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丝绸之路古道遗址【经典20篇】

茶马古道是个旅游的好去处,趁着五一长假的到来,大家不妨去茶马古道玩玩,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古道遗址,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594

文章

1000

篇1:榨子母码头遗址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榨子母码头遗址为宜宾市文物保护单位。

榨子母码头遗址位于翠屏区南广镇陈塘关社区,建于清代。

码头长约200米,宽约25米。码头上留存文化内涵丰富,有多处石刻、水文标识、石梯步、拴船只用的石鼻子。

南广河注入长江西侧有多块巨石,枯水期时,巨石距江面约10米。其中最高的一块4米见方,不规则形巨石南立面阴刻有繁体告示四行:“奉/县主设渡口界/上下船支只不/得占此”, 其中“县”“设”“船”“只”“占”为繁体,字径约17厘米。石刻右侧阴刻有方框形水文标识并标有“Ⅹ”“Ⅺ”罗马字样,“Ⅹ”与“Ⅺ”之间相隔10个方形框,每一小格长、宽均为10厘米。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石门关福国寺遗址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关福国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门关福国寺遗址

福国寺位于石门关下,该寺前身原名药师寺,《徐霞客游记》中有记述。确切的始建年代无考。经兵燹后,相传为明末遗老徐伟父子重建,东西横列二殿,南北纵建八阁,分门庭及后院,全面积3

000平方米。1931年后,培修寺宇、修佛铸钟、培植花木,规模更大。旧属鸡足山佛教会所辖,缅甸、柬埔寨行僧,西藏-曾来此参拜过。1958年起,寺院遭破坏,至1961年,毁坏殆尽。1980年后逐年修复。今已复建前殿、山门,规模宏大,香火旺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神秘丝绸之路包含了哪些地方?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神秘丝绸之路包含了哪些地方

神秘丝绸之路包含了哪些地方?

世界古代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53年,罗马的执政官克拉苏,鲁莽地率领7个军团杀向东方。途中遇上安息(伊朗)人抵抗。安息人吼叫着蜂拥而上,将罗马军队层层包围。天将正午时,安息人突然展开红艳艳的丝绸军旗,向罗马军队发起冲锋。罗马人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仓皇溃逃。罗马人后来获悉导致他们惨败的前所未见的丝绸军旗,并非安息所产,而是一个遥远的民族创造的,这个民族就叫“赛里斯”即“丝国”。这个“赛里斯”,就是中国。

神秘的“丝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向往,中国和亚欧各国人民因此共同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起,经过河西走廊,沿着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通向西域和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交通要道。它曾经把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以及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联结起来。中国的美丽丝绸、蚕种和丝织工艺,以及火药、造纸、印刷术等通过这条文明之路传到了西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其有关的西方文化艺术,又顺着这条文明之路流入我国中原地区。现在我们常吃的许多蔬菜如胡萝卜、菠菜(即波斯菜)等都是古代由西方传入的。

高昌与楼兰是丝绸之路上保存下来的两处重要文化遗址。高昌故城在今吐鲁番东约20余公里处,城分内城、外城和宫殿,布局略似唐代的长安城,城内建筑遗址遍布。高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商业都会,最盛时人口有3.7万人。在这里出土的隋唐时期文物中,有《毛诗》、《论语》、《孝经》、《三国志》等手写本古籍和一些佛经。

楼兰是西域的一个古国,在丝绸之路上,曾经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发挥过重要作用。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良马、葡萄、珠宝及其他特产,最早就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的。在罗布泊以西、孔雀河南岸的楼兰古城,后来由于罗布泊的沙化和流沙的逐步蚕食,早已静静地沉睡在沙漠中。

喀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要站,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当年,东来的骆驼商队和友好使者,在翻过帕米尔高原之后,要在这里休息和分发货物。西去的商旅,在饱尝了玉门关外的风沙之苦后,也必须在这里稍事休整,做好翻越葱岭的物资准备。因此,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喀什日益繁荣起来,“楼房层列,车水马龙”,成为当时我国西部的国际市场。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过多年的建设,喀什已面貌一新,成为南疆的第一大城市。城市建筑面积扩大一倍,人口增长到12万多,昔日丝绸之路上的这颗明珠,今天又重放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青江驿遗址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青江驿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青江驿遗址位于会宁县太平店镇青江驿村青江驿街道。

青江驿遗址为第二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西至青江驿街道双界公路东侧20米,南至312国道北侧20米,北至通社便道,东至双界公路东侧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太平店镇:太平店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南接静宁县高界镇。国道312线和建设中的罗(汉洞)—定(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会宁县城30公里。现辖12村93社4448户21060人。境内有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居住。全乡流域面积13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364亩,其中梯田6.9万亩,农业作物以豌豆、扁豆、荞麦、莜麦、小麦、玉米为主。境内梁峁连绵,沟壑纵横,属典型的二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洋关遗址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洋关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与法帝国主义相继签订屈辱的《天津条约》,《中法续订界务商务条约》等,法国取得开设《蒙自正关》特权。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派工程师吉理然率人勘测滇越铁路路线,强占民居,强拆民房,引起民众公愤。

大屯人杨自元(彝族)很快与志同道合的沈恩彩,李弯三等组织数千民众,手执长矛,大刀,于5月14日晨,直逼蒙自洋关。法领事宋嘉铭等负隅顽抗,杨自元率众聚集茅枯,火烧洋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杨家村遗址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杨家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村遗址位于陕西省眉县马家镇。

遗址面积不详,文化层厚1米以上。1983年发掘三座土坑墓,出土陶器钵、罐、尖底瓶、葫芦瓶、细颈壶、杯等,石器有斧、铲、球等,共存35件,属仰韶文化史家类型遗存。地表散布有西周灰陶绳纹鬲、罐、盆残片。1972年在一灰坑出土铜鼎一件,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公斤,口沿内有铭文4行27字,属西周初年成王时器物。

2006年杨家村遗址作为周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镇:马家镇地处眉县西北部,西与岐山接壤,北与扶风相连,距眉县县城3公里,素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称。 全镇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2公里,总人口、21600人,现有耕地面积13000亩。 镇机关领导班子精成团结、思想解放、谋事业、谋发展心齐劲足(镇-刘东科,镇长刘怀亮,副-王世平、李发乾、人大主席师永雄、副镇长李炳林。刘剑锋、王卫军。马家镇党委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虚灵洞遗址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虚灵洞遗址为大方县文物保护单位。

虚灵洞遗址位于马场镇新迎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古遗址。

新迎村:新迎村位于马场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行政面积10.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组,共1357户4937人。有耕地近4000亩,林地300多亩,荒山草坡近3000亩。海拔140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丰富,有未开发的“岩丫口”、“虚灵洞”、“法砂洞”等旅旅游避署休闲景点。气候适宜,具有发展草地畜牧业、中药材种植和特色农业的优势。20。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克斯勒塔格佛寺遗址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克斯勒塔格佛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斯勒塔格佛寺位于柯坪县西北约10公里处,原柯坪县水泥厂旧址北克斯勒塔格山前。佛寺东为苏巴什河,南为生长茂密的胡杨林。

克斯勒塔格佛寺依托克斯勒塔格山体前延伸出的缓坡修建。在佛寺的构建过程中依照山体的走势,利用山体表面坑洼粗糙的特点,将黄泥土夯筑其上,构筑成一个大平台。整个佛寺建筑利用克斯勒塔山体的走势依次构建了三个高低错落的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利用夯筑与大土坯垒砌筑的方式修建了高大的佛堂、禅房、僧房及佛塔。整个佛寺建筑依山体走势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在佛寺南面修筑了一条通往顶层佛殿的台阶。整个佛寺面积14854平方米,佛寺地表与山体最上部的佛堂高差达25米。在残存的僧房墙体上尚可见有烟道及土坑,为当时僧侣烧火做饭的地方,在佛殿的墙体上还可见有佛龛。克斯勒塔格佛寺利用山体构建,构思奇妙,技艺精湛,工程浩大。这种佛教寺院的建筑方式在阿克苏地区的佛教寺院建筑中是最神奇、壮观的一处。站在平地仰望佛寺,其宏伟壮观的身姿,雄踞险关的气势,完全可以想见这里在佛法--时的宏大壮观场面,让人不由慨叹古人的勤劳、智慧与伟大。

1975年在佛寺下修建水泥厂取土时,在第二层平台的佛塔下出土了两件完整的彩绘舍利盒及泥塑佛像残件,现收藏于自治区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阶伯将军遗址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阶伯是百济时期的将军,554年圣王在管山城战死后百济和新罗的关系恶化,641年义慈王即位后和高句丽联手攻击新罗。但是被孤立的新罗联合唐朝伺机攻击高句丽和百济。后来由于义慈王政治上的失误使得百济处于混乱状态,和高句丽的同盟关系也渐渐瓦解。在义慈王20年(公元660年),苏定方和金庾信联合军袭击了百济的军事重地炭岘和白江,义慈王给了阶伯5,000名军士出战。阶伯将军以一敌百,经过了四次艰苦奋战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最后百济的军队还是敌不过联合军,阶伯将军战死沙场。从此之后,阶伯将军就怀着痛恨长眠黄山原野。

阶伯将军遗址位于韩国忠清南道论山市夫赤面新丰里14号,靠近黄山原野的地方。1966年被发现的时候,遗址处的庙破损得很严重,在安置了支石后复原为了周长47.6米、直径15.15米、高6.5米的坟墓,并于1976年5月19日增添了坟土,树立了刻有“传百济阶伯将军之墓”的石碑。此后,这里逐渐被世人所瞩目,也常见有人来瞻仰阶伯将军。

Tomb of General Jiebo

必去理由:论山市最有名的墓址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忠清南道 [South Chungcheong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论山市 [Nons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塔儿湾遗址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塔儿湾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塔儿湾遗址位于武威市城南古城乡上河村东岸的山坡和一片台地上。历年来发现的瓷器种类繁多,釉色花纹多样。釉色有单一的白、黑、绿、酱、褐釉的;也有外白内黑、外黑内白等多釉色的;器型有罐、盆、壶、豆、瓶、碗、碟、盘、钵等;纹饰有白釉褐花、褐釉剔花、绘花、划花、刻花及九珍点等。仅此一地,已出土各种瓷器70多件,其中有高45-60厘米的褐釉剔花瓷罐及大型瓷碗(其中最大的一件口径为35厘米,高16厘米),为已发现的西夏瓷器中所罕见; 另有一件褐釉剔花罐,已残,上有墨书西夏文,初步译为:“酝酿坛”、“毁”、“底严重倾斜”、“小”,从文字上看,该瓷器的出土地点可能是一处检验瓷器的作坊。这为研究西夏制瓷业提供了珍贵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龙骨坡遗址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龙骨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骨坡遗址位于中国西部重庆市的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距巫山县城约57公里,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一处更新世时期遗址。

龙骨坡遗址面积约1300平方米。1984年,中国古人类与旧石器专家黄万波、李宣民等首先发现了此处遗址。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该地点的早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

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Homeerectuswushanensis),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三峡河谷的发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国家文物局)

庙宇镇:庙宇镇位于巫山县城西南部,地处渝鄂两省的巫山、奉节、建始三县陆上交汇中心,距巫山县城57公里,距奉节、建始县城均约60公里,是两省三县的重镇, 是一座文物古迹集中的区镇。这里十里平川,群山环抱,形成一块小盆地。 庙宇镇2007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9996万元,增长19%。 庙宇镇金融机构存贷款年末余额分别达到15520万元和5400万元,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泰山庙塬烽燧遗址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庙塬烽燧遗址为清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庙塬烽燧遗址位于清水县永清镇东关村泰山庙塬北边200米处。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

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烽燧为中心外延10米以内;西:以烽燧为中心外延10米以内;南:以烽燧为中心外延10米以内;北:以断崖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周界为基础各向外延伸20米。

东关村:东关村坐落在秀美永清的东面,其占地面积约50亩,人口约310人,约有60户人家,大多村民以种地为生。东关村原名叫东门外、小东关,之所以叫小东关就是人口少。听老辈人讲,永清原先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东关就坐落在东门外,就依此而得名,解放后改名为东关村。东关村紧挨东高线,交通便利,紧邻永清县第一中学、永清第一小学,村里的孩子上学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王家坬遗址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王家坬遗址为靖边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坬遗址位于靖边县红墩界镇王家坬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汉,类别为古遗址。

王家坬遗址为靖边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坬村:王家坬村位于靖边县城北30公里、红墩界镇南10公里处,与海则滩镇、黄蒿界镇毗邻,地形地貌以山峁沟壑为主。全村总土地面积27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412户1632人,常住人口285户980人。现有耕地8000亩,林草地16000亩。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86元。目前,全村种植大田玉米7000亩、制种玉米100亩、马铃薯150亩、蔬菜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西乡李家村遗址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西乡李家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村遗址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城西南二公里的葛石乡和平村。

1958年,农民在深翻土地时,发现有古代器物,经考古单位考核、证实,为史前文物。先后两次发掘,出土文物大致分两类;一为石器类,其特征以磨制为主,打制次之,磨制的器物有石斧、石锛、石铲、砥砺器(即磨刀石)等,打制的石器主要是刮削器。另一类为陶器,有陶罐、陶鼎、陶碗、陶盂及陶锉等,其中以圈足碗、三足器、平底钵以及扁平磨光双弧刃石铲等,最具有新石器时代文物的代表性。陶器内黑外红,以夹砂灰白陶为主,亦有泥质深灰陶、夹砂红陶等,其制作工艺原始,造型简单,均系素陶,器物壁薄,火候也较低。陶器上的饰纹,多为线纹、绳纹或锯齿状。此外,还发掘出墓葬区一处,瓮罐葬两个,房屋遗址一处,柱洞数个。屋为园形,门各南开,屋后背水,室内地面夯烧坚固,室中有烧陶之窑迹,室外有残陶窑坑和灰坑,并有鹿角、兽骨等。

遗址文化具有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曾被认为是探索仰韶文化来源的线索之一。

2006年李家村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和平村:和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木塔寺遗址公园位于西安高新区科技六路,南靠科技八路,西接唐延路,东依太白南路,公园占地6.78万平方米,其中绿化5.5万平方米,硬质铺装1.3万平方米,水面积5020平方米。公园四周路网环绕,是高新区六大动脉的集中之地。公园内尚留存的遗址包括大殿基址和山门遗址,殿基线左右列植的两株古龙爪槐,寺址北端雕花青砖砌筑的窑洞式建筑。沿东西方向各有一个木塔遗址,为总持、庄严二寺之木塔当年的位置,但木塔已经不复存在。

木塔寺,隋唐长安城内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603年,是隋文帝为独孤献皇后所立,初名禅定寺。公元618年,改名为大庄严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东半部,与该坊西半部的大总持寺左右比邻。两寺建制相同,规模宏大,各建有一座规制相同的七层木塔,高三百三十尺(约97米),周长120步(约176米),气势宏伟。

由于两寺在长安城的诸多佛寺中一直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香火隆重,所以在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运动中,被明令保护,免遭焚毁。公元852年,大庄严寺改称圣寿寺。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时,和长安城同时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宋、元、明时期多次修葺,但到明朝末年,又遭废毁,只有木塔仅存。清朝康熙年间,又进行过两次修复,并改名木塔寺。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该寺经过多次人为和自然破坏,寺内建筑和木塔均已无存。目前仅存清康熙年间所建山门、东西偏殿和法堂等几处遗迹。

景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科技六路木塔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闻一多殉难处遗址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闻一多殉难遗址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

闻一多殉难处遗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钱局街西仓坡6号。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教授、诗人、文学家,年轻时留学美国,1938年4月28日到达昆明。云南西南联合大学成立,闻一多为联大著名教授。1946年7月11日,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害圆通街,全国震动。7月15日,闻一多大步走进云南大学至公堂,在悼念李公朴大会上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最后的讲演”。下午4时许,闻一多和儿子闻立鹤相伴回家,就在离家十来步之处,被特务暗杀。

1986年7月15日,李闻惨案40周年之际,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委员会在闻一多牺牲的西仓坡宿舍前,建立了“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纪念碑。闻一多殉难处先后被昆明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西仓坡东西两端衔接的钱局街、翠湖北路路口,均竖立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闻一多殉难处”的提示牌。1987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西河滩遗址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西河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河滩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清水镇中寨村七组村西,处于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季节性河流岸的二级阶地上。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大部分保留在夹杂有第四纪黄土的沙砾堆积中。

该遗址在过去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得到保护。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管道施工建设,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2003年6月至9月,历时两个多月,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发现了一处早期四坝文化的大规模聚落遗址,取得了重大收获。已发掘的遗迹主要有:房屋基址33座,储藏坑31座,烧烤坑321座,陶窑4座。

房屋基址的形式分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种。发掘0土了大量的陶器残片,已复原陶器20余件。陶器的形式有双耳彩陶罐和素面罐、单耳杯、彩陶盆、器盖、纺轮等。石器的出土数量也较多,其中大多数为细石器。细石器中有石叶、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等。大型石器中有打制的石斧、盘状器、磨制的石刀、石凿、石纺轮等。骨器也有一定的数量出土:其中骨针、骨锥较多,骨铲、骨镞较少,另外,还有较多的骨珠。发掘中还出土了一些青铜器残片和残铜块。

从出土陶器等遗物的特征看,西河滩遗址的主体遗存应属早期四坝文化。四坝文化是公元前二世纪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西部的一种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有玉门火烧沟等多处墓地的发现和发掘,但一直未能找到同时期的聚落遗址,使我们对四坝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无法深入。西河滩遗址的发掘,填补了这一重大空白,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文化分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对于该地区古代民族的构成、民族迁徙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

西河滩遗址是河西走廊西部地区首次发掘的一处史前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文化遗迹丰富,特色鲜明。它既是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具有开发利用的重要价值。

2006年5月,西河滩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位置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清水镇中寨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半截沟洞穴遗址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半截沟洞穴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半截沟洞穴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

地址:延安市黄龙县白马滩镇神谷村

保护范围:遗址东、西、南三面至沟畔,北向外延伸200米。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20米。

2014年,半截沟洞穴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滩镇:陕西省白马滩镇位于黄龙县的东部,南邻合阳县,东面邻接韩城市,南北两面均是连绵的青山。全镇总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为17个自然村小组,共1523户,总人口6759人。在镇管理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禢马鸡及其它珍贵动物. 2002年4月,以白马滩镇为中心的白马滩中学和白马滩小学都相继落成,成为黄龙县的第二大教学园区--白马滩教学园区.白马滩中学教学质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长坪山红军战场遗址及石刻标语群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长坪红军战场遗址石刻标语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坪山红军战场遗址及石刻标语群位于长坪镇侯坪村长坪山寨,山寨整体呈南北走向,为一狭石山梁,长约800米,宽约150米,山寨地势险要,原有九道寨门,易守难攻。1933年8月,为解决川陕根据地食盐问题,红四方面军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红军进入南部后首先一举攻下长坪山,随后挥师西进,迅速占领南部嘉陵江以东的大片地区。自此至1935年4月,因战略需要红军三进南部盐乡,先后在南(部)、阆(中)交界的水观场建立了阆南县苏维埃政权,在南部皂角乡锦竹湾建立了德丰县苏维埃政权。此间,红二十五师政治部、红七十四团、红八十一团、阆南军区指挥部、阆南游击军司令部、阆南独立团团部等机关均设于长坪山顶的长坪山寨。

保护范围:东至长坪山龙寨龙,西至林家垭寨门,南至漏米岩寨门,北至长坪山寨北沿山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第二坡遗址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坡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坡遗址·新石器时代·眉县营头镇上第二坡村。

保护范围:东至断崖,西至塬顶,南至村一组北端,北至村四组北端。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米。

2003年,第二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营头镇:眉县营头镇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建镇于入山通蜀谷口要冲,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为安营扎寨之故称“营头”。 营头镇南依秦岭,属半山区。东西宽7.75公里,南北长2335公里,总面积184.2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其中山上7个村,川原9个村、71个村民小组,4700户农民,总人口19430人,耕地面积28600亩。全镇人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