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u盘文件被病毒删除(汇总3篇)

浏览

3070

文章

3

篇1:中了蠕虫病毒的文件只能删除吗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机蠕虫病毒、木马等类似,都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执行预期外的恶意行为,以达到破坏电脑环境、窃取用户信息或传播自身等操作。那么,中了蠕虫病毒的文件只能删除吗?

小编了解到,中了蠕虫病毒的文件,也并不是只能删除。因为蠕虫病毒具有可辨认性,不删除文件,可以试试这个方法,虽然有点麻烦,但还是很有效的,病毒清除的比较彻底。

首先,启动计算机进入安全模式下(开机后不断按F8键然后出来一个高级菜单选择第一项安全模式进入系统)

1、打开sreng

启动项目注册表删除如下项目[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crsss}{%systemroot%system32RxpMoN.Exe}[]

系统修复-WindowsShell/IE

勾选如下选项

允许在Windows2000/XP/Server2003中使用任务管理器

设置主页为"about:blank"

允许InternetExplorer选项窗口和选项窗口的所有内容

显示隐藏文件然后点击“修复”按钮

2、重启计算机

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单击选取"显示隐藏文件或文件夹"并清除"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前面的钩。在提示确定更改时,单击“是”然后确定

点击菜单栏下方的文件夹按钮(搜索右边的按钮)

在左边的资源管理器中单击打开系统所在盘

删除如下文件%systemroot%system32auToRun.inf%systemroot%system32RxpMoN.Exe%systemroot%system32下的TD0C.COM,TD0B.COM和TDOx.COM

在左边的资源管理器中单击打开每个分区

删除每个分区根目录下面的Sos.Exe和auToRun.inf

3、修复被感染的网页文件

怎么样,以上办法您学会了吗,大家可以收藏下,以备不时之需。

稍后,我们要去学习如何根据蠕虫病毒特性进行查杀,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登陆和小编一起讨论交流这部分网络病毒小知识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系统病毒怎么删除文件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中,利用系统资源进行繁殖并生存,能够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并通过系统数据资源共享的途径进行传染的程序。那么,系统病毒怎么删除文件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系统病毒删除文件方法:

1、有时,在进程中查找病毒和注册表中清除病毒的项值还不足以彻底消灭病毒。

2、病毒都还有一个文体文件,通常隐藏在系统硬盘中,只有彻底删除病毒文件,才能将其成功清除掉。

3、在电脑桌面上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4、选择【文件】-【文件夹选项】菜单项,打开【文件夹选项】对话框。

5、选择盘【查看】选项卡,在【高级设置】栏中选择【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单选项。

6、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查看系统中所有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然后删除类型病毒的文件即可。

计算机病毒寄生方式:

1、寄生在磁盘引导扇区中

任何操作系统都有个自举过程,例如DOS在启动时,首先由系统读入引导扇区记录并执行它,将DOS读入内存。病毒程序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自身占据了引导扇区而将原来的引导扇区内容及其病毒的其他部分放到磁盘的其他空间,并给这些扇区标志为坏簇。这样,系统的一次初始化,病毒就被激活了。它首先将自身拷贝到内存的高端并占据该范围,然后置触发条件如INT13H中断(磁盘读写中断)向量的修改,置内部时钟的某一值为条件等,最后引入正常的操作系统。以后一旦触发条件成熟,如一个磁盘读或写的请求,病毒就被触发。如果磁盘没有被感染(通过识别标志)则进行传染。

2、寄生在可执行程序中

这种病毒寄生在正常的可执行程序中,一旦程序执行病毒就被激活,于是病毒程序首先被执行,它将自身常驻内存,然后置触发条件,也可能立即进行传染,但一般不作表现。做完这些工作后,开始执行正常的程序,病毒程序也可能在执行正常程序之后再置触发条件等工作。病毒可以寄生在源程序的首部也可以寄生在尾部,但都要修改源程序的长度和一些控制信息,以保证病毒成为源程序的一部分,并在执行时首先执行它。这种病毒传染性比较强。

3、寄生在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中

例如大麻病毒感染硬盘的主引导扇区,该扇区与DOS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pe文件病毒如何安全删除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pe文件病毒是感染Windows系统可执行文件最基本的病毒,了解它的删除办法,对防护计算机病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pe文件病毒如何安全删除呢?

小编了解到,pe文件病毒可以在安全模式下删除。

凡是PE文件型病毒,都要寻找一个可执行文件的宿主,当可执行文件被感染时,其表现症状为文件长度增加或文件头部信息被修改、文件目录表中信息被修改、文件长度不变而内部信息被修改等。

针对这种症状提出一种预防PE文件型的方法。在源程序中增加自检及清除病毒的功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执行文件从生成起,就有抗病毒的能力,从而可以保证可执行文件的干净。自检清除功能部分和可执行文件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不会和程序的其他功能才冲突,也是病毒制造者无法造出针对性的病毒。可执行文件染不上病毒,PE文件型病毒就无法传播了。

预防PE文件型病毒方法的核心就是使可执行文件具有自检功能,在被加载时检测本身的几项指标——文件长度、文件头部信息、文件内部抽样信息、文件目录表中有关信息。其实现的过程是在使用汇编语言或其他高级语言时,先把上述有关的信息定义为若干大小固定的几个变量,给每个变量先赋一个值,待汇编或编译之后,根据可执行文件中的有关信息,把源程序中的有关变量进行修改,再重新汇编或编译,就得到了所需的可执行文件。

最后,友情提醒,事实上每一种病毒,甚至是每一个病毒的变种,它们的清除方式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所有清除病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病毒来进行。

接下来,小编要介绍如何清除寄生在文件上的病毒,想要了解更多网络病毒小知识的朋友,记得常来看看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