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两汉文学汇总笔记(合集20篇)

浏览

6556

文章

792

篇1:语文基础文学常识必背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26.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27.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8.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

《西游记》明·吴承恩

《红楼梦》清·曹雪芹

29.名著心血知多少?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事业的成功在于恒心和毅力,让我们学习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吧!

司马迁《史记》15年班固《汉书》25年

王充《论衡》31年许慎《说文解字》22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

沈括《梦溪笔谈》9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

蒲松龄《聊斋志异》20年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

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红楼梦》10年孔尚任《桃花扇》15年

达尔文《物种起源》20年歌德《浮士德》6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名著名称:《海底两万里》

作者概况: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科幻和冒险小说家。

主要内容: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发现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主题思想:《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艺术特色: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③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

精彩情节:漫步海底平原。

人物性格:尼摩船长不但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人,还是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战士形象。

名著名称:《名人传》

作者概况:罗曼"罗兰,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主要内容:《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主题思想:痛苦和磨难造就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艺术特色:①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②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精彩情节:①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②《贝多芬传》最后一段。

精彩名句:因为音乐人类的灵魂才会闪亮。

人物性格:托尔斯泰,身处逆境,面对磨难,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敢于与苦难搏斗,经受住残酷命运的折磨,正是忧患造就了他的伟大。

名著名称:《朝花夕拾》

作者概况: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主要内容:记叙了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主要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

主题思想: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艺术特色:撷取一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夹叙夹议等。

精彩句子: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悔改,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二十四孝图》②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

名著名称:《五猖会》

作者概况: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主要内容:记述儿时盼望观看神会的急切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主题思想: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精彩语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家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点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初中语文必修课外文学常识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8.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朝。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豪放派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婉约派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9.《柳永词两首》选自《乐章集》,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北宋(朝代)词人。世称“柳三变”或“柳七”。宋仁宗景祐年间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郎中。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绮丽缠绵。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再在当时流传甚广,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被称为“才子词人”、“慢词圣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文学常识必考归纳:文体知识

全文共 3140 字

+ 加入清单

一、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经常使用。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7、线索,指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10、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12、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描写和叙述。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14、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15、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16、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18、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19、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20、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2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24、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2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27、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28、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性散文。29、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学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学过的抒情散文有《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30、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31、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我们学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石壕吏》32、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33、民歌体诗是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敕勒歌》。34、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高尔基写的《海燕》。

35、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红书怎么发布笔记?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147 字

+ 加入清单

以iPhone12,iOS14,小红书7.2为例:

1、打开小红书,点击底部的+号,选择素材,点击下一步,点击下方的滤镜,选择合适的滤镜。

2、点击标签,点击开始打卡,可以调整标签的位置,点击边框,选择边框颜色,点击比例,选择边框比例,点击勾号,点击下一步,在添加正文处输入文字,点击发布笔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文学常识知识点扩充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64、司马光(公元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现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

65、《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主要的编年体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全书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共计1362年。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课文《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均选自本书。

66、《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学生笔记应该如何记比较好?有什么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笔记本要选好 做笔记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笔记本。中学生要学的科目很多,基本上每一科都需要笔记本,因此要选好笔记本。最好选厚度适中的,一百页左右的为好,大小要合适,在32开到B5比较合适。最好选择线圈本或线本。

2

分级要清晰 在记笔记的时候一般会按照课本上的单元章节来做笔记,因此在分级的时候可以参考教材的分级: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课(第一节)、一、(一)、1、(1)……这样一级一级的记下来,条目非常清晰,不仅看得舒心,而且方便记忆,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

3

字迹端正 记笔记的时候,不求字要多么好看,但是一定要端正。每个人的字迹都会变化,尤其是在字体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的中学时期,三年足以改变好几个风格。因此,在记笔记的时候,不要要求自己写的多么好看,要要求自己的字一定端正,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要看笔记也不会觉得之前的字不堪入目。

4

标注笔的颜色不要用太多 做笔记的时候经常会做标注,很多人为了表示自己标注的是不同的内容,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但是太过多的颜色会让笔记起来特别乱。因此标注笔的颜色不要太多,尽量控制在三种以内。

5

内容不要记太多 笔记本是用来记重点的,不要把所有的都记到笔记本中,尤其是对高三二轮复习的笔记本,不要想着记得特别全,要记得精。有些该缩写的词语就缩写,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可以记成“中特理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空间,也减少自己心理压力(让自己觉得笔记没有那么多)。

6

要有合适的留白 笔记本不要写得太满,每一页、每一课、每一个单元都要有合适的留白,这样方便以后补充内容,也满足视觉上的美学。例如像历史笔记:“时间:1945年8月5日”虽然只有这么几个字,但是后面就不要把事件跟在时间的后面,应该另起一行,这样有利于笔记本的分级,也不会让历史笔记本密密麻麻的,毕竟历史笔记中要记启发、教训、影响、原因什么的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其它地方适当的留白可以让笔记本更加好看。

7

记笔记的形式要多样 记笔记的时候不要整本笔记本都是汉字,要结合图形、表格等,让笔记更加直观,也减少视觉疲劳。例如数学笔记就可以在旁边画上图形,不仅可以减少一些文字,也可以让自己复习的时候一看就懂。

8

风格统一 在记笔记的时候,风格一定要统一。这里的风格包括了用笔颜色、字体、分级等所有的一切,最好连标注用的荧光笔等都要统一,要不然到复习的时候,看到一堆的风格不一致的笔记本,心会比较累,会感觉乱七八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古典诗歌细读策略

全文共 550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高度精练,表现为篇幅短小,手法多样,寓意含蓄,又因诗歌创作年代遥远,给诗歌解读带来了难题。目前的诗歌教学,许多教师往往把诗歌作为背诵材料,让学生知道主旨即可,其设计模式也往往是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然后背诵,分析主旨,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引导学生体验古人的感受,没有激发学生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笔者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以及总结,发现孙绍振先生提出的“文本细读”或许能给予我们不少的启发。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孙绍振先生认为从哲学层面上说就是分析的方法,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操作方法即“还原”和“比较”,并对此作了细致的分类,这对教学实践富有启发意义。本文就孙先生的观点,结合笔者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反复实践,提炼出诗歌解读三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细读法

孙绍振先生说,“对一切对象的研究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把它放到历史环境里去。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作出最深刻的分析,必须放到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古典诗歌的解读尤应如此。其实,我国早有类似的文学理论批评方式了,那就是知人论世。追根溯源,《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这里,孟子本来谈的是“尚友”之道,即以今人之情上推古人之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读者与古人的对话了。知人论世,即颂诗、读书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性格、审美趣味,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等,方能准确地把握诗人之“志”。知人论世可以离析为两个既独立而又紧密相联的部分。“知人”须从作家的身世、个性入手,才能准确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而“论世”则要考察作家所处的生活时代,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于社会独立存在,他创作的作品会或多或少地反映那个时代的风味。

以李白《行路难》(人教版八下)为例,诗的一开头描写了一次豪华的盛宴,食物的精美无不令人欲为饕餮之想。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又是为何呢?我们带着内心的疑问试着往下看,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面对这样的一首诗歌,该从哪里入手呢,又该如何让学生读进去,将此诗读厚重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思量许久,查阅了李白的传记以及相关作品,了解此诗创作年代,当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其时,距李白为待诏翰林不过两年的时间。笔者于是有了以诗题“行路难”为突破口,通过知人论世来细读一首诗和一个诗人的设想与实践:

1.知其政治理想晓其所行之路。

师:李白走的是一条什么路?

生:仕途之路。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联可看出,注解里说他想要和姜尚、伊尹一样。

此时笔者结合注解介入材料——“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学生便明白李白要当官就要当宰相,要辅佐皇帝干一番“济苍生,安社稷”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

2.知其仕途遭遇明其行路之难。

师:这条路有何难?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说他想要登上太行的时候,大雪覆盖挡住了前行的道路;想要渡过黄河的时候,冰雪堵塞了河水。

此时学生的回答往往只能停留在字面的翻译上了,“雪满山”、“冰塞川”到底象征什么呢?如何从这里读出李白的仕途艰难呢?都需要教师帮忙打开思路。所以此时笔者将李白仕途之路的过程简要地在幻灯片中罗列出来——

公元725,出蜀,仗剑远游,李白二十五岁

公元742年,翰林待诏,李白四十二岁

公元744年,赐金放还

提醒学生关注时间以及翰林待诏,从中可知李白花了17年的时间才迎来实现他政治理想的机遇,做了唐玄宗的待诏翰林。那么“何为待诏翰林”呢?就是待在翰林院里,听候皇帝下诏,或帮助起草文书,或回答皇帝的咨询,或伺候宴游,做些点缀太平的诗文这样的一个帮闲角色。这对于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他,从一开始入选为待诏翰林就是个讽刺,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太大了。读至此,可发现座下多数学生因感慨李白的仕途遭遇而嗟叹不止。

3.知其性格解其路何难。

师:李白所走的路为何会如此之难?

生1:当时唐王朝的政治环境日益腐败,唐玄宗日渐昏庸,奸佞小人横行朝廷。

生2: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所致,比如让高力士为他脱靴。

诚如学生所言,李白在经历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文官生活后,期望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本来嗜酒的他更用酒来逃避了。而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在酒后更加表露无疑,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也更加遭到奸佞小人的诽谤。最终李白这只大鹏鸟不愿做皇帝的那只鹦鹉,展翅飞走了。只是李白依然简单而纯粹地执著于他自己的政治神话,故回望前事种种,在此诗中便是欲饮不能,唯有无奈拔剑的茫然。

接着,后面两个环节围绕“知其所好感其矛盾心绪”与“知其人论其世想其何路可济”两点展开,具体操作不再细说。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适时地介入相关材料,学生参与的热情度非常之高。通过读一首诗,读出了诗歌里面交织的复杂而矛盾的情感,更加读出了李白这个诗人,这就比简单地背诵分析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更加可喜的是有些学生因为这堂课喜欢上了李白这个诗人,课外开始自觉地去阅读李白的相关作品,进一步去了解这位诗人。

二、以诗解诗细读法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词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吃力不讨好,试图一一对应地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也常常失了诗的神韵。因而在诗歌教学中我们时常有捉襟见肘之感。仔细思量,那是因为我们常常孤立地就诗论诗,也就难免从现象到现象地滑行,无法捕捉诗人的言外之意了。如何把一首诗读透、读厚、读深呢?笔者受孙绍振先生“风格还原”、“流派还原”、“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等启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诗解诗”的多番尝试,发现“以诗解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而且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又能了解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

1.以诗句为线索,作为细读诗歌的突破口。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人教版八下)这首诗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贬谪文化”的一角,无论是屈原、李白、杜甫,还是柳宗元、刘禹锡、苏轼,不管他们身处繁华盛世,还是置身于危机丛生的时代,他们总是对自己身处的王朝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希冀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大多数人的理想总会被无情地击碎,换来的是沉重的贬谪生涯。那么如何通过这首诗让学生稍稍认识古代中国的“贬谪文化”呢?苏轼的一句“多情却被无情恼”可以作为解读的线索。

师:“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的刘禹锡是那么的多才多情,但却如苏轼一般“多情却被无情恼”,他遭遇了哪些无情之事呢?

生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凄凉地”看出被贬偏远的地方,身心凄凉“二十三年”,可看出朝廷的无情。

生2:“弃”、“置”感觉是被抛弃,像物品一样被人随便放置在那里。这是朝廷和君主的无情。

生3:从“烂柯人”,可以看出时间过得很快,回来一切都变了,诗人也老了,时间很无情。

的确如此,刘禹锡先后被贬朗州、连州、夔州、和州,未离谪籍。他无法自主自己的命运,始终被抛弃冷落,二十三年的生命耗费于穷山恶水之中。归来的刘禹锡已到知天命的年纪,悄然间两鬓早生华发,面对迷惘的未来之路,不得不感慨岁月的无情。此时,激发学生思考体验历史上同是多情之人却遭遇无情之事的人还有谁?教学可由点及面,对诗歌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贬谪文化。教师从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性格可能导致不同的命运,遭遇无情之事的刘禹锡依然怀着多情之心,依然豁达开朗,宠辱不惊,甚至奋发向上,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壮语。

2.以诗为“注”,印证比较细读。

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诗人相同类型的诗歌或同一诗人同一时期相同题材的诗歌,为所要解读的诗歌作注,进行比较阅读,丰富阅读。以笔者教杜甫《春望》(人教版八上)诗为例:

在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对学生而言,字面的理解没有任何障碍,但是如何在平淡质朴的语言里捕捉诗歌的言外之意呢?就此诗而论显然是不够的。笔者用了杜甫作于同一时期的《哀江头》前两联为这一联作注: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曲江”,本来是长安附近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春的风气尤盛,沦陷后的长安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已经破了,可曲江江边的终南山还在,曲江的江水还在;城中美丽的春天又回来了,游人却不见了,只剩下那茂盛的草木。让学生领会杜甫望此景时的“吞声哭”,悲哀至极而又哭不得的境地,因为此时他是“潜行”,怕被安禄山的军队发现,满心的悲哀只能深深地藏进肚子里。所以为何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其内心深切情感的外化,让花和鸟都有了自己的心情之颜色,让花和鸟来共同承担自己的悲痛。

在读陶渊明《归园田居》(人教版八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联,如何理解他的“愿无违”呢?学生的回答往往停留在概括性的苍白总结上:如说陶渊明想归隐,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之类。无法有形象而丰富的感知,没有一个具体的画面感。所以笔者引用了陶渊明的其他诗歌来作注,让学生深入了解陶渊明的追求及其人格魅力。

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质本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等诗句来辅助解读,读出他在这个污浊的世界里,无法实现曾经的志向,也无法让自己妥协。他只是愿意做一只栖栖之鸟,保持自己的清白,躬耕田野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沉浸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远中。

如此引诗为注,通过应证比较加以细读,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更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对那个时期的历史生活有了比较广阔的认识,进而也会明白诗人的伟大,正在于他独立于世的人格魅力。

三、关键词细读法

何谓“关键词”?在图书馆学中,“关键词”是指从文献题目、文摘或者正文中抽出的,能够表达文章主题内容并具有实质意义的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词汇。语文关键词教学法就是一种以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词汇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从而理解全篇课文,突破教学重点的教学策略。语词构成了文本,而那些关键词则是进入文本最直接的密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抓住关键,以点带面。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

1.从诗句中直接提炼关键词,正面细读。

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短短十四句,却曲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四句,简单翻译是无法体现诗人的复杂情绪的,但若提醒学生注意关键字词,学生便会去挖掘字里的精妙之处。

生:“金樽美酒”、“玉盘珍羞”,“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么欢乐的宴会,诗人却吃不下,放下酒杯和筷子,连用了“停”、“投”、“拔”、“顾”这四个动词,说明内心很苦闷。

这一层的提炼,稍加提醒,学生一般自己都可以完成,而实际上笔者发现诗句中另外还有两个字更加值得深究,那便是“酒”和“剑”,提炼出这两个字,就可以将此诗的理解更深一层。因而笔者作了这样的处理:

师:在这四句里,有两个字非常有意味,我们一说起李白,就会想到它们,是哪两个字?

生:酒、剑。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李白遭遇酒和剑,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生:李白喝酒时是“一杯一杯复一杯”,或者“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又是个剑客,拔剑时应该很有英雄气派。

师:对啊,酒是一饮三百杯,剑是“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何其畅快何其豪气!再来对比此诗,面对酒和剑的李白却是如此之态,其茫然心绪尽在酒与剑中,不言而喻。

2.通过改字换字来比较细读。

鲁迅曾经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的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所以我们必须去创造一些题目,进行改字或者换字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如杜甫《春望》(人教版八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将“山河在”改为“山何在”,“草木深”改为“草木生”,可否?这一改,学生就会试着去翻译原诗与改诗的意思,会发现字面意义乍看之下是通的,实则是断然不可的,此时再适时地介入司马光的这句话:“‘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原诗的精妙之处自然便能领会了,如果改掉就无法突出原诗展现的大背景下诗人的悲怆心境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像这样在对比中分析,不但要善于从相同的作品中看出相异的地方,而且要善于从相异的作品中看出相同的地方,即所谓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永远是我们精神生命的源泉,中学语文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它传承的重要渠道。如何让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本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反复的课堂实践,笔者发现初中古典诗歌的细读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细读的教学策略又是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纯粹地使用某一种,都会显得有局限。“功夫在诗外”,对于古典诗歌的细读,也只有在不停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必背!

全文共 3269 字

+ 加入清单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台湾作家,代表作有:广播剧集:《薇薇的日记》;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3《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安徒生:见七年级上26《皇帝的新装》

4《诗两首》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②《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称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晚年封荆国公,后世多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风格雄健俏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词:《浣溪沙》《南乡子》诗:《元日》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荀、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7《最后一课》都德,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9《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科尔沁旗草原》;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散文集:《火鸟之羽》、《端木蕻良近作》、《花,石,宝》等.

10《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郭茂倩,宋朝人。《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1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臧克家,又名臧瑗望,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作品有诗集《春风集》、《欢呼集》、《藏客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永》。

13《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何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

14《福楼拜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莫泊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代表作《羊脂球》、《项链》。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夜》、《父与子》。

左拉:法国作家。代表作有:《萌芽》、《金钱》、《崩溃》。

1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计跨16个朝代,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16《社戏》选自《鲁迅全集》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

17《安塞腰鼓》选自《人民日报》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8《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丰子恺,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人。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堂续笔》《随笔二十篇》《甘美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19《观舞记》选自《冰心全集》冰心:见七年级上24《诗两首》

20《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南纪珞》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21《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22《荒岛余生》选自《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辛格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姆》。

23《登上地球之巅》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郭超人,高级记者。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24《真正的英雄》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

里根,全名: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美国。美国第49、50届(1981——1989)总统。

25《短文两篇》

①《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书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内容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共收录18篇文章,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②《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6《珍珠鸟》选自《人民日报》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文化活动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及电影剧本《神灯》。

27《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上海人。祖籍浙江慈溪。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著名的动物小说家。

28《华南虎》选自《诗刊》牛汉,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诗人,作家。诗集:《彩色的生活》《温泉》。散文:《牛汉散文》《萤火集》《童年牧歌》

29《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布封,也称为“布丰”,法国18世纪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

30《狼》选自《聊斋志异》 蒲松龄,见七年级上20《山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书是什么?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全书全书共10卷,50篇,分上下两部:

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

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名著精练90例41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41、冰心原名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3、《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巴金“激流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

45、巴金“爱情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3、鲁迅认为我国晚清有四大遣责小说时:

李宝嘉《_____________》、吴研人《____________》、

刘鹗《______________》和曾朴《________________》。

5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被尊称“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世界文学巨匠”______(人物名)的诗句。

57、____(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58、《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59、《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60、《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文学常识知识点扩充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73、《观沧海》选自《乐府诗》,作者曹操;《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歌》,作者辛弃疾;《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马致远。其中前三首是诗,《西江月》是词,《天净沙.秋思》是小令。

7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7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选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共写出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9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终极笔记和重启哪个好看 终极笔记亮点分析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终极笔记》收官后,很多观众都感到意犹未尽,虽然《终极笔记》的评分不及《重启》,但该剧剧情紧凑,还原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口碑方面没出太大问题。唯一遗憾是,《终极笔记》大概率出不了第二季,大家想看后续内容还是要多多关注《重启》系列。那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终极笔记》的最大亮点,还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关注看看,结局后正好可以一口气看完。终极笔记口碑

《终极笔记》在豆瓣有7.5分,足以说明很大一部分观众都是比较满意的。最后36集,故事只讲了一半,说明故事会在第二季延续,具体第二季何时开拍,只能等官方宣布了。

其实看完整部剧,心里最大的疑问就是,吴邪一行人在西王母国和在四姑娘山都遇到了封闭在坛子里的尸鳖王。尸鳖王在密封的坛子里被封存何止几千年,坛子里的氧气恐怕早就没有了,尸鳖王是靠什么活着的?坛子被人为破坏打碎之后,飞出来的尸鳖王时隔几千年非但没有死还异常的生猛,实在匪夷所思。

其实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好多都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而且作者写小说时好多坑都没有填,估计他自己都没法填了,故事结构框架太大,各处又有所关联,有的坑没填上又开始了新的故事。虽然整部剧有一点点瑕疵,但不影响整体观感,总得来说真的挺好的。终极笔记亮点分析

1.符合原著

该剧主要有《蛇沼鬼城》、《迷海归巢》、《阴山古楼》、《邛笼石影》四卷,剧中开头便交代了前面的七星鲁王宫、秦岭神树、云顶天宫等剧情。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阿宁被蛇咬死,小哥丢失黑金古刀,陈文锦进陨玉、真假三叔、铁三角大闹新月饭店等,这些都对原著的还原度很高。另外,该剧的节奏很快,几乎没有那些拖拖拉拉的感情戏,剧情不水,有让人接着想看下去的欲望。

2.两大CP

首先小哥和吴邪两人的互动很自然,很多东西都是在一些小细节中表现出来,小哥从眼神和动作中无不透露出对吴邪的关心,吴邪就更不用说了,那都是明目张胆的关心!

另外该剧最大的一个惊喜就是黑花组合吧!当贪财流氓的黑眼睛遇见傲娇多金的小花,居然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从最初的嫌弃到后面两人合则为王的默契,当然这中间也处处存满了撒糖的情节,真是太喜欢他们两个了!

3.选角惊喜

演员选角方面,首先是由肖宇梁饰演的张起灵,当初在沙海中就比较喜欢他饰演的小哥,虽然出场不多,但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颜值,那打戏都太帅了,有没有!当然这个小哥也有了幽默色彩,正如胖子所说的,小哥这种正经人坏起来忒坏了,要给吴邪打小报告!

其次,这里由王劲松饰演的二叔,真的就像是书中那个让人不敢惹的二叔。正所谓人狠话不多,在与裘德考那场谈话中,那杀气腾腾的眼神,让向来不怕事裘德考都开始心里没底。当他手下插话时,那句“我好久没缝别人嘴了”真让人头皮发麻,但当听到吴邪的消息时,又表现出来对自己吴家独苗苗的那种担心,真的就是二白了!

最后由刘雪华饰演的霍仙姑,剧中的她满头白发,但那气质那神情充满了霸气二字,整体表演来说真不愧是老戏骨!当然,刘雪华让人感受到了美人即使老了,也还是美人!

4.配角出彩

剧中一些配角也充满了特色,比如拖把,一个前期空有野心但智商明显不够用的老大,一发现自己计划被识破,就开始抱着三叔大腿哭,被黑瞎子愚弄,但后期自从被小花和黑眼睛以补给名义救出就显得非常仗义,帮了小花好多忙!

另外,剧中的王盟也是沙海中的那个王盟,这哥们就可怜极了,每回都可怜巴巴地问吴邪要工资,但收到的永远是待会。当然《终极笔记》也有让人遗憾的地方,比如说最后的结局,黑瞎子、小哥王胖子他们生死不明,也留了好多坑,当然有些坑在原著中现在都没填!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盗墓笔记影视作中比较好的一部!可惜估计很难有第二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源氏物语作者是谁?她开启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

全文共 2346 字

+ 加入清单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本小说,其地位就像是中国的《红楼梦》。《源氏物语》被认为是开启了日本文学的“物哀”时代,也让日本产生了独有的“物哀”文化。读《源氏物语》就能了解平安时代的日本,从贵族到平民百姓都是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可以很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源氏物语》的作者是知名女作家紫式部,她出生于贵族,从小学习汉字,《源氏物语》也可以说是一部中日文化、文学融合的典范。

并非每一部流传久远的文学巨作都能够在千年之中不断催生出伟大的艺术。写于11世纪初日本的《源氏物语》是个例外,它可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讲述日本宫廷生活与爱情的著作,叙事丰富,它掀起了革新,并在各个方面为日本艺术奠基。

同样,很少有博物馆能够恰当地处理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创作活动,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大都会”)的新展“《源氏物语》:点亮日本经典”(“TheTale of Genji: A Japanese ClassicIlluminated”)则熠熠生辉,如同华丽而丰富的著作本身,呈现了大量借自日本机构的罕见展品。包括了书法、浮世绘、彩绘屏风、雕塑和服饰等。其中,堪称日本国宝的两件文物也在展品之中:俵屋宗达绘制的《源氏物语关屋·澪标图》屏风,和日本平安时代的《一字莲台法华经》。

《红叶贺》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的文学里程碑之一,而平安时代则被广泛认为是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摆脱中国的影响,发展出自己的音节文字,即“假名”,《源氏物语》便是用假名来书写,假名也很快成为了日本书法的新基础。与此同时,日本的天皇在很大程度上变得“形同虚设”(如果不说“衰微”的话),事实上,日本被一系列门阀所统治,以将军为首,始于藤原家族。

《源氏物语》的配图手卷,16世纪上半叶

《源氏物语》由一位贵族出身的宫女创作,小说围绕虚构的源氏公子(又称“光之君”)展开——他英俊、泛爱、不受伦理约束,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唯美与阴谋。故事通过54个彼此联系的章节而铺展,其中大量笔墨用以描写金屋藏娇的美丽情人、一时的爱人、孩子、忠诚的家臣和源氏兄弟。源氏是个花花公子,又神经过敏,他像唐璜,又像哈姆雷特。他会悔恨,会内疚,时而沮丧,时而自怜,还容易落泪。

也许在《源氏物语》完稿前,其中的章节就开始在宫廷内外流传;很快,作者便小有名气。人们称她“紫式部夫人”,那正是她书中主要的女性角色,源氏重要的爱人。《源氏物语》表现了强烈的情感,尤其是在描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波动上,让人感到特别的“现代”。这是一部浪漫小说,弥漫着忧郁和诗性的渴望。

紫式部肖像画

在《源氏物语》问世的一个世纪之内,日本艺术家纷纷迎接这部史诗所带来的挑战,他们在《源氏物语》画册、手卷、立轴、大型屏风上赋予故事以视觉形态。在此次大都会的展览中,我们能够看到日本的“图像感性”是如何产生的:比如与精细的建筑图以及让室内外具有同样可视性的被掀起的屋顶(源氏就常常从外面窥视内部)。金箔似的低垂的云层突出了空中的景色,它们仿佛阻止了某些行动的发生,又给画面增添了装饰性。

你能在一幅较为原始粗糙的12世纪《源氏物语手卷》中看到这些元素。作为现存的最古老的“源氏”相关手稿之一,这些手卷不能离开名古屋德川美术馆,但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田中亲美(1875-1975)自1926年到1935年间不断输出的一丝不苟的拷贝。无论真假,看到它们就像是初见早期文艺复兴油画一样。

《源氏物语浮舟帖》,13世纪

展览囊括了与“源氏”有关的茶碗、和服、家具以及借自亚瑟·M·赛克勒美术馆的漆木轿子。轿子造于1956年,为一位德川家族的新娘而造,其外部覆有金银图案,内部则绘有“源氏”的花饰。展览上还有江户时代的版画,有些画非常开放。

18世纪的和服,缀有《源氏物语》书卷

江户时代具有“源氏”特色的陶瓷茶碗

展览上这些华丽的展品由大都会的日本艺术策展人约翰·T·卡本特(John T.Carpenter)以及哈佛大学日本文化艺术教授梅丽莎·麦克科米克(Melissa McCormick)等人进行组织。

作者紫式部凭借自己的能力而成为传奇。在展览的开头部分,你会见到一些描绘她的肖像图手卷——她穿着华丽,伏案写作。她的每一件精美长袍都如同一座小山一般围绕着她,她的长发则像蜿蜒的河流似的“穿过”它们。她身处石山寺,一座佛堂,也许她曾去往那里写作。

据说,正是在那儿,如意轮观音菩萨鼓励她创作,而他本人的形象也出现在展览上:展览上有一尊来自石山寺的10世纪镀金漆木雕像,在紫式部的时代,他受到人们的崇拜。

如意轮观音像

当你在展览上追踪小说中的著名章节时,你会发现艺术家们对于《源氏物语》的改编有不同的方式。比如,这里有第12章《须磨》的最初版本——源氏因为从京都被流放至日本南海岸而备受打击,他终日无所事事,倍感焦虑,还得忍受恶劣的天气——在这幅13世纪中叶的手稿上,尽是装饰纸上优美的书法,但没有插图。

《须磨图》屏风

佐多芳郎《浮舟》

而在另一面16世纪末的屏风上,一场暴风雨显而易见,画面被巨龙般卷曲的浪花占据,我们的主角则勇敢地坐在海岸边一块小小的庇护地上。紧接着,在岩佐又兵卫(1578-1650)的一幅17世纪早期手卷中,结构成为了重点,源氏迎风站立,他身上的和服在风中飘动。

无独有偶,第五十一章《浮舟》表现了源氏之孙匂宮和情人浮舟独坐在宇治川的轻舟上的场景,这一画面和其他章节中的场景一起出现在两面屏风中,而在佐多芳郎(1922-1997)作于1966年的画中则仅表现了船只以及斜倚船上的乘客。在展览的最后,在一幅精美的17世纪双板屏风上,“浮舟”的场景消失了,它出现在通往另一个展间滑门上的一幅小画里,似乎透露出邀人走近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文学常识知识点:两汉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8、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所学课文《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之首。所学课文:《周亚夫军细柳》。

9、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所学课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10、《礼记》战国至秦汉论著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有《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所学课文:《虽有佳肴》选自《礼记.学记》;《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终极笔记大结局吴邪为什么假扮三叔 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在《终极笔记》剧情当中,它到底是谁,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谜团,这个它指代的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泛,很多人觉得这个它指的应该就是汪家人,但也有人觉得汪家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了汪家人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人在里面,那究竟它说的是什么呢?而在大结局的时候,吴邪又为什么要假扮成三叔的样子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终极笔记大结局是什么

大结局中,黑瞎子、小哥和霍老太太的去向没有交代,只解释了一下“它”的含义,“它”是谁也没有交代清楚。

在最后的大结局中,霍老太太组织去张家古楼的行动,吴邪和小花被分成一组,去往四川四姑娘山墓破解张家古楼三道门的密码。在四姑娘山墓,他们遇到了霍老太太安排的黑瞎子,小花和吴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破解了三道机关的钥匙。

而黑瞎子为了掩护小花和吴邪逃跑,跟尸蟞缠斗,最后拉着黑毛怪一起同归于尽了。至于黑瞎子是死是活,剧中并没有交代清楚,一直到剧集结束,黑瞎子都没有再出现过。虽然看过书的人都知道黑瞎子不会这么容易死,在后面的《沙海》中又出现了,可剧中一点线索都没有,看得很多观众云里雾里的。

拿到第三道门的密码后,吴邪就将密码发给了霍老太太和小哥,两人拿着第三道密码进入了张家古楼。等到霍老太太和小哥等人破了第三道机关,进入了第三道门后,小花才发现无邪给出的密码是错误的。

此时小哥他们已经进去了,吴邪再也联系不上他们,小哥和霍老太太都生死不明。吴邪内疚自责,觉得是自己的失误害了小哥,冲动地想一个人去巴乃张家古楼救小哥,小花拗不过吴邪,只好跟着他一起去张家古楼。2、吴邪为什么假扮三叔

临行前,小花拿出了一张人皮面具,吴邪打开一看才知道是三叔的人皮面具。小花让吴邪易容成三叔的样子,以三叔的身份活着,和她一起去巴乃去救小哥他们。到最后也没交代他们怎么救的小哥和霍老太太,小哥和霍老太太是生是死。

在结尾处,还解释了一下“它”的含义和由来,从吴邪的口中得知,“它”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组织,它是自古以来所有想获得长生者的总和。在剧中,九门几代人都在对抗着“它”,三叔在对抗着“它”,而陈文锦也知道了“它”的存在,但都不知道“它”到底是谁。

此外,剧中还解释了一下“终极”是什么,所谓的终极并非真的终极,只是一个传说。因为这个传说,很多人开始了这段探寻的旅程,陈文锦,小哥,吴邪等人都是这个传说的见证者。

总之,大结局让很多观众都不满意,之前说《终极笔记》是《盗墓笔记》系列的最终章,可是书中潘子的死,霍老太太死在张家古楼,还有小哥替吴邪守青铜门这些情节都没有了,按照小说原著的情节,剧版根本就没拍完原著的大结局部分。

看完这样的结局,很多观众都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觉得追完36集又是看了个寂寞。不仅没有交代人物去向,填的两个坑也实在太牵强了,如果结局只是这样,那这部剧是妥妥的烂尾了。3、它是不是汪家人

在两个家族的斗争,九门的代表势力应该也就是张家,除了下面八家包括吴邪代表的吴家加起来其实也不如一个张家,这里面应该就是张家与汪家直面的抗衡,在战乱的年代,隐藏在幕后的势力角逐,张家显然是败下阵来。

汪家应该就是想保持了它在这古墓界的权威,能够保证自己的汪家走到最后,破解最后的谜题,古人君主求长生,这种力量可以让自己的最好的那一部分保持永远的实力,这就是长生给人带来最好的回馈,也能保持自己的财力人力都永远充沛下去。

张家通过张起灵这个人来看显然是达到了目的,小哥保持了永远年轻,还有高强度的体力,至于财富也是有着众多的张家宝藏。但是小哥也仅剩下一个,没有得到良好的延续下去,张大佛爷着一脉在保家卫国的过程中也渐渐的落寞了下来,仅仅剩下了张日山这一个守护着残脉。

吴邪、花爷、霍秀秀他们等于走的这个任务的副本,如果是陈文锦和吴三省把事件都告诉了吴邪他们,那么就等于把最危险的部分告诉了这些小辈的人,这样的话就不能让他们有一个较好的锻炼,这个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所以这个消息只能说一点点的告诉吴邪,然后让他们得到充分得历练以后再面对汪家这样得一个危险得组织。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吴三省他们不愿意告诉整个事情的真相,只能用一些概念来引导他们慢慢的打开事情的真相,不直接告诉就是保护他们的安全,这个是来自于长辈们的关怀。

所以这个“它”应该就是汪家所经营的组织,他们的目的应该就是破解上古时期那些神人们留给后人的秘密,破解长生之法,让整个家族持续的保持兴旺发达下去。

或许这个也有其他的解释,但是个人认为这个里面的“它”并不是那么复杂,而且考古队本身上就是相关部门,这个里面不存在负面的影响,应该就是指的汪家所经营的组织,但是汪家的组织非常严密,可能是汪家的其中一个分支,为了对抗九门而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课本文学常识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26《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世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学上以散文成就最大。《天说》《封建论》《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均为名篇,其中《永州八记》被视为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历千年而传诵不息。诗亦卓越,风格疏淡、明快,《渔翁》《江雪》脍炙人口。

27《岳阳楼记》——《范正公文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幼年孤贫,刻苦好学。一生为官清正,治军严明。死后,谥号“文正”。所作散文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岳阳楼记》为其代表作。有《范文正公集》。

28《醉翁亭记》——《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传编篡、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重要作家。曾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与高司谏书》《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为代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文学常识春秋时代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为解释经书的文字。《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文学常识必考归纳: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全文共 1646 字

+ 加入清单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的诗》--舒婷--当代诗人--诗歌

2.《梅岭三章》--《陈毅诗词选集》--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绝句

3.《月夜》--《沈尹默诗词集》--沈尹默--诗人书法家--诗歌

4.《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选集》--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诗歌

5.《断章》--《鱼目集》--卞之琳--诗人、翻译家--诗歌

6.《风雨吟》--《芦荻诗选》--芦荻--诗人--诗歌

7.《统一》--《聂鲁达抒情诗选》--聂鲁达--智利诗人--诗歌

8.《海燕》--《高尔基文集》--高尔基--苏联作家--散文诗

9.《孔乙己》--《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

10.《变色龙》--《契诃夫小说选》--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小说

11.《溜索》--《遍地风流》--阿城--现代作家、编剧--小说

12.《蒲柳人家》--《十月》--刘绍棠--作家--小说

13.《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及其后学--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14.《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策四》--刘向整理--刘向,西汉人

15.《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全集》--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

1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7.《江城子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

19.《满江红》--《秋瑾集》--秋瑾--清朝末期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20.《谈读书》--《玫瑰树》--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21.《不求甚解》--《燕山夜话》--马南邨--原名邓拓,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22.《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论文集》--李可染--现代画家

23.《无言之美》--《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现代美学家、译家

24.《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

25.《屈原》--《屈原》--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剧

26.《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楼》--何冀平--作家、编剧、制作人--话剧

27.《枣儿》--《剧本》--孙鸿--戏剧

28.《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相传左丘明著--春秋时期

2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刘向整理--刘向,西汉人

30.《出师表》--《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31.《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编纂--郭茂倩北宋

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集校注》--岑参--唐代诗人

3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

34.《过零丁洋》--《文天祥诗选》--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35.《山坡羊潼关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36.《定风波》--《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集无住词十八首》--陈与义--宋代诗人

38.《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

39.《浣溪沙》--《纳兰词笺注》--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

40.《南安军》--《文天祥诗选》--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41.《别云间》--《夏完淳集笺校》--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

42.《山坡羊骊山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43.《朝天子咏喇叭》--《王西楼乐府》--王磐--明代散曲家

名著导读:

44.《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45.《围城》--钱锺书--现代文学家

46.《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作家

47.《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作家

48.《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俄国作家

49.《我是猫》--夏日漱石--日本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