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9火箭常规赛赛程(热门20篇)

浏览

3070

文章

234

篇1:中国人谁发明了火箭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火箭最早是万虎尝试火箭载人飞行,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人们已将他的名字用来命名月球背面东方海附近的环形山。

大家知道中国最早尝试火箭载人,而火箭在的航天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里要和大家谈谈在古代是谁发明的火箭。

详细内容

1

明代时火箭不但用于军事领域,而且还出现了火箭载人飞行的尝试。万虎中国明代学者(也有称作"万户")被认为是世界火箭的鼻祖,是试验空中飞行的开拓者。万虎在研究火箭具有推动物体上升能力的基础上,制作了一把木制的椅子,他在座椅背后安装了当时最大的47支火箭,同时把自己捆在座椅的前面,两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人把47支火箭同时点燃,想要借助火箭向前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个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已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升空飞行的人。为了纪念万虎,人们已将他的名字用来命名月球背面东方海附近的环形山。

2

准确地说,火箭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中国是古代火箭的故乡。由中国古代科学家最早运用火药燃气反作用力原理创制的火箭,在当代科学精英的手中发展成为运载飞船升空的大力神,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自豪的辉煌成就。

3

名词的由来

“火箭”这个词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就已出现。在公元228年的三国时期,魏国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装上火把,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进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时,魏国守将郝昭就用火箭焚烧了蜀军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陈仓。“火箭”一词自此出现。不过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头后部绑附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射至敌方,达到纵火目的的兵器。

北宋的军官冯继升、岳义方、唐福等(公元10世纪后期),曾向朝廷献过火箭及火箭制造方法。那时的火箭已经使用了燃烧效能更好的火药,但仍由弓弩射出。从而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它用纸糊成筒,把火药装在筒里压实,绑在箭杆上,用弓发射出去。后来在原始火箭基础上做了改进,将火箭直接装入杆中间,爆时声响很大,借以恐吓敌人。

4

大约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中国的火药与火箭等火器技术传到了印度、阿拉伯,并经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引发了阿拉伯与欧洲国家对火箭技术的引用,推动了火箭技术的发展。到1805年,英国炮兵军官W·康格里夫创制成脱胎于中国古代火箭的新式火箭,成为近代火箭的肇端,射程达到了2.5~3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火箭技术逐渐用于空间探测和开发。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艘“东方”号飞船发射成功。1969年7月20至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火箭人式的锻炼方法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火箭流瑜伽是一种把流瑜伽的节奏感和阿斯汤伽的休式序列更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瑜伽,对身形的塑造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小编带你了解火箭人式的锻炼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女性在修练瑜伽时的禁忌

1、有血液凝固疾病者,避免练习瑜伽。

瑜伽的动作需要摆位、肢体伸展扭转,过程中可能导致末梢血流减少,更容易导致血液凝固严重,引发心脏血管疾病。

2、骨质疏松症者,练习要小心。

有些瑜伽的动作必须用手或脚等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如果有骨质疏松症,很可能因为核心肌群的力量没有训练好,以致手肘支撑的时候,不小心骨折。

3、脊椎滑脱症、椎间盘突出者,要避免腰部过度弯曲。

瑜伽最基本的几个动作中,“拜日式”就是其中之一,练习者必须将腰部往下弯曲,此时有脊椎滑脱症者,可能因为这样的动作而导致脊椎再度滑脱;或是有椎间盘突出者,也可能因为弯腰的动作不慎,而引发下肢神经压迫更严重。

4、身体状况不佳、大病初愈、骨折初期不宜练习瑜伽。

瑜伽需要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锻炼身体机能及肌群的功效,如果身体状况不好,肌肉、关节、韧带无法发挥力量,练习瑜伽的时候,就很容易受伤。

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体位法。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这个词,是从印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

火箭人式的锻炼方法

1、单腿保持平衡,双手放在微屈的膝盖上,利用双臂稳定身体。双肩下沉。尽量保持与耳朵的距离,另一条腿向后伸展。伸展髋部和大腿。这将帮助你感受从腹部到脚趾的舒展。

2、胸部微微高于髋部。这使背部拉紧、稳固。腹部内收。使下背部稳定,同时加固支撑腿一侧的髋部。后腿尽量伸直,就像推动火箭向前一样。

3、你有一种飞翔的感觉,髋部的轻盈让你几乎忘记了支撑腿的存在。胸部和抬升腿分别向前后伸展,使身体变得修长。腹部始终内收,让你感到轻盈。整个身体也处在即将打开的状态。此时,任何事情都变得可能。让自己飞起来吧,哪怕还有一条腿着地。

为什么选择火箭瑜伽

火箭瑜伽不仅包括了基本体式,也包括了更具挑战性也更加多样化的难度体式,比如在阿斯汤加高级序列中的一些手臂平衡和后弯体式。火箭瑜伽可以更快地帮你提升体式水平。

也许第一堂课你会觉得,这个好像阿斯汤加,没有什么特别呀!但是只要坚持练习下去,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坚持练习数年,你会发现自己:

倒立不用再借助墙壁;倒立练习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了;倒立的时候再也不用怕身体翻倒,因为肩膀和手臂可以更加坚实有力地控制身体了;身体柔软度提高、核心力量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东京奥运会赛程具体安排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东京奥运会共设33个大项339个小项的比赛,涉及比赛场地达42个。那么7月27到30日赛程怎么安排的呢?今天小编整理了东京奥运会赛程具体安排_东京奥运会27到30日赛程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1月29日 周四 (18场·有10场金牌赛)

09:00

橄榄球

女子分组循环赛C组

中国 - 美国

09:30

游泳

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

09:44

游泳

男子200米蛙泳决赛

10:00

乒乓球

女子单打半决赛

10:28

游泳

女子200米蝶泳决赛

10:37

游泳

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

11:31

游泳

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

13:30

女子多向飞碟决赛

14:30

射击

男子多向飞碟决赛

15:25

女子预赛B组

中国 - 俄罗斯奥委会

15:30

橄榄球

女子分组循环赛B组

加拿大 - 斐济

16:00

橄榄球

女子分组循环赛B组

巴西 - 法国

17:25

女子78公斤级决赛

17:30

曲棍球

女子分组循环赛B组

中国 - 西班牙

18:50

竞技体操

女子全能决赛

19:00

乒乓球

女子单打铜牌赛

20:00

篮球

男子预赛C组

阿根廷 - 西班牙

20:00

乒乓球

女子单打金牌赛

2月28日 周三 (17场·有12场金牌赛)

08:18

赛艇

女子双人双桨决赛 - 分组A

09:30

赛艇

男子四人双桨决赛A

延期

09:41

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

09:49

游泳

男子200米蝶泳决赛

10:45

游泳

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

10:54

游泳

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

11:26

游泳

男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

12:40

男子预赛A组

伊朗 - 美国

14:00

跳水

男子双人3米跳板跳水

17:00

男子金牌赛

17:20

水球

女子预赛B组

中国 - 日本

18:00

曲棍球

女子分组循环赛B组

阿根廷 - 中国

18:50

举重

男子73公斤级A组

19:00

男子单打1/4决赛

19:00

乒乓球

男子单打1/4决赛

20:55

三人篮球

女子金牌赛

21:25

三人篮球

男子金牌赛

3月30日 周五(22场·有14场金牌赛)

08:00

混合双打铜牌赛

09:41

游泳

女子200米蛙泳决赛

09:50

游泳

男子200米仰泳决赛

09:59

游泳

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

10:16

游泳

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

10:40

小轮车竞速

男子决赛

10:50

小轮车竞速

女子决赛

13:00

射击

女子25米手枪决赛

13:50

蹦床

女子决赛

14:30

羽毛球

混合双打金牌赛

14:30

羽毛球

男子双打半决赛

14:30

羽毛球

男子双打半决赛

14:45

女子个人半决赛

15:00

射箭

女子个人半决赛

15:00

激流皮划艇

男子皮艇决赛

15:30

射箭

女子个人铜牌赛

15:45

射箭

女子个人金牌赛

16:30

橄榄球

女子1/4决赛

18:30

击剑

男子团体重剑金牌赛

19:30

田径

男子10000米决赛

20:00

篮球

女子预赛C组

澳大利亚 - 中国

20:00

乒乓球

男子单打金牌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火箭少女是限定团吗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了解到限定组合一般都有期限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2018年4月21日,由腾讯视频制作的一档选秀节目《创造101》上线首播此节目由来自多家经纪公司的101名女练习生相互竞争,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前十一位练习确定获胜并且以限定组合火箭少女101,成员及哇唧唧哇娱乐旗下艺人的名义进行为期两年的活动。

火箭少女101中的11个女孩,经过封闭了三个月的比赛,一出道便被推到行业最瞩目的位置,她们缺乏所谓的公众人物意识,对成为专业艺人这件事,都还没有做好准备,除了要面对外界的质疑还要进行团员相处的磨合。

由于中国女团市场的颓废,2018年创造101播出后,让中国女团市场出现了复苏,创造101承载了很大的希望,虽然对于这个团体有很多的质疑,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女团还未破茧便已失败,很明显,整个组合的成立就是有一个活动限定时间的,所以火箭少女101是限定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用哪个型号火箭发射的?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征3B)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5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2018年12月8日凌晨02: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长征三号乙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二号捆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与长征三号甲火箭相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基本与长征二号捆火箭相同,表现为在长征三号甲的第一级火箭周围捆绑了4个与长征二号捆相同的液体火箭助推器并增长第二级火箭。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5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长三乙火箭还可执行其它轨道要求的任务,并且还可满足有效载荷调姿、再定向和起旋要求,以及双星和多星发射的要求等。长三乙火箭可提供多种整流罩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

发射历史

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进行发射,火箭将被装载在火车上从北京运往四川省的西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中心进行各种测试和操作活动,包括在技术中心的四次总检查、火箭由技术中心转运到发射中心、火箭各子级在发射中心起竖对接、在发射中心的四次总检查、卫星/火箭联合操作、火箭加注、以及最后发射倒计时等。

2016年8月6日零时2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1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星。

2016年12月11日0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3月10日凌晨0时28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第300次发射,成功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

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草船借箭想必大家都是有听说的,当时这个战役也还是把人看得大呼过瘾啊,真的是很有味道啊,但是过后有的人要问了,以曹操的才智在当时放个火箭诸葛亮他们也是不为过的吧?那么当时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呢?其实问题非常的简单,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首先小编还是给大家说说这个草船借箭的真实性吧,这个草船借箭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不叫草船借箭,而叫孙权为了使船不倒,在船一边被箭射多了之后,就倾斜了这样船差点就要沉了,这个孙权才调转船头让船的另外一边也受箭,这样船就摆正了,这件事情其实是发生在孙权去探查曹操的水军的情况时候发生的,其实这件事情和诸葛亮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但是没有办法啊,大家既然都觉得是诸葛亮草船借箭,那么我们就以这个前提来分析当时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吧。

第一:

当时的弓箭射程并不太远,如果诸葛亮靠太近,会有被抓危险,所以是在弓箭的极限距离试探,那么如果再在弓箭上加入火箭元素,那么弓箭是射不到人的。

第二:

当时雾气那么大,曹操人都看不清楚,火箭属于消耗品,再没有特定的情况下,盲目的放火箭去射击敌人,这是一种浪费,没有必要。

第三:

当时是在江上啊,火箭就算点起来了,那么风一吹岂不是自己也很危险?

第四:

这个其实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曹操的水军船于船之间都是相互联合在一起的,如果曹军贸然的使用火箭,孙权来个拼死突围把着了火的船开到曹魏大军中怎么办啊?这不就直觉坟墓里?

所以综上所述,曹操在当时的情况,不管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放火箭的前提,既然这样那曹操为什么要放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从红石导弹到土星号火箭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林白在目睹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时,曾意味深长地回忆说:“ 1929 年,戈达德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多级火箭发射前景的美丽蓝图,30 年后的今天,我在卡纳维拉尔角亲眼看到一枚巨大的多级火箭腾空而起的动人情景。我真不知道,是他那时在做梦,还是我现在在做梦。”美国火箭先驱戈达德早在 1945 年 8 月 10 日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所梦寐以求研制多级火箭到太空飞行的执著追求,后来由 1955 年加入美国藉的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布劳恩实现了。

冯·布劳恩就在戈达德逝世不久,被作为战俘从德国到了美国,把戈达

德留下的事业担负起来。开始,布劳恩仍然从事导弹研制,为美国制造战争武器效劳。1945 年至 1949 年,他在白沙靶场继续研究试验 V—2 导弹,同时把它改装成高空地球物理火箭。1950 年 8 月,布劳恩被调到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红石兵工厂,在 V—2 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红石导弹。这种导弹长 19.2 米,直径 1.78 米,总重 18 吨。1955 年研制成功丘比特型导弹,弹长 17.7 米,直径 2.68 米,总重 48 吨。这两种导弹都是单级火箭结构,还不足以达到运载卫星的能力。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抢先把世界上第一颗卫星送上地球轨道之后,美国为了不落人后,赶上苏联,决定将丘比特导弹改装为丘比特 C 运载火箭。原来,美国于 1955 年开始实施发射卫星的计划,曾研制过一种运载火箭,结果不仅未赶在苏联之前捷足先登,而且在紧步苏联后尘于 1957 年 12 月 6 日第一次发射卫星遭致失败。因此,布劳恩感到责任重大,决心一试身手,挽回声誉。

1958 年 2 月 1 日,布劳恩主持研制的丘比特 C 运载火箭把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 1 号”成功地送上地球轨道运行。丘比特 C 运载火箭有四级,第一级是红石导弹的改进型,第二、三、四级分别由 11 个、3 个和 1 个固体火箭捆绑而成。由于丘比特 C 火箭的推力较小,它发射的“探险者 1 号”卫星重量只有 8.22 公斤,不及前苏联第一颗卫星重量的十分之一。尽管如此,它毕竟打开了美国通向太空之路。

此后,在布劳恩的主持和参与下,从 1958 年起,美国先后利用几种中程和洲际导弹,经过改进研制成功雷神系列、宇宙神系列,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其中每一个系列都包括了几种不同用途的型号。这些运载火箭在美国航天计划中争奇斗艳,各显其能,屡建奇功。而布劳恩的辉煌成就,莫过于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研制的土星5 巨型运载火箭,这是火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美国在发射卫星和载人上天的激烈竞争中,都落在前苏联的后面。为了摆脱这种难堪的局面,在美国第一个航天员格伦上天飞行之后,就马上把赌注下在载人登月上,决心要抢在前苏联之前夺走这顶桂冠。1961 年 4 月 20 日,美国总统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出:用火箭载人登月,再返地球。为此,总统召见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询问在 60 年代能否把人送上月球。布劳恩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行!”

于是,美国决定把规模浩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作为国家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有推力相当大的运载火箭。为了抢先登上月球,布劳恩担起重任,迅速制定了土星号登月火箭的研制计划。经过苦心经营,两年后首先研制出了“土星 1”号两级液体火箭,它全长 35 米,直径 6.5 米,看起来已经是一具庞然大物了。1966 年又研制成土星 1 号的改进型“土星 1B” 运载火箭,从 1966 年到 1968 年曾进行过 5 次不载人的亚轨道试验飞行,直到 1968 年 10 月 11 日用它完成了第一次载人轨道飞行。在此前一年,1967年“土星 5”号巨型运载火箭问世,从而确立了它在火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是一种三级液体火箭,相当于 36 层大楼高,全长 110.6 米,直径 10 米,起飞重量 2840 吨。它是美国最大的运载火箭,能把 100 吨重的卫星送上地球轨道,或者把 50 吨重的飞船送上月球。1967 年 11 月 9 日进行飞行试验,将不载人的“阿波罗 4”号飞船送入地球轨道。此后不到两年时间,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用“土星 5 号”运载火箭破天荒地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飞行,写下航天史上最壮丽的一页。

从红石导弹到“土星 5 号”运载火箭,记录下布劳思的艰辛而光荣的历程。“土星 5 号”的成功,标志着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当人们赞誉布劳恩为发展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时,他回答说:“我认为,要像一个从萌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自然生命那样,经过理想、奋斗、成功来实现前人和他人未完成的事业,乃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4、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火箭的头部是尖的的原因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火箭(rocket),火箭有很多种,原始的火箭是用引火物附在弓箭头上,然后射到敌人身上引起焚烧的一种箭矢。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用。现代的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现代火箭可作为快速远距离运输工具,可以用来发射卫星和投送武器战斗部(弹头)。

火箭

火箭的头部是尖的的原因

我们看到的火箭和飞机的头部都是尖的,这是为了减小它们在飞行中空气所带来的阻力。不要说飞机火箭那么快的速度了,就是你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伸出头来,也会体会到空气阻力的具大。

速度越快,这种阻力越大。把头部做成尖的,就会减小这种阻力了。

实际上,即使做成尖的,阻力还是很大的,还会使飞机和火箭因为摩擦带来许多热量,所以高速火箭一般在飞行时还要采取一些降温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的区别是什么?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固体火箭液体火箭的区别就是两者使用的推进剂不同

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固体推进剂,即使用固态化学物质(能源和工质)作为推进剂。液体火箭发动机使用液体推进剂,即使用液态化学物质(能源和工质)作为推进剂。

两者的组成也不同。

固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由壳体、固体推进剂、喷管组件、点火装置等四部分组成;

液体火箭发动机一般由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

因为使用的推进剂与组成架构的不同,所表现的优缺点也不同。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羽流辐射较强、烟雾较多”等等。缺点包括“其设计相对简单、组部件较少”等等。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包括“通常比冲最高、羽流辐射很弱、烟雾很少”等等。缺点包括“设计相对比较复杂、组部件较多、故障模式较多”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箭为什么不往西往北飞?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火箭如果向东飞行,相当于“顺风”而行,可以借助地球自转带来的速度增量,速度的损失与燃料的消耗会更少,增加火箭发射的成功率。

火箭如果向西飞行,就相当于“逆风”而行,速度会损失,耗费的燃料更多。我国火箭一般都是往东飞,当然这个东不是绝对的正东,而是根据实际发射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向东飞行。

火箭发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还有其它非技术因素的综合考虑。比如我国北面毗邻蒙古国、俄罗斯,火箭如果从酒泉或太原向北发射,残骸落区不易选择,飞行弹道也会引起航区经过的某些国家的敏感。

火箭如果向南发射,残骸落区和非技术因素都相对容易处理。我国火箭在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时,会选择向南飞。事实上,除了我国以外,其它国家的火箭发射,一般也是向东或是向南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折纸----如何制作一枚火箭?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用纸折一枚火箭,简单又好看,下面就来折火箭。

操作方法

1

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将正方形的角向对面折,折出中间的两条线。

2

将正方形下面的角向上对折,折成三角形。

3

将三角形左右两个角,从内侧向中间折,折成如下的三角形。

4

将左右两个角向上对折,后面也一样折。

5

将上面两个角向下翻下来,翻成两个正方形。

6

将纸的侧面翻到正面来。

7

将左右两边向中间对折。

8

再将纸的侧面翻到正面来。

9

将中间的两个角向左右撑开,折成如下的样子,后面的两个角也用同样的方法折。

10

将纸的四个角均匀地打开,一个小火箭就折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抢SpaceX饭碗?世界首枚3D打印火箭在新西兰发射了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在硅谷成立了四年多的火箭实验室回到了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贝克的家乡新西兰,做了一件创造了许多“第一”的事情:它向太空发射了一枚由电池驱动的3D打印的小型火箭。

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4点20分,3D打印火箭“电子”(Electronic)在新西兰北岛的马西亚半岛完成了升空测试。该火箭只有17米高,直径只有1.2米,最大运载能力为150公斤。

这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枚从私人发射台起飞的火箭,也是新西兰发射卫星运载火箭历史的开端,使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11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

低发射成本一次性低成本火箭的研发

公司创始人彼得·贝克说,尽管第一枚试射的两级火箭成功地完成了第一级的分离和第二级的驱动,但它仍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在50万米的高度进入低地球轨道。幸运的是,火箭上覆盖着传感器,便于发射小组进一步研究。今年还将有两次试航,随后将在下半年进行全面的商业运营。

英国广播公司科学记者乔纳森·阿莫斯认为,电子发射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尝试,预示着打破目前大型火箭发射卫星的垄断。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火箭实验室可能在今年年底发射一个小型月球着陆器,并与维珍轨道公司研发的一个类似项目进行竞争。

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对硅谷“钢铁侠”马斯克领导下的SpaceX的又一次打击然而,马斯克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正在探索的火箭业务与火箭实验室的目标不同。前者研究如何重复使用火箭来降低成本,而火箭实验室则专注于发射一次性的廉价小型火箭。

此外,SpaceX的任务是帮助美国航天局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并最终承担将人送上火星的任务。因此它的猎鹰9号高70米,最大运载能力为22800公斤,与联合发射联盟的阿特拉斯五号火箭的规格相似。

火箭实验室的目标是将小型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因此每次发射成本仅为500万美元,不到SpaceX 6200万美元的十分之一。火箭实验室也带来了共享经济的好处。如果它愿意“拼车”上天,立方体卫星的发射成本只有77,000美元。

为新西兰创造商业机会

除了价格上的优势,火箭实验室在新西兰发射火箭的选择也受到了业界的青睐。首先,由于新西兰的空中交通较少,没有必要因为发射火箭而改变航班,发射时间安排得更好。然而,由于天气原因,“电子”的发射也被推迟了四天。

第二,无论是在新西兰的发射还是火箭的坠落都是在公海上进行的,这不会干扰人员或损坏财产。此外,在新西兰发射很容易将卫星送入连接地球两极的极地轨道。许多组织都珍惜这个机会。

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西蒙·布里奇斯(Simon Bridges)明确表示,此次成功发射将吸引其他航空航天公司选择该国作为发射场,提升新西兰在卫星发射行业的国际地位,并创造大量商机。

目前,火箭实验室已经接到美国宇航局的命令,在地球附近发射小型卫星。参加谷歌月球X奖太空竞赛的月球快车已经下了三份订单,希望在今年竞赛结束前发射小型月球着陆器。许多小型卫星运营商也下了订单,据说今明两年都满了。

创始人彼得·贝克尔说,第二次试验希望火箭能以最大运载能力进入低地球轨道,希望它能在未来每年至少发射50次,并有望使全球卫星发射数量增加一倍。下图显示彼得手持3D打印的火箭发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火箭要垂直发射的原因

全文共 2389 字

+ 加入清单

火箭有很多种,原始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使用,或将燃烧物附在弓箭头上用做武器使用。下面给大家分析火箭要垂直发射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火箭的整体性能

火箭技术集合了高推力(百万牛顿),高排气速度(海平面音速的10倍),高推重比(>100)以及能在大气层外工作的能力。而且往往可以通过削弱一种性能而使另一种性能更高。

比冲

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就是单位质量的推进剂产生的冲量,即比冲(通常写作Isp)。比冲可用速度(Ve 米每秒或英尺每秒)或时间(秒)度量。比冲大的发动机往往是性能极佳的。

净推力

以下是发动机净推力的近似值计算公式:

公式

由于火箭发动机没有喷气式发动机的进风口,因此不需要从总推力中扣除冲压阻力,因为净推力就等于总推力(排除静态反压力)。

节流

发动机可通过控制推进剂流量 (通常以kg/s或lb/s计)来达到节流的目的。

原则上,发动机可通过节流使出口压力降至围压的三分之一(喷嘴流动分离)而上限可至发动机机械强制允许的最大值。

实际上发动机可节流的范围要出入很大,但大部分火箭都可以轻易达到其机械上限,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燃烧稳定性。例如推进剂喷嘴需要一个最小压力来避免引起破坏性振动(间歇性燃烧和燃烧不稳定),但喷嘴往往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和测试。而且有必要保证喷嘴出口压力不会低于围压太多,以避免流动分离问题。

能量效率

火箭发动机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热力发动机,产生高速射流,结果如同卡诺循环一样产生高燃烧室温度和高压缩比。如果运载工具的速度达到或略微超过排气速度(相对于运载器),那么能量效率是很高的。而在零速度下,能量效率也为零。(所有喷气推进都是如此)

火箭要垂直发射的原因

朋友!你是否曾去过酒泉的火箭发射基地呢?只见硕大的火箭矗立在发射架上,整装待发,就在起动时的一刹那,底部喷出一束炽烈的火光,其火箭径直冲向碧蓝的天空中。那幺为什么火箭要垂直发射呢?

其实火箭在起飞的一刹那要减轻火箭的重量,而且飞行过程中还要减少空气阻力。人们总是希望只消耗较少的能量便能使火箭平稳的起飞,并获得非常大的飞行速度。

发射台上的火箭起飞之后,如果推力大于重力,火箭才会慢慢且平稳地垂直上升,并逐渐快速飞向空中。假设不是垂直发射而是倾斜发射的,那幺火箭就一定在倾斜的发射架上滑行非常长的距离才能获得足够的起飞力量,以免很快掉到地上来;这不但要多消耗能量,并且要有很长的发射架。弹道式火箭的推力比其重力大不了多少。一般采用垂直发射较为合适。火箭飞行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和大气的密度、压力、温度有直接联系,而空气的因素又随高度的不一样而显着变化,所以,垂直发射能够使火箭尽快地穿过浓密的大气层而进入高空飞行,以降低能量的消耗。

如此可知,垂直发射火箭是最合理的发射方法。

火箭的点火系统

点火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火工装药,等离子体焰矩,电火花塞。一些燃料和氧化剂相遇燃烧,而对于非自燃燃料,可以在燃料管口填充自燃物质(俄罗斯发动机常用)。

对液体和固液混合火箭来说,推进剂进入燃烧室都必须立刻点火。液体推进剂进入燃烧室后点火延迟毫秒级时间,都会导致过量液体进入,点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会超过燃烧室设计最大压力,从而引起灾难性后果。这叫做“硬启动”。

气体推进剂不会出现硬启动,因为喷注口总面积小于喷管口面积,点火前即使燃烧室充满气体也不会形成高压。固体推进剂通常使用一次性火工设备点燃。

点火后,燃烧室可以维持燃烧,点火器不再需要。发动机停机几秒钟后,燃烧室可以自动重点火。然而一旦燃烧室冷却,许多发动机都不能再点火。

火箭发动机-羽流物理

煤油的废气富含碳,根据其发射谱线羽流呈橙色。基于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氢燃料的火箭的羽流大部分是水蒸汽,肉眼几乎不可见,但在紫外线和红外线视野中呈亮色。固体火箭推进剂含有金属元素如铝,其燃烧发白光,因此其羽流高度可见。一些废气,尤其是酒精燃料的羽流呈钻石型激波。

火箭的羽流形状取决于设计高度,高度推力及其他因素。在高空所有火箭尾焰都呈超过度膨胀状态,并在尾部收束。

1.

2.

3.

4.

5.

火箭的冷却系统

材料工艺

反应物料在燃烧室的反应温度可达约3500 K (~5800 °F)。这个温度远超出喷嘴和燃烧室材料的熔点(石墨和钨除外)。的确在某些材料自身承受范围内能找到合适的推进剂,但要保证这些材料不会燃烧,熔化或沸腾也很重要。材料工艺决定了化学火箭尾气温度的上限。

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普通材料如铝、钢、镍或铜合金并采用冷却系统来防止材料过热。如再生冷却,使推进剂燃烧前通过燃烧室或喷嘴内壁的管道。其他冷却系统如水幕冷却、薄膜冷却可以

火箭发动机

延长燃烧室和喷嘴的寿命。这些技术可以保证气体的热边界层在接触材料时温度不会影响材料的安全性。

火箭中的热流通量往往在工程学上是最高的,其变化范围在1-200 MW/m2。而喷口处热流通量又是最高的,通常是燃烧室和喷嘴处的两倍。这是由于喷口处尾气的高速(导致边界层很薄)和高温造成的。

大部分其他的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气轮机运转在高温下,但由于其表面积过大,难以冷却,因此不得不降低温度,损失了效率。

常用的冷却方式

不冷却:用于短时运行或测试

烧蚀壁:室壁有烧蚀材料,可不断吸热脱落

辐射冷却:使室壁达到白热状态以辐射热量

热沉式冷却:将一种推进剂(通常是液氢)沿室壁倒下

再生冷却:推进剂在燃烧前先流经室壁内的冷却套管

水幕冷却:推进剂喷射器被特殊安置,以使室壁周围的燃气温度降低

薄膜冷却:室壁被液体推进剂浸湿,液体蒸发吸热使之冷却

所有的冷却措施都是要在室壁形成一层比室内温度低的隔离层(边界

火箭发动机

层),只要这层隔离层不被破坏,室壁就不会出问题。而燃烧不稳定或冷却系统故障常常会导致边界层的保护中断,随后导致室壁被破坏。

再生冷却系统还有第二层边界层,就是围绕室壁的冷却管道壁。由于这层边界层充作室壁和冷却剂的隔离层,因此其厚度要尽可能地薄,这可以通过加快冷却剂流速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火箭接力赛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齐奥尔科夫斯基首先提出火箭列车的概念,就是把两节以上的火箭串联或并联起来,组成一列多级火箭来提高火箭的速度,以达到战胜地球引力的目的。

多级火箭系列用一种质量抛扔原理,即火箭发射后,把已经完成任务的无用结构抛掉,使火箭发动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用于提高航天器的能量,从而间接地减轻火箭的结构质量,提高火箭的质量比。这样,在使用同样性能的火箭发动机和相同技术水平的箭体结构的条件下,用单级火箭无法达到的宇宙速度,而用多级火箭就能实现这个速度。

世界各国研制的运载火箭已有数十种,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级首尾联结的串联式火箭,另一种是下面两级并联、上面一级串联的混合式火箭。运载火箭的大小,由其飞行任务要求的有效载荷和飞行轨道而定,若飞行轨道相同,有效载荷愈重,则火箭起飞质量也愈大;若有效载荷不变,飞行轨道愈高,火箭的起飞质量也愈大。由于卫星或飞船等航天器的轨道较高,本身质量也大,所以,运载火箭都是一些身高体重的庞然大物。它们的质量至 少几十吨,一般为一百多吨到几百吨,有的甚至可达二三千吨。火箭高一般为三四十米,有的超过 100 米。火箭粗都在 1 米以上,一般为 3 米左右,最粗可到 10 米。在通常情况下,发射一颗质量为 1 吨的卫星,运载火箭质量为 50 至 100 吨。如美国发射“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的“土星”5 号运载火箭,全长 110.7 米,直径 10 米,起飞质量为 2840 吨;“阿波罗”飞船的质量只有 41.5 吨。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火箭列车”了。

这种三级“火箭列车”是如何驶出地球到太空去的呢?它耸立在发射台上,首先由地面控制中心指令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火箭徐徐上升,加速飞行,逐渐按预定方向转弯,一百多秒钟后,火箭大约达到 70 公里左右的高度,第一级燃料耗尽后火箭发动机关机,并脱离整个火箭列车坠落地面;第二级接着点火,继续加速飞行,火箭飞出稠密大气层,达到预定高度和速度时,第二级燃料用完后火箭发动机关机并分离,火箭靠获得的能量开始惯性飞行;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工作,当加速到预定速度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关机,航天器与火箭分离,最后把航天器推入预定轨道。当然,运载火箭也不是级数越多越好,因为多加一级,不仅制造工艺和级间分离技术多一层困难,而且所能增加的速度也有一定限制,最多只能比单级火箭的速度大 70 %。现在,一枚三级火箭能达到的速度已超过单级火箭 45%,因此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火箭列车”都选在二级至四级之间,一般用三级的居多,也最为适宜。

前苏联著名航天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关于“火箭列车”的思想,首先提出用单级火箭串联和并联结合的方式组成多级火箭实现宇宙航行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是用一枚较长的地球物理火箭作芯级,芯级长 29.17 米,直径 2.95 米,装一台 PД—108 液体火箭发动机;在其周围捆绑 4 台助推器组成助推级,助推级长 19 米,直径 3 米,各装一台 PД 107 液体发动机。这样把芯级和并联的助推级串联起来,组成一枚两级液体火箭,从而产生足够的推力和需要的速度,把安装在火箭最上面整流罩内的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这种火箭发射时,5 台发动机同时点火,产生 398 吨力(3900千牛)的起飞推力,火箭飞行 120 秒后,4 个捆绑的助推器工作完成与其脱离,并被抛掉,这时火箭飞行高度为 50 公里,飞行速度达到 3.2 公里/秒。然后芯级的火箭发动机继续工作 180 秒,使火箭加速到 8 公里/秒的速度,此时卫星与火箭脱离,被推进到环绕地球的预定轨道上飞行。人类靠这种“火箭列车”的接力加速,跨入了宇宙空间的门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火箭上天有着什么用途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火箭上天的用途是帮助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进入太空等,火箭把这些航天器送入太空是为了对太空进行探索、寻求,探索宇宙的发展与未来,寻求人类未来可以生存的环境。

火箭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

火箭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器,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的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的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可以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按运载能力分为小型火箭、中型火箭、大型火箭和重型火箭。按轨道划分为近地轨道火箭、太阳同步轨道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火箭以及月球轨道火箭等。

火箭探空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起步项目之一。中国于1958年开始发展火箭探空事业,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九章、杨南生、王希季等倡导和领导下创建了火箭探空事业。在研制发射了多种型号的试验研究、试验性探空火箭的基础上,中国的第一枚探空火箭于1960年9月首次发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长征六号火箭商业首发成功!完美一箭三星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11月21日12: 50,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6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这是长征6号自2015年首次成功发射以来的首次商业发射任务。三颗“吉林一号”视频卫星(04/05/06)通过一箭三星的方法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5次飞行。

这三颗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主要开展高空间分辨率视频成像技术应用。它们将逐步提高和增强星座观测能力,促进遥感工业应用和商业市场推广。

长征六号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重要成员。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开发的。火箭体总长度为29.3米,一级直径为3.35米,二级和三级直径为2.25米,起飞推力为1200千牛顿,运载能力为1吨,用于7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长征六号使用液氧和煤油发动机,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它还开创了“三级”测试和发射控制模式,即水平整体测试、水平整体星箭对接、水平整体运输和垂直发射,从而大大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以满足微型卫星和商业发射的需要。

2015年9月20日,长征6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首飞,一箭20星,创下中国多箭发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对改善我国运载火箭的型号谱,提高其进入太空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火箭为什么需垂直发射?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你去过酒泉的火箭发射基地吗?我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箭站在发射器上,准备出发,就在出发的瞬间,底部喷射出一束炽热的火焰,火箭径直射向蓝天。那么为什么火箭应该垂直发射呢?

事实上,火箭需要在起飞时减轻火箭的重量,还需要在飞行中减少空气阻力。人们总是希望火箭能以较少的能量消耗顺利起飞,并获得很高的飞行速度。

发射台上的火箭起飞后,如果推力大于重力,火箭将缓慢而稳定地垂直上升,并逐渐快速地飞向空中。假设火箭是倾斜发射,而不是垂直发射,火箭必须在倾斜发射器上滑行很长的距离,以获得足够的起飞力,避免迅速落地。这不仅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还需要一个长发射器。弹道火箭的推力并不比其重力大多少。一般来说,垂直发射更合适。火箭在飞行中遇到的空气阻力与大气层的密度、压力和温度直接相关,空气系数因高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垂直发射可以使火箭尽快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进入高空飞行,从而降低能量消耗。

由此可见,垂直发射火箭是最合理的发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草船借箭的时候,为什么曹操没有放火箭?

全文共 1327 字

+ 加入清单

草船借箭的故事,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只不过,都认为像《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那样,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妙计,轻松就为吴蜀联盟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但事实上,这件事情虽然存在,主角却与诸葛亮没什么关系,又是罗贯中掰扯过来的,真正的借箭人乃是孙权。但是,很多人又有疑问了,为什么曹操当时没有直接射火箭,这样一来,不久能把对手直接烧死,不管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下面就来解析一下,为什么曹操没有这么做。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它把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描绘的淋漓尽致。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草船借箭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故事的主人翁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在三国演义中,为了体现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超高智慧,罗贯中便改编了这个故事。

当时周瑜有心为难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信心满满地说只需要三天,不明所以的伙伴都为他担心不已,结果第三天诸葛亮真的带着十万支箭回来了。

后来不少学者对草船借箭这件事充满了疑问,根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火箭已经存在了,因此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便成了最大的疑问。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不管曹操放不放火箭,他都必输无疑。

第一,由于是大雾天气,空气能见度很低。曹操看不清船上全是草人这样的易燃物品,自然就没有想到用火箭来对付。

第二,也正因为大雾弥漫,两边都摸不清对方的底细,曹操是通过对方擂鼓声来判断对方的大致方位。要是曹操贸然使用火箭,还没发射,火光就会先暴露自身位置,给对方以明确的打击目标。

第三,火箭一般是用来攻城,烧毁对方防御设施。而现在对手是可移动的船只,要是将其引燃,船只冲进曹军大营,这岂不是引火烧身?

第四,当时白雾茫茫,空气潮湿。这种天气非常影响火箭的使用,一般射到半空中,火就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扑灭,达不到晴天使用火箭的效果。

第五,由于火箭的箭头上要附加可燃物,增加重量,就会降低射程。当时曹操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对方的船只,可见对方离岸边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可能处于火箭的射程之外。

第六,火箭的造价昂贵,成本太高。在三国时期,硫磺、火油这些都是稀有产品,不像做箭的竹子羽毛那么廉价,轻易不能使用,何况还是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

第七,正因为造价太高,军中就不可能常备。一般只有在攻打重要城池的时候,军中会事先准备好相应数量的火箭,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时候曹操就算想要用火箭,仓促间也拿不出来。

第八,火箭的使用非常不方便。要是用普通的箭,士兵们可以拿一大捆放在箭篓里,随用随取,非常方便。而火箭属于危险品,必须小心使用,用的时候还要先点火,影响弓箭手出箭的速度。所以使用火箭必须是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而不适合突发情况。

第九,从环保学,资源再利用的方面看,火箭也不适合随便使用。不像一般的冷兵器,打扫战场的时候还可以缴获不少战利品。火箭属于一次性产品,射出去就烧没了,这不符合战争的长远利益,所以火箭虽好,用起来也应该有节制。

第十,曹操并不喜欢用火攻这种极端的方式,费好大劲攻下一座城,都被烧成废墟了有什么意思?只有诸葛亮才喜欢玩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连他自己都说干这些缺德事会折寿。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曹操是不会轻易用火箭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不管曹操用不用火箭,借箭都是必胜无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超赛程2022年12月26日起每一轮赛程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英超赛程

2022-2023英超联赛赛程如下(第17轮比赛-第38轮比赛)

第17轮比赛:2022年12月26日-12月29日

第18轮比赛: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

第19轮比赛:2023年1月4日-1月6日

第20轮比赛:2023年1月14日-1月16日

第21轮比赛:2023年1月21日-1月24日

第22轮比赛:2023年2月4日-2月6日

第23轮比赛:2023年2月11日-2月14日

第24轮比赛:2023年2月18日-2月20日

第25轮比赛:2023年2月25日-2月26日

第26轮比赛:2023年3月4日

第27轮比赛:2023年3月11日

第28轮比赛:2023年3月18日

第29轮比赛:2023年4月1日

第30轮比赛:2023年4月8日

第31轮比赛:2023年4月15日

第32轮比赛:2023年4月22日

第33轮比赛:2023年4月26-4月27日

第34轮比赛:2023年4月29日

第35轮比赛:2023年5月6日

第36轮比赛:2023年5月13日

第37轮比赛:2023年5月20日

第38轮比赛:2023年5月28日

2022-2023赛季英超联赛

第31届英超联赛的第一轮比赛于2022年8月6日开始,由于与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时间(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2月18日)相冲突,于是举办完第16轮比赛(2022年11月12日-11月14日)暂停,直到2022年12月16日才重启比赛。此次参赛的球队共有20支,目前积分榜排在第一名的球队是阿森纳足球队,射手榜的第一名球员是来自曼城队的哈兰德,助攻榜排在第一名的是来自曼城队的德布劳内。

第17轮比赛

近期如火如荼的第17轮比赛中,共要进行10场比赛。其中,阿斯顿维拉队以1:3败给了利物浦队,西汉姆联队以1:3败给了阿森纳队,富勒姆队以3:0打败了水晶宫队,布伦特福德队与托特纳姆热刺队以2:2战平,其余球队之间的对阵也十分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球上第一列火车“火箭号”时速只有46公里!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1830年5月3日,第一列普通蒸汽客运列车在英格兰肯特郡坎特伯雷-惠斯勒铁路的一英里路段开通。这是火车载客的开始。

蒸汽机车是一种利用蒸汽发动机将燃料(通常是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转化为机械能使机车运行的火车机车。第一台蒸汽机车由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希克制造,并于1804年2月21日首次测试。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旅行车”。机车将12辆满载煤和面粉的汽车和20辆载满乘客的汽车从伊库莱因安全抵达达林顿车站。当时,火车上有450名乘客,总载重量为90吨,最高时速为20至24公里。“旅行”号的成功交付使用开创了陆上运输的新时代。

1829年,斯蒂芬森成功开发了新的“火箭”机车,并亲自驾驶该车。结果,“火箭”以每小时46公里的最高速度毫无故障地赢得了冠军。自1830年5月3日以来,火车已被正式用于交通运输。蒸汽机在运输业的应用将人类带入了“火车时代”,并迅速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蒸汽机车的出现加快了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的步伐。蒸汽机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