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专家称保障房房价影响中国房价还需8-10年精选三篇

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银行利率下调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

浏览

6907

文章

3

篇1:专家称:保障房房价影响中国房价还需8-10年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保障房价中国房价到底影响大不大?专家城保障房房价影响房价还需8至10年。

从政府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到“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再到“决不让房价反弹”,房价始终是衡量房地产调控成效的唯一标准,随着大批保障房竣工入市,各界期待着保障房能够发挥平抑房价的作用。但由于开工与竣工存在时间差,在保障房大量开工的同时,竣工入市的保障房规模却仍难以对抑制房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80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77%,基本建成的保障房数量则为360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72%。数据反映出,比期内保障房开工数量超出了竣工数量六成。以江苏为例,根据《扬子晚报》的报道,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各地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2.99万套,但竣工数量仅为8.2万套,同时有4个城市未达50%的竣工任务,还有7个县(市、区)竣工套数为零。当外界普遍关注保障房开工指标完成情况的同时,竣工情况也许更值得关注。而另一方面,即使部分已竣工入市的保障房也仍然面临空置的现象,令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保障房直接入市带给商品房价格的冲击,增加保障房用地供应也一直被寄希望从土地源头对房价起到抑制作用。国土资源部最新发布的全国保障性住房落实情况显示,截至7月末,全国保障性住房供地落实率达到了80%。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还显示,近3年来,全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成逐年增长势头。2010年全国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2.51万公顷,2011年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4.36万公顷,2012年计划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4.76万公顷,为年度测算需求的1.76倍,今年计划供应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占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近三成。然而土地供应对房价的影响也存在滞后效应,难以立刻撼动房价。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对媒体大胆预测,只有保障房的套数占到商品房一半左右的时候,商品房的价格才不会增长,而这个时间还需要8至10年。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在短期内能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房价也会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印度推迟中国专家签证审批 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印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是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双方之间的一些分歧和矛盾,导致两国之间的合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对于印度政府对中国专家签证的限制和审查,中方表示关切和不满,并呼吁印方为中方人员赴印度提供必要便利和协助。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采取措施应对印度政府的限制和审查,以保护自身利益和安全。

中印经贸往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印度投资兴业。但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赴印投资设置了诸多限制,其中之一就是对中国专家签证的审批进行了拖延。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政府对中国公民入境实行拖延审批的政策,导致中国专家无法按计划赴印工作。

除了对中国专家签证进行拖延审批外,印度政府还采取了其他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和业务。例如印度政府曾以“安全问题”为由,拒绝了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多个投资项目。印度政府还对中国企业进行了税务审查和调查,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对于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赴印投资的限制和审查,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关切和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中方对印方限制中国公民入境印度的做法表示不满,希望印方能够为中方人员赴印度从事经贸、投资等活动提供便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也多次发声,呼吁印方放宽对中国公民的签证限制。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言人表示,希望印方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中国公民的签证申请,为中方人员赴印度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协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买房不影响正常消费?专家:房价不怕打压

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一直有传,中国有4亿房奴。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小编先是一惊,真有这么多吗?后来细想觉得也合理,近些年房子溢价速度很快,14亿总人口想要解决居住问题,大多都得通过贷款的方式买房,抛去一部分有房的、一小部分全款的,有4分之一左右的人在还房贷似乎也能说得通,这可真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

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而言,房价是遥不可及的,别说全款,就是首付也得咬咬牙。因此,若想有生之年住上新房,必然要走上房奴之路。有房的人为了还房贷是无法心安理得去享受生活的,而无房的人更是想方设法的节衣缩食凑首付。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不敢吃好的、不敢休闲娱乐,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是都市中青年的真实现状。

不过,继“买房爱国”、“农民进城”、“城市化拉动内需”等观点以外,近期又一专家力挺楼市,并提出了新的观点。7月3日,同时兼顾房地产经济金融专家、北大经济学教授、“中国房地产之父”等名誉的孟晓苏做了主题演讲。这次他一改从前理性正常的言论,句句力挺楼市,观点落地便引发了热议。总的来说,他的话表达了3点:一是中国人有钱,二是买房不影响消费,三是房价不会落。接下来,我们具体来说说。

首先,中国有钱人是多的,负债并不高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来源于《2018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中国老百姓的财富仅次于美国,房产净值占中国家庭财富66%,负债率仅9%。而孟晓苏认为:9%是低负债,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国民经济如果发展的话,需要加杠杆就要加在居民一端,这样可以形成购买力。

不过,结合现实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近些年官方一直都在强调,要防贷款等金融风险。因此,当下老百姓加杠杆并不低,负债压力对于很多普通家庭而言都是巨大的。

其次,买房并不影响老百姓正常消费

孟晓苏认为,买房本身就是消费,且居民购房不仅是消费,还能通过“传导效应”拉动多项支付。这话虽然看起来没毛病,但细想其实是有些偷换概念了。此消费非彼消费,对于刚需来说,买房是一次性透支消费,买来自住,基本不会涉及到转手增值,更无法刺激到其他行业的消费。而人们的生活不能仅仅围绕着房子,而不顾其他方面。

虽然房地产行业确实对我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物极必反,整个行业的性质已开始发生变化,好好的实体行业生生被掰成了“虚拟货币”,架空的起飞能坚持长久吗?房子几乎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全部资产,被套牢的无法变现,除了基本吃穿之外,如何保持正常消费其他呢?

最后,房地产不怕打压,价格不会落

孟晓苏表示:一线城市房价最近下降,这需要引起警惕,需要提示那些地方不能再打压了。房价是降不下来的。我们需要面对房价攀升的做法,是加强供给侧改革,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这样才能解决低收入的住房问题。

的确,“房住不炒”的目的仅仅是稳房价,也无法保证能让人人都能买房,大力扶持保障性住房供低收入群体居住是对的,但未来房子还会继续攀升那么多,诸葛小编确实不敢苟同。楼市监管是长期、坚定、不会放松的,未来大升大落的可能性不大了。公开与官方立场相矛盾,不是自找打脸吗?

小编给未来两年计划买房的人3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买房买的是土地。因为,房子的价值并不是建筑成本决定的,而是由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房子的价值,所以地段很重要,在经济范围允许的情况下买最好的。购房者可以多关注当地的土地拍卖信息,看开发商拿地价涨了还是跌了,就能初步判断房价走向。千万别贪便宜,房地产行业没那么多漏可捡。

第二点建议:买房买的是人口。在异乡买房,尽量选在有人口托底的城市。今年年初,二线城市为何会上演抢人大战?一方面是需要人才来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要自己当地消费,把行业盘活。之前不温不火的二线城市,由于人口流入量的增多而变得异常火爆。而像一些人口流出量较大的四五线小城,则被爆出“菜价房”,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第三点建议:买房买的是资源。就业、教育、医疗、商业、公共服务是一个成熟都市必备的资源,而很多人买房也是为了上学和就业更方便,如果在荒芜的地区买房,倒不如在闹市租房来的值得。如果无法选择绝对地段,至少也要在同段位的地段里,找资源最好的相对位置房源。

买房不能一蹴而就,应该货比三家,分析性价比,同时也要量力而行。记不住的话建议收藏,有需要时随时能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