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国志界桥之战【通用14篇】

浏览

6467

文章

14

篇1:陈寿撰写《三国志》遇到过什么问题?

全文共 551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也只是一部小说,即便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追捧,也无法掩盖住史书《三国志》的光辉,更何况演义本身就是在史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一生,可以说也是很坎坷,因为籍贯是蜀汉,所以蜀汉灭亡之后很不受待见,做官以后又多次遭遇贬黜。然而,他依然用客观公正的视角去完成了这一部史书,这期间,他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呢?

陈寿(233—297),字承祚,三国时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陈寿少年时就好学,且“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年轻时就研读了古代历史名著《尚书》《春秋》《史记》等书,并早就对蜀汉地区乡邦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从而撰写地方史著。陈寿一生著作不少,但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是记述自公元l84年黄巾起义以后至280年晋灭吴约一百年历史的史学著作《三国志》。三国时期是个历史头绪众多、各色内容繁杂的时代。陈寿沿用司马迁开创的纪传史体例,把这个时代归纳为一书,比较客观地勾勒出这一时期历史的真实面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三国历史特别是刘备创建的刘氏政权的历史进行撰述时,陈寿所遇到的困难和压力甚大;但是,他以一个“良史”必须忠实于历史的道德品质,确实颇费了一番“匠心”,终于巧妙地设计出一套可以称为“瞒天过海”的撰写方案,从而完成了《三国志》。

一、陈寿撰写三国历史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陈寿撰写三国时期的历史,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三国鼎立的客观事实当以谁为正统;二是对刘备建立的“汉”政权如何撰写和表述。第一个困难的解决是“不敢”有争论。陈寿身处晋代,当然只能维护“魏—晋”这条政权传承线。但陈寿在表面以“魏”为正统的前提下仍然尽可能地去客观如实地记载历史的原貌。第二个困难的解决办法则更是相当地艰难了。

刘备建立的“汉”政权虽然存在了40余年,但是因为一直没有设置史官,自然也没有人编写过这个政权的史书。陈寿本为蜀人,从小就受学于同郡的著名古史学家谯周,而谯周早就预料陈寿日后必以才学成名。陈寿年轻时,曾经出仕为刘氏政权的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群臣曲意阿附。陈寿洁身自好,不与同流合污,因而多次被免职。不过在此期间,虽然刘氏政权作为官方来说没有史官也没有积累史料,但陈寿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却很注意采集和掌握有关其历史的材料。这为他以后撰写这个政权的史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公元263年,刘氏政权被曹魏政权所灭亡;两年后,曹魏政权即被司马炎篡夺并改“魏”为“晋”。刘氏政权消亡后不久,陈寿因父亲去世而在家守丧。守丧期间,他因病调治药丸,竟被责为逾礼,以致入晋后多年遭闲置。后来由于司空张华的揄扬,他才被举为孝廉,历任佐著作郎、著作郎、平阳侯相等职。

陈寿早年在谯周的影响下读过不少历史书,研究过写史书的方法,并有一定的写作实践。他曾据《巴蜀耆旧传》写成《益部耆旧传》十篇;又受《古史考》的影响写成《古国志》五十篇。当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掉孙吴政权后,三国鼎立的时代正式结束,全国复归统一。陈寿这时48岁,开始着手整理三国史事,编著大型史书《三国志》。

撰写曹魏政权和孙吴政权的历史,对陈寿而言并不十分困难。这不仅是因为这两国积累有自己的史料,而且当时已经有人写出了各种有关魏、吴的历史著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陈寿可以参阅并在仔细鉴别的基础上再补充史料即可。难的是刘氏政权的历史不好写。虽然陈寿早已为此作了准备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但如何对自称为“汉”国的刘氏政权历史的表述犯难。因为,“晋”是“继承”(实际是篡夺)“魏”而来的,而“魏”又是“继承”(实际上也是篡夺)“汉”(这里指的是“东汉”)而来的。封建时代特别讲究所谓皇权的正统性,所以“魏”“晋”对政权明明不是“继承”而是“篡夺”却偏要美其名为“禅让”。也正因为这,对刘氏政权的国号“汉”,曹魏政权是从来不承认的。现在陈寿如果忠于客观历史而如实撰写,继魏而来的晋朝统治者自是不能接受。陈寿为此大费踌躇。他既要忠于历史,又要让晋朝统治者予以认可,这就得靠他的“匠心独运”了。

二、在表面以“魏”为正统的前提下实写三国鼎立的事实

陈寿撰写三国时期的历史,采用的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所开创的纪传体。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具体讲,就是用“本纪”叙述帝王,兼以排比大事情;用“传”(包括“世家”)记述王侯封国和人物;此外还有“表”和“书(志)”。司马迁身处西汉武帝时代,自然要以“汉”为正统,对“汉”之前的历史,司马迁是以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等来排比大事情的,而将在那时与之并立的国家都放入“世家”或“传”。陈寿继承了这一撰写方式,但又有创新。

表面上,陈寿是以曹魏政权的历史为正统的。在《三国志》的三“书”中,他只在《魏书》中安排了曹魏政权的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三少帝(曹芳、曹髦、曹奂)这四个“本纪”[2] 来提挈这一时期历史的大事,全书其他的都是“传”;但是在实际上,他将三国历史是分别撰写的,三个国家的历史独自成书。

书名并列分署为《魏书》《蜀书》《吴书》,全书又统称为《三国志》,这就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三足鼎立的形势。能这样编写,说明陈寿是有创见的,并且也是有胆量的。尽管汉魏移鼎,乃至魏晋相替,台面上皆系非暴力的政权更迭,但终究是以臣凌君,得国不纯,这也就成为统治者的道德法理软肋。陈寿是晋朝的官,而晋又是承袭曹魏而统一全国的。当时的朝中多为故魏遗臣,曹魏是否为正统,直接影响到晋朝是否正统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迎合晋朝统治阶级的需要就必须贬低刘汉、孙吴这两个政权的历史地位,而去违背三足鼎立的历史真实;反之,如果要反映历史真实,把三国地位并列起来,就会触犯晋代魏而居于正统地位这一政治现实。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陈寿在形式上做了变通。他将《魏书》居前,对曹魏的几个帝王加“帝”字;而对刘汉、孙吴两个政权的皇帝不立“纪”只立“传”,称“先主备”“后主禅”“吴主权”等,皆不加“帝”字,但记事方法却仍与曹魏几个帝王的“本纪”基本相同,均按年叙事。这实际还是把刘汉、孙吴放在与曹魏同等的地位上了。

三、在以“蜀”代“汉”的幌子下尽量保存“汉”国的资料

作为三国鼎立之一的刘汉政权,是以“兴复汉室”为立国之基的,这还不仅仅是因为刘汉政权的开创者刘备是汉王朝的远枝后裔,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刘备是“帝室之胄”这个政治上的有利条件,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帜,在那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时代,就可以居于“正统”的地位,利用相当神圣的皇权去吸引人心,招揽人才,使其成为夺取政权的有力武器。这实际上是刘备集团在当时的形势下为谋国所能选择的最佳策略。所以,在三国中最后谋得一块地盘的刘备集团,是始终抓住“汉”字不放的:先是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帜;夺得巴、蜀、汉中后,自称“汉中王”;传闻汉献帝遇害后,就自立为国,国号就是“汉”。当然,作为当时的其他也有野心的谋国者,尤其是当时已经统一了北方,占了大半个中国,完全有可能实现全国重新统一的曹魏政权,是深知刘备集团这张牌的厉害的,所以他们始终不承认刘备集团的“汉”国,而蔑称为“蜀”。

前面说过,陈寿撰写《三国志》,倘若忠于历史,承认刘备在西蜀所建立的政权为“汉”,就必然否定曹魏禅代的合法性。曹魏若系篡贰,晋朝的合法性也便成问题,这叫“伪魏即伪晋”。陈寿投鼠忌器,不得不将“敌国之丑称”的“蜀”字落到国号为“汉”的刘氏政权头上(曹魏政权历来就是以“蜀”称刘氏“汉”政权的,这在《三国志·魏书》中随处可见),将记载刘氏政权历史的与“魏书”“吴书”并列的应当称为“汉书”的那部分改称为“蜀书”。虽然陈寿在大的环节上不得不无奈地以“蜀”字代替“汉”字,但是细读《三国志》,可以发现,陈寿在原始资料的记载上是处处保存了刘氏政权为“汉”国的充分依据。

《三国志》从全书来看,表面上是以曹魏为正统,实际上用“互见法”显示刘备所建政权为“汉”。在《三国志·蜀书》中,陈寿不仅记载了诸葛亮等人建议“汉”是“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刘备“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因此仍应定国号为“汉”;而且全文保留了刘备即汉中王和皇帝位时的告天地之文,其中的“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和“汉有天下,历数无疆……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刘)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刘)备惟否德,惧忝帝位……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 (刘)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等语,充分表明刘氏政权是绍继两汉政权的。这即是说,陈寿至少在《三国志·蜀书》中是以“汉”为正统的。

四、对陈寿的良苦“匠心”应多理解少苛责

魏晋以来许多史书写得芜杂,“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而《三国志》叙事简洁,用词精练,取材也审慎,不铺陈堆砌,所以一问世就得到好评。魏晋时期士大夫中间流行品评人物的风气,《三国志》对此有所反映。而书中对人物的评论既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和地位,又塑造了人物的个性和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称曹操是“人杰”“命世之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称刘备是“英雄”,“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机权干略,不逮魏武”;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称诸葛亮是“卧龙”,等等。人们称赞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时谙练魏事、正在著《魏书》的夏侯湛见到陈寿的书后,“便坏己书而罢”。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也说:“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悦)、张(华)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可见,陈寿是可以与司马迁、班固相媲美的。

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对陈寿在十分特殊的环境下撰写《三国志》所承受的困难以及不得不采取巧妙“匠心”以应对的情况缺乏认识,对《三国志》做出了一些不恰当的批评。如:责难《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帝魏不帝蜀;指责《三国志》曲笔太多,回护过甚;说陈寿对历史人物评价有时不公。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确实以魏为正统。陈寿如果硬要去伪魏,那岂不就是伪晋吗?那么《三国志》也就不会像后来那样得以公开并流传千古了。陈寿能够在以“蜀”代“汉”的幌子下尽可能地保存所有“汉”国的资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后来有些史家,一反陈寿做法,撰写三国时期的史书以刘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即帝蜀而伪魏。其实,这和他们所处的政治形势有关。也就是说,在他们那个时代,例如在南宋时,帝蜀伪魏才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如果史家要帝魏同样行不通。今天我们当然也没有必要以此去苛求历史人物了。

至于《三国志》的曲笔、回护,的确存在。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专门列出《三国志多回护》一篇,对陈寿的回护进行了批评。如:齐王曹芳之被废,完全由于司马师的策划,事前太后一无所知,但《齐王芳纪》反说太后之令,因齐王无道不孝,所以应被废;对曹魏、刘汉之间的战争,凡曹魏取胜者则大书特书,而刘汉胜魏却十分简略。这说明陈寿在《三国志》里确实替魏、晋统治者隐恶扬善,没能完全做到据实直书。这当然也是当时政治环境使然。如果陈寿过多地去暴露魏、晋统治者的“恶”和“丑”,当时的统治者还会认可他的书吗!《三国志》虽有不直书的问题,但就整体而言,是堪称良史的,其瑕并不足以掩瑜。

《晋书·陈寿列传》以诸葛亮为例指责陈寿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公,称其原因是诸葛亮斩马谡时,陈寿父亲受牵连而坐罪,陈寿便心怀私怨有意贬抑诸葛亮。其实,陈寿对诸葛亮是极为称赞和敬佩的。在《三国志》诸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好最传神的就是诸葛亮和曹操。当代学者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轰动一时。他实际上就是依据《三国志》中的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传记展开品评的。在《诸葛亮传》中,陈寿不仅借司马懿之口肯定诸葛亮为“天下奇才”,还多次直接褒评诸葛亮的才识与功业,如说“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在传后更评论诸葛亮“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所以“终于邦域之内,威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这就是说诸葛亮因刑赏出于公心,从不徇私情,所以深得民心。至于批评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乃因诸葛亮在政治、外交方面的才能远远高于军事方面的才能,相对而言,将略自不算诸葛亮的特长。此外,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记,陈寿还编有《诸葛亮集》24卷,足证陈寿对诸葛亮是非常尊崇的。

事实上,陈寿在当时因“秉笔直书”而得罪了很多权贵。陈寿在晚年屡次被贬,在仕途中始终郁郁而不得志。公元297年,65岁的陈寿没能赶回老家南充便病死在都城洛阳。由此可见,作为“良史”的陈寿,因为对三国历史客观的记载,是饱受坎坷的。因此,我们对陈寿及其他所撰写的《三国志》,确实应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责。

历史总是公正的。陈寿的《三国志》在1700年后不仅被中国人奉为经典,更进而影响着世界。《三国志》中所表现的智慧与谋略现今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广泛应用在政治、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同时,《三国志》还被改编成小说、戏剧、电影甚至漫画与电子游戏,从而得以广泛地传播。人们说,《三国志》是展现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最壮美的篇章,这其中所包含着的便是对陈寿撰写《三国志》时的匠心的充分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三国志5:选择刘备的话玩哪些剧本有挑战性?208年才是最难的!

全文共 2555 字

+ 加入清单

上一回我们介绍了三国志5中刘备势力最好打的三个剧本,而我们知道刘备一生跌宕起伏,实际上他的大半生都是艰难中度过,那么此作刘备势力有哪些最有挑战性的剧本,分别有什么破局要点,这里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

挑战性TOP 3:196年曹操崛起

正如剧本的名称,这个剧本里面的男主角是曹操,他拥有当时最优秀的军师团、优秀的亲族和普遍能力中上的将才,又占据了洛阳和许昌这两个天下中心地点,正是其腾飞的前夕。

在这个剧本里面的刘备也据有一州之地--徐州,位于大陆的正东侧。领土说大不大,说小也勉强据有一州,但最大问题是所占两个城池后面没有什么能人出来,同时两个城又不是经济大城市,周边三个方向都没有几个是友好的。可以说兵粮不多、人才发展前景不咋滴、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在整体实力里面排在所有势力的中等水平。先不说与曹操、袁绍这两个在当时发展最迅猛的势力,就是跟比孙策相比,马上孙策的庐江就会出现鲁肃、吕蒙、周泰等一众谋臣武将,很快多达三十多个将,可以迅速地在江东大地上扩张。

我们知道三国志游戏里面人才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刘备势力此时除了自己兄弟以外,仅陈群一位较为优秀的人才(智政均90+的军师),其余都是中规中矩的一般人。最惨就是徐州后继无人,只能外招或吞并周边势力才能获得人才了。

此剧本最大的难点就是军师智力不够顶级、要扩张欠缺好帮手(此作关二哥除单挑优秀外,打仗的技能与阵型算不上好用)。看似实力中等水平,实质发展潜力较小。因此小编认为难度为7。

要破局的话,小编认为关键有两个:

①运用刘备顶级的魅力登用天下英才。此剧本起始90忠诚以下有这些优秀人才:赵云(对不起公孙瓒师兄啦)、甘宁、钟繇(政治达人)、华歆(数值不算顶级,但经常登用成功)这4位,另外90忠诚还有太史慈、张松、蒯良可以尝试。90忠诚以上就很困难了。由于陈群智力才93,所以预备要多次S/L;

②攻打对象建议是吕布。因为吕布势力拥有吕辽顺、陈宫、貂蝉等众多人才,是1城势力里面除了孙策以为人才最丰盛的。虽然有4万兵,但由于濮阳人口少、民忠低,吕布的经济不会好,还容易出现民众自愿当内应的事件。只要我们远交袁绍,那么就可以借袁绍之手削弱吕布,然后我们吞并之,这样刘备势力就拥有一套顶级的进攻人才阵容了。(吕布超级厉害,要谨慎进攻!)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此前文章《三国志5:吕布太能打了,如果你是刘备,你会怎么打?》

挑战性TOP 2:189年火烧洛阳

前面剧本尚且拥有一个州两座城,在189年剧本里面刘备才不过一个平原县令,城池仅平原一座,兵粮人才更加弱,自然难度更大了。

全部势力起始兵力与钱粮排名,刘备都位于垫底。

人才方面仅刘关张三兄弟+一位同乡,连一个军师都没有。熟知三国的朋友都很了解这个时期刘备还是靠公孙瓒的庇佑才能当个平原县令。只是此作里面公孙瓒势力被忽视,欠缺很多人才,反而看起来武将数量还比不上刘备,实际当时公孙瓒应该是有一支优秀的骑兵部队和众多擅长骑射的人才。

所以此剧本的难点是兵少将寡城小,小编认为难度系数达到9,那如何破局呢?

小编经验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下图的邺城。我们知道三国演义袁绍的起家就是吞并了韩馥的邺城,这样就拿下了当时的一座经济大城(此作里面的人口偏少),并且招揽了邺城的一批优秀人才,就迅速起飞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学习袁绍的故事。

可以看到此时的韩馥也仅4个将,城内士兵有2.3万已配备,尚有1万预备兵,在野4人。

韩馥起始的4个将可以说战斗能力远不如刘关张三兄弟,即使兵力劣势也无妨,完全可以第1回合就直接全军进攻拿下。必须要在韩馥招揽在野的徐晃、程昱、荀彧和编组预备兵前,否则将难度翻倍。相反只要我们打得快,这样迅速就可以拥有当时最顶级的谋士和武将了。

拿下邺城之后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接下来意味着跟董卓接壤,他可是拥有13万总兵力,光洛阳就有9.3万在编和1万预备,实力非常强横。而且敌对度达到70之高。另一方面,平原的东北侧南皮则是袁绍的7万大军和张郃等名将。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敌对度仅20的曹操迅速结盟,万一董卓来打也有近4万的援军。而远离曹操的平原城则在必要时就舍弃给袁绍吧。

稳固了邺城的防御之后,就可以通过登用大法削弱董卓,卢植、朱隽、皇甫嵩、华歆、钟繇等都是不错的俊才,忠诚还都是90以下。比较以外的是“大孝子”吕布的初始忠诚度竟有96!以往的开局挖吕布,在此作里面行不通。

最难的剧本:208年卧龙出渊

如果说189年剧本里面董卓、袁绍的强大达到10的话,那么208年剧本里面的曹操的强大可以说是董卓+袁绍的三倍不止!光是看地图就能感受当时曹操势力是如何地在群雄当中占据绝对优势。

通过实力对比数据会更明显,曹操兵力63万VS刘备近3万,达到20倍;武将数量72 VS 22,达到3.5倍;城池数量18座VS 1座,不算人口、经济潜力等,数量就是18倍!无论哪方面都是碾压。

唯一欣慰的是此时刘备的人才里面有着最顶级的军师和顶级的武将,光是100武力以上的就有关张赵,只是兵力确实很少,钱粮也不多,江夏城的发展潜力更是有限。

208剧本一直以来都是三国志系列中刘备的最难剧本,这次也还不例外。综合人才、兵力、钱粮、城池等等,难度系数达到10!

那么这么困难的剧本,破局的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三国演义里面找,与历史一样,与孙权同盟。

同盟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因为在江夏城的旁边,光是豫章城里孙权就有近12万,周边加起来可以直接救援江夏的兵力达到20万!基本已经达到此作里面一场战役最高的出场兵力极限了。并且孙权手下有周瑜领衔的一群海战达人,掌握着绝对的制海权,肯定能给予曹操终生难忘的战役失败经验的。

同盟完成后,除了整备军队,也可以通过登用人才削弱曹操,其中忠诚度低于90的就有“伐蜀先锋”徐元直(即徐庶),此外还有蜀中二军师的法正/张松、长沙“领路人”魏延等可以继续补充刘备的阵容。

最后说一下,曹操虽然初始总兵力有63万,但荆州前线的襄阳8万+江陵5万=13万,因此孙刘联军在兵力上不会比曹操弱,甚至有时孙权都能自己拿下江陵(当然这事儿最好不要发生,最好是两个都打残,然后刘备捡漏)。

好的,上述就是三国志5中刘备势力最有挑战性的TOP 3剧本以及小编的破局经验。大家觉得如何,对于刘备势力大家又有什么见解或经验,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国志最推崇的三国八大谋士是谁?诸葛亮为何没有上榜?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三国时期的谋士,很多人都能说出很多名字来,不过相比很多人还是非常推崇诸葛亮的吧。诸葛亮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足智多谋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说是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不过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了。而其实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心目当中,他给当时的三国的各自的谋士列了一个“八大谋士”的名单,这其中,三国里面分别有不同的谋士,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后世人推崇的诸葛亮居然不在这些人的行列之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没有诸葛亮,那这八大谋士又分别是哪些人呢?1.曹操阵营:荀彧、荀攸、贾诩

《三国志-魏书十-荀彧攸贾诩传》:“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三国志》对曹魏的记载有三十卷,其中前八卷是记载包括曹操在内的帝王、后妃,以及曾割据一方的诸侯,第九卷是包括曹氏、夏侯尚在内的宗室,接下来第十卷就是荀彧、荀攸和贾诩三人的合传,至于其他众多谋士比如郭嘉、程昱、董昭、刘晔等人则是在第十四卷,可见在陈寿心目中这三人的地位很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陈寿认为荀彧有王佐之风,荀攸和贾诩仅比张良和陈平略逊一筹,这个评价是相当高了。

在陈寿心目中,曹操五大谋士,郭嘉和程昱则是第二档,比不过第一档的荀彧、荀攸和贾诩三人。2.刘备阵营:庞统

刘备麾下有诸葛亮、庞统和法正三大谋士,谁才是陈寿心目中的最佳谋士呢?我们来看看他的点评:

法正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很明显论参赞军略之能力,陈寿认为最厉害的那个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法正,而是庞统,因为陈寿把庞统和荀彧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而把法正比作程昱和郭嘉,地位略逊一筹。

至于诸葛亮,陈寿说得很明白,治世之良才,能力堪比管仲和萧何,至于谋略非其所长,就要差了一点,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谋士排名诸葛亮不要说前三名,能进前十都不错了。3.孙权阵营: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三国志》吴书部分,周瑜、鲁肃和吕蒙是一同列传的,从传记最后的点评可以看出,陈寿对他们三人是赞誉有加: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陈寿尤其推崇吕蒙,认为他有国士之量,这个评价不是一般的高,同样被陈寿点评为国士的还有一个人,那个人叫张飞。

除了帝王之外,《三国志》只有两人得以单独立传,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另外一个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的陆逊(陆逊陆抗父子一同列传),陈寿对陆逊的评价也不低,认为他是:“庶几社稷之臣矣。”并且还说刘备最怕的就是陆逊:“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

至于其他谋士,比如陈宫、沮授、田丰、徐庶等人,陈寿并未做出点评就不多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区别,说起这两者的差别,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第一点,两部著作的真实度有差别。

三国演义是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有很多地方是虚构的,文学色彩比较重,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人物作铺垫的;三国志是陈寿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以历史为基础比较接近历史,他不用考虑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也不用急于塑造人物性格,他只需要将历史发生的真实情况记录下来。

第二点,文章结构不同,三国志没有文学的固定结构,他就是记录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演义则考虑的更多,他需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写的有声有色,耐人寻味,吸引读者,所以罗贯中将这部小说写出来是有很大难度的。其实,两部书籍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人物性格,小说为了形成鲜明的人物特点,可能会有与历史出入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和三国志的诸葛亮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三国演义里应该算是前三的主角人物了,罗贯中几乎把能神话诸葛亮的地方都把他给加上了,不过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其中虚构的东西很多,所以这里面的诸葛亮并不是真实的。三国志是正史记载,在这里面的诸葛亮和演义里的诸葛亮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就为大家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诸葛亮,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三国,大家首先都会想到蜀汉中的文武大臣,例如刘关张,赵云,还有如神人般的诸葛亮,能掐会算,机智多谋,还有人说刘备的蜀汉帝国都是诸葛亮在后面出谋划策得来的,呢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大差别呢?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隐居与河南南阳的卧龙岗,后跟随刘备一起打天下,根据三国演义中刻画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最经典的战役比如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等等,把诸葛亮演义的如神人一般,呢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什么样的呢?先说说诸葛亮的妻子,诸葛亮的妻子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才女,攻打孟获时,克制禽兽战的喷火战车,北伐时发明的木牛流马,再后来诸葛连弩等等的发明都是诸葛亮老婆发明的,然后把图纸给诸葛亮,诸葛亮命人按照图纸命人打造的,三国演义中都把这些归功于诸葛亮了。

其实诸葛亮并非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呢么传神,草船借箭是赤壁大战结束后六年,孙权巡视曹操营寨,遭到弓箭手疯狂进攻,眼看船要翻了,孙权命人把船转身,另一边承受,这样船又平稳了,而且就孙权的一条战船,并没有其他船随行,草船借箭和诸葛亮没有半毛关系,火烧赤壁呢全是周瑜一人的功劳,虽说诸葛亮也在现场,也出谋划策了,但是大多数注意都是周瑜决定的,也没诸葛亮什么事,至于借东风,更是无稽之谈,全是三国演义中为了故事情节更精彩,自己编造出来的。

空城计历史上却有记载,但是个人认为也不会想三国演义呢样,呢么传神,其一,司马懿当时率领大军二十万攻打诸葛亮,诸葛亮在阳关设空城计,当时的阳关是一个很小的城池,就屯粮就感觉不够用,可想能有多大了,司马懿不会先派一个侦查小队进去探探虚实吗?还有诸葛亮当时站在城楼上和司马懿聊天,可想距离有多近了,都不能找个弓箭手直接射杀诸葛亮,或者诸葛亮找个人射杀司马懿吗?再说了司马懿统领二十万大军,阳关城四面大门敞开,司马懿当时的军队能把城池围无数圈都不是问题,围上三天,诸葛亮必死,反而下令撤军,所以个人认为空城计也不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阵,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司马懿是的官位是荆州刺史和宛城太守,不可能出现在阳关的,所以应该也是杜撰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郭嘉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有什么不一样?

全文共 1562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能够得到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称号,已经是相当厉害的了。只是我们阅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它只是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重要,并不能把它放在历史上来谈,它毕竟只是一部小说,哪怕是以历史为背景,但是多多少少都会有出入,甚至自相矛盾。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在史书《三国志》与这部小说中,曹操最信任的郭嘉,有什么差别?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 “表”,“志”,不符合一般正史的规范。《三国志》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因为魏、吴两国之前已经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自然也成了陈寿著写《三国志的》的基本史料,而蜀国没有专设立史官,故自行采集,而最终成书陈寿最后仅得十五卷,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一本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但是其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他写演义时相距陈寿著写正史在时间上晚了大约1150年左右,虽然《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但是故事就是故事,那面会出现艺术上的加工和偏离历史的夸大。

正文:

一、出场

相同之处是,郭嘉一开始都是投奔袁绍去但,袁绍对郭嘉敬重,但是一段时间后,郭嘉就发现袁绍不是良主。于是郭嘉离去,隐居六年。

不同之处是,正史里曹操失去了戏志才这样擅长于谋略的谋士,于是写信给荀彧让其给自己推荐一个;而演义里第十回,恰逢曹操招贤纳士,荀彧向曹操推荐程昱时,程昱和荀彧提起他老乡郭嘉,于是两人向曹操共举郭嘉。

关键的是,演义第十回中,程昱向荀彧推荐郭嘉时,荀彧说了一句:“吾几忘却”被人断章取义大加利用,抨击郭嘉可能不过尔尔。其实郭嘉时白衣出身,虽然“少时有远见”,但是不见正史说“少时被举荐”,而且他离开袁绍后隐居六年,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身为曹操身边的大忙人荀彧,一时忘记也是很正常的。

二、施展才华

相同之处是,曹操收留刘备、下邳攻吕布、官渡战袁术、远征乌恒、定计辽东等等这些事件中,郭嘉的计谋在核心上正史和演义中都大同小异,基本上演义时遵循正史的,只是或者过程、或者文字描述稍有文学加工,毕竟《三国志》稍微简陋,《三国演义》是故事要稍微丰富一点。

不同之处只是几处细微之处,稍微提一下就是了,演义第十三回,曹操回援兖州时,郭嘉提醒泰山险路可能有埋伏,这个是《三国志》没有记载的;演义里曹操面试郭嘉的时候,郭嘉靠的就是《十胜十败》,而正史中是在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来鼓舞士气。

三、去世

正史里面,放任二袁让其内斗和治理辽东之计,是袁绍死后、远征乌恒前就献给曹操的,后袁熙输给袁尚,投靠曹操,最后借此机会曹操就杀了袁熙,后来乌恒单于被杀,袁尚逃到公孙康处,给公孙康将他的头去献给曹操。正史里郭嘉是一路跟随大军出征,没有半途留在易城养病,正史里只记载从柳城回许都时,半路因气候、水土和劳累去世。

演义里郭嘉是出征乌恒时,路过易城时,因病留在易城养病,最后去世。他临死前,才对曹操献计让二袁自相残杀,和治理辽东之计。

所以简单一分析,单单只分析郭嘉所参与的重大事件,除了在细微之处,与正史和演义有所区别,而作为核心的是郭嘉的计谋,其实并未没有丝毫出入。所以,郭嘉在正史和演义里,差别不大,唯一让读者看起来有区别的是,演义经过文字描述后,让读者在观感上觉得郭嘉太神奇了,仅次于演义里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国韩嵩是谁?三国志韩嵩资料简介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韩嵩这个人其实大家也许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比较的简单单纯的一个人,因为自己身边好像有很多叫这个名字的人,但是又记不太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谁,其实这个人并不是大家所以为的那个人了,这个人事情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了,那么这个叫韩嵩的人到底是谁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韩嵩其实在历史上是一位气节非常高的人,他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都是不详细的,其实也是因为他出生非常的贫寒了,其实在三国时期出生贫寒的人都是非常的让人看不起的,所以关于他的记载就会少很多,但是如果能上史书记载的也说明这个人也的的确确是挺让人佩服和歌颂的。

其实韩嵩年少的时候非常的好学,虽然穷苦,但是虽然贫穷但是志向却一直非常的高尚,他也知道天下会打乱,所以就于很多的好友一起隐居了,但是之后刘备还是比他做了官,从别驾做到了从事中郎,韩嵩也是一位非常喜欢谏言的人,但是刘表却不听,久而久之刘表就觉得韩嵩有二心,一次韩嵩到许都见了曹操,被曹操的威德所折服,曹操想让韩嵩到自己这里做事,但是韩嵩没有同意,这事就传到了刘表这边,结果刘表就想杀了韩嵩,最后也还是被蔡夫人给劝说下来了,最后打入了牢房,之后曹操收复了荆州之后救出了韩嵩,但是韩嵩已经患病了,最后拜大鸿胪印绶。

所以纵观韩嵩的一生其实也还是挺有曲折的,但是他的为人和志气真的是让人觉得十分的高尚了,所以这个人在史书上也有被记了一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国志战略版觉醒任务到底怎么完成,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志战略觉醒任务完成的方法, 一般在觉醒之前要满足武将等级达到20级,第一战法等级达到10级才可以进行觉醒,之后消耗2个同类型橙色武将即可将武将武将进行觉醒,如果武将觉醒之后可以为玩家提供属性加成,可开启第三战法的学习。

三国志战略版觉醒的作用,一般觉醒是可以直接的帮助自己的武将获得更多的战斗力,而且觉醒之后个人的属性和技能都会有所增加的。

三国志战略版是一款三国题材战略类型手机游戏,游戏高度还原了古代三国的经典战役,并且还加入了三国众多的英雄名将,武将觉醒是游戏中的一种玩法,现在游戏中比较值得培养的武将有徐晃,许诸,甘宁,陆逊,周瑜,关羽,以及吕布,这些英雄都是比较强力的,能够给玩家带来巨大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国志王肃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王肃传的译文

全文共 1872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的原文: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寻除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今日之计,唯作必克之举。”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以破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诏谥宣简。

译文:王肃,琅邪临沂人。王肃年少时聪颖善辩,广泛阅读经籍史书,有着远大的志向。出仕萧赜政权,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等职。王肃自称《礼记》《易经》是自己的专长,也没能通晓它的大义。他的父亲王奂及兄弟都被萧赜杀害,王肃从建业来投奔魏高祖。

高祖到了邺城,听说王肃到来,虚心接待他,召见他询问归顺的原因,高祖很同情他的遭遇。于是又谈到治国的策略,王肃陈说安定的策略,很切合皇帝的心意。高祖赞叹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促膝畅谈到日影偏移,未感到久坐的疲劳和时间的长久。于是又趁机说到萧氏有灭亡的先兆,有可以利用的机会,劝高祖南征。高祖对王肃的器重与优待每日都在增长,有时让身边的人退避与他对坐交谈,到夜半不肯停止。王肃竭心尽力献出诚心,没有丝毫隐瞒。不久就被授予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王肃坚决辞谢伯爵之位,高祖答应了他。

二十年七月,高祖因为长期干旱没有下雨,停止膳食三天,百官上朝,被带到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派左右亲近的人询问百官为什么上朝。王肃回答说:“陛下停食已经三天了,群臣焦急担忧,不敢自己安宁。臣听说尧时遇到过水灾,汤时遇到过旱灾,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定要等待圣人来救济世人,却不是因圣人的言行招致了灾害。”高祖派左右亲近的人回答说:“过去尧遇水灾,汤遇旱灾,依赖圣人才拯救了百姓,朕虽然位居万民之上,今日的旱灾,无法补救抚恤,等待立秋以后,朕一定反思自责。”当晚就降下了大雨。

高祖讨伐淮北,命令王肃讨伐义阳(萧鸾),没等攻克,萧鸾便派遣将领裴叔业侵犯涡阳。刘藻等人去救援,被裴叔业打败。王肃上表高祖请求另派军援救涡阳。高祖拿到表章看后内心黯然,说:“应该是因为刘藻等精兵刚刚失败,王肃认为战事像前次一样很难取胜的缘故(才上表)。今天的计策,只有作取胜的打算(才能成功)。”王肃于是解除义阳之围,率军奔赴涡阳,裴叔业于是领兵退去。王肃因为打败裴叔业的功劳,提拔为镇南将军,被封为汝阳县开国子,给予三百户的封地。

高祖去世,临终下诏任命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一起任辅政大臣,征召王肃至鲁阳共同处理事务。王肃到鲁阳后,就与王禧等一起参与谋划。王禧兄弟都敬重而亲近他,上下堪称和睦。只有任城王澄认为是憾事。常对别人说:“朝廷把王肃安置在我上面还可以,而堂叔广陵,是宗室中年尊德高者,历任内外要职,为何突然让王肃位居他的上面?”王肃听到他的话后,常常降低身份回避他。不久王肃被王澄奏章弹劾,说王肃谋反,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王肃多次驻扎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远近民众归顺,依附他的人多得像集市上的人一样。王肃自身清廉喜好施恩,不爱好声色,始终廉洁简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景明二年王肃在寿春去世,时年三十八岁。有司上奏认为王肃忠心大度,皇帝下诏赐王肃谥号为宣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曹操有什么区别?罗贯中为什么把曹操刻画成一位奸臣?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当中,曹操的形象是一位无恶不作的大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为父报仇屠徐州、自封魏王、毒死太后、抢占别人老婆。可以说曹操的所作所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绝对的反派人物,除非他是皇帝,不过曹操一生也并没有称帝,就是当了一个魏王,虽然他的待遇跟皇帝已经没了区别。那曹操的一生真的就像演义当中的描述那么坏么?如果你看了三国志的话,可能就会觉得稍微缓和一些,曹操是做了很多坏事但也做过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把当时的很多庸俗风气都改正了过来。曹操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忠义之士”,但曹操一生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三国当中最大的。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创作的,只是在演义中加入了很多作者主观的东西,所以蜀汉出来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身披光环,而曹魏被当做了最大的反派。不过还好最后的结局遵循了历史,不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会被三国演义给误导。如果你只是顺着历史去读,过程是非常枯燥的,三国演义就像把每个人给写活了一样,读者看起来也会更加感兴趣,能被读者认可的书籍才是好书,这样三国演义才会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东汉末年,汉室已经逐渐丧失统治力,天下诸侯割据一方最后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其中分成了正义的一方和邪恶的一方。其实三国并没有什么正义、邪恶之分,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点大家还是要明白的。

曹操在演义当中,成为一位欺世盗名之徒,汉献帝还在位就自封魏王,而且出行礼仪都跟皇帝同一规格,这也让很多汉臣敢怒不敢言。不过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为什么罗贯中对曹操的怨念会这么深呢?其实看看罗贯中的一生,基本上也是不怎么得志的,罗贯中出生于元朝末期,经历了一段天下大乱的时期,当时罗贯中的理想也是想达济天下,但是自己却加入到了朱元璋死对头的正营当中。所以等朱元璋称帝以后,罗贯中便放弃了自己当官的理想,所以也能看出罗贯中就是一位忠义之士,和蜀国的人物非常相似。

曹操在三国绝对是一位天下无双、文武双全的治世能臣。但罗贯中却把曹操写成了一位诡计多变、利欲熏心、残忍多疑的篡国逆臣。这样子曹操在人们的心里也就成了一位大反派,不管他做了哪些好事也都洗不掉了。而跟刘备、诸葛亮等忠君报国的人相比,曹操马上便落了下风。曹操让人又爱又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罗贯中把曹操给黑化的厉害。

历史中真正的曹操爱惜人才、唯才是举,采用了当时最开明的政策和手段招纳人才。而且曹操好想办法缓解了阶级之间的矛盾,让百姓亲附,甲兵强盛。而且从曹操写的诗中就能看出曹操是一位心胸非常广阔的政治家,已经做到如此地位但心中还是有无奈与不甘。当然一百个人看曹操,可能会对曹操有一百个不同的认知,那在你的理解中曹操是为怎样的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魏延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的结局一样么?正史里魏延到底有没有叛变?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的流传度远高于三国志,所以很多朋友会把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当做正史。例如魏延在三国演义里成了叛军,实际上魏延是被杨仪害死,而且刘备和诸葛亮都非常看重魏延,只是诸葛亮死时杨仪在身边而魏延不在,所以吃了一个大亏。当然这个时候出来帮魏延平反一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好人当叛徒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由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一提起魏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脑生反骨,是个反叛蜀汉的奸臣。不过《三国志》中的魏延,却和《三国演义》中的魏延是两个形象。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魏延本是刘备手下的部曲而非降将,这也是他能够被刘备所器重的根本原因。魏延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超过赵云和黄忠的,因为后两者几乎没有独挡一面的机会。可是刘备在成为汉中王的时候,首先就把汉中太守的职位交托给了魏延,这可是相当大的信任,就连张飞都无法比拟。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掌管了军政大权,六出祁山挺进中原的战争中,都将魏延带在身边,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从这一点上来看,诸葛亮对他也是非常器重和放心的。

在自己重病即将离世之前,还将魏延叫到身边,暂代自己行使职务指挥全军,可谓是信任有加。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诸葛亮临终受命,指责魏延脑生反骨呢?《三国志·费祎传》给大家揭开了这个谜团。当时,魏延的身份是前锋大将,距离中军的位置至少有十几公里。而诸葛亮死得又太过突然,他根本不可能在身边,此时陪在诸葛亮身边的是魏延的仇人杨仪。杨仪和魏延两人一直不和,经常闹矛盾,每次商讨军务的时候,都会吵得不可开交。魏延的脾气相对又比较暴躁,火气上来甚至会拿刀指着杨仪要取他性命,诸葛亮自然不会让手下内斗失和,每次都是他出面调解,才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不过杨仪却将此事记恨在心。

诸葛亮就曾经评价过杨仪,认为他心胸太过狭窄,只不过他确实有才,让他当个参谋也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诸葛亮也没有想到,自己刚刚身故,杨仪就假托临终受命,将魏延置于死地。其实在整部《三国志》中,魏延都没有起兵造反,最多也只是在带兵回国的路上给杨仪使了不少的绊子。

这一点刘禅的心里也非常清楚,否则有反心的人在被杨仪追杀时,又怎么可能不还手,更何况自己的一家老小还在国中,造反岂不是自寻死路?也正是因为如此,魏延身死之后,刘禅也没有牵连他的家人,或许心中还带着几分无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国志张羡是谁?张羡张仲景关系揭秘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有这样的一号人物,这个人叫张羡,哈哈想必大家都没听说过吧,其实这个人可厉害了,他这个气节非常的高,而且经常性的和上面人的关系搞得非常的僵硬,那么有的是网友说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大家也许知道了那就是这个人志气很高,那么有的网友说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话说他和张仲景有着非一般的关系,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张羡其实也是一位东汉末年的人,在刘表的部下做事情了,他做官做到了长沙的太守,这个人在得民心这一块做得非常好,但是这个人性感非常的倔强,于刘表非常的不和,但是和当地的人民处得非常的好了。

其实在公元200年的时候张羡这个人竟然在长沙郡和附近的三个郡反抗起刘表来了,而且是被曹操游说的,当然了刘表是一定看不下去这件事情的,就选择了攻打张羡,但是曹操要打官渡之战所以没有办法救援张羡,虽然张羡坚持了很久最后张羡也是病死了,之后立了张羡的儿子守护长沙,刘表还是攻打不下来,所以当时的情况真的是很有趣了。

其实关于张羡的故事很多,清代的张鼎仪就表示张羡好像就是张仲景了,当时的张鼎仪也是给出了证据的,那就是古代人取名字喜欢有寓意的,张仲景中的“仲”字有第二的意思,“景”就是敬仰的意思,“景”的意思又和“羡”字的意思一样,所以说张仲景就是张羡,但是这个说法有的人信有的人却又不信的,张仲景在长沙做太守这件事情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那就是出自于唐代甘伯宗所著《名医录》,但是只有这一本历史书籍记载,着叫孤证所以整件事情在孤证的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其实在时间上这件事情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以张仲景是不是张羡还真的是个谜了,是不是完全无法确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国志》中,陈寿为什么把刘备叫做"先主"?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史书都是由后人所撰写的,一般来说,离得越近,记载的事情真实性也就越高。但是也有一些故意黑化的事情,为了抹杀掉前朝的功绩,而对史书进行篡改,或者销毁的行为,也就造成很多历史事件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在《三国志》当中,作者陈寿算是西晋人士,但他为什么在写刘备的时候,将他称呼为“先主”?陈寿与刘备又有什么关系呢?

1.《三国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对陈寿所写的《三国志》有所了解。《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由此可见《三国志》这本史书的地位之高。《三国志》可以分为《魏书》、《吴书》和《蜀书》,这三本书原本独自流传,直到北宋时期才改称《三国志》。

2.陈寿对曹刘孙的称呼

在《三国志》中,只有武帝纪、文帝纪和明帝纪,分别记录曹操、曹丕和曹睿的事迹,而刘备、孙权及其继承者分别归入到列传中,并且称孙权为“吴主”,称刘备为“先主”。

相信对中国古代修史传统有所了解的人都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纪传体史书源自于《史记》,一般把皇帝的传记称为“纪”,而一般人只能归入“列传”中,这是基于不同人的身份等级所做出的区分。那么,陈寿为什么在《三国志》中这样区分?

3.为何这样称呼?

刘备、孙权都先后称帝,曹操也被他的儿子尊为武皇帝,如果按照修史的传统来划分,应该把他们的事迹都归入“纪”中。然而,陈寿,却只为曹操及其继位者写纪,而刘备、孙权只能称列传,其中的内含耐人寻味。

陈寿写《三国志》是在西晋年间,而西晋政权是继承于曹魏,因此,必须要在名义上尊曹魏为正统,这样才能保证本朝政权的合法性。尊曹魏为正统,则必然要贬低孙吴和蜀汉政权。

至于,陈寿为什么要称刘备为先主,这还要从陈寿的身世上说起。陈寿虽未晋臣,但是他本来却是蜀汉的臣子,他的父亲还曾当任过马谡的参军。陈寿自己也在蜀汉做到了光禄大夫的职位。后来,随蜀汉后主刘禅一起归顺晋朝,先后担任佐著作郎、著作郎、治书御史之职。

因此,从这点来看,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刘备为先主也是理所应当。并且,刘备的事迹虽然归入列传中,但是,《先主刘备传》的格式都是按照帝纪的格式来写的。由此可见,陈寿虽然迫于政治环境,在形式上有所曲笔,但是还是基本上尊重了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国志战略版三势阵吕布 三国志战略版三势阵吕布技能介绍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志战略版》中,吕布自带技能“天下无双”会造成三次连续决斗。这里可以把决斗也看成一次主动战法释放,在“天下无双”释放之前释放的“勇者得前”会贯穿“天下无双”的三次决斗过程。但如果在决斗过程中,再次触发“勇者得前”,则会顶掉之前的效果,只会在下一次决斗中生效。

在天下无双过程中新触发的勇者得前,这只会加到下一次决斗中,当然如果是最后一次决斗过程中触发得的勇者得前则会顺延至下一次主动战法。

三势力阵来源于三赛季事件战法群雄讨董,需在袁绍、孙坚、马腾、公孙瓒、曹操、刘备这些武将中仍选四张卡进行兑换,单从消耗的武将武将数量来看,这个技能强度就不会很弱。

总结起来最好得状态就是,天下无双之前触发一次勇者得前,然后决斗得最后一次再触发一次勇者得前为下一次主动技能提供buff。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