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函数y$_1$=x_与函数y$_2$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单选题

已知函数y$_1$=x_与函数y$_2$=-$\frac {1}{2}$x+3的图象大致如图.若y$_1$<y$_2$,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frac {3}{2}$<x<2
B
x>2或x<-$\frac {3}{2}$
C
-2<x<$\frac {3}{2}$
D
x<-2或x>$\frac {3}{2}$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首先求出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再观察图象得出结果.

解答:

解:由y$_1$=y$_2$,即x_=$\frac {1}{2}$x+3,

解得:x$_1$=-2,x$_2$=$\frac {3}{2}$.

由图象可知,若y$_1$<y$_2$,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x<$\frac {3}{2}$.

故选:C.

点评:

此题重点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由图象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再回到图象,问题才得以解答.

举一反三
单选题

直线y$_1$=x+1与抛物线y$_2$=-x+3的图象如图,当y$_1$>y$_2$时,x的取值范围为(  )

A
x<-2
B
x>1
C
-2<x<1
D
x<-2或x>1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写出直线在抛物线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

解:由图可知,x<-2或x>1时,y$_1$>y$_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此类题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单选题

如图,一次函数y$_1$=kx+b与二次函数y$_2$=ax_交于A(-1,1)和B(2,4)两点,则当y$_1$<y$_2$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2
C
-1<x<2
D
x<-1或x>2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出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比较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y$_1$<y$_2$时,y$_1$的图象在y$_2$的下面,再判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一次函数y$_1$=kx+b与二次函数y$_2$=ax_交于A(-1,1)和B(2,4)两点,

从图象上看出,

当x>2时,y$_1$的图象在y$_2$的图象的下方,即y$_1$<y$_2$,

当x<-1时,y$_1$的图象在y$_2$的图象的下方,即y$_1$<y$_2$.

∴当x<-1或x>2时,y$_1$<y$_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图象求解的能力.

单选题

如图,二次函数y$_1$=ax+bx+c与一次函数y$_2$=kx+b的交点A,B的坐标分别为(1,-3),(6,1),当y$_1$>y$_2$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
1<x<6
B
x<1或x>6
C
-3<x<1
D
x<-3或x>1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找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部分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

解:由图可知,当x<1或x>6时,抛物线在直线的上方,

所以,当y$_1$>y$_2$时,x的取值范围是x<1或x>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即可,比较简单.

单选题

已知一次函数y$_1$=kx+m和二次函数y$_2$=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有两个交点A(2,2),B(5,4),那么能够使得y$_1$<y$_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2<x<5
B
x<2或x>5
C
x<2且x>5
D
无法确定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可以直接回答,使得y$_1$<y$_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就是直线y$_1$=kx+m落在二次函数y$_2$=ax+bx+c的图象下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根据图象知,当y$_1$<y$_2$时,2<x<5.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本题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问题变得更形象、直观,降低了题的难度.

单选题

如图是二次函数y$_1$=ax+bx+c和一次函数y$_2$=mx+n的图象,观察图象写出y$_2$≥y$_1$时,x的取值范围(  )

A
x≥0
B
0≤x≤1
C
-2≤x≤1
D
x≤1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关键是从图象上找出两函数图象交点坐标,再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判断y$_2$≥y$_1$时,x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从图象上看出,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2,0),(1,3),

∴当有y$_2$≥y$_1$时,有-2≤x≤1.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借助图象求不等式解的能力.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若⊙O的半径为4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

若⊙O的半径为4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3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展开详情

李刚同学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摆弄,矩形

李刚同学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摆弄,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展开详情

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弦,CD⊥

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弦,CD⊥AB于E,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图片]...
展开详情

如图,分别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

如图,分别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图片]...
展开详情

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点P

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点P在⊙O上,则∠APB等于(  )[图片]...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