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颗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合集20篇)

浏览

3378

文章

1000

篇1:我们能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发现它吗?

全文共 1971 字

+ 加入清单

在长达五天的时间里,一队陨石猎人在博茨瓦纳中部茂密的草丛中艰难地寻找来自太空的陨石。他们的搜索范围大约是200平方公里,但是陨石碎片可能非常小。没有人知道它是被埋在地下还是被风吹走了。

最后,在2018年6月23日,他们终于找到了目标,那就是来自外太空的一小块黑石,上面已经布满了灰尘。

三周前,小行星2018洛杉矶撞上了地球大气层。大约一个月前,天文学家预测了小行星的陨石会落在哪里。在被观察到坠入地球几小时后,这颗小行星在博茨瓦纳的夜空中爆炸了。陨石碎片的发现证实了天文学家的预测。这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发现以前在太空中观察到的小行星的陨石碎片。

参与该发现的一个团队希望他们的望远镜系统有一天能在大规模致命撞击发生之前,向地球居民发出预警。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

在坠落地球之前,由美国宇航局资助的“卡特琳娜巡天系统”首次在太空中发现了2018年洛杉矶。不久之后,夏威夷大学的“小行星天体撞击最终预警系统”,简称阿特拉斯,也观测到了这颗小行星。阿特拉斯是一个早期预警系统,由八个望远镜组成,设计目的只有一个:从太空中巨大的岩石中拯救地球。

天文学家约翰·托雷是阿特拉斯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听说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几率非常低——它们每1000年才发生一次。“人们总是毫无疑问地提出这个数字,而最近一次这样的事件发生在100年前,这真的让我很恼火,”托瑞爷爷说。在仔细考虑了这些主张之后,他提议建立这一制度。

托雷说的是1908年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卡事件,当时一颗小行星在大气层爆炸,形成一个50到100米大小的火球,将大片森林夷为平地,摧毁了大约8000万棵树。据报道,有一人在事故中死亡。如果撞击地点是一个人口更密集的地区,后果将不堪设想。

阿特拉斯由夏威夷的两台望远镜组成。约翰·托雷和他的同事目前正在南非安装第三架望远镜来观察南半球的天空。第四架望远镜也得到了资助。一旦整个系统启动,阿特拉斯系统可以帮助检测潜在的重大影响事件。如果可能,它应该提供足够的警告时间来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

多亏了2018年夏天在博茨瓦纳发现的陨石碎片,我们才知道阿特拉斯系统真的可以工作,而且由于2018年洛杉矶小行星的直径不到2米,准确定位其着陆点更令人印象深刻。直径只有几米的小行星很难被探测到,因为它们太小,不能反射太多的阳光。例如,2018年5月24日,2018年洛杉矶小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030万公里,其表观星等仅为25.5,比任何现代大规模天空测量系统都能探测到的天体都要暗得多。

阿特拉斯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即使是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发现许多潜在危险的小行星。

地球周围的空间充满了小行星。阿特拉斯系统可以识别那些可能威胁我们的人。仅在一个晚上的观测中,它就可能探测到大约一百万个天体,其中许多可能是恒星或正在爆炸的超新星,或者在安全轨道上的已知小行星。对天文学家来说,这些天体中只有10到20个可能是新的,不一定是危险的。

如果有什么东西突然飞向地球,阿特拉斯将在其网页上发布更新。美国宇航局和IAU小行星中心等机构的天文学家已经编写了自动脚本,可以在这些网页上搜索最新信息,这样天文学家就可以尽早了解可能的情况,然后开始绘制轨道图和预测撞击地点。

一些较大的小行星在围绕太阳的正常轨道上,通常是椭圆轨道,它们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可能与地球相交,也可能不相交。预测这些小行星未来可能的撞击相对容易,但并非所有的小行星都是按照规则来处理的。一些小行星处于不规则轨道,因为它们不受太阳的束缚,我们不知道它们来自哪里。

理论上,像阿特拉斯这样的系统可能会及时发现这些小行星。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岩石的光反射,科学家可以根据小行星自身反射的光预测它们是否会飞向地球。如果小行星离你足够近,你可以用雷达找到它们。如果你知道小行星的形状、体积和组成,那么也许你可以计算它们的密度。

了解密度有助于预测当一颗大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爆炸。小行星越强越重,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

如果我们发现一颗可能威胁数千甚至数百万人生命的小行星,我们该怎么办?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一颗更大的小行星在大气中爆炸并散射出如此多的碎片,气候将被长期破坏,我们该怎么办?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提前很长时间发现这些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小行星,并争取时间采取防御措施。目前有几种方法可以缓解危机,包括启动“重力拖拉机”。我们可以发射一个宇宙飞船,并把它放置在离小行星足够近的地方,这样宇宙飞船的重力(尽管很小)就可以把小行星引离轨道。

如果没有足够的预警时间,那么最后的努力就是发射动能撞击器,也就是炸弹。如果我们有机会将可能威胁地球生命的小行星炸成碎片,这首先要归功于在地球上观察的科学家。是他们决定了这些小行星的大小和移动速度,以及它们可能造成的损害。正是这些信息给了我们对未来的一些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地球粉底液适合油皮吗 红地球粉底液适合干皮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粉底液是一款比较滋润的粉底液,打造出来的妆效也是偏奶油肌的,因此在肤质上面其实是更加适合干皮和混合性肌肤使用的,油皮想要用的话建议搭配控油的妆前乳。

红地球粉底液适合油皮吗

不太适合。

粉底液更加适合干皮或者是混合肌的人使用的,这款也是很适合痘痘肌,不会出现闷痘的情况,不建议油皮使用的,因为这款粉底液没有什么控油的效果,所以不太建议油皮使用。

红地球粉底液适合干皮吗

适合。

红地球粉底液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干皮救星,它上脸是奶油肌的质感,不拔干不卡粉,很水润好推开,延展性就更不用说了,干皮用它,冬天上脸完全不干很润!是非常适合干皮的粉底液哦。这款真的妆感超好的,按压出来虽然不是很水润,但是点涂是不干的,而且比较轻薄,有点隐形毛孔的效果,遮瑕的效果相对而言会比较差,但是在用一下遮瑕产品就好了,基本上的瑕疵就会遮住了。

红地球粉底液色号怎么选

红地球粉底液有两个色号F400色是象牙白,F401色是自然白。

这两个色号的颜色是比较接近的,F400适合黄一百肤色的女生,自然白皙色,是很自然的白,不会有假面感。F401是比较适合黄二白肤色的女生,皮肤不够白的黄皮女生用这个色号会非常自然。

红地球粉底液怎么样

最近两三周都在用红地球这个粉底液!好用的!这个粉底色号选择比较少,我本身比一白白一点,用400有点暗,不过上脸之后反而中和了我脸上的泛红整体妆效是比较自然的素肌感。

开始感觉它不遮毛孔,后来发现用海绵蛋从上往下稍微推的方式上鼻子那里,就能遮的很好。中性皮,上班用它的话10个小时会出油蛮多的,但是用纸巾压一压就还是完整的,不会脱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宇宙中第二个地球在这?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瑞士天文学家迪迪埃·奎洛兹因发现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声称人类必须专注于解决气候危机和拯救地球,而不是寻找其他地球。

在此之前,一些人提出了气候变化无关紧要的观点。他们认为不管最终发生什么,总有一天人类会离开地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反驳了这一点。“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 hellip& hellip因为其他行星离我们太远了,我认为我们真的不应该有任何逃离地球的希望,”迪迪埃·奎洛兹说。“我们还应该记住,人类是为这个星球进化和发展的物种。我们似乎没有在其他星球上生存。因此,我们最好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解决当前的问题上,而不是试图想象我们将如何摧毁它,然后离开它。”

米歇尔·迈尔和迪迪埃·奎洛兹因首次发现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而分享了物理奖,并补充道:“我们与这颗行星紧密相连。我们没有B计划,我们必须保护地球。”

一些科学家(包括已故的宇宙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核战争和气候变化的威胁非常严重,人类可能不得不离开地球才能作为一个物种生存。

霍金教授在他的遗作中写道:“我们的空间正在耗尽,我们唯一能去的地方是另一个世界。”。“我确信人类需要离开地球。如果我们留下来,我们将面临毁灭的危险。”英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汉姆也谈到了这个问题。由于发明了锂离子电池,他与美国的约翰·古鲁·德内夫和日本的肖罗·吉野分享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惠廷汉姆教授表示,应对气候危机需要一种务实的方法。“为了帮助解决气候问题,现在是时候了,但我们必须务实...我们不能只是关闭所有的二氧化碳排放,”他说。“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地做事情,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解决方案。我认为锂电池将有助于运输电气化,包括大型卡车。在美国,锂电池已经在帮助太阳能和风能取代燃煤发电厂。”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丝特·杜弗洛(Esther Duflo)警告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人们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消耗大量商品和能源的发达国家。

加拿大裔美国人詹姆斯·皮布尔斯因研究大爆炸留下的痕迹获得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900万克朗)。他说:“我看到这些人在我的家乡普林斯顿游行,以控制气候。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喜欢他们的热情和精力,以及他们对非常重要的事情的奉献。”

气候变化与人类命运:宇宙中的第二个地球在这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在地球上能看到月食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是可以看到月食的,并且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记录。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古代中国与非洲民间认为月食是“天狗吞月”,必须敲锣打鼓才能赶走天狗。

月食的研究

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月食的形成原理。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份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蚀这种现象。

今天小编对在地球上能看到月食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怎样观看日食最安全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极融冰对地球的影响非常严重:影响人类生存

全文共 3187 字

+ 加入清单

北极融化的冰对地球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2012年,苏·纳塔丽第一次来到西伯利亚的杜瓦尼亚。作为一名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气候变化对永久冻土融化的影响,她以前看过很多这个地方的照片。杜瓦尼尔永久冻土的快速融化导致了大规模的沉降,就像在西伯利亚冻土带中间挖了一个巨大的天坑。但是当她亲眼看到这一幕时,她看到的景象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景象真是令人惊叹。”娜塔莉回忆说,她现在是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当我回想起到目前为止的那一幕时,我不禁打起了冷战...我无法相信下陷的规模和坍塌的悬崖的绝对尺寸...当你走过时,你可以看到一些“木头”从永久冻土中伸出来,但那些不是木头,而是猛犸象和其他更新世动物的遗骸。”

北极融化的冰对地球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它影响人类生存

娜塔莉的描述都是真实的事实,是北极快速变暖的巨大影响。多年冻土的土地和土壤本应保持永久冻结,现在正在融化,隐藏的“秘密”不断被揭露。除了揭示更新世化石外,它还释放出大量的碳化合物、甲烷、汞和古代疾病。

永久冻土富含有机物,估计含有1.5万亿吨碳。“这相当于大气中碳的两倍,世界上所有森林碳储量的三倍。”娜塔莉指出。她解释说,到2100年,30%到70%的永久冻土会融化,这取决于他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如果我们继续以目前的速度燃烧化石燃料,这个数字是70%。如果我们能够大幅度减少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排放量将达到30%...在融化的30%至70%永久冻土中,有机物中的碳将被微生物分解,用作燃料或能源,然后以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形式释放出来。”

大约10%的解冻碳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相当于1300-1500亿吨。根据目前的排放量,这相当于美国截至2100年的年排放总量。永久冻土融化相当于凭空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二大排放国,而这个因素没有被当前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考虑在内。“有一个叫做‘碳炸弹’的概念,”娜塔莉说。“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这些碳不是缓慢释放的,而是大量被封存起来的碳,没有被人类考虑进去。”

2018-2019年冬天,随着北美气温异常下降,“极地涡旋”占据了北半球的头条。在印第安纳州的南本德,2019年1月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9摄氏度,几乎是1936年最低记录的两倍。但是在遥远的北方,情况完全相反。同样在2019年1月,北极海冰的平均面积仅为1356万平方公里,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面积少了近86万平方公里,仅略高于2018年1月创下的最低纪录。

11月北极的温度应该是零下25度。然而,去年11月,北极的温度创下了零下1.2摄氏度的纪录。北极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两倍(部分原因是反射的阳光较少)。

"融化的永久冻土正在急剧增加。"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北极研究项目经理、《北极报告卡》的编辑艾米丽·奥斯本证实了这一点。北极报告卡是一份关于北极环境的年度研究报告。她指出,作为气温上升的直接结果,永久冻土正在融化,“因此,地形变得支离破碎,变化发生得太快,其方式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

2017年北极报告卡的标题非常不友好:“北极没有显示出回到稳定冰冻地区的迹象。”挪威斯瓦尔巴大学中心的教授兼副院长汉尼·克里斯汀森(Hanne Christiansen)合著了一篇论文,研究了地下20米的永久冻土温度(这个深度足够深,不会受到短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发现自2000年以来,这里的温度上升了0.7摄氏度。国际永久冻土协会主席克里斯汀森说:“永久冻土内部的温度上升得更快...然后永久冻结的东西将被释放。”2016年,斯瓦尔巴德的气温将在秋季保持在零度以上。"根据我们的记录,上次发生这种情况是在1898年。"克里斯汀森指出,“然后下了很多雨,但是这里通常只下雪,不下雨...泥石流发生在一些地方...我们不得不疏散一些居民。”

北美永久冻土的变化也令人担忧。“在阿拉斯加的北极圈,有些地方像瑞士奶酪一样布满了洞。它们都是下沉形成的地面和湖泊。”娜塔莉说。现在她的网站已经从西伯利亚搬到了阿拉斯加。"过去靠近地表的水现在变成了湖泊。"这些湖泊中的许多都充满了甲烷,因为水中的微生物突然与丰富的古代有机物接触,并在暴食过程中释放出甲烷作为副产品。“我们经常直接穿过湖泊,因为这些湖泊非常浅。在某些地方,这就像洗热水澡。水中的气泡太多了。”

但不仅仅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从曾经冻结的地下释放出来。2016年夏天,一群驯鹿牧民得了一种神秘而奇怪的疾病。谣言开始传播,这是发生在1941年的“西伯利亚瘟疫”。最后,在一个小男孩和2500头驯鹿因病死亡后,这种疾病最终被确诊为:炭疽。感染源是一具解冻的驯鹿尸体,它在75年前死于炭疽热。2018年北极报告卡推测道:“已经从地球上消失的西班牙流感、天花或瘟疫可能仍会在永久冻土中冻结。”2014年,法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在永久冻土中发现了一种有30,000年历史的细菌,并在实验室中将其“复活”,在300年后复活。

似乎是为了让世界末日的气氛更加强烈,2016年,位于挪威北极圈永久冻土下的“世界末日种子库”被融化的雪摧毁了。此外,瑞典的核废料管理机构也依靠永久冻土来提供保护。

被长期封存在永久冻土中的人类考古遗迹可能会再次出现在阳光下,但很快就会消失。格陵兰岛有一个爱斯基摩人的遗物,已经被冷冻保存了4000多年,现在有被水冲走的危险。据估计,仍有180,000具遗骸保存在这样的永久冻土中。在这些保存完好的文物中,经常可以找到软组织和织物。但是一旦暴露出来,它将很快被摧毁。关注科学家联盟的成员亚当·马卡姆指出:“受人类引起的快速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保存在永久冻土中的遗迹或古董可能在被发现之前就完全消失了。”

然而,现代人留下的许多碎片不会轻易消失。它们被称为海洋微塑料。在洋流的作用下,大量的塑料垃圾最终会聚集在北极,然后被冻结在海冰或冻土中。最近对海洋微粒的研究表明,北极盆地的微粒浓度高于世界其他海底盆地。从2004年到2015年,格陵兰水域的微粒密度翻了一番。“科学家发现,这些微型塑料正在海洋各处聚集,最终被‘倾倒’到北极。”奥斯本解释道,“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科学家们正试图找出这些微塑料的成分,哪些鱼在吃它们,以及我们是否会吃它们。”

随着永久冻土融化,汞也进入了食物链。北极是世界上汞含量最高的地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总共有16,500吨汞储存在北极冰和永久冻土中,这大约是其他地区土壤、海洋和大气总含量的两倍。娜塔莉解释道:“在富含有机物的地区,汞往往会与有机物结合...生物体不能将汞排出体外,所以汞会在食物网中积累。永久冻土就像所谓的“完美风暴”,大量的汞被释放到湿地系统,被生物吸收,然后进入食物网。对于野生动物、人类和商业捕鱼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那么,北极永久冻土的融化有积极的影响吗?更多的树木和植被会在北极扎根,从而固定更多的碳并为动物提供新的牧场吗?奥斯本同意北极正在变得更加绿色的说法,但她补充说,对动物种群的研究表明,“更高的温度将增加病毒和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病鹿...北极环境不适合温暖的气候。”娜塔莉还说,许多地区正在经历“冻原褐变”:更高的温度导致地表水蒸发到大气中,杀死植物。还有一些地区会因为下沉而突然发生洪水。“这不是对2100年或2050年的预测。这一切正在发生,”娜塔莉指出。“人们说:‘我们过去常常在那里摘蓝莓。"现在你看那边,看到一片湿地. "

但是娜塔莉不想太绝望。据她说,我们还能做很多事情。北极的命运尚不确定:“国际社会采取的行动将对碳排放量和永久冻土的融化程度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保持尽可能多的永久冻土冻结,我们确实有一些控制。”我们的碳排放不能保持不变,因为北极的生存取决于此,我们的生存取决于北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球上有哪四大“死亡谷”?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有哪四个“死亡山谷”?

地球上有四个“死亡山谷”,分布在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他们的神秘和恐怖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尚未解开“死亡谷”之谜。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弯曲山脉中的“死亡谷”长约2公里,宽约100-300米。那里的地形坑坑洼洼,许多地方天然硫磺暴露在地面上,到处都可以找到熊和狼獾等野生动物的骨头,这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在连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山脉中,还有一个巨大的“死亡谷”,长225公里,宽6-26公里。根据记录,1949年,美国有一个勘探队在寻找黄金,但由于迷路,几乎被彻底毁掉了。几个人在侥幸逃脱后不久也死了。从那以后,许多探险队都去揭开这个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遭遇了不幸,没能找到死亡的原因。然而,科学家从许多死亡中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地狱般的“死亡之谷”原来是动物和鸟类的“天堂”。

那不勒斯和维勒尼奥湖附近还有一个“死亡谷”。

这个“死亡谷”与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死亡谷”完全相反。它只会危及动物和鸟类,但不会威胁人类的生命。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个更奇怪的“死亡谷”。山谷里有六个大洞穴,每个都对人和动物构成巨大威胁。每当人和动物经过这个洞时,它们都会被一种神奇的吸力吸进洞里,无法逃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地球史上最大的生物辐射,原来是它主导的!

全文共 3461 字

+ 加入清单

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个时代,在4.84.43亿年前,紧随寒武纪之后。奥陶纪是地球历史上大陆地区遭受大规模海侵的时代。那是一个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相对激烈的时代。这也是气候差异和冰川发展发生的时代。

在奥陶纪,无脊椎动物如甲鱼等出现在脊椎动物中,但海洋中真正的主角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在那个时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是海洋生物中最重要的群体。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又发生了生物辐射事件,即所谓的“奥陶纪生物辐射”。

从演化水平和分类水平来看,虽然这次大规模的辐射不如“寒武纪大爆发”,但其辐射规模却远远大于后者,后者是寒武纪的3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主要体现在生物门一级的大辐射,而奥陶纪的大辐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有序、科、属一级的生物。

奥陶纪动物群主要由钙质甲壳类腕足动物、三叶虫、半棘皮动物、棘皮动物、苔藓动物、棘皮动物等组成。此外,奥陶纪增加了大量的底栖生物游荡、生态分层和群落复杂性,食物链变得更加复杂和完善。

图1显生宙海洋演化动物群和奥陶纪生物辐射(照片来源:根据詹2017年版杰克·西普科斯基,1978,1981等。)

奥陶纪,各种无脊椎动物“星”竞相发展

奥陶纪海洋无脊椎动物在浅海空前繁盛,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以鹦鹉螺为代表的头足类逐渐取代了稀有的虾类,成为海洋中的新霸主和食物链的顶端。

鹦鹉螺是海洋生物诞生以来最大的“身体”动物,最长可达4米。这是奥陶纪真正的海怪。它的头两边都有眼睛,中间有一张嘴,嘴巴里有颚和有齿的舌头,类似鹦鹉的嘴,所以它被称为鹦鹉螺。嘴巴周围有许多长手腕,手腕上有吸盘。他们可以打猎和爬行。鹦鹉螺始于寒武纪晚期,在奥陶纪达到顶峰。

图2奥陶纪巨型鹦鹉螺(照片来源: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铅笔石动物看起来精致可爱。它的形状很奇怪,有些是树状的,有些像张开翅膀飞翔的大雁,有些像张开的弓,但最奇怪的是网兜状的细网笔石,它的表面布满各种网眼,中间形成一个空腔。

笔石非常类似于今天海洋中的杆壁虫,可能属于半角闪石。铅笔石有两种生活方式。原始的石笔动物就像一棵树,固定在海底,然后向上生长。更高级的笔石动物主要以漂浮方式生活,依靠笔石蠕虫的触角摆动和过滤海水中悬浮的有机物。奥陶纪和志留纪是笔石最繁荣的时期。有时在一个标本中可以看到数百种单独的笔石动物,这表明当时海洋中笔石动物是多么丰富。

图3笔石化石(照片来源:张远提供)

三叶虫在寒武纪已经非常繁荣,新的类型在奥陶纪进化。海洋痞子中的三叶虫有扁平的身体和坚硬的头,很容易挖掘。由于大量食肉鹦鹉螺的出现,一些三叶虫的胸部和尾部有许多针用于防御。其他三叶虫也进化出非常聪明的脊椎动物结构来抵抗新出现的天敌鱼类的捕食。

奥陶纪牙形刺极其多样,达到了历史发展的顶峰。那时,大海是牙形刺的天堂,大量牙形刺生活在那里。

奥陶纪腕足动物也极其丰富,总属数是寒武纪的6倍。华南资料表明,早奥陶世晚期,腕足动物辐射始于浅海细碎屑沉积区,晚奥陶世早期,腕足动物辐射占据了更深的海水环境。

图4腕足动物化石(照片来源:詹)

在此期间,海洋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多样化。

奥陶纪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与生境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在台地环境中,有深穴居的双壳类、浅穴居的多毛类、一些腕足类和三叶虫类、低级无柄底栖腕足类、双壳类等。高级固着底栖棘皮动物、苔藓动物、珊瑚、树状笔石、水平软舌蜗牛、底栖游荡三叶虫、双壳类、腹足类和介形类等。,形成从海底到海面不同高度的生态分层。

此外,在陆架水域、海洋水域和斜坡环境中还有游动的头足类动物,以及漂浮的笔石、可疑来源、几丁质和放射虫。因此,在奥陶纪,从海底到海洋表层水,从海岸到深水斜坡带,生态空间被有效地占据,每个生态空间都有相当丰富的不同种类的生物。

图5奥陶纪海洋生态关系食物网(照片来源:·董等,2009)

在奥陶纪的各种生态类型中,底栖生物是主要类型。例如大量爆发的腕足动物、棘皮动物、苔藓植物、珊瑚和海绵,它们在海床上方的不同水层中移动和进食。与此同时,内生菌的数量也开始增加,一些动物(如鳃亚纲动物)可以挖洞或在海床下12厘米以上的深度钻孔。

奥陶纪,游泳生物和浮游生物开始兴起,如大型游泳生物——头足类和浮游笔石,它们进化迅速,在不同深度的海水生态空间中占据重要地位。

食物链关系“洗牌”

随着奥陶纪的到来,生物界已经建立的食物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不再是统治寒武纪时代的稀有虾。随着稀有虾的减少,它们已经被体型更大、游泳速度更快、更适应环境的食肉头足类动物取代,如直角石足类动物。它们的后代是现代海洋中的章鱼、鱿鱼和鹦鹉螺,这是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它们还以其卓越的游泳和捕食能力在海洋霸主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摄食模式而言,奥陶纪海洋生物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大量不同的滤食性生物。

它们以悬浮物质或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如海底浅层的一些枝角类、珊瑚类和磷壳腕足类过滤器,海底表面的大多数枝角类、单板类和腹足类过滤器,海底下层的钙质甲壳类腕足类过滤器,带有纤毛环,珊瑚和苔藓虫以不同高度的触须为食, 海百合和海百合能以触须(2100厘米)在海底上层为食,这是由于在有纤毛触须的开阔水域和海洋水域中存在着长茎、笔石等过滤物,从而形成海底。大量滤食生物的爆发和食物摄入生态分层的扩大是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重要特征。

奥陶纪增加了一些食肉动物,如头足类动物、帽足类动物、无颚鱼类和在海底移动的海星等。他们中的一些人直接利用各种食肉器官来积极捕猎。

此外,植食性生物也显著增加。除了寒武纪出现的表层和介形类外,在奥陶纪还加入了海胆、一些腹足类、介形类和软壳节肢动物(如核桃虾),以底栖微生物群落为食。与此同时,以海底沉积物淤泥为食的生物继续繁殖,如三叶虫、一些腹足类和介形类。

总的来说,许多底栖和远洋食肉动物的出现以及食草动物群体的增加改善了奥陶纪海洋生物的食物结构。

因此,奥陶纪海洋生物可能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复杂的食物网或食物链。

根据对笔石孔口装饰的功能分析,专家得出结论,笔石可能是许多其他化石物种的食物,其中最有可能的捕食者包括头足类和节肢动物。近年来在浙江和瑞典发现的残体笔石标本,以及在美国奥陶纪地层和瑞典志留纪地层中发现的带有水疱寄生痕迹的笔石标本,为笔石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捕食是三叶虫食性的一种原始方式,主要局限于早寒武世类型。奥陶纪的种类主要包括颗粒摄食和滤食性,因此尽管奥陶纪三叶虫可以在海底自由移动,但它们可能不是食肉动物,而是更有可能捕食的动物。

大多数奥陶纪腕足动物是底栖无柄动物,以过滤食物为食。它们也更有可能成为猎物。美国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化石保存了头足动物留下的疤痕。在浙江西部和江西东部的晚奥陶世腕足动物中,也有寄生在活着的腕足动物壳上的角状环石的例子。

此外,在美国石炭纪地层记录中也发现了头足类动物捕食腕足类动物的证据,早在奥陶纪就可能建立了捕食和被捕食之间的关系。在瑞典,奥陶纪的腹足动物也有被捕食留下疤痕的证据。

地形、地质和洋流的变化是奥陶纪生物大发展的原因。

继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奥陶纪是另一个生物大发展的时代,特别是无脊椎动物的竞争性发展。那么,生物学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早奥陶世,随着气温上升和海平面上升,扬子地台逐渐被淹没。氧气含量高的紫红色泥质灰岩沉积覆盖整个平台。在氧化的同时,原来的平台地形被“改造”成一个相对平缓的斜坡,增加了不同的生态位,为相关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此外,由于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一些来自陆地的岩石碎块进入海洋,增加了海底的营养物质,从而为不同物种的生物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营养来源,导致了奥陶纪第一次生物大发展。

后来,随着华南板块在晚奥陶世向北漂移,沿着冈瓦纳大陆海岸出现了从南极到赤道的寒流,也被称为“冷舌”。受此影响,冷水流给华南板块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分化和繁荣,从而形成了凉水动物群,被记录为一套凉水碳酸盐岩。因此,赤道“冷舌”是华南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背景机制之一。

总之,奥陶纪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时代,为古生代生物的伟大发展打开了帷幕。

谁控制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生物辐射?》

参考:

1.詹,金吉硕,。2013.奥陶纪生物辐射研究:回顾与展望。科学通报,58 (33),3357–3371。

2.荣家峪,黄冰。2014.生物灭绝研究三十年。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4,28。

3.董,詹,范娟新,,刘晓。2009.奥陶纪生物辐射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科学系列D:地球科学,39,129-143。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什么是超级地球?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天文学家总是想在浩瀚的宇宙中为我们找到另一个家,这需要在太阳系之外找到行星。直到1995年,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随后发现了两颗围绕脉冲星运行的行星,这一研究才取得成果。从那时起,大量太阳系外的行星出现在天文学家的视野中。然而,围绕脉冲星运行的行星是不适合居住的,许多其他行星是巨大的,它们是没有固体表面的气体行星,不适合我们居住。

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同时,天文学家也意识到很难找到一颗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他们只能在各种情况下找到靠近地球的行星。因此,超级地球这个词出现了。超级地球通常指行星的大小和质量。它们的体积是地球的1到10倍。这非常重要。它可以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气体星球。超级地球的质量应该是几个地球质量,可以产生一个岩石表面。

HD156668b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首先强调它不是一个气体行星,它的情况可能与地球相似。超级地球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这个名字首先告诉我们,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居住,必须继续研究和观察。随着对它了解的越来越多,就可以确定它是否是一颗适合居住的行星。可居住行星这个术语可以更准确地表明它是否适合地球的迁移。

超级地球不仅是行星本身的问题,还与它周围的恒星有关,它是否处于可居住区,是否有合适的温度和液态水,还涉及一系列数据,如自转和轨道周期。

目前,有几十颗行星可以称之为超级地球,其中最重要的有GJ1214b、开普勒9b、开普勒9C、天秤座的格利泽581g、格利泽581f、格利泽581b、巨蟹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地球一小时的时间及由来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所提出的一项倡议。那么你对地球一小时了解吗?知道地球一小时的时间由来吗?下面是小编来告诉你。

地球一小时节日目的

“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除了交通等必要的灯光,例如:电脑显示屏、电视机等),其最主要目标的不是节电的问题,而是如何遏制气候变暖。

“地球一小时”旨在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企业的一个小小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巨大影响。

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也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各国领导人提供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变革,希望各国首脑达成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

地球一小时时间

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20:30-21:30期间熄灯。

地球一小时的由来

“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16年地球)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在2008年,WWF(中国)对外联络处透露,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大约1000座城市加入活动。

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地球另一边的人是不是头朝下脚朝上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个球体,有些人的心中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半边的人是头朝上、脚朝下,那么地球那半边的人会不会脚朝上而头朝下呢?我们这边的人认为地球那边的人是头下脚上,那边的人也会认为咱们这边的人是倒立着的。平常我们说一个东西在上边,另一个东西在下边,所谓“上”、“下”是相对比较而言。那么,拿什么作比较的基准呢?在地球上我们说上、下都是指相对地心而言的,我们把地心作为比较标准,一个东西离地心近,我们就说它的位置低,它在下面;离地心越远,我们就说它的位置高,它在上面。在地面行走的人比住在高楼里的人离地心近,地面上的人在下边,高楼里的人在上边。和地心作比较,所有的东西都是在上面。整个地球上的人都是脚站在地面上,而头远离地面,就是说都是头朝上、脚朝下。所以,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都是头上脚下正立着,没有人倒立着。

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太大了。大到你根本无法感觉到地球表面弧度的变化,同时强大的地心引力把人体牢牢的吸引在地面上,即便你身处地轴最下端的南极,同样使人感觉不到头向下的感觉。但在太空看南极的人,确实是头朝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另一个地球?NASA今晚发布开普勒最新发现

全文共 2203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宇航局官员今天发布了一条预期消息:美国宇航局将于今晚(7月23日)24点发布开普勒行星搜索计划的最新发现

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开普勒作为“行星猎人”的杰出记录。

开普勒任务是世界上第一个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宇宙飞船。通过观察行星的“凌日”现象,它在天鹅座和天琴座的大约10万个恒星系统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行星。1995年,人类首次发现了太阳系外的行星——围绕其他恒星运转——比如我们的太阳。这些系外行星,尤其是那些与地球大小相似的,是21年前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今天,我们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天文学家已经接近另一个地球,这是他们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艺术家想象开普勒-186f,第一颗被证实大小的行星-地球186f,在一个适宜居住的区域围绕一颗遥远的恒星运行。

自2009年3月发射以来,开普勒任务致力于在“可居住区”寻找类地行星。目前,它已经发现了1000多颗类地行星和3000多颗候选行星。

什么是可居住区?

天文学中所谓的“可居住区”是指围绕恒星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水可以以液体形式存在。由于科学家认为液态水是生命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一个行星在这个范围内,那么它被认为有更大的机会有生命,或者至少有一个生命可以存在的环境。以太阳系为例,总共有8颗行星。只有地球有宜人的温度,这使得水能以液态形式长期存在于地球表面。根本原因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既不太近也不太远,而且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也恰到好处。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围绕太阳的区域被称为“可居住区”。

让我们回顾一下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历史。

1992年,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超级地球”的存在。

2005年,科学家发现了行星“gliese 876d”。但是因为它的“太阳”——红矮星——温度低,光线弱,即使离“太阳”很近,表面温度仍然低至零下200℃。在如此低的温度下,生命几乎不可能存活。

2007年4月,科学家们认为距离地球20光年的红矮星格利泽581的卫星“格利泽581c”可能适合生命存在。

2008年6月,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五个新的“超级地球”,其中三个围绕一颗比太阳稍小的恒星旋转。

2010年9月,卡内基华盛顿研究所和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格里斯581g”可能适合生命。

2011年12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开普勒-22b有望成为“第二个地球”,因为它不仅表面有液态水,还能保持21℃的温度。

2014年4月,美国宇航局宣布,美国科学家首次在一个非常接近地球186度的寒冷星系中发现了一颗行星“开普勒-186度”。它可能含有液态水,适合人类居住,距离地球约500光年。

2015年3月,英国天文学家证实了“超级地球”的存在——格利泽581d,大约是地球的三倍大,是第一颗在太阳系外可居住区发现的行星。“格利泽581d”于2007年首次被发现。天文学家在2010年收到了它的信号。然而,在2014年,美国科学家将这些信号确定为由太阳黑子引起的“数据噪声”,而“格利泽581d”及其轨道红矮星“格利泽581”并不存在。然而,英国科学家用更精确的研究方法证明了格利泽581d确实存在。

Gliese 581 d

在同一个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宣布,在太阳系最大的卫星——木卫三的冰冠下有一片咸海。包括东京大学和海洋研究与发展研究所在内的研究小组分析了土星探测器获得的观测数据,发现在土卫二南极30到40公里厚的冰层下有一个大约10公里深的液体海洋。

人类有可能移民到其他星球吗?

如果我们想移民到另一个星球,我们必须克服哪些困难?

障碍一:寻找宜居行星

作为一个可以接受来自地球的移民的星球,除了水作为生命之源和万能溶剂之外,它还需要至少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是能源。最明显的能量来源是行星或卫星的恒星。以地球为例,阳光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地球上的生命用作燃料。

第二是时间。科学家认为,能够居住在行星上的恒星需要存在至少数十亿年,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让生命进化。地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地球大约有46亿年历史,生命进化了至少11亿年。

此外,要成功孕育生命,行星必须有适合分子循环的外壳系统,恒星有相对稳定的辐射,行星本身有磁场保护生命免受带电粒子风暴和其他条件的影响。

障碍二:如何到达

根据航天飞机目前的速度,它将需要大约15万年才能到达距离地球4光年的行星。如果人类想移民到其他星球,他们必须制造至少和光速一样快的交通工具。据报道,美国空军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秘密研究一种“空间引擎”飞机。一旦测试成功,从地球到火星只需要3个小时,到距离地球11光年的星球需要80天。

障碍3:解决生命支持问题

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在国际空间站种植了100多种农作物。果蝇、蜘蛛、鱼和其他动物也可以在失重状态下生长和繁殖。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应用到可居住的星球上,人类生存的问题将很容易解决。

此外,人类移民到另一个星球后能否繁衍也是一个问题。一位法国科学家发现,在失重状态下,活细胞的重要结构不能正常形成,这意味着人类在接近失重状态下不能长时间生存和繁殖。

此外,所谓的可居住性的定义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有多深?液态水真的是所有生命的先决条件吗?在可居住区外发现了液态水的证据。可居住的行星(卫星)必须位于可居住区吗?如何基于其他溶剂来定义生命的“宜居性”?可居住行星的定义合适吗?人类要回答的问题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ps运用球面化功能制作卫星绕地球效果图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卫星绕球大家都知道,这种效果怎么制作呢,主要运用的是球面功能,通过分层云彩滤镜命令来制作神秘的背景色,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

1、新建一个文档,大小 为400*400.

2、双击图层解锁。

3、编辑——填充——黑色。当然,这步可以在第一步新建的时候同时完成。

4、选择直线工具,粗细为0.2厘米。按住shift键画一条直线。

5、复制直线图层,一共九个。

6、然后把背景图层隐藏了,按ctrl+e把其它图层合并。

7、然后复制一下形状。

8、选中副本,然后图像——旋转90度,顺逆时针旋转均可。

9、选择椭圆选框工具,按住shift+alt从中心位置拉动,画出一个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红地球高光液好用吗 红地球高光液滋润吗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这个品牌的高光喝粉底液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使用的人有很多,那么红地球高光液好用吗,红地球高光液滋润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红地球高光液好用吗

第一次使用这种液体高光真的惊喜了!高光液是类似于面霜的质地,上脸可以和粉底很好的混到一起,时间久了也不会和底妆隔层,很适合我这种干皮,也不像粉质高光会有一丢丢显毛孔。而且上脸真的很柔和完全不是油腻腻或很浓的妆感,每个角度都能让皮肤看起来亮亮透透的!选的这个是粉色的偏光超好看了像贝母的光泽,也不会挑皮,在阳光下看起来就是天生皮肤透出来的光泽感!

红地球高光液滋润吗

红地球高光液上脸后真的就是自然好肌感,很日常但是又透露着由内而外的淡淡光泽感。用到的是H01珍珠色,珠光白色液体状还有微微的偏光。质地很水润,极易推开,能够很好的和底妆融合,服贴度很高,挤一小点就能轻松打造日常自然光泽。喜欢水光肌或者亮一点的小姐姐可以叠加几层。

红地球高光液使用方法

液体高光不同于粉状高光,要用在定妆之前才能看到她的光泽感!如果定妆之后用的话那块区域就会斑驳,甚至毁掉底妆。可是上好液体高光以后再定妆的话,光泽又会消失!所以使用的方法是:上完底妆等粉底稍微干一些,再上高光液,喜欢夸张一点的可以挤两泵。定妆时避开涂高光的部位!毕竟涂高光的地方是小部分适当避开,这样就可以把它的光泽展现出来啦!或者选择用定妆喷雾定妆。

红地球高光液使用评价

个人觉得半泵的妆效是最好看滴,轻轻点涂拍开不会很夸张。刚刚好涂额头,眉骨,鼻梁,颧骨和上嘴唇位置。这一罐可以用很久的感觉,所以有时候还会用来涂锁骨和肩膀,整个人都在发光。隐藏式的压泵也很卫生,盖子向右旋转就可以按压了,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上完高光之后要用散粉定妆的话避开有高光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地球每年有多少土地沙漠化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沙化土壤正以每年平均大约60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有10亿以上的人靠砍伐森林、过度开垦等来维系生存。土地沙漠化大都是人类最贫困的地区,40%以上的陆地表面受到荒漠化的影响,经济损失每年高达423亿美元。

荒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公顷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吨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为争夺不断减少的旱地资源还会引发地区冲突和更广泛的紧张局势,上百万人被迫迁徙会造成被遗弃地区的社会崩溃,并给日益拥挤的城镇带来不稳定的危险。

今天小编对地球每年有多少土地沙漠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地沙漠化如何防治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火星表面出现巨大笑脸图案,还正对着地球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据这位天文学家说,他也无意中发现了笑脸。根据他的观察,带有笑脸图案火星表面正对着地球。他说:“这感觉像一个外星人的笑话。他们在火星上画了一张巨大的笑脸。”

据报道,这种笑脸图案看起来非常类似于20世纪60年代纽约电台推出的黄色笑脸。

报告指出,这位天文学家不会透露他的名字,只是用“加利福尼亚”作为他的代号。他于4日在谷歌火星上制作了一个他发现的视频,并将其发布在Youtube上,称这是大自然的又一个不可思议的作品。

视频网站对网民做了一个小调查,问他们“这张笑脸是什么意思?”从反馈来看,36%的受访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25%的网民说他们不知道,21%的人认为外星人想和地球上的人交流,18%的人认为这是“加州”伪造的,或者是“谷歌”开的一个小玩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又发现超新星?能毁灭地球的魔头何止这些

全文共 2593 字

+ 加入清单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天都有无数的恒星诞生,无数的恒星死亡。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已经有46亿岁了。在这漫长的46亿年里,我们出现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命出现了。那么让我们打开一个大脑洞:地球可靠吗?它会活到世界末日吗?它会死吗?

答案令人沮丧:是的!

谁?谁会杀死我们的星球?

魔鬼1:我们的大老板——孙

睁大眼睛。是的,你是对的。地球的第一杀手是太阳!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一切都在太阳上生长”。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太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它给我们提供光和热,它给我们提供食物。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

然而,“成功也打败了萧何”。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太阳在40到50亿年后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到那时,太阳会长得像气球、水星、金星、地球一样大...都将被肆虐的太阳吞噬!科学家称这种太阳状态为红巨星。

吞噬作用?太阳能张开它的嘴吗?它吃很多吗?——这样想太吃货了!然而,被消化成渣的命运是一样的,因为太阳是一个大火球!

地球附近的红巨星

被一个数千度的火球吞噬,让人感觉到金刚和jv。那时,地球将迅速解体,最终成为宇宙尘埃的一部分。

动画诠释:太阳将在50亿年后成为吞噬地球的红巨星

黑仔2:凶猛的狙击手-超新星

这是一颗名为WR104的恒星。它位于人马座。它离地球的距离是8000光年。它的质量是太阳的25倍。它是一个红色的巨人。它也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红巨星,随时会爆炸。

WR104星,这个巨大的风车有一天会毁灭地球吗?

也许你会说800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爆炸时会爆炸。它和地球有什么关系?

是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天文学中,大质量恒星的爆炸被称为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常见的事件。天文学家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来自宇宙各处的超新星爆炸。它爆炸了它,并不影响我们过我们的小生活。

超新星爆炸

然而,注意:当超新星爆发时,伽马射线爆发将被释放,这是宇宙中最猛烈的能量。

伽马射线爆发并不是无规律地向各个方向爆发,而是主要集中在恒星的极地区域。所以每个超新星都像一个神枪手,它的子弹只朝特定的方向发射。如果你不在这个方向,那么你可以放心,但是如果你碰巧在超新星的“范围”内,那么悲剧就来了。伽马射线爆发经过的地方,一粒草也不剩!8000光年的距离不能让我们更安全。

地球上第一次生物大规模灭绝发生在6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当时地球上75%以上的生物消失了。有证据表明,这一次生物的灭绝碰巧是伽马射线“剑”指的是地球。

超新星爆炸可能随时发生在巨星WR 104上,而地球正处于危险的伽马射线爆发中。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津津有味地吃早餐时,你会突然看到天空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亮...然后,没有然后。几秒钟后,地球上的人类将会灭亡!也许有些人只是碰巧在一个很深的地下矿井里,所以他们可以逃跑。然而,他们很快会发现地球上的空气不再存在。伽马射线爆发破坏了大气层,这些幸存者将因缺乏空气而窒息而死。

WR104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危险的恒星。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当我们看到它爆炸时,这是集体游戏结束的时刻。伽马射线以光速传播。

超新星爆发时会发出伽马射线。

黑仔3:懦夫的朋友——木星

在太阳下,木星是太阳系中的“团队成员”。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也就是说,如果木星被掏空,它可以完全容纳1300多个地球。

木星

木星离地球相当远,应该能够与地球和谐相处。但是没有绝对的世界。如果有一天木星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会发生什么?

在重力的作用下,木星开始沿着螺旋轨道移动,慢慢接近太阳。在这个过程中,它将穿越地球轨道。

一旦木星接近地球,在其范围内,木星将无情地露出它的尖牙,用强大的万有引力把地球撕成碎片,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财产,从而使地球成为历史。

飞马座51和它的“木星”,这是一个杀手

如果两颗恒星不是那么近,木星肯定不会“说话”。但是没有什么值得感谢的。木星将利用重力迫使地球改变轨道。从现在开始,地球将被从太阳系中抛弃,并将独自在宇宙中游荡。

尽管木星在我们的太阳系中相对诚实。但是在其他“太阳系”中,像“绵羊对霸王龙”这样的“木星”很常见。换句话说,在一个恒星系统中,像木星这样“在一颗恒星之下,高于所有恒星”的行星大多不愿平庸,上演了一场从“好人”到“杀手”的闹剧。

最后,老板采取行动压制他团队中的犯罪分子,这样木星杀手的结局将被他们的“太阳”吞噬。

黑仔4:宇宙流浪者-小行星

地球对地球的影响,无数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场景,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吗?

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轨道。一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交叉或者非常接近地球轨道。我们称这些小行星为近地小行星。

阿凡达富含铁矿,形状不规则,被称为“肥香蕉”

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是eros,由德国科学家维克托于1898年观测到。它离地球最近的距离是2500万公里,比火星近得多。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帮助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行星

然而,这个距离仍然是安全的,真正的危险是那些距离地球几十万公里的小行星,因为小行星的轨道很容易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几十万公里,在宇宙不远的地方,那些大胆的小行星,也许会一头扎进去。

小行星撞击地球示意图

2004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的近地小行星,直径394米,大小约2个足球场,它已经属于天体中的“微胖”世界。根据计算,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将在地球上方29,000公里的高度经过地球。2036年4月13日,它可能会与地球相撞。一旦撞击地球,它将摧毁地球上90%以上的生命。当然,如果是这样,我们人类也不会幸免。

小行星飞过地球

天文学家将阿波菲斯命名为希腊神话中邪恶而具有破坏性的恶魔。在我们国家,有些人还把它的名字翻译成了蹂躏者号。天文学家现在正密切关注包括蹂躏者号在内的近地小行星,以便提前预测可能的危险。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曾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天啊。吓死本了!

以前,仰望星空,我觉得宇宙是浪漫而和平的,有隐藏的危险和危险。吃一袋麻辣面,然后大吃一惊!

不要害怕!别紧张!

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离现在还有40到50亿年。你孙子的孙子们不会遇见它。“隔壁的小木”,人家不是还守着自己的职责吗?至于一些想要“亲吻”地球的小行星,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它们。有人说发射人造卫星并让小行星着陆会迫使它改变轨道。有些人说没有办法发射一枚强大的导弹并击败它。

然后你说超新星真的爆发了。肿胀怎么办?-在它爆发之前,好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球上哪来那么多碳?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多次被闯入大气层并撞击地球表面的巨大小行星几乎毁灭。然而,似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在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撞后诞生的。例如,类似水星的“胚胎行星”撞向地球。最新研究发现,碳,地球上所有生命形成的基本元素之一,可能是由44亿年前的灾难性事件引起的。

研究表明,这颗“胚胎行星”的直径约为4800公里,在撞击地球后,它会与地球的核心融合,从而为地球带来生命诞生所必需的碳和钻石等珍贵物质。碰撞还产生了放射性铀和钍,它们产生的热量驱使地核中的熔融铁成为“发电机”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它表明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取决于几十亿年前如此微小的影响。

地质学家一直困惑于为什么地幔和地壳含有如此多的碳。地球形成后,大部分碳被煮沸、蒸发或锁在地核里。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的石油学家拉杰迪普·达斯古普塔(Rajdeep Dasgupta)说:“如何解释碳等挥发性元素为什么会留在核心之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富铁合金对碳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它们可能被蒸发或锁在核心中。我们认为,地球核心由铁、镍、碳和其他元素组成的传统理论需要打破。

研究人员进行实验来测试硫或硅如何在巨大压力下改变铁对碳的亲和力。结果表明,碳被排除在地核之外并转移到地幔,这也是硅酸盐形成的因素之一。当研究人员绘制出不同硫和碳浓度下碳的相对富集图,并将其与地幔中的发现进行比较时,惊人的假设出现了。他们认为形成硅核的类汞“胚胎行星”与地球相撞并被地球吸收,从而使地球的地幔富含碳元素。

这一发现补充了月球诞生的理论。据信,月球形成于45亿年前,是一颗名为忒伊亚的行星与地球碰撞的副产品。许多科学家也相信生命本身,或者至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水和氨基酸)也是由其他天体带到地球的。最新的研究发现,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更依赖于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地球上流量最大的是哪条河?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量最大,流域最广。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向东流。它沿途有1000多条支流,全长6437公里,最后流入大西洋。据估计,亚马逊河占地球表面总流量的20%和25%。亚马逊河河口宽240公里,洪水期间每秒钟有18万立方米的流量,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释放的水量如此之大,以至于距河口160公里以内的海水也变得更轻了。它每年向大西洋注入约6600立方千米的水,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海洋的水总量的1/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陨石撞地球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陨石掉落地球表面的事情其实发生过很多次,只是质量比较小的陨石其杀伤力还是有限的,而陨石撞击地球它的杀伤力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直接撞到地球表面,下面来看看陨石撞地球的原因是什么吗?

陨石撞击地球就像一个小铁块会撞附近的的大磁铁一样,由于地球有对离地球太近的物体有引力,当陨石运行的轨迹离地球过于近时,就会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最终会使陨石撞击地球。

其实陨石撞击地球会间接性的诱发一系列的深远地球灾难,往往地球的环境系统就会遭到陨石的破坏,像是生物圈的大型灭绝事件,这种灭绝事件往往就是陨石和地幔柱两方面造成的。地幔柱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将大量的地球深处的毒气体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释放进了大气圈里面,像是二氧化碳以及甲烷气体,这就造成了温室效应剧增,地球的气候系统就会紊乱,而在这个过程中陨石撞击事件就成为了地幔柱的合伙凶手,因为这种现象陨石也能够形成地球的这种效应。

以上是小编介绍陨石撞地球的原因是什么的内容,本网自然灾害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天文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可以更好的保护家人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月球最大平原或非撞击坑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月球平原有美国那么大。天文学家过去认为这个地方是海洋,所以他们称之为“风暴海洋”,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月球历史上最大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其次是一些小行星撞击。

现在,通过分析这个直径3200公里的古老火山区的重力图,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平原根本不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口。这项研究揭示了月球表面下的月球地壳特征,表明在该区域的边缘有直线和交叉角,类似于一个矩形结构。这种形状很难归因于小行星碰撞——后者会产生更多的圆形边缘,这可能是月球地壳内部地质活动的结果。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2012年底结束的美国宇航局重力回收和内部实验室(圣杯)的数据。圣杯的两个探测器测量了月球引力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月球地壳密度和平原下面地形的变化引起的。

这张地图揭示了平原玄武岩下的异常现象,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月球形成并冷却后的一段时间,即大约40亿到30亿年前,大量高温岩浆从月球内部向外膨胀。岩浆和月球表面的温差导致月球表面出现许多裂缝,形成了所谓的“岩浆管道系统”。在今天的“风暴海洋”区域冷却后,从这些“管道”喷出的岩浆形成了奇怪的形状。

研究人员还建立了一个模型来模拟两个GRAIL探测器获得的重力数据,结果也支持了最新的解释。

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道了这一结果。

领导这项研究的戈登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行星科学家杰弗里·安德鲁斯-汉纳(Jeffrey Andrews-Hanna)是圣杯科学项目组的成员,他说这一发现出乎意料。他说:“裂谷地区在月球上并不常见,尽管我们在地球、金星和火星上都可以看到它们。”

科学家以前认为“风暴海洋”很可能是一个撞击盆地,因为它海拔低,成分独特,包括铀、钍和钾等高于平均水平的元素,以及看起来像残余边缘的破碎表面结构。但是安德鲁斯-汉娜和同事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他们推测,该地区放射性元素的高浓度使其比周围环境更热、更冷。研究人员说,随着该地区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小,月球外壳的边缘将会拉长,形成具有独特矩形图案的山谷。

安德鲁斯-汉娜强调说,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类似于土星的卫星土卫二。他说,尽管卫星之间有许多差异,但类似的物理过程仍然是可能的。

但是为什么在月球早期高温岩浆会向外膨胀呢?研究人员表示,这仍是一个谜,可能是因为月球深处的元素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或者可能是一个大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引发了火山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