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国鼎立的是哪三国最新20篇

浏览

4494

文章

104

篇1:三国武将排名 三国武将排名顺口溜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武将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名称分别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张绣,文丑,颜良,邓艾,姜维。

大概的武力排名:

属一流:吕布、赵云、马超、张飞、许褚、典韦、关羽、黄忠、庞德、孙策、太史慈。

属上等:颜良,文丑,姜维,张辽,高顺,徐晃,甘宁,吕蒙,夏侯惇,夏侯渊,张郃,华雄,曹仁,关平,曹洪,张任,马岱,魏延,文聘,文鸯,邓艾,严颜等。

属中等:李典,乐进,于禁,凌统,高览,藏霸,李肃,徐质,王双,黄盖,程普,夏侯霸,诸葛父子,韩当,周泰,周仓,潘璋,钟会,管亥,沙摩柯,孟获,马腾等。

属下等:王平,张翼,丁奉,徐盛,郭淮,廖化,武安国,曲义,郝萌,孟达,曹性,成廉,曹操,魏续,宋宪,候成,袁尚,袁绍,黄祖,薛兰,李封,吕旷,吕翔,祖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羽一百回合才斩杀庞德 为何庞德不算三国超级武将

全文共 1661 字

+ 加入清单

庞德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将了,原本追随马腾,后来投靠张鲁,又归降刘备,最后归降曹操,而《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庞德,最后也是在襄樊之战的时候,被关羽斩首。不过庞德和关羽斗了一百回合,在关羽手下能走过这么多招,可见庞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那庞德算不算是三国的超级武将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的英雄人物。而在书中的三国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群雄并起豪强林立的时代。在作者罗贯中的笔下塑造了许多的英雄人物,譬如关羽,张飞,典韦,甘宁等人。而在这其中,关羽因为其忠义的特质,高强的武艺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而在樊城之战当中,关羽曾经与归顺与曹魏的庞德交手,令人意外的是,庞德居然和关羽一百回合不分上下,那么庞德如此强大,为什么不是顶级武将?接下来就以演义当中的描述为范本,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1、庞德的生平

庞德字令明,其最早是西凉马家的部将,其跟随西凉的军阀马腾南征北战,可以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西凉军阀当中,其地位是非常的高。单单从其地位来说,可以说是仅仅次于当时的马超,是西凉军阀当中的顶级武将。其先后参与了征讨曹操以及平定西凉的战争,可以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后来马超率领部下反抗曹操,庞德也跟随其作战。结果马超最后兵败,逃亡到汉中的张鲁麾下,随后入蜀川投奔刘备。而当时的庞德因为有伤在身,并没有跟着马超,而是选择在张鲁手下暂时效力。

而当时曹操率领军队征讨张鲁,看到庞德武艺高强,于是见猎心喜。用计最后将庞德招募到麾下。在归顺与曹操之后,曹操对于庞德可以说是多加恩宠,授予其高官厚禄。庞德也因此对于曹操死心塌地,愿意为其效死。在樊城之战当中,其先是与关羽僵持,后来被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被擒获,而庞德被关羽杀死。

2、演义当中的庞德的武艺水平

其实演义当中对于庞德武艺的描述其实并不算是很少。当时其在西凉军麾下的时候,就曾经有着极其优秀的表现。其在长安之战当中,直接就斩杀了钟进。后来在与韩遂行军过程当中,遭遇了敌军的伏击。而庞德直接就是奋勇杀敌,杀退了数百敌军,救下了韩遂的性命。

而在投奔到张鲁麾下之后,其表现也可以说是十分的让人眼前一亮。当时庞德因病没有随马超投奔刘备,而是在张鲁麾下担任部将。恰好当时曹操征讨南方,率领部下攻打汉中地区。当时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诸四个武将单挑,五十多个回合不分上下。可以说其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体现。

据演义原文描述:张郃先出,战了数合便退。夏侯渊也战术合退了。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临后许褚战五十余合亦退。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

后来在归顺与曹操之后,庞德对于曹操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而曹操当时让庞德作为副将跟随于禁负责当时的樊城防线,也可以看出其对于庞德的重视。当时庞德就任之后,恰巧关羽率领军队征讨樊城地区。

而关羽当时与庞德交战可以说是不分上下,二人足足交手了百余回合,结果还是不分胜负。后来演义当中庞德更是暗中放冷箭射中了关羽的胳膊,使得其负伤,险些被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来说关羽其实已经是较为年迈,岁数已经是不小了。面对正当壮年的庞德,其落於下风可以理解。而庞德面对超一流武将关羽毫无惧色,也可以说是展现了其高超的武艺。

据演义原文描述: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

3、庞德为什么如此强悍却算不上超一流武将呢

其实这就要从庞德当时单挑的情况说起了。早期其对阵夏侯渊,徐晃,许诸,张郃四个武将,交战五十回合而不落败。其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单单就从这一次交手来说,其实四个武将都是因为曹操的命令而选择留了一手,并没有出全力。

而庞德对战关羽的一战当中,其实当时的关羽已经年迈。要知道年龄对于武将实力的发挥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而当时正是壮年的庞德,面对已经取得下坡路的关羽,略占上风的战绩并不能帮助他树立超一流武将的地位,故而庞德实力高强,但是并不算是演义当中的超一流武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谁是三国最为好色的人,娶14位妻妾生25个儿子第一非他莫属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在动乱的三国时期其实很多人都流离失所,饭都吃不饱的,所以结婚生子这件事情好像只有上层的人士才独有的,但是其实也没有说得那么惨了,但是今天我们不说这个我们要说的是三国时期最为好色的人,哈哈,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是谁了吧,其实就是指的曹操了,那么他到底有多么的好色的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

曹操一家在三国时代,可以说得上是才俊满堂,曹操有14位妻妾,这些都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至于其它那些鱼水之欢估计是数都数不清了,比如张济的寡妻等等。

曹操当年有一句名言,他说:我征战多年,女人不能“讲究”,只能“将就”,可是这将就来将就去,就将就了一大堆夫人和儿子!

根据《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有儿子25人,女儿有多少由于史书里没有记载,我们不能乱猜,但可以知道的是其中3个女儿曾被曹操用作政治上的筹码,强嫁给汉献帝做贵人,后来其中一位叫曹节的在伏皇后被曹操杀死后,曹节被册立为皇后。

很有意思的是,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虽然娶有十几个老婆,但他似乎对姑娘、少女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曹操一生最满足的就是“猎获”别人的妻子。比如他的刘夫人就曾是袁绍之妻,杜夫人曾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尹夫人曾是李暠之妻等等。

当然,还有一些有夫之妇也被曹操看上了,不过最终没有得到,让曹操遗憾终身,这其中就包括他的儿媳甄氏,本是袁绍的儿媳,曹操起兵攻占了袁氏的大本营邺城后,他本想派人去把甄氏找回来当小妾的,可惜被他的儿子曹丕捷足先登了。曹操有苦难言,只能遗憾终身,对于这件事,后来孔融还写了一句话给予讽刺。孔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竟然有人揭自己的伤疤,曹操一气之下就把孔融给杀了。

还有一个让曹操放不下,却又得不到了女人就是他一生的挚爱蔡文姬!所以用现代人的话来讲,曹操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人妻控”。

当然,上别人老婆的床,尽管刺激,但还是有风险的。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像杜夫人的老公秦宜禄那样好欺负。在后来曹操强上张济的寡妻时,好色的他终于栽了,而且,还栽得相当惨。自己的亲兵队长,那个万人敌典韦战死了,自己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命丧乱兵之中,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完蛋,中了一箭最后侥幸逃脱。

曹操这次能死里逃生,除了典韦拼死相救,关键还是自己的儿子曹昂把一匹好马“绝影”让给了他。所以儿子死了,曹操活了。不过这场悲剧还没有到此结束。曹操回家后他的妻子丁夫人不答应了,想想也是,哪个女人会答应呢?因为丈夫在外面寻花问柳,竟然把自己儿子的性命都搭上了,这是不可以原谅的,所以丁夫人从此跟曹操绝交,她回娘家,从此不踏进曹家一步。这样的教训也是够深刻的。

曹操好色绝对是三国时代独一无二的,但是当年时代有一些专家学者偏偏连这个都要为曹操平反,说什么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里,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曹操。曹操好色是人之本性。老兵想说的是,这位专家也许您说对了,好色确实是人的本性,我们看到美女可能都会欣赏,甚至还有一些其它想法。但是难道你觉得她漂亮,就应该管她是不是有夫之妇,都要把她抢回家,这才算英雄吗?

所以说曹操好色并不是谬论,同样好色也影响不了曹操的英雄伟绩,但是若一定要以“所有男人都好色”来为曹操平反,美化他的“色”,那么老兵觉得那些专家所说的才是真正的谬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董卓在三国时的官职是什么?董卓为什么能一夜击溃汉室?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走向衰落的最大转折点其实就是董卓干出来的,当时董卓的官职只是一位刺史,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呢?董卓扶持刘协当皇帝就是为了挟持他,而刘协的一生也都是再被挟持。董卓没能像曹操那样是因为他的情商太低,而且比曹操更加容易暴怒所以也不得人心。如果没有董卓可能汉室王朝就继续延续下去了。

黄巾起义失败后,东汉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皇帝的命令一出京城就成了一张废纸,没有人真心听从朝廷的调遣。西凉有个刺史叫董卓,他身材魁梧,生性残忍,跟当地的羌族人关系很好,。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立了些功,成了割据西北的地方军阀。他向往着京城中的荣华富贵,但苦于没有机会。

一天董卓正在军营中饮酒作乐,忽然接到从京城来的一封信,原来是大将军何进的亲笔信。何进是当今皇太后的亲戚,他和掌权的宦官们矛盾很深,想让董卓率兵入京除掉宦官,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这个消息正中董卓的下怀,他于是召集了3000精锐部队,昼夜兼程奔赴洛阳。不料何进的行动被他的对手宦官们得知,于是他们制造了一封何太后的书信,请何进进宫饮宴。何进信以为真,一进宫就被埋伏好的卫士砍倒在地。何进的部下袁绍得知何进被杀,率兵冲入皇宫,将杀害何进的宦官们全部处死,算是替何进报了仇。

公元189年,董卓带着他的部队赶到洛阳。为虚张声势,他耍了一个花招:白天他率着军队耀虎扬威的进城,晚上趁着别人睡觉的时候,他把城里的军队偷偷的运出去,第二天,再耀虎扬威的进城。如此几天,给人一种错觉,董卓有几十万军队开进了洛阳。朝中很多大官被吓唬住了,纷纷投靠他,这样,董卓将所有大权独揽一身。后来他想废了现在这个皇帝。他找来袁绍商量这件事,袁绍在朝中也很有势力,他的很多亲戚朋友都身居要职,董卓对他也是敬畏三分。见了袁绍,董卓试探着表达自己的想立陈留王刘协为新皇帝。袁绍表示现在的皇帝并没有什么过错,刚进洛阳就废帝,大臣和老百姓都会不服气的。两人会谈不欢而散。

袁绍连夜率领他的弟弟袁术和他的部下离开了洛阳。袁绍一走,董卓去掉了自己的眼中钉。第二天就宣布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新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董卓自封为相国,他本就凶恶残暴,手下有了生杀大权更是横行跋扈。洛阳城外举办庙会,董卓不由分说把男子都杀害了,把掠夺的妇女和财物装了几辆马车,敲锣打鼓的回到了洛阳。

董卓的残暴激起了天下人的公愤。逃出洛阳的袁绍兄弟联络各地的将领,组成了一支讨伐董卓的联军,他们推举袁绍为首领,有几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军。董卓有一个手下叫吕布,阻挡了联军的进攻,但董卓觉得还是不放心,他就想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以避免被联军围攻。公元190年2月,董卓胁迫汉献帝及朝中大臣迁都长安。离开洛阳时,他还杀京师富室,没收其财产。洛阳千年古都顿时火焰冲天,成了一片瓦砾,老百姓哭声昼夜不息。迁到长安之后,董卓仍牢牢掌握大权,自认为有恩于皇帝,毫不羞耻的让皇帝称自己为“尚父”,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人敢反抗他。袁绍率领的联军虽然号称几十万,但彼此不和睦,各存异心,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久就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蜀国是三国里最弱的国家么?刘备靠什么能称霸一方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认为蜀国三国里最弱的一个国家,其实早期的确如此,但是在赤壁之战以后蜀国也逐渐强大起来。其实刘备能做到称霸一方已经算是个奇迹了,而且刘备这一路上运气也是很好,几次都躲过了杀身之祸,从曹操的手底下都能溜走。而且刘备一路上的贵人也很多,而且也都是很关键的人物,只是蜀国显得有些后气不足,等刘备这一批元老人物不行了,蜀国也跟着不行了。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豪杰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将多兵广,如果不是赤壁之战中了周瑜诸葛亮的连环计,统一南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孙权独占东吴,是三国前期抵抗曹操的主要生力军,被人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唯独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却家道衰落,刘备快到30岁时,还只能靠织竹席、卖草鞋为生。

桃园三结义时,刘备还只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黄巾军起义、东汉一片混乱之中,刘备司机而起,却又不能快速崛起,往往依附别人的势力而存在。早期和吕布对峙,三英战吕布的结果却是铩羽而归,只能投靠曹操,委曲求全,这才有了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一幕。不过,刘备投靠的人远不止曹操一人,炙手可热的有袁绍、孙权、公孙瓒,同宗的刘表、刘璋也是。

如果单纯地看军事实力,刘备的前半生堪称落魄,曾经还被曹操追得妻儿都在战场走丢了。可是,在另一方面,刘备又是很有影响力的人,不管他多落魄,哪怕寄人篱下,也从来没有被人看不起,接受他投靠的刘表甚至出城几十里相迎,而新野的普通老百姓更是愿意为了他全城逃难,誓死追随刘备的人太多了,也没谁介意过他曾经只是一个卖草鞋的人,怎么做到的呢?

刘备很会得人心,他与人相交,往往一心一意。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了给死去的关羽、张飞报仇,而倾蜀国之全力进攻东吴孙权,随军出征的将领黄权在刘备的指挥下,领了一万精兵。他曾劝说刘备不要轻率进军,却被刘备置若罔闻,一心想着为两个结拜兄弟雪恨,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蜀军大败。而将领黄权却迫于形势,不得不带着一万精兵投靠了曹魏。这时候,很多人建议刘备杀掉黄权在蜀地的家属,可刘备却恍然大悟一般,说了句“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不但不准杀害黄权家属,甚至还好生厚待。而黄权虽然人在曹营,却打心底知道刘备会善待他的妻儿家属,君臣能有如此默契,古今难得。

在白帝城,刘备自知命不久矣,面对前来接应的诸葛亮,他临死前交代,对于刘禅,如果能辅佐则辅佐,不能的话,也可以取而代之。或许,可以相信,这是刘备的真心话。

刘备很能看穿人的短处,却又能善用人的长处。在刘备的身边,不乏人才,像卧龙雏凤都在他的帐下,五虎上将更是个个豪杰。不过,刘备的断人之高还在于他对魏延的任用,汉中之战结束后,为了挑选得力之人镇守,很多人都觉得肯定非张飞莫属,毕竟关羽镇守荆州重地,而汉中重地自然就该是三弟张飞了。可刘备却派了魏延去把守,大大出乎意料,而魏延也是兢兢业业,很有成绩。然而,我们都知道,魏延为人冒险,曾被诸葛亮视为后脑有反骨的人,甚至死后都要设计除掉。

另外就是马谡,在刘备看来,马谡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能说会道,但是不能重用,结果诸葛亮却没有遵从,北伐时让马谡去守街亭,结果北伐大业功亏一篑,若不是空城计,诸葛亮差点也被曹魏俘获了。

刘备没有架子,不管权位多高,依旧与民为乐。史书记载,当遇到荒年时,刘备十分注重善待老百姓,散财以救民,哪怕是最底层的人,刘备也不排斥,而是平起平坐,一起吃饭,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拥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国时取名怎么都取一个字?其实都是王莽做得梗啊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其实很多网友应该发生了,那就是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在一些小说里面,大家知道的人的名字其实好像是两个字的,除去姓的话,那就是一个字,什么赵云啊,什么潘凤啊,什么华雄啊,有的人说了诸葛亮,其实诸葛是姓嘛,所以亮也是一个字,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都喜欢取一个字呢?其实这并不是当时的人懒,而是因为王莽,到底什么情况接着往下看!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但是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等。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些人具有如万丈高山般的豪情壮志,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可以这样说,整个三国史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显得荡气回肠,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那段悲怆的历史多出了些许让人眷恋的东西。

但是不知熟读三国历史的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这个现象甚至可以称的上是相当的诡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国历史上凡事我们知道的,基本上名字都是单字,比如上面我们列出来的这几个人物。一般来说,他们大多都是两个字的名字,有三个字的也是因为复姓的原因,比如诸葛亮、司马懿等。

也许有人会说不对,你看诸葛亮不是也叫诸葛孔明吗?这里要说明的是,孔明是诸葛亮的字,一般来说,三国人物取名字都是名一个字,字两个字。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看来很奇怪,甚至有些诡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一切还得从王莽说起。王莽在中国的历史上向来被我们评价为最有可能穿越的人物之一。因为他提出来的一些改革措施实在是太先进了,有很多的观点一直到现代文明兴起才出现。

王莽但是提出了几项措施,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看起来都是近现代才出现的种种策略,但是当时王莽就已经提出来了。

除此之外,王莽还弄了一个“二名之禁”所谓的“二名之禁”就是指,禁止人们使用两个字的名字。《前汉书·匈奴传》记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为在王莽看来,取两个字的名字,是一种破坏礼制的行为。

王莽的长孙原叫王会宗,后改名王宗。因与其舅合谋继承大统,被王莽发现,王宗自杀,但是王莽依然很生气,于是他就把王宗的名字改了回去,重新变成了三个字,以此来表示对他的侮辱。

这件事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后世人们取名字。所以到了三国时期,虽然王莽早已经作古,但是当年“二名之禁”的影响依然存在,所以大部分人取名字都会取一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国武将排名 三国武将什么排序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武将排名:1、吕布;2、赵云;3、典韦;4、关羽;5、马超;6、张飞;7、黄忠;8、许褚;9、孙策;10、太史慈;11、夏侯惇;12、夏侯渊;13、张辽;14、张郃;15、徐晃;16、庞德;17、甘宁;18、周泰;19、魏延;20、张绣;21、文丑;22、颜良;23、邓艾;24、姜维。

三国武将排名

三国,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三国前期到后期,有诸多名将,如比较出名的吕布、张飞、关羽等。在网络论坛广为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其中,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刘备称吕布为兄长,吕布称刘备为贤弟,可见出生日期早于刘备。《三国演义》里因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并将其杀死。吕布膂力过人,号称“飞将”,因其外表华美,并有坐骑赤兔马,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曹操的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更是奠定了吕布武艺在三国前期无人可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黄盖有什么故事?三国时黄盖是个怎样的人?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黄盖,想必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周瑜打黄盖”。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国演义》中,是著名的赤壁之战的一个环节,而且非常重要,不仅重要还很精彩。只不过,这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那么,黄盖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做过些什么?除了这件事情,黄盖还有些什么样的经历呢?

黄盖,是东吴的老臣,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东汉末年的名将,为人严肃,并且很擅长训练士兵,每次征讨之时,他的部队都是十分勇猛而又善战的。黄盖原本生活艰难,但是仍旧挡不住他的雄心壮志,经常警戒自己,并且学习兵法。190年孙坚举义兵的时候,黄盖就跟随他,孙坚死后就追随孙策,孙策被暗杀,又跟随孙权。

山越,是三国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山贼式武装集团,他们不愿意归顺孙吴,黄盖总是被派到这些地方做行政长官。但是这样的地方并不好管束,例如石城县,黄盖任命两个掾史,分别主管各部门。他对这两人说,自己只是凭借武官出名,而不是文官,所以把公文处理交给他们,自己负责军旅,要求他们办事要严格。

最开始这两人畏惧黄盖,还做的不错,时间一长,都以为黄盖不会看公文,于是开始懈怠。黄盖由此对他们不满,逐渐掌握了一些他们不守法的事例,找一个机会吧所有官吏请过来酒肉招待,席间拿出这些事情责问他们,两人无言以对。黄盖将他们处死,全县的官吏无不震惊恐惧。不过,在他的治下,九个县都十分安定。

之后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这里要说的并不是周瑜打黄盖,而是历史上的黄盖献策。他跟随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军队作战,提出火攻的办法,并请命由自己前去诈降,做诱饵,周瑜思考之后认为可行,于是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在船后系上走舸。

后面的事情与《三国演义》的描述相差无几,火势乘风烧到曹营,黄盖在途中不幸中了流矢坠入水中被吴军救起。吴军竟然不认得那是黄盖,把他安置在厕床中。黄盖呼叫韩当,韩当发现之后,黄盖才算是得救。

黄盖并没有被周瑜打军棍,赤壁之战当中可没有什么苦肉计的故事。长沙郡宜阳县遭到山贼的侵犯,黄盖前去平定,孙权将他升任为偏将军。黄盖最终病死与任内,东吴人民都十分思念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国时武圣关羽的妻子是谁?关羽死后他的妻子又是什么结局?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之下,女性的存在感极其微弱,比如在三国时期,史书记载的都是各路豪杰的人生经历,却没有人去在意那些生活在乱世中没有能力开辟天地的女性她们的人生,甚至连个名字都没能留下来。今天就来看一看武圣关羽,他的几个传说版本的不同的妻子到底是谁,最终又是什么结局

关羽是三国中最风光的英雄,也是最具悲情色彩的英雄。随着关羽这棵将星的陨落,其家族也正遭受着悲惨的命运。关羽的悲剧无需多表,来看看其家人的最后归宿。

关羽夫人,正史与小说中的关夫人均名不见经传,正因如此才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繁衍出杜氏说、胡氏说和曹氏说等说法。

第一,杜氏说,来源于《三国志·关羽传》援引《蜀记》中的一段记载,曹操与刘备围歼吕布于下邳,关羽三番五次向曹操请求欲娶吕布下属的妻子,曹操好奇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美人令关大英雄折腰,结果一看神魂颠倒,自然留着自己受用,据说那个美人就是杜氏。

第二,胡氏说,来源于明清流行的《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中的“关索荆州认父”故事,故事描述了关羽杀死当地恶霸后逃难江湖,追随刘备行军打仗途中其子关索前来寻父,根据父子对话得知关羽的岳父姓胡。索入见关公,双膝脆下,垂泪曰:“儿三四岁时,见父不在家,常问于母。母道父亲自杀本处霸豪,逃难江湖……又值家贫,只依外公胡员外抚养长成……特来寻见。”更有趣的是清朝发现了一块关公墓碑,上面刻有“侯长娶胡氏”,也佐证了胡氏说。

第三,曹氏说,来源于淮剧《关公辞曹》,说曹操将义女曹月娥许配给关羽,关羽千里走单骑时曹月娥没有追赶上,自杀殉情。

以上均出自民间传说和戏曲,这些说法虽都有依据但却令人存疑。其实关夫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最后的归宿。《三国志·关羽传》明确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这提示我们,孙权攻取荆州时将关羽妻子家眷全部俘虏,至于妻子家眷几人没有交代,以后是否得以回归蜀汉也不得而知。

《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婚事,介绍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第十三回,关羽攻占襄阳城后,诸葛谨对孙权说:“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个儿子,次生一个女儿……”寥寥几句,一笔带过。至于关羽的妻子,究竟姓甚名谁,都未提到,真是神秘得很。因而,过去有地方建立关夫人庙,据说曾有人写过这样的一副对联:“生何时,殁何年,盖弗可考也;夫尽忠,子尽孝,可不谓贤矣。”

《三国志·关羽传》中,则有裴注之引说:关羽在下邳时,曾屡次想“乞娶”美妇杜氏为妻。那杜氏原是吕布下属秦宜禄的妻子,秦宜禄投奔袁术后,抛弃杜氏。关羽想娶她为妻,但曹操没有同意,自己纳入了后宫。结果,关羽也未娶成。

在民间与野史中,都认为关羽早有妻室。前些年,曾发现明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花关索传》,里面便有关羽的妻子,名叫胡金定。当时,刘、关、张结义后,刘备恐关、张家有妻室,不能生死同心。张飞就与关羽相约,相互交换杀绝妻儿。张飞到关府杀家,心中不忍,便放走了关妻胡金定。胡金定当时已怀孕,后来生下一子,取名关索。在这里,胡金定有名有姓,并且卷入了“桃园三结义”的矛盾漩涡之中,似乎有根有据。

关羽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勇猛忠义,尽管有些瑕疵,但依然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闪耀的将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事实,千百年来人们歌颂他、崇拜他,将他奉为武圣人、关帝,但又有谁知道,在这一道道光环之下隐藏着的却是一个家族的巨大悲剧!正像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呜呼,英雄的背后竟然如此悲情,怎不叫人垂泪!

诗曰: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能击败曹操么?这几人才是三国里的大战略家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里的大战略家和军事家一般都是首领或者谋士,曹操肯定算是其中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曹操早年也是尝到过几次失败的苦果。说起大战略家其实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就是东吴的奠基者孙策。孙策和周瑜才是占领江东最关键的人物,而且孙策不仅有战略自己还非常能打,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的话说不定还能与曹操一战,那三国的历史也就不好说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时期,动乱年代,却造就了一批乱世英雄,关云长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张飞长坂坡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二人都是“万人敌”,虽然都是威震三国的猛将,但是未免还是一勇之夫,距离孙子兵法上说的为将之道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还是差一点的,那么三国上具备这种能力的有谁啊?

第五位:. 张辽

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的领导下,归属曹操后随曹操四处征讨,曾劝降昌豨,攻袁氏,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智平荆州新军,击灭陈兰、梅成。濡须之战后,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为历代推崇,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堪称三国最能打仗的将领,以后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第四位:.. 公孙瓒

提起公孙瓒,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刘备的师兄、赵云的旧主。其实在公孙瓒北抗夷狄、南争河朔的戎马生涯的这一年,28岁的议郎曹操触摸到了帝国腐朽的真相,屡谏无果之后选择了缄口不言;28岁的孙坚因为讨贼有功,多次调任地方县丞,仕途正蒸蒸日上;23岁的刘备大约完成了卢植的学业,或许回到涿县谋了个差事,继续当他的地头蛇,而名门之后的袁绍和袁术,一个在洛阳广交豪杰,一个则整日飞鹰走狗。这些日后左右天下的群雄,此时还都没有开启自己的霸业,而公孙瓒则成为了史书所见的第一个“白马将军,但是因此自己的性格问题最终导致失败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第三位:.诸葛亮,司马懿

把二人放在一起是因此二人可以说是宿敌,无论从人品,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来讲都是诸葛亮厉害。但是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最后司马懿战略胜了诸葛亮,他看出只要守住地盘蜀汉早晚会衰落,所以他只要以逸待劳就可以了。最后活活耗死武侯,可以说在后三国时代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最强的代表。

第二位:曹操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第一位:.孙策与周瑜

孙策,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为孙吴一会的开创基业,

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为孙权提出“两分天下论”,即吃掉刘备,与曹操划江而治,平分天下。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成为了三国一件遗憾的事情,其实孙策早死也是一个遗二个都是英才,可惜都早死。

纵观三国的历史,各个势力都是牛人辈出,高潮迭起,曹刘孙三家没有绝对优势和劣势,天时地利人和大家各自拥有。但纵然是如此的三方势力,最终统一归晋,其实也是最大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国时的傀儡皇帝汉献帝,究竟有多倒霉?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傀儡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三国时期先后被董卓和曹操挟持的天子,汉献帝刘协。身为皇帝却大权旁落,就算想要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却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什么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这也是身为傀儡皇帝的悲哀。那么,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事件,他的一生到底有多倒霉呢?

若说起曹操平生,一定少不了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这挟的天子是谁呢?就是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是一个特殊的皇帝,严格来讲他存在于人们都默认的三国时期,在刘备、孙权和曹操三分天下的时候汉献帝还是以皇帝自居的,那个时候名义上天下还是汉朝的天下,但实际上汉献帝自己也清楚天下已经没有寸土是属于他的了。史上傀儡皇帝不止他一个,可是如果论当傀儡皇帝时间之长,在古代历史上还真的少有哪个帝王像汉献帝这样。

汉献帝是汉灵帝是第三个儿子,这真是非常倒霉的一个人。还没出娘胎,自家生母就喝了堕胎药,只可惜没成功,刘协还是顺利出生了。

刘协出生以后他的生母就被何皇后一碗毒药害死了,汉灵帝怕何皇后再害刘协,就将刘协送到永乐宫董太后处抚养。于是刘协度过了一段平安无虑的孩童时光,也因董太后的教导,刘协长的端庄俊秀有礼。

中平六年四月,灵帝驾崩,传位于刘协的哥哥刘辩,是为少帝,而刘协则被封为陈留王。但由于朝廷势力暗流涌动,与内宫争斗不休,而刘辩资质平庸,根本无法担大任,只能眼睁睁看着两方势力互相倾轧。后来争斗升级,双方开始带兵攻打,而内宫宦官无力抵抗,于是挟持少帝和陈留王逃走。

自此,刘协就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辗转于各方势力之手,后来好不容易回到京城,但京城已被董卓的势力所控制,在董卓的提议下,少帝被废,9岁的刘协被立为皇帝。

刘协虽被立为皇帝,但其实只是个傀儡,真正中央做主的人是董卓。后来各地势力或为争权夺势,或为不满董卓作为,于是集结兵力讨伐逆贼,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最先是董卓,后来董卓被司徒王允所杀,董卓死后没多久,他曾经的部下李榷就起兵攻占长安,掌握了东汉政权。与李榷一起的,还有一个人叫郭汜,后来两个人起了内讧,为争夺主动权,就偷偷挟持刘协,而刘协趁他们互攻时,在董承等人的帮助下逃出长安,一路辗转,次年来到洛阳。

此时中原地区叶斌不太平,草草袁绍等军阀势力割据一方,由于草草知道了刘协到洛阳的消息,于是抢先来到洛阳,又以其强大的势力挟持刘协到许昌,还将许昌定为国都。

刘协并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是有自己的雄心和抱负的,他暗中与董承密谋杀曹操,只是失败了,董承一门被灭,后来曹操又废了刘协的皇后伏寿,让自己的女儿当上了皇后。刘协虽有抱负,但汉室危如累卵,自保尚且艰难,一腔抱负又如何施展?

刘协好不容易熬到了曹操去世,谁知道曹操的儿子曹丕比其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逼得刘协禅让皇位,还为封他为汉献帝,意指他将皇位献给了自己。

回顾汉献帝刘协一生,好像从来都没有过施展胸意,酣畅淋漓的时候,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够倒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全面战争:三国最新DLC是什么历史事件?历史上八王之乱为什么是冷门事件?

全文共 2182 字

+ 加入清单

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各个游戏最为青睐的三国年代,三国时期的确非常容易作为一款游戏的背景,很多小说、影视剧也都会很喜欢定在这个时期。不过,《全面战争:三国》最新出的一个DLC当中,却选择了一个历史上不那么热门的话题和背景,八王之乱,这段是历史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事件?

作为三国题材的全战作品,首个章节DLC选择了一个比较冷门的历史事件,让人大跌眼镜,玩家原本期待的“官渡之战”、“六出祁山”、“火烧赤壁”、“荆州之战”等著名历史战役,或者像《幕府:将军2》那样的水战系统,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冷门历史事件更具吸引力?

“八王之乱”和三国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这八王是哪八王,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和三国的联系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始于公元291年。和我们熟悉的三国时代相差100多年。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三国英雄人物恐怕只活在传说与故事中了。但是,这八王和三国中的一个著名人物息息相关。

这个人物可以算得上三国中最能隐忍的一位,硬生生熬死了好几个对手,熬到最终无人可敌,才终于露出锋芒。他的一生总结起来就八个字,装病卖傻,韬光养晦。他的家族也成了整个三国时代最大的赢家。

他,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家族终结了曹氏的统治,建立了西晋,第一任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精明能干,国事太平,可到了他儿子司马衷继位后,司马衷蠢笨无能,娶了史上第一丑的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残虐善妒,她正是“八王之乱”的祸首。

DLC的预告片的末尾正是贾南风的台词“则我亦不得以而为之“,真是令人作呕,也不得不佩服制作公司CA的历史功底着实了得。

八王之间的关系

图中黑体加粗的便是八王。这八王的名字一个比一个拗口。看来玩个游戏还得翻翻字典。八王全部是司马家族的皇族成员,八个藩王挑起战争,简直就是司马大乱斗。看着这八个名字,我不禁为外国的三国全战玩家担心,面对满屏的sima势力,他们只怕是要抓狂。

为何选择冷门事件

作为一个冷门历史事件,“八王之乱”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八王之乱削弱了北方汉族统治阶层的实力,为外族侵略中原提供了便利,为“五胡乱华”埋下了祸端。这样的历史地位也确实够资格制作为大型DLC。游玩这个DLC也是一个补习历史课的机会。

CA作为一个英国游戏制作公司,对中国历史的脉络能掌握到如此细致的程度,让人佩服。八个藩王何有所长,八股势力纵横交错,各有不同的强力兵种,相信这个DLC一定值得一玩。

八王之乱历史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运转,主要靠两个因素:第一,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皇帝与宰相、地方长官、统兵大臣的关系。第二,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行这一制度的统治集团,尤其重要的是,拥有一个有威望、有才干的皇帝。二者缺一不可。

西晋初年,上述两个因素基本具备。西晋刚刚统一全国,晋武帝本人有统治才干,威望也比较高,所以能把至高无上的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稳定。同时,当时土广人稀,土地问题不严重;晋王朝颁布了占田法、户调式,罢免了州郡兵,赋税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个社会生产是向前发展的。如果晋武帝死后继位的皇帝不十分愚蠢,是个中人之才,或者接受顾命的辅政大臣具有相当的威望与才干,能够基本上控制政局,八王之乱就没有可发生的合适环境。然而继位皇帝和接受顾命的辅政大臣的情况远非如此。

晋武帝的继任者是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武帝杨皇后所生,上面有个同母哥哥司马轨早死,下面诸弟又都太小,所以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然其性鲁钝,世言更谓其为白痴。不少大臣从晋王朝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而主张废掉他,比较突出的是卫瓘与和峤。晋武帝对太子本亦有所忧虑,然其恐身后皇位落于他系,加上司马衷之子司马遹幼而聪敏,似有君人之资,武帝甚爱之。他为使爱孙日后得承帝位,乃不易储。然守器非才,皇权旁落,乱源已成。

关于导致八王之乱的原因,历史学界尚有争议。

王仲荦认为:八王之乱是由于“使诸王出专方面重镇所致”,“如武帝末年,用秦王柬都督关中,楚王玮都督荆州,淮南王允都督江、扬二州,汝南王亮出镇许昌。惠帝即位,用梁王肜、赵王伦、河间王颙先后镇关中,成都王颖镇邺。赵王伦擅政,用齐王冏镇许昌。……一切割据称雄与举兵向阙的事情,也均由此而起”。

何兹全认为:晋因惩魏氏孤立之敝而建立的宗室诸侯的特权,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度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发展,宗室诸侯王恰好成为分割皇权的势力,以致出来了八王之乱。可以这样说,士族门阀势力的恶性发展,为八王之乱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基础;分封食邑制度,使宗王有了法镇自己经济力量和集聚军事力量的根据地;宗王出镇使宗王都督掌握了相当大的军权,是他们敢于发动变乱的军事基础;晋武帝选嗣不当,给叛乱者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而引发八王之乱的直接因素则是贾后专政。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大司马衷两岁,貌丑而凶狠,怀有政治野心,并且手段毒辣。晋武帝时,外戚贾氏和杨氏都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后来引起宗室、外戚争权夺利,贾南风得以专权。而贾南风推行的女性专制主义统治政策则成为八王之乱的直接导火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

全文共 239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陆抗和羊祜这些比较后期的武将,大家想必了解的不多,但是这些人也非常的不简单的,真实很厉害的,那么假如这些人生在刚好是正三国时期,那么这些个陆抗羊祜能不能算得上是三国时期的顶级统帅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他们的军事才能有多强吧!

陆抗与羊祜(hù),是三国末期的两位著名军事将领,分属吴国和魏国(后来的西晋)阵营。

两人都系出名门:陆抗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子;羊祜祖父是东汉末年的南阳太守,父亲羊衜(音dào)是曹魏时期的上党太守,母亲是汉代名儒蔡邕(音yōng)的女儿,姐姐嫁给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为妻。从两人的家庭背景看,陆抗虽然出生名门,但东吴的政治环境使得陆抗显得人单力薄;而羊祜相对来说要好得多,特别是他姐姐的这次婚姻,为羊祜的未来发展助益甚多。

从两人所处阵营的政治环境对比:东吴在孙权晚期时,政治上已越来越昏暗;孙权过世后,东吴政权更是每况愈下,整体发展已远远落后于魏国(后来的西晋);魏国则正处于曹魏向西晋政权转化的过程中,司马氏与曹氏的政治斗争激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是曹魏还是西晋,在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等等各方面都已远超东吴。

从两人所属阵营的领导层对比:早在陆抗父亲陆逊时期,孙权就已对陆逊产生了疑心;孙权死后,东吴历任皇帝对陆抗的任用也只是军事才能,政治上却鲜少让他插手。因此对陆抗来说,唯一能发挥的,就只有他的军事指挥才华。在曹魏时期,羊祜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在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后,因为羊祜的这层亲戚关系,使得司马氏对羊祜之才极为看重,所以羊祜几乎得到了西晋领导层的绝对信任。

体现陆抗才华的关键一战,在于西陵一战。

公元272年8月,孙皓突然征召西陵督步阐入京。由于东吴在孙皓时期屡有失政,且多有滥杀大臣之名,这次突然征召让步阐误以为自己被人诬陷、性命难保。因此,9月步阐就投降了西晋,并把侄儿送到了洛阳作为人质。

10月,陆抗紧急派兵前往平叛,围攻西陵。西晋则派荆州刺史杨肇前往西陵营救步阐,另一方面派出羊祜帅五万兵马去攻打江陵,徐胤率水军去攻打建平。陆抗一方面要平叛,另一方面还得应付西晋的三路救援大军,形势可谓是万分危急!

为避免腹背受敌,陆抗命令围攻西陵的部队构筑高墙,一方面是实现长期围困,另一方面是防止晋军攻击。对于羊祜的攻打江陵之师,陆抗却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江陵城池坚固,且兵力充足,不用担心;但如敌人与西陵叛军会合,那么南方诸夷都将骚乱,那才是大患!”随后陆抗就亲赴西陵,指挥作战。

这时羊祜突然放风,要破坏江陵上游的大坝,以救步阐。陆抗得知这一情报后,却紧急命令守卫大坝的张咸毁坏大坝!诸位下属都颇为不解,前来劝阻,但陆抗坚持如此。到了后来,吴军才知道羊祜原本想利用水道运粮到江陵;可因为水道被毁,晋军被迫改为陆上运粮,路长而耗时,严重耽误了西晋的前进速度。陆抗的临场应变能力之强,由此可见。

11月,杨肇的援军到达了西陵,徐胤的水军也到达建平,与东吴军队形成了对峙。就在这时,东吴将领朱乔、俞赞突然叛逃晋军。与晋人的战事还没正式开打,东吴的叛逃却已是接二连三了,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陆抗说道:“俞赞是军中老将,熟知我军底细。以往夷兵训练不精,敌人来攻必定从此下手!”于是,他连夜调整军队部署,把该地全部换上了精兵。果然,第二天杨肇就派人来攻打此处;在吴国精兵的反击下,晋军大败!

12月,在僵持了一个多月都没能取得进展后,黔驴技穷的杨肇只能趁夜逃走。陆抗命部下擂鼓佯作攻击,杨肇吓得落荒而逃,结果被吴军轻兵击溃。杨肇败走,羊祜和徐胤随后也撤了军。最后,陆抗再全力围攻西陵,擒杀了步阐!

大敌当前,又面临内部数次叛乱,可陆抗却能临机应变、指挥若定,一一化解了多次突如其来的危机,并最终取得整场战役的全面胜利。可以说,陆抗的军事才能即便是放在整个三国时期,也是顶级的军事人才。遗憾的是,由于东吴政治的黑暗,使得陆抗终身都只能作为边防将领,而无法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埋没了他的其它才能。如果东吴在政治上能启用陆抗,也许他能取得更大成就,而不仅仅是一军事统帅。

羊祜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战略人才。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是远逊于陆抗的。也就是说,羊祜强项是在“略”,而不是“术”。羊祜看出,西晋的综合国力远远强于东吴,因此西晋要想战胜东吴,只要全心全意地发展经济、安抚百姓、怀柔吴人,就可稳居上风。

如果不是东吴有陆抗这一军事天才,羊祜生前也许就能看到东吴的覆灭。但是,因为有了陆抗在,使得西晋虽然在战略上占据了很大优势,但战略上的优势却迟迟未能转化成战术上的胜势!

西陵之战失利后,羊祜意识到东吴实力犹存,便主张军事蚕食与提倡信义的对吴措施,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手。羊祜对吴国百姓和军队都讲究信义,连与吴人作战时都事先约定时间,不搞偷袭;晋军在边界抓到了两位吴国将领的小孩,羊祜马上命人送回;吴将战死,羊祜也命人将他们厚礼敛葬;吴将进犯被俘,羊祜又将他给送回……。晋国原本就占据了上风,在羊祜这一系列怀柔之策下,让不少吴将纷纷投向了西晋。

为此,屡战屡胜的陆抗对羊祜也衷心佩服:“羊祜以德服人,如果我们一味只是暴力侵犯,那样就会不战而被人征服。我们能保住边界就行了,不要因为小利而互相侵扰。”陆抗都只是以保住边界为目标,西晋与东吴的长期对抗最终胜者是谁,已不言而喻了——羊祜的目标,可是要吞并东吴!

可惜的是,在陆抗死后,羊祜为灭东吴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但还没得及实现他的消灭东吴梦想,羊祜就去世了。公元278年,羊祜去世,临终前建议伐吴;他死后两年,杜预就按他的策略,消灭了东吴。当满潮文武举杯庆贺之时,司马炎举着酒杯、眼中饱含热泪说道:“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虽然在战术上,羊祜对陆抗是屡战屡败;但在战略上,羊祜却最终战胜了陆抗!羊祜或许算不上顶级的军事统帅,但他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才能,在当时无疑属于一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国刘表的真实实力怎么样?刘表最后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刘表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误解很多,其实刘表也算是汉末群雄之一,而且根据记载刘表是当时少有的大帅哥,而且身长八尺余,放到现在就是标准的美男。刘表占据了当时最重要的荆州,而且刘表的战斗力也很强,击败过孙坚和曹操。只是后来局势瞬息万变,等刘表去世后真正的灾难就来临了。不过也不可否认刘表在当时也算是大英雄了。

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宗室,据守荆州,荆州辖九郡,历来属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荆州之主,可刘表可在人们印象中远不如刘备,似乎刘表耽于空谈,才能远远不足,加之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不和,最后,荆州被拱手让与他人,与他人作嫁衣裳。可在历史上,刘表远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曾单枪匹马占荆州,杀孙坚,抗曹操,一度在群雄中声名远播。

东汉末年,荆州一带遍地狼烟,处处盗贼,汉献帝给北军中候刘表一张空头支票,先让他出任荆州刺史,刘表当时正值青年英豪,慨然走马上任,他单枪匹马进入宜城(今属湖北襄阳),卑躬请来蒯良、蒯越,两人都谋略出众,三人定计,刘表派出能言善辩的蒯越,去游说盗贼首领,盗贼头子大多是一地宗党首领,这些人影响力非常大,明面是宗党首领,暗地却是巨匪,蒯越对这些首领,进行利诱,许下空头支票,让他们来与刘表见面,刘表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曾是汉末“八俊”之一,是有名望之人,加上现在汉献帝又赐任他为荆州刺史,这些宗党首领都信以为然,于是有五十五个首领来投靠。

刘表按计,将这五十五个宗党首领全部斩首,并吞并他们的军队,这些在当时并不鲜见,曹操就是以吞并起义的几十万黄巾军起家的,刘表势力大增,刘表后来任荆州牧,治理荆州期间,恩威并著,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后来刘表又大力发展教育,开经讲学,爱民养士,从而从容自保,孙坚讨伐刘表时,被刘表的将领黄祖射杀,一度逼得北方的曹操一筹莫展。

但刘表不是霸主之才,刘表晚年宠溺其妾蔡氏,两子刘琦和刘琮分裂,刘表死后没几年,他的儿子刘琮举荆州投降曹操,将刘表的家业彻底败光。

刘表在荆州的败落,令人嗟叹,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刘表应称得上当时的英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羽是三国里最自大的人么?这四人都曾放出狠话但只有一人做到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虽然为人正直,不过性格比较孤傲,经常会对自己看不起的人进行冷嘲热讽,而且还把孙权给得罪过一次。不过这样的人在三国里也并不少见,毕竟打嘴炮谁到会,而且从气势上一定要选择压倒对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曾经放出狠话的四人,不过能说到做到的恐怕并不多,古人性格刚烈有时候就会吃亏,相比见风使舵的人来说只能吃闷亏。

相信很多的读者都看过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其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以及令人神往不已的奇谋鬼才,很多人评论三国那个时代造就的英雄实在是太多,以至于后面大多数王朝斗争与它相比都显得稍逊风骚。它同样也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对于人性的解读,对于阴谋的使用,也让一句“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成为很多人所推崇的话语。而今天笔者所介绍的则是三国之中那些驰骋疆场的武将,在战场之时所说的那些嚣张之语。

TOP4邢道荣

邢道荣剧照

他是三国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对其的设定是零陵太守刘度手下的一员虎将,使得一把好斧头,被其手下人推崇为万人敌。当刘备军马到达零陵的时候,刘度心里就慌了神,谁都知道刘玄德手下关羽、张飞那都是能在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人,自己又该如何抵挡呢?而他的儿子刘贤就来了一句:“我本州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可以抵对”。邢道荣来到阵前看到诸葛孔明坐在四轮车之时,便开始叫骂起来,当问起其名号之时,邢道荣大呼:“说出吾名,吓汝一跳”。然而说完后不久,他便被赵云等人所围,只得下马请降,也一时间成为笑柄。

TOP3魏延

魏延

魏延可以说是三国末期蜀国武将的比较优秀的了,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被提拔为汉中太守,独自管理一方军政要务,可以说比其手下五虎将的赵云、马超要好得太多。在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决定北伐中原之时,他也同样选择跟随前往,屡立战功之下在军中威望颇高。但是为人太过于出头,让诸葛亮生前对他是忌惮不已,“子午谷奇谋”更是为其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在诸葛亮死后,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用来除掉魏延,在两人对阵之时,杨仪依计引诱魏延,使其连说三句:“谁敢杀我”!而后被马岱一刀斩于马下。

TOP2吕布

吕布

吕布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的设定就是一个战神的存在,当西凉的虎狼之军配上第一武将吕布可以说让当时的董卓一举成为敢执天下牛耳的人。甚至于需要袁绍纠结十八路诸侯方敢与之正面交锋,当董卓得知袁绍此举后心里也犯了嘀咕,而吕布直接放下豪语:“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而后呢吕布也确实率军前往应战,让那群诸侯也是头疼不已,也才有流传后世的三英战吕布,也足可见吕布之骁勇。

TOP1关羽

关羽剧照

关羽一直被后世尊之为武圣,除了武艺十分高强之外,与他的忠义之名也是分不开的,敢于千里护嫂,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后世美谈。水淹七军的大手笔也让他的谋略一度成为三国时期最令人为之忌惮的武将,但是人无完人,关羽放起狂言来的话,比之上面几人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面对袁绍的几十万大军时,大笑着对曹操说道:“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狗耳”,看到袁绍手下的第一武将颜良的时候:“以吾观之,如插标卖首耳”!关羽虽然话说的狂,但是做起事来也不含糊,斩颜良诛文丑也让他证实了自己的豪言。但是形容军队乌合之众的话语也被流传了下来,那就是“土鸡瓦狗”、“插标卖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司马懿活了多少岁?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么?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懿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位长寿老人,哪怕是放到如今医疗如此发达的时代,司马懿也比很多人活得长。吹了这么多,司马懿到底是活了多少岁呢?活了72岁。要知道整个三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左右,因为战乱实在太多了。不过对于权位比较高的人来说可能平均寿命就会长一些,毕竟不用上战场打仗。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古代医疗方面实在太差,只要患病几乎都很难医治过来,所以像郭嘉、曹冲、周瑜等人,就是因为得病没有办法医治就英年早逝了。

不过为什么司马懿就能这么长寿活到70多岁呢?其实不管在任何朝代、任何时期,人们想要活得久除了最好别得病以外,还需要你平常多运动有个好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同时你的性格也是帮助你长寿的秘密武器。而司马懿在这几个方面都做的还不错,司马懿没事就会练练五禽戏,而且司马懿的生活习惯也是很好,不饮酒也不会暴饮暴食,生活的非常规律。而且司马懿的性格也是“忍辱”型的,不会轻易和人发生争执,有时候自己吃点亏也就算了。这种性格的确能帮助司马懿长寿。

其实整个三国时期能活到70岁的人并不多,除了司马懿还有司马孚、孙权、贾诩、钟繇、赵云等人活到了70岁。其中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应该是当时活的最长的人,根据记载司马孚一共活了92岁,亲眼见证了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的景象。看来司马懿的这一代的兄弟,除了他们的大哥其他人都活了挺久的。其中赵云的真实年龄还不能确定,因为并没有记载赵云的出身年月,不过在演义当中有说赵云70岁还在和诸葛亮一起北伐,那也就算他活到70岁吧。

其实在古代最影响人们寿命的还是战争,如果你是在一个和平年代的话寿命一般都不会太低,毕竟大家生活起来压力也不是很大,而且非常的自由,只要别得什么重病就行。如果是在战国或者三国、晋朝时期出身,那可能就比较惨了,国家越多肯定就越乱,战争也就越频繁。晋朝时期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这样的事情,当时的中原可以说连一块和平的地方都找不到了,人们的寿命自然就搞不起来。看来司马家的人在很多历史转折点也都有功有过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三国里纪灵有多强?纪灵最后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纪灵是袁术手下的一位猛将,虽然他在三国中的纪灵并不多,但是从几场对决就能看出纪灵武艺不输关羽和张飞。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手下有非常多的人才和猛将,但两人都没能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但是让曹操在北方称了霸。那纪灵的武艺在三国里能拍到一个什么位置呢?如果当时纪灵准备加入曹营的话肯定会被重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之所以能名扬天下,这自然和三国众多的事迹和猛将不无关系,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术、袁绍、董卓以及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这才有了之后刘备、孙权和曹操三足鼎立的场面,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人物则是袁术手下的大将纪灵,论胆识以及统兵的能力,纪灵绝对在许褚之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端倪。

虽然在史书上对纪灵的描述不是太多,但是在对阵关羽的一战尤为出彩,当时刘备前来讨伐袁术,作为袁术手下第一猛将的纪灵奉袁术之命前来应战,两军对垒期间纪灵和刘备不免对骂一番,纪灵哪能让刘备多言,提起自己的兵器直冲刘备而来,关羽一看这架势,哪能让刘备受伤,直接提马和纪灵大战起来,此战也看出了纪灵的实力,纪灵和关羽大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当然如果纪灵和关羽接着打,结果一定会是关羽胜,只是在三十回合后,纪灵提出回去暂时休息一下,于是纪灵又派手下将领荀正对战关羽,千不该万不该荀正激怒了关羽,荀正一出战就说关羽不是纪灵的对手,关羽一听这还得了,关羽上去只用了一回合就把荀正斩于马下,在关羽的勇猛之下,刘备这才大胜纪灵,不过从此战可以看出纪灵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再后来就是纪灵攻打刘备的时候了,要不是吕布辕门射戟救下刘备,或许纪灵早已大胜刘备,也没有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了,后来袁术派纪灵攻打吕布,结果由于属下倒戈相向而被吕布战胜,在袁术投奔袁绍之后,纪灵又和刘备对战起来,这一次纪灵对战的不是关羽,而是五虎上将中的另一位猛将张飞,张飞的勇猛自然不用多说,上来直接和纪灵对战,结果仅用了十个回合张飞就战胜了纪灵。

纪灵的能力虽不如张飞和关羽,但是和曹操手下猛将许褚相比则完胜,许褚作为曹操的护卫,自然不是泛泛之辈,尤其是曹操和马超单独对话的时候,马超本想偷袭曹操,只是在许褚的威严之下,马超迟迟则不敢行动,可以看出许褚的能力,但是许褚和纪灵一对比不难发现,许褚是难以和纪灵相抗衡的,纪灵作为袁术手下大将,统兵打仗不用多说,纪灵数次率领十万以上的兵马,而许褚则很少有这样的统兵的经历。

再者在数次对战敌军的时候,纪灵多次给袁术提出计谋,纪灵不仅是个猛将还能充当谋士的角色,这一点许褚就不如纪灵了。而说到胆识方面,纪灵也不在话下,前面说到纪灵和关羽以及张飞对战,就可以看出端倪,张飞和关羽作为三国之中最出色的猛将,纪灵敢直接面对他们,可是说胆识是绝对的过人,而许褚见到张飞和关羽两人,则不敢应敌了。

当然这都是小编的浅谈而已,许褚作为曹操的护卫,在三国之中有着出色上佳的表现,单论名气的话许褚肯定在纪灵之上,但是纪灵和许褚没有对战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国曹魏大将夏侯霸为什么要投奔蜀国?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三国时期的夏侯家,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了曹操,夏侯家与曹家原本为一家,只因曹操的父亲认了一个宦官做父亲,宦官姓曹,他的后代也就跟着改姓曹了。照这样说来,夏侯家应该对曹家更加忠心才是,然而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最终居然投奔了蜀汉。这到底是为什么,夏侯霸为何要投蜀汉?就算是魏国没有容身之处,为什么不投东吴?

曹操最看重的宗族将领,要说夏侯渊第二,无人敢说第一。虽然五子良将受重用,可军区司令一直还是曹氏宗亲担纲的,夏侯渊、夏侯惇、曹仁等人,确实也没给曹氏宗族丢脸,能力、忠诚度都是非常出众。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次子,夏侯渊死于魏蜀定军山(219年)之战,被黄忠斩杀。夏侯霸经常望着西蜀方向,要踏平西蜀为父亲报仇。作为夏侯渊之子,夏侯霸颇受重用,汉中之战第二年(220年)就官至偏将军,封关内侯。

然而,这么一位前途无量的将军,为什么会投奔蜀汉呢?

首先,夏侯霸投汉是保命之举。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逐步剪除曹氏宗族军权。首先的下手对象是夏侯玄,夏侯玄是夏侯氏后辈中非常出色的,当时夏侯玄督雍、凉军事,处于魏蜀前线,也是夏侯霸的上司和堂侄。夏侯霸恐惧,就劝夏侯玄一道投蜀,夏侯玄不肯,夏侯霸便只身前往。事实证明,夏侯霸是对的,夏侯玄后来被灭族。

第二,夏侯霸与蜀主刘禅有亲属关系。夏侯霸有一个堂妹,是夏侯渊养大,战乱年代,外出砍柴时,被张飞得到。张飞知其名门大族之后,大喜过望而娶为妻室。曹氏后来生了两女,均嫁给刘禅成为皇后,夏侯渊身亡,就是这位侄女大哭为其收尸。也就是说,张飞是夏侯渊的女婿。刘禅初见夏侯霸,可能是为了避免尴尬,主动说,你的父亲死于战争,并非我的先人所杀。还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也是夏侯家的后代。刘禅也是位厚道人。

第三,夏侯霸外逃,最好的路线也只能是西蜀。他当时在魏蜀前线,不可能千里迢迢去投东吴。夏侯霸应该是非常胆小的,选择阴平小路无人区,在山里迷失道路,后来杀马充饥,刘禅知道后,专门派人去迎。而且,夏侯霸出逃之时,妻子儿女均未能带出,后来永世不得相见,可见狼狈惊惧之甚。

作为一个从曹魏投奔过来的军事将领,蜀汉政府从夏侯霸这里也得知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司马懿掌权后,姜维问夏侯霸,以司马懿之强,会不会迅速提兵灭蜀。夏侯霸说,司马懿暂时是想在国内巩固统治,如同一千多年以后的“攘外必先安内”,也许心里还有把灭蜀之荣光留给子孙的意思。事实上,在司马懿有生之年,确实未对蜀汉用兵,刘禅又当了三十年皇帝。但是夏侯霸也说了,年青一代中,钟会、邓艾比较出色,恐怕以后是吴蜀心腹大患。司马昭接掌政权后,果然用此二人伐蜀。

降将的形象毕竟是不太光彩的,除了刘禅以及同为曹魏降将的姜维,连个知心朋友都没有。一次想与荡寇将军张嶷交个朋友,哪知道张嶷说:“仆未知子,子未知我,大道在彼,何云讬心乎!原三年之后徐陈斯言。”落了个尴尬。虽然刘禅对他不错,一直给他升官发财,毕竟是不快乐的。

公元255年,司马师病亡,姜维与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三路伐魏,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斩首数万。这是正史对夏侯霸的最后一次记载,连死于何时、葬于何处都不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三国时最可怜的官二代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最可怜的官二代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今天要说的是马超,还有他的儿子马秋,他的儿子一生只能用可怜来形容,而他儿子最后被人一刀残忍的伤害,也有着马超一定的责任。马超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大将,智慧和谋略方面都是比较好的,在终极曹操这件事上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所理解的马超应该是三国演义或者电视剧中正直的形象,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历史中的马超算不上是正直的大英雄,不可否认的是,他有着很高的才能。马秋的母亲董氏,是马超投靠张鲁的时候娶的老婆,感情并不算好。马超一心想着自己的事业。后来他觉得跟着张鲁不行,就投奔了刘备,继续跟曹操对着干。他表面上安置好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把他们托付给了张鲁,但是也算是变相的抛弃了自己的老婆孩子。

所以一开始马秋也就是顶着官二代的名号,却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保护。张鲁这个人,即便是被马超背叛,也没有迁怒到马秋母子身上,在乱世之中,给他们母子二人提供了一定的资助。可惜,在乱世,又怎么可能一直安安稳稳?马秋母子一直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当曹操率大军攻到此处时,一切又不知不觉发生改变。张鲁看清形势之后,深知自己不可能打的过曹操,为了生活,他只好投降于曹操。随着这件事的发生,马秋母子出现在了曹操视线之内。

这就是马秋悲惨噩梦的开始。曹操是个睚眦必报的人,马超重创他,他又怎么会宽恕马超的妻儿?和张鲁不同,曹操甚是想要报复张马超,熟悉曹操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张鲁也明白曹操想要借他的手,除掉马超的后代。其实是张鲁这个人在善良,面临自己的性命不保时,他又怎么可能会留着马秋?所以,经过反复的思考,他下定决心结束了马秋的性命,向曹操表决心。最后,马秋就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国演义赵云怎么死的 三国赵云怎么死的正解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赵云想必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了还真的是三国时期里面的超级明星了,拿现在的话来说的话,那就是超级明星了,最近很多网友都在说了,关于赵云的死有很多种说法,那么赵云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而且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是怎么死,现实中的赵云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跟随小编就一起来揭秘看看!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三国演义赵云怎么死的吧。

关于赵云的出身什么的我们就不说了,我们直接来看看赵云的成名战吧,在公孙瓒于袁术大战的时候,赵云这个时候选择了挺身而出,一个人去挑战文丑,而且顺利的救下了公孙瓒。虽然赵云救下了公孙瓒吧,但是由于这个时候已经是输给了袁绍了,之后公孙瓒就选择了自焚,这个时候的赵云已经有名气了,大战文丑的事迹也流传很广,在赵云没有了主人没有出路的情况下面,只能选择去投靠了刘备了,之后就是书写了自己的辉煌一生,长坂坡,救阿斗,退曹兵,不仅仅是武力超群,更多的是忠义,其实赵云的故事发生在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这件事情之后了,这一次撤兵之后赵云就在成都病故了。享年76岁。

那么在正史中赵云又是怎么死的呢?

正史中赵云是在斜口一战中因为兵力悬殊败给了曹真了,就退守汉中,在汉子病逝,享年59岁,时间是227年。

所以正史和三国演义里面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差别的,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加入了很多的夸张手法都是非常的正常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