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元催化器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案(通用16篇)

浏览

4816

文章

16

篇1: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工作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2890 字

+ 加入清单

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工作原理是什么

差错控制编码也称为纠错编码。在实际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加性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所收到的数字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为了在已知信噪比情况下达到一定的比特误码率指标,首先应该合理设计基带信号,选择调制解调方式,采用时域、频域均衡,使比特误码率尽可能降低。但实际上,在许多通信系统中的比特误码率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此时则必须采用信道编码(即差错控制编码)才能将比特误码率进一步降低,以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差错控制随着差错控制编码理论的完善和数字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道编码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并且在计算机、磁记录与各种存储器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实现方法是在发送端将被传输的信息附上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约束)。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校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发生差错,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关系就受到破坏,从而接收端可以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因此,研究各种编码和译码方法是差错控制编码所要解决的问题。 编码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前向纠错编码(FEC)、线性分组码(汉明码、循环码)、理德-所罗门码(RS码)、BCH码、FIRE码、交织码,卷积码、TCM编码、Turbo码等都是差错控制编码的研究范畴。本章只对其中的某些问题作粗略的介绍,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仿真。

信道错误模式:

传输信道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三种:

随机错误:错误的出现是随机的,一般而言错误出现的位置是随机分布的,即各个码元是否发生错误是互相独立的,通常不是成片地出现错误。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信道的加性随机噪声引起的。因此,一般将具有此特性的信道称为随机信道。

突发错误:错误的的出现是一连串出现的。通常在一个突发错误持续时间内,开头和末尾的码元总是错的,中间的某些码元可能错也可能对,但错误的码元相对较多。这种情况如移动通信中信号在某一段时间内发生衰落,造成一串差错;汽车发动时电火花干扰造成的错误;光盘上的一条划痕等等。这样的信道我们称之为突发信道。

混合错误:既有突发错误又有随机差错的情况。这种信道称之为混合信道。

差错控制方式:

1、检错重发方式(ARQ)

2、前向纠错方式(FEC)

3、混合纠错检错方式(HEC)

4、反馈校验方式(IRQ)

1、检错重发方式(ARQ)。

采用检错重发方式,发端经编码后发出能够发现错误的码,接收端收到后经检验如果发现传输中有错误,则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判断结果反馈给发送端。然后,发送端把信息重发一次,直到接收端确认为止。采用这种差错控制方法需要具备双向通道,一般在计算机数据通信中应用。检错重发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ACK是确认信号,NAK是否认信号。

(1)停发等待重发,发对或发错,发送端均要等待接收端的回应。特点是系统简单,时延长。

(2)返回重发,无ACK信号,当发送端收到NAK信号后,重发错误码组以后的所有码组,特点是系统较为复杂,时延减小。

(3)选择重发。无ACK信号,当发送端收到NAK信号后,重发错误码组,特点是系统复杂,时延最小。

2、前向纠错方式(FEC)。

发送端经编码发出能纠正错误的码,接收端收到这些码组后,通过译码能发现并纠正误码。前向纠错方式不需要反馈通道,特别适合只能提供单向信道的场合,特点是时延小,实时性好,但系统复杂。但随着编码理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编译码设备成本下降,加之有单向通信和控制电路简单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日益增多。

3、混合纠错检错方式(HEC)。

混合纠错检错方式是前向纠错方式和检错重发方式的结合,发送端发出的码不但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对于超出纠错能力的错误要具有检错能力。这种方式在实时性和复杂性方面是前向纠错和检错重发方式的折衷,因而在近年来,在数据通信系统中采用较多。

4、反馈校验方式(IRQ)。

反馈校验方式(IRQ)又称回程校验。收端把收到的数据序列全部由反向信道送回发送端,发送端比较发送数据与回送数据,从而发现是否有错误,并把认为错误的数据重新发送,直到发送端没有发现错误为止。

优点:不需要纠错、检错的编译器,设备简单。

缺点:需要反向信道;实时性差;发送端需要一定容量的存储器。IRQ方式仅适用于传输速率较低、数据差错率较低的控制简单的系统中。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我们以重复编码来简单地阐述差错编码在相同的信噪比情况下为什么会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假设我们发送的信息0、1(等概率出现),采用2PSK方式,我们知道最佳接收的系统比特误码率为:

现假设 (即平均接收1000个中错一个)。

如果我们将信息0编码成00,信息1编码成11,仍然采用上述系统,则在接收端可以作以下判断:如果发送的是00,而收到的是01或10,此时我们知道发生了差错,要求发送端重新传输,直到传送正确为止,只有当收到11时,我们才错误地认为当前发送的是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译码错误的概率是 ;同理,如果发送的是11,只有收到00时才可能发生错误译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译码错误的概率也是 。所以采用00、11编码的系统比特误码率为 ,即10-6。系统的性能将明显提高。

在上例中,将0、1采用00000、11111编码,在接收端我们用如下的译码方法,每收到5个比特译码一次,采用大数判决,即5个比特中0的个数大于1的个数则译码成0,反之译码成1;不采用ARQ方式。那么,我们看到这种编码方式就变成了纠错编码。

由于传输错误当接收端收到11000,10100,10010,10001,01100,01010,01001,00110,00101,00011中的任何一种时,都可以自动纠正成00000。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根据差错控制编码的功能不同分为:检错码、纠错码、纠删码(兼检错、纠错)。

根据信息位和校验位的关系分为: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根据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的约束关系分为:分组码和卷积码。分组码是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的码字,共有2k个码字。所有2k个码字组成一个分组码。传输时前后码字之间毫无关系。卷积码也是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每个比特不但与本码的其它比特关联,而且与前面m个码段的比特位也相互关联。该码的约束长度为(m+1)•n比特。

纠错编码的有关名词:

前面我们说到:分组码将k个比特编成n个比特一组的码字(码组),经常将分组码记为(n,k)码。由于输入有2k种组合,因此(n,k)码应该有2k个码字。

码重、码距

码重:码字中1的个数。如码字11000的码重为2。

码距:两个码字C1与C2之间不同的比特数(又称为汉明距)。如1100与1010的码距为2。

最小码距

是码的一种属性,如(n,k)码中任何两个码字C1与C2之间的码距的最小值,用dmin表示。码的最小码距决定了码的纠错、检错性能。

1、为了检测e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dmin ≥e+1

2、为了纠正t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dmin ≥2t+1

3、为了纠正t个错误,同时检测e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dmin ≥t+e+1 (e>t)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汽车防盗器的控制原理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与汽车息息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现在汽车防盗器已经由原来的机械型逐渐升级为电子式、遥控式甚至晶片电脑式。汽车防盗器的控制原理是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无论是哪一种汽车防盗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汽车被盗。如果有人击打、撞击或移动您的汽车,传感器就会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指示震动强度。根据震动的强度,控制器会发出表示警告的“哔哔声”或者全面拉响警报。这也是汽车防盗器最基础的控制原理。

当汽车遇到外来侵犯时,检测系统及时启动信号。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智能处理声光报警。同时拨通车主设定的电话报告警情,并通过智能人工会话提醒车主采取相应工作,启动车内各种防盗措施,比如将汽车电路锁死等,以达到防盗目的。汽车防盗器是集网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和汽车防盗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防盗产品,是继单向防盗器、双向防盗器后的新—代汽车防盗产品。

汽车防盗器在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可以发出多种尖锐的警报声。大量噪音会使人们注意到盗车贼,所以大多数盗车贼在警报器响起时,都会迅速逃离现场。有些报警系统有设置警报声的功能,可以选择独特的声响,这样就不会同其他车辆混淆。

温馨提醒:

司机朋友们平时除了要多注意保养自己的爱车之外,还要多了解一些汽车安全用品小知识。及时做好汽车防盗工作,避免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如何正确使用汽车防盗器?只要多了解汽车防盗器的工作原理,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热气球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控制高度?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热气球原理是空气的热胀冷缩。热气球燃烧器将燃烧加热的空气由气囊下部的端口喷入气囊,当空气受热膨胀后,相对与外部冷空气具有更低的密度,比重变轻而向上升起,使气球拖起吊篮一同升空。

当空气受热发生膨胀后,比重会变轻。因为单位体积热空气的质量较小,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升到冷空气上方,使其变轻产生浮力热,就可以使气球载重升空。热气球升空后,再使用燃烧开关来调整上升和下降高度。热气球要上升时,则需要不断加热空气;热气球要下降时,则需要等待空气冷却。

热气球的唯一飞行动力是风。对于环球飞行的热气球来说,必须选择速度和方向都合适的高空气流,并随之运动,才能高效地完成飞行。热气球需要利用不同高度层的风向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它的飞行速度与风速相同,因此热气球不能主动改变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样学好自动控制原理

全文共 105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自动控制原理,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控制思想,大学主要学习经典的控制理论。掌握每天练习的练习,理解记忆。做实验要有自己的想法,思考和灵活运用实验手册的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多读与控制论相关的书籍,提高科学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流控制机制,流控制机制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3318 字

+ 加入清单

控制机制,流控制机制原理是什么?

可以将网络服务分为最优的无连接服务或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在Internet协议集中,IP属于最优服务,而TCP属于可靠的服务。IP仅提供简单的数据分组转发,而TCP执行流控制、确认以及重新发送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分组。它将服务“分散”在网络上并将发送的可靠性责任交给终端系统。TCP是终端对终端的传输协议,即它运行在终端系统,而不是在网络中。IP是网络协议。TCP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内容:

•流控制机制 用以控制数据分组流,这样发送者不会发送超过接收者所能处理的数据分组。

•可靠的发送机制 为接收系统提供了确认它已收到数据分组的方法,同时也提供了使发送者知道它必须重新发送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分组的方法。即TCP协议每发送一个数据包将会收到一个确认信息。这种发送/应答模式是提供可靠的协议的唯一方法:你必须让对方知道你否收到了数据。当然,这也会造成一些性能损失,而人们需要改善系统效率不高的状况。所以引入了“捎带确认(piggybacking ACKs)”的方法。TCP协议之所以是全双工的就是因为这个“捎带确认”信息,因为它允许双方同时发送数据。这是通过在当前的数据包中携带以前收到的数据的确认信息方式实现的。从提高网络利用率的角度看,这比单纯发送一个通知对方“信息已收到”的数据包要好得多。最后,还有一个批量确认的概念:也即一次确认一个以上的数据包,表示“我收到了包括这个数据包在内的全部数据包”。

•拥塞控制机制 允许网络系统检测网络拥塞(网络上的通信量超过了网络或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并迫使这些传输返回以减轻拥塞。拥塞发生在繁忙的网络上。发生拥塞时,终端系统和网络不得不协同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拥塞。作为比较,流控制用在终端系统之间。接收者使用流控制向发送者表明它已超负荷。然后发送者迫使它的传输停止。

Internet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TCP协议的避免拥塞机制。当前TCP协议在Internet中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传输协议,但它不是适用于任何地方,有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选择使用TCP协议。通信不仅包括多点传送通信,而且包括单点传送通信,诸如不需要可靠性的流化的多媒体,以及包括象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或路由信息的通信,它们带有被认为对网络运行至关重要的短信息。许多通信并不使用任何形式的预留带宽或端到端拥塞控制。为了保持最优传输量,端到端的拥塞控制的继续使用对保持Internet的稳定至关重要。

流控制是必要的,因为发送者和接收者通常在容量和处理能力上并不般配。接收者可能无法用与发送者相同的速度处理数据分组。如果缓存区已满,会丢弃数据分组。流控制机制的目标在于阻止丢弃数据分组从而避免重新传送。

流控制用于在数据链路层中控制直连设备间的流。作为比较,TCP控制跨多步跳路由网络设备间的流。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SDLC(同步数据链路控制)、HDLC(高层数据链路控制)、LAP-B(链路访问过程平衡)、SLIP (串行线路Internet协议)以及PPP(点对点协议)。传输层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Novell SPX (顺序数据分组交换)。

当讨论数据链路层协议时,传输单元为帧。在传输层中,TCP的传输单元为段。段被封装在IP数据报中,而IP数据报又封装在数据链路层的帧中。

流控制的类型 以下将介绍几种流控制方案。每种机制都有助于发送者和接收者同步它们之间的传输和接收速率,从而防止丢弃数据分组。数据分组被丢弃后,必须重新发送,这会浪费网络带宽。

物理层流控制 物理层连接包含用于在计算机上连接辅助设备或连接两个通信设备(比如从计算机的串行端口到调制解调器或终端连接)的串行接口(如V.24 (RS-232))。流控制可用于发出接收者已准备好传输的信号,在接收者超负荷时,可发出必须停止传输的信号。

有两种类型的物理层流控制:

•硬件(波段外)流控制 在这种方案中,使用物理接口上的特殊引线来发出可以开始或可以结束传输的信号。当发送站准备好发送数据时,它会激活RTS(Request To Send)。当接收站准备好接收数据时,它会激活CTS ( Clear To Send )引线。如果接收者变成超负荷,它将使CTS处于非激活状态。

•软件(波段内)流控制 在这种方案中,使用被称做XON和XOFF的特殊控制字符来控制流。 当接收者准备好接受数据时,它发送XON字符。当它超负荷时,它发送XOFF字符。当它准备好接收更多数据时,它会发送另一个XON字符。

“停止并等待”流控制 在物理层上最简单的流控制是“停止并等待”机制。首先,发送者向目的地发送数据分组。一旦收到,目的地即向发送者返回确认数据分组以表明它已准备好接收另外的数据分组。源在发送另外的数据分组之前会始终等待确认数据分组。该技术自然避免了目的地的溢出。如果目的地需要时间来处理数据分组,它会暂缓发送确认。

在仅用少量数据分组就可发送信息时该技术显得非常有用。但是,在需要大量数据分组的长时间传输时其效率将十分低下。为每一个数据分组发送确认也是过重的负担。另外,部分网络使用小型数据分组,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数据分组,因此将有更多确认。

源抑制消息 该方案中,发送者开始向接收者发送数据分组并持续发送直到它收到来自接收者的源抑制消息。该源抑制消息可通知发送者降低其数据传输速率。 源抑制发生在至少有一个数据分组已遭丢弃之时。当接收者的缓冲区已满时,数据分组会被丢弃。此后,接收者将向发送者发送源抑制消息,但在发送者减慢速度之前,可能会丢弃其余的数据分组。对每一个丢弃的消息,都会发送一个源抑制消息。发送者开始减慢速度并持续减速直到接收者不再发送源抑制消息。此后,发送者开始加大传输速率, 但如果又收到源抑制消息,则速率又会慢下来。该方案的惟一缺点在于,在发送者开始减慢消息发送速率之前,数据分组会被丢弃。

“滑动窗口”流控制 “滑动窗口”流控制旨在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来提供可靠的服务。它对确认仅使用较小的网络带宽。滑动窗口技术主要是允许发送者一次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并尽量有效地使用传输信道。同时,它的流控制技术允许接收者向发送者通知其缓冲区的状态。在以下讨论中,“数据分组”一词指数据块,可以是帧或TCP段。

您可以将滑动窗口技术理解为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对话。发送者在开始会说“我将向你发送x个数据分组,然后你要给我发送确认”。如果接收者开始溢出,它将说“我的缓冲区已溢出,请按比例减小正在发送的数据分组数”。该过程是动态的,并可自动调整一次发送的数据分组数。一个自适应的滑动窗口会设法确定最佳的窗口大小,这样它就可以在不使接收者溢出的情况下发送尽可能多的数据分组。如果窗口太大,则将在接收者处发生数据分组丢弃,而发送者会按比例减小该窗口的大小。

TCP的窗口机制为自适应流控制。它会逐渐增大数据速率直至收到减速信号。该信号表明有数据分组遭丢弃。当接收者丢弃数据分组(或因为网络拥塞未收到数据分组)时,它不会确认该数据分组。发送者通过这种信号来减慢或者停止传输。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只有发生数据分组丢弃后,它才有效,因此它是不可预测的。流可能随着网络上通信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大和减小。如果终端系统有足够大的缓冲区,则发送者可能将流增加到使网络达到饱和的程度。在快速网络上,发送者可能在它收到减慢消息之前已完成了整个传输。

网络流控 前面描述了在终端系统中执行的流控制。因为仅希望网络提供基本的数据分组转发,因此开始并未从网络执行这些流控制。这提高了性能并保持了网络的简洁。最近以来,网络设计者开始对网络中的通信和流控制变得感兴趣。其中一项技术是,先通过“速率评估程序”评估某个通信流的传输速率,然后按照数据分组的速率与CTR(确认的目标速率)和PTR(最大的目标速率)的对比结果来标记数据分组。在标记时将使用某种颜色,该颜色指定了与DiffServ(区分服务)兼容的丢弃优先级。小于或等于CTR的数据分组被标为“绿色”,在CTR和PTR之间的分组被标为“黄色”,而在PTR之上的数据分组则被标记为“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空调温度控制原理是什么 空调温度控制器工作原理介绍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家庭空调使用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证我们的室内气温保持在一个相对舒适的度数,而空调温度控制器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个事情的工具。那空调温度器控制我们的空调温度是有什么原理来实现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空调温度控制器的一些工作原理及作用供大家了解。

空调

温度控制器是对空调房间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电开关设备。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空调房间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8℃--28℃。窗式空调常用的温度控制器是以压力作用原理来推动触点的通与断。其结构由波纹管、感温包(测试管)、偏心轮、微动开关等组成一个密封的感应系统和一个转送信号动力的系统。

空调机电路系统的作用是控制空调正常和多功能的运行,保护压缩机和风扇电机正常运行。电路系统的组成部件主要有:温度控制器、热保护器、主控开关、运转电容器,风扇电动机的运转电容器等被固定在控制盒内。单冷式空调机的电气线路图。温度控制器的作用只是控制压缩机的启动和停止。

空调温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室温上升至调定的温度时,毛细管和波纹管中的感温剂气体膨胀,使波纹管伸长并克服弹簧的弹力把开关触点接通,此时压缩机运转,系统制冷,直到室温又降至设定的温度时,感温包气体收缩,波纹管收缩与弹簧一起动作,将开关置于断开位置,使压缩机的电动机电路切断。以此反复动作,从而达到控制房间温度的目的。

温度控制器是对空调房间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电开关设备。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空调房间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8℃--28℃。窗式空调常用的温度控制器是以压力作用原理来推动触点的通与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机顶盒影音分配器主控制原理与维修

全文共 2123 字

+ 加入清单

机顶盒影音分配器控制原理维修

机顶盒影音分配器社会拥有量越来越大。且维修资料较小,下面以视贝SB-102A型机顶盒影音分配器主控制器102A为例介绍其原理与维修。 一、工作原理1.主控制器102A电源电路实绘电路原理见图1。交流14V电压经全波整流,C38、C36滤波的14V直流电压一路直接送往射频放大管BG5;一路经R35降压限流、D9稳压(5V)送往控制电路IC1;一路经IC4(78L09)稳压的9V直流电压送往视音频输入电路。只要将主控制器插入市电,不开启电源(待机状态)视音频输入输出电路就得电工作,主机可以收视到机顶盒输出的AV信号。如分机要想收视到机顶盒输出的信号并实现遥控功能,则需闭合电源开关S1。

该电源采用HEF4001BPIC1与周围电路组成开,关机控制电路。IC1是双输入或非门CMOS门电路。 待机时,①、②脚输入A端同时为低电平,③脚输出端为高电平;③脚与⑤、⑥脚相连,⑤、⑥脚输入端同时为高电平,④脚输出端为低电平,BG4基极为低电平截止,BG4集电极为高电平,BG1截止。电源无12V输出。 待机时按钮S1右端用500型表2.5V挡测量为0.25V,10V挡测量为0.8V。 开机时按下S1,S1右端高电平通过S1、R9使①、②脚输入端同时变为高电平,③脚输出端变为低电平,④脚输出高电平,BG4导通,其集电极为低电平。BG1导通,输出12V,再经I2、I3(78L05)稳压输出双5V,为射频调制电路、遥控电路提供5V电源。主控制器有RF信号输出,分机可接收到数字信号并有遥控功能。 开机后④脚的高电平通过R16使①、②脚继续保持高电平,③脚保持低电平,⑤、⑥脚也保持低电平,④脚保持高电平,此时松开S1,开机状态不变(即开机自保)。 关机时按下S1,S1左端①、②端的高电平通过S1向C40充电,由于电容上电压不能突变。瞬间充电电流最大,瞬间S1右端电压为0V,通过S1使①、②脚瞬间变为低电平,电路恢复到待机状态,松开S1。电路自保为待机状态。 .2.射频调制器电路射频调制电路是主控制器的核心电路。常见的射频调制电路采用TAT6739.该设备采用TA8637BPG,实绘电路见图4。 音频信号从AUD10 IN端输入,经R4(R14)、C30C31/R31输入到⑥脚,经内部放大后先对6.5MHz振荡信号调制(调频),再与④脚产生的射频载波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从圈15脚输出伴音射频信号。 视频信号从VIDE0 IN端输入,经(C24/C28、BG6射极跟随,再经R27、R10、BC3射极跟随、C9、R3、C19送人圈16脚,进行钳位放大后与⑩脚产生的射频载波信号一起作调幅处理,从②脚输出调幅的图像射步页信号。 该信号经R43、C10、R46/L1与圈15脚输出的音频射频信号经C8、R46/L1混合成完整的电视射频信号(RF)。再经C6、L2、L14、L50、C13、L15、C52滤波网络滤除残余杂波后经(]22耦合到由BG5组成的高频放大电路放大,放大后的射频信号经C17、L5、C21等低通滤波网络送至RF 0UT端。 3.视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机顶盒输出的视频信号(VIDEO)由VIDEO IN输入,经C24/C28送至BG6作射极跟随进行阻抗变换,BG6发射极输出的视频信号经R27一路经R10送至BG3作射极跟随后送至射频调制电路;另一路经:R3送至BG2基极;BG6放大的视频信号由集电极直耦到BG7放大,放大后的视频信号也经R3送至BG2基极,BG2射极跟随后视频信号经C5、R16送至视频输出端VIDEO OUT,输往主电视机。 机顶盒输出的音频信号从AUDIO IN输入,直接通过R2(R11)送至AUDIOOUT端,输往主电视机。 4.遥控信号处理电路分机上接收到的遥控信号沿有线电缆送到主控制器RFIN端,经L9、C49、R47、C56滤波网络,C55耦合到BG10、BG11直耦放大,二只发射管导通,遥控信号传感到机顶盒前面板的红外接收窗口,实现异地遥控机顶盒功能。 二、常见故障现象判断与维修。 1.用户设备故障[例1]某用户反映主机平板电视有时屏暗。关掉主控制器过一会再开机则正常。 上门服务看不出有故障,更换主控器。换下的主控制器回来试验多天也无故障。过几天用户又来电话反应故障重现。该用户出现故障时关掉电视机电源,过一会再开机,故障消失最后确定是平板电视故障[例2]某用户安装一个月后反映打开分机后平板电视主机出现图像停顿现象,关掉主控制器主机正常。 观祭发现分机收视模拟信号很弱,怀疑分机平板电视有故障。用户使用才10个月,不相信有故障。换主控制器故障不变。又将用户怀疑的其他配套设备都更换,故障还是一样:用户这才相信主控制器无故障。 2.主控制器故障 主控制器故障率极低,仅遇一例,故障为主控制器灯亮,无数字信号输出。 .故障检修:射频调制电路无图像无伴音故障分析: (1)供电失常,⑧、圈11、①、圈14脚脱焊;(2)⑩脚(或⑨脚)外接SAW或晶振损坏,⑦脚接地端开路使该脚变为高电平(此时选择⑨脚);(3)视音频输入电路故障:(4)芯片TA8637内部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空调大家肯定很熟悉了,作为空调类别中的佼佼者,具有美观、节能、舒适等优点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如今已逐步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而且有这样的成果肯定离不开中央空调里的节能控制系统,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这种节能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吧。

中央空调房示意图

中央空调 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

一、按处理设备的情况分类

1.集中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和送、回风机等集中设在空调机房内,通过送、回风管道与被调节的空调场所相连,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和分配

2.半集中式空调

送入空调房间的新风由空调机房集中处理,空调房间内的空气由分散在房间内的装置处理 。

二、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工作介质分类

1.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空调房间的室内热湿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承担,利用空调装置送出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

2.全水式空调系统

全部由经过处理的水负担室内热湿负荷 ,利用冷冻机处理后的冷冻水(或锅炉制出热水)送往空调房间的 风机盘管 中对房间的温度、湿度进行处理的。

3.空气-水式空调系统

由经过处理的空气和水共同负担室内热湿负荷 ,典型装置是风机盘管加 新风系统 。

4.制冷剂式空调系统

利用直接蒸发的制冷剂吸热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

中央空调恒温节能控制系统是由变频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及人机界面等几部分组成。它根据空调系统需要控制部位的参数(如冷却水温度等),由PLC来控制调整冷却水电机、冷冻水电机等机组动力单元的运行状态,在精确进行温度控制的同时,大幅度的节约了电能。

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结构图

冷却水温度控制是将冷却水温度信号采样进PLC系统通过PID调节来控制冷却水泵的频率,从而来控制水的流量,最后达到冷却水恒温控制。在进行控制调节时,由于冷水机组的保护功能(当冷却水流量低于下限值时,机组将停机),因此变频器的频率不能太低,要设定一个下限值来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冷冻水温度控制也是温度的闭环调节系统,是将冷冻水温度信号采样进PLC系统通过PID调节来控制冷冻水泵的频率,从而来控制冷冻水的流量,最后达到冷冻水恒温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无线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的原理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的生活条件在逐渐改善,人们希望的也就是有很好的生活环境。而生活环境也就是所谓的人们家庭中的家居产品,不过为了更好的改善环境也就需要对这些产品进行改善。选择智能家居是比较好的,无线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很强大,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好的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命令发射零碎、命令发射零碎的作用,重要是经过各类传感设备接纳各类传感信号,并触发控制命令或许经过人的自觉遥控、手动触发对应的发射类智能设、命令发射零碎。

命令发射零碎的作用,重要是经过各类传感设备接纳各类传感信号,并触发控制命令或许经过人的自觉遥控、手动触发对应的发射类智能设备来收回控制命令,例如:温湿度传感器搜集室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按照需求设定温湿度变化的触发要求,当温度或湿度到达预设的触发要求时,就联动收回控制命令;当温度高时,空调开端制冷,当温度低时,空调开端制热。若装置了亮度传感器,则当室内光照亮度充足时,预设的灯光主动封闭,当室内光照亮度不够时,预设灯光主动打开。若安防人体感应器,当设防时,监测到有人在活动时,马上触发电话报警,当非设防形态时,感应到人,主动开启预设的灯光,当监测到无人时,主动封闭灯光。以上这少许场景的完成,都是经过各类传感器来主动感应触发完成智能控制,当然也能够间接人为手动触发控制命令,例如:经过各类智能遥控器、墙上智能面板、家庭局域网内的不约束一台电脑间接触发控制命令,若人不在室内,还能够经过电话或INTERNET长途控制来控制室内的全部设备。

命令执行零碎

例如:开灯或关灯,重要经过智能面板来完成,智能面板收到各类控制命令后,经过剖析解码,驱动对应强电驱动电路,把灯控的回道路接通或断开,这样控制就完成啦;另外,像电器、窗帘等设备的控制也是一样道理,当数字窗帘开关,收到控制命令后,立刻驱动电动窗帘电机马达的对应电路接通或断开,这样就做到窗帘的开关控制

以上对无线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我们还能为您提供远程控制系统的其他方面的内容,您要想了解更多的智能家居小知识,请您登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原理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以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为核心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为旅客提供最佳服务的重要技术装备。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原理有哪些?

城市轨道交通所用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称为ATC系统。ATC是对列车运行全过程或一部分作业,实现自动控制的设备的总称,其核心是列车超速防护(AutomaticTrainProtection,ATP)子系统。

列车超速防护(ATP)子系统主要对列车驾驶进行速度防护,有防止列车超速和越过禁止信号机等功能。按工作原理不同,ATP子系统可分为“车上实时计算允许速度”及“地面集中计算后直接向列车传送速度信息”两大类。前者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地通信,不断将地面信息、线路参数信息、前方目标点的距离和允许速度信息等等传至车上,由车载计算机实时计算得出即时的运行速度,依此对列车速度实现速度监控。在ATP基础上建立的ATC,其功能还包括对列车的起动、加速、惰行的监控。它是按规定程序结合有关地面信息来实施操作的,可以使列车经常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过于剧烈的加速和减速,因此明显提高了旅客的舒适度,提高了列车的准点率,以及减少了轮轨磨耗。若与列车的再生制动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电能。

所以说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原理大家已经熟悉了,对于这些智能交通小知识需要多加学习和关注,通过还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有哪些好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原理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现今生活,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越来越被人所接受,不仅在于使用方便,更在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防盗性能较好。能提升家居智能、安全、便利、舒适,并实现环保节能的综合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系统平台。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关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原理的精彩内容。

智能安防系统如何安装?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利用住宅为平台,家居电器及家电设备为主要控制对象,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进行高效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控制管理系统,提升家居智能、安全、便利、舒适,并实现环保节能的综合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系统平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智能家居核心,是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也是家庭防盗小知识里的一部分内容。

原理:

1、命令发射零碎

命令发射零碎的作用:主要是经过各类传感设备接纳各类传感信号,并触发控制命令或许经过人的自觉遥控、手动触发对应的发射类智能设备来收回控制命令。

2、命令执行零碎

命令执行零碎的作用:例如:开灯或关灯,重要经过智能面板来完成,智能面板收到各类控制命令后,经过剖析解码,驱动对应强电驱动电路,把灯控的回道路接通或断开,这样控制就完成啦。

家居安全是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个安全舒适生活环境能带来居多好处。更多家庭防盗小知识尽请登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很多,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有哪些呢?那我们来为您介绍一下智能家居中家电远程控制系统中的原理。

家电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ZRTER2000型可编程通讯控制器作为控制中心,它采用单片机原理,结合手机或电话的通信收发技术,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话外线的接通和断开以及电话码的输入与输出。使电话和家电相互连通,从而用电话控制家用电器工作以及当家庭出现危险情况如被盗和发生火灾等,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电话及时向主人发出信号,采取解救措施。

家电远程智能控制的功能:它可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在回家的路上让空调和饮水机工作,到家便能享受到适宜的温度和可以冲茶、咖啡的热水;当你工作繁忙忘记了关窗锁门可不必再为此担心;在有失火、入室行窃等突发事件时,家电远程智能控制又可以告诉你家里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当暴风雨突然来临,你忘记关上的窗户会自动关闭:当有你喜欢的球赛等电视节目而因工作忙不能看时,你可将它录制下来等等。将来,随着控制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它将在其它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使用方法:

(1)用手机或电话拨打家庭电话号码,接通后,输入密码,再输入电话机上预先设定的数字号码控制指定的家电工作;家中控制器接收到发送的号码并控制用电器工作后,你的手机会接收到一个告知主人电器正常工作的反馈信号。

(2)家中发生意外情况时,你的手机会自动接收到报警信号,同时自动启动救护措施。

为您提供了这些有关智能家居小知识,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像这样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还有很多,就请多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原理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的优点真的是数不胜数,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的便利而且还给我们的财产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别的智能安防产品,小编在此也提一提,以便大家进行了解。

家电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ZRTER2000型可编程通讯控制器作为控制中心,它采用单片机原理,结合手机或电话的通信收发技术,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话外线的接通和断开以及电话码的输入与输出。使电话和家电相互连通,从而用电话控制家用电器工作以及当家庭出现危险情况如被盗和发生火灾等,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电话及时向主人发出信号,采取解救措施。

家电远程智能控制的功能:它可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在回家的路上让空调和饮水机工作,到家便能享受到适宜的温度和可以冲茶、咖啡的热水;当你工作繁忙忘记了关窗锁门可不必再为此担心;在有失火、入室行窃等突发事件时,家电远程智能控制又可以告诉你家里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当暴风雨突然来临,你忘记关上的窗户会自动关闭:当有你喜欢的球赛等电视节目而因工作忙不能看时,你可将它录制下来等等。将来,随着控制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它将在其它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智能窗帘如何安装以及别的产品如何安装的智能家居小知识,都可以去进行了解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是什么原理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现在社会中很普遍的一种高科技的技术,这种系统可以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有哪些?比如:智能门禁、智能门窗、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等都可以远程控制。

家电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ZRTER2000型可编程通讯控制器作为控制中心,它采用单片机原理,结合手机或电话的通信收发技术,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话外线的接通和断开以及电话码的输入与输出。使电话和家电相互连通,从而用电话控制家用电器工作以及当家庭出现危险情况如被盗和发生火灾等,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电话及时向主人发出信号,采取解救措施。

家电远程智能控制的功能:它可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在回家的路上让空调和饮水机工作,到家便能享受到适宜的温度和可以冲茶、咖啡的热水;当你工作繁忙忘记了关窗锁门可不必再为此担心;在有失火、入室行窃等突发事件时,家电远程智能控制又可以告诉你家里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当暴风雨突然来临,你忘记关上的窗户会自动关闭:当有你喜欢的球赛等电视节目而因工作忙不能看时,你可将它录制下来等等。将来,随着控制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它将在其它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关于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是什么原理的小知识,我们还能为您提供好多的智能家居小知识,希望您能多多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怎样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原理和功能介绍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中央空调的作用,但是中央空调的整个运作是用什么来完成的呢?是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那么大家对这个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知道多少呢?它是通过什么来实现对中央空调的智能控制的?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央空调智能控制原理功能

使用冷冻水流量及温度来测算空调负荷(需冷量),有效解决温差或压差表征空调负荷的不足。采用数据库对空调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运算和推理,基于历史空调负荷及其变化趋势,对下一时段的空调负荷进行预测,控制冷冻水流量,有效解决系统惰性的控制时滞问题。

根据空调负荷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对系统控制调节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及修正,实现了基于负荷预测的冷冻水变流量控制,使供冷量与末端的需求量相匹配。增加了安全保护等措施,提高了变负荷工况下空调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中央空调制冷主机的效率特性通常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并在某一负荷率下具有最佳效率。世纪星介绍在多台机组并联运行时,可根据当前负荷情况和历史记录的主机负荷效率特性,选择一种最佳的主机运行台数组合,以达到系统的最高效率。

在并联冷冻水泵系统中,BKS系统能实时计算当前负荷所需的冷冻水流量,并推算出在满足该流量及压力条件下所需运行的并联水泵台数及其工作频率,使该状态下泵组所消耗的总能耗最低,以实现泵组最佳节能。采用标准MODBUS通讯协议实现计算机远程监控功能远端遥控、报警功能。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是通过采用各种数据进行智能化记录、统计、分析等,实现了控制中央空调的整个运作,这样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让大家在使用过程中省了不少的心思。如果大家对这方面知识感兴趣,也可以直接到我们小编网讯搜索更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空调控制原理是什么 空调控制功能介绍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目前信息化时代来临,人们生活随着信息时代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空调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产品了,那么, 空调控制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为大家具体讲解。

利用人体对温度的模糊感知达到节能效果

具体来说,在26°C和28°C之间,人体几乎感觉不出温度的变化,一旦温度超过了28°C,人体对温度的变化就会特别敏感。利用这个原理,在不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情况下,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拉长空调压缩机启动的时间,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智能化实时控制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是系统采用可编程智能化自动控制,可以实现各个空调的实时 远程控制 ,随时掌握空调的运行状态。

优化压缩机的运行曲线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防止空调启动时大电流的冲击,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了压缩机的启动时间,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曲线。

充分利用室内制冷或制热的余量

空调的使用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当空调压缩机停止运转之后,室内各个地方的温度已经达到了相同及平衡的水平,压缩机停止运转之后,风机仍以小功率继续工作,促进室内空气的轻微流动,从而使室内的冷/热空气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制冷/热的效果。

规避不良使用空调习惯造成的浪费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识别和调控功能能够把周围的环境控制在对人体适宜的范围内,从而避免了人们对空调使用的不良习惯造成的浪费,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及空载现象的发生。

充分利用不同环境、生活习惯智能调节压缩机的运行状态

人体在不同的状态需要不同的环境温度。据调查,人体在工作状态下的最适温度是26°C,而在睡眠的状态下最适温度是28°C,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人体所处的状态进行智能化调控,不但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同时也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空调控制系统是一种比较智能化的空调管理系统,灵活的运用 空调控制系统可以较好的改善人们现如今的生活质量。上述文章介绍了 空调控制系统的一些功能和原理,大家可以通过上文的介绍进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