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素材 观天宫课堂第二课有感范文【实用6篇】
读趣百科>范文>心得体会>观后感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素材 观天宫课堂第二课有感范文【实用6篇】

2021年12月9日,我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作为国家重要的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太空科普教育基地,激发青少年对科学和航天事业的热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素材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镜头三 “太空教具”科学实验柜首次登场

有趣的实验演示完毕,中国空间站上两个炫酷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首次登场,通过现场介绍和实验视频回放,“太空教师”们利用“太空教具”实验柜形象地展示了本次任务中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

“科学实验是助力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之后,还将会增加更多的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表示,中国空间站内还有生命科学实验柜、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柜等十几个科学实验柜,未来将支撑开展大规模科学实验。

“到那时候,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平台。”叶光富说,“同学们,我们也热切地期待你们能提出自己的科学实验设想,说不定下一次我们在太空中展示的就是你的实验项目了。”

镜头四 天地互动,精彩继续

太空实验让人意犹未尽,天地之间的精彩互动还在延续。

“在空间站流眼泪,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得很长还是会蹦出来,一颗颗地飘起来?”

“空间站里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看到的一样吗?”

“太空中的水能烧开吗?”

“如何成为一名到空间站里做实验的科学家?”

…………

在天地互动环节中,网友们和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抛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3位航天员耐心详细作答。

王亚平与同学们分享了在空间站流泪的感受:“在空间站里飞行这么久,我们也经历过许多心情激动乃至热泪盈眶的时刻。但眼泪无法像在地面时那样自然地流下来,而是在眼眶中打转,或者是在眼角。所以在地面上强忍眼泪故作坚强也许很难,但是在太空中我们就很容易做到。”

叶光富更是鼓励同学们未来到空间站上来做实验,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提交到空间站,然后在地面上远程操作。他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要勇敢追梦,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很快,就到了告别的时刻,3名航天员分别向同学们送出祝福和期望——

翟志刚说:“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追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叶光富说。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期待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课后,北京中学学生徐一航告诉记者,很高兴自己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太空教师”解决水油分离的问题。“这次与航天员的交流令我非常难忘,也点燃了我的科学梦想。我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无比骄傲和自豪!”徐一航动情地说。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正如航天员们的祝福,飞天梦与科学梦将引领着更多青少年的梦想,激励他们探索未知,种下科学思维的种子、生根发芽……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素材

“天宫课堂”再度开讲探索奇妙太空世界

3月23日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轨驻留的第159天。返程在即,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青少年们讲授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此次的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技馆,分课堂设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当天下午,记者走进中国科技馆,在地面主课堂同青少年们一起聆听了这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15时44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很开心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是我们的‘天宫课堂’第二课……”“我是指令长翟志刚,继续担任拍摄工作。”“我是航天员叶光富,很高兴能够再次给大家分享太空中的科学知识。”

熟悉的声音响起,“太空教师团队”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天宫课堂”,立刻就将同学们“带入”奇妙的太空。

镜头一 在中国空间站做“冰雪”实验

前不久,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让人们领略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太空教师”王亚平首先展示的便是太空“冰雪”实验。只见她拿出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透明袋子,袋口连接着一根吸管。接着,她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挤出溶液,经过几次尝试后,在吸管口渐渐地形成一个透明液体球。“马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王亚平用提前沾了点结晶核的毛根轻轻碰触球体,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透明球迅速变成了结晶球,看起来像一颗“冰球”。

“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水中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在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的结晶核颗粒,就能打破它的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 王亚平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而在析出晶体时,还会释放热量,因此这颗“冰球”摸起来有发热的感觉。

在空间站内,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挤出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体球。为了向同学们更直观地展示表面张力,王亚平紧接着做了第二个实验。只见她手里拿着两块塑料板,叶光富拿着装有饮用水的袋子向两块塑料板的表面分别挤上一个水球。与此同时,地面主课堂的学生们也在做着一样的实验。王亚平将两个水球靠在一起直至相融后,又将它们缓缓拉开,一座奇特的液桥搭建而成。

在地面主课堂现场,记者观察到,同学们手中并没有出现相同的现象。“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告诉记者,液桥是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联结起来所形成的。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水有一点点的表面张力就可以形成液桥。而在地面有重力的因素,需要运用高压等条件才能实现,两者的实验原理也不相同。

镜头二 “冰墩墩”亮相“天宫课堂”

在随后太空中的浮力实验中,王亚平遇到了“难题”。在屏幕中可以看到,她拿着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有两种液体,分别是透明的水和黄色的食用油。王亚平和同学们一起将各自手中的瓶子进行摇晃并静置后,天地课堂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同学们手中瓶子里的液体渐渐形成分层,而王亚平的瓶子里水油还是混合在一起。

怎么办?王亚平向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求助。一位同学提议,使用旋转的方式,借助离心作用将水和油分开。“人工离心机”叶光富随即进行了演示,只见他将绳子系在瓶口,快速旋转瓶子,不一会儿,瓶子里的水油混合液就分层了。

展示完太空奇妙的液体现象后,王亚平开始进行最后一项实验——太空抛物。此时,一个小巧可爱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在“天宫课堂”闪亮登场。据了解,这位顶流“助教”去年就随着神舟十三号乘组一起进驻中国空间站。

只见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径直慢慢飘向不远处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之间来回做着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指的是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将一个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并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天宫课堂”地面主课堂授课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张健告诉记者,“‘冰墩墩’能在空间站里做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物体是几乎不受重力影响的。”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素材

太空“冰雪”、液桥演示……航天员带领同学们探索奇妙太空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多个实验项目: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并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天地互动。

“我听说同学们对液体在失重环境下的状态特别感兴趣,今天我将给大家演示一个神奇的现象。”课程开始不久,王亚平便取出一袋过饱和乙酸钠溶液,轻轻挤压,一颗晶莹的液体球随即悬停在空间站舱内。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王亚平用沾有三水合乙酸钠晶体粉末的小棒触碰液体球后,液体球迅速结晶,看上去变成了一颗“冰球”。在地面主课堂观看直播的学生们发出了一阵惊叹声。

为什么会出现“点水成冰”的现象?王亚平解释,这是因为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暂时处于亚稳态。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的结晶和颗粒,就能打破它的稳定状,迅速结晶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冰球,但“现在我摸着它竟然还有发热的感觉,原来是一个热球!”因此,这个实验也被称为“热冰”实验。

这个实验在地球上也能成立。那么,为什么要把它带到太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表示,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中开展这项实验,结晶状况跟地面上开展实验的差别很大。如果在地面使用容器开展实验,受容器限制,只能往内结晶。而空间站中并未使用容器,最终结晶为圆球状,还可以往外发展,从而观察到不受地球重力影响的材料物性变化。

在接下来的液桥演示实验中,王亚平则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王亚平手持两片塑料板,叶光富向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两片塑料板逐渐接近,水便在板间连起了一座“桥”。王亚平将塑料板的距离拉远,“桥”也没有断开。

其实在地面环境下,液桥也并不罕见。由于气液界面之间存在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好比有一层很薄的弹性薄膜。正是这样一层“虚拟”的薄膜,使得液桥的表面形貌得以维持,而不会“垮塌”。但正常的重力环境下,液桥的尺寸通常只有几毫米;而在太空环境下,重力几近消失,表面张力便能维持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

“太空授课的液桥实验一方面是书本上的一种非常好的实践和补充,让同学们在头脑中靠想象才能理解的图像得以放大和实现,从而更加深刻地去理解这个概念。”“天宫课堂”地面主课堂授课老师李晓彤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素材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优秀范文,请继续关注读趣百科网站。

更多观后感范文

2022筑梦空间站特别节目观后感范文2篇

蛟龙深潜,嫦娥探月。我国科技实力不断进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日趋活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观看2022筑梦空间...
展开详情

2022《五一劳动奖章颁奖典礼》直播观后感精选十篇

看完五一劳动奖章颁奖典礼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下面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五一劳动奖章颁奖典礼》直播观后感精选十篇,仅...
展开详情

2022团中央表彰“两红两优”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今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迎来建团100周年。团中央近日作出决定,表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rdquo...
展开详情

《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2022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0篇

《开学第一课》是所有中小学生每年必看的期节目,每年根据当下时事热点,会确立个节目的主题。下面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2022 央视《开学...
展开详情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500字2022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500字民族团结推荐11篇

民族团结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促进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
展开详情

2022关于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 家庭教育公开课家校共育观后感5篇

为帮助广大家长学习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部关工委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继续推出“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
展开详情

十大战略云课堂创新就是创未来观后感2022年最新精选十篇

本期节目以《创新就是创未来》为题,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进行深度解读。关于十大战略云课堂创新就是创未来观后感有哪些呢?以下是读趣百科小编整理的...
展开详情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600字(精选范文)(实用3篇)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
展开详情
热门推荐

观看纪录片《百年商道》观后感范文4篇

《百年商道》这是财经题材纪录片的精品,将作为一项重要影像工程和一种文化符号,为中国企业现代化留下宝贵的国家相册。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观看纪录片《百...
展开详情

观看电影传染病观后感范文5篇

影片灵感来源于SARS,讲述了一种靠着空气就能传播的致命病毒,世界各地的医疗组织争分夺秒研究病毒抗体的故事 。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观看电影传染病观...
展开详情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激励广大青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
展开详情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范文五篇

《长津湖》围绕着吴万里和吴万里兄弟展开,还原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激情历史。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观看《长津湖》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
展开详情

榜样的力量第一季观后感2022【汇总四篇】

撑开自己的手掌,看看自己的掌心,对比一下我们前方的英雄们,就能够懂得这世上真正的精神了,那么下边就是小编收集的一些榜样的力量第一季观后感2022相关内容,一起来...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