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翻译(经典20篇)

浏览

2406

文章

26

篇1:大林寺桃花古诗的意思 大林寺桃花古诗的意思翻译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大林寺桃花》的译文:四月时,庐山下的村落已经百花凋零,大林寺中的桃花才刚刚开放。我常常惋惜春光易逝、无处寻觅,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的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的赏析

全诗前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将山下与山中的景象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为山寺上的春光而惊异和欣喜的心情。诗中,诗人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全诗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启人神思。

创作背景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也使《大林寺桃花》这首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晓古诗的意思和翻译 春晓古诗的意思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春晓》的译文:春日里酣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啼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的春花。《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及其怜惜春光的情感。

《春晓》的全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赏析:

《春晓》全诗前两句写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年级咏柳古诗的意思翻译 村居咏柳古诗的意思翻译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咏柳》的意思是:嫩绿的柳叶像是碧玉一样,装扮了高大的柳树。千万条下垂的柳丝就像是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咏柳》

贺知章 〔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全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树拟人化,把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让柳树的形象看起来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

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着了垂柳的特征,把春风比作剪刀,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江上渔者的意思翻译 江上渔者古诗翻译和原文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江上渔者》的译文:江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只是喜欢鲈鱼鲜美的味道。你看那像是树叶般漂浮在水上的小船,在滔滔风浪里若隐若现。《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江上渔者》

范仲淹 〔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的赏析

首句说“江上往来人”写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但爱鲈鱼美”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江上渔者》的创作背景

《江上渔者》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夜书所见思念家乡的是哪一句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翻译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夜书所见》一诗中,思念家乡的句子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梧桐树叶因秋风吹动瑟瑟作响,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因此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的原诗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的赏析

《夜书所见》是一首思乡诗歌,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首句写写秋夜所见之景,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后两句用儿童的快乐,反衬诗人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风白居易古诗翻译 春风古诗的意思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先将京城花园里的早梅吹开了,然后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春风的来临也给乡村带来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赏析

作者把村花村树拟人化了,尤其将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创造了一种“神似美”。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了春天的无私:对花而言,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描写春天的古诗

1、《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从军行古诗的意思翻译五年级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翻译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从军行》的译文:青海湖的上空布满层层浓云,将连绵雪山遮得一片黯淡。在边塞古城遥望玉门雄关,戍守边疆的将士,身经百战,铠甲都磨穿了,发誓不打败进犯的敌人,就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的赏析

全诗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在一幅迷茫昏暗、苍凉辽阔的边塞风景里抒发了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三四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表现出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表达了将士的报国壮志。

《从军行》的作者

《从军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全诗翻译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古诗的意思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僧人清修的场所古朴素雅,竹叶青翠,令人心静。夏日雨急,将所有的尘埃都洗净了。雨后微风,丝丝凉意,将池塘中的黑夜吹起。荷叶上面的水滴在风中垂滴下来,就像青翠的玉盘中的水银倾泻。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创作背景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是诗人在寺院清修,夏雨过后,荷叶青翠,景色宜人,因而赋诗一首。其中的“兰若”是佛教名词,梵语“ 阿兰若(Aranya)”的省称,原意是森林,后引申为清修之处,泛指一般的佛寺。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雨后池塘荷叶景色,将寺庙雨后的清新描写了出来,尤其是荷叶在风中的形态和水滴滚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动中有静,风格恬淡闲适,简洁明快,为描写夏天雨后景色的绝句中的佳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 赠刘景文古诗翻译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一诗作于元祐五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全文的意思为: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在中国文化中,常以四季来比喻人生,人到中年,往往被比喻为秋冬季节。但是苏东坡在这里以橙黄橘绿,来告诉刘景文,深秋初冬的时节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虽然可能会看到一些破败颓唐的景象,但这也是丰收的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重别周尚书古诗的意思 重别周尚书翻译及赏析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重别周尚书》的译文:阳关与故土相隔着万里的距离,多年不能南归。只有自黄河边飞来的大雁,等到秋天来临时就可以自由南飞。《重别周尚书》的作者是北周诗人庾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重别周尚书》的赏析

《重别周尚书》用了借代手法,开头即用“阳关万里道”借指长安至金陵的交通大道,写自己独留长安不得南返的悲哀,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便是虚拟的景物,这种带象喻性的虚拟,使诗歌形象的含蕴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庾信与周弘正曾同在梁朝为臣,江陵失陷之日,大批江南名士如王褒、王克、沈炯等,都被俘送长安。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周弘正南归时庾信赠诗相送,这是其中的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蝉古诗意思翻译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古诗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原诗是:似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扩展资料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稹的《桃花》的翻译 桃花古诗元稹的意思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桃花》

唐·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稹简介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

元稹作品

1、《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悯农二古诗的意思 悯农二古诗的意思翻译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悯农·其二》的译文: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农民还在耕种,汗水滴入泥土。有谁知道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悯农·其二》描绘了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农民的真挚同情。

《悯农·其二》

李绅 〔唐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雪梅其二的意思 雪梅其二古诗翻译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雪梅·其二》的翻译:只有梅花却缺少雪花的话,梅花看起来就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配,也会显得非常的俗气。在冬天的日暮时分,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与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雪梅·其二》的原诗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其二》的赏析

《雪梅·其二》这首诗描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自开放而无飞雪落梅,就难以显出春光的韵味;但是如果只有梅和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

《雪梅·其二》的作者

《雪梅·其二》作者是宋代诗人卢梅坡。卢梅坡是宋朝末年人,存世诗作不多,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卢梅坡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乐游原的翻译 乐游原古诗的意思翻译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傍晚时分的时候,我心情不太好,便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第一句中的“不适”说明了诗人此刻心情是不悦的,“向晚”表明天色快黑了,从而引出诗人驱车前往乐游原。第三句中的“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整首诗不仅是作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约813年出生,约858年去世。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写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爱情诗,更是为人传诵,他的代表作有《无题》、《锦瑟》、《夜雨寄北》、《北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 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五年级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稚子弄冰》的译文:儿童晨起,从铜盆里剜出冰块,用彩线穿起冰块来当铮。敲出来的声音像玉磬一般,能够穿透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的声音。全诗描绘了儿童冬日玩冰的趣事,表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

《稚子弄冰》

杨万里 〔宋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赏析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石灰吟古诗的意思翻译 石灰吟这首古诗的解释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石灰吟》的译文:石灰石经过千万次的锤打与开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烈火的焚烧在它看来也是很平常的事。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丝毫不害怕,只要能把高尚的气节留在人世间。《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的赏析

《石灰吟》全诗托物言志,首句写“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的艰难,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石灰石要经历烈火焚烧的痛苦,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写石灰石最后烧成石灰粉,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直抒情怀,借石灰石表明作者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石灰吟》的作者

《石灰吟》的作者是于谦。于谦,世称于少保,是明朝诗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经击退瓦剌,论功加封少保,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在明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大约是诗人十二岁时写下的诗作。据传,当时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到了师傅吟煅烧石灰的过程,于谦深有感触,便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题弟侄书堂古诗翻译 题弟侄书堂古诗的意思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翻译: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作品原文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翻译: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赏析

《题弟侄书堂》是杜荀鹤为他侄子的书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为了激励侄子为了终身的事业,要珍惜光阴,勤奋学习。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稚子弄冰整首诗的意思 稚子弄冰古诗意思翻译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清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将冰块穿起来当铮。提在手中,轻轻敲打,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破碎的声音。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赏析

此诗全程围绕一个“稚”进行描写,突出了儿童的活泼,将儿童的乐趣表现了出来。作者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

作者简介

杨万里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善于抓住瞬间的情趣,然后用幽默的字词表达出来,还创造了“诚斋体”。他的诗作高达20000多首,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200首,他的诗作大多都是描写自然风景和反映民间疾苦的,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诚斋集》、《闲居初夏午睡起》、《舟过安仁》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