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是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8篇】

浏览

3701

文章

8

篇1:毒草食用中毒怎么办 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毒草中毒之后应该洗胃进行导泻,重症腹泻者还需要选择灌肠操作。在经过这一类的方法之后,还需要选择解毒药治疗,其中会包括阿托品可以选择皮下注射,然后每相隔1~2个小时重复一下。一般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物中毒,还有有毒植物中毒。

细菌性以及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是指这些食物受到细菌感染,里面就会含有着活细菌。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都是出现在夏秋季节,比如说6月份到9月份,这两个季节天气潮湿,温度较高。细菌在各种动植物上全部都会快速的生长繁殖,如果储存不正确,烹饪不正确,随时都可能会导致中毒。另外其中也会包括亚硝酸盐,化肥,农药,还有铅元素等等,把这些化学物质放入到食品中,可能就会导致食物中毒。

有毒动物中毒

有人喜欢吃河豚鱼,还有生鱼胆,殊不知容易会导致中毒。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吃完之后不仅会中毒,甚至随时都会危害到自己的性命。在面对这类情况时,都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不应该盲目的操作,以免危害到个人的性命。

有毒植物中毒

毒蘑菇,生扁豆,发芽土豆以及苦杏仁,都有可能会导致中毒。这主要是因为在种植还有储存以及加工过程中方法不正确,没有有效去除食物中的天然毒素,在无形之中就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其中包括霉变的甘蔗,霉变的玉米,还有霉变的花生等等,可能会因为出现霉菌污染而导致大量的霉菌危害到个人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食物中毒的危害很大,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化学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有哪些?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在感官无异常,但含有较大量化学性有害物的食物后,引起的身体出现急性中毒的现象。化学性有害物包括有毒金属、农药如有机磷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亚硝酸盐、砷化物等。化学性食物中毒有发病快、潜伏期短、病死率高的特点,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常见的几种化学性食物中毒包括一些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等,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有机磷引起的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砷化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等。

食品被较大量的化学物质污染是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可能污染食品的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有:金属及其化合物,如砷、铅、汞等化合物;农药如有机磷、有机氯、砷制剂等;兽药,如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工业用有毒物质,如甲醇、甲醛等。大多数引起食物中毒的化学物质具有在体内溶解度高,易被胃肠道或口腔黏膜吸收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食物中毒都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下面为大家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有哪些,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在1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长时间存放就容易引起变质。另外把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的温度下长时间贮存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部位的温度未达到70摄氏度。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此外,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中心部位温度不到70摄氏度以上及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了,要多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要是出现了这些症状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救治,想了解更多的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请到,我们为你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食物中毒是最为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对于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赶紧收藏吧。

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清洗和消毒。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食物中毒的原因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来临,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是细菌、真菌生长繁殖的良好时机,同时也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加强预防食物中毒措施之前,首先来了解下几个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①生熟交叉污染;

②食品贮存不当,导致腐败变质;

③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加热;

④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毒蕈(毒蘑菇)、发芽马铃薯(土豆)、河豚等;

⑤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

⑥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⑦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瓜果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⑨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⑨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完全去除,如没有烧熟焖透的扁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普及家庭婴儿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症状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人过一段时间就会饿,饿了就需要吃食物,而食物的安全健康问题就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值得思考的地方。婴儿是我们爸妈最心疼你的宝贝,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就怕宝宝生病,可实物中毒却是宝宝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普及家庭婴儿食物中毒常见原因症状

家庭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

*不适宜的做饭方法

*保存食物方法不当

*没有养成随时洗手的好习惯

中毒时最常见的症状

*婴儿食物中毒后情况一般会比大人更严重

虽然婴儿很少会因为吃生鱼片之类的生冷食物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但因为对病菌的抵抗力很弱,婴儿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后,很容易会发展成比大人重得多的病症,这是婴儿食物中毒的特点,需要十分注意。

*婴儿食物中毒最主要的症状是呕吐和痢疾。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诊,切勿自行诊断和用药。食物中毒时,病毒进入体内一小时后会引起腹痛,痢疾,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其中典型的症状是呕吐和痢疾。婴儿容易因此造成脱水,妈妈们必须注意这一点,应注意补充一些含有糖和电解质的液体,例如口服补液盐。到医院就诊时应该将带有排泄物的纸尿裤作为向医生提供的诊断材料一起带去。但是,为了防止引起二次感染,要用塑料袋把纸尿裤密封好。

不要试图用鼻子和眼睛来判断食物是否变质

食物是否受到细菌的污染仅凭颜色和气味是很难判断出来的。所以即使只有一点“担心”、“奇怪”的感觉都要下决心把它扔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夏季儿童常见食物中毒原因有哪些,如何急救?

全文共 1381 字

+ 加入清单

食物中毒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能够吃的食物范围越来越广,营养吸收更加全面。照例说这应该是好事儿,但此时很多家长对宝宝的饮食安全开始放松了,这就增加了宝宝食物中毒的几率。那么夏季儿童常见食物中毒原因有哪些,如何急救

常见食物中毒举例

1.变质的奶及奶制品

原因:奶及奶制品储存不当,如放置在室温28-30摄氏度的环境中4小时以上,易致奶液中产生数量可致中毒的细菌毒素。

中毒表现:宝宝吃完奶后2小时左右,出现呕吐(严重可吐出胆汁和血性胃液)、腹痛、腹泻等症状。

2.变质的鱼虾

原因:主要是鱼虾死亡后储存不当或烹调未烧熟煮透导致。

中毒表现:宝宝进食后5小时左右,出现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为粘液便或粘血便,失水过多者容易引起虚脱。

3.蔬菜、水果等生食

原因:生食食品加工和存放不当会导致细菌污染及大量细菌繁殖,宝宝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加工不当的原因多为:存放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未严格分开使用;原料未彻底清洗干净;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操作间卫生状况差等。

中毒表现:潜伏期10小时左右,有些宝宝一两个小时内可能就发病,有些宝宝一两天后才发作。除了胃肠道症状,可能还会出现发烧、全身无力等症状。

4.四季豆

原因:四季豆又叫菜豆、扁豆、芸豆、刀豆等,品种很多,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四季豆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它们对人体消化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并对红细胞有溶解和凝集作用。如果加热不透,毒素不能被破坏,可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中毒多在进食4-8小时后发病,潜伏期最短为30分钟。一般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四肢麻木、肌颤、心慌等,重者有流涎、出汗、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神志恍惚或昏迷等类似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

5.豆浆

原因:生豆浆含有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食用30分钟之一小时发生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头晕、乏力等。豆浆经过充分加热,可以消除以上两种物质,安全饮用。

食物中毒后如何急救

很多食物中毒在发现并送往医院往往耽搁较长时间,所以食物中毒早期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食物中毒后常变为腹部不适,腹胀、腹泻,随后可能出现呕吐等症状。如果全家吃了同样的食物,可能表现为全家人一起发病,更好甄别。

1.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症状出现的宝宝,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在急救车来到之前,妈妈可以采取按压舌根催吐,或让宝宝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2.补水

宝宝呕吐、腹泻严重,再加上夏季出汗量大,宝宝很容易脱水,所以要注意补水,最好补充口服补液盐,目前市面上有三种产品,口服补液盐Ⅰ、Ⅱ、Ⅲ代,儿童推荐使用Ⅲ代口服补液盐,低渗低张液,安全。如果买不到,可以自制,方法一:米汤500ml+1.75g细盐。方法二:白开水500ml+1.75g细盐+10g葡萄糖。

3.保留食物样本

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宝宝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最常见原因

1、亚硝酸盐与食盐相似,个别餐饮单位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会引起急性中毒。

2、在食品加工时,常用亚硝酸盐作为某些鱼、肉加工品的发色剂,有时放得过多,就会引起中毒。

3、投毒

4、发生中毒的另一原因是蔬菜:①进食存放过久的熟菜如夜菜,室温越高,放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②进食贮存过久的蔬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绿叶蔬菜存放一天,其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几倍;③腌制不透的酸菜:酸菜在腌渍完毕的2至4天,亚硝酸盐含量开始增高,7至8天含量最高9天以后逐渐下降。如果盐浓度在15%以下,初腌制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会更高。

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要知道饮食不当就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想了解更多的知识请到,我们会告诉您食物中毒如何预防。更多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