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爱这土地/艾青》中考真题 - 人教部编版初三上学期语文 - 读趣百科

《2 我爱这土地/艾青》中考真题

1解答题

阅读下面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加在一起

白连春

一声鸟鸣 是小的 轻的

和露珠 加在一起

就成了时间的最爱

早晨


一只蝴蝶 是小的 轻的

和花朵 加在一起

就成了四季的最爱

春天


一棵青草 是小的 轻的

和骏马 加在一起

就成了天空的最爱

大地


一块泥土 是小的 轻的

和汗水 加在一起

就成了犁耙的最爱

收成


一滴水珠 是小的 轻的

和插秧洗衣服做饭的背影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的最爱

家园


一个我 一个你 是小的 轻的

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们的最爱

中国

(原作有删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示例1)诗人选取简单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鸟鸣”与“露珠”组成鸟语花香、温馨甜美的“早晨”;“蝴蝶”与“花朵”组成花团锦簇、蜂蝶翻飞的“春天”;“青草”与“骏马”组成生机勃勃、广袤无垠的“大地”。“汗水”与“泥土”组成硕果累累的“收成”,“水珠”与“背影”组成温暖和谐的“家园”。“我”“你”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组成我们的大“中国”。随着意象变化,诗歌情感越来越浓,由爱自然,到爱家园,最终上升到爱国家。

(示例2)这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在结构形式上很有特点:寓变化于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诗歌每一节的结构相似,均衡对称,“是小的/轻的”“加在一起”“就成了……的最爱”这些词句,在每节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营造出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旋律。同时,每一节的内容各有不同,起笔于“早晨”“春天”的时间内容,着笔于“大地”的空间内容,落笔于“收成”“家园”的情感内容,最终收笔于“中国”的家国情怀。回环跌宕,深情动人。

(示例3)这首诗歌选取微小的事物来表现宏大的内容,独具匠心。以一声鸟鸣、一滴露珠来表现“早晨”这个时间段,以一只蝴蝶、一朵花儿表现“春天”这个季节,以一棵青草、一匹骏马表现“大地”这样的场景,以一块泥土、一滴汗水表现“收成”的来之不易,以一滴水珠、一个背影表现“家园”的和谐温馨。最后,为了表现对祖国的深情,诗人把“一个我”“一个你”放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的宏大背景之下,四两拨千斤,吟诵出一首对祖国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抓住一至两个赏点,理解正确、赏析具体、层次清晰、语言通顺即可)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一是看形式。诗歌每一小节,都有“是小的/轻的”“加在一起”“就成了……的最爱”等词句,结合学过的《诗经》二首,可判断出手法:复沓。先点明所运用手法的具体体现,然后分析表达效果:回环往复,跌宕起伏,富有音乐美。二是看意象特点。诗中意象是微小的,“一声鸟鸣”“一只蝴蝶”“一棵青草”“一块泥土”“一滴水珠”,但最后表达的是“最爱中国”这一宏大的主题,使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分析时先将意象一一点出,再分析表达效果:以小见大,形象生动却又含蓄深刻。三是看构思章法。全诗由早晨、春天,写到大地、收成,写到家园、中国,意象逐渐变大,情感逐渐加深,是层层递进的构思章法。分析表达效果时点明:由浅及深,层层递进,水到渠成,逐步走向高潮,自然地将全诗的情感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2阅读解答

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夜深沉,庭宁静

鸟巢也被睡眠 lǒng zhào

从踌躇的眼泪里

从沉 yín的微笑里

从甜柔的羞和痛苦里

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对生字词的注音、书写的积累。

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

A

qiè

B

què

C
D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怯”不可拼写成“què”。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

②yín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笼罩

答案解析

“笼”不要错写成“茏”;“吟”的右半边是“今”。

3阅读解答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愁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伤;诗歌里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艺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一首首动人心的诗歌,一声声锵入耳的韵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④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略。

答案解析

首先保证正确,其次保证规范。正楷就是要横平竖直,间架结构合理。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③心



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题目答案

chuāngyùnpòkēng

答案解析

注意声调的位置要标准确。平时要注重朗读,读准字音是正确注音的基本前提。

第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第①段: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或: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第②段: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答案解析

第①段:成分残缺,“通过”和“使”连用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其一。第②段:“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如果”后的“是否”赘余,应将其删去。

请写出第②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列举未尽。

答案解析

前几句构成排比,省略内容也是与之构成排比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