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趣百科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B
铀核(_92U)衰变为铅核($_8$2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C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
铀核(_92U)衰变成新核和α粒子,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确定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变化,抓住β衰变质量数不变,得出α、β衰变的次数.波尔理论不能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结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比较结合能的大小.

解答:

解: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铀核(_92U)衰变为铅核($_8$2Pb)的过程中,质量数少32,可知α衰变的次数为8次,经过8次α衰变电荷数少16,但是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10,可知发生了6次β衰变,故B正确.

C、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不能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C错误.

D、衰变后的产物相对于衰变前要稳定,所以铀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衰变的实质、玻尔理论、α粒子散射实验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

举一反三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α衰变时,新核比原来的原子核中子数少2
B
发生β衰变时,新核比原来的原子核质量数少1
C
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D
任何一个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之和
E
重核的平均结合能比中等质量核的大,当其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时会放出核能

题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分析:

α衰变的实质是原来的核放出一个α粒子;β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核子组成原子核会放出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存在质量亏损.

解答:

解:A、发生α衰变时,原来的核放出一个α粒子,故新核比原来的原子核中子数少2,故A正确;

B、发生β衰变时,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故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质量数相等,故B错误;

C、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频率高,波长短,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C正确;

D、由于质量亏损,任何一个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之和,故D正确;

E、重核的平均结合能比中等质量核的小,当其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时会放出核能,故E错误;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物理部分的知识,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是记住相关知识,注意质量亏损的概念和结合能的概念.

多选题

(多选)核电站的核能来源于_92U核的裂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的核废料已不具有放射性,不需要进一步处理
B
_92U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如$_5$4X_e和$_3$8S_r,反应方程式为_92U+_0n→$_5$4Xe+$_3$8Sr+2_0n
C
_92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D
_92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
E
一个_92U核裂变的质量亏损为△m=0.2155u,则释放的核能约201MeV

题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发生核反应过程中发生质量亏损,放出大量的能量,但核反应方程还是会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半衰期与环境温度无关;反应后的核废料仍然具有放射性,需要进一步处理.

解答:

解:A、反应后的核废料仍然具有放射性,需要进一步处理,故A错误;

B、发生核反应的过程满足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有一种可能的裂变的反应方程式为:_92_U+_0_n→$_5$4_Xe+$_3$8_Sr+2_0_n,故B正确;

C、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外部环境无关,即升高温度并不能使半衰期缩短,故C错误;

D、92为U元素的序数,也是质子数;由中子与质子之和质量数可得,中子数:235-92=143.故D正确;

E、根据质能方程与质量亏损可知,_92_U核的裂变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E=△m•c_=0.2155×931.5=201MeV,故E正确.

故选:BDE.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原子核的衰变,衰变过程满足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建造核电站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以避免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多选题

(多选)属于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的是(  )

A
原子弹爆炸
B
氢弹爆炸
C
核电站发电
D
太阳能辐射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应掌握:核裂变是指重核发生链式反应由较大的核变成两个较小原子核的现象,现阶段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裂变;

核聚变是指两轻核发生反应变成较重的原子核的现象;氢弹是利用了轻核聚变.

解答:

解:A、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的核反应堆中进行,就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若不加控制,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故该选项正确;

B、氢弹爆炸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的原理制成的,故该选项错误;

C、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制的核反应堆中进行,故该选项正确;

D、太阳能辐射是以热传递的形式传递热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评:

核能主要指核裂变和核聚变,明确两者的区别及各自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_92U+_0n→$_5$4Xe+$_3$8Sr+2_0n是核裂变反应方程式
B
原子核内某一核子与其它核子间都有核力的作用
C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且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D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铯(Cs)137能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为$_5$5Cs→$_5$6Ba+x,由方程可判断x是电子
E
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小于原来原子核的质量

题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分析:

核裂变是重核分解为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核力具有短程性和饱和性特点;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发出核能时有质量亏损.

解答:

解:A、核裂变是重核分解为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故_96U+_0n→$_5$4Xe+$_3$8Sr+2_0n是核裂变反应方程式,故A正确;

B、核力具有短程性和饱和性特点,故原子核内某一核子只与较近的核子间有核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只能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中的一种,其中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C错误;

D、核泄漏事故污染物铯(Cs)137能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为$_5$5Cs→$_5$6Ba+x,x的质量数为137-137=0,电荷数为55-56=-1,故x为电子,故D正确;

E、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放出能量,故有质量亏损,即新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小于原来原子核的质量,故E正确;

故选:ADE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物理部分知识,关键是明确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道核力的特性、知道质量亏损现象.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于原子核内部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性现象
B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C
目前核电站中主要利用的是轻核聚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
D
在核反应堆中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
E
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

题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分析:

天射放射性现象使人类开始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掌握核电站的原理,明确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的就用.

解答:

解:A、人类最早发现原子核内部信息是因为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故A正确;

B、结合能不能反应核子间的能量;只有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B错误;

C、目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易控制的重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故C错误;

D、在核反应堆中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故D正确;

E、只有中子数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引发核反应;故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故E正确;

故选:ADE

点评:

本题考查天然放射性的意义,同时注意掌握比结合能与结合能的不同,知道核电站的基本工作模式.

模式切换
热门推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片]...
展开详情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了电子的反物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除带正电荷外,其它性质与电子相同),以下关于电子和正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详情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  )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  )...
展开详情

1961年,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

1961年,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设想,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