾子

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120克,捣和为丸,黄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肾虚的话,寒性的食物都最好少吃。亦少吃甜食。

如水果有西瓜,桃子等。或者煮熟了也是可以常常食用的。

蔬菜就比如香菜,芹菜,黄瓜等。都宜煮熟食用。少吃沙拉,凉拌菜。

属于寒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茭白、荸荠、菱肉、百合、藕、竹笋、慈姑、魔芋、空心菜、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马齿苋、蕨菜、苦菜、荠菜、香椿、莼菜、黑鱼、鲤鱼、河蟹、泥螺、文蛤、蛏子、海蜇、海带、紫菜、田螺、河蚌、蛤蜊、牛奶、豆豉、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

以上食物肾虚者需加热煮熟方适宜食用。四季皆同。

肾虚者可适当进温补肾阳的食品,如鸡、鸽蛋、狗肉、鹿肉、虾、海参等。烟酒一类,最好避之。

中医如何泡脚补肾

脚部是身体各大经络汇集以及起始的位置,对于身体中的内脏还有各种器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日常一定要做好对于脚部的保养工作,除了需要经常泡泡脚之外,按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双腿健康了,身体才能够更加健康。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也一起说说中药泡脚补肾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泡脚补肾方法

想要通过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滋养肾脏的效果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完成了,普通的泡脚能够很好的改善身体之中的血液循环以及舒缓经络,但是对于肾脏的养护作用并不是很大。这个时候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的重要以及正确的时间点,这样泡脚的效果就会更加的大,身体也会更加的健康。

中药泡脚补肾的时间

专家建议,如果想要达到最好的补肾效果,那么在晚上九点的时候泡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时候是身体中肾经气血运行最为衰弱的一个时间点,这个时候泡脚不仅能够增强身体之中的热量,令体内的血管出现扩张有利于气血运行,这样体内的血液循环也会加快。除此之外,经过一天的繁忙工作,身体也变得更加的疲惫,这个时候肾脏的压力也很大,这个时候泡脚能够很好的缓解以及充分放松肾脏,身体也会感觉到更加的舒服。

另外,晚上睡觉之前泡脚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滋补肝肾的功效,同时还能够极大的提高睡眠质量。在晚上用中药泡脚之后,建议能够再花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脚底按摩,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脚底的血液循环,进一步的调节身体中五脏六腑的器官功能。在泡脚结束之后,最好不要进行一些激烈的运动,等到十分钟之后进行睡觉就是最佳的选择,睡眠质量更好,补肾的效果也最佳。

中药泡脚多长时间补肾效果最好

建议在晚上泡脚的时候,水温不能够太热,但是也不能够太凉,最好温度控制在四十摄氏度左右。另外,泡脚的时间也不能够太长,半个小时左右是最好的选择,等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另外,泡脚的器皿选择也需要注意一样,一般来说金属偏冷,所以最好能够选择木盆。在泡脚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加入一些具有活血功效的丹参以及当归,也可以放入具有降火清热功效的菊花、连翘以及板蓝根等等,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中药泡脚补肾偏方

第一:姜汁泡脚

可以将生姜清洗干净之后拍碎,然后放入泡脚水中。用这种泡脚水进行泡脚能够很好的起到温暖身体以及散寒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在天气寒冷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滋补肾脏的效果。

中医方面认为,姜性温,如果直接服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中的血液循环,对于一些手脚冰凉或者是怕冷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功效;如果用生姜进行泡脚,那么对于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坏处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水泡脚并不能够直接治疗某一种疾病,这是不科学的说法,但是能够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第二:白醋泡脚

将晚上的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的白醋,这样直接泡脚不仅能够滋养肌肤,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消除疲惫感,睡眠质量也会获得很好的提高,身体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白醋中含有大量的醋酸,这种物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加快新陈代谢,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令身体获得休息,睡眠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另外,还具有很好的预防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的情况。

第三:艾草+红花泡脚

将艾草和红花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煎煮,然后用药液直接进行泡脚。这种方法能很好的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对于一些手脚发麻或者是淤血,甚至是静脉曲张的症状具有很好的缓解以及治疗的作用。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怀孕期间的女性最好不要选择这种中药方进行泡脚,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

热水泡脚具有很好的解乏作用,在水中加入一些中药才具有其他的特别作用,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法。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就多泡泡脚,特别是寒冷的冬天更应该如此,不仅能够很好的缓解疲劳,对于一些怕冷等毛病也能够获得治疗,并且对于体内的脏腑也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补肾的中药茶饮

肾是男人身上最关键的器官,很多男人也一直在寻找健康又安全的补肾方法。中医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几种中药补肾秘方,可以把这些中药当茶喝也能当药,对补肾又有很大的帮助,大家不妨来学学。

杜仲茶

杜仲叶12克,红茶3克。将杜仲叶切碎,与茶叶一同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服。此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兴阳事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肝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尿频尿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长期饮用具行抗衰防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核桃蜜茶

核桃仁10克,红茶15克。共捣成细末,加蜂蜜适量人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后即可饮服。此方有温肾纳气、充旺元阳、止遗、兴阳事之功效,多用于男子房事低下有良好效果。

菟丝子茶

菟丝子12克,红茶3克。先将菟丝子捣碎,加冰糖适量,人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服。此方具有补阴益阳、固精缩尿、起痿止遗功效。可治疗男子不育、房事低下和肝肾阳虚的消渴症,久服此茶还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

益智仁茶

益智仁15克,红茶3克。先将益智仁:捣碎与茶一同放人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此方有温肾止遗之功效,用于下焦肾元不足所致的心烦失眠等。

虾米茶

虾米10克,红茶3克。将两者同放人杯中,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服。虾米茶为渔民所爱喝的茶饮,有温肾壮阳之功效,可治疗肾虚腰痛等。虾米茶经反复饮用,淡而无味后,可连虾米、茶叶吃掉。

这些中药茶补肾的知识希望大家都能记住。

按摩补肾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耳朵上的很多穴位是主宰肾脏的,所以经常按摩耳朵,也能固肾养肾。

按摩耳朵健肾养身

肾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经·素问》早就阐述了人体衰老原因:“肾气衰,精气亏,天癸竭。”并强调“肾气有余,气脉常勇”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

中医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按摩耳朵可起到健肾养身的作用。

按摩耳朵的具体方法

1、拉耳屏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拉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插入两耳孔,旋转180°。往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叭叭”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促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4、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处,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声。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5、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6、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复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穴位按摩——祛乏护肾

揉按丹田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

方法是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

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目的,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延年益寿。

搓擦腰眼

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按肾俞

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五十至六十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

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六十至八十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

以上四法,依次而行,早晚各一次,常年不断,必然见效。

健肾强腰的自行锻炼法

前屈后伸: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次~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交替叩击:两腿开立,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于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腰。与此同时,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背部和小腹,如此连续做30次左右。

双手攀足: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脚,再稍停,然后恢复原来体位。可连续做10次~15次。

拱桥式:仰卧床上,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后头部为支点(3点支撑)来进行锻炼。

补肾的药粥

韭菜粥

韭菜150克,大米100克。将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粥,调入韭菜,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功效:可温肾。

海参粥

海参50克,粳米100克。将海参泡发,剖开腹部,挖去内肠,刮洗干净,切碎,加水煮烂。粳米淘洗干净,与海参一并放在沙锅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早晨空腹食用。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用治肾气虚弱,精血亏损,遗精,尿频,面色无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疲倦乏力。

补肾益精话海参――中国医学认为,海参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益精、润燥通便的作用,凡眩晕耳鸣、腰酸乏力、小便频数的患者,都可将海参作为滋补食疗之品。

枸杞猪腰粥

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

菟丝子粥

菟丝子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菟丝子洗净、捣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服食,每日2剂,早、晚服食。可补肾益精。

炒核桃仁

核桃仁10克,炒香嚼食。有补肾温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脚弱,或虚寒咳喘及便秘者。

苁蓉羊腰粥

肉苁蓉10克,羊腰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补肾、益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

鹿角胶粥

鹿角胶6克,粳米100克,将粳米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热粥中溶解,加白糖适量。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形体羸瘦、腰膝酸软、疼痛等。

杜仲腰

杜仲12克,煎煮过滤备用,猪腰一对,去内膜,切为腰花,用杜仲药液做调料汁,加葱姜食盐爆炒后食用。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所致的肾虚腰痛、腰膝无力、头晕耳鸣、高血压。

补肾的误区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棵大树,肾就是树根,吸收、传递营养充足,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肾虚了,可能引起各种健康问题。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会夸大肾虚,很多人把出汗多、腰酸背疼、频繁如厕等与肾虚划上了等号,一出现这些症状,就自行盲目补肾,耽误了病情。与之相反,有些与肾虚有关的疾病,人们却没有意识到。

误区一:不分肾阴虚、肾阳虚,乱补一气

中医有着和西医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因人而异。肾虚又主要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分型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同。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误区二:黑眼圈是肾虚表现

有的人看上去眼圈黑,身体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便说是“肾虚”。其实,单纯眼圈黑不是病态,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眼睑(眼皮)及其周围组织很薄,如劳累、失眠后,眼睑长时间收缩,能引起结缔组织血管充血,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所以眼圈发黑。出现黑眼圈用不着担惊害怕、乱吃补药,只要精神愉快,多活动锻炼身体,充足睡眠,少则35天,多则12周,黑眼圈随后也就消失了。

误区三:肾虚就是肾出了问题

很多病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如临大敌,以为自己得了大病,肯定也是不行了。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肾虚几乎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

误区四:功能下降就得补肾

许多肾病医生在治疗中经常碰到一些哭笑不得的病人,一些本应去男科的病人,误以为自己得了肾虚,跑到肾病专科来。在一项针对700多名ED患者的调查显示,只有很少的人是因肾虚引起的。

误区五:肾虚是男人的专利

其实,肾虚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有可能遭遇。中医认为虚的本质就是衰老。久劳伤肾的“肾虚”之人衰老速度较快。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老年人多见肾虚症。说到这里,就明白了:肾为先天之本,肾虚的人生理年龄迅速增大,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

“肾虚”女性会早早表现出闭经、烦躁、焦虑、多疑等症状。

误区六:将肾虚与肾衰混为一谈

肾虚是中医的说法,基本上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的病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辨证的。而肾炎、肾衰是西医的诊断,而且是要做客观的尿液检查化验,发现了蛋白尿和镜下血尿等才可能诊断,故两者不能等同。当然,他们有时有点联系,有些交叉性,就是说有所谓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有肾炎,而无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就没有肾炎。

误区七:耳鸣是“肾虚”惹的祸

耳为肾窍,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有较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很多人一出现耳鸣不分缘由动辄从肾论治,总以六味地黄补肾为主,但见效只十之一二。耳虽为肾窍,但临床治疗耳鸣不能仅仅责之于肾,应从心肝脾肺肾多方论治。

在中医看来,“耳者宗脉之所聚”,耳鸣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状况十分密切,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因此治疗时也离不开对全身脏腑经络的调节。

误区八:有点症状就担心肾虚

很多人一遇到出汗多、频繁如厕等症状,就怀疑自己肾虚了。专家对此表示,中医讲的肾虚是一个症候群的概念,它有包括上述在内的很多种症状,但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是否是肾虚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全面分析之后才能定夺。拿出汗来说,肾虚、胃气虚弱、湿热不清、寒邪入内等都会导致。

中医认为,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

忽视1:女人也要护肾

很多人认为肾虚是男性的“专利”,但实际上,女性受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发生肾虚,并且女性肾虚的比例也相当高,并不低于男性。

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节奏较快,很多女性长期精神紧张、超负荷工作,出现精力透支的状况,肾虚也就随之而来。肾是美丽、健康之源,如果女人出现肾虚,不仅美丽会大打折扣,出现头发早脱、皮肤不好等;健康也会出现问题,比如情绪抑郁、记忆力下降等;甚至,很多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清稀、胎动易滑、痛经闭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以及更年期综合征都与肾疲劳和肾虚相关。因此,女人同样也需要养肾。

忽视2:气短可能肾虚

说起呼吸,大多数人就只会想到肺,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气短、喘还可能是肾气虚、不能接纳肺气所致,症状是运动量稍大,就会感到缺氧、气喘。

呼吸虽然与肺肾紧密相连,但根源却是肾。肾气充足,才能接纳足够的空气,使人体自由呼吸。肾气不足,就会接纳无力,影响呼吸。因此,改善气短,别只想着肺,也不要忘了调理肾。

忽视3:五更泻警惕肾虚

一些老年人,到了凌晨四五点就腹泻,刚躺回被窝一会,就又想去厕所,一跑就是两三趟,并且换季时最易复发,这可能是“五更泻”。

中医认为,五更泻主要是肾阳不足、阴寒内盛所致,治疗上应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可以服用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中药配制而成的四神丸,若形寒肢冷等肾阳虚症状较明显,还可酌情增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

忽视4:小孩同样会肾虚

我们常常把小孩比作早晨的太阳,认为小孩的阳气都很旺,不可能“虚”。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父母体弱多病时怀孕、酒后怀孕、年过半百时或年龄过小时怀孕,小孩都可能一出生就先天不足。

肾是先天之本,藏有先天之精,父母予以的精血不足,小孩就可能肾虚。肾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使人具备生殖能力。孩子肾虚的表现一般是,生长发育情况不太好,特别容易感冒,时常咳嗽,还爱尿床,牙齿迟迟长不出来,说话很晚等。对于这类儿童,治疗上以培补先天之本为主。

中年人保肾是关键

78%的人经常腰膝酸软、体乏无力,64%的人经常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61%的人头晕耳鸣、精神不振,92%的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是两则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那么这些数据与小麻烦的背后到底又隐藏着什么呢?

中年人,“肾”败成常事

医学研究表明,以上表象,根源大多在于肾的阴阳失调,肾气的衰败,也就是肾虚。这也是由于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环境污染,饮食起居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人体内多种毒素堆积,从而使大多数人到了中年便出现疲乏无力、精神倦怠、腰腿酸痛、失眠健忘等症状。

而且有人曾对20岁以上的235人进行调查,其中30岁的肾虚率为58%,40岁为71%,50岁为80%,60岁为90%,70岁为95%,由此可见,肾虚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缺乏谨“肾”,周身是病

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在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人在正常情况下,五脏、六腑的功能,营卫气血,四肢百骸,十四经络都能阴阳协调,达到相对平衡,即平衡是健康的象征。而肾是五脏之首,主心、脾、肺、肝、髓等。故中医认为:肾为百病之源,肾气足,阴阳平衡,则体健神旺,而肾气虚,使人倦怠,免疫功能和循环功能衰退。而且长期肾虚还会导致肾衰竭、心力衰竭等致命疾病引发多种疾病。这已是发达国家中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之一。

谨“肾”,在于“三双一靶”

专家认为,要促使中老年人走向健康及长寿之路,必须益肾排毒早期调补肾虚之症。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区,认为补肾就是补性,一些产品也大行其道,实则不然,单纯补益身体中一个器官,而补肾排毒是补体防衰之根本!

结语:肾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好自己的肾。补肾的方法有很多,上文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很多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除此之外,补肾的误区也有很多,大家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医小秘方解酒效果神奇还不伤身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喝醉酒的问题,醉酒不仅会伤身而且还会麻痹神经,所以我们要掌握解酒的方法,中医秘方解酒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醉酒的危害

喝酒容易造成反应迟钝,长期酗酒还会有导致慢性大脑疾病的可能,喝酒超过一段时间还会造成高血压、肝硬化和胰腺炎等危险疾病。

长期饮酒,还有患癌的风险,喝酒还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反应能力,削弱我们的判断力和协调性,受到酒精的影响,人会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所以喝酒之后我们千万不要开车,解酒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好的一种行为,利用中医解酒的效果也是非常棒的。

中医解酒的小秘方

葛花解醉酒:首先,准备葛花15克,煎服,先要预防酒醉,可以煎汤代茶,治疗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头痛心烦,小便不利等。

葛花当中的皂角苷和异黄酮类有氧化还原的作用,加速酒精的氧化,可以让乙醇失去毒性,收缩和保护肠胃黏膜,减缓酒精的吸收,阻碍酒精快速的大量进入血液循环。

葛花当中的异黄酮类可以吸附酒中的致醉物质,还能降低酒精的浓度,且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血管,加速排尿、排汗和排泄分解,缓解头痛、眩晕、恶心等不舒服的状态,减轻醉酒的程度。

白豆蔻解酒:准备5克白豆蔻,煎服即可,也可以与厚朴、砂仁、陈皮等药同用,效果更佳,可以治疗胃寒腹痛、胸闷腹胀、醉酒呕吐等。

高良姜解酒:准备10克高良姜,煎服即可,也可以与法半夏、生姜和香附同用,还能治疗反胃呕吐等。

喝醉酒的滋味我们都了解,是很不好受的,所以平时我们就要注意不要喝多,浅尝即可,小饮怡情,喝多了就伤身了,但是如果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喝大了,就可以用以上几个小秘方来解决,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医秘方 健脾补气少不了这秘方

全文共 174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很多人都有气不足的现象,脾胃也不好,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健脾补气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讲身体调理正常了。如果要健脾补气的话,那么一定不能少了下面的秘方哦。

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的一些人说自己脾不好了,气血也不足,需要调理调理。其实,我们很多人都需要健脾补气的。

资深老中医用四君子汤健脾补气,加减运用得可谓是出神入化!具体是怎么用的呢?且和小编一起来瞧瞧吧!

健脾补气法的基础方为四君子汤。

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治脾虚呕吐、食少。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葛根,治脾虚肌热、泄泻。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治脾虚呕吐、咳嗽痰多。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治脾虚兼食、痰、气滞,食少、呕吐、胀满等。

楂曲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治脾虚食后困倦、思睡。

黄连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黄连,治脾胃虚弱,饥而不能食。

连萸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黄连、吴茱萸,治胃虚夹热嘈杂,进食少止,止而复作的火热作酸。

柴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柴胡、白芍、当归,治肝郁脾虚之腹痛、胃痛或妇人痛经。

健脾补气法,包括益气升阳法(脾气下陷)、益气固表法(气虚自汗)、益气摄血法(气虚出血)、益气养血法(气血双亏、贫血)、益气健脾止泻法(脾虚腹泻)、益气固表利水法(表虚风水)等。

1.益气升阳法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恶寒、气短、自汗、脱肛、内脏下垂等;此系脾胃气虚,陷而不升,则阳气内郁故身热;此方补脾升阳,使脾气充而清阳复位,阳气复位则不郁,故身热解,此甘温除大热之理矣。

补中升陷汤:益气升陷,治内脏下垂。

升阳汤:益气升阳止泻。

2.益气固表法

玉屏风散:益气实表止汗,益气实表御邪,主治气虚倦怠、汗出、易感冒。

牡蛎散:益气固表,潜阳敛汗,也可实表御邪,主治气虚多汗证。

3.益气摄血法

加味举元煎:益气升阳摄血,主治气虚不摄,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色淡清稀,小腹空坠等证。

4.益气养血法

八珍汤: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黄芪当归补血汤:功效主治同上。

加味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加人参、白术、穿山甲、通草、甘草,炖猪蹄服,主治产后气血不足之乳少症。

加减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加三七、桑叶,主治年老血崩。

固本止崩汤:八珍汤加人参、白术、炮姜、熟地黄,主治崩漏、血流不止、色淡。

四妙汤:八珍汤加丹参、金银花,主治疮疡溃后余毒未尽、久不收口,有补气养血、生肌解毒、托里排脓的作用。

圣愈汤:四物加党参、黄芪,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八珍加黄芪、肉桂,治证同上。

归脾汤:四君加黄芪、龙眼肉、远志、生姜、当归、木香、大枣、酸枣仁,健脾养心安神,治心脾两虚证。

5.益气健脾止泻法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本方加黄连、肉桂、炮姜、白芍、木香,治慢性肠炎比原方效果更好。

6.益气固表利水法

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实脾利水,主治风水。

中医教你如何应对补气养脾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气温明显的高了,很多人的脾胃功能都减弱了,而且还耗伤元气、损精神。这样的情况话,人会变得昏昏沉沉的,睡觉了。

这个时候适当补气和按摩穴位能提神醒脑,提高身体机能状态。

补气养脾提神醒脑

中医认为,气不足则胸闷、呼吸短促,供给脑部的血液含氧量低,自然容易头昏困倦,因此,补气则气足,气足后脑筋才能保持清明,因此夏日昏昏欲睡,可从补气着手。

此外,由于炎热出汗使得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变慢,因此夏天也是消化不良或肠胃病好发季节,透过健脾药方可以改善。

最常见的方子是四君子汤,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功效,主药材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四味,再依不同体质加减。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为了我们的肠胃健康,不要总是吃油腻的食物,夏季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好。

开窍醒脑,按压穴位就有效

疲倦时按压穴位,也可刺激血液循环,进而提振精神。许中华指出,可按压百会、风池、太阳、印堂等穴位,最特别的是神门穴,睡不着或困倦时提神,都可以按神门穴

中药的远志、石菖蒲、茯神,加上补气健脾的黄蓍、白术、党参,也有开窍醒脑效果。

结语:健脾补气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小编觉得上面的秘方的确非常的不错的哦,而且还是资深老中医推荐的哦,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不妨多看看,可以更加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医秘方 一味中药竟然能补五脏

全文共 424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了,因为中药的副作用小,而且还治标又治本。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味能够滋补五脏的中药,甘草。大家对这味中药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这种常见的中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能够补五脏,那么它是哪味中药呢,小编告诉大家,它就是甘草。

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有很多别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与甘草味道甘甜有关。此外,甘草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别名——国老,因为它本身性情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

入药方中对一些性情猛烈或懒缓的药物,可以起到监之、制之、敛之、促之的作用;在不同的药方中,可为君为臣为佐为使,能调和众药,使它们更好地发挥药效。因此,在药的王国里,甘草是国之药老。

现代的医学研究也发现,甘草中含有上百种的化学成分,它具有抗炎、养肝保肝以及抵抗病毒的作用,一般用它来治疗咳嗽气喘、脾虚、咽喉肿痛等一些疾病。

补心

《雷公炮炙论》最早提出甘草入“心、脾二经”,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提出甘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结合古籍文献对甘草能“通经脉,利血气”“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等记载,甘草具有补心作用。

养心复脉

甘草这一功用主要针对“心动悸、脉结代”的治疗,代表方为《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此方是气血阴阳通补的方剂,除了大剂量的炙甘草外,方中还有补气的人参,滋阴的生地黄、麦冬,通阳的桂枝、生姜,补血的阿胶、麻仁、大枣等。炙甘草与这些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同用,能发挥它“甘纯两重性”的特性,分别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

此外,炙甘草汤对因气血亏虚、阴虚火旺、津液亏虚等导致的其他疾病,如失眠、虚劳、肺消、血虚、惊厥等病证,均收效显着。临床常将此方用于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或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扩张型心脏病等。

养心宁神

甘草养心安神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悸、脏躁等心神不宁的病证。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养,出现失眠、心悸,可单用炙甘草或配伍石菖蒲、人参、远志等以养心宁神,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甘草丸。

脏躁多因肝郁不疏、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所致,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等症状,治疗上当以补益气血、缓急安神为主。甘草之“甘缓”,能够缓急安神,常配伍淮小麦、红枣等用于脏躁的治疗,如甘麦大枣汤。

补肺

甘草性味甘平,归肺经,李东垣谓其能“润肺”,可治疗肺虚诸症,根据不同的配伍,能够补肺气、益肺阴、润肺燥。补肺气常配伍人参、黄芪,如治疗肺肾气虚咳喘的人参蛤蚧散;益肺阴常配伍百合、玄参、阿胶,如治疗肺肾阴亏的百合固金汤、治疗肺阴不足阴虚有热的补肺阿胶汤;润肺燥则常配伍麦冬、枇杷叶、阿胶,如清燥救肺汤。

此外,由于甘草本身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非肺虚咳嗽病证中甘草也很常用,这与其补肺没有直接关系,如治疗外感咳嗽的三拗汤、止嗽散、华盖散,治疗肺热咳喘的桔梗汤、泻白散,治疗痰热咳嗽的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燥咳嗽的杏苏散,治疗寒痰咳嗽的冷哮丸等。

补脾

甘味属土入脾,功善和中。《神农本草经》认为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力”,实乃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体合肌肉、主四肢,通过补脾则能使肌肉强劲、四肢发达。甘草的补脾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与脾虚有关病证的治疗中。

补中益气

脾主运化,运化正常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脾气是否充足,通过补益脾气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乃是治疗脾系病证的根本。炙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经,功善补益脾气,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即四君子汤,这既是补脾的基本方又是补气的基础方。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一助人参补气,二维持药力,三益胃和中。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味而具有补脾气作用的方剂不胜枚举,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异功散等。

升阳举陷

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中气下陷,出现胃下垂、肾下垂、脱肛、久泻久痢等病证,治疗上既当升举阳气更当补益中气。甘草并无升举功效,但通过其补中益气、甘缓和中,配伍黄芪、柴胡、升麻等药物则能增加补气升阳的作用,如补中益气汤。此外,与治疗脾不统血的黄土汤、气虚血脱的举元汤等方中的甘草功效相同。

健脾化积

脾气不足、运化失权,水谷精微难以运化,出现饮食积滞、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体倦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除了需要及时消食化积以治标之外,还要适当补益脾气,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以治本。甘草配伍白术、人参可补益脾气,配伍山楂、神曲、麦芽可健脾消食,如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资生丸等。

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充足则健运水湿;脾气不足则脾失健运而水湿潴留,形成虚实夹杂的气虚湿阻证,甚至可变生痰饮、水肿等病证。治疗上当健脾祛湿,或补脾气,或温脾阳,如参苓白术散、厚朴温中汤、苓桂术甘汤等。

需要说明的是,历来在对甘草的配伍和应用上都强调“痰湿中满”不用甘草,因甘草纯甘而易生湿助痰,但实际上对于痰湿中满的形成还是要分清虚实,若因脾虚所致的虚满依然可以用甘草。

缓肝

甘草对肝脏的治疗作用体现在甘草的药性平缓,能够针对肝脏的特性有的放矢,如柔肝养肝、缓急熄风等,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针对以上特点甘草常配伍白芍,如芍药甘草汤、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浸膏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调肾

由于肾的生理病理特点与甘草的特性相冲突,在实际应用中,历代补肾的方剂中几乎都不含甘草。因肾位居人体下焦,主水,肾的功能失调常出现水湿潴留的病证;甘草之“缓”既难以抵达下焦又滞缓其他药物到达且会滞水生湿,不但不利于水湿的排泄反而可能会加重水湿病证,因此很少用到。

需要提到的是在治疗肾脏病证的方中有一方含有甘草,即封髓丹(又称凤髓丹)。该方由黄柏、砂仁、甘草三药组成,最早出自元代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具有降心火、益肾水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肾不交、相火妄动之证。但甘草在方中的作用历代认识并不统一,仍有待讨论。

助阳化阴

所谓药味的“合化反应”是指两种不同的药味组合以后会产生原有药味所不具备的效应,这种现象既见于单味药物,更体现在不同药味的药物之间配伍应用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两大类,甘草因其“至甘纯甘”的特点而成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中甘味药物的代表药物。

辛甘化阳

典型的配伍即为桂枝与甘草的组合。如治疗心阳不足、心悸怔忡的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桂枝新加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能够温通心阳;治疗中焦虚寒、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能够温助脾阳;治疗阳虚痰饮、虚实夹杂的苓桂术甘汤,能够温阳化饮;治疗阳虚寒凝、经脉不通的温经汤、当归四逆汤,能够温阳通络。

酸甘化阴

张仲景创立的芍药甘草汤是酸甘组合的代表方剂。甘草与酸味药的配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阴虚津亏挛急的病证,典型的配伍即为白芍与甘草的组合。白芍、甘草药对见于桂枝汤类方、建中汤类方和四逆散类方等。综上所述,甘草之补益涵盖气血阴阳以及多个脏腑,尤以补益中上焦为主,而对肝肾则无明显补益作用,并且其发挥补益作用的侧重与其配伍的药物和主治病证有关。

甘草补益作用所呈现的多样性特点与其至甘至纯、甘纯两重性的特性有关,也是其临床配伍应用广泛性的具体体现。

现代研究显示,长期过量服用甘草可能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脂激素样的副作用,使血钠升高,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出现浮肿、软瘫等临床表现。

因此,在临床处方中,要充分发挥甘草的多功能作用,扬其长,避其短,辨证用方,审方用药,严格掌握甘草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并非每个处方都要信手写上一味甘草,更不应把甘草视作可有可无之品。具体应用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三种情况要慎用甘草

甘草,别名国老、蜜甘、美草、蜜草、蕗草、灵通。味甘平,入心、肺、脾胃诸经,在现代中药学中属于补气药的范围,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其生者偏于清热,炙者则偏于补中。炙甘草是用生甘草与蜂蜜、水同炒制成。生甘草微凉,炙甘草微温。甘草生用,可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还可解药食之毒;炙用,可以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痛泄泻,劳倦发热,咳嗽气短。中药古籍《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上品,说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

甘草是一味普通的中药,但是它具有调和诸药的本领,因此又被称为“国老”,是“百搭之王”。

中医处方讲究“君、臣、佐、使”,各药相辅相成才有良效。甘草在其中就经常扮演“佐”的角色,是各种药物的“调味品”,药方中常常离不了。甘草的药性缓和,可以与补药、泻药、寒药、温药、凉药等各类药物配合使用,并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至今医界多有“甘草调和诸药”、“甘草和百药”的说法。故而不少人多习惯在中药处方中加入甘草。但甘草药性虽平,临床也应重视配伍禁忌。

湿病忌用甘草

《汤液本草》明确指出:“甘者若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甘缓而壅气,非中满者所宜。”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凡因湿所致的呕恶、痰饮、中满、水肿等皆不用甘草,例如攻逐水饮的五苓散等。总之,湿病忌用甘草仲景等医家虽未明言,但湿病用甘草之弊昭然已明。

急证少用甘草

历代医家公认甘味药性缓而善守,甘草为甘味药之代表,其甘缓柔润之性,决定了它在急证运用中的局限性。以《伤寒论》为例,阳明急下三证、少阴急下三证,都用不含甘草的大承气汤,意在避其甘缓,急下以存阴。又如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此方为治少阳兼腑实证的名方,现应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其证显然比小柴胡汤证为重为急,故去小柴胡汤中的甘草之类,增加大黄、枳实等防其甘缓,增其税利,由此可见仲景使用甘草颇有考究。

肾病慎用甘草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灵枢·五味》篇提出:“肾病禁甘。”仲景宗此训,创制温补肾阳的肾气丸即不用甘草,后世医家据此而衍化的肾病诸方,如济生肾气丸、右归丸、左归丸、钱乙的六味地黄丸等都未用甘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促进水、钠潴溜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醛固酮症,说明肾病慎用甘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有关中药甘草的知识,看到这里你是不会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了呢?甘草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补五脏,而且还是“百搭之王”,能很很多种中药相互配伍的。但是甘草也是有禁忌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医专家治疗脚气八个小秘方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专家提醒,脚气防治,重要的是做好脚部清洁卫生,每天要用温水洗脚,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并保持鞋袜干燥。家里有一人患了脚气,要彻底治愈,以免传给家人。

我国足癣发病率高达45.2%,而74.5%的人却没有得到规范治疗,主要体现在疗程不够和用药不当上。

足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脚部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从长期临床治疗效果看,治疗脚气一个疗程至少要4周左右。这是因为杀死真菌后,还会有部分真菌残留,新的皮肤组织长好需要至少4周左右的时间,如果真菌刚被杀死就停药,容易在新皮肤组织上寄生,导致复发。

如果是更复杂一点,像角质增生比较厚的老脚气,治疗时间应加长,必要时还应用些口服药。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下文提供的治疗脚气的8个小秘方,仅供参考。

1.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次至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

4.夏天脚癣犯了,可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涂搽患处,每天1次至2次,一般数次便可见效。

5.取香烟灰撤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着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乌发秘方 中医秘方帮你白发变乌发

全文共 924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有了明显的衰老特征,肌肤会变的松弛,头发也会慢慢变白,这种乌发白发是正常情况,但是有些人明明年纪轻轻的,也出现了白发,这该怎么办呢?有哪些乌发秘方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怎么讲的吧。

目录

1、常见乌发秘方2、自制乌发茶

3、乌发偏方4、民间乌发养发验方

5、乌发的中药6、乌发的食疗偏方

7、乌发经络按摩

常见乌发秘方

乌发的养成和体内的微量元素有很大的关系,为了防止少白头的提早出现,我们在饮食上就应该注意了,多摄入含有铁和铜的食物。

含铁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蛋类、黑木耳、海带、大豆、芝麻酱等。含铜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肾、虾蟹类、硬果类、杏脯干和干豆类等。要注意b族维生素的摄入。

医学家现已确认,缺乏维生素b1b2b6也是造成少白头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应增加这类食物的摄入,如谷类、豆类、干果、动物肝、心、肾、奶类、蛋类和绿叶蔬菜等。还要注意多摄入富含酪氨酸的食物。黑色素的形成过程,由酪氨酸酶氧化酪氨酸而成的也就是说,黑色素形成的基础是酪氨酸。如果酪氨酸缺乏也会造成少白头。

因此,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含有酪氨酸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肉、瘦牛肉、瘦猪肉、瘦羊肉、兔肉、鱼及硬果类的食物。

此外,经常吃一些有益于养发乌发的食物,如粗糖、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鸡蛋等食品,增加合成黑色素的原料。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主张多吃养血补肾的食品以乌发润发,如核桃、黑芝麻、黑豆、黑枣、黑木耳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头发生长和健美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此外,还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就是经常用十指由头部前发际向后做梳头式按摩30次,用手指轻柔叩击头皮,并配合点揉太阳穴、攒竹、鱼腰、丝竹空、百会、四神聪、头维、率谷、风池、印堂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头部血液供给,使气血通畅,达到美发乌发的目的

还要尽量避免情绪焦虑及紧张。保持心情舒畅,工作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营养,纠正偏食习惯,多吃高蛋白食物及粗粮、绿色蔬菜、动物肝脏、芝麻、核桃、花生等。

自制乌发茶

现在少白头的人越来越多,明明年纪轻轻的,但是白发会让你看起来老了几岁,很多少白发的人都在找乌发的方法,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乌发茶,多喝的话会让你的白发变黑的哦。

1、补肾润发茶

材料:取乌龙茶叶3克,槐角、冬瓜皮各40克,山揸15克,何首乌30克。

做法:先将槐角、何首乌、冬瓜皮、山楂用清水煎煮20分钟,去药渣,取煮沸的药汁冲泡乌龙茶叶即可。每日1次,温热饮服。

功效:此茶的功效是滋补肝肾,润须乌发,适用于须发早白者。

2、乌发茶

材料:取何首乌15克,生地3克,白酒适量。

做法:将2味药用白酒洗净,切成薄片,用沸水冲泡。用法是3~6日l剂,代茶饮用,连服4个月。

功效:功效此茶的功效是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黑须发、悦颜色。本方适用于血虚气弱之发白。

3、观音面茶

材料:取黑芝麻、藕粉、粳米、白糖、怀山药各500克。

做法:将黑芝麻、粳米、怀山药分别炒熟,研成细末,过筛,取细粉。将细粉与藕粉、白糖混匀,瓷罐收贮。用法是每次30克,沸水冲调服食。

功效:此茶的功效是补益气血,乌须黑发,适用于气血亏虚,须发早白。

4、芝麻润发茶

材料:茶叶700克,芝麻500克。

做法:芝麻预先焙黄,每次取2克,加茶叶3克,再加水煎沸3分钟即可。

饮法:每日一剂,25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滋补肝肾,润肺养血,生发乌发,特别适于秋冬干燥季节饮服。

5、芝麻核桃乌发茶

材料:黑芝麻500克,核桃仁200克,白糖200克,绿茶适量。

做法:黑芝麻、核桃仁一同拍碎,糖熔化后拌入,放凉收藏待用。

饮法:每次取芝麻核桃糖10克,用绿茶冲服。

功效:乌发美容,经常饮用可保持头发不花不白。

6、枸杞菊花茶

材料:何首乌40克,枸杞子20克,野菊花40克,大红枣10o克,冰糖20克,生地2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壶中,用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每天坚持以乌发茶代替饮用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6款乌发茶,少白发的人可以试一试,另外,在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好心情也很重要。

乌发偏方

不少中老年人染发后.常出现头皮发麻、脸部瘙痒、眼睛红肿、皮肤脱屑等过敏症状。专家提醒.长期使用化学染发剂不仅易过敏,还会伤肾、伤肝,我国民间长期以来摸索总结出无数天然乌发的良方.效果好且无副作用.中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我国古代中医名家早就对白发现象进行过深入研究.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指出,头发变白与人体衰老和阳气衰竭有关。传统医学认为.头发跟人体内肾、肺、脾(胃)等关系密切,脏腑功能正常头发就乌黑靓丽、滋润.反之如肾虚、脾虚或肺热,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我国民间不断总结出治疗白发的偏方验方.在隋唐时期就发明了天然染发的办法.将黑豆泡在醋中24~48小时.一同加热煮烂.过滤掉渣子,然后用小火再慢慢熬制成稠膏状.把头发洗净后涂上药膏即可。据说这种纯天然的染发膏效果奇好。

李博士认为.中老年人要防止头发过早变白.一是要常吃乌发食物,如紫米、黑豆、赤豆、青豆、黑芝麻、核桃仁、松子仁、胡萝卜、紫甘蓝、香菇、黑木耳、乌鸡、甲鱼、海参、黑枣、柿子、桑葚、紫皮葡萄等:二是要缓解精神压力,过度紧张、焦虑或忧愁会造成供给毛发营养的血管发生痉挛.使毛乳头、毛球部的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白发过早出现:三是多按摩头皮.早晚用双手指头在头皮上揉搓.先自前额经头顶到后枕部.再从额部经两侧太阳穴到枕部.每次按摩3~5分钟.这样可加速毛囊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分泌黑色素.促使白发转黑。

李博士根据白发分为肾亏型、肺热型、脾虚型、湿热型四证型.从无数种历经干百年验证的乌发偏方验方中.整理出乌发固发效果较好的方法.供广大中老年朋友参考。

肾亏型白发

症状为头发灰白或花白.且白发多集中于头后部(枕部)。该型患者的头发通常质地偏软,颜色白而透明。白发脱落后无异昧.头发表面略显干燥。常伴有腰酸腿软、不耐疲乏、腰背发冷、盗汗、夜尿频繁(2次以上)、小便清长、偶有水肿等症状。

1.取黑芝麻60克用文火炒熟.碾轧成粉.配入1/6量的红糖,贮于瓶中密封保存,早、晚各用温水调服1小匙f约6克)。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肾、大肠经.能促使肾亏引起的白发转黑.一般服用60天可见效。

2.取枸杞的根皮6~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滤汁待温饮用。每剂分3次喝完.每日1剂。枸杞的根皮又叫地骨皮.入肾经.古人认为它有“变髭发,益气血。令终不白,但黑润而已”的良好功效。

3.诃子3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3天。将头发洗净.用诃子水浸泡头发后.不用水冲洗.自然晾干即可。隔天1次,连续3周,诃子为常用的藏药.此方流传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一带的民间.有促使白发转黑作用.并且可保持头发的光洁度。

肺热型白发

症状为头发颜色偏银白色.白发多集中于脑门上方及头顶附近。易脱落。白发脱落后。触摸时略显粗硬。有时可见发梢分叉。常伴有酒糟鼻、鼻子周围长疮疖、经常干咳、鼻干咽干、鼻腔发臭、手足心热、便秘等症状。

1.鲜石榴连同皮、核捣烂.取汁.涂于须发根部.每晚1次.连涂4周.能令须发渐次变黑。此方出自陕西省乾县一带.流传多年.对上述白发效果尤佳.

2.雪梨2个切片.加水与黑豆15克一起放入锅内旺火煮开后.改微火炖至烂熟.吃梨喝汤.每日1次。中医认为,黑豆乃肾之谷.能补肾乌发。雪梨能祛除肺火、滋养肺阴,、两味合用可改善肺热所致的头发发白、分叉。

3.将桑白皮10克研碎.加水煮沸5~10分钟.待温后取汁湿敷鬓发.每日3~5次。桑白皮可清肺火.乌须发,长期坚持可让白发变黑.

4.用桑叶、芝麻叶各15克(干品),加淘米(江米)水泡1小时后洗头.每7日洗1次.能乌发适用于肺热型白发.

脾虚型

症状为白发中夹杂少许黄发。发质偏细、偏软,白发多集中于两鬓.或两侧耳朵上方附近。整根白发颜色不太一致,发梢部偏黄。但发根部较白。常伴有食欲不振、口中发淡、肢体倦怠、形体消瘦等症状。

1.鸡内金(鸡肫皮)30克,炒微黄.研细末。每次服1克.每日1~2次.饭前温开水送服,鸡内金含多种消化酶.可促进多种氨基酸的吸收.帮助脾虚型白发转黑。

2.把大麦炒制成焦黄.用开水冲泡15~30分钟后饮用.每天1剂.常喝大麦茶不但能开胃.唐代名医孟诜认为它还有“令头发不白”的作用.

3.甜杏仁、松子仁、核桃仁各50克.炒后研成碎末.每日晚上临睡前温水冲食15克。常食有补脾乌发之效。

湿热型

症状为白发中夹杂少许红发,发根不牢,易夜晚脱落。整根白发颜色不太纯.逆光观察时可见发梢部略显红色。常伴有脘腹胀满、恶心厌食、尿频尿急、小便色煎混浊、肛门灼热等症状。

1.把淘米(大米)水倒入瓦罐中.3天后形成酸泔水。在酸泔水中加几滴生茶油搅拌均匀.然后将头发浸入酸泔水中反复搓揉.搓完后用毛巾把头发包住.10分钟后再把头发上的酸泔水冲洗干净。此方流传于云南文山地区壮族民间.对湿热型白发有明显功效.

2.用柏树种子的外壳.装入枕芯中使用。柏壳又名柏壳衣,民间一直有“柏壳装枕头,半年黑白头”的说法.坚持使用可减少白发.

3.金莲花10克、余甘子粉15克混匀.取一半放入锅内煮沸.另一半放入平底锅中焙至发黑.然后放入煮沸的药汁中。用药汁洗头发,每日1次。此方可使白发快速转黑.并能使头发润泽、浓密。

民间乌发养发验方

乌须黑发方是指具有使黄白须发变为乌黑光亮作用的一类方子,主要用于须发早白或黄枯不泽者。其作用机理为滋肾精,充气血,以及护发、荣发、染发等。

方一

中药材:白檀香末、香白芷、白及各30克,山萘子90克,滑石、零陵香各10克,青黛、甘松香各9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放在一起,共研为末。

用法:每用时以淘米水(发酵后更好)将头发洗净,再将上药末30克均匀地撒在头发上,用梳子反复梳理。

功效:本方可使须发返黑。

方二

中药材:生胡桃皮、生石榴皮、生柿于皮各等分。

做法:先将生酸石榴去瓤,拣好丁香装满,然后将胡桃皮、柿子皮与所装之石榴、丁香晾于,同研为细末,用生牛乳和匀,盛于瓷瓶内,密封后埋于马粪内,10日后取出。将一根白线绷紧,取此膏少许放于线上,如线两头皆黑,则药已成。如不黑则再埋于马粪中以待黑。

用法:使用时取此药少许均匀地涂于头发上,睡前用,次晨洗去。

功效:本方能使头发返黑。

方三

材料:黑豆30克,雪梨1-2个。

做法:将梨切片,加适量水与黑豆一起放锅内旺火煮开后,改微火烂熟。

用法:吃梨喝汤,每日2次,连用15—30日。

功效:滋补肺肾,为乌发佳品。

方四

材料:菟丝子、茯苓各15克,白莲肉10克,黑芝麻15克,紫珠米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以上药物洗干净,与紫珠米加适量的水,在旺火上煮开后,移至微火上煮成粥,加少许食盐食用。

功效:滋阴补肾,乌发美发。

方五

中药材:猪肾1对,杜仲30克,沙苑蒺藜15克,核桃肉30克。

做法:将药物和猪肾加适量的水,在旺火上煮30分钟后,改微火炖至猪肾熟烂。

用法:食猪肾及核桃肉,饮汤,每日1剂,连服7—10日。

功效:乌发美发。

方六

中药材:桑椹(或桑叶)、黑芝麻若干。

做法:取适量桑植或桑叶洗净,晒干,研末与4倍的黑芝麻粉拌匀,贮存于瓶中;用时取桑麻粉适量,加入蜂蜜,揉成面团,再分成约10克重的小丸。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丸。

功效:乌发养发

方七

中药材:何首乌20克,枸杞子15克,大枣6枚,鸡蛋2枚。

做法:将药物与鸡蛋同煮至熟,去药渣后食蛋饮汤。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15日。

功效:滋阴补肾,有乌须发之效。

中药材:牛骨或猪骨。

做法:将骨头砸碎,1份骨头加五份水,用文火煮1-2小时,骨头汤冷却后在容器底部沉积一层粘质的物质。

用法:食用时将骨头汤摇匀,用这种汤炖菜烧汤或当佐料均可。

功效:本药膳既是美食,又能乌发美发。

方九

中药材:黑芝麻、白糖适量。

做法:将黑芝麻洗净晒干,用文火炒熟,碾磨成份,配人等量白糖,装到瓶中,随时取食。

用法:早晚用温水调服2羹匙。也可冲人牛奶,豆浆或稀饭中随早点食用,或做馅蒸糖包,也可作芝麻盐烧瓶。

功效:本方养血、润燥、补肝肾、乌须发。

方十

中药材:桂圆肉10克,莲子15克,大枣10克,粳米50克。

做法:以上四物共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连服15-30日。

功效:本方气血双补,乌发荣颜。

方十一

材料:何首乌30-60克,红枣3-5枚,粽米100克,红糖或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何首乌在砂锅里煎至浓汁后,将药渣去掉,然后放入粽米和红枣,文火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再煮开即成。

用法:每日服用1-2次,7-10日为一疗程,间隔5日再进行下一疗程,应长期食用,方能奏效。

功效:养血益气,养发、乌发。

方十二

主材:猪蹄1000克,花生米(带红衣)40克,大枣40枚

辅料:料酒、酱油、白糖、葱段、姜、味精、花椒、八角、茴香、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蹄去皮洗净,用清水煮至四成熟后捞出,用酱油涂试均匀,放人植物油中炸成金黄色,放人砂锅内,注入清水放入其它原料及调料,在旺火上烧开后,再微火炖至烂熟。

用法:分4顿佐餐食用,连服10-15日。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补血,养发乌发。

方十三

主材:母鸡1只(约1000克),黄芪30克,白果6克

辅料:精盐、葱段、姜片、料酒、味精、胡椒粉、清汤各适量。

做法:鸡宰杀后去皮及内脏,先人开水中氽片刻后捞出,将黄芪、白果纳入鸡腹内,并加入葱段等调料,上笼屉用旺火蒸至鸡烂熟(约需2小时)。出笼后,拣出黄芪及佐料渣,撒入胡椒粉。

用法:分5-6顿佐餐食用,连服10-15日。

功效:本方益气养血补虚,并有乌发美发作用。

方十四

材料:桑椹、蜂蜜。

做法:将新鲜熟透的桑椹若干,捣烂后用纱布滤取汁液,放入瓦罐里煮,待稍浓时加入适量蜂蜜,直至煮成膏状,冷却后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2汤匙,温开水送服。

功效:本方乌发养发。

方十五

中药材:白茯苓、辽参、细辛(去叶)、香附子(炒去毛)、白蒺藜(炒、去角)、川芎、缩砂仁各15克,龙骨(研)、石膏(煅)、百部、白芷21克,麝香少许。

做法:将上述药共碾细末,后人麝香,再研均匀。

用法:每夜临睡前,早晨用温水调合后刷于头发上。

功效:乌须黑发。

方十六

药材:鲫鱼胆50枚,铁锉1片(15克),诃子5枚(煨、去核),郁金2枚,黄岑(切细)、黑豆、紫草、零陵香各15克,生姜汁50毫升。

做法:药和匀,在绢袋内盛,取竹沥油120克,麻油350克,入药袋子,于油膝盒内浸,密封放凉处,半日取出。

用法:逐药膏日擦头。

功效:乌发,可治发黄而稀者,百日内如漆,永不落。

方十七

药材:母丁香3克,没食子2个,川百药煎4.5克,甘松30克,针砂4.5克,白及7.5克,新钉子1个,诃子皮6克,山萘子3克。

做法:针砂醋炒,上药除铁钉外均研为细末,加水1大碗,煎至7分熟,过滤去渣,装入玻璃瓶或瓷瓶中,投进铁钉,瓶口密封,3日后即可应用,冬天5日后可用。

用法:使用时,先于下午洗净头发,临睡之前用软刷蘸药涂发,晨起用温水洗去。

功效:乌髭发,掠头鬓,令光黑。

方十八

中药材料:新鲜小胡桃3个。

做法:药连皮研成细末,加入人乳2杯,盛银银器内用火武文煎熬,并不断地用竹蓖子搅拌,使之慢慢成膏即可使用。

用法:每用前洗净头发,用毛笔蘸药膏少许,均匀地涂于头发上,次晨用温水洗去。

功效:本方可使头发乌黑光亮。

方十九

中药材料:腊月猪膏、羊矢灰、香蒲草灰

做法:取上述材料三等分,3味和匀。

用法:外用涂头,每3日1次。

功效:滋润营养至发,使之易而生黑,专治发黑。

方二十

中药材料:酸石榴、五倍子、芝麻叶。

做法:捣碎,用绢袋盛之,于铁器内水浸,洗发自黑。

方二十一

药材:经霜桐叶及桐子。

做法:上药多取,捣碎,用甑蒸之,趁热用布包后榨出其汁液。

用法:取少许桐子、桐叶汁入温水中洗头。

功效:使用本方,则发黑光亮。

乌发的中药

人是气血的动物,要头发乌黑有光泽,最起码的条件就是气血要充足。

发为血之余,肝藏血,因此肝肾功能的充盛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再则是现代人饮食文化充斥着许多人工添加物,如人造奶油、色素、调味剂等,远离这些,对乌发也有帮助。

少吃油煎、烧烤、焗烤食物,避免上火,太油腻也易阻塞血管,有碍头皮血液循环;要减少高糖、高脂、高蛋白食物,多吃青菜、菇类与海藻、海带等。

要常运动,促进气血循环,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因耗精散气,也容易青丝斑白;要睡饱一点,以能够精神充足。

补益肝肾气血,可共凑乌发之功的中药

黄耆

豆科草本植物,甘微温,可升阳补气,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

西洋参

五加科人参属草本植物,原产加拿大及美国东部,苦、微甘,凉,可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医学衷中参西录》:“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当归

繖形科草本植物。甘辛温,可补血活血。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

仙灵脾

小檗科植物,仙灵脾亦名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功擅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仙灵脾温而不燥,为燮理阴阳之佳品,可大剂使用。

菟丝子

旋花科一年生寄生植物的种子。甘温。归肝肾脾经,可补肾固精,养肝补脾。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萎遗精、尿频、带下等证。

何首乌

蓼科植物,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润肠通便。《开宝本草》:“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枸杞

茄科植物,主要的药用种类为宁夏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临床上还可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

《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乌发的食疗偏方

一、黄芪参首乌炖猪脑

材料:猪脑2副,何首乌30克,党参15克,北黄芪15克,红枣4枚,生姜2片,盐适量

做法

1、猪脑放清水里浸泡,撕掉表明的薄膜,挑去红筋,洗净后放入沸水里汆烫下捞出备用;

2、红枣去核、生姜去皮,洗净,何首乌、党参、北黄芪洗净备用;

3、将所有材料倒入炖盅里,倒入适量的凉开水,盖上盖子隔火炖4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补益气血,具有生发的功效,让你的头发更浓密。

二、首乌熟地茶

材料:熟地黄15克,何首乌30克

做法:二者洗净,加水煎煮成汁,代茶频饮。

功效:滋阴乌发,能治疗白发。

三、乌须生发酒

材料:米酒150克,卷柏15克,枸杞150克,黄精150克,何首乌150克

做法:材料用清水洗净,将卷柏、枸杞、黄精、何首乌隔水蒸半小时,然后放进瓶子里,倒入米酒,密封,10日之后可以饮用。

功效:补血养颜,去黑斑,生毛发,乌须发,气血不足、身体虚弱而失眠、头晕、眼花者也可以服用。

四、核桃芝麻花生豆粉

材料:核桃,花生,黄豆,黑芝麻,取等份

做法:将这四种材料分别炒香炒熟,然后研成粉末,搅匀,每次取一汤匙,用开水或者牛奶、豆浆冲服。

功效:治疗少白头。

乌发经络按摩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经络贯通全身,而且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内部气血的运行,从而对人体产生各种影响。中医讲究“治病之要,气内为保”,也就是说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来调动身体的自我修复的功能,这就强调了经络穴位与服用药物有同样的治病效果。在当今时代,自然疗法受到人们的追捧,养生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其中就包括经络治按摩法。经络其实就是人体气血运行的路线,全身各处都有经络的存在,经络的畅通是气血正常运行的保障。头发的生长依赖于气血的通畅,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经络与头发的健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说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具体来说,经络的作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联系全身、人体健康的屏障、运行气血的通道、反映体内状况以及调节气血。通过了解经络的作用,我们就可以知道应该利用它为我们的身体服务。经常经络,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诊断疾病,还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因此,我们要多多关注经络,并且给予适当的维护,就能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以及治疗已经发现的疾病,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

前面就说过,头是一身的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在头部汇集,头部有近50个穴位,可见头部经络对全身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经常按摩头部经络,这不仅有利于全身经脉的畅通,而且有益于发质的改善。

百会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在找这个穴位时先将拇指放在耳洞中,双手的中指朝着头顶的方向伸直。然后,抱住头顶,十指按住头部。在这时,两手中指指尖连接的地方就是百会穴,用指头稍用力按压会感到轻微的疼痛。百会穴是人体阳气汇集的地方,经常按摩能对许多病的治疗带来好的效果,比如说,可以开窍醒脑,治疗头痛、眩晕、健忘、中风等。我们将食指或中指按压在百会穴上,稍微用点力捻动,也可以轻轻揉动,然后用拳轻轻叩击这个穴位,每次坚持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毛囊的功能,增强头皮的抵抗力,使头发能更好地吸收营养,从而保证头发的乌黑亮泽,减少脱发、断发的发生。

与头发健康密切相关的脏器首先是肾,肾气不固,发质必然受到影响,还会出现脱发的现象。补充肾气就要按摩太溪和涌泉穴,虽然没在头部,但也是影响发质很关键的因素。太溪位于脚踝,跟腱前的凹陷处就有太溪穴。每天坚持按摩,可以使头发变得坚固,而且能够改善发质。涌泉穴位于脚底,二趾和三趾缝与脚跟的连线上,经常按摩也可以改善发质。其实,我们也可以经常用热水泡脚来刺激这两个穴位,从体内直接为头发的生长补充营养。

其实,科学地按摩每个穴位对我们头发的生长都有好处的,比如说风池穴、天门穴等。但是,一定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应以不感到疼痛为最佳。同时,我们还要找准穴位的所在,不能乱按一气。还要注意按摩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早晚是最合适的时间。早晨起床时各个器官也要开始新的一天,而晚上睡觉前人体处于最疲劳的状态,更要调养。

其实经常梳头也可以起到按摩、疏通的效果,只是穴位的针对性不强。在梳头时,我们要顺着头部经脉的走向梳理,这样的疏通才是最有效的。

无论是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实现养发护发的目的,最关?的是我们要长期坚持,尤其是经络按摩的方法。找准穴位,乌黑秀发按出来。

不可不知的养发技巧

刮痧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疗法,用一些专门的器具在皮肤上相应的部位刮拭,能有效疏通经络和气血,其实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养发。刮痧能帮助扩张头部的毛细血管,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从而促进头发的正常生长。刮痧时也要循经走穴,按照人体的构造进行刮拭。用于刮痧的穴位有风池穴、头窍阴穴以及玉枕穴等,一定要注意手的力度和节奏,因为头部不同于身体其他部位,器官较多,结构特殊,还比较脆弱。当头皮出现病变时,刮痧?避开这些部位。

结语:老年人为了自己的白发烦恼,而年轻人更为自己的少白发惆怅,因此,想要白发变乌发是很多白发者的愿望,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一些中医乌发的方法,希望这些对大家都有帮助哦。同时,少白头也和我们的身体情况有关,大家要对症下药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男女补阳中医秘方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男人和女人阳气不足,会让身体变的更遭,因此应该适当的补阳气。如何补呢?下文介绍了中医方法,快去看看!

男女补阳中医秘方

中医养生专家主张,春夏养阳、秋冬补阴。男女适当补阳气,以起到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这一趋势而养阳,效果会比其他季节要好得多。

中医认为,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阳气不足,对男女健康来说,都有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女性阴气太盛、阳气虚,会导致气血布达相对无力,四肢末端不能很好地受到气血的温养,从而导致手脚冰凉;男性阳气弱,可以表现为性功能不理想、性欲下降等。

补阳的方法有很多,《黄帝内经》给出了一些基本原则:不要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夜卧早起);不要怕热、怕阳光,适当晒晒太阳,少吹凉风;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经常发怒;适当多行房事,对提高阳气也有很好的作用。

百姓以食为天,补阳也可以通过食补的方法。阳气不足的人,适合用一些健脾开胃的调补方法,可补足阳气。

总结:如何补阳气?以上介绍的方法不错,大家都该了解了吧,那么赶紧照着以上说的这些去做哦!(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2012.06,作者:刘秀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盘点网上流传的中医养生秘方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的中医养生秘方,都是我们日常中都能看到的药物或者食物去配合而成的成本低,效果好的中医养生疗法。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中医20个经典的中医养生秘方吧!大家不妨将之收其藏。

1.牙齿变白

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

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怎么醒酒

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去除口臭

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嗓子哑了怎么办

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7.牛皮廯

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8.牙痛绝招

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9.鼻子流血怎么办

当鼻子大量流血时,患者放平躺下,将鼻眼相反的手高举,穴位自动封死,血立即可止。

10.鱼刺卡喉

用陈醋漱喉部,然后慢慢咽下,反复几次即可治愈。

11.脚气小窍门

米醋一斤,将醋倒入盆内,浸泡或浸洗,每日两次,每次约一小时,消炎杀菌,可治脚化,又简单,见效又快,轻者四天根治。

12.病后耳聋、耳鸣

大蒜味猫鼻猫自尿。猫尿滴耳三次一次两滴可根治病后耳聋。耳鸣可将蛇皮焙成灰,吹入耳中,连吹三次可治耳鸣。

13.控制糖尿病新方法

新鲜玉米粒一斤。加水适量煎煮,至玉米开花后分四次,每天喝一碗,此方不能去根,只能控制病情。可以降低血糖。有浮肿尿量增多的患者服用,效果特别好。

14.睡觉打呼咬牙

睡觉时口含桔皮一块,含十五分钟后吐出3-5次可根治打呼咬牙。

15.脚臭、脚出汗

白矾研成细末,擦脚掌心10分钟3-4次脚以后不再出汗不臭。可保持七八个月。

16.癫痫(羊角疯)

蚯蚓一条,白矾半两放入大碗中用开白水冲开。一次一碗晨起空腹,连喝十天。

17.口腔炎症

每天早晚吃梨一个,慢慢咽下,保持3-4天,立即好转。病情严重的也可以用本方治疗。

18.冠心病

黄豆50克,煮熟加食盐适量多吃连吃3-4天,此方对控制冠心病不发展,特别理想,犯病以后再用此方。

19.治偏头痛窍门

用白色的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达速效,头不痛就不用再贴了,此方主治头晕脑涨。

20.治痔疮偏方

尿素三两放盆中开水冲开后将毛巾放入沾湿后拧干放凳上腾。一次十分钟一天三次,边腾七天。可治内外痔,便血脱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暑怎么办 中医秘方谨防夏季中暑

全文共 233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甚至前几天都出现三十几度的现象了,这对一些户外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那么万一中暑怎么办了,中医是如何治疗中暑的呢?刮痧能治疗中暑吗,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中暑,其实中暑就是人在高温或者烈日暴晒过久的情况下,因为身体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发生的急性热病。

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发生中暑时,应尽速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中医常采用以下辨证论治,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1.芦根15克,石膏20克,知母、竹叶、麦冬各15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中暑发高热、口渴、烦躁不安者。

2.藿香叶、香薷叶各10克,薄荷叶5克,苍术10克,姜半夏10克,白芷10克。水煎,日一剂。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本方具有清热解暑、健脾醒脑之功效。

3.滑石30克,甘草10克,冰片1克,木香、降香、厚朴(姜制)各1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本方用于中暑发热、胸闷不适者。

4.干姜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皂荚0.5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片0.5克溶化后,徐徐灌服。本方适用于中暑昏倒患者。

5.生姜汁、韭菜汁各25毫升,大蒜汁15毫升,灌服。本方用于中暑神昏者。

6.绿豆60克,乌梅、五味子各50克,白糖适量。水煎去渣代茶饮。本方具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之功。

7.藿香、薄荷、苏叶各50克,甘草30克,菊花15克,桔梗15克,枳壳20克。将上药混匀研细末,制成水丸,分早、中、晚各服6克。本方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呕吐、胃不舒等症状。

8.我们讲五味子用酒泡三天之后,每次吃3粒,然后每次吃两到三次,这个方法能够预防中暑。

9.半夏10克,竹茹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砂仁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主治暑热呕吐。

刮痧治中暑

盛夏季节,容易发生中暑。在发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胀闷及头部昏沉的感觉,十分难受,中医谓之痧症。此时必须尽快进行刮痧治疗。

刮痧疗法虽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方法,但实际上它却蕴含着中医经络理论。刮痧讲究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刮拭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祛除邪气气,以增强肌体目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为目的。

中医认为五脏之系皆附于背(即后背正中线及中线两侧),邪气上行则逆,下则通。通过向下刮痧,使邪气下降,经络中的气机得到通畅而正常运行,所以痧症得以痊愈。

中医刮痧是能治疗中暑的,而且运用的非常多,有这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法:刮拭颈项胸背前后,前后,施力由轻到重,从头顶侧向足跟方向刮拭。如无专用工具,可用硬币涂抹万金油或清凉油,刮拭面尽可能拉长,待皮表出现斑点(痧),色鲜红或着红,有明显疼痛时,再寻痛点短刮加强至皮色变得更深暗为止。

中医辨证论治中暑

暑入阳明致气阴两伤

症见壮热多汗,口渴引饮,面赤气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洪数,指纹深红,透达气关。

治宜清泻阳明,益气生津。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粳米9粒,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若烦躁明显者加麦冬15克;欲吐者加姜半夏6克;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10克,玄参15克。

暑犯心包致热余气机

症见猝然昏倒或昏狂谵语,身热肢厥,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洪大而滑数,指纹紫暗,直达命关。

治宜清心开窍,凉血解毒。取清营汤加减: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麦冬(去心)15克,丹参15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黄连12克,水煎服,加羚羊角(研细末)1.5克冲服。昏狂重者加郁金6克,石菖蒲10克;烦渴欲吐者加竹叶12克;瘀血重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暑热亢盛致肝风内动

症见昏眩欲倒,四肢挛急,头项抽搐,甚至角弓反生,牙关紧闭,神志不清。

治宜镇肝熄风,开窍醒神。取镇肝熄风汤加减:赭石15克,芍药12克,玄参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茵陈15克,天冬15克,生麦芽10克,甘草6克,怀牛膝12克,钩藤10克,水煎服。四肢挛急者加止痉散;烦热者加生石膏30克,栀子6克;烦躁不安或抽搐酌加羚羊角(研细末)0.3克冲服;有痰者加天竺黄9克,胆南星3克;头痛重者加夏枯草30克。

中成药可选用行军散,每次0.3~0.9克,每日1~2次;或通关散少许吹鼻取嚏;或卧龙散,每次0.3克,每日1~2次。

阴损及阳致气虚欲脱

症见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精神萎靡,汗出肢冷,发作时昏倒仆地,气息短促,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象沉微,沉缓,指纹多淡滞。

治宜益气固脱,益阴复阳。取参附汤加减:人参10克,制附子10克,淮山15克,白术15克,水煎服。若汗出不止者加黄芪15克,山萸肉15克,煅龙牡20克;血压低者加生脉散;兼血瘀者加丹参15克,田七10克。

中暑是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护。

1.做好户外防护工作,比如选用透气的帽子,选择在清晨或黄昏的时候从事劳动。

2.饮食宜均衡清淡,适时补充水分,服清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凉茶、海带汤等)及盐类饮料,多吃水果蔬菜,避免烟酒,忌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3.加强体质锻炼,宜穿浅淡色的衣服,若一定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活动,须定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能量。

4.常备清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

结语:夏季中暑是常发生的事情,室外工作人员以及体弱的人一定要注意,出现中暑的话,我们先要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休息,同时还要补充水分的哦。除此之外,刮痧也是治疗中暑的一大好方法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中医民间小秘方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民间流传有不少“祖传秘方”,这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甚至药到病除的奇方、妙方。严格地讲,祖传秘方是中医学发展过程当中遗留下来的形成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应该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之一。

以下是小编收集到的民间秘方,大家可以参考下。

一、内科

1、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窦炎: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2、胃、十二脂肠溃疡:鸡蛋壳30个炒焦研成粉,麦面粉半斤炒焦,一起抖匀,早晚饭前用。开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一日二次,一般一付药可愈,重病需二付。

3、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头,有降血压、血脂特效。

4、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5、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6、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7、有痰咳(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儿童气管炎):白萝卜二两,鸭梨二两,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适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连用3天。清热化痰。可与第九条同用。

8、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忌烟酒、辣物,最好与第九条同用。

9、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10、哮喘(儿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黄研成粉,用白糖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粉)一日二次,服完即愈。忌吃辣物。

1、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1、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1、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14、心脏病、冠心病:花生壳一次一两,绿豆5钱,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需半月。

15、肠胃炎、腹泻: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忌吃柿子、香蕉、油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医秘方让你减少电脑辐射伤害

全文共 2906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中医祛火方减少电脑辐射伤害

第二章电脑辐射如何防护

第三章保护眼睛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使用电脑注意事项

电脑显示器热度过高,在工作时就会有相当多的电磁辐射,它会使空气发生电离作用,不断产生正电荷(正离子),并不断与空气中的负离子中和,导致负离子的含量几乎为零。今天中医教给那些需要久对电脑上班的白领一族6大保健秘方,让你面对电脑不再上火。

中医祛火方减少电脑辐射伤害

电磁辐射,它会使空气发生电离作用,不断产生正电荷(正离子),并不断与空气中的负离子中和,导致负离子的含量几乎为零。负离子多有益,正离子就多有害,长期处于正离子过多的环境中,它们通过呼吸进入肺,然后随血液循环被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使人的血液、体液呈酸性,延缓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使毒素囤积在体内。使人失眠、免疫力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等。

1、银花白芷汤治牙龈炎

原料:银花15克、白芷6克。

用法:将以上两味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治牙龈炎,红肿疼痛等。

2、金银花饮明目

原料:金银花10克,车前叶10克,霜桑叶10克,白芷1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以上4味药物加水适量,煎汤(轻煎),再加入白糖,代茶饮用。

功效:祛风清热。可治外感风热之目赤肿痛、多泪等。

3、菊槐绿茶饮明目

原料:菊花3克、槐花3克、绿茶3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5分钟,每日可当茶水饮用数次。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明目。

4、蜂房玄参汤治牙龈流脓

原料:玄参9克、蜂房9克、骨碎补9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治疗牙龈脓肿,流脓。

5、生地防风汤治牙痛

原料:生地30克、防风15克、白芷9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止痛,主要用于治疗牙痛。

6、黑豆核桃粉治干眼症

将黑豆500克,炒熟后待冷,磨成粉。核桃仁500克,炒微焦去衣,待冷后捣如泥。取以上两种食品各1匙,冲入煮沸过的牛奶1杯后加入蜂蜜1匙,早晨或早餐后服食。能增强眼内肌力,加强调节功能,改善眼疲劳的症状。

电脑辐射如何防护

如何对电脑及家用电脑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防护?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因为电磁辐射强度随着与辐射源的距离的平方值而下降。最好把电脑及家用电器不要集中在您常在的室内。例如:电脑、电视机和电冰箱、微波炉、不要放置在卧室内。

专家建议,电脑使用者应于显示屏保持的距离不少于70厘米,于电脑两侧和后部保持的距离不少于120厘米。此外,减少与电脑等接触的时间,也是重要的。因为接受辐射的积累剂量是同辐射强度与辐照时间的乘积成正比。因此减少上机时间是必要的,这在实际中很难做到的。

但是,很多人在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要实现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有困难。例如:有多台电脑的办公室,前后、左右距离不能保持要求的距离。还有些人,不允许减少上机上网的工作时间,每天操作3-4小时,而且连续不间断。在此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穿防护服,戴防护帽,以直接减少身体对辐射的吸收。

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仙人掌除了可以攻击坏人,还有一项好处喔!据说在计算机桌前放置一仙人掌有助于减少辐射。

常用电脑的人会感到眼睛不适,视力下降,易有疲劳的感觉。常用电脑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品,如鸡蛋、鱼类、鱼肝油、胡萝卜、菠菜、地瓜、南瓜、枸杞子、菊花、芝麻、萝卜、动物肝脏等。

多吃含钙质高的食品,如豆制品、骨头汤、鸡蛋、牛奶、瘦肉、虾等。

注意维生素的补充:多吃含有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等。

注意增强抵抗力:多吃一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食物,如香菇、蜂蜜、木耳、海带、柑桔、大枣等。

吃一些抗辐射的食品:电脑虽然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但也应预防。饮茶能降低辐射的危害,茶叶中的脂多糖有抗辐射的作用。螺旋藻、沙棘油也具有抗辐射的作用。

保护眼睛的有效方法

1、有规律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每过一个小时,眼睛离开电脑,放松休息一下缓解眼睛疲劳。

2、过滤蓝光,佩戴可以过滤蓝光的电脑防护眼镜,如德国的哈啰电脑眼镜:电脑蓝光是加重眼睛疲劳,引起视觉细胞损伤的根本原因,所以必须过滤蓝光才能消除持续蓝光辐射的伤害。过滤蓝光不但能够消除看电脑时眼睛酸涩、疼痛等症状,还能缓解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能够阻止蓝光对视觉细胞的损伤。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滤过蓝光可减少细胞凋亡及视网膜变性的发生率,在对白内障术后病人的研究中证实,过滤蓝光的黄色人工晶体能够有效吸收大量的蓝光,预防蓝光直射视网膜导致的黄斑病变。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用过滤蓝光的眼镜是预防蓝光损伤的最有效方法。普通的防辐射眼镜只能过滤紫外线,而不能过滤蓝光。黄色的专用防蓝光眼镜不但能够有效的隔离紫外线而且能够过滤90%以上的蓝光,适合在户外和看电脑或者电视时用,可以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消除眼睛酸涩、发热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

3、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蓝光对眼底的照射会引起光氧化反应,产生过度的自由基损伤光敏感细胞,因此需要补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能有效的保护蓝光视网膜损伤。另外采用强效抗氧化剂对抗视网膜氧化损伤,如丁羟基甲苯和维生素E,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视网膜蓝光损伤。

4、酶活性保护剂: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叶黄素、玉米黄质具有保护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使视网膜免受蓝光损伤。

5、视神经保护剂:用神经保护药物对视神经起到营养及支持作用。

使用电脑注意事项

鉴于电脑的电磁辐射的危害性,相关的国际、国内专业机构和电脑制造商,很早就开始了防护电脑辐射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在辐射、节能、环保、人体工程学等方面制定出了MpR、TCO、FCC、UL等多种严格的认证标准,以确保人类健康不受损害。与此同时,所谓的节能、环保、无辐射的“绿色电脑”也于近年应运而生了。

对于电脑的电磁辐射的危害,目前可采取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两种方法。被动防护法,就是除了改善工作环境和注意使用方法外,采取给经常接触和操作电脑的人员配备防辐射服、防辐射屏、防辐射窗帘、防辐射玻璃等措施,以减少或杜绝电磁辐射的伤害;主动防护法,则是从电脑电磁辐射的“源头”——显示器和机箱等部件下手,将其消灭或屏蔽。

一是购买,即选购市面上实力厂家推出的符合“绿色电脑”标准的产品;二是DIY,即选购通过各种认证标准的“绿色”电脑配件,打造自己的健康电脑。下面我们就重点探讨如何选择符合防辐射标准的配件来DIY健康电脑。

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收视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

在操作电脑时,要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离屏幕越近,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越大,因此较好的是距屏幕0.5M以外。

此外,在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结语:电脑辐射不能忽视,尤其那些经常接触电脑的上班族,常年累月下来,对皮肤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按照上面说的方法去做,做好预防工作。放一盆仙人掌,坚持喝绿茶都是很方面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医推荐老年痴呆症有几个食疗秘方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痴呆顾名思义,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由于年纪的增长,环境的影响各方面的要素导致了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这是一种对患者及家人都有伤害的脑部衰老疾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推荐老年痴呆症有几个食疗秘方

老年痴呆症的明显症状为记忆力减退、并呈进行性加重,反应迟钝,自制力减低,兴趣缩小,常固执己见,人格改变常以自我为中心,易发怒,好怀疑。体力和体重渐渐下降,运动徐缓,身躯前倾,无表情,肌张力普遍增高,步态细小,有时出现进行性偏瘫,失语,晚期伴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或全身瘫痪,或头和手部震颤,抽搐。病程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初起带有自发缓解,但最终多因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死亡。

中医把老年痴呆归为老年健忘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七情所致。主要辨证分型为

(1)心脾两虚型:症见思虑过度,损伤心脾,面唇色淡,气弱懒言,食少,怔忡,头晕,饮食少思,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宜养心补脾。

(2)肾精虚亏型:症见足下热痛、耳鸣耳聋、四肢发黑,腰膝酸软,头晕乏力,遗精,盗汗,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

方1扁豆米粥

组成:扁豆20克,粳米50克。

用法:扁豆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煎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补脾益气。

主治:老年痴呆,属心脾两虚型,思虑过度,面唇色淡,气弱少言,头晕心悸,纳差者。

方2龙眼肉米粥

组成:龙眼肉30克,粳米50克。

用法:龙眼肉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煎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老年痴呆,属心脾两虚型,思虑过度,食少心悸,头晕、面色不华者。

方3肥羊肉汤

组成:肥羊肉50克。

用法:肥羊肉洗净,切小块,开水浸泡1小时,去浮沫,加葱、姜、黄酒,急火煮开2分钟,改文火煨1小时,分次食用。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老年痴呆症,属心脾两虚型,思虑过度,纳差心悸,气短少言者。

方4泥鳅炖豆腐

组成:泥鳅50克,豆腐200克。

用法:泥鳅活杀,去内脏,洗净,切成小段,置碗中,加豆腐、黄酒、葱、姜,隔水清炖30分钟,分次食用。

功效:补心益气,健脾。

主治:老年痴呆,属心脾两虚型,思虑过度,纳差心悸,气短少言,周身乏力者。

方5银耳瘦肉米粥

组成:银耳20克,瘦肉50克,粳米50克。

用法:银耳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成丝状。银耳、肉丝同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煎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滋阴补虚。

主治:老年痴呆,属肾精亏虚型,足下热痛,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盗汗者。

方6杞子炒肉丝

组成:杞子20克,猪瘦肉50克。

用法:杞子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成丝状。起油锅,杞子、肉丝同炒,加黄酒。食盐、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益肾。

主治:老年痴呆,属肾精亏虚型,耳聋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医秘方 中医治疗小儿营养不良

全文共 370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营养不良这个说法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它是指小孩子摄取的食物不够或是食物不能被孩子充分吸收,导致小孩子生长发育缓慢,能量不能提供孩子的正常生活。小儿长期营养不良会使孩子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身高比同龄孩子低等等,后果非常严重。中医中药是怎么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呢?小编收集了一些秘方,我们来看看吧。

中医疗法详解

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病症。这个病症经常出现在3岁以下孩子的身上,它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小孩子从小就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那么孩子生长发育缓慢会造成身体整个系统都出现问题。这个病症经常出现在贫困地区。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这种病症却没有减少。现在小儿营养不良正逐渐被广大的父母重视。古代就有很多这种疾病,我们来学习一下中医中药的秘方。

小儿营养不良相似于中医的“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中医辨证论治

1.疳气证

证候: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缺乏,或食多便多,大便于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舌苔腻,脉细滑,多见于本病之初期。

治法:调和脾胃,益气助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主要药物: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楂、神曲、麦芽、山药、枳实、黄连、豆蔻仁、桔梗、扁豆、莲子、藿香、枳壳、泽泻、炙甘草。

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大便干者,加决明子、全瓜蒌润肠通便。

2.疳积证

证候: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烦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减退。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或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舌质偏淡,苔淡黄而腻,脉濡细而滑。多见于本病之中期。

治法:清疳理脾,行气和胃。

方药:消疳理脾汤,肥儿丸。消疳理脾汤主要药物:神曲、麦芽、槟榔、青皮、三棱、莪术、黄连、胡黄连、芦荟、芜荑、使君子、甘草。肥儿丸组成为:人参、茯苓、白术、黄连、胡黄连、使君子、神曲、麦芽、山楂、芦荟、甘草。

若患儿一般情况尚好,实多虚少者,采用先攻后补,用消疳理脾汤以行气消积,导滞杀虫;若患儿体质虚弱、虚多实少者,宜先补后攻,用肥儿丸以益气健脾,消食化积。

伴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宽中理气;大便稀溏者,去芦荟之慢下,加扁豆以实脾。

3.干疳证

证候: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呈老人貌,皮肤干枯有皱纹,精神委靡,啼哭无力,无泪。或可见肢体浮肿,或见紫癜、鼻衄、齿衄等。舌淡或光红少津,脉弱。多见于本病之晚期。

治法:补益气血,调和脾胃

方药:八珍汤。主要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

若见面白舌淡,大便稀溏者,属脾阳偏虚,去白芍,加炮姜、制附片温阳助运;若舌干苔红者,系胃阴不足,加乌梅、石斛合甘草酸甘化阴。

4.兼证

(1)眼疳证

证候:二目干涩,畏光羞明,甚则眼珠混浊,白膜遮睛,夜晚视物不清。

治法:养肝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羊肝丸。

阴血亏虚者用羊肝丸养肝明目,肝火偏旺者用石斛夜光丸滋阴平肝明目。

(2)心疳证

证候:身有发热,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甚则糜腐堆积,秽臭难闻,五心烦热,小便黄赤。

治法:清心泻火,佐以养阴。

方药:泻心导赤汤。主要药物:黄连、生地黄、木通、灯心草、甘草。

常加用党参、知母、麦冬清热养阴。

(3)疳肿胀证

证候:小便短少,全身或四肢目胞浮肿,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苔薄白。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实脾饮。主要药物:附子、干姜、白术、茯苓、大腹皮、木瓜、厚朴、木香、草豆蔻、生姜、大枣、甘草。

若水肿明显者,加泽泻、猪苓、桂枝以利水渗湿。

经验方

1.验方一

药物组成:胡黄连粉、鸡内金粉,按1:3混合均匀。

功效:消积化疳。

适应证:适用于疳证纳差,性情急躁等胃强脾弱证。

用法用量:每次1~2克,每日3次。

2.验方二

药物组成:鸡肝一具(或猪肝30克),苍术6克,煮汤,食肝喝汤。

功效:消积化疳。

适应证:适用于眼疳证。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连服两周。

3.验方三

药物组成:绿矾12克,鸡内金(焙干)6克,大枣(焙干去核)10枚,研细末,加入白糖100克。

功效:消积化疳。

适应证:适用于疳证伴有贫血黄肿者。

用法用量:每次1.5~3克,每日3次。

4.疳积饼

药物组成:焦鸡内金15.6克,焦黑芝麻15.6克。

功效:消积化疳。

适应证:适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制成饼状。婴幼儿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服。

5.小儿健脾散

药物组成:党参60克,神曲30克,胡黄连30克,炒鸡内金90克,三棱60克,莪术30克,青皮30克,使君子60克,牵牛子60克,枳壳60克,川厚朴30克,青蒿60克,苍术60克,槟榔60克,炒麦芽90克,大黄90克,草果60克,五灵脂60克。

功效:消积杀虫,健脾益胃。

适应证:适用于干疳证。

用法用量:以上19味共轧细面,每300克兑冰片1.5克,每包重0.6克。一周内小儿可每次服半包,每日两次;3周内小儿每服一包,每日两次;5岁以上之小儿可每服两包,每日两次。

6.江育仁经验方——和脾片

药物组成:苍术10克,薏苡仁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广陈皮3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胡黄连3克,车前子10克。

功效:消积杀虫,健脾益胃。

适应证:适用于疳气证。

用法用量:片剂主要用于疳气症,汤剂可随证候加减。

临床应用:脾虚重者加党参、白术;夜卧不安者加莲子、石决明;烦躁不宁者加胡黄连、灯心草;脘腹胀满者加枳壳、莱菔子;兼有虫积者加使君子、榧子。

小儿营养不良中医家庭调养

一般症状

儿童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肤毛发干涩、弹性小,面色焦黄,精神不振,活动减少,肌肉无力。轻度营养不良对孩子的早期身高没有影响,长期尤其重度营养不良则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长迟缓。

小儿营养不良是怎样形成的

引起小儿疳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喂养不当或小儿挑食、偏食。

喂养不当主要是“太过”和“不及”。“太过”是指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饥饱无规律,过分食用肥腻的食物,过多地吃冷食,导致食积内停,形成疳症。

“不及”指母乳喂养不足;人工喂养调配不当,如牛奶或奶粉浓度太低,或以谷物(米粉、麦乳精)为主食,从而因长期蛋白质和脂肪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

小儿断奶后或哺乳期间未能及时增加辅食;以及兔唇、腭裂、婴幼儿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征等;急慢性传染病;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多产、早产、双胎等都可引起疳症。

当然如今家庭条件改善,这种病的病因多为“太过”。

小儿疳症的家庭预防

因为疳症主要是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引起的,所以减少疳症的发生主要靠家庭预防,年轻父母应做到以下4点:

1、定期健康检测:定期检查孩子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乳牙数目等,早期发现小儿在生长发育上的偏离,尽早加以矫治。

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尤其对早产和低体重儿更为必要。不能母乳喂养要尽量采用牛奶及乳制品,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及脂肪。不应单独依靠淀粉类为主食,因为它们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按时添加辅食,保证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热能。

3、积极防治疾病:积极预防治疗各种传染病及感染性急病,特别是肺炎、腹泻,保证胃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腹泻时不应该过分禁食或减少进食。腹泻好转即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挑食、偏食,不要过多地吃零食。经常带小儿到屋外,利用天然条件,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常开展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家庭自我治疗

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疳症后,除了上医院进行治疗外,为了帮助您的孩子快速康复,家庭长期自我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介绍几种疗效显着的中医疗法。

推拿疗法――捏脊法:两手沿着孩子的脊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从尾骨下端开始,直至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下方。孩子的肌肤娇嫩,家长可预先在手上抹一些凡士林。每次捏脊3~6遍,每天或隔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可休息一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1、山楂山药汤:山楂9克,山药15克,白糖25克,煎汤代茶,每日一剂,连服1周。本方适用于脾虚疳积之症。

2、参芪鸽肉汤:乳鸽1只,去杂毛及内脏,将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9克打为粗末,布包后塞入鸽腹,隔水炖至烂熟,饮汤吃肉。3天炖服一剂,连服4-6剂。本方适用于气血两虚者。

3、石榴皮汤:取石榴皮30克,水煎,加糖适量调匀,代茶饮。

佩药法――消疳香袋:中药六月雪30克,研成细末,装入布袋,经常佩在小儿胸腹部。1个月为一疗程。

握药法――取大黄9克、牵牛子2克、莱菔子10克。共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后握在手中,婴幼儿可用绷带固定,15天一疗程,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家庭护理

1、保证居室空气流通清洁,湿度温度适宜。

2、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哺乳定时定量,饮食应易于消化,营养丰富,添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合理喂养。

3、定时测量并记录体重和身长,以检验治疗效果。每周测量2次。

结语:如果孩子长期患有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随着他们的年龄逐渐增长,这种症状会影响他们一生。可能他们长大后会比同龄的孩子个子矮,他们的身体的抵抗能力也不会比那些健康的孩子好。所以,我们广大的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能让小儿营养不良耽误孩子的一生。学习这些中医养生的秘方,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