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5那些处理器好【推荐20篇】

电子除垢仪加过滤器即全程水处理器;产品具有防垢、防腐、杀菌、灭藻、超净过滤等功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i5那些处理器好,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浏览

5979

文章

445

篇1:热门电脑处理器报价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电脑的最核心部件是什么吗?就是电脑处理区CPU了,它犹如人类大脑般,处理着该部电脑的所有数据。指挥着整个系统有秩序的进行。所以它的处理能力关系到这部机子的性能。现在市场上最主流的处理器CPU厂家有两个,一个是AMD,一个是英特尔,高端市场来说英特尔占优,低端市场反而是AMD比较有优势,特别是它的打桩机系列,将显卡跟CPU核心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省去了买显卡的钱。下面就来介绍几款主流处理器的报价

Intel 酷睿i5 4590

参考报价:1280元

适用类型: 台式机

CPU系列: 酷睿i5

CPU主频: 3.3GHz

最大睿频: 3.7GHz

插槽类型: LG A 1150

针脚数目: 1150pin

核心数量: 四核心

线程数: 四线程

Intel 酷睿i7 4790K

参考报价:2188 元

插槽类型:LGA 1150

CPU主频:4GHz

最大睿频:4.4GHz

制作工艺:22纳米

三级缓存:8MB

核心数量:四核心 八线程

核心代号:Haswell

热设计功耗(TDP):88W

AMD 速龙 X4 860K(盒)

参考报价:419 元

插槽类型:Socket FM2+

CPU主频:3.7GHz

最大睿频:4GHz

制作工艺:28纳米

二级缓存:4MB

核心数量:四核心

核心代号:Kaveri

热设计功耗(TDP):95W

AMD FX-8300

参考报价:795 元

插槽类型:Socket AM3+

CPU主频:3.3GHz

制作工艺:32纳米

二级缓存:8MB

三级缓存:8MB

核心数量:八核心 八线程

核心代号:Trinity

热设计功耗(TDP):95W

AMD A10-7850K

参考报价:799 元

所属:

AMD A10系列

¥899 AMD A10-7870K

¥650 AMD A10-5800K(盒)

¥820 AMD A10-7800(盒)

¥739 AMD A10-6800K(盒)

插槽类型:Socket FM2+

CPU主频:3.7GHz

制作工艺:28纳米

二级缓存:4MB

核心数量:四核心 四线程

核心代号:Kaveri

热设计功耗(TDP):95W

上面几款都市场上比较主流的处理器。如果大家需要购买高端配置的处理器,还是以英特尔酷睿i7为第一选择,预算有限的话也可以选择AMD的高端CPU,它的运行频率甚至比I7还高,只是功耗没有I7低。如果是组装家庭使用的电脑,可以直接选择AMD的打桩机系列的处理器,比如上述的AMD A10,它的显卡核心跟处理器核心性能都能满足家庭需求。最终该怎么选择还是要看大家手中的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超级计算机大PK:中国已抢得先机 AMD皓龙处理器排第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超级计算机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军备竞赛”当中最热的领域之一。因此,每次全球Top 500计算机榜单发布的时候都会引来媒体的关注。

其中,中国近些年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全球范围内,超级计算机有发展到了怎样一种地步呢?

美国是超级计算机领域的传统强者,美国的电脑在前100名中频频出现,占据了第3、7、12、15、16、19-21等诸多位置。共占据了31位。

不过,近些年中国的已经在榜单的第一梯队中取代了美国的位置。中国在前100名中分别占据了第1、2、42、67、74、77、78、86、91和第96的位置。

在Top 500中排名第1位的是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它使用了中国自己的处理器(申威26010),峰值速度达到了125435.9TFlops/s。而排名第3的美国克雷公司使用AMD皓龙处理器的超级电脑峰值速度“只有”27112.5 TFlops/s。这大致上只是中国太湖之光的22%。

报道称,欧盟最好的超级电脑是排在第33位的汉堡的Mistal,速度为3147.8TFlops/s,仅仅是太湖之光的2.5%。也就是说欧盟性能最强的电脑只能达到中国超级电脑性能的2.5%。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厨房垃圾处理器安全吗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善,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来逐渐增多。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不仅会影响室内的整洁,还会影响到健康,特别是厨房里的垃圾,更应及时的处理。那么,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哪些?选择一台厨房垃圾处理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厨房垃圾处理器安全吗?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普及,垃圾处理也被反复提上了公众日程。现如今,垃圾处理已经进入了分类和机械时代,然而分类毕竟还是靠个人的自觉和人力的再一次加工处理,所以方便快捷的厨房垃圾处理器正逐步被大众所关注和选用,依靠机器对垃圾进行处理渐渐成为现代人的新选择。

厨房垃圾处理器能够有效避免家居厨房被臭气污染,能够很好的维持厨房和小区的环境;厨房食品垃圾被厨房垃圾处理器处理后,能够降低这些不可回收的垃圾对可回收垃圾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

中国家庭的饮食习惯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较为复杂。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厨余垃圾会更多、更复杂也更难处理。所以,垃圾处理器的研磨能力就非常重要。选购垃圾处理器时,要注意电机扭矩、满负载转速、研磨设计等关键点,这是食物垃圾处理器研磨能力的体现。目前,国内发现至少3级以上的研磨系统才可以完全粉碎中国厨余,并保证不会堵塞管道。

总体来说,用过食物垃圾处理器的网友大多数都觉得,只要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它还是挺安全的,安装简单,也蛮耐用。只是不环保,一旦产生堵塞维修处理代价会比较高。小编觉得这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见仁见智吧!

以上内容介绍的是厨房垃圾处理器安不安全,朋友们对此类问题还有什么好的见解,欢迎随时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样才可增长自己的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处理器缓存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处理器缓存缓存(Cache)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构与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简单地讲,缓存就是用来存储一些常用或即将用到的数据或指令,当需要这些数据或指令的时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这样比到内存甚至硬盘中读取要快得多,能够大幅度提升CPU的处理速度。

所谓处理器缓存,通常指的是二级高速缓存,或外部高速缓存。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Dynamic RAM)之间的规模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组成。用来存放那些被CPU频繁使用的数据,以便使CPU不必依赖于速度较慢的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L2高速缓存一直都属于速度极快而价格也相当昂贵的一类内存,称为SRAM(静态RAM),SRAM(Static RAM)是静态存储器的英文缩写。由于SRAM采用了与制作CPU相同的半导体工艺,因此与动态存储器DRAM比较,SRAM的存取速度快,但体积较大,价格很高。

处理器缓存的基本思想是用少量的SRAM作为CPU与DRAM存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即Cache系统。80486以及更高档微处理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处理器芯片内集成了SRAM作为Cache,由于这些Cache装在芯片内,因此称为片内Cache。486芯片内Cache的容量通常为8K。高档芯片如Pentium为16KB,Power PC可达32KB。Pentium微处理器进一步改进片内Cache,采用数据和双通道Cache技术,相对而言,片内Cache的容量不大,但是非常灵活、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微处理器的性能。片内Cache也称为一级Cache。由于486,586等高档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很高,一旦出现一级Cache未命中的情况,性能将明显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的办法是在处理器芯片之外再加Cache,称为二级Cache。二级Cache实际上是CPU和主存之间的真正缓冲。由于系统板上的响应时间远低于CPU的速度,如果没有二级Cache就不可能达到486,586等高档处理器的理想速度。二级Cache的容量通常应比一级Cache大一个数量级以上。在系统设置中,常要求用户确定二级Cache是否安装及尺寸大小等。二级Cache的大小一般为128KB、256KB或512KB。在486以上档次的微机中,普遍采用256KB或512KB同步Cache。所谓同步是指Cache和CPU采用了相同的时钟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相对于异步Cache,性能可提高30%以上。

intel处理器缓存一览

目前,PC及其服务器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CPU主频越做越高,系统架构越做越先进,而主存DRAM的结构和存取时间改进较慢。因此,缓存(Cache)技术愈显重要,在PC系统中Cache越做越大。广大用户已把Cache做为评价和选购PC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微软官方公告:Win10创意者版本更新,不支持Atom处理器暂时勿升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Win10创意版本更新即将在4月11日面向全球的Win10用户进行推送,用户需要通过Update Assistant这款官方软件进行手动检查更新,这次更新是微软推出Win10之后的第四次大更新,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功能变化:3D画图、游戏模式、小窗口模式等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微软官方已经发出公告,Intel Clover Trail系列处理器暂时不支持Windows 10创意者更新,请勿升级。涉及的型号有:AtomZ2760、Atom Z2520、Atom Z2560、Atom Z2580。

这一系列的处理器多使用于平板电脑产品,使用Intel Clover Trail系列处理器的用户如不小心更新了Win 10创意者,可能出现图标、文本消失,或显示为硬色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Intel酷睿处理器八代和七代有哪些区别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Intel八代酷睿系列处理器是从去年九月底开始上市的,上市以来,一直有小伙伴在问 Intel酷睿处理器八代和七代有什么区别? 此次就为大家解答下。

目前上市的八代酷睿CPU主要包含了酷睿i7、i5和i3系列,具体型号为:i7-8700K/8700、i5-8600K/8400、i3-8350K/8100共6款产品 ,今后还将推出更多型号,并且入门的奔腾、赛扬系列,以及发烧级酷睿i9系列产品上市。

Intel酷睿处理器八代和七代有什么区别?

在以往,Intel新一代CPU相比前代,性能提升往往不大,核心与线程数基本保持一致,提升的仅仅是CPU主频,因此性能一直来每代产品都是小升级。不过,今年市场环境变了,AMD锐龙系列桌面CPU全面崛起,并且在核心、线程、性能上相比同价位Intel七代酷睿CPU更有优势,而Intel新上市的八代酷睿CPU自然不敢怠慢,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不再是挤牙膏,而是 在核心、线程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性能上提升很大,因此区别是很明显。

从目前上市的Intel八代酷睿系列CPU来看,核心/线程数都有了明显升级,这是Intel以往所没有的,下面根据具体的CPU来讲讲。

Intel七代i3:双核四线程,而八代酷睿i3 8100/8350K则升级为四核四线程,直接升级了2个原生核心;

Intel七代i5:四核四线程,而八代i5 8400/8600K则升级为六核刘线程,新升级加入了2核2线程;

Intel七代i7:四核八线程,而八代i7 8700K/8400则升级为六核十二线程,升级了2个原生核心和4个线程。

简单来说,Intel八代酷睿CPU相比七代,在核心与线程数量均有了明显提升,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可以说性能上终于不再是挤牙膏,而是有了很大的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Intel的四核处理器构架分析

全文共 4347 字

+ 加入清单

Intel的处理器发展规划路线并不固定。为了延续P6架构核心的成功,Intel采用了两个开发团队并进的策略,其中一个团队继续发展Pentium 4采用的NetBurst架构,另一个团队将对代号Banias的Pentium M进行重新设计,目标是更低成本、更低功耗的高集成度核心。最终的结果是NetBurst架构的发展被Banias的进化超越。Dothan是Banias第一个进化成果,它拥有更高的时钟频率和更多的缓存,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Intel的以色列发展中心(IDC)以Dothan为基础提出了原生双核心和共享二级缓存解决方案,这就是代号Yonah的Core Duo处理器,也是首款双核心Intel处理器。从Dothan到Yonah的演进具有远比Banias到Dothan更重大的意义,不仅仅只因为Yonah是首款Intel双核心处理器,最重要的是Yonah拥有更多架构上的改进。接下来Intel又对Yonah进行了改进,这就是让Intel从竞争对手AMD手中夺回技术领先地位的Core 2系列处理器。

认识Barcelona架构:

Barcelona是AMD首款四核心处理器,采用65nm制造工艺,和Intel的四核Kentsfield处理器由两个双核心组成的架构不同,Barcelona是单处理器集成四个核心的架构是真正的原生四核处理器。不过,尽管在技术上要优于Intel的Kentsfield,我们还是不确信Barcelona在现实中的性能会大幅超越Kentsfield。

Barcelona的设计比K8要复杂的多,需要多达11个金属层,而K8和Core 2 Duo分别只有9个和8个。而更多的金属层只会使制造过程更为复杂增加成本,对于最终的用户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Barcelona拥有463百万个晶体管,比Kentsfield少了119百万个。晶体管数量少是因为缓存减少的原因,Barcelona上的每个核心都拥有128KB一级缓存和512MB二级缓存,再加上四个核心共享的2MB三级缓存,缓存的总量为4.5MB。而Kentsfield的缓存总量达到了8.25MB,比Barcelona多了80%。不过Barcelona的缓存仍然远远要比四核心K8要多,如果不计算缓存晶体管,一个双核Athlon 64 X2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大约为94百万个,而Barcelona的晶体管数量大约为247百万个。即使两个双核Athlon 64 X2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也没有Barcelona多。

SSE128:

在从K8到Barcelona的众多改进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AMD把它称为SSE128。在K8架构中可以同时执行两个SSE指令,但是SSE的执行带宽仅仅只有64-bit。在K8中执行一个128-bit的SSE指令,必须要分成两个64-bit指令来执行。这意味着执行一个128-bit的SSE指令需要占用一个额外的解码通道。Barcelona把K8的64-bit SSE的执行带宽提高到了128-bit,因此执行一个128-bit的SSE指令不用再进行分解。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获得更多可用的解码带宽,而且指令的执行效率也大大提高。增加SSE指令的执行带宽也会造成核心内部的很多改变。由于获得了更多的解码带宽,在执行128-bit的SSE指令时有出现了一个新的瓶颈,那就是指令取得带宽。Barcelona的指令取得带宽已经从K8的每周期16byte提高到了32byte。32byte的指令取得带宽不仅仅有益于SSE编码,对整数编码也同样非常有好处。更大的指令取得带宽会明显推进处理器性能。

在Barcelona上你可以取得和解码更多的指令,这意味着你需要获得更多的数据到执行核心,因此AMD加宽了L1缓存和SSE寄存器之间的传输界面。现在Barcelona可以每周期执行两个来自L1-D缓存的128-bit SSE指令,原理和K8每周期执行两个64-bit指令一样。加上AMD同时加宽了L2缓存可内存控制器之间的传输界面,从而解决了指令取得带宽的瓶颈。事实上SSE128的改进非常类似于Yonah到Merom的改进。在Conroe/Merom之前Yonah的FP/SSE性能还不如K8。这在Yonah和K8的性能对比测试中有很明显的表现,虽然两者在大多数应用程序、3D渲染和游戏性能中的性能表现非常接近,但是在视频编码性能测试中K8明显要优于对手。但是Core 2处理器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视频编码性能大幅度超越K8。也许SSE128的改进会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更高级的分支预测器:

尽管SSE128被AMD称为Barcelona的最大改进,但是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技术改进清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分支预测器。分支预测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如果分支编码结果之前曾经被取用过,那么它将最有可能在下一次被提取。所以分支预测器的用途在于监测正在被CPU执行的指令,并且相应的对指令被执行的次数进行记录,来统计特定地址的分支编码结果被提取的概率。一旦计数器内部累积足够的数据,分支预测器就可以相对比较精确的对分支结果是否会被提取进行预测。通常来讲,CPU的分支预测器性能会直接影响数据处理的精确度。K8的分支预测器就非常好,对它的架构做了专门的优化。不过Intel的Pentium M和Pentium 4采用的分支预测器技术要更为出色。在Barcelona中将增加了一个512通路的间接分支预测器,更多的分支预测器将使Barcelona比K8获得和预测更多的历史数据,而更多的历史数据也会使支预测器更加精确。

频带堆栈优化和更快的加载速度:

Intel在Pentium M上首次提出了一个叫做专用堆栈管理器的功能,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堆栈管理器来操作所有的X86堆栈运转。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独立的堆栈管理器减轻了处理的负担。在Barcelona上AMD采用了相类似的技术,称为Sideband Stack Optimizer(频带堆栈优化),不但可以单独处理所有的堆栈运转,而且对堆栈处理器进行了优化,使其不浪费执行单元的位宽。

Barcelona还将具有Out-of-order load execution(乱序载入处理)能力,某些指令在实际运行当中可以绕过其他指令的处理,而且指令的存储也可以不按顺序进行,这在某些环境下对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关键的作用。

更快速的内存控制器: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AMD每推出一款新的处理器都会对内存控制器进行一次增强,Barcelona也不例外,它的内存控制器改进将会使内存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和K8相比Barcelona的内存控制器将更加智能化。K8(Socket-940/939/AM2)处理器整合的是一个128-bit内存控制器,而在Barcelona中这个内存控制器被分离成两个64-bit控制器。每个控制器都可以独立运行,从而使内存控制的效率更高。尤其是四个核心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时它的优点更加明显。另外,Barcelona的北桥也将拥有比K8更高的带宽,考虑到高带宽的利用这个北桥将支持未来的DDR3内存标准。不过照目前的消息来看,起初发布的Barcelona仍然只支持DDR2内存。

新的Prefetcher单元:

Prefetcher(预取)单元的作用是预先取得内存中的数据放到缓存中备用,以加快内存的潜伏期。Intel的Core 2处理器每个核心有三个Prefetcher单元。K8处理器每个核心有两个Prefetcher单元,一个用来预取指令,一个用来预取数据。Barcelona每核心的Prefetcher单元数量仍然和K8一样,但是对它们进行了改进。最大的改变是数据Prefetcher单元会直接将数据储存到L1缓存中,而K8的数据Prefetcher单元是把数据储存到L2缓存中。把数据预取到潜伏期更低的L1缓存,会增加核心预取的精确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占用L2缓存。而最大的改进是,在Barcelona的内存控制器内部加入了一个DRAM Prefetcher单元,这个DRAM Prefetcher单元用于整体的内存需求,它不会把数据储存到L2或L3缓存,而是储存到自带的缓存器中,这将会增强整个核心的性能。

三级缓存架构和虚拟化技术:

AMD在缓存部分一直都落后于Intel。我们知道双核Core 2处理器采用的是共享的4MB二级缓存,是目前双核K8的两倍。而这一差距在四核心处理器的竞争中还将继续拉大,Barcelona每个核心单独享有512KB二级缓存,四个核心的二级缓存总量仅仅只有2MB,而Intel的四核心Kentsfield却拥有高达8MB的二级缓存。预计年低推出的Penryn将拥有总数高达12MB的二级缓存。Barcelona没有像K8一样每个核心采用128KB的一级缓存和512KB的二级缓存,它的一级缓存仅仅只有64KB,但是AMD为Barcelona加入了四核心共享的2MB三级缓存,这将弥补二级缓存容量不足的问题。三级缓存的容量是可变化的,不同型号的处理器可能会配备不同容量的三级缓存。Barcelona在性能方面的改进还包括提升虚拟地址转换速度的增强虚拟化技术。目前进行地址转换,通常hypervisor是通过一种叫做shadow paging的技术来实现的,而是Barcelona采用的是一种硬件加速shadow paging技术,AMD把它称作Nested Paging。这样一来hypervisor进行地址转换所用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电源管理:

Barcelona的四个核心仍然采用同样的电压,但是北桥的供电和CPU采用分离式电源管理设计,核心电压和北桥电压可以单独在0.8V - 1.4V之间改变,也就是说改变其中一个电压不会对另一个电压产生影响,这会有效的降低功耗。尽管Barcelona的四个核心的电压不能单独改变,但是它们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时钟频率,在运行不需要四个核心满载的任务时,其它空闲的核心会自动降低时钟频率以达到省电的目的。Barcelona的每个核心都支持5种p-states模式来改变时钟频率,这种p-states模式是完全的硬件控制,因此你需要专用的驱动程序来激活这种电源控制功能。可以说Barcelona的电源管理模式为将来的多核心处理器增强功耗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结论:

毫无疑问Intel的Core 2处理器的发布对于处理器性能提升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也是近几年来性能提升幅度最大的新处理器。Core 2最大的成功在于它的全新架构,但是不得不承认对于Intel来说Core 2的出现并不是最佳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处理器主频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处理器主频

处理器主频 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说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单位是Hz。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主频由过去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1G=1024M)。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早期的CPU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处理器系列型号

全文共 1894 字

+ 加入清单

处理器系列型号CPU厂商会根据CPU产品的市场定位来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确定一个系列型号以便于分类和管理,一般而言系列型号可以说是用于区分CPU性能的重要标识。

早期的CPU系列型号并没有明显的高低端之分,例如Intel的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Pentium和Pentium MMX以及面向高端服务器生产的Pentium Pro;AMD的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K5、K6、K6-2和K6-III以及面向移动市场的K6-2+和K6-III+等等。

随着CPU技术和IT市场的发展,Intel和AMD两大CPU生产厂商出于细分市场的目的,都不约而同的将自己旗下的CPU产品细分为高低端,从而以性能高低来细分市场。而高低端CPU系列型号之间的区别无非就是二级缓存容量(一般都只具有高端产品的四分之一)、外频、前端总线频率、支持的指令集以及支持的特殊技术等几个重要方面,基本上可以认为低端CPU产品就是高端CPU产品的缩水版。例如Intel方面的Celeron系列除了最初的产品没有二级缓存之外,就始终只具有128KB的二级缓存和66MHz以及100MHz的外频,比同时代的Pentium II/III/4系列都要差得多,而AMD方面的Duron也始终只具有64KB的二级缓存,外频也始终要比同时代的Athlon和Athlon XP要低一个数量级。

CPU系列划分为高低端之后,两大CPU厂商分别都推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产品。在桌面平台方面,有Intel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Pentium II、Pentium III和Pentium 4以及面向低端桌面市场的Celeron系列(包括俗称的I/II/III/IV代);而AMD方面则有面向主流桌面市场Athlon、Athlon XP以及面向低端桌面市场的Duron和Sempron等等。在移动平台方面,Intel则有面向高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Pentium II、Mobile Pentium III、Mobile Pentium 4-M、Mobile Pentium 4和Pentium M以及面向低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Celeron和Celeron M;AMD方面也有面向高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Athlon 4、Mobile Athlon XP-M和Mobile Athlon 64以及面向低端移动市场的Mobile Duron和Mobile Sempron等等。

目前,CPU的系列型号更是被进一步细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就以台式机CPU而言,Intel方面,高端的是双核心的Pentium EE以及单核心的Pentium 4 EE,中端的是双核心的Pentium D和单核心的Pentium 4,低端的则是Celeron D以及已经被淘汰掉的Celeron(即俗称的Celeron IV);而AMD方面,高端的是Athlon 64 FX(包括单核心和双核心),中端的则是双核心的Athlon 64 X2和单核心的Athlon 64,低端就是Sempron。以笔记本CPU而言,Intel方面高端的是Core Duo,中端的是Core Solo和即将被淘汰的Pentium M,低端的则是Celeron M;而AMD方面,高端的则是Turion 64,中端的是Mobile Athlon 64,低端的则是Mobile Sempron。

但在购买CPU产品时需要注意的是,以系列型号来区分CPU性能的高低也只对同时期的产品才有效,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今天的高端就是明天的中端、后天的低端,例如昔日的高端产品Pentium 4和Pentium M现在已经降为了中端产品,AMD的Turion 64在Turion 64 X2发布之后也将降为中端产品。另外某些系列型号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例如Intel的Pentium 4系列从2000年11月发布至今已经过了6个年头,而当时属于高端的早期的Pentium 4其性能还远远不及现在属于低端的Celeron D。而且低端CPU产品中也出现过不少以超频性能著称或者能修改的精品,例如Intel方面早期的Celeron 300A,中期的图拉丁核心的Celeron III系列,以及现在的Celeron D系列等等;AMD方面也有早期的Duron由于可以依靠连接金桥而修改为Athlon和Athlon XP而风靡一时,中期的Barton核心Athlon XP 2500+和现在的64位Sempron 2500+都以超频性能著称。这些低端产品其修改后和超频后的性能也并不比同时期主流的高端型号差,性价比非常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AMD R5-1400处理器超频如何设置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AMD R5-1400处理器超频怎么设置?接下来,我们具体来介绍下AMD R5-1400超频设置教程,一起来看看。

AMD R5-1400超频设置教程

首先将电脑开机,然后进入Bios设置,微星B350 MORTAR一线品牌主板,BIOS功能比较强,完全不需要使用AMD MASTER软件进行超频,直接在Bios中进行相关设置即可实现超频,这对于较少接触超频的小伙伴来说,超频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一、为了影响超频效果,首先需要在Bios设置OC中的CPU特征中,将C6、冷又静这些的节能选项关闭,以免影响超频的稳定性。

二、接下来在Bios的OC中设定频率和对应的CPU电压就可以了,几乎不再需要去调节任何复杂的小参数。AMD锐龙系列处理器厚道之处在于,全系标配不锁定倍频,所以原则上不再需要去调节CPU的外频了,此处设定3600,代表着此刻的倍频为36X。

对于超频用户来说,只要控制R5 1400超频电压就可以了,AMD锐龙R5 1400的默认电压还是比较高的,达到了1.25V,不加任何电压的情况下,硬启动3.6G过测试毫无压力。

二、对于R5 1400这样的CPU,如果CPU散热比较普通,建议超频的电压范围控制1.35V左右,是比较安全的。因此我直接将CPU电压加到了1.35V,但实际上微星的B350 MORTAR主板大概自动偷加了0.6V左右,不过这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设置超频后,如果可以硬启,则这是超频成功的第一步,之后可以进入系统中,进行一些测试,比如国际象棋、3DMARK和游戏,看看超频后的电脑是否稳定,由于CPU体质不同,超频潜力也略有差异,因此在bios设置电压的时候,应该根据电脑的稳定性、散热等方面适当调低或升高超频电压,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稳定超频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脑处理器i5和i7区别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已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办公工具之一了,以前的电脑价格昂贵一般人消费不起,现在却走入了千家万户。我们平时电脑一般是用来简单办公和看电视剧、上网等等,可是遇到一些大型游戏却不能玩了,这里就要提到电脑的CPU了,CPU越强悍电脑支持的功能也就越多,那么电脑处理器i5和i7区别在哪里呢?

操作方法

1

超线程

通常来说,i5处理器不具备超线程功能,而i7则基本支持,在进行照片、视频编辑操作时拥有更好的效果,这是用户需要考虑的。

2

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也就是处理器的主频,是衡量处理器性能的主要部分。由于酷睿i5和i7都建立在相同的架构,所以时钟频率越高、便意味着性能更出色。

3

运行内存

缓存i7处理器的二级缓存相对i5来说通常要大上2MB,这是主要的差别。更大的缓存可以调用更多的RAM来增强性能、降低功耗,所以如果有较大的RAM需求,i7是更好的选择。

4

耗电量

毫无疑问,i7的功耗大于i5,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部分。如果装机时选择8核心的i7处理器、搭配强劲显卡,那么还需要考虑成本更高的水冷装置。

5

价格

功能越强大需要的配置也就越高,自然i7的价格要高于i5了。

特别提示

大家如果只是用来购物和观看视频便宜的电脑处理器即可,如果是用来作图或者比较复杂的工作,建议使用更高的电脑处理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何选择处理器和显卡 选择处理器和显卡技巧介绍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买电脑的时候不管是真懂还是假懂,就算是小白也会问一句处理器是什么,这个时候就算是商家说了一连串根本听不懂的东西,也要装作很了解一样一边点头,一边嗯,这就跟买西瓜总要拍两下一样。

选择它们之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者都是什么作用,简单来说,处理器决定着电脑的运算性能,而显卡则决定电脑图像处理能力以及游戏性能。这样看来,似乎处理器更加重要。

而且一般来说,处理器内置会有一块核心显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需要额外配置独立显卡。不过对于一些对图像和游戏有特殊要求的人来说选择一个独立显卡也很有必要,甚至有一些游戏迷会不惜重金配置多块显卡。

其实市面上的处理器和显卡组成并不复杂,基本上都是被两家公司垄断了。而根据各品牌所出的系列的不同可以简单的做出一个性能划分。Intel的处理器目前最主要的就是celeron(赛扬)、Pentium(奔腾)、和core(酷睿)。赛扬定位是低端处理器,奔腾是中低端,而酷睿则是中高端,所以三者性能的优劣就一目了然了。而AMD主要分为羿龙、闪龙和速龙,性能方面羿龙优于速龙优于闪龙,而最近新推出的16核的锐龙系列定位还不好确定。

显卡方面则基本是被英伟达和AMD两家公司垄断,不同的是显卡虽说不像处理器那样有一个明显的大致分级,却也简单粗暴,显卡的主要参数为显卡芯片、显存容量、显存位宽、显存类型、核心频率、显存频率,一般情况下是数值越大越好。

如果是游戏玩家的话在选择一个性能足够的处理器以后就可以考虑入手一个配置高点的显卡,如果并不玩大型游戏,却对3D规划、3D渲染等有专业性要求的话,还是选一个好一点的处理器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b85主板配什么cpu 华硕B85主板搭配什么处理器性能最好

全文共 1658 字

+ 加入清单

市面上的B85主板在销量和相关专业评测方面的表现都十分出色,除了优秀的性能参数表现以外,这也在于它能够胜任多种模式场景的需求,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但是关于B85主板,大家会感到疑惑的问题应该在于它适合搭配的主板介绍信息,什么处理器可以使得它的性能更为突出,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B85主板的搭配介绍,有意向了解的朋友可以着重关注。

一、华硕B85主板搭配什么处理器性能最好?

华硕B85主板支持的处理器规格如下:

1.CPU平台:Intel;

2.CPU类型:Core i7/Corei5/Core i3/Pentium/Celeron;

3.CPU插槽: LG A 1150;

4.CPU描述:支持Intel 22nm处理器;

5.支持CPU数量:1颗。

满足这个规格的处理器,华硕B85主板都支持,都可以使用,都能将处理器性能完全发挥出来。

B85主板采用的是B85芯片组,支持所有1150针的CPU,带K的1150针CPU实际上也支持,但是不能超频。基本上就是这些CPU,另外说一下,支不支持,还得看你这个B85主板的供电怎么样,能不能带动一些功耗比较高的1150针CPU

二、B85主板搭配推荐

1、B85配i5 组建性价比平台最佳选

如果说Z97主板搭配恶魔峡谷超频处理器和GTX 980显卡是高端用户最佳的选择,那么在主流PC领域B85主板搭配酷睿i3或者入 门 级i5和甜品级显卡是最受性价比玩家青睐的配置。因为Intel在全新的9系主板上并没有推出“H91、B95”这样的入门级芯片组主板,而8系主板B85主板同样可以搭配Haswell Refresh处理器,在Intel第六代Skylake新接口处理器推出之前,最具性价比的B85主板依然是中低端市场的霸主。

B85主板支持Haswell以及HaswellRefresh全部处理器,目前不少厂商的经典游戏主板在B85身上都有延续,虽然不是专业超频板,但搭配超频处理器完全不成问题。如果是注重性价比的主流玩家,最佳的搭配还是千元级非超频处理器比如酷睿i5-4430、酷睿i5-4590或者千元下双核四线程的酷睿i3-4150。显卡方面则完全看用户处理器的选择——主流用户可以选择千元级GTX 750Ti或者HD7850,而最新的GTX 960/970非常适合中端用户。

主板方面,如果预算足够首选肯定是游戏主板,一套游戏平台从主板网卡、声卡等细节之处给玩家提供了更强大的游戏体验,而普通用户低价位B85小板才最超值。今天就为广大主流用户推荐几款游戏专用和性价比超实惠的B85主板。

2、主打性价比?华硕B85M游戏板

华硕GAMER系列游戏主板是华硕于去年专门针对DIY消费主力群体游戏玩家推出的专属定制主板产品。日前,华硕GAMER系列游戏主板再次扩充产品线,华硕在台北发布该系列全新产品B85M-GAMER游戏主板,国内很快也将很快上市,作为B85-PRO GAMER的精简版,该主板将十分具有性价比,是最值得选的游戏主板。

华硕B85M-GAMER游戏主板同样支持玩家网络、玩家音效、玩家守护者三大华硕GAMER系列重点特色技术。华硕B85M-GAMER游戏主板采用采用了专业游戏利器英特尔千兆网卡,同时搭配LANGuard极致网络保护,支持最先进的网络信号耦合技术,具备ESD静电防护+电涌全防护。

华硕B85M-GAMER游戏主板采用了华硕独家SupremeFX音效技术,ELNA专业音频 电容 、SupremeFX 音频电路分割屏蔽技术、EMI电磁防护罩、Amplifier耳机放大器多项技术以极近无损的音频质量和高达115dB的惊人信噪比(SNR)。

关于B85主板,它不仅能够适合大家日常使用,并且可以很好的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在定价方面的表现也相对而言更为亲民,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够完美兼具口碑销量优势,成为拥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拥护者的产品之一。而以上为大家推荐的搭配参考就结合了B85主板的功能特性,从几种需求入手,结合其他合适的配置所呈现的适合不同人群选购的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台式中高端处理器有什么区别 台式中高端处理器对比

全文共 3453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的几年基本就是牙膏厂出什么有性价比的,我们就只能买他。比方说之前的E3系列,I5的X500系列。基本上大家装机主流处理器的选择就只有一两个。在今年由于AMD的强势回归,这个状况终于被颠覆,虽然失去了E3这个好东西,但是RYZEN系列的引入让1000~2500的主流市场多了大量的选择。但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每台电脑只需要一颗处理器,所以到底谁才有本事成为标配呢,今天就来做个详细的对比测验。

关于本文的测验:

本文会将处理器测验拆为四大部分,处理器性能测验、搭配独显运用测验、磁盘性能测验、功耗测验。帮助大家从多个方面了解处理器的实际运用表现。

由于我的对比测验会用到之前的测验数据,为了保证前后对比的一致性,我仍会尽量采用之前测验中运用的同版本测验软件,驱动程序,BIOS等。现在RYZEN有关的更新很多,提升幅度也是众说纷纭。现在来说测验平台暂时没有办法升级(主要是显卡,N卡由于BOOST的关系,每次测验结果都会有出入,所以只能用A卡),所以可能要等到VEGA发布后再统一重新测验。

处理器规格与图赏:

这次测验主要的对比对象为1000~2500的处理器。INTEL这边包括7700K和7500这两颗相当经典的型号(以产品定位来说)。AMD这边则采用R5全系列产品,1700会放在总体对比中。

以下为测验平台的详细配置表,主要对比的是以下6款。

测验的主板用的是主流向的B350。由于不支持XFR的关系,测验结果会稍稍低于X370上的测验结果,基本在2%以内,具体要看XFR的提升幅度。

INTEL的测验主板用的是Z270-Phoenix GAMING。

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测验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验游戏。游戏越来越多,只能加SSD了。

为了稍后测验芯片组的PCI-E效率,这边还用到了750 400G。

由于测验项目很多很杂,为了避免小白看晕,首先提供一下精炼版的测验结论:

处理器综合性能上1600X会是对比中最强的,7700K和1600基本相当,7500则会夹在1500X、1400之间。

游戏性能上基本一致,7700K会略有优势,1400则会略低于平均水平。但两者的不一样都不超过3%。

功耗上基本从7700K开始往下逐步递减,7500与1400功耗基本一致。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验数据。测验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

处理器性能测验:包含系统带宽、处理器理论性能、处理器基准测验软件、处理器渲染测验软件、3DMARK物理得分

搭配独显测验:包含独显基准测验软件、独显游戏测验、独显专业软件基准

功耗测验:在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

这篇文章的数据量比较暴力,如果觉得晕,就慢慢看吧,要知道真相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如果觉得无所谓,被坑的时候别抱怨就行。

系统带宽测验。内存带宽上,RYZEN的带宽会更高一点但是延迟显著更大。缓存带宽上,L1 INTEL的优势比较显著,L2和L3 RYZEN带宽显著更高,但是延迟还是INTEL表现更好。

处理器理论性能测验,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可以测验很多处理器的基本性能。R5六核系列的理论性能相当高,均已超过7700K。四核的表现则弱一些,都低于7500。

处理器性能测验,主要测验一些常用的处理器基准测验软件,还会包括一些使用软件和游戏中的处理器测验项目。在基准软件中各个项目之间的不一样还是比较大的,基本上R5在单线程上都会弱于对应的INTEL产品,但是多线程上会有较大的优势。

处理器渲染测验,测验的是处理器的渲染能力,这个测验中单线程测验INTEL会领先,多线程测验AMD会领先,OPENGL测验AMD则表现不佳。感觉RYZEN OPENGL的性能还有挖掘的空间。

3D物理性能测验,测验的是3DMARK测验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处理器有关,这个部分反倒是对多线程支持比较好,AMD 处理器优势会显著一些。

以性能来排列,顺序会是1600X、7700K、1600、1500X、7500、1400。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单线程和多线程,这边也做了一下分解。

单线程:毫无意外单线程性能INTEL的优势会大一些,毕竟在频率上占优。

多线程:多线程测验则显著就是AMD 处理器的主场。

从之前7350K的测验也可以看出,单纯强调单线程性能已经不适于现在的软件运用环境,单线程、多线程性能较为均衡会是较好的选择。

磁盘测验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数据文件跑9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验误差。测验的SSD分别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挂从盘。简单科普一下这个测验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从处理器或芯片组引出的(看处理器厂商怎么规划)。所以这边的测验里面会尽量都测验到位各种接口的情况。

SATA部分总体来说大家都差不多。

NVMe的测验用的是INTEL 750,这里差距就比较大了,首先性能会与处理器频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最强的是7700K。其次1151因为内存延迟的关系,所以整体发挥的比较好。AMD这边则会相对比较弱一些。

独显3D基准测验,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验软件,从测验结果来看7700K会比7500强4%,1400会比7500弱1.3%。整体是递减的趋势。

独显3D游戏测验,表格中将DX9~DX12不一样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为了保证测验一致性依旧采用16.12.2的驱动。

由于480的性能更偏向主流级别,所以处理器之间的性能不一样就相当小。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AMD 处理器在DX9和DX10游戏中会弱一下,但是DX11和DX12没有显著的差距。

独显专业软件基准测验,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验,这个测验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验,INTEL的表现会优于AMD。

从测验结果来看,专业软件测验部分AMD 处理器的劣势会显著一些(SPEC viewperf 12似乎对处理器单线程性能比较敏感),其他部分基本没有什么显著差距。

两者的功耗表现都比较好,1600X会介于6700K和7700K之间,1500X有些特殊处理器满载功耗低于7600K,但是搭配独显测验的时候功耗会大于7600K

先按照型号简单总结一下各个型号的处理器。

1700:1700主要的特点是多线程性能强大,功耗较低。所以比较适合做高性能ITX主机(低功耗)和工作机(多线程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7700K和6800K都不如1700了。

7700K/7700:7700K是现在单线程性能最强的处理器之一,所以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游戏上。不过进入DX11和DX12时代之后,这个优势确实小了不少。个人认为现在7700散片(或者说就是二手散片)会有一定的性价比。

1600X/1600:1600属于各方面比较均衡的产品,多线程性能和单线程性能都不是很弱,价格也相对合理。1700和7700相比之下优缺点都会更鲜明一下,所以我认为是1500~2000元级别比较有购买价值的产品。建议不想折腾的人上1600X,想要自己超频折腾的可以考虑1600。

7500:作为市场上相当经典的一阶产品,7500总体表现相当中规中矩,但是散片的价格低廉让7500成为现在中高端最受欢迎的产品。不过现在受到AMD的挑战也非常显著,性能上已经露出疲态。现在来看7500最大的优势会是包含集显,这会让一些能等显卡的人更加灵活一些。

1500X/1400:这一阶的产品通过测验可以看出无论是价位还是性能,都是两个产品把7500夹在中间的状态。R5四核对比7500最大的优势应该就是有一定的超频空间和超线程技术,这样可以让R5具有更长的性能寿命。不过没有集显会是一个较大的软肋。

然后按照品牌来总结一下:

INTEL:INTEL的现在来说总体性能会低于AMD的同级别的产品,能耗比I5 7500表现尚可,但是7700K的能耗比表现比较感人。主要的优势是单线程性能和包含集显。

AMD:近十年来AMD几乎是第一次达到比较普遍的性能压制INTEL,同时能耗比控制也做的较好,1700是较为杰出的代表。不过受制于现在的显卡市场,不带集显的规格存在一定的硬伤。

总体来说现在AMD 处理器产品终于是回到了正常的竞争水平,产品上也表现出较好的竞争力。而INTEL这边现在还是较为混乱(X299实在不敢恭维),相信在8系列酷睿上线之后,产品线会更具针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Intel Core i7四核处理器

全文共 2153 字

+ 加入清单

Intelcore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处理器,处理器拥有8MB三级缓存,支持三通道 DDR3内存。处理器采用LGA 1366针脚设计,支持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处理器能以八线程运行。根据网上流传的测试,同频Core i7比Core 2 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简介

基于Nehalem架构的下一代桌面处理器沿用“Core”(酷睿)名称,

命名为“Intel Core i7”系列,至尊版的名称是“Intel Core i7 Extreme”系列。

而同架构服务器处理器将继续延用“Xeon”名称。至于为什么是“i7”,

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Core 3 ”,Intel还没给出详细的解释,

估计意思是Intel的第七代处理器,

但2000年推出NetBrust架构的Pentium 4处理器应该是属于第七代产品的

综合之前的资料来看,英特尔首先会发布三款Intel Core i7处理器,

频率分别为3.2GHz、2.93GHz和2.66GHz,

主频为3.2GHz的属于Intel Core i7 Extreme,

处理器售价为999美元,当然这款顶级处理器面向的是发烧级用户。

而频率较低的2.66GHz的定价为284美元,约合1940元人民币,

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全新一代Core i7处理器将于2008第四季度推出。

Intel于2008年11月18日发布了三款Core i7处理器,

分别为Core i7 920、Core i7 940和Core i7 Extreme Edition 965。

而从英特尔技术峰会2008(IDF2008)上英特尔展示的情况来看,

core i7的能力在core2 extreme qx9770(3.2GHz)的三倍左右。

IDF上,intel工作人员使用一颗core i7 3.2GHz处理器演示了CineBench R10多线程渲染,

结果很惊人。渲染开始后,四颗核心的八个线程同时开始工作,

仅仅19秒钟后完整的画面就呈现在了屏幕上,

得分超过45800。相比之下,core2 extreme qx9770 3.2GHz只能得到12000分左右,

超频到4.0GHz才勉强超过15000分,不到core i7的3分之一。core i7的超强实力由此可窥见一斑。

1. 基于Nehalem微架构

2. 2-8颗核心。

3. 内置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

4. 每颗核心独享256KB二级缓存。

5. 8 MB共享三级缓存。

6. SSE 4.2指令集(七条新指令)。

7. 超线程技术。

8. Turbo mode(自动超频)。

9. 微架构优化(支持64-bit模式的宏融合,提高环形数据流监测器性能,六个数据发射端口等等)

10. 提升预判单元性能,增加第二组分支照准缓存。

11. 第二组512路的TLB。

12. 对于非整的SSE指令提升性能。

13. 提升虚拟机性能(根据Intel官方数据显示,Nehalem相对65nm Core 2在双程虚拟潜伏上有60%的提升,而相对45nm Core 2产品提升了20%)

14. 新的QPI总线。

15. 新的能源管理单元。

16. 45nm制程,32nm制程产品随后上线,代号Westmere。

17. 新的1366针脚接口。

Nehalem相当于65nm产品有着如下几个最重要的新增功能。

1. SSE4.1指令集(47个新SSE指令)。

2. 深层休眠技术(C6级休眠,只在移动芯片上使用)。

3. 加强型Intel动态加速技术(只在移动芯片上使用)。

4. 快速Radix-16分频器和Super Shuffle engine,加强FPU性能

5. 加强型虚拟技术,虚拟机之间交互性能提升25%-75%。

Nehalem的核心部分比Core微架构改进了以下部分:

Cache设计:采用三级全内含式Cache设计,L1的设计与Core微架构一样;L2采用超低延迟的设计,每个核心各拥有256KB的L2 Cache;L3则是采用共享式设计,被片上所有核心共享使用。

集成了内存控制器(IMC):内存控制器从北桥芯片组上转移到CPU片上,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内存读取延迟大幅减少,内存带宽则大幅提升,最多可达三倍。

快速通道互联(QPI):取代前端总线(FSB)的一种点到点连接技术,20位宽的QPI连接其带宽可达惊人的每秒25.6GB,远超过原来的FSB。QPI最初能够发放异彩的是支持多个处理器的服务器平台,QPI可以用于多处理器之间的互联。

Nehalem的核心部分比Core微架构新增加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New SSE4.2 Instructions (新增加SSE4.2指令)

Turbo Mode (内核加速模式)

Improved Lock Support (改进的锁定支持)

Additional Caching Hierarchy (新的缓存层次体系)

Deeper Buffers (更深的缓冲)

Improved Loop Streaming (改进的循环流)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同步多线程)

Faster Virtualization (更快的虚拟化)

Better Branch Prediction (更好的分支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IT百科:处理器外频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IT百科处理器外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外频是CPU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在早期的电脑中,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等于外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对于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来说,两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频的意义仍然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大多数的频率都是在外频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倍数来实现,这个倍数可以是大于1的,也可以是小于1的。

说到处理器外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在486之前,CPU的主频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CPU的主频一般都等于外频。而在486出现以后,由于CPU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而PC机的一些其他设备(如插卡、硬盘等)却受到工艺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频率,因此限制了CPU频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出现了倍频技术,该技术能够使CPU内部工作频率变为外部频率的倍数,从而通过提升倍频而达到提升主频的目的。倍频技术就是使外部设备可以工作在一个较低外频上,而CPU主频是外频的倍数。

在Pentium时代,CPU的外频一般是60/66MHz,从Pentium Ⅱ 350开始,CPU外频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频已经达到了200MHz。由于正常情况下外频和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当CPU外频提高后,与内存之间的交换速度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对提高电脑整体运行速度影响较大。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a11处理器和骁龙835处理器哪个好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a11处理器和骁龙835处理器谁更好?相信小伙伴们一定很好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a11处理器和骁龙835处理器跑分对比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a11处理器是苹果最新的移动处理器,使用在最新的iphone8、iphone8 plus、iphone x上,骁龙835凭借10那么a11处理器与骁龙835处理器哪个更好呢?下面是a11处理器与骁龙835处理器跑分对比!

该处理器采用六核心设计,由2个高性能内核与4个低功耗、高效能的内核组成,相比A10来说提升至少25%。

GPU方面,这次A11搭载的是苹果自研的GPU,相比A10来说性能提升30%以上。

从GeekBench公布的两份跑分数据来看,在iOS 11下A11处理器的成绩可达4061/9959分,而在iOS 11.1下,性能进一步提升,达到了4274/10248分。

这两个成绩都是由一款型号为iPhone 10,5的设备跑出来的,具体型号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由于三款新iPhone的核心配置差不多,所以最终跑分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这个成绩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目前骁龙835的跑分大概是2000/6400分左右,Exynos 8895的跑分大概是2000/6800分左右,无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相比A11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单线程几乎只是后者的一半。

原本Android领域还能凭借核心数量的优势在多线程表现方面稳压苹果一头,现在苹果突然堆了个六核心出来,Android领域内的多线程性能的优势荡然无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intel处理器真伪如何分辨 intel处理器分辨真伪方法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intel处理器又叫做英特尔处理器,在电脑的处理器市场,英特尔和AMD基本平分市场了,英特尔生产出来的处理器型号齐全,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它的价格就比较昂贵,AMD的处理器相对来说性价比比较高,同样的性能,AMD的处理器价格要便宜不少,但是AMD功耗要比英特的处理器要高很多,体积也要大上不少。由于英特尔的处理器价格昂贵,所以造假的人也不少。

intel处理器真伪如何辨别

作为消费者,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须要求经销商开具正规发票(注明FPO/批次号)和完整准确填写在包装盒内的中文保修卡,以获得800三年免费的保修更换和技术服务。如何辨别英特尔盒装正品,就成了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在此,笔者分享一些在打开包装前辨识真“假“中国盒的方法

第一步,看总代标签,到正规英特尔渠道经销商处购买

在中国大陆英特尔共有四家授权的总代理,分别是联强国际、英迈国际、世平国际和神州数码。全国有上百家英特尔零售渠道经销商直接从这四家总代进货。我们建议消费者到正规零售渠道经销商处购买英特尔盒装台式机处理器,并注意辨认四家总代贴在包装盒上的标签。

第二步,看英特尔产品标签

英 特尔产品标签

首先,产品标签的激光防伪标和产品标签应该是一体的,产品标签印刷字体清晰整齐。激光防伪标志采用了英特尔公司的新logo,地球仪会随着观察角度不一样而变换形状,“钥匙”的颜色也会随着观察角度不一样由蓝到紫变换。中文包装的英特尔盒装台式机处理器的产品编码是以BXC三位大写英文字母开头,其中字母C代表中国盒。

还有就是确认产品标签上的八位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的FPO/批次号应与CPU散热帽上第 五行 激光印制的FPO号一致。散热帽上的FPO激光印制号无需打开包装即可辨识。

第三步,看产品封口标签

产品封口标签是英特尔出厂时贴好的,封口标签底色为亮银色,字体颜色深且清晰,有立体感。封口标签有两个,请留意粘贴的位置。

第四步,查看盒装风扇

英特尔盒装台式机处理器在打开包装之前都可以看到原装处理器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有激光防伪标志,同时客户查看风扇上面印制清晰的风扇部件号,不同型号的盒装处理器配有相对应的散热风扇。

最后,您也可以通过拨打英特尔800免费技术支持呼叫中心电话800-820-1100, 提供您所要购买产品的产品FPO/批次,ATPO/批次,和风扇的部件号,以帮助您辨识。

作为资深网民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英特尔的处理器价格非常昂贵,但是这昂贵的背后却有着极大的诱惑,因为英特尔的处理器功耗小,而且性能强悍,世界上排上榜的处理器,它占据了三分之二,可见英特尔实力之强大。但是因为英特尔处理器价格高,所以很多就想着用造假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很多假货都是用了翻新的货,或者是用其他的处理器经过超频后,伪装成英特的处理器来欺骗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photoshop怎么打开图形处理器?

全文共 124 字

+ 加入清单

日常办公中,我们会用到PS来处理图片。那么怎么打开图形处理器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法。

操作方法

1

我们打开PS ,点击菜单栏编辑

2

我们点击编辑之后,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首选项

3

再在首选项后方弹出的选项中选择性能

4

最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使用图形处理器,再点击确定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脑处理器不发热原因 电脑处理器不发热解决方法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处理器是一个核心部件,如果 电脑处理器 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瘫痪状态,关于这个问题,小编针对 电脑处理器 问题这个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想要学习的小伙伴一起来瞧瞧吧。

一种情况是:有用户反映自己的主机不开机, 电脑处理器 不发热情况却不懂如何处理?在这里快启动小编为大家解答一下此问题造成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我们知道,电脑在正常运用的时候 电脑处理器 、显卡还有一些原件会发热,当我们电脑无法启动时,细心的网友会发现一些原件例如处理器不发热了,发生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可以确定是处理器没有工作造成的,发生此种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

1、处理器破坏,处理器破坏一般都是因为主板供电超出处理器承受的电压而造成的烧毁,这种情况下建议首先把处理器拆下来找一块好的主板进行测验,如果确定处理器已经破坏那么主板一定有问题。这个时候需要主板和处理器一同更换。

2、主板破坏,一般是主板供电不满足处理器工作条件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块主板检测卡,查看具体问题代码,如果没有主板检测卡就需要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了。

3、BIOS设置错误造成电脑黑屏,此种情况需要在主板上找到清除BIOS的跳线进行BIOS放电清除来恢复默认设置。

4、BIOS问题,BIOS芯片内的资料遗失造成主板黑屏无法启动,此种情况需要重新刷写BIOS进行修复。

5、电源问题,电源是整个系统的能量来源,电源问题也会导致整台机器无法正常工作,可以采用替换法进行排除。

另一种情况是:有用户反映自己的电脑开一个或两个程序80至90多度就会出现死机或者自动关机的情况。在没有病毒干扰情况下,我们可以试着运用两种方式来处理。

一般来说,电脑cpu的温度最高不要超过85度,最好温度控制在75度以下认为是安全的。温度超过80度以上很容易引起电脑死机或自动关机等,就属于电脑散热不良了。

我们可以通过清理风扇和涂抹导热硅脂来达到降温的效果,前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处理器散热能力,动动小手就能搞定。后者更专业一些,正确的方式是在处理器芯片表面薄薄地涂上一层,基本能覆盖芯片即可。涂多了反而不利于热量传导。而且硅胶容易吸收灰尘,硅胶和灰尘,而且只有涂抹好导热硅脂才能让处理器的热量所有传递给散热器,才能保证 电脑处理器 工作在正常的温度之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