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位点一步法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何措施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单选题

双位点一步法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何措施

A
加入更多的酶标抗体
B
增加洗涤次数
C
缩短孵育时间
D
降低孵育温度
E
将标本稀释后再加入酶标板中

题目答案

E

答案解析

30.E。钩状效应是由于抗原过量造成,易产生假阴性,应将标本稀释后再进行检测。
举一反三
单选题

参与排斥反应的特殊细胞是

A
TH细胞
B
LAK细胞
C
Tc细胞
D
NK细胞
E
Ts细胞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双扩平板法出现多条沉淀线的原因是

A
抗原抗体过剩
B
抗原抗体相等
C
抗原抗体缺乏
D
抗原抗体不纯
E
抗原抗体比例不当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31.D。出现沉淀线,表明存在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出现多条沉淀线,则说明抗原和抗体不是单一成分。
单选题

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可呈阳性反应,被氟化钠抑制
B
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为阳性反应
C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D
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增强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阳性或弱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43.D。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中,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且随细胞的成熟,其阳性程度逐渐减弱而不是增强。
单选题

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增高

A
血清铁
B
铁蛋白
C
血清总铁结合力
D
转铁蛋白饱和度
E
细胞外铁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44.C。缺铁性贫血时转铁蛋白合成增多,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单选题

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其主要原因是

A
抗体分子周围形成水化层
B
抗体分子电荷的相吸作用
C
抗体分子带正电
D
抗体分子带负电
E
抗体分子不是胶体分子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32.A。抗体溶解在水中为胶体溶液,其形成机制是因蛋白质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残基,在溶液中这些残基带有电荷,由于静电作用,在蛋白质分子周围出现了带相反电荷的电子云。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老年患者右肺下叶见不规则分叶的密度增高影及厚壁空洞,应首先考虑的是

老年患者右肺下叶见不规则分叶的密度增高影及厚壁空洞,应首先考虑的是A.肺脓肿B.肺结核C.肺癌D....
展开详情

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糖尿病是

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糖尿病是 A.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所致糖...
展开详情

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哪两种蛋白结合后进行转运

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哪两种蛋白结合后进行转运A、白蛋白和球蛋白B、Y蛋白和Z蛋白C、C蛋白和B蛋白D、...
展开详情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疾病监测点1988-1992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农村青年女性自杀率是城市青年女性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疾病监测点1988-1992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农村青年女性自杀率是城市青年女性的A、...
展开详情

患者男性,51岁,农民。主因"意识不清1天,再发言语紊乱,疑人害半个月,总病程4年&quo

患者男性,51岁,农民。主因"意识不清1天,再发言语紊乱,疑人害半个月,总病程4年"入院。患者于2009年5...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