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孤独之旅/曹文轩》中考真题 - 人教部编版初三上学期语文 - 读趣百科

《16*孤独之旅/曹文轩》中考真题

1阅读解答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明子出师

曹文轩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皆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世界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对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可也不太坏。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意吧。”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小说注意把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我认为故事就是情节,本文的情节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展开,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就是“(1)(2)→明子斧击→明子出师”。

我认为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才构成情节。我这样梳理情节:因为(3),所以明子出师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师傅请客(或“师傅设局”“师傅散徒”等)

(2)黑罐斧击(或“黑罐三击”“黑罐砍墩”等)

(3)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

答案解析

第(1)(2)空要求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故事情节,可根据题目已经给出的两个情节“明子斧击”(⑯—㉘段)、“明子出师” (㉙—㉞段),按照“人+事”的格式来概括这之前的段落(①—⑨段和⑩—⑮段)里所包含的情节。①—⑨段写师傅请客(或“师傅设局”“师傅散徒”等),⑩—⑮段写黑罐斧击。填写第(3)空时,结合原文内容,根据题目中“有因果关系”的提示,填写明子出师的原因: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黑罐的胆怯不安,明子的镇定自信。

(2)渲染了小窝棚里紧张、严肃的氛围,以环境的凝重来反衬人物内心的波澜,预示着明子将有不俗的表现。

答案解析

(1)题分析人物的心理,要抓住人物的动作,从黑罐“手微微颤抖”的动作可知其内心害怕;从明子“一把操起斧头”的动作可知其沉着冷静,充满自信。

(2)题所引句子是对明子“砍”之前的环境的描写,可从“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等语句中看出这里环境的特点——气氛紧张而严肃,进而分析这一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明子的内心及行为的作用。

作家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明子”和“黑罐”,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这两个名字对比的意味强烈,体现了作家的情感倾向。“明子”有聪明的意思,人情练达,明白事理,自然胜人一筹;“黑罐”有实诚的意思,纯朴自然,雕琢不精,尚在暗中摸索。

答案解析

理解人物名字寓意,可根据“明子”的“明”和“黑罐”的“黑”的字面意思,再结合二者在“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性格特点来分析。如,明子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砍了三下,只留下一道斧痕,看出他很聪明,可知“明子”这一名字的寓意为聪明;而黑罐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虽然没有达到师傅的预期,但表现出他诚实做人的好品行,由此可知“黑罐”名字的寓意。

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示例1)应该是明子出师。

明子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得到了师傅的赞许,达到了师傅的预期。在这个过程中,明子不仅有黑罐所没有的镇定与自信,而且表现出了黑罐不具备的胆识与智慧。明子的表现正契合了师傅半辈子的人生经验。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不能太老实,因为太老实容易受气;但是也不能太没心肝,因为太没心肝容易作恶。把握好这个分寸,明是非,知进退,才是做人的智慧。

(示例2)应该是黑罐出师。

虽然黑罐没有达到师傅的预期,也没有得到师傅的赞许,但是他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这种诚实做人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相信他今后一定能成功。

答案解析

答题时,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按题干中的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明子和黑罐“砍”的情形),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分别分析明子和黑罐在“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及能力,来阐述明子或黑罐谁能出师的理由。阐述明子能出师,可根据明子镇定与自信的表现及他具备的胆识与智慧来分析。阐述黑罐能出师,可抓住黑罐诚实做人的品质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