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o的检验方法优秀19篇

商品检验是指商品的产方、买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于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或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规格、重量、数量、包装、安全及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于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商品包装检验的相关法律知识。

浏览

5976

文章

19

篇1:怎样检验铵根离子 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在含铵根离子的试剂中加入强碱(常用氢氧化钠)并加热,如有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氨气)放出,即可确定有铵根离子。

怎样检验铵根离子

方法一:加入过量NaOH,加热,有NH4+存在,即放出NH3气体,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NH4+ + OH- = H2O + NH3 (气体)

注:CN-存在时,加热后也会放出NH3,对此有干扰作用。

CN- + 2H2O = = 加热 = = HCOO- + NH3 (气体)

若考虑有CN-存在,可加入汞离子,使之结合生成[Hg(CN)4]2-,排除干扰。

方法二:加入碱性碘化汞钾试剂(奈氏试剂),若有NH4+存在,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铵根简介

铵根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带正电离子。氨分子得到一个质子(氢离子)就形成铵离子。由于化学性质类似于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属于原子团。一般被视为金属离子。

铵根的化学式:NH4;离子化学式:NH4+。水解呈酸性,正四面体型,与甲烷互为等电子体。铵根有三个共价键和一个配位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消毒柜如何检验 消毒性检验方法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日常生活中,许多的小伙伴为了自家的饮食安全大家就都想购买消毒柜,但是对于消毒柜许多小伙伴并不知道要怎么去检验一台消毒柜。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检验消毒柜的方法

功率开关按钮应灵活可靠,通断电源反应迅速,指示灯亮、灭正常;电源线连接处牢固无松动,绝缘层无破损,连接器插拔松紧适度。

接通电源,各金属部件不得有漏电现象。臭氧型消毒柜通电后应听到高压放电的噼啪声或看到臭氧离子发生器放射蓝光;红外线型消毒柜通电后应迅速升温,一般4分钟左右应达到40℃—50℃。

密封良好的消毒柜才能保证臭氧浓度或消毒室温度,以达到消毒的功效。取一张小薄硬纸片,如果能轻易插入消毒柜门缝中,则证明柜门密封不严。

有些人会对消毒柜的作用产生怀疑,觉得消毒柜根本没什么用。其实消毒柜只要是正规产品还是有用的,只是消毒的级别不一样。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资料,看过之后大家就会明白消毒柜到底有没有用,另外在文章中也会提到消毒柜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1、详细了解消毒柜的使用方法与功能。

2、接通电源并确定电源指示灯亮起。

3、将消毒柜上的各个旋钮、开关旋动或按下一次,确定各个开关、旋钮灵活可靠。

4、按照说明书步骤检查消毒柜的各个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5、从消毒柜外部对臭氧、紫外线等功能进行检查。

6、从外部检查消毒柜柜门的周正度、并尝试开启、关闭柜门。

7、确定在打开柜门时消毒柜是否立即停止工作。

8、确定在关闭柜门时消毒柜是否立即重新开始工作或重新开机。

9、建议大家反复开关几次柜门,以检查消毒柜的反应敏捷性与安全性。

10、确定消毒柜的容积是否符合家庭的需要。

11、关机。

消毒柜很多使用者在消毒柜的运用中对消毒方式有所偏离,下面就来谈谈三个注意事项1.彩瓷器皿放入消毒柜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为瓷器类器皿,在上釉彩时,其釉质、颜料都含有有毒的铅、镉等重金属。虽然通常情况下,这些化学元素在大气环境下是比较稳定的,但一遇到高温则容易释放出有害物质。如果将其置入能够达到200摄氏度的高温消毒柜中,那么将是非常危险的。2.在洗干净碗筷后,应当在沥干后再放入消毒柜中,这样更有利于消毒柜对细菌的灭杀。3.下层高温消毒柜内的温度非常高,所以塑料制品等不耐高温的餐饮具不能放。

相信许多想要购买消毒柜的小伙伴在阅读了以上的技巧后,大家今后在购买时不会在为消毒性的强弱而纠结了,大家都可以买到消毒性能很好的消毒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化学知识点之碱的检验方法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碱的检验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鉴别来学习一下碱的检验方法。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鉴别:NaOH与Ca(OH)2的水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故鉴别这两个碱不能使用指示剂。通常使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方法一:通入CO2气体,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后无明显现象,但Ca(OH)2溶液即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方法二:滴加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NaOH溶液与K2CO3,Na2CO3溶液不反应,但Ca(OH)2溶液与Na2CO3、K2CO3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

从上面的检验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检验碱使用CO2或者碳酸盐溶液以此来生成沉淀或者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检验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全文共 1709 字

+ 加入清单

交通事故,是指汽车等机动车辆或非机动车辆造成的人员死、伤或物损事件。你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相关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的事故赔偿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未参加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相当于相应的交通事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交通事故各方的过错通常通过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来确定,当事人如果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未申请复核或者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进行举证。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次责任,同等责任。每种责任具体的承担比例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自己的实施意见时作出了不同的规定,需参照当地规定确定。

看过“检验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检验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当事人存在有违法行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违法的严重程度与在事故中的作用并不成“正比”,有些行为并不违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违法行为很严重,但在事故中并未起作用。行为与该事故的发生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加重事故后果。

同样,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某些违法行为也不一定是导致事故的原因。要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其行为必须与事故有因果关系。交通事故认定是技术认定,在确定行为与事故因果关系时,只需要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事实上属于事故的原因即可。

事实上原因的检验方法,可以借鉴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采取必要条件规则。按照必要条件规则,凡构成后果发生之必要条件的情况,均为事实上的原因。其检验方法有:

第一,“如果没有”检验法。

即:如果没有行为人的行为,交通事故及损害结果仍会发生,行为人的行为就不是事故的原因;反之,如果没有行为或事件的出现,就不会有损害事实的发生。行为或事件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凡属于损害事实发生的必要条件的行为或事件均系事实因果关系中的原因。

第二,剔除法。

即:如果将行为人的行为从交通事故事实中剔除出去,事故仍会按原来的因果序列和方式发生,则行为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发生和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反之,则构成事实上原因。

第三,代换法。

即:如果把行为人的行为换成一个无过错的行为,或者把他的不作为换成一个适当的作为以后,交通事故及损害结果仍然会发生,则行为人原来的行为就不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反之则构成事实上的原因。必要条件规则最显著的缺点是“即使行为不发生,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那么行为就不是结果的事实原因。”这源于由果追因的思维逻辑。

第四,因果关系的推定规则。

在某些情况下,运用通常的规则无法证实事实因果关系,法律规定了特殊的认定规则,这里包括因果关系的推定规则。该规则要求责任人举证证明应当由其承担责任的行为或事件不是造成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如果不能举证的,则认定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认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除了能够证明损害是由于受害人自己故意造成的,否则就认为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侵权人或相关事件及行为的责任人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一些网友问小编硬水必须软化吗?经常听别人说喝一定硬度的水,能降低金属的毒性及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但是居民饮用的水还需进行软化处理,以免让硬水带来不良后果,而且最好是多喝软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吧。

方法1、取一杯热水,倒入肥皂水,轻轻搅拌。水面上出现泡沫的为软水,水面上出现浮渣的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方法2、用烧杯加热,在杯壁留下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为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加热后,这些可溶性的钙镁物质转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质,沉淀杂质多的是硬水,杂质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硬水作用:

这种水在家庭使用时,不能使肥皂产生泡沫,还会在所洗涤的衣物上沉淀一层水垢;在烧开水时会在壶底和热水瓶底部渐渐地结上一层坚硬的白色水垢。如果这种硬水使用在锅炉或蒸汽机车上,会在锅炉底部和管道壁上形成一层硫酸钙或二氧化硅的“硬垢”,或一层碳酸钙的软垢,因而使管壁过热变形,导致锅炉和管道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很令人讨厌和十分可怕的。

当然,水中的铁盐和锰盐离子也是使水变硬的原因之一。含有此离子的水会把肥皂沉淀出来的水垢在织物上产生锈斑,若再漂白却使污斑变得更糟。这种水用来泡茶时,茶水面上会显出一层“水皮”,且茶的清香味儿也不翼而飞。水中的镁的硬度会使水带有腐蚀性和明显的酸性,还会有一种会刺激眼睛的金属味。镁盐是一种轻泻剂。但是镁离子仅仅使人讨厌,而不会威胁人的健康。

尽管一定硬度的水,能降低金属的毒性及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但是,居民饮用的水还需进行软化处理,以免让硬水带来不良后果。

专家的介绍是:水的软、硬取决于其钙、镁矿物质的含量,我国测定饮水硬度是将水中溶解的钙、镁换算成碳酸钙,以每升水中碳酸钙含量为计量单位,当水中碳酸钙的含量低于150毫克/升时称为软水,达到150—450毫克/升时为硬水,450—714毫克/升时为高硬水,高于714毫克/升时为特硬水。

专家建议:饮用硬度在150—450毫克/升的水,是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家庭饮水小知识:软水还可以有效抑制真菌。发生皮外伤、冻伤、烧伤之类意外时,先用软水洗净患处后,并以软水浸湿脱脂棉、纱布、毛巾等,轻擦患部,可快速愈合伤口,并且使烧伤引起的浮肿马上消失,这是由于软水具有促进细胞组织再生的作用。经常使用软水洗头可使发丝轻柔、飘逸,去屑止痒,不枯不涩,发型自然光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检验空调安全隐患 检验空调安全隐患方法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空调是家居生活中的必备家电,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是使用空调的旺季。了解空调的专业人士都知道,空调的质量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安装。在空调的安装过程中,假如安装的不合格,就会有很多隐患。这些隐患要怎么检验出来呢?本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检验空调安全隐患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检验空调安全隐患小方法——漏电

看装置人员有没有携带相关的电源检测工具,并对电源进行安全检测。

二、检验空调安全隐患小方法——室内机衔接管漏水

在空调装置完以后,马上运转空调(制冷),假如在运转了一定时间没有水滴漏下,就不会出现漏水问题。当然,还可以要求装置人员进行漏水检验,以达到安全装置的目的。

三、检验空调安全隐患小方法——噪音

在装置时内机墙板没有钉牢,内机没有固定死,就容易致使噪音过大。这种状况,装置人员经过试机,很容易发现并矫正该问题。同时,过滤网蒸发器冷凝器灰尘脏堵,送风不畅通,会致使送风噪音增大。系统缺氟运转,会致使紧缩机噪音异常。因而,长期的闲置空调后,再使用空调前,应该彻底清洁空调,同时也健康了室内的环境。

四、检验空调安全隐患小方法——漏氟

试机前应先进行制冷剂走漏检查。检漏主要针对空调内外机接收道的4个接口以及 截止阀 阀口等处。

五、检验空调安全隐患小方法——装置位置

室内机普遍要求机身离地1.8-2.2米,内机的出风口60厘米内不能有障碍物。同时对室外机也有要求,室外机应尽量避开油烟重、风沙多、阳光直射、散热不畅或有高温热源的中央,还要避开易燃气体容易走漏、有激烈腐蚀性气体、有人工强电或磁场直接作用等隐患;其装置架底部距空中的间隔应大于2.5米,直接落地时应罩上自做的隔离金属网罩,让儿童不易触及,如装置在窗台下面,要防止高于窗台;装置支架要有便于安全装置和维修的操作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稳健性检验的方法是什么_如何进行稳健性检验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稳健检验检验的是实证结果是否随着参数设定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果改变参数设定以后,结果发现符号和显著性发生了改变,说明不是robust的,需要寻找问题的所在。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稳健性检验的方法,欢迎阅读。

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稳健性检验的方法

1. 从数据出发,根据不同的标准调整分类,检验结果是否依然显著;

2. 从变量出发,从其他的变量替换,如:公司size可以用total assets衡量,也可以用total sales衡量

3. 从计量方法出发,可以用OLS, FIX EFFECT, GMM等来回归,看结果是否依然robust;

选择稳健性检验

1. 从数据出发,根据不同的标准调整分类,检验结果是否依然显著;

2. 从变量出发,从其他的变量替换,如:公司size可以用total assets衡量,也可以用total sales衡量;

3. 从计量方法出发,可以用OLS, FIX EFFECT, GMM等来回归,看结果是否依然robust;

会计的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却经常受到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批评,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似乎也非常有限。有鉴于此,为了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笔者首先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接着。从契约经济激励、法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对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原因进行解读。最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几种重要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描述,并对最新进展给予了关注。

稳健性检验目的

为了确定没有随机趋势或确定趋势,否则将会产生“伪回归”问题。伪回归是说,有时数据的高度相关仅仅是因为二者同时随时间有向上或向下的变动趋势, 并没有真正联系。这样数据中的趋势项,季节项等无法消除, 从而在残差分析中无法准确进行分析. 平稳性检验的方法可以用PDF检验, 依据模型趋势可以选择3种模型. 消除趋势可以用差分法(比如一阶)模型也只有通过平稳性检验才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网上查询医院检验结果方法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先在搜索里查找对应的医院,选择医院官网进入。

2

一般在在线服务里,找到化验单查询,或者在线查询都可以。

3

然后选择体检报告查询,或者化验单查询,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4

需要输入姓名和登记号才能有资格查询。

5

进入之后,如果检验结果出来了就会看到项目名称,项目符号,检验结果,单位,提示和正常参考值等信息。

6

如果想要保存检验结果,可以拍照,或者电脑上右键单击,选择另存为,保存到电脑上即可,就能作为图片单独打开了。

特别提示

不是所有医院都支持网上检验结果查询,具体哪些医院支持,可以去官网上查找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在含铵根离子的试剂中加入强碱(常用氢氧化钠)并加热,如有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氨气)放出可确定有铵根离子。

操作方法: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微热或震荡,在试管口出放置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试纸是否变蓝即可。如果发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如果试纸没有变化,则没有铵根离子。

由氨衍生氨合质子NH₄+。也叫“铵根”,它是化学中的一种阳性复根,用NH₄+表示。它和一价金属离子相似。它的盐类称为铵盐。如化肥硫铵和碳酸铵的分子都含有铵。

铵是一种阳离子,化学式:NH₄+。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阳离子。氨分子与一个氢离子配位结合就形成铵离子。由于化学性质类似于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

铵也可以指或质子化的胺和带正电的季铵阳离子(NR4+)。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由R表示)。 铵与阴离子形成铵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化学知识点:CO2检验方法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将气体充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因为浓盐酸会挥发出大量氯化氢气体i混入CO2气体中,从而导致制得的CO2不纯。

不能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原因:因为反应太快,不便于收集CO2。

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原因: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用长颈漏斗时,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密封的作用。

锥形瓶能用大试管、广口瓶、平底烧锅等玻璃仪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蜂胶的类型及检验方法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蜂胶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其食用后的效果。因此消费者在选样购买不同类型的蜂胶时应了解其相应的质量标准。目前可售蜂胶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毛胶:直接从蜂箱中取得,未经过加工,含有蜜蜂肢体、木屑、泥沙、麻布纤维等杂质,其形态为不透明团块状或碎屑状,适于外用或作为鸡猪牛羊饲料强化剂。 原胶:毛胶经工厂化训工后,杂质与重金属含量符合国际标准,形态为不规则条块状,适用于做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原料。 蜂胶标准溶液:蜂胶乙醇溶液,适于外用或作为食品、药品添加剂及防腐剂。 蜂胶水溶液:适于稀释后口服,或作为食品、药品添加剂。 蜂胶油:蜂胶油溶液,可作为美容化妆品的原料,或日常皮肤保养。 蜂胶干膏:蜂胶提纯物,胶片状,可作为食品、药品、化妆品的添加剂,并可用于工业、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馅胶制品:各种含蜂胶的食品、药品、化妆品。 蜂胶的质量标准 需要检测质量的蜂胶主要是指毛胶,因它是其他类型蜂胶或产品的原料。主要鉴别有三:一是新鲜度,要求是当年采集的新鲜蜂胶,气味清香浓郁;二是杂质含量要低于5%;三是有效物质含量,即乙醇可溶物含量越高,等级就越高,低于55%者为等外品。 中国蜂胶质量标准规定:蜂胶中乙醇可溶物含量大于75%为优等品,大于65%为一等品。大于55%为合格品。标准还规定,不允许对天然蜂胶进行加热和人为添加其他物质。其感官指标如下: 外形:呈不透明固体团块状或碎渣状。 颜色:棕黄、棕褐带青、绿、褐色或灰褐色。 气味:树脂香味(混有蜂蜜、香草、针叶树或杨树的气味)。 结构:密实,折断时断面不整齐。 坚硬度:20℃-40℃时有粘滞性,低于20℃时质硬。 蜂胶的检验方法在购买蜂胶时主要从外观及物质性状两方面来鉴别其质量优劣。 外形:蜂胶不透明,呈固体状,表面光滑或粗糙,折断面呈砂粒状,眼观无蜂尸、不屑及其他杂物。 色泽:呈黄褐色或灰褐色,有时带有青色,少数接近黑色,有光泽感。 香味:蜂胶燃烧时发出树脂的特殊芳香气味,用舌头尝味微苦,香气愈浓愈佳。 粘性:蜂胶有粘性,用手搓能软化,36℃时质软,粘性最强,15℃时变硬、变脆,60℃-70℃时熔化并分离出蜂蜡。粘性愈大,质量愈好。 比重:蜂肢比重在1.127左右为好,比重低,蜂蜡含量高。 纯度:蜂胶溶于95℃乙醇中,呈透明栗色溶液,只有颗粒状沉淀,不能有其他实质。另外,可根据乙醇浸出物含量将蜂胶分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松花蛋质量检验常用的方法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松花蛋的验质分级是生产厂家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也要进行挑选。松花蛋质量检验常用方法主要是:一观、二掂、三摇、四照。

松花蛋质量检验常用的方法

松花蛋质量的鉴别方法:

一观:观看包料有无发霉,蛋壳是否完整,壳色是否正常(以青缸色为佳)。

二掂:将蛋放在手中,向上轻轻抛起,连抛几次,若感觉有弹性颤动感,并且较沉重者为好蛋,反之为劣质蛋。

三摇:用拇指和中指捏住蛋的两头,在耳边上下左右摇动,听其有无水响声或撞击声,若听不出声音则为好蛋。

四照:用灯光透视,若蛋内大部分呈黑色或深褐色,小部分呈黄色或浅红色者为优质蛋。若大部分呈黄褐色透明体,则为未成熟松花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数码电器检验正品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数码电器也有真假?是的,比如变频空调,这是说的真假变频空调并不是指商家的假冒伪劣产品,而是在变频空调的一些技术控制上往往容易转空子,让你买了变频空调,却不一定能享受到变频空调的真正使用效果。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下数码电器检验正品方法有哪些。

第一,先看包装箱上是否印有商标或牌号,其右上角或右下角处印有小号字体的R字,例如:SHARPPOR(夏普),TOSHIBAOR(东芝)等等。字母R是英文单词REGISTER的字头,意思是“经过注册”,该产品质量经过该公司的认可,才有权使用这种包装。因此,只要看到“R”字,才可考虑购买,而那些冒牌货则一律没有。此外,可检查产地的名称。如在电器后盖上有生产国造(如日本制MadeinJAPAN)或生产地区(香港制造MadeinHongKong)的标记,则可区分是本土制造还是子公司的产品。有的家电产品上没有标明产地,可向销售商索要产品使用说明书检查,若该说明书首页印有印刷地点,即可认定该产品是该地半成品加工厂商生产的,如夏普产品的说明书上印有PrintedinSINGAPORE的字样,即说明这是在新加坡加工生产的夏普产品。国内正式厂家组装的产品,包装箱上一般没有R的标志,但包装箱上或说明书上应印有生产厂名。那些既无说明书也无合格证的产品切不可购买。

第二,国外的公司大多用其公司名称作其商品牌号,而冒牌货就是盗用这类商标进行欺骗。为了防止上当受骗,购买时要注意产品的外包装上或说明书上标注是哪一个公司生产的,才能确认该公司的产品。例如:以HITACHI为商标的彩电,只有看到它的外包装和说明书有公司生产的字样:HITACHICORPORATION(日立公司),才能证实是日立公司的产品。此外,原厂家产品的说明书首页上大都印有C标记。字母C为英文copyright的字头,意为“版权所有,不准翻印”。

接下来我们将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数码电器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关注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蜂蜜掺水如何进行检验 2种简单分辨方法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蜂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很健康的食品,很多人用蜂蜜来制作蜂蜜水,能润肠通便,是老少皆宜的饮品,还可以制作蛋糕,口感也是一流的,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蜂蜜掺水如何进行检验

蜂蜜掺水如何进行检验

1、纸测法:将蜂蜜滴到纸上。纯正的蜂蜜不会渗出来,掺了水的蜂蜜则会慢慢渗开。纯正的蜂蜜因为质地浓稠,滴一滴到纸上会形成珠形;劣质的蜂蜜则不会成形,很容易就散开了。

2、木棍检测法:将一根干净蜂蜜棒(没有的可以用筷子代替)放入蜜中,再直直地提起。纯正的蜂蜜会慢慢地顺着筷子向下流淌,还能拉出黏稠的丝,这些丝若断了,会收缩成球形。如果用筷子在蜜中搅动时感觉遇到了很大阻力,就要当心了,这说明你买的蜂蜜里很可能掺进了葡萄糖或饴糖(又称麦芽糖)。

蜂蜜会不会掺水

世界上是不可能有蜂蜜掺水这样的事情的,那些说这种话的人对蜂蜜以及蜂蜜的生产没有基本的了解,全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判断,蜂蜜掺水这种事情几乎不存在。蜂蜜的生产程序是这样的,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通过酶类分解为单糖,同时降低它的水分。花蜜采回来的时候水分非常高,大约60%左右,需要降低到20%左右才算是成熟蜂蜜。我们都知道成熟蜂蜜是最好的蜂蜜,所以蜂农降低蜂蜜的水分还来不及,有怎么会往蜂蜜中掺水。

蜂蜜为什么很稀

购买到的蜂蜜为什么会很稀呢,这个要由蜂蜜的采集说起:蜂蜜是由蜜蜂采集开花植物的花蜜、蜜露,经过蜜蜂转化酶充分的加工酿造,才能转化为成熟蜂蜜。蜜蜂加强扇风,蒸发水分,促使蜜汁浓缩,使含水量由原来的60%以上降至10%左右,形成高浓度的蜜液,可以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并通过腺体分泌转化酶的混人,促使蔗糖充分地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降低蔗糖的含量。蜜蜂将稀薄的蜜汁酿制为成熟蜂蜜,通常需要5~7天时间,积安堂成熟蜂蜜则可达10天以上。看到蜂蜜成熟的过程,那么蜂蜜稀的原因也就知道了,花蜜刚采集回来时,还不完全是蜂蜜,此时含有很多的水份,大约在60%左右。

蜂蜜怎么分辨真假

用冷水冲泡蜂蜜后倒入矿泉水瓶内约半瓶,快速摇晃。如果是真蜂蜜,会有以下现象:

1.液体上层出现大量泡沫,且久久不会消退,有时泡沫可维持2小时之久。

2.液体部分显得混浊,因为蜂蜜中含有蛋白质、花粉、胶质。假蜜不但泡沫少,液体部分也很清澈。

3.冲热水后味道香甜带点酸味,因为纯蜂蜜含许多有机酸和酵素,但假蜜只有甜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贝毒有几种检验方法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贝毒检验方法很重要,贝毒检验方法需要多加了解,那么贝毒有几种检验方法?掌握其贝毒检验方法那么才能仔细辨别,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贝毒检验方法一般有5种检验方法。

1、小鼠生物检测法

小鼠检测法是应用最多的贝类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所有贝类毒素的检测。该方法的优点是技术容易掌握,不需要使用专门仪器。小鼠生物检验法是将贝类毒素的提取物进行适当的稀释后,对小白鼠进行腹腔注射,并计算平均致死时间。根据Sommer表,查出相应的MU(给小白鼠腹腔注射毒素的系列稀释液,然后计算每只20g小白鼠的剂量作为1个死亡时间,以15min内杀死1只鼠单位来表示毒性的大小,换算成MU/100g贝肉)。

小鼠生物测定法已被AOAC(美国公职分析家协会)作为国际海产品贸易中贝类麻痹性毒素的测定方法。但该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小鼠的大小以及小鼠个体情况的不同,因此造成灵敏度不高,偏差较大。而且存在实验小鼠用量大以及哺乳动物费用增加的缺陷。同时操作繁琐,以及用该法测定高毒性贝类样品时的变异性较高的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测定方法来弥补小鼠检测法的不足。

2、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化学检测法测定贝类毒素发展很快。HPLC法主要应用于PSP,DSP和ASP的检验上。与其它方法相比,HPLC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1)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检出限低。

(2)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基团如氨甲酰基N)磺基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会解离。

(3)缩短了分析时间,通过自动注射技术,能处理更多的样品,便于进行毒素监控。

(4)能提供关于毒素的更多信息,能测出每1个组分的具体含量及毒性的大小,从而有助于比较或了解毒素种类的差异。

HPLC法是唯一能定性、定量检测出各种毒素组分的技术,HPLC法发展非常迅速并极有可能代替小鼠检测法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该法也存在一些如测定时需要昂贵的仪器、专业知识和费时等缺点。

3、免疫学测定方法

免疫学测定方法以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其中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反应等。可用于PSP,DSP和NSP的检测,其原理是将兔子等实验动物暴露在毒素中,以功能性抗原刺激兔子产生抗体,然后从兔子的血清中提取抗体。抗体可用放射性或荧光物质标记。提取的贝类毒素或匀浆后的贝类组织(如贻贝)暴露于标记物中,然后检测抗血清一抗原混合物中放射性或荧光强度以测定样品中的毒素的含量。

4、细胞检验法

细胞检测法是建立在贝类毒素对生物细胞影响的基础上。许多实验已证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致病机理是通过对细胞钠通道的阻断,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其实验原理如下:当加入乌本苷这种物质时,可增加钠的流入,此时小鼠的成神经细胞瘤扩张并最后溶解暴露在藜芦丁中。但在麻痹性贝类毒素存在时,这两种物质的作用可得到抑制,麻痹性贝类毒素通过对细胞钠通道的阻断,可使细胞形态保持完整。与麻痹性类毒素不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细胞检验法是建立在肝细胞形态的变化基础上的。

5、其它检测方法

其它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电泳法(最常用的是毛细管电泳,主要用于分离测定PSP毒素中的非衍生毒素),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用来检验软海绵酸)等化学检验法,此外,还包括家蝇生物检验法,蝗虫生物检验法,神经细胞生物检验法(又称组织培养分析法,可用于PSP,ASP和DSP的分析的新方法)等生物检验法。

所以说贝毒检验方法上面都有详细的介绍,让更多人对其贝毒检验方法有详细的了解,登录就可以了解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对其人中贝毒后如何急救等也有详细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贝毒有哪些检验方法

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贝类毒素又称赤潮生物毒素,是由赤潮生物产生的一系列天然活性物质。对其贝毒需要了解其检验工作,那么贝毒有哪些检验方法?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贝毒一共有4种检验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这几种检验方法。

1、生物检测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小白鼠生物学方法被首先采用于测定PSP和NSP的毒性。该方法是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过程(针对水溶性或脂溶性的毒素),将确定为有毒性的部分按不同剂量注射到实验用纯品系的小白鼠腹腔内,观察小白鼠的中毒情况,通过半致死浓度等指标,将致死的鼠单位(Mu)换算成毒素含量。

小白鼠生物学检测法在未知贝毒的发现和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化学方法没有建立以前,作为贝毒检测的常规方法而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1%的国家采用该方法检测DSP和PSP,对于NSP和ASP的检测有的国家仍用该方法。我国目前也采用该方法对贝毒实施检测。但该方法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例如:仅能指出毒性的大小,无法确定毒素的组成和含量;所测得的毒性和小鼠的品系有关,可比性较差,必须进行标准毒素的校准才有可能相比;毒性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差;毒性测试所需时间长;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操作人员;小鼠维持费用较高;对很多脂溶性毒素来说,过多的干扰基质很容易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另外,由于动物保护主义的反对,越来越需要其他的方法来替代它。

2、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检测)、RIA(放射免疫分析)、EIA(竞争性酶免疫分析)以及S-PIA(固态免疫珠检测),是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为基础,将毒素作为抗原注射到兔子等实验动物体内使其产生专一性抗体,然后从其血清中提取抗体,用放射性或荧光物质进行标记,将提取的贝毒或贝类匀浆组织暴露于标记物中,通过检测抗血清-抗原混合物中放射性或荧光强度以测定样品中毒素含量的方法。

通常采用的方法为ELISA,酶联免疫方法便宜、快速,适合处理大批量样品,它不需要非常复杂和昂贵的设备,并能够实现自动化。免疫学方法检测贝毒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和应用。但免疫技术和贝毒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产生抗体的交叉反应、毒素标准品的缺乏,仍然限制着该技术的深入应用。抗体往往只是针对某一种毒素所建立,因而对于其他贝毒常常表现出较低的交叉反应,不能检测所有的贝毒。这对于某一种毒素可能产生假阳性或者过高的估计值,但由于抗体与不同毒素间亲合力的明显差异使得对于总的毒性的评价则可能得到较低的估计值。

3、受体结合检测法

大多数贝类毒素是在细胞水平上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活性的。ASP干扰和阻断大脑细胞中谷氨酸酯与乙酰天冬氨酸(AMDA)谷氨酸受体结合;DSP与细胞膜上蛋白磷酸酶(PP2A)结合;PSP与NSP则与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通过分离ASP、PSP、NSP的受体而建立的放射配体置换检测法已经在相应贝毒的检测和藻类种类鉴定以及在医疗等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4、细胞毒性/细胞培养检测

细胞毒性检测法是建立在贝类毒素对生物细胞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小白鼠的成神经细胞瘤细胞膜上含有很多钠离子通道,可用于开发PSP、CTX和NSP的检测方法。

细胞毒性/细胞培养检测是建立在细胞培养基础上的检测方法,需要特殊的设施和专门人员,繁琐且费用高,比较适用于方法研究,限制了它在一般分析类实验室的使用和作为常规检测方法普及。

所以说贝毒检验方法上面都有介绍,让大家对其海洋灾害小知识有所了解,还应该对其人中贝毒后如何急救等进行了解,这些都可以登录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翡翠鉴别方法 怎么检验翡翠的真假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翡翠鉴别方法有:可以通过纹路、敲击声、颜色、光泽感以及鉴定证书来鉴定真假。真正的翡翠会有类似橘子皮的纹路,敲击声比较清脆颜色也很自然。天然的翡翠光泽感很高,而真正的翡翠在购买时还会有鉴别证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佩戴翡翠饰品,但目前市面上的翡翠真假难辨,不是专业的人都很难分辨,特别是价格不菲的珠宝玉石领域。翡翠是很造假的对象,但可以通过纹路鉴定翡翠的真假,翡翠一般都是由结晶颗粒组合而成,颗粒和硬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会形成凸起或者凹下去的部分,在翡翠表面就会形成像橘子皮一样的纹路,假的翡翠就没有这样的纹路。

天然的翡翠颜色自然,敲击声也比较清脆。认真观察会发现好的翡翠有一种盈润感,而玻璃造成的假翡翠看似透明度高,但是没有光泽感。而且真正的翡翠还有会鉴定证书,但也要注意分辨真假,最好还是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无菌检验方法验证

全文共 4042 字

+ 加入清单

无菌检查方法是为了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制剂及其他制品是否无菌而建立的试验方法!至于无菌检查具体有哪些验证方法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看了无菌检验方法验证的人还看:

2.

4.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一般分为前验证和再验证两种。

前验证,也称预验证,指在无菌分析方法正式使用前,按照预定验证方案进行的验证。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任何检查方法必须进行前验证。

再验证,指某一检查方法经过验证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旨在证实已验证状态没有发生飘移而进行的重新验证及对检查方法进行修订、改变时进行的验证。

通常一个无菌产品的检查流程为:首先基于产品的剂型、溶解度等性质,按照药典的要求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前处理;然后根据产品的特性是否有抑菌性,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去除产品抑菌性的方法;最后验证整个检查方法中用到的一切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方式、检查过程、培养条件等均不影响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

前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后续步骤的效果和重现性,应是验证的重点。

供试品中抑菌活性的去除是当前验证工作的重点,尤其强调应充分验证供试品本身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具体的验证方法如下:

1. 菌种的选择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中通常选择以下6种试验中常用的控制菌的标准菌株,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CMCC(B)63 501]代表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 003]代表革兰阳性菌、生孢梭菌 [CMCC(B)64 941]代表厌氧菌、大肠埃希菌 [CMCC(B)44 102]代表革兰阴性菌、白色念珠菌 [CMCC(F)98 001]代表酵母菌、黑曲霉菌 [CMCC(F)98 003]代表霉菌。

2. 菌液的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 ℃培养18~24h;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23~28℃培养24~48h,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 ℃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3. 样品的前处理

无菌产品中每个成分应该是均匀的,因此只要确定在验证的方法中,按所需的总接种量即可,而不必像样品日常检测中按规定的容器数取样。

如果制备样品时需要使用溶解剂、稀释剂、助溶剂、破乳剂等溶剂,需要确保这些溶剂是有效的,并且其使用对微生物生长无影响;或者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加热助溶、离心等操作时,需要确保加热的温度、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等对微生物生长或分布无影响。 不需前处理的样品免做。

(二)消除样品抑菌性的方法

无抑菌性样品的验证方法:依据产品溶解性和微生物限度选择合适的中性稀释剂溶解和稀释,用直接接种法验证,常用中性稀释液或淋洗液。

对于具有抑菌性样品的验证方法,首先确定样品的抑菌作用(抑细菌、真菌试验验证),选择敏感标准菌株对供试品抑菌活性去除效果检查(阳性菌回收试验)。 常用的消除样品抑菌活性的方法如下:

1. 稀释法:利用降低供试品的相对浓度,将样品稀释至最低抑菌浓度下进行。如:取规定量的样品溶液至较大量的培养基中,使单位体积内的样品含量减少,至不含抑菌作用。

2. 薄膜过滤法:利用体积差异分离,通过薄膜过滤,微生物被截于滤膜,培养薄膜观察有无微生物生长。通常薄膜孔径应不大于0.45μm,直径一般为50?mm,若采用其他直径的滤膜,冲洗量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滤器和滤膜在使用前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液其滤膜和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 供试液经过滤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

3. 化学中和法:利用化学(生物)专属性灭活,常用中和剂或灭活方法有:对氨基苯甲酸、卵磷脂、聚山梨酯-80等。对化学中和剂不敏感的样品,用酶中和,如β -内酰胺酶。

4. 联合使用:将以上两种或几种方法组合运用,以消除样品的抑菌性。适用于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西药制剂。

5. 其次按照以下要求制备3组样品:

样品组:选择以上适当的方法中和样品,加入少量验证微生物(接种量少于100cfu)。

对照组:0.1%蛋白胨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加少量微生物(接种量少于100cfu)。

阳性对照组:将试验菌株直接接种于培养基中(接种量少于100cfu)。

6. 最后结果分析如下:

样品组与对照组微生物生长数量相似,表明中和剂的中和方式有效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即有效性),如果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微生物数量相似,表明样品预处理、消除样品抑菌性的方法、检测程序和培养条件等均不影响微生物生长(即无毒性)。样品如无抑菌性,省去对照组试验,样品组与阳性对照组直接比较。样品组微生物生长数量不及阳性对照组微生物生长数量,表明样品的预处理、试验用器具材料、培养条件等方面存在对微生物生长不利的因素。

(三) 为考查验证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验证至少需3个不同批次的同类样品,分别进行3次验证试验。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试验设计

薄膜过滤法:按照药典的要求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样品总量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取出滤膜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或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桶内。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加入等量试验菌,作为对照。按照药典的要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直接接种法: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8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各2管;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改良马丁培养基4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管。其中1管接入每支培养基规定的供试品接种量,另1管作为对照,按照药典的要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结果判断

同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则说明验证通过;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的试验菌生长微弱、缓慢或不生长,验证失败,应采用增加冲洗量、增加培养基的用量、使用中和剂和灭活剂、更换滤膜等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作用,重新进行验证。

无菌检查的常见方法

首先要检查方法验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是否有与药典方法相悖的地方,尤其是产品本身的抑菌性,检查方法的选择,是直接接种法还是薄膜过滤法等。

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硬件是否具备及是否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确认。如使用黑曲霉菌是否具有生物安全柜并进行确认,无菌室的确认及日常监测,培养箱的型号及数量和进行确认的情况等,智能集菌器、全封闭无菌试验过滤培养器的型号、性能,滤膜是否符合规定等。

验证中各个环节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如产品本身抑菌性试验数据,菌种回收率和培养基适用性和灵敏度检查数据,菌种的传代、销毁和使用记录,无菌检查操作记录、培养记录等。

无菌检查中偏差的处理是否真的找到了根本原因,是否在没有确切的原因前就对样品重新检查并依据新的检查结果放行产品。

验证的方法与无菌检查操作规程和无菌检查记录是否完全一致,如操作步骤、检查方法、检查环境、试验耗材均需与实际检查操作规程及验证过程完全相符。

为了考查验证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验证时是否至少采用了3个不同批次的同类样品,分别进行了3次验证试验。

使用新的滤膜或过滤器(不同厂家或批号、型号)是否重新进行样品试验组、蛋白胨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验证确认。

除非样品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难溶解),企业是否采用全封闭的薄膜过滤法。

菌液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是否符合药典的要求,对于黑曲霉孢子悬液是否有验证的资料。

无菌检查的注意事项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包括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和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

中国药典附录中规定的检验数量不包括阳性对照用样品量,虽然附录另处有专门说明,仍然容易忽略。

无菌检查时应强调“检验数量”,主要是保证试验结果的代表性,而阳性对照试验和验证时仅须满足“检验量”总量要求即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可以由此减少大量的样品;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以防止过度的传代增加菌种变异的风险。这里“代”的定义是指,活的培养物接种到微生物生长的新鲜培养基中培养,任何亚培养的形式均被认为是转种或传代一次。

菌液加入,按规定应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阳性菌液,主要是考虑过滤器的有效性。过滤器的有效性应由提供企业控制,用户可采用适当方法抽查(如检查阳性菌液通过滤筒的流出液)。

实验室菌种的处理和保存的程序应标准化,以尽可能减少菌种污染和变异。

试验时菌悬液并不是只要活的菌体就行,而是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所以菌悬液存放时间不能太长。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h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h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薄膜过滤法采用大样品量集菌的方法,具有代表性,不易漏检,仪器操作相对简单。该系统是全封闭过滤系统,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对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影响较小。因此无菌试验采用薄膜过滤法还是直接接种法并不依赖于验证结果,而是取决于样品的特性,如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均应采用薄膜过滤法检查。

若样品含有抑菌成分,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应先将供试液稀释后在过滤,这样可以减少滤膜对样品的吸附,减少冲洗量,进而减少微生物的损失或伤害。

无菌检查应作为稳定性考察的项目进行,以便对产品有效期的制定和合理的确定储存条件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辐射服有什么检验方法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准妈妈们越来越注重腹中胎儿发育的健康情况,很多关于孕期使用的产品应运而生,例如孕妇防辐射服。市场上防辐射服的品牌也越来越多,难以辨别真假。那么准妈妈在取得防辐射服的时候有什么检验方法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辐射服有什么检验方法吧。

1、之前有传闻的检测方法,将手机放入防辐射服之中包住,可以看到手机信号有所减退,从信号满格变成只剩下一半甚至几乎没有信号。据最新测算,属于非科学的检验方法。

2、看防辐射服的防伪标签,可以通过标签或者说明书,致电厂家、核对商品号,来确定防辐射服是不是正品。

3、若是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可以选择燃烧的方法检测。将布样燃烧,如果是真正防辐射服的话,可以看到金属网的发布均匀,而不是化为灰烬。

4、将衣服把手机包住,放到收音机旁边,如果是防辐射服的话,电话正好接通时,收音机是不会产生杂音的,如果不是,则收音机会出现短暂的杂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