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xcel怎么加减乘除运算汇集20篇

浏览

5593

文章

156

篇1:原码除法运算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原码除法运算原理是什么?两个原码表示的数相除时,商的符号由两数的符号按位相加求得,商的数值部分由两数的数值部分相除求得。设有n位定点小数(定点整数也同样适用):被除数x,其原码为 [x]原=xf.xn-1…x1x0除数y,其原码为[y]原=yf.yn-1…y1y0则有商q=x/y,其原码为[q]原=(xf⊕yf)+(0.xn-1…x1x0/0.yn-1…y1y0)商的符号运算qf=xf⊕yf与原码乘法一样,用模2求和得到。商的数值部分的运算,实质上是两个正数求商的运算。根据我们所熟知的十进制除法运算方法,很容易得到二进制数的除法运算方法,所不同的只是在二进制中,商的每一位不是“1”就是“0”,其运算法则更简单一些。下面仅讨论数值部分的运算。设被除数x=0.1001,除数y=0.1011,模仿十进制除法运算,以手算方法求x÷y的过程如下:

上面的笔算过程可叙述如下:1. 判断x是否小于y?现在x2-1y,表示够减,小数点后第一位商“1”,作r0-2-1y,得余数r1。3. 比较r1和2-2y,因r1>2-2y,表示够减,小数点后第二位商“1”,作r1-2-2y,得余数r2。4. 比较r2和2-3y,因r22-4y,表示够减,小数点后第四2位商“1”,作r3-2-4y,得余数r4,共求四位商,至此除法完毕。在计算机中,小数点是固定的,不能简单地采用手算的办法。为便于机器操作,使“除数右移”和“右移上商”的操作统一起来。事实上,机器的运算过程和人毕竟不同,人会心算,一看就知道够不够减。但机器却不会心算,必须先作减法,若余数为正,才知道够减;若余数为负,才知道不够减。不够减时必须恢复原来的余数,以便再继续往下运算。这种方法称为恢复余数法。要恢复原来的余数,只要当前的余数加上除数即可。但由于要恢复余数,使除法进行过程的步数不固定,因此控制比较复杂。实际中常用不恢复余数法,又称加减交替法。其特点是运算过程中如出现不够减,则不必恢复余数,根据余数符号,可以继续往下运算,因此步数固定,控制简单。早期计算机中,为了简化结构,硬件除法器的设计采用串行的1位除法方案。即多次执行“减法—移位”操作来实现,并使用计数器来控制移位次数。由于串行除法器速度太慢,目前已被淘汰。

得x÷y的商q=0.1101,余数为r=0.00000001。

展开阅读全文

篇2:8.8x1.25的简便运算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8.8x1.25的简便运算的过程是:8.8x1.25=1.25×(8+0.8)=1.25×8+1.25×0.8=10+1=11。由于25×4和125×8是常用的简单算法公式,因此需要观察它们是否相同,因为有1.25,所以要找8。因为乘数是8.8,有两个8所以要拆分成80.8,然后再用乘法分配律分别运算,得到10和1,最后结果是11。

小数简便运算方法

1、利用运算定律。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分解因数。所有的特殊数相乘是可以得到整数的,比如2.5和7,1.25和8等等,在我们遇到这些数字时,可以想办法把它们变成能得到整数的数字。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把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小数扩大成整数(或者不看小数的小数点,直接把小数当成整数计算);

2、然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什么是多功能算术/逻辑

全文共 2949 字

+ 加入清单

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什么是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由一位全加器(FA)构成的行波进位加法器,它可以实现补码数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但是这种加法/减法器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串行进位,它的运算时间很长。假如加法器由n位全加器构成,每一位的进位延迟时间为20ns,那么最坏情况下, 进位信号从最低位传递到最高位而最后输出稳定,至少需要n*20ns,这在高速计算中显然是不利的。二是就行波进位加法器本身来说,它只能完成加法和减法两种操作而不能完成逻辑操作。本节我们介绍的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不仅具有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而且具有先行进位逻辑, 从而能实现高速运算。1.基本思想一位全加器(FA)的逻辑表达式为Fi=Ai⊕Bi⊕CiCi+1=AiBi+BiCi+CiAi (2.35)我们将Ai和Bi先组合成由控制参数S0,S1,S2,S3控制的组合函数Xi和Yi,然后再将Xi,Yi和下一位进位数通过全加器进行全加。这样,不同的控制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组合函数,因而能够实现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图2.10 ALU的逻辑结构原理框图

因此,一位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逻辑表达式为Fi=Xi⊕Yi⊕Xn+iCn+i+1=XiYi+YiCn+i+Cn+iXi上式中进位下标用n+i代替原来以为全加器中的i,i代表集成在一片电路上的ALU的二进制位数。对于4位一片的ALU,i=0,1,2,3。n代表若干片ALU组成更大字长的运算器时每片电路的进位输入,例如当4片组成16位字长的运算器时,n=0,4,8,12。

2.逻辑表达式控制参数S0,S1,S2,S3 分别控制输入Ai 和Bi ,产生Y和X的函数。其中Yi是受S0 ,S1控制的Ai和Bi的组合函数,而Xi是受S2,S3控制的Ai和Bi组合函数,其函数关系如表2.4所示。

表2.4 Xi,Yi与控制参数和输入量的关系

根据上面所列的函数关系,即可列出Xi和Yi的逻辑表达式Xi=S2S3+S2S3(Ai+Bi)+S2S3(Ai+Bi)+S2S3AiYi=S0S1Ai+S0S1AiBi+S0S1AiBi

进一步化简并代入前面的求和与进位表达式,可得ALU的某一位逻辑表达式如下

(2.36)

4位之间采用先行进位公式,根据式(2.36),每一位的进位公式可递推如下:第0位向第1位的进位公式为Cn+1=Y0+X0Cn其中Cn是向第0位(末位)的进位。第1位向第2位的进位公式为Cn+2=Y1+X1Cn+1=Y1+Y0X1+X0X1Cn第2位向第3位的进位公式为Cn+3=Y2+X2Cn+2=Y2+Y1X2+Y0X1X2+X0X1X2Cn第3位的进位输出(即整个4位运算进位输出)公式为Cn+4=Y3+X3Cn+3=Y3+Y2X3+Y1X2X3+Y0X1X2X3+X0X1X2X3Cn设

G=Y3+Y2X3+Y1X2X3+Y0X1X2X3P=X0X1X2X3则Cn+4=G+PCn (2.37)这样,对一片ALU来说,可有三个进位输出。其中G称为进位发生输出,P称为进位传送输出。在电路中多加这两个进位输出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实现多片(组)ALU之间的先行进位,为此还需一个配合电路,称之为先行进位发生器(CLA),下面还要介绍。

Cn+4是本片(组)的最后进位输出。逻辑表达式表明,这是一个先行进位逻辑。换句话说,第0位的进位输入Cn可以直接传送到最高位上去,因而可以实现高速运算。用正逻辑表示的4位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逻辑电路图如下,它是根据上面的原始推导公式用TTL电路实现的。这个器件的商业标号为74181ALU。

3.算术逻辑运算的实现上演示图中除了S0-S3四个控制端外,还有一个控制端M,它使用来控制ALU是进行算术运算还是进行逻辑运算的。当M=0时,M对进位信号没有任何影响。此时F 不仅与本位的被操作数Y和操作数X 有关,而且与本位的进位输出,即C 有关,因此M=0时,进行算术操作。当M=1时,封锁了各位的进位输出,即C =0,因此各位的运算结果F 仅与Y 和X 有关,故M=1时,进行逻辑操作。图2.11(b)示出了工作于负逻辑和正逻辑操作数方式的74181ALU方框图。显然,这个器件执行的正逻辑输入/输出方式的一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与负逻辑输入/输出方式的一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是等效的。

图2.11 74181ALU的逻辑电路图和方框图

表2.5列出了74181ALU的运算功能表,它有两种工作方式。对正逻辑操作数来说,算术运算称高电平操作,逻辑运算称正逻辑操作(即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对于负逻辑操作数来说,正好相反。由于S -S 有16种状态组合,因此对正逻辑输入与输出而言,有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同样,对于负逻辑输入与输出而言,也有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

表2.5 74181ALU算术/逻辑运算功能表

说明:(1)H=高电平,L=低电平.(2)*表示每一位均移到下一个更高位,即A*=2A注意,表2.5中算术运算操作是用补码表示法来表示的。其中“加”是指算术加,运算时要考虑进位,而符号“+”是指“逻辑加”。其次,减法是用补码方法进行的,其中数的反码是内部产生的,而结果输出“A减B减1”,因此做减法时需在最末位产生一个强迫进位(加1),以便产生“A减B”的结果。另外,“A=B”输出端可指示两个数相等,因此它与其他ALU的“A=B”输出端按“与”逻辑连接后,可以检测两个数的相等条件。

4.两级先行进位的ALU前面说过,74181ALU设置了P和G两个本组先行进位输出端。如果将四片74181的P,G输出端送入到74182先行进位部件(CLA),又可实现第二级的先行进位,即组与组之间的先行进位。假设4片(组)74181的先行进位输出依次为P0,G0,G1P1,P2,G2,P3,G3,那么参考式(2.37)的进位逻辑表达式,先行进位部件74182CLA所提供的进位逻辑关系如下:Cn+x=G0+P0CnCn+y=G1+P1Cn+x=G1+G0P1+P0P1Cn Cn+z=G2+P2Cn+y=G2+G1P2+G0P1P2+P0P1P2Cn(2.38) Cn+4 =G3+P3Cn+z=G3+G2P3+G1P1P2+G0P1P2P3+P0P1P2P3Cn =G*+P*Cn其中P*=P0P1P2P3 G*=G3+G2P3+G1P1P2+G0P1P2P3根据以上表达式,用TTL器件实现的成组先行进位部件74182的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其中G*称为成组进位发生输出,P*称为成组进位传送输出。

下面介绍如何用若干个74181ALU位片,与配套的74182先行进位部件CLA在一起,构成一个全字长的ALU。下图示出了用两个16位全先行进位部件级联组成的32位ALU逻辑方框图。在这个电路中使用了八个74181ALU和两个74182CLA器件。很显然,对一个16位来说,CLA部件构成了第二级的先行进位逻辑,即实现四个小组(位片)之间的先行进位,从而使全字长ALU的运算时间大大缩短。

图2.13 用两个6位全先行进位部件级联组成的32位ALU

展开阅读全文

篇4:ln的运算法则是什么?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ln函数的运算法则:ln(MN)=lnM+lnN,ln(M/N)=lnM-lnN,ln(M^n)=nlnM,ln1=0,lne=1,注意,拆开后,M,N需要大于0没有ln(M+N)=lnM+lnN,和ln(M-N)=lnM-lnN,lnx是e^x的反函数。

一般地,如果a(a大于0,且a不等于1)的b次幂等于N(N>0),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读作以a为底N的对数,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一般地,函数y=log(a)X,(其中a是常数,a>0且a不等于1)叫做对数函数,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可表示为x=a^y。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运算法则

ln(MN)=lnM+lnN

ln(M/N)=lnM-lnN

ln(M^n)=nlnM

ln1=0

lne=1

注意,拆开后,M,N需要大于0。没有ln(M+N)=lnM+lnN,和ln(M-N)=lnM-lnN。lnx是e^x的反函数,也就是说ln(e^x)=x求lnx等于多少,就是问e的多少次方等于x。

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函数最早由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出于其著作《代数学》。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一个量中包含另一个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116.十进制加减运算是如何规定的?

十进制加法的规则与整数加法的规则相同,相同的数字是对齐的。因为小数点存在于小数中,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字也会对齐。具体步骤是:

(1)上下对齐所有加数的小数点;

(2)根据整数加法定律计算,从右边最后一位开始,到小数点后1位;

(3)和的小数点应与加法的小数点对齐。

例如:24+17.5+8.96 = 50.46

十进制减法的原理与整数减法的原理相同,并且相同数量的数字是对齐的。因为小数中有一个小数点,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量的数字就会对齐。

具体步骤是:

(1)上下对齐减数和减数分裂的小数点;

(2)根据整数减法原理计算,从右边最后一位开始,如果不够,借用1到10;

(3)差的小数点应与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小数点对齐。

例如:64.75-9.948 = 54.802

展开阅读全文

篇6:3.4x7ⅹ1.5的简便运算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3.4×7×1.5的简便运算过程如下:3.4×7×1.5=3.4×1.5×7=(4-0.6)×1.5×7=(4×1.5-0.6×1.5)×7=(6-0.9)×7=42-6.3=35.7。这个题目要先看清楚可以乘起来得整数的数,然后再进行简便运算。

小数简便运算方法

1、利用运算定律。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分解因数。所有的特殊数相乘是可以得到整数的,比如2.5和7,1.25和8等等,在我们遇到这些数字时,可以想办法把它们变成能得到整数的数字。

3、数字变形。有的列式中的数字不能用简便方式,但是我们把一些数字变形后就可以采用简便方式,这时我们就要给数字变形了。

4、等差数列。有些算式的相邻数字的差是相同的,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等差数列公式算式。

小数运算时的注意点

1、小数点对齐。

2、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的运算顺序一样。

3、整数的运算性质同样适合于小数的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0.56x99的简便运算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0.56x99的简便运算如下:0.56x99=0.56x(100-1)=0.56x100-0.56x1=56-0.56=55.44。在数的运算中,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我们在数学上又为了能更简便计算它们,简称称作简算。

简便运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等等,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通过简便运算要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

乘法:a×b=b×a(乘法交换律)

a×b×c=a×(b×c)(乘法结合律)

(a+b)×c=a×c+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乘法分配律变化式)

(a+b+d)×c=a×c+b×c+d×c(乘法分配律变化式)

a×c+c=(a+1)×c(乘法分配律变化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导数公式及运算法则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导数也叫导函数值。又名微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极限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df(x0)/dx。

导数公式运算法则

公式:y=c(c为常数)y=0、y=x^n y=nx^(n-1);运算法则:加(减)法则:[f(x)+g(x)]=f(x)+g(x)。

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是实数的话,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通过极限的概念对函数进行局部的线性逼近。例如在运动学中,物体的位移对于时间的导数就是物体的瞬时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对数运算10个公式 对数运算10个公式是什么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1、lnx+lny=lnxy;2、lnx-lny=ln(x/y);3、Inxn=nlnx;4、In(n√x)=lnx/n;5、lne=1;6、In1=0;7、Iog(A*B*C)=logA+logB+logC;logAn=nlogA;8、logaY =logbY/logbA;9、log(a)(MN)=log(a)(M)+log(a)(N);10、Iog(A)M=log(b)M/log(b)A(b>0Eb#1)。

对数介绍

在数学中,对数是对求幂的逆运算,正如除法是乘法的倒数,反之亦然。这意味着一个数字的对数是必须产生另一个固定数字(基数)的指数。 在简单的情况下,乘数中的对数计数因子。更一般来说,乘幂允许将任何正实数提高到任何实际功率,总是产生正的结果,因此可以对于b不等于1的任何两个正实数b和x计算对数。

数学的相关介绍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9+99+999+3简便运算 9+99+999+3简便运算怎么算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9+99+999+3简便计算为:

9+99+999+3

=(9+1)+(99+1)+(999+1)

=10+100+1000

=1110

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单,让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得数,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

简便算法的相关定律如下:

1、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公式为:a×b=b×a。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字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字相加,和不变。公式为:a+b+c=a+(b+c)。

3、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为:a+b+c=a+c+b。

4、乘法结合律:先将前两个数字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字相乘,积不变。公式为: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公式为:(a+b)×c=a×c+b×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等数学入门系列,极限的四则运算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高等数学极限四则运算。对极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操作方法

1

定义:

简单的说极限就是一个数值,只不过是随着函数自变量的逐渐增大或者是减小而相应地函数值无限制的接近的一个数值,该数值就是在自变量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该函数的极限。

举例如下:假若对于任意函数Y=F(y)很显然,在改函数中,y是自变量,那么当自变量y趋向于某个数,,假若y趋向于n,那么所对应的函数值Y也会趋向于某个数,我们把它设为N,那么N就是函数Y=F(n)当y趋向于n时的极限。

2

两个重要极限。

3

洛必达法则。

4

极限的连续性。

5

极限存在的准则。

6

极限的运算法则。

7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祝大家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对数运算法则 对数公式运算法则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对数运算法则,是一种特殊的运算方法。指积、商、幂、方根的对数的运算法则。在数学中,对数是对求幂的逆运算,正如除法是乘法的倒数,反之亦然。

这意味着一个数字的对数,是必须产生另一个固定数字(基数)的指数。 一般来说,乘幂允许将任何正实数,提高到任何实际功率,总是产生正的结果,因此可以对于b不等于1的任何两个正实数b和x计算对数。

由指数和对数的互相转化关系可得出:两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这两个数的对数的和,两个正数商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被除数的对数减去除数对数的差。一个正数幂的对数,等于幂的底数的对数乘以幂的指数。若式中幂指数则有以下的正数的算术根的对数运算法则:一个正数的算术根的对数,等于被开方数的对数除以根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excel中一批数据如何与一个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为大家介绍excel中一批数据与一个数进行加减乘除等批量运算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表格中数据多的时候,操作简捷快速,推荐过来,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方法/步骤

1、如图,为使所有人工资全部加上一个数300。我们先在旁边输入数字300,并右击300所在单元格选择复制。

2、选择需要进行加法运算的数据,并右击,选择下拉菜单中的“选择性粘贴”。

3、弹出选择性粘贴对话框。运算栏原先默认选择为无,我们更改选项为“加”并点击确定。

4、得出最后的结果符合要求,完成。

5、同理,也可以对数据进行减乘除等运算。如图所示是所以数值乘上300后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ps中布尔运算如何用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布尔运算通过形状反复加减,可以得到很多有趣好看的图形,下面就来简单的做一下布尔运算的加减。

1、打开ps, ctrl+n 新建文件

2、选择左边工具栏的“ 矩形工具 ”,画一个矩形

3、接着按住 alt+鼠标左键 ,画第二个矩形, 画好后松手,就会得到一个新的 不规则形状

4、这时的形状 还是会有两个矩形的轮廓,在选中“ 矩形工具 ”的情况下点击上面工具栏的“ 合并形状组件 ”按钮。两个形状就会变成一个整体了

5、加法和减法的步骤是一样的,只是按键变成了 shift+鼠标左键

6、多试几次 总会做出很多简单有趣的图形

注意事项:

shift是加,alt是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怎样办好数学手抄报 混合运算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办好数学抄报混合运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工具/材料

A4纸、水彩笔、彩笔、铅笔、橡皮、钢笔、直尺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要明确手抄报的主题是什么,才好开始构思内容,也好给自己的手抄报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数学天地”是大家比较常用的手抄报名字。

2

知道主题之后,我们可以画一些自己喜欢的边框图案,涂上颜色,边框的大小一定要够你写内容。

3

在空白的地方,我们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但是要与主题内容有关哦,如果主题比较抽象,可以画一些小动物,或者花花草草之类的。

4

最后把内容写到框里面就可以了,字迹要工整,内容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要太简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二次根式的运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二次根式运算

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0,b≥0)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每个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2.乘法法则:(a≥0,b≥0) 二

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两个二次根式相乘,等于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3、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a≥0,b>0)

4、除法法则(a≥0,b>0)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两个二次根式相除,等于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

5、有理化因式:如果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的积不再含有根式,那么这两个代数式叫做互为有理化因式。

如:的有理化因式为;的有理化因式也是

的有理化因式为;

6、同类二次根式:

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7、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8、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方法: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二次根式的被开放数及指数不变。

9、二次根式加减方法: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7200÷48的简便运算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7200÷48简便运算如下:7200÷48=7200÷(6×8)=7200÷8÷6=900÷6=150。简便运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方式,运用数字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的定律,可以让一个特别复杂的式子变得更容易计算。

简便运算定律如下:

加法: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公式:a+b=b+a;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公式:(a+b)+c=a+(b+c)。

减法: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法: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a×b)×c=a×(b×c);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除法:除法的性质a÷b÷c=a÷(b×c)。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天河二号五连冠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公布的500强名单显示,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已经连续第五次荣登榜首。天河二号每秒有3.866亿次浮点运算

超级计算机用于执行要求极高计算能力的任务,例如模拟核武器爆炸、建立地球气候模型、复制生物大脑生理功能以及在分子水平研究材料。超级计算机通常由多个消耗大量能量的机柜组成。

天河二号的领先性能优势非常明显,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泰坦的两倍。泰坦部署在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具有每秒1.759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能力。部署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沙欣二世以每秒5.536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七。

尽管失去了单机计算冠军的头衔,美国仍然是超级计算机数量最多的国家,231台,与去年11月持平,但低于去年6月的233台和2013年11月的265台。欧洲名单上的超级计算机数量从去年11月的130台上升到141台,而日本和中国分别拥有40台和37台超级计算机。

惠普、IBM和克莱仍然是榜单上的三大超级计算机巨头。在名单上的超级计算机中,86.4%配备了英特尔的超级计算机处理器。

排名前500位的榜单表明,超级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长率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十年前排名前十的超级计算机仍然很高,在十大超级计算机中只有一个“新面孔”。

尽管性能提升的速度有所放缓,但超级计算机的性能不应该被低估。名单上的超级计算机的性能从去年6月的每秒27.4亿次浮点运算增加到每秒36.1亿次浮点运算。名单上每秒浮点运算1万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数量从去年11月的50台增加到了68台。

排名前500名的研究人员表示,今年在计算能力最高的前10个系统中,只有沙欣二号被部署。天河二号将于2013年部署,其他系统将于2011年或2012年部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17x23—23x7的简便运算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17x23-23x7简便运算结果等于230。17x23-23x7=23x17-7=23x10=230即17x23-23x7的结果等于230。在两个乘法算式中,各有一个因子的数字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完成这道题的简便计算。

一、简便运算

17x23-23x7简便运算结果等于230。

解:17x23-23x7

=23x(17-7)

=23x10

=230

即17x23-23x7的结果等于230。

二、拓展资料

1、四则运算法则

(1)如果只有加和减或者只有乘和除,从左往右计算。

(2)如果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同时有,先算二级运算。

(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数。

2、乘法结合律

(axb)xc=ax(bxc)。

例如,3x2.5x4=3x(2.5x4)=3x10=30。

3、乘法分配律

(a+b)xc=axc+bxc。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125×56的简便运算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125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有固定的搭配的数字,所以就是需要找到125相乘的8,所以需要把56拆分成8乘以7,有利于简便计算。125×56=125×(8×7)(把56拆分成8×7)=125×8×7=1000×7=7000

一、简便运算

125×56

=125×(8×7)(把56拆分成8×7)

=125×8×7(按顺序计算125乘以8得到整千数,使计算简单)

=1000×7

=7000

解析:125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有固定的搭配的数字,所以就是需要找到125相乘的8,所以需要把56拆分成8乘以7,有利于简便计算。

二、拓展资料

简便方法计算的相关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c=a+c+b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4、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c+b×c

6、除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7、商不变的规律

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公式:a÷b=(an)÷(bn)=(a÷n)÷(b÷n) (n≠0 b≠0)

8、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字母公式:a-b-c=a-(b+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