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V—2导弹(实用20篇)

浏览

138

文章

33

篇1:导弹专家肖龙旭:科研征途多英才,新凤清于老凤声

全文共 2879 字

+ 加入清单

火箭队进行实弹训练

小龙旭被视为新闻人物。作为我国著名的导弹专家,他在媒体上出现的次数并不少。然而,在一次近距离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点不同——由于长期过度工作,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头发有些凌乱。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邋遢的士兵,在31岁的时候,领导了一个庞大的“科研军团”,立下了丰功伟绩,并多次获奖。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科研事业一直名列第一,获得了第一个发明和创业特别奖、第一个国家创新和竞赛奖章以及第一个军事科技创新团体奖。

去年,火箭队研究所研究员肖龙旭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科学研究和创新是着眼于实际作战需要,提高导弹武器的作战极限。只有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才能真正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斗力。”

密切关注战场;科学研究没有禁区。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艘进入太平洋预定水域的运载火箭获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沸腾了,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此时,远离家乡山东的小龙旭非常激动。这时,正是他高考志愿的前夕。在填写志愿表格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填写了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并以该市的第一名成绩进入了导弹专业。从那以后,他的生活与中国的导弹工业紧密相连。

他清楚地记得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

那一天,年轻而神秘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次以英雄的姿态登上“中国第一街”,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那一刻,十英里长的街道沸腾了,中国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惊了。

这时,小龙旭刚刚大学毕业,很快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他没想到有一天他能在共和国导弹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指挥员下达“占领阵地”的命令后,参加某一类型的导弹试验和发射任务,运载火箭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才能点火,发射准备时间长。

士兵既昂贵又敏捷,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小龙旭当时有缩短导弹发射准备时间的想法。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演绎,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导和控制方法。那一年,他才30岁。

为了实现这一技术,有必要对导弹控制系统和地面测控系统进行改造。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许多专家也认为有风险。面对巨大的压力,他断言青山正面临困难。在领导和机构的支持下,该项目获得了军事委员会的批准,并被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点项目。

创新应该敢于先下象棋,善于积极作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年轻的肖龙旭带领科研团队终于创造了一个奇迹。这项成果还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某项技术是主要军事大国追求和超越的科学技术制高点,涉及许多专业学科和重大技术难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肖龙旭就下定决心要打破这个“禁区”——这项研究是对导弹控制系统的软件进行改造,对导弹的“大脑”进行手术,难度大,风险大。

“创新注定要冒失败的风险。既然我从事导弹技术,我就必须敢于克服制约武器战斗力提高的难题。”小龙旭下定决心要与风暴作斗争。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进行持续的专项研究,实现了导弹武器技术的重大创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某种类型的导弹已经过飞行验证,并以固定的格式安装,从而实现了其作战性能的质的飞跃。

敢于承担,在使用中寻求极限

作为著名的导弹专家,肖龙旭曾20多次担任重大军事任务的技术负责人,被誉为“中国军事账户”首席专家。

那一年,一枚导弹的推进剂在实弹发射前溢出,引发燃烧。这能玩吗?现场的气氛非常紧张。

年轻的萧隆旭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总部的负责人说:“我给你15分钟,你能打字,用数据说话,并给出明确的意见吗?”

15分钟后,小龙旭和他的助手带领十几个负责计算的同志手动计算了上百个数据,给出了计算结果,并向首长报告:“你们可以战斗了!”立刻,导弹升到空中,成功发射并击中目标!

如果敢于负责是小龙旭的性格背景,那么追求卓越就是小龙旭的科研性格。

实现一个主要任务的困难被概括为“三个监督”——超高、超机动距离和超性能保持期。根据使用过程和确保成功的要求,导弹在实战中需要经过超长机动后进行测试和分解,经过全面检查和组装后才能发射。经过肖龙旭和研究团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在“三超”状态下执行发射任务的保障方案,为该类武器开辟了一种新的作战模式。

自2006年以来,小龙旭领导了一个新型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示范项目。他坚决贯彻执行上级要求,充分发挥军队的主导作用,带领示范队伍刻苦攻关,论证提出了导弹武器系统的体系和要求,为火箭部队武器装备性能和实战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小龙旭的研究字典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估之前,肖龙旭认为一个重要的作战标志值可以通过研究来优化,并以令人信服的技术方案向研发部门保证。经过优化,这种类型的导弹已经最终确定和安装。据专家介绍,与相同直径的导弹相比,这种导弹大大提高了作战性能,是导弹武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正是在这种势头下,一个又一个大胆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新的“剑”被部署来装备部队,使战略导弹部队的战斗力大增。

愿意成为带领团队走向顶端的阶梯。

肖龙旭常说:“科学研究和创新离不开一个词”的拼写。"

他加班是正常的。有一次,为了突破某项技术,他日夜奋战了8个月,在实验室度过了无数个夜晚。为了提高导弹的作战性能,他和他的同志们去了相关的科研机构。收集的数据被三个大书柜填满,技术报告被堆积到一米多的高度。有一年,他急着写一份关于系统改进计划的报告。他一连几十个小时没睡觉。在完成了一份超过10万字的报告后,他平时视力很好,只是此刻感到一片模糊...

尊重人民,团结人民,相互欣赏,共赢发展,这是小龙旭的科研合作逻辑。

“我们的团队很优秀,获得了第一届陆军科技创新集团奖。该团队具有很强的战斗精神和科研能力,并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密切合作2018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肖龙旭表示:“研究机构和工业部门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交流。一旦某些方面认为可行,我们将进行论证,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实验、验证和检查,最终促进科研成果的武器化,提高装备的实际作战能力。”

在萧隆旭带领科研团队突破困境的过程中,拔尖效应在生成中尤为明显。

"肖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而且在激励人们去创造方面,都树立了榜样."在肖龙旭指导的20多名博士和硕士中,许多人已经成长为学术带头人。他非常重视参与科研任务,认为这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机会。仅在一项任务中,他就培养了26名技术骨干,包括4名军队科技带头人和拔尖人才,5名火箭部队导弹专家,8名被聘为硕士和博士导师。

科学研究之旅充满了杰出的人才,新凤凰比老凤凰更清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就导弹武器而言,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其性能。只有通过不断的突破,他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有效的攻击和有效的伤害。”这是小龙旭对创新的理解,也是他的团队始终坚持的创新理念。

现在,在肖龙旭的带动下,一大批优秀人才正以创新、跨越的精神冲锋在装备技术创新的前沿,支撑着国家的重型装备,捍卫着祖国的领土。

字符文件

肖龙旭,1962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1980年9月参军,现任火箭部队研究所研究员。他是首批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技术带头人、火箭兵导弹专家和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名:小龙旭:神力铸就的“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世界上最大的导弹

全文共 7263 字

+ 加入清单

导弹是一种杀伤力大的武器,战争时期很多人就是因导弹而死。而俄罗斯的SS-18号称世界上最大导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世界上最大导弹——SS-18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衍生发展

奥伦堡州的发射场很快将变成航天发射场,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改进工作。这是俄罗斯境内第四个可向太空发射运载火箭的航天发射场(其它的三个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阿斯特拉罕的"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和上文提到的西伯利亚的"斯沃博德内"发射场)。

将服役期已过的重型战略导弹SS-18改造成航天运载火箭的设想由来已久。还在1997年,为实施太空火箭"第聂伯"的研制和使用计划,建立了国际航天公司"太空运输",该型运载火箭的原型就是苏联的、适宜于改造成运载火箭的导弹(第一批运载火箭命名为"第聂伯-1")。"太空运输"公司是根据俄罗斯航天局和乌克兰国家航天局的决定,为和平利用150多枚SS-18导弹而成立的。

乌克兰参加该项计划的理由很简单:"撒旦"导弹(部署时间是1988至1992年)由第聂伯彼德罗夫斯克的"南方"设计局研制,因此作战导弹改为运载火箭的工作由乌克兰的专家来完成。"太空运输"还有一个外国合作伙伴,即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斯坦的领土上有拜科努尔发射场,第一批"第聂伯-1"运载火箭是从那里发射的。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4次轨道发射,在发射中由SS-18改造的运载火箭将15枚商业卫星送上了轨道。这些发射的订货者有英国、美国、意大利、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德国的公司。

为与哈萨克斯坦进行合作,俄罗斯花费了巨额资金。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造成的,在运载火箭飞越的上空每枚火箭会抛撒下180吨胫基燃料和飞行中脱落的火箭级。因此最终决定将危险的发射转移至俄罗斯境内,从这方面来看奥伦堡州的发射场最合适不过了,火箭的飞行弹道正好在秋明州的无人区上空。据俄罗斯媒体资料,发动机一级和7吨重的铝燃料仓将坠落在半径30~70千米的沼泽区,这里正好是秋明州的瓦盖区、维库罗夫区和索洛金斯克区的交界处。

SS-18洲际弹道导弹

前苏联R-36M系列洲际导弹,北约代号SS-18,是苏联建造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洲际导弹。

现役所有SS-18均为88年完成研制,大幅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它的研发和美国海军三叉戟2型导弹处于同一时间段,集中了当时最新技术,但是其荷载能力为美国现役最强导弹三叉戟2型导弹3倍,射程为三叉戟2导弹2倍。后者荷载能力为2.8吨总荷载下射程7600公里。

美军现役唯一的陆军洲际导弹民兵3型导弹均为60年代晚期研发,而被裁掉的于1986年服役的和平保卫者MX洲际导弹也相对现役所有SS-18属于落后型号。截止2000年9月,该各型该导弹共进行150次发射,除4次研发时代的发射失败以外,全部成功。

恶魔之恶

SS-18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导弹,也是俄罗斯导弹技术的换代之作,因此其具备了很多第四代战略导弹的技术和战略思想特点。

设计威力大

SS-18本身就是为打击发射井等加固目标而设计的,因此一开始就将大威力作为目标。在导弹设计中,注重了导弹的巨大推力,其有效载荷接近9吨,这一能力即使是今天的运载火箭也少有能及。巨大的推力使其可以携带更大、更多的核弹头,SS-18单弹头威力甚至曾达到2000万~2500万吨TNT当量,而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威力也只不过1.5万吨,相当于1600多个广岛原子弹。其多弹头型导弹可以携带10个500千吨当量子弹头,而美国1986年才服役的"和平卫士"导弹携带的是10个475千吨当量的子弹头,现在唯一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携带的是3个335千吨当量子弹头。单从威力上看,能和它相比的只有其前身SS-9,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很可能会成为绝无仅有的导弹"巨无霸"。

打击效率高

分导式弹头与集束式弹头的无法自主打击目标不同,能够分别打击各自的目标,也就是说以1当10,1枚导弹可完成10枚导弹的打击任务。而且,SS-18在发展到IV型时,其精度已经达到350米以内,而同期的"民兵"3导弹的精度在370米以上。作为核武器,SS-18的打击精度在今天仍不落后,这使其具有很强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被认为是良好的第一次打击武器。此外,由于该导弹子弹头多,可以很容易饱和攻击敌人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因此最终在敌人阵地上空幸存的弹头比例也会较高。据美国防务专家估计,如果苏联对美国发动第一次打击,用部署的SS-18就足以摧毁美国65%~80%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两个核弹头打击一个地下井),而且还能保留1000枚SS-18导弹弹头来打击美其它目标。因此其较高的精度加上分导式的弹头,使它成为了今天打击效率最高的导弹之一。

抗打击能力强

SS-18在阵地建设中非常重视抗核打击能力。苏联从1974年开始将SS-18部署在升级的SS-的掩体中。由于SS-9采用热发射,发射井下面和周围都建有排烟道,这大大降低了发射井抗压强度。而SS-18采用类似潜射导弹的地下井冷发射,因此将排烟道的空间浇铸上了水泥,缩小了发射井的直径,显著提高了发射井的抗压强度。SS-18的发射井筒深39米,直径5.9米。这些发射井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已可承受每平方厘米365千克以上的压力。同期美国"民兵"导弹发射井的抗压强度只有每平方厘米175千克。此外,为抗近距离核爆打击,SS-18的弹上和阵地电子设备都经过抗核爆电磁脉冲加固,使其具有很强的反击作战能力。导弹射程远 推力大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保证了导弹较大的射程。为了扩大导弹射程,SS-18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两项新技术。一是采用冷发射。SS-18装在玻璃钢制成的运输一发射筒中,然后再部署在发射井内。导弹发射时由安装在运输一发射筒底部的燃气发生器将导弹推出发射筒,一级主发动机在导弹出井后点火起动。这使导弹不需要耗费自身的燃料而渡过了最费燃料的起飞阶段。二是导弹采用了燃料耗尽关机技术,充分应用了所带燃料,提高了燃料使用效率。此外,运输-发射筒冷发射技术还减少了日常对导弹的维护。内部结构紧凑

从外形上看,SS-18无疑是庞然大物,但与其巨大的推力相比其内部结构仍然紧凑严密。一是导弹一级的4个发动机为整体的总成系统;二是将二级火箭发动机完全浸入推进剂箱,使之融为一体;三是首次采用了级间气体分离技术(推进剂贮箱化学增压技术),从推进剂贮箱释放出增压气体使分离的级减速(将燃烧剂喷入氧化剂箱或者将氧化剂喷入燃烧剂箱燃烧),这样就可以不必采用专门的制动发动机,并且简化了增压系统设备。这些措施使SS-18在保持与SS-9同样的外形尺寸情况下,起飞重量由183吨增加到200.6吨,投射重量由5.8吨增加到8.8吨。

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SS-18在战略任务上主要是替代SS-9,而SS-9原来就设计有轨道导弹型,因此SS-18在设计上也留有一定的太空运载工具的改造余地,而从历史上看,太空运载火箭和导弹的通用设计也正是"南方"设计局的拿手好戏。为此"南方"设计局在SS-18设计方案中保留了许多改造空间和接口,这为以后的运载火箭改进奠定了基础,加上其本身具有的巨大推力,将是大推力运载火箭改造的良好对象。从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改造情况来看.这一设计无疑是成功的。

昔日"恶魔"今安在?

冷战后的10年中,SS-18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西方猜测昔日的"恶魔"早已报废。但进入新世纪后,SS-18频频出镜,人们不禁再次开始关注"恶魔"的处境。那么,昔日"恶魔"究竟是如何渡过冷战后跌宕起伏的10多年呢?

无效的枷锁--国际条约下的削减

从俄罗斯的观点来看,SS-18的诞生在客观上减缓了世界武器竞赛和武器部署的速度。例如,由于有了分导式弹头和能够突破敌人反导防御系统的手段,迫使美国最终放弃了"卫兵"陆基反导系统的研制计划,并在1972年签署了数十年后一直成为国际安全体系稳定基石的《反导条约》。实际上,SS-18也的确是西方的心腹之患。美国曾试图发展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对抗SS-18,但是时间紧迫,当时的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决定通过军控条约消除SS-18的威胁。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和各种利益交换之后,美苏终于在1991年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要求将苏联的SS-18削减一半,允许保留154枚。而1993年美俄初步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I)要求俄罗斯拆除所有的陆基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包括SS-18和SS-24等),只能保留90个SS-18导弹发射井,并改为部署其它类型的单弹头导弹。但2002年《莫斯科条约》的签署使START II的削减计划宣告流产。

虽然SS-18逃过了国际条约这一枷锁的束缚,但最终无法摆脱苏联崩溃带来的厄运。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的SS-18遗产的除了俄罗斯外还有哈萨克斯坦。后者在西方压力和支持下于1996年9月销毁了部署在其领土上的全部104枚SS-18。以后,SS-18逐步超过服役年限,状态日益恶化,俄罗斯不得不逐渐削减SS-18的数量。

数量与部署

2000年,俄罗斯共装备有180枚SS-18,携带弹头1800个;到2001年,其数量变动为154枚,相应弹头为1540个,分别部署在栋巴罗夫斯基、卡尔塔雷、乌茹尔3个导弹师。2005年4月,俄国防部长下令从4月1日起俄军开始撤销驻卡尔塔雷的第59导弹师。这使俄罗斯SS-18导弹师仅存第13师和第62师,共装备SS-18导弹85枚,弹头也不超过850枚。外界估计,随着"白杨"M井基导弹的陆续服役,部署较早的第13师的SS-18可能会被裁减。

尾声

撒旦虽好,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其参与研发的厂家"南方设计局"划归乌克兰,战略武器的维护升级要通过邻国来完成,这是俄罗斯政府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所以该弹按计划将于2020年代被新一代RS-28"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所替代。

特点

维持俄战略威慑的稳定性

目前俄罗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包括SS-18、SS-19、SS-25和SS-27四种,其中SS-18携带的核弹头数达850个,占俄罗斯目前陆基导弹弹头总数的43.4%,现役核弹头总数的24.3%,是俄罗斯单型号弹头数量最多的一种,在俄罗斯战略核武器力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曾对外宣称,SS-18是俄罗斯"战略力量战斗力的核心",能够"战胜任何现代化的防御系统"。如果按照服役年限退役SS-18,会给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稳定性带来巨大波动,这是任何俄领导人所不愿看到的。

弥补了前期战略决策的失误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对战略核武器的定位和未来发展,在俄罗斯军内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代表分别是战略火箭军出身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和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前者主张战略核武器应在俄罗斯军事政策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后者则希望克里姆林宫重点发展常规力量。普京上台后,克瓦什宁得到了支持,战略火箭军很快被降为一个独立兵种,并大幅度削减了核武器,延缓了新型核武器的发展。这使俄罗斯海基和陆基核武器发展青黄不接,出现服役断档。SS-18一再延寿的决定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

应对美导弹防御计划

SS-18在对付美国现在推进的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有其独特的作用。每枚导弹携带10个分导式多弹头和诱饵,不但能够有效地迷惑防御体系,而且大量的弹头能够完全耗光防御系统的防御弹头,大量的数据处理还有可能使整个防御系统陷入瘫痪。延长SS-18的服役年限是抵制美国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的既低廉又有效的途径。

保留了灵活应对未来威胁的基本手段

虽然近年来在反恐大势下,美俄战略关系逐步缓和,但俄罗斯也看到美国不考虑俄方将削减下来的核弹头销毁的主张,而坚持要把大部分弹头储存起来,以应不测。这实际是防范俄罗斯再次以其强大的核力量同美国抗衡。同样,俄考虑到未来与美国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也坚持维持强有力的战略威慑力量。虽然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一直重申延长SS-18部署和美国的核力量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没有任何关系,但其实正是俄罗斯对美国战略不信任的具体表现,是应对未来威胁保留的灵活手段之一。

实战特点

中国日报网站12月28日消息 俄罗斯《Lenta网站》2004年12月23日报道,12月22日,俄罗斯从奥伦堡州的"栋姆巴罗夫斯克"发射场发射了RS-20B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为SS-18或者"撒旦"。发射获成功,导弹成功落入堪察加半岛"库拉"发射场上的指定区域。这次发射引起了俄罗斯和世界媒体的注意,其原因有二。

第一,该类导弹没有像从前一样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而是从阵地发射,实际上是直接从战斗发射井中发射,这种情况还是头一回。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最后一次进行该类行动还是在1997年,据资料记载,发射是从阿穆尔州的"斯沃博德内"发射场进行的。从阵地发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一种检验装备战斗准备情况的手段,但不利于保密。据美国MSNBC的资料记载,美国的军用卫星和在阿拉斯加的军用雷达站跟踪了"撒旦"的飞行全程。

这次发射的第二个特点是其最终目标。发射是训练发射,弹头是模拟弹头,而不是实战弹头,但在发射过程中不仅检验了担负战斗值班任务16年的重型导弹的主要飞行技术指标(近年由于不能按期更新重型战略导弹,战略火箭兵要时常进行超期服役导弹的发射,在此基础上决定能否延长导弹的服役期)。此次在俄罗斯领土上进行发射的还有另外一项任务,这项任务本不是该导弹承担的,即成为将商业载荷送入地球轨道的运载工具。为实现该目标,专门在栋姆巴罗夫斯克发射场的发射装置上安装了检测设施,以在导弹准备发射和飞行弹道初始段跟踪导弹的状况。

研发历史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大的导弹是什么?答案无疑是俄罗斯的SS-18。该型导弹无论外形尺寸还是威力,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从中我们不难听出"畏而敬之"之意。该导弹自服役以来几乎一直默默无闻,进入新世纪后,开始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先是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在2002年8月突然宣布将SS-18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不久俄在2004年12月又恢复了中断16年的SS-18试射,此后俄在削减该导弹的同时又不断重新部署和试射SS-18。这些举动使人们不禁疑惑,行将就木的"恶魔"为何总是僵而不死?

"巨无霸"的血统--SS-18的发展背景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冷战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在"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思想指导下,美苏两国将拥有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作为遏制战争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器军备竞赛。因此,美苏部署了大量战略导弹,同时,两国又开始考虑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开始发展射程更远、当量更大、分导式弹头更多的坚固地下发射井式的导弹核武器。60年代,"民兵"导弹的部署和改进使美国在武器竞赛中占据了先机,这在冷战的严酷气氛中是决不允许的。于是苏联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第四代陆基核导弹SS-18。

在SS-18诞生前,苏联战略核武器的主体是SS-9,一种专门用来打击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重型导弹,在当时也是"巨无霸"。该弹运载能力巨大,装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10兆吨级当量核弹头。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种对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实际威胁的武器。但由于地面发射系统复杂,导致发射井抗摧毁能力较差,而且作战反应时间长、服役期短,因此其实用性不强,只能是纯粹的战略威慑武器。在其服役不到4年的1969年9月,苏联最高部长会议作出了研制其后继型SS-18导弹的决定。

复仇的"恶魔"--SS-18早期型

承担SS-18导弹设计的是苏联著名的导弹设计机构"南方"设计局,当时任该设计局领导的是被尊称为当时苏联导弹"教父"的费多罗维奇?乌特金。1967年乌特金进入"南方"设计局领导层,主持了多种洲际弹道导弹设计,SS-18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当时苏联国内有人提出了"还击-迎击"思想,即核打击应在来袭导弹离开敌人发射装置但还未到达苏联领土之时进行。这一思想不要求对导弹发射井进行抵御核爆炸的特别加固,从而降低了部署成本。但是乌特金和其导师扬格利认为,应该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侧重报复性的"还击",发展抗打击能力高的大威力洲际弹道导弹。这一思想得到了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乌斯季诺夫的支持,为此苏联战略火箭军提出了分导式弹头、竖井冷发射的要求。

SS-18被设计为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或单弹头的二级导弹,在结构布局方面基本与SS-9类似,但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紧凑的配置,使导弹结构重量减轻。1971年苏联开始SS-18的冷发射演练.1973年2月成功进行全程飞行试验,1975年12月SS-18导弹正式装备部队。初期服役的SS-18为单弹头,以后又增加了多弹头型和大威力单弹头型,分别命名为SS-18I、II、III型。

"恶魔"也精确-SS-18多弹头型(IV)

早期型SS-18采用自主惯性制导系统,精度不是很高,即使是多弹头也要求具备较大威力,才能打击加固发射井等硬目标。而威力提高意味着弹头重量的增加,这使其携带的弹头数最多只能有8个。而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若命中精度不变,弹头威力提高1倍,摧毁能力增加大约0.6倍;若弹头威力不变,命中精度提高1倍,则摧毁能力增加大约3倍。因此提高精度比提高威力的效果要好的多。为此,苏联开始着手改进SS-18。在SS-18前三个型号服役才过了几个月,苏联就在1976年8月16日通过了IV型的改进决议。"南方"设计局的改进方案采用了平台-计算机显示制导方案,使弹头打击精度由500米以上缩小到了350米以内,这使SS-18可以用更小的弹头打击同样的目标,从而增加了SS-18携带的弹头数,因此设计方案中子弹头数量由8个增加到10个。1979年11月苏联完成了新的分导式弹头试验。次年SS-18IV开始服役。1982~1983年,新导弹全部替代早期部署的三种导弹,部署总数达到308枚,即达到了《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武器条约》(SALT I)规定的上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为什么导弹可以打卫星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导弹可以打弹道导弹,自然也可以打卫星。卫星与弹道导弹相比,具有飞行轨道固定的特点,所以攻击卫星在一定程度上比拦截弹道导弹更容易。就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看,反卫星方式主要分为软杀伤和硬摧毁。

以硬摧毁方式工作的导弹,比如美国的“标准-3”导弹或GBI导弹可以直接飞向目标,在目标卫星到达某一位置的时刻,导弹也到达该位置,然后通过直接撞击或爆炸摧毁目标。这种打击方式对导弹的精确制导和目标识别技术要求较高。另一种硬摧毁方式是将导弹发射到与目标相同的轨道上,但拥有与目标卫星不同的飞行速度,实际上相当于在目标卫星的轨道上放置了一颗“杀手卫星”,这种方式称为共轨式硬摧毁。当共轨的“杀手卫星”接近目标时,就通过爆炸或直接撞击将目标卫星摧毁。这种方式又称为“天雷”,就像是埋在天空中的地雷。这对卫星的入轨、变轨等飞行测控技术要求较高,而这正是俄罗斯的强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经历过太多坎坷的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钱学森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相信每个人都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他发明了两枚炸弹和一颗卫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今天我想谈谈他的一些精神,比如爱国主义和努力工作。

钱学森

他曾经在美国生活了20年,在回到祖国怀抱之前经历了许多困难。他从小就表现很好。当然,这离不开他家人的熏陶和他自己的努力。他在美国学习期间,美国学生瞧不起中国人,说中国人懦弱。钱学森反驳说,他们有能力在学期末将自己的成绩与他人的成绩进行比较。他们没有人可以交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法与他相比。

在假期,他总是早起,在图书馆努力工作。与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相比,他每天起床后直接去吃午饭,浪费了很多时间。他在学校的出色表现给他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表扬了他。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时,他毅然回国,但被美国政府阻止,因为他担心他带回的先进技术会对美国政府构成威胁。他的行李已经准备好了,但是美国拒绝让他走。

最后,他被逮捕并被指控犯有虚假罪,在满月前留下妻子和女儿独自一人。经过五年的折磨,身体和精神都被极大地摧毁了。在他自己和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他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了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服务,他去美国留学了几年。

他回到中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第二天早上带着家人去天安门广场。他不禁感叹他终于回来了。回国后,他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但美国知道他的巨大价值,多次派人暗杀他。他毒死了食物。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他不怕死,但他知道自己还不能死。他正处于研究阶段。他不会有任何问题。中国也试图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只有在经历了太多挫折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回到祖国并珍惜在中国土地上的每一天有多难。他身上的爱国精神知道我们都去学习。现在有些贪官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他们只想说只有一个国家有一个家庭。只有当国家强大和繁荣时,个人才能生活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新锐导弹FD2000首度公开视频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主持人:在今年的几次实弹演习中,我国装备的许多新型国产导弹相继出现,表现良好。它们成了演习的亮点。例如,在土耳其防空导弹招标中脱颖而出的FD2000导弹系统引起了轰动。这位记者最近走进沙漠深处的中国导弹训练工厂,进行了一次FD2000导弹系统的直接射击试验。

说明:FD2000远程防空导弹主要用于对空中目标的远程打击。在这个射击场,实验者将模拟这样的空气入侵。

记者:我现在位于戈壁沙漠的深处,离我刚才看到的导弹发射场大约80公里。我身后的白色机器人,现在在发射器上,准备发射,是这次要击中的目标机器。上面写了很多很多的数字,这是工作人员刚刚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看是否能在被击落的碎片上找到相应的数字,然后我们就能确认目标是否被击中。

说明:白牛眼升向天空,瞬间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然而,他及时被FD2000大型相控阵雷达发现并牢牢锁定。仅仅几秒钟后,一朵奇怪的白云突然出现在靶心消失的地方。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导弹击中了靶心。

记者:刚才我们看到导弹击中目标后,大约三个小时后,我们在这片大戈壁上发现了导弹击中目标后的残骸。就在我旁边,你看,这应该是刚才无人机的尾部,现在只有一米多一点长。我们刚才看到了,记住无人机上的工作人员也写了一个特殊的数字,13-03。我们看到剩余部分仍然有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剩余部分应该是无人机开始时的发动机位置。在对面的远处,你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分析的是我们剩余的FD2000导弹被击中后的残骸,然后弹片被运回进行进一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未来的导弹为什么会有思维能力?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战场上的导弹已经可以使用各种设备自动准确地攻击目标。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现状。正在开发的导弹技术将把导弹变成具有思维能力的智能武器。这种导弹能够思考、观察甚至理解人类语言。

思考导弹的关键是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它使用安装在炸弹上的人工智能微型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装置,将从视觉传感器获得的图像与数据库中已知武器的图像进行比较。如果是反坦克导弹,它可以分辨出哪个是自己的坦克,哪个是敌人的坦克。它可以根据计算机内存中的坦克信息,将被攻击的坦克与许多坦克区分开来。如果是反舰导弹,它不仅能识别敌人,还能分辨目标是航空母舰、巡洋舰还是驱逐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人机界面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人工智能导弹不仅可以具备“视觉”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飞行能力,还可以具备“听觉”和语言能力。它能在计算机和处理设备的帮助下理解人类语言。如果向它发出攻击命令,指出主要攻击的方向和要攻击的目标,它将像人一样飞向目标攻击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导弹有“自毁”装置的原因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效果。简言之,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导弹

导弹有“自毁”装置的原因

导弹即使很精密,击中目标也有非常大的把握,可是,导弹也可能出现一些故障。这样,导弹就不可以准确无误地飞向目标。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该怎幺办呢?因此,专家们就要安排导弹在空中自行销毁。这是由于,一颗完不成任务的导弹有可能会伤及无辜。

导弹的自毁方式各不相同,如果是一般的导弹,能通过引爆来自毁,但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就不可能引爆了,通常是采用空中化学爆炸,用来防止核爆炸。

导弹自毁时,能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向导弹发出引爆的指令。这样,在飞行过程中导弹就可以爆炸自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导弹只能用来打击敌人吗?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导弹,军界人士不难想到中国的东风系列战略导弹、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其他常规导弹和核导弹。毫无例外,这些导弹都被用来攻击敌对势力的目标,造成人员伤亡,摧毁对方的军事和民用设施。然而,导弹真的只能用来打击敌人吗?

高层建筑导弹灭火系统发射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开发的“高层建筑导弹灭火系统”将改变这一观念。该系统由中国第二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206所研制,是一种利用导弹发射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特种消防设备。主要针对现代城市环境条件下高层、超高层建筑或其他危险场所的消防需要。

高层建筑导弹灭火系统是由军用火箭发射器改装而成,并配有红外、激光和可见光瞄准系统。它能从几百米的距离发射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导弹”,准确到达建筑火灾现场,并喷洒灭火剂,达到快速控制火势的效果。uuuuuuu。

显示消防导弹头

除了导弹发射技术,高层建筑导弹灭火系统中使用的“消防导弹”也应用了导弹制导技术。消防导弹由三部分组成,顶部装有红外感应设备,中部装有灭火器,底部三条腿装有动力设备。发射后,消防导弹将通过顶部的红外感应系统自动搜索火源,在火灾现场爆炸,并释放灭火剂。在一次精度测试中,该系统发射的导弹准确击中了145米高的目标,相当于40到50层的办公楼。

与普通导弹不同的是,消防导弹的弹头并不装填高能炸药,而是一种高效灭火剂,如聚磷酸铵干粉。这种干粉灭火剂比普通干粉灭火剂有效10倍,无污染。根据一段新闻视频,两枚装有高效灭火剂的灭火导弹可以成功扑灭60立方米的室内烟火。

相对于普通导弹的另一个改进是,这种灭火导弹使用喷雾来释放其装载的高效灭火剂,并且不会产生碎片。在北京的一次全面反恐防暴实战演习中,两枚灭火导弹穿透玻璃幕墙,成功扑灭了一栋建筑九楼的火源。幕墙上只有一些玻璃被打碎,甚至窗框也完好无损。此外,通过有效的降噪措施,发射期间的噪声降低到约70分贝。消防导弹还配备了类似于普通导弹的飞行探测装置。当灭火导弹偏离轨道时,该装置将自动引导射弹安全着陆。

在一次演习中,向预定目标发射了灭火导弹。

高层建筑导弹灭火系统于2013年7月完成了首次高层建筑灭火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消防外部救援设备领域的技术和设备空白。该系统是我国民用军事技术的一项重要创举。人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消灭敌人的军事技术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科学家想用蜻蜓大脑开发出更快、更准确的导弹防御系统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由计算神经科学家弗朗西斯·吉斯(Frances Chance)领导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究小组正在研究蜻蜓,希望找到可以用来开发更小、更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的线索。通过在计算机算法中复制昆虫的大脑,吉斯和他的团队旨在创造拦截器,能够更快地拦截威胁并获得更高的杀伤率。

蜻蜓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大约3.25亿年,并且没有多大变化。它们存活如此之久的部分原因是,尽管它们通常与农村联系在一起,但它们实际上是自然界最完美的食肉动物之一。一旦成为目标,它们的捕食率可以达到95%。

据了解,蜻蜓通过它们非凡的大脑控制这一切。他们可以进行一些非常快速和复杂的计算。当蜻蜓在飞行中追逐它的猎物时,它不会追逐它。相反,它预测晚餐会在哪里停下,然后计算出一条直线拦截路线。

考虑到蜻蜓甚至没有深度知觉,它是如何做到的?为了找到答案,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根据真实蜻蜓的行为做了一些逆向工程,在数字环境中创造了一个模拟蜻蜓,然后把它的大脑复制到一个神经网络中。

桑迪亚实验室表示,研究结果非常准确地模拟了蜻蜓的大脑。根据介绍,蜻蜓对猎物的反应只有50毫秒,比人类眨眼的速度快六倍。这意味着通过一组非常简单的神经回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计算。

相比之下,传统的导弹防御系统需要使用更多的计算能力来完成非常相似的任务。通过使用蜻蜓的大脑模型,研究人员也许能够制造出更小更轻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在增加杀死率的同时需要更少的能量来运行。此外,蜻蜓算法还可以帮助拦截难以预测的高超音速导弹,或者演示如何使用不太复杂的传感器来计算拦截。

研究人员指出,蜻蜓和导弹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速度是最明显的。然而,即使在导弹防御领域的应用被证明是不成功的,新技术也可以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或处方药的开发和测试中发挥巨大作用。

据报道,这项研究将于本周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召开的国际神经形态病会议上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GPS在导弹制导中的应用探讨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概括地说,国防高技术应包括两个层次的技术。一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的共性基础技术,如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动力技术、仿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二是针对武器装备功能需要的应用技术,如探测技术、精确制导技术、C(U3)I系统 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隐身技术、反隐身技术、航天技术、核武器技术和先进防御技术等。本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GPS这一全新的全球定位系统在导弹制导中的应用,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导弹飞行环境(高动态环境)给接收GPS信号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导弹制导的显着特点是在高动态环境中实施轨迹导引和误差校正。研究GPS在制导中的应用必须研究高动态环境给接收GPS信号带来的影响。GPS系统是由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GPS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00km,星上装有10-13高精确度的原子钟。地面上有一个主控站和多个监控站,定期地对星座的卫星进行精确的位置和时间测定,并向卫星发出星历信息。用户使用GPS接收机同时接收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即可确定自身所在的经纬度、高度及精确时间。

1.1 高动态环境给接收GPS信号带来的问题

与中、低动态环境相比,高动态环境给接收GPS信号带来了如下问题:

① 高动态使GPS载波信号产生较大的多普勒频移,若使普通接收机的载波锁相环PLL(常用costas 环)能够保持锁定,就必须增加环路滤波器的带宽。这样就会使宽带噪声窜入,当噪声电平增大到超过环路门限时就会致使载波跟踪环失锁。而载波跟踪提供精确的距离变化率测量导航解,这样就会丢失距离和距离变化率的估计值;若不增加载波锁相环的环路带宽,则载波多普勒频移常常会超过锁相环的捕获带,这样也不能保证对载波的可靠捕获和跟踪。

② 高动态也使得GPS信号的副载波,即伪随机码产生动态时延,使得普通接收机的DLL码延时跟踪环容易失锁,而且重新捕获时间很长,往往使导航解发散。

③ 载波跟踪失锁也使50 Hz的调制数据无法恢复,相应的卫星星历无法获取。

1.2 解决高动态环境所带来问题的典型方法

解决高动态环境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如何提高在高动态环境中对多普勒频移的了解程度。研究表明,多普勒频移一般可通过某些算法进行多普勒频移估计而掌握,或者通过惯性导航系统来提取。

1.2.1 高动态环境中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

在高动态环境中对多普勒频移估计算法的研究最早也是最有成绩的是美国JPL实验室,该实验室曾经研究过以下算法:

① 近似最大似然估计(MLE)的跟踪和捕获算法,该算法是基于N个连续同相和正交采样值来对频率及其时间导数进行估计的。

② 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即一种使用准最优递推估计接收的相位及频率跟踪算法进行载波跟踪。

③ 交叉自动频率控制环(CPAKC),即一种简化的估计淹没于噪声中正弦信号频率并有极高动态的准最优算法。

④ 频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FEKF),即一种先对去除相位影响后的数据进行叉积,再进行低节次EKF的频率估计算法。

在设计高动态GPS接收机时可权衡工作门限(频率失锁概率为10%时的信噪比)、不同信噪比时的频率误差、算法复杂程度以及需求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载波捕获跟踪算法以满足接收机性能和信号处理复杂程度的要求。

1.2.2 通过惯导辅助而获取多普勒频移的方法

研究表明,将GPS系统和目前常用惯导系统进行组合可显着增强普通GPS接收机在高动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且组合的定位精度明显提高[3]。这是因为将两个系统的输出信息通过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组合,利用惯导加速度计的速率数据(包含多普勒频移信息)作为GPS接收机码跟踪环路和载波跟踪环路的辅助信号,在高动态环境下,可显着降低GPS接收机对动态信号跟踪能力的要求,从而提高其对动态的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造导弹挣得还没卖茶叶蛋多?“红旗七号”总师这样说..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中央电视台2月25日的财经新闻,那个时代的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制造导弹的人不如卖茶叶蛋的人”,这可能反映了这样一个说法,好像制造导弹的人真的很穷。真的有很多人离开导弹前线去卖茶叶蛋或者做其他事情?

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防空导弹专家、低空防空导弹武器的先驱和技术带头人钟山先生,见证了中国导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追随到领先的60年历程,从仿制“红旗一号”到完全自主开发的“红旗七号”。

什么?卖茶叶蛋比造导弹好吗?

“跟着钟山干,都是穷人;即使是穷人也必须尽可能努力工作。跟着钟山,每个人都是英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

中国航天科技第二研究院副总指挥李善春说,他的同事称钟山为“绝望的三郎”。他白天晚上都在办公室工作,离开办公室时和每个人在一起。

中国红旗7号导弹的总设计师钟山回应说,所有追随钟山的人都很穷。这是测试小组开的一个玩笑。“那时,我们挣的钱没有卖茶叶挣的多,但即使是穷人也不得不努力工作。这就是我们的真正精神,也就是加快完成这项任务,也就是国家技术和国防技术。

回顾那一年,钟山先生说,经过八年的工作,我最怀念的是当我们获得大奖时,有六位首席设计师。在这八年中,他们因紧张而死亡。当我获得大奖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些首席设计师,并且无法忘记!的确,红旗队是勇敢的人。"

钟山院士有一件被称为“成功服”的风衣,据说是无敌的。

钟山院士介绍,这件风衣是1982年开始穿的。穿上这件外套,每个人都知道他们会玩炸弹。在射击场,五场射击比赛是成功的,所以他们一穿上外套就玩炸弹,一玩炸弹就成功了。每个人都说,“嘿,这是一套成功的西装!”

中国红旗7导弹的总设计师钟山告诉我们,他于1931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从1938年到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了成都和重庆。“我会跟着我妈妈逃跑,有飞机逃跑。看到日本飞机用自己的眼睛炸毁成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国家又穷又弱。被日本飞机来回轰炸很痛苦。1951年,当朝鲜抵抗美国侵略并援助朝鲜时,我志愿加入了第31军。战争从四川成都一直持续到鸭绿江。我的六名同志、同学和朋友在那里被杀害,六名被美国飞机杀害。因此,必须发展防空。没有防空技术,就没有国家实力。”

中国红旗7号导弹的总设计师钟山说,从1958年到1960年,美国和苏联都是洲际导弹。在发展核导弹、核讹诈和核威慑方面,毛泽东主席也看到了核讹诈和核威胁事件。他研究了导弹,如何进行战略防御,并考虑了一项战略发展措施。于是毛泽东主席找到了钱学森。一九六四年二月六日,毛主席说,有矛必有盾。我们应该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不是五年,十年,十年,十五年,它就会出来。因此,这种矛盾的发展是我们战略哲学的长期和永久的发展,它影响了我的一生。

中国航天科技第二研究院院长张仲阳也是一个导弹人。在现场,他还做了分享。经过六十二年的发展,导弹人和太空人实现了毛主席的著名论断。习近平主席在他的第19次报告中提议建立太空力量。然而,在建设强大的空间大国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记住“矛必有盾”这句话。不管有多困难,请相信这个团队,相信太空人能够实现建立强大太空力量的承诺。

中国航天科技第三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坤解释说,钟山院士实际上建造了防空导弹作为锁定它的“盾牌”。“我在第三航天学院负责的是制造矛。矛和盾实际上是一个战斗智慧和勇气的过程。我们的国家热爱和平,必须有坚强的后盾。然而,如果只有一面盾牌而没有长矛来狠狠地教训侵略者,对方就敢挑衅我们。因此,有句谚语说“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因此,我们手中必须有一支长矛。”

今天,中国的矛更强还是中国的盾更强?中国航天科技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朱坤给出了他的回答:“应该说,用我们的矛来对付敌人更有力量,用我们的盾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也更有力量。”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什么?你为什么不卖茶叶蛋,而不造导弹?”红旗7号“总工程师这么说……”

原标题:什么?你为什么不卖茶叶蛋而不是制造导弹?“红旗7号”总工程师这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是什么样的?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由国防部的弹道导弹防御组织管理、指导和实施。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侧重于三个领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用于保护部署在世界各地的美国军队、美国的盟友和朋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必须能够快速部署和调动部队。由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面临的威胁是由导弹的射程和威力控制的,没有一个单一的系统能够完成整个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任务。为此,国防部采用了一种称为“系统家族”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击退战区导弹的威胁。

这种系统族方法采用低层次和高层次的防御体系,保证全面防御。低空防御系统拦截大气层中飞行高度相对较低的目标;高级防御系统拦截大气层内外的导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导弹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导弹,关心军事的人们不难想到我国的东风系列战略导弹,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等各国多种常规和核导弹。无一例外的,这些导弹都是用来打击敌对势力的目标,造成对方人员伤亡和摧毁对方军民设施。但是,导弹还能用于灭火,那么,您知道导弹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吗?

小编了解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将会改变了人们的这一想法。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研制,是一种利用导弹发射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特种消防装备,主要针对现代城市环境条件下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或其他危险场所的消防需求。

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由军用的火箭弹发射车改装而来,配备有红外、激光及可见光瞄准系统,可以几百米外远距离发射装填有干粉灭火剂的“导弹”,精确飞抵建筑火灾发生地点,并泼洒灭火剂,达到快速控制火势的功效。

除了应用了导弹的发射技术,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所使用的“灭火导弹”还应用了导弹的制导技术。

灭火导弹由三部分组成,顶端是红外感应设备,中间是装有灭火器的灭火巢,底下的三个支脚安装有动力设备。在发射后,灭火导弹会通过顶端的红外感应系统,自动寻找火源,在着火位置炸开,释放出灭火剂。

在一次精度试验中,该系统发射的导弹准确击中145米相当于四五十层写字楼高的靶标。

与普通的导弹不同,灭火导弹的战斗部填充的并不是高能炸药,而是诸如聚磷酸铵类干粉的高效灭火剂。这类干粉灭火剂比普通干粉灭火效果高10倍,而且没有污染。

根据一段新闻视频资料,两枚装在高效灭火剂的灭火导弹能将60立方米室内烟火成功扑灭。

另一项相对于普通导弹的改进是,灭火导弹使用了喷洒的方式释放其装载的高效灭火剂,不会产生杀伤破片。

在北京一次反恐防暴综合实战演练中,两枚灭火导弹穿透玻璃幕墙,成功扑灭安放在某建筑九层的火源,仅造成幕墙碎了点玻璃,甚至连窗框都还保持完整,而且通过有效的降噪手段,使发射时噪音降到70分贝左右。

灭火导弹内部还安装了和普通导弹类似的飞行侦测装置。当灭火导弹其偏离轨道时,该装置将自动引导弹丸安全着地。

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在2013年7月完成了首次高层楼宇灭火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外部救援装备领域的技术和装备空白。这套系统是我国军用技术用于民用的一次重大创举。

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消灭敌人的军事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服务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线航天066-基地旧址总占地面积13131亩,总建筑面积90.2万平方米,1980年5月27日,中央第八机械工业部组织验收并正式投产,至1985年,累计完成基建投资3.7亿元。该厂除生产军用品外,先后开发生产的民用轻型客车系列产品和机电产品等。

​1993年4月10日,以066基地为主组建的中国三江航天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在武汉市成立。按照国家调迁计划,自1994年开始,三江集团部分企业陆续外迁至孝感市。至此,形成总部在武汉市,主体集中在孝感市,后方基地在远安县的格局。依托原先生产战术-的技术,这里研发出了可以像-一样灵活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投入到最新的商业航天发射中。

2006年,为充分发挥三江航天集团整体调迁后移交的闲置资产,远安县在三线航天066-基地旧址上兴建了军事博览园,整个园区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分为室内展区、室外展区及游乐区。军事博览园拥有大量-、飞机、坦克、舰艇的实物、模型和图片,集航天科技、军事文化、科技演示等为一体为宜昌市国防教育基地。

2019年10月7日,三线航天066-基地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导弹为什么可以自动跟踪活动的目标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导弹和普通炮弹的最大区别在于,导弹本身装有发动机和制导系统。制导系统就像导弹的眼睛。它能引导导弹精确搜索、跟踪和命中运动目标。导弹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制导方法。以能自动发现目标的导弹为例,有三种制导方法。

导弹发射后,导弹上的雷达发射电磁波,当遇到目标时会被反射。导弹上的制导系统根据反射波进行跟踪。由于导弹主动发射电磁波,这种制导方法称为主动制导。

有时,地面或船上的指挥站发出雷达波或激光束,探测空中的敌机或导弹,然后将信息传送给导弹,导弹跟踪并摧毁目标。这种制导方法称为半主动制导。

目前,最常用的导弹“寻的”方法是被动制导。不要误解“被动”这个词,它意味着导弹本身不发射任何探测信号,但可以灵敏地接收声波、光波、雷达波和红外辐射信号,因此这种制导方式中的控制信号源是最广泛的。只要敌机、导弹和其他移动目标发出任何上述信号,它们就会被导弹探测、跟踪和攻击,而导弹本身则被隐藏起来。你认为这种“被动”攻击是可怕的还是不可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印战争美苏在做什么?中印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印度,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如今在国际上的活动是非常频繁的。自从印度在上个世纪建国开始,这个国家有一直想要继承英国在南亚所留下的遗产,不断的蚕食着周边国家的领土。在中国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还占领了藏南等一些我国固有领土,一直对我国进行挑衅。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印度仗着有苏联和美国的支持,所以才有恃无恐(印度幻觉般自信——世界第一第二都给我撑腰,那我就是世界第三了)。最终在1962年引发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印度惨败。

其实,在1962年中印战前,苏联和美国无论从武器装备到专家指导上,都是大力支持印度。

然而印度惨败后,苏联和美国为什么一起沉默了呢?

因为,他俩正忙着呢。

忙什么呢?

忙着处理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始末

美国发现古巴导弹

1962年10月14日,在这个万里无云的星期日凌晨,两架美国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由专家们仔细地研究放大照片上的每一个画面。

可以辨认出的,有一座发射台、许多发射弹道导弹的建筑物,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在修建射程为2000英里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使用的坚固的永久基地。

而且,美国鉴定专家确信,发射装置上安装的是导弹核武器。

古巴离美国那么近,对于美国而言,怎么可能允许自家门口出现可以毁灭自己的武器,睡觉都不会踏实的啊!于是乎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古巴导弹出现之根源

美苏的“礼尚往来”

古巴导弹一事的根源,还要从1959年说起。这一年美国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了导弹发射基地,结果被苏联给知道了。

本着在冷战时期双方“友好往来”的优秀传统,苏联也得回个礼啊,便把目光投向了一直以来被美国视为自己家后花园的拉美。

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古巴自己也找上门来了!

美国、古巴交恶

本来古巴和美国关系还不错,不过后来古巴新政府的领导成员发生很大的变动,其政府的重要部门中,绝大多数都主张实行激进政策的人所掌握。

美国政府担心古巴高层的变动引起整个拉美地区的失控,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决定先下手为强。

毕竟后花园要是乱了,那么自己家门口也会不保,古巴距离美国实在是太近了。

1961年1月5日,美国突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企图通过掐断经济命脉来逼迫古巴就范。

结果古巴不仅没有就范,反而成了反美最前沿。

美国一看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吧。

1961年4月15日,在美国的策划下,古巴流亡分子驾驶B-26轰炸机对古巴进行了两天的轰炸,1000多名雇佣军登上古巴猪湾,妄图入侵古巴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罗政府。72小时之内,流亡政府军即被击退,这就是“猪湾事件”。

软的不行,硬的不通。于是美国政府继续对古巴施加压力,采取敌视古巴的政策。

古巴与苏联联手

压力太大了,古巴扛不住,只能寻求援助了,纵观全球,有能力并且还和美国敌对的,也就是苏联老大哥了。

一个正愁找不到人,一个正愁没人帮忙。好,双方一拍即合,话不多说开始操作。

苏联在古巴安置的大约60枚导弹,有的射程1000英里,少数射程1500英里到2000英里,而且可以避开美国的预警系统,因而事实上就会使苏联打击美国的能力增加一倍,改变苏联的战略地位。

而且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想想就可怕。

除此之外苏联还提供给古巴几十架伊尔-28喷气轰炸机(咱们国家的轰-5就是参照伊尔-28研制的),再加上3500多名军事技术专家(这些里面应该有不少是从中国撤走的那些专家)。

美苏博弈开始

古巴导弹一出现,美国人慌了,决定立即封锁古巴!(搁谁谁不慌)

空中,派遣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

海上,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

地面,在佛罗里达和邻近各州,美国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而且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也进入戒备状态。

整个古巴像个铁桶似地被团团围住了。

古巴被围,这次苏联慌了。长期无法打破而又日益加强的封锁不利于苏联,封锁得越久,苏联的损失相比于美国就越大。

于是乎,两国开始了鸿雁传书,信中的内容,大体就是咱俩都克制一点,怎么对抗都行,可千万别爆发核战争,作为交换,苏联撤走古巴的导弹,美国撤走土耳其的导弹。

美国没有同意。

全世界所有的美国核部队和常规部队都已经奉命随时准备行动,一支庞大的入侵部队也聚集在了佛罗里达。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果

最终,苏联妥协了。

1962年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后续又把所有的轰炸机全部撤回。

美国方面作为回应,也取消了对古巴的封锁。

加勒比海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此时,中国方面也已经击溃印度,宣布全线停火、后撤。结语

回顾这段历史,@直笔史话想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他国而真正强大,要想谋求大国地位,自身实力才是决定性因素。

印度野心勃勃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以投机心理谋求超越国力的利益,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导弹为什么有“自毁”装置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即使导弹非常精确,它也能非常确定地击中目标。然而,导弹可能有一些缺点。这样,导弹就不能准确地飞向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因此,专家将安排导弹在空中自行销毁。这是因为无法完成任务的导弹可能会伤害无辜的人。

导弹有不同的自毁方法。如果它们是普通导弹,它们可以通过引爆销毁,但装有核弹头的导弹不能引爆。空气化学爆炸通常用于防止核爆炸。

当导弹自毁时,它可以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引爆导弹。这样,导弹可以在飞行中爆炸并自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从红石导弹到土星号火箭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林白在目睹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时,曾意味深长地回忆说:“ 1929 年,戈达德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多级火箭发射前景的美丽蓝图,30 年后的今天,我在卡纳维拉尔角亲眼看到一枚巨大的多级火箭腾空而起的动人情景。我真不知道,是他那时在做梦,还是我现在在做梦。”美国火箭先驱戈达德早在 1945 年 8 月 10 日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所梦寐以求研制多级火箭到太空飞行的执著追求,后来由 1955 年加入美国藉的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布劳恩实现了。

冯·布劳恩就在戈达德逝世不久,被作为战俘从德国到了美国,把戈达

德留下的事业担负起来。开始,布劳恩仍然从事导弹研制,为美国制造战争武器效劳。1945 年至 1949 年,他在白沙靶场继续研究试验 V—2 导弹,同时把它改装成高空地球物理火箭。1950 年 8 月,布劳恩被调到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红石兵工厂,在 V—2 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红石导弹。这种导弹长 19.2 米,直径 1.78 米,总重 18 吨。1955 年研制成功丘比特型导弹,弹长 17.7 米,直径 2.68 米,总重 48 吨。这两种导弹都是单级火箭结构,还不足以达到运载卫星的能力。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抢先把世界上第一颗卫星送上地球轨道之后,美国为了不落人后,赶上苏联,决定将丘比特导弹改装为丘比特 C 运载火箭。原来,美国于 1955 年开始实施发射卫星的计划,曾研制过一种运载火箭,结果不仅未赶在苏联之前捷足先登,而且在紧步苏联后尘于 1957 年 12 月 6 日第一次发射卫星遭致失败。因此,布劳恩感到责任重大,决心一试身手,挽回声誉。

1958 年 2 月 1 日,布劳恩主持研制的丘比特 C 运载火箭把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 1 号”成功地送上地球轨道运行。丘比特 C 运载火箭有四级,第一级是红石导弹的改进型,第二、三、四级分别由 11 个、3 个和 1 个固体火箭捆绑而成。由于丘比特 C 火箭的推力较小,它发射的“探险者 1 号”卫星重量只有 8.22 公斤,不及前苏联第一颗卫星重量的十分之一。尽管如此,它毕竟打开了美国通向太空之路。

此后,在布劳恩的主持和参与下,从 1958 年起,美国先后利用几种中程和洲际导弹,经过改进研制成功雷神系列、宇宙神系列,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其中每一个系列都包括了几种不同用途的型号。这些运载火箭在美国航天计划中争奇斗艳,各显其能,屡建奇功。而布劳恩的辉煌成就,莫过于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研制的土星5 巨型运载火箭,这是火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美国在发射卫星和载人上天的激烈竞争中,都落在前苏联的后面。为了摆脱这种难堪的局面,在美国第一个航天员格伦上天飞行之后,就马上把赌注下在载人登月上,决心要抢在前苏联之前夺走这顶桂冠。1961 年 4 月 20 日,美国总统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出:用火箭载人登月,再返地球。为此,总统召见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询问在 60 年代能否把人送上月球。布劳恩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行!”

于是,美国决定把规模浩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作为国家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有推力相当大的运载火箭。为了抢先登上月球,布劳恩担起重任,迅速制定了土星号登月火箭的研制计划。经过苦心经营,两年后首先研制出了“土星 1”号两级液体火箭,它全长 35 米,直径 6.5 米,看起来已经是一具庞然大物了。1966 年又研制成土星 1 号的改进型“土星 1B” 运载火箭,从 1966 年到 1968 年曾进行过 5 次不载人的亚轨道试验飞行,直到 1968 年 10 月 11 日用它完成了第一次载人轨道飞行。在此前一年,1967年“土星 5”号巨型运载火箭问世,从而确立了它在火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是一种三级液体火箭,相当于 36 层大楼高,全长 110.6 米,直径 10 米,起飞重量 2840 吨。它是美国最大的运载火箭,能把 100 吨重的卫星送上地球轨道,或者把 50 吨重的飞船送上月球。1967 年 11 月 9 日进行飞行试验,将不载人的“阿波罗 4”号飞船送入地球轨道。此后不到两年时间,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用“土星 5 号”运载火箭破天荒地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飞行,写下航天史上最壮丽的一页。

从红石导弹到“土星 5 号”运载火箭,记录下布劳思的艰辛而光荣的历程。“土星 5 号”的成功,标志着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当人们赞誉布劳恩为发展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时,他回答说:“我认为,要像一个从萌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自然生命那样,经过理想、奋斗、成功来实现前人和他人未完成的事业,乃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导弹的“歪鼻子”是不走心的设计还是另有玄机?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镜报》4月16日报道称,一名现场记者在阅兵式上发现了一枚“弹头倾斜到一个奇怪角度”的导弹。记者在报道中称自己“看到了不寻常的景象”。于是他们制造了一个“大新闻”——朝鲜的导弹是一个纸板模型,甚至没有从心脏走出来,形状被扭曲得可笑。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新闻报道是“自己的目标”,因为照片中的弯鼻导弹不是模型,而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制造的一种著名的S-200防空导弹,其形状完全相同。“歪鼻子”也不属于导弹主体,而是四枚捆绑式固体助推火箭。

S-200防空导弹作为模型

S-200系列防空导弹是前苏联为防止美国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和超音速侦察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入侵而专门设计的远程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事实上,它也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之一。它的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大,比其他导弹都大。如此巨大的物体自然需要更强的动力来跟上那些超音速目标。因此,S-200在主推进器上绑了四枚固体助推火箭。这四枚助推火箭能使它在发射后的短时间内(根据公开信息可能是发射后5.1秒),会迅速加速,以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击中目标的目标。

我们所说的“弯曲的鼻子”实际上是指这四枚助推火箭的整流罩的形状。它还有一个更好的名字,叫做斜锥光顺。事实上,对于喜欢战斗机的朋友来说,S-200助推火箭整流罩的气动外形设计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它与众所周知的前掠翼战斗机的气动外形非常相似。助推火箭可以被视为导弹飞行中的四个短“翼”,而S-200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四个翼的前掠翼战斗机。众所周知,前掠翼的气动布局可以使飞机在高仰角飞行时获得更大的升力(导弹发射阶段是典型的高仰角飞行姿态),在亚音速飞行时具有更好的机动性。S-200作为拦截敌方高速飞机的防空导弹,在发射初期亚音速时具有更灵活的机动性,也有助于更快地调整飞行姿态和飞行轨迹。

风洞试验证明,前掠翼气动布局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然而,当四枚捆绑式固体助推火箭的燃料耗尽时,它对导弹没有用,但也会增加导弹的飞行阻力和无效载荷。这时,另一个“歪鼻子”的功能出现了。与普通圆锥形设计相比,这种斜圆锥形气动外形设计在导弹高速飞行过程中会产生更多垂直于弹体的径向力。当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助推火箭本身的推重比大于导弹本身的推重比时,弹体将在径向力的作用下自动脱离助推火箭。这种分离方法称为气动分离。

简而言之,当助推火箭工作时,助推火箭的推力将抵消飞行中产生的各种阻力,包括径向力,并加速导弹的飞行。然而,当导弹的速度越来越快,助推火箭刚刚停止工作并失去推力时,“弯鼻”的空气动力学形状将引导越来越强的气流“按时”将助推火箭“吹”离导弹体,从而使导弹体能够继续“轻装前行”。

气动分离示意图

事实上,这个“歪鼻子”结构并不是导弹家族中唯一的一个。一些需要高加速度的超音速导弹也采用类似的空气动力配置。例如,俄罗斯著名的KH-31空基反辐射导弹和中国的霍克-91反舰导弹的助推火箭都有“弯曲的鼻子”。不同的是,这两种导弹的助推火箭不是捆绑在一起的,而是嵌在导弹体内的。当它们停止工作并被“吹走”时,原来的位置变成了导弹主推进器的进气口。

KH-31空基反辐射导弹也有类似的“歪鼻子”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今天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飞行试验是从一个基于S-200“弯鼻”助推火箭技术的高超音速飞行试验系统开始的,他们的第一个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Kholod也是从S-200带入试验所需的高海拔和高速环境的。

现在,下一代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被一个接一个地测试。如果老的S-200导弹有一天需要面对他们,看看比他们快几倍的年轻一代,也许那些被束缚的火箭的鼻子真的会变形。

-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3Dmax怎么制作一张导弹气体尾迹效果图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教程是向朋友介绍3Dmax制作一张导弹气体尾迹效果图教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确定"导弹尾迹"构成我们不可能有机会观察一个高速运动的导弹,于是,笔者请航空学院的老师画了一张"导弹尾迹"的示意图,见图1。

图01

"导弹尾迹"是由尾部喷射出来的气团构成的。如果把气团理解成粒子,那么,"导弹尾迹"可以用粒子系统中的"Super Spray"来模拟。

二、推算"导弹尾迹"的各项参数值

"导弹尾迹"是个形态复杂的东西,这里我们使用一个气团组的概念,使其变得易于理解。

注:气团组的概念:见图2中A,我们可以认为7个气团是排在一个平面上,一起喷出喷气口的,这个面上的气团构成一个气团组。见图中B,气团组沿X轴整齐排列,形成"导弹尾迹"。

图02

(1)利用"喷泉"动画的经验, Off Axis、Off Plane、Emit Start、Emit Stop这几个参数相当容易解决。

(2)Particle Size:观察"气团组"图,Y轴方向有3个气团排列,得出Size=40(喷口直径)÷3(颗)=13。

注:一个气团组有几个气团,并没有固定的值,大概在图上看着顺眼就行,有点偏差没关系,因为"Use Rate"会跟着变化,"尾迹"总体效果不变。

(3)Use Rate:这个值确定的难度很大,因为它是相对运动。以导弹高速运行时为例。首先,导弹的正常速度是每秒1.4千米=每帧0.056千米,这个速度肉眼是无法观察的。在现实中,导弹通常使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然后慢速播放。所以,动画中把导弹正常速度降低100倍,等于每帧56cm。其次,按照气团组的概念,要达到图B中气团整齐排列的效果,当导弹向前飞行L距离时,喷出的若干个气团组X轴方向直径之和应该等于L。注:这是关键。直径=13。每帧时间组数=导弹速度÷组距离=56÷13=4组。这样,Use Rat=4组×7个/组=28。

(4)Speed:可以想象,虽然气团初速度很大,但阻力也很大,我们设尾气Speed=3,这样同时确定了:Particle Lift="尾迹"长度÷Speed=200÷3=77。

(5)根据获得制作"导弹尾迹"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完成"导弹尾迹"动画的参数表。

注:具体请参考上期"喷泉"动画参数表。

(6)为"尾迹"加烟尘材质。这个可以从Discreet网站中获取。

图03

三、效果

那么,用这些数据制作出来的动画效果如何呢?图3是Kevin的"空中拦截"动画作品中的一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