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故乡/鲁迅》中考真题 - 人教部编版初三上学期语文 - 读趣百科

《14 故乡/鲁迅》中考真题

1阅读解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闰土哥,——你来了?……”

“老爷!……”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试对选文中人物外貌描写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①抓特征,凸显人物个性。着重抓住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的脸部特征和不雅站相,简笔勾画,表现人物瘦削的体貌、刻薄的性格以及灵魂被扭曲的状态,将庸俗小市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②运用形象化手段为人物画像。用“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人物站相,激发人们的联想,从形似到神似,漫画式地勾画出杨二嫂冷漠、刻薄和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形象特征。

③通过二十年前后外貌、姿势的对比,反映人物生活、性格与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对外貌描写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文中对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的脸部特征和“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不雅站相以及原来“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等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了其瘦削的外形,还生动地刻画出了她刻薄、庸俗的特征,突出了在辛亥革命后故乡小市民的变化。

探究闰土、杨二嫂语言描写的作用,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①展现不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征。杨二嫂尖嘴利舌、疯言癫语;闰土吞吞吐吐、寡言失语。

②体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杨二嫂尖酸刻薄,唯利是图;闰土愚昧落后,迟钝麻木。

③表现人物的生活处境和精神状态。表现出两个人物在重压下艰难困顿的生活处境以及灵魂被扭曲的状态。

④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受封建思想的奴役和物质利益的驱使,一个喊“老爷”,一个说“我”“放了道台”,真诚、友善的关系不再存在,灵魂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语言描写作用的能力。通过文中描写人物言语状态的语句,如杨二嫂说话时用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多用感叹号以及反复说升官发财,闰土说话吞吞吐吐、多用断断续续的省略号以及其话中透露出的生活的艰难,可以看出两个人物前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后者迟钝麻木、生活困顿。杨二嫂称呼“道台”,闰土称呼“老爷”,表现了封建思想的毒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