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伏艾灸什么时候做最好【五篇】

浏览

7443

文章

5

篇1:三伏贴最佳贴敷时间是什么时候?贴敷最佳时机是“三伏”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三伏天被认为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人体会感觉酷热难耐。在这样一种日子里,宝宝的防暑更应得到重视,那么,三伏贴最佳贴敷时间是什么时候?贴敷最佳时机是“三伏”吗?就让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佳治疗时机“三伏”

为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应选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因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中医选用特制的中药膏剂,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可以激发阳气,提高免疫力,起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一般需要两到三个疗程。

今年的贴敷时间为:一伏:7月14日;二伏:7月24日;闰二伏:8月3日;三伏:8月13日。

每伏贴敷3次,今年因为有闰二伏,故共计贴敷12次。为方便患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在敷贴期间延长治疗时间,每伏的第一天从上午7:30至晚上19:00。三伏敷贴具体时间:一伏:7月14、15、16日;二伏:7月24、25、26日;闰二伏:8月3、4、5日;三伏:8月13、14、15日。

■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治疗期间如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如外敷时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随时揭去药膏。

■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少食生冷、辛辣刺激食品。

■贴敷患者当天避免吹电扇,避免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应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但房间应每天开窗通风。

以上是对于三伏天三伏贴最佳贴敷时间是什么时候?贴敷最佳时机是“三伏”吗的介绍,希望小小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全面的呵护宝宝夏季饮食健康。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全文共 1482 字

+ 加入清单

三伏也分为了头伏、中伏以及末伏,三伏天夏季的气温到达顶点,并且还伴有潮湿的空气,让人感觉十分闷热。那么,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1伏天最热的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2伏天怎么算

三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一般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分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一天天积累,三伏时热量达到最高峰,因此气温也是最高的。

夏季防暑小知识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

即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一共40天。

总结,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今年入伏的时间为7月11日,出伏的时间为8月19日,整个三伏天有40天,我们要做好防暑的准备。

5伏天在什么时候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伏灸什么时候做最好?​三伏灸可以晚上做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三伏灸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做,在时间和时辰上都是有讲究的,否则效果会差很多,甚至适得其反。那么,三伏灸什么时候做最好?三伏灸可以晚上做吗?

三伏灸什么时候做最好

三伏灸,三伏主要要夏季五毒过后最热的几天。三伏灸主要说的是夏季最热的那几天阳气最旺盛,最适合做温热疗法(艾灸)。有句话说冬病夏治,就是这个意思。三伏天灸对宫寒、子宫下垂痛经、妇科疾病,胃寒、有胃病胃下垂、肩周炎、富贵包、头部供血供氧不足引起的头部疾病、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都有很大的效果。

三伏灸可以晚上做吗

如果是做普通的保健灸、调理灸,晚上九点后尽量不做灸,因为晚上属于阴中之阴,而艾是纯阳之性,太晚了做灸,容易造成阳扰阴,可能导致睡眠不好。但是,如果是有急症,比如发烧,腹泻等,是可以做灸的,做灸后症状缓解,可以减轻病人痛苦。

三伏灸怎么做

三伏灸的具体做法是:选取麻黄、法半夏、白芥子、细辛、麝香等药物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在贴膏药前,用拔罐器先拔相应穴位3分钟左右让穴位出现潮红更佳,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双侧对应穴位,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贴药时间为午时最好,因为此时阳气最旺,成人一般贴6-12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三伏灸禁忌事项

1、三伏灸”治疗期间饮食有禁忌。贴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也不能吃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2、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因此,喜欢去游泳的人得留个神儿,可别忘了这一条。

3、贴药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泡,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

4、“三伏灸”主要针对虚症、寒症,并非人人都适合,有一些体质偏热的人就不能做。普通人如果舌苔黄厚、喜欢吃冷的食物,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偏热的体质,就不适合做“三伏灸”。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伏贴什么时候贴最好 什么时候最适合贴三伏贴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膏可以帮助我们祛湿驱寒对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很多人对于三伏贴的使用都是不了解的,那么三伏贴什么时候贴最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伏贴什么时候贴最好

大暑贴三伏贴最好中医认为,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这一天贴三伏贴效果也最好。因此,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最好去贴三伏贴,简便而有效。

什么时候最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贴我们知道要在三伏天内贴敷,不过,要说具体一天中什么时候贴好,专家表示:上午11点左右贴比1点左右开始贴三伏贴,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

晚上可以贴三伏贴吗

不建议晚上贴。三伏贴主要是通过毛细血管入药,所以毛孔张开时贴效果才最佳。而一天当中晚上毛孔却处于休眠状态,此时并不利于用药,效果不好。再说,晚上贴三伏贴的医生都下班了,如果你打算晚上自己贴就更不建议了。

贴三伏贴时要注意什么

1.建议不要随便在网上购买三伏贴自己在家贴敷,避免因药效差或无法找准穴位等造成不良反应。

2.有些人认为三伏贴贴敷时间越长越好,甚至24小时不撤换,这个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建议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4至8小时,儿童为1至3小时,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特殊情况,应遵循医生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伏灸什么时候开始灸?三伏灸怎么灸?

全文共 1516 字

+ 加入清单

三伏天气,三伏灸成为了热门,大家可不要错过了头灸哦!三伏灸利用了艾灸的原理,温热渗透经络,达到补气驱寒的作用,那么,三伏灸从什么时候开始灸?怎么灸?

三伏灸什么时候开始灸

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实践证明,三伏灸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力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适应症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感冒、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痛;肾虚腰痛、关节痛、痛经,及各种体虚、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

“三伏灸”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以及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夏季“三伏”最为炎热的时候,采用具有特定温通发泡作用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未病先防的目的。

三伏灸时间

艾炙每伏第一天为最佳,能持续最好。伏天分三次,共40天,每伏要贴敷1次,一共贴敷3次。每伏期间做大艾雷火灸三次,共做9次艾灸调理。

2017三伏灸时间表

2017三伏灸时间表:

初伏灸: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灸:2017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灸: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灸怎么灸

1、支气管哮喘

药物组成: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贴敷时机: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2、哮喘饼天灸法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药材炮制: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麝香另研末侯用。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做成六个药饼备用。

贴敷时机: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临用前将麝香末0.3克放于每个药饼的中间,然后将药饼放于肺俞、百劳、膏肓六穴,外加胶布固定,约两小时,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每伏贴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三伏灸作用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