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医的放血疗法治疗什么(实用17篇)

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让你苦恼不已,鼻炎是不是严重影响了您的生活或学习?可是,鼻炎该怎么治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10个巧治鼻炎的小妙招,希望能帮大家远离鼻炎的困扰。

    浏览

    5333

    文章

    17

    篇1:治疗男性不育的中医疗法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男性不育怎么治疗呢?如今患有不育症的男性是越来越多,这给男性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当然男性不育症也是可以治疗的,中医对于男性不育有着独特的疗法,那么治疗男性不育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治疗男性不育的中医疗法

    1、益气:主要是补养脾肾之气。气能生精,气虚则精少。用于治疗脾肾虚弱之各种类型不育,临床常见如气虚造成的死精、弱精、少精不育。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刺五加、山萸肉等。

    2、活血:主要为通行全身血液,化除血瘀,临床用于由血瘀引起的不育,如血瘀不射精不育、血瘀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等。常用药物有红花、丹参、赤芍、川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

    3、养血:主要通过滋补肝、脾以养血精。精血同源,血足则精旺。临床用于治疗血亏精乏的各种不育,如精液异常不育伴面色苍白、失眠、乏力等血亏症状。常用药物有当归、紫河车、鹿角胶、阿胶等。

    4、清热解毒:为清除下焦、膀胱、精室、精道之热邪毒邪,用于各种炎性因素引起的不育,伴见热邪毒邪炽盛的症状。常用药物为蒲公英、车前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滑石、茜草、金银花、紫花地丁等。

    5、补肾:有补肾阳、肾阴之分,补阴、阳用药平和,促进生殖,又称补益肾精。主要用于肾虚阳痿、性欲低下、精液异常等原因引起的不育。常用药物有巴戟天、仙茅、仙灵脾、急性子、肉苁蓉、首乌、熟地、黄精、韭菜子、枸杞子、蒺藜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医针灸疗法中艾灸 能有效治疗头痛症状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头痛患者在发病时不知该如何办,多半是采取了吃药来缓解疼痛状态,吃多了药品也是会有副作用产生的,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解决头痛呢?听说中医针灸疗法中的艾灸能够有效治疗头痛症状,这是真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了。

    艾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头痛是极其普遍的一种症状,几乎90%的人都有过头痛的体验,除了少数因为疾病引起的头痛之外,大多数患有头痛的人,只是一种症状,并无什么特异性,往往去医院就诊时却查不出实质性的疾病,一般只要休息一下,头痛的症状就会消失,其中尤其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患这类找不出原因的头痛者最多。当人因工作而过度疲劳和情绪过度紧张、不安时会出现头痛。一切能使颈部肌肉持久收缩的因素,也会引起头痛。这类头痛均与病症无关,是亚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1、调理对象:

    脑力劳动者、紧张性头痛、偏头痛。

    2、适应症侯:

    紧张性头痛,常常会在额头、太阳穴或顶枕部出现持续性的钝痛,有重压和紧箍感;偏头痛,多位于眼眶或额颞部,呈胀痛或钝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畏光或疲劳感等症。

    3、穴位组方

    调理方:百会、风池、大椎、肝俞、合谷、足三里

    基本方:命门、肾俞、中脘、神阙

    中医认为,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肝为情之所伤,化火伤阴,肝阳上扰而致;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经脉;肾精亏虚,脑海空虚,导致头痛。因此调理头痛重点是肝、脾、肾。所选调理方中,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阳维之会,故具有祛风散邪解表的作用,是调理表证的常用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阳明多气多血,原穴又是原气在体表输注的地方,是补气生血的要穴。

    操作方法

    首先温补命门,方法同上。命门施灸后,再灸风池、大椎、肝俞、肾俞。背部施灸后,先灸合谷,再灸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通常每个穴位施灸2~3分钟,特殊穴位可以根据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的感觉来调整施灸时间。基本方每次必灸,调理方可交替使用。前5次每日1次,后5次隔日一次。10次后,每周1~2次悬灸调理。

    注意事项

    (1)嘱顾客调畅情志,劳逸结合,按时入睡,并保持充足睡眠。

    (2)注意均衡营养。

    艾灸的作用

    1、局部刺激

    艾灸通过对人体特定部位以艾火刺激,这种温热刺激,使受刺激的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能发挥镇静、镇痛作用,促进药物的吸收。

    2、调节免疫功能

    艾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3、防病保健

    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4、美容作用

    女性涂抹化妆品的外在美难以比得上由内而外的美。艾灸可以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在美容的同时,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作用,让女性的身体健康,青春常驻,容光焕发,由内而外显现出女性美。

    5、广泛运用于医学各科

    由于艾灸的作用,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与医学各科领域,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不错的特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医治疗腮腺炎有哪几种疗法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于外感时行温毒,更挟痰火积热,郁热壅阴少阳之络,循经外发而为病。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中医治疗腮腺炎有哪几种疗法

    耳穴疗法:

    取穴:腮腺、颊、神门、交感、内分泌。

    配穴:睾丸疼痛配睾丸穴。

    毫针直刺或斜刺,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间歇行针,每日1-2次,3次为1疗程。也可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钟,每周换2次,3次为1疗程。

    刺络疗法:

    取穴:耳尖穴、少商、关冲、少泽,每次选2-3穴,用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局部用手挤压,放血3-5滴。

    电针疗法:

    取穴:取腮腺炎刺激点(肿大腮腺之上缘处)、少商(双侧)。

    针腮腺炎刺激点时由肿大之肋腺上缘呈45度角刺入,深约1-1.5寸,通电10-15分钟,起针后点刺双侧少商出血,每侧3-5滴,每日1次。

    皮肤针疗法:

    取穴:合谷LI4、颊车ST6、翳风TE17、列缺LU7、外关TE5、二间LI2。

    配穴:发热配曲池LI11、大椎GV14。

    叩刺,中等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医茶疗法治疗慢性咽炎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慢性咽炎中医学喉痹范畴,肺胃阴虚、七情郁结、痰阻咽喉是主要致病原因,治疗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一些较方便的药茶饮疗便方,供读者参考。

    中医茶疗法治疗慢性咽炎

    1.青果(橄榄)2枚,绿茶1克,将橄榄连核切成两半,与绿茶同放人杯中,冲人开水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

    2.青果4枚,芦根30克,清水两碗半,煎至1碗,去渣代茶饮。

    3.青果10枚,白萝卜1个洗净切片,一同加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4.白萝卜100克,不削皮,洗净切片,加水200毫升,煮沸20分钟,取汁加适量白糖或冰糖,1次顿服,每日2次。

    5.藏青果6枚,洗净,粉碎,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次。

    6.桔梗20克、甘草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7.牛蒡子20克、麦冬15克、金银花30克、甘草10克,加水适量,煎汤取汁代茶。以上为1日量。

    8.白莲、麦冬各12克,冰糖适量,加水炖服,可代茶饮。

    9.无花果(干)30克,冰糖适量煮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10.茶叶适量用小纱布袋装好,置于杯中,用沸水泡出茶汁(比饮用的茶汁稍浓),稍凉后加蜂蜜适量,搅匀,每隔半小时用此溶解液漱喉并咽下。

    11.鲜藕适量,洗净榨汁100毫升,加蜂蜜20克,调匀服用,每日1次,连服数日。

    12.百合15克,香蕉2枚(去皮),冰糖适量,加水同炖,饮汁食香蕉。

    13.沙参12克,桑果15克,冰糖适量,加水同炖,饮汁食桑果。

    14.霜桑叶适量(一般用7~10个叶子)放锅内,加水2-3碗,煮沸5分钟,一次温服(或放到暖水瓶内分次饮用)。

    15.木蝴蝶5&mdash10克,剪碎,加冰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16.银花50克,连翘24克,牛蒡子30克,山豆根40克,射干24克,桔梗24克,生地30克,生甘草24克,金果榄20克,玄参40克,麦冬40克,薄荷24克,上药研末均匀混合后,取5克放人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17.银花30克,玄参15克,知母、黄芩、桔梗、生甘草各10克,蜂蜜适量,上药入暖水瓶中,加沸水1500毫升,盖严,30分钟后即可代茶饮用,每日1剂。

    18.野菊、玉兰花、玫瑰花、月季花、代代花各10克,用沸水冲泡或水煎,加入白糖适量,代茶饮。

    19.鲜石榴2只,取石榴子捶研,开水浸泡,待冷却后取汁,每日含漱10次以上,可止痛消肿,消除口干咽燥,还可减轻口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医治疗斜视有哪些疗法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斜视一般发生在幼儿时期,就是我们俗称的“斗鸡眼”或“斜白眼”,症状很明显,就是两只眼睛不平衡,严重影响到面部美观。那么,斜视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斜视的中医疗法,希望能帮到你。

    食疗方

    一、银杞明目汤

    主治是肝肾两虚之斜视。配方是银耳20克,枸杞20克,茉莉花10克。用法是上述各味水煎汤饮,每日1剂,连服数日。

    二、枸杞炖猪肝

    主治是斜视眼,迎风流泪。配方是枸杞子20克,猪肝300克,食油、葱、姜、白糖、黄酒、淀粉各少许。用法是用猪肝洗净,同枸杞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捞出猪肝切片备用。油锅烧热,葱、姜炝锅放入猪肝片炒,烹白糖、黄酒兑入原汤少许,收汁,勾入淀粉,汤汁明透即成。

    三、醒目汤

    主治是斜视眼。配方是枸杞10克,陈皮3克,桂圆肉10个,蜂蜜1匙。用法是将枸杞子、陈皮放在纱布内扎好,然后与桂圆肉一起,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半小时后,取桂圆肉及汤,并加蜂蜜,当点心吃。

    四、枸杞鲫鱼汤

    主治是斜视眼,视物模糊。配方是鲫鱼一尾(约2000克),枸杞10克。用法是将鲫鱼洗净去内脏,和枸杞一起煮汤,吃肉饮汤。按注是一方用白鱼或其他鱼代鲫鱼也可。

    五、牛奶鸡蛋饮

    主治是斜视眼。配方是鸡蛋1只,牛奶1杯,蜂蜜1匙。用法是将鸡蛋打碎,冲入加热的牛奶中,用小火煮沸,鸡蛋熟后待温,再加蜂蜜服食。

    中医疗法

    斜视此症属于眼外肌的疾病,并会有眩晕、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斜视除可采用手术以及用矫正方法外,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配合针灸为主的调理。

    肝血不足:可见眼斜、眼睛畏光、口苦、头痛。主穴可选用肝俞、胆俞、太冲、阳陵泉等穴,药方辅助可配合用加味逍遥散,改善体质。脾胃虚弱:可见视物不清、脸色苍白、容易疲倦、身体瘦弱。主穴可选足三里、内关、胃俞、脾俞穴,配合药方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帮助补气健脾。肾虚:常见伴随头晕、容易频尿,主穴可选肝俞、肾俞、胆俞、大肠俞等穴位。

    此外,还可用眼部按摩、推拿的手法,达到改善、缓解症状的目的。主要穴位可取睛明、攒竹、百会、丝竹空、印堂、太阳等穴。藉由按、揉等手法,来调节视神经的经络,以恢复及改善斜视所引起的眼睛酸涩、头痛、头晕等症状。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营养所需

    1、补充蛋白质

    斜视患者应多吃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组织的修补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

    2、补锌

    斜视、近视的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锌有些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有些多,可适量增加。

    3、补铬

    含铬丰富的食物有:豆类、小麦、蛋、鸡肉、猪肉、黄油。可将含铬、钙丰富的食物合理加入日常膳食中,以达到以饮食调整预防形成近视、斜视的目的。斜视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也是改善眼睛,保护眼球的方式。所以治疗斜视的前提一定是保护好眼睛发育成长。治疗斜视,注意饮食。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医治疗感冒有哪些偏方疗法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朋友在感冒时都是选择吃药或者一直拖着等着好,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利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来更快的治好感冒等病症呢?感冒并不是什么大病,但一样会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稍微不注意可能会更加严重。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下中医的一些奇方偏方吧,它们对治疗感冒效果很有功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身体疗法

    1.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2.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3.冷水浴面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按摩疗法

    1.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2.鼻子插葱

    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葱条要选择粗一点,细了,一是药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药棉。

    3.白酒擦身

    用铜钱、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轻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曲窝处,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汗后周身轻松舒适,此时注意免受风寒,感冒很快痊愈。

    饮食疗法

    1.可乐煮姜

    鲜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2.香油拌蛋

    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再冲进沸水搅匀,然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

    3.蒜泥蜂蜜

    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用白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每天4至6次,对治疗流感有佳效。

    热气疗法

    1.呼吸蒸汽

    初发感冒时,在杯中倒入开水,对着热气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可减轻鼻塞症状。

    2.热风吹面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治疗“产后风”的一些中医疗法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产后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疾病,指妇女坐完月子后,出现畏寒、怕冷,全身肌肉关节麻木、疼痛、怕风,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眼眶疼痛、眼睛多泪等症状。一般在产后8周出现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因此一定要重视。

    对于产后风,中医一般采用中药药物、中药膳食、中药沐足、温灸疗法等方法来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具有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产后风”的一些中医疗法吧。

    1.中药药膳

    熟地红花桑寄生汤

    材料:熟地15g,红花5g,桑寄生10g,桂圆5个,生姜3片,猪■肉150g。

    制作:将所有药材清洗,然后同猪■肉一起放入瓦煲,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小时。该汤味微苦,可加入适量红糖。也可滤取汤液煮蛋,沸腾后将鸡蛋敲入煮成荷包蛋,吃蛋喝汤。

    功效:该汤具有滋补肝肾、通经止痛的作用。

    2.中药沐足

    可用黄芪30g、当归15g、鸡血藤30g、杜仲15g、桑寄生15g、牛膝30g、防风15g、宽筋藤30g,煮水放凉至45摄氏度左右,将双腿浸泡在中药液里面,还可以用热毛巾渗透药液后,热敷在关节部位,热敷以局部潮红为度,避免烫伤,沐足时间为20~30分钟,可每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

    中药药液沐足,可以益气血,温经络,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温灸疗法

    艾灸的特点是利用灸火的温热,祛除体内风寒湿邪。产后妈妈多气血虚弱,适当采用温灸疗法,可以起到补虚通阳、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除湿化瘀、调理气血作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效治疗痔疮的中医疗法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痔疮从古至今的发病率都一直很高,达60%以上,所以有“十人九痔”之说,而且痔疮的分类很多,所以中医治疗这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痔疮的中医疗法,希望能帮到你。

    临床表现

    一、大便出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症状。出血一般发生在便前或者便后,有单纯的便血,也会与大便混合而下。血色鲜红,其出血时呈喷射状、点滴状、擦拭带血等。

    二、大便疼痛。大便时出血肛周疼痛现象。因为肛周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和敏锐,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发生疼痛。一般表现为轻微疼痛、刺痛、灼痛、胀痛等。

    三、直肠坠痛。肛门直肠坠痛主要是外痔的症状。如果内痔被感染、嵌顿、出现绞窄性坏死,这样会导致剧烈的坠痛。轻者有胀满下坠感,重者则会出现重坠痛苦。

    四、肿物脱出。肛门内部出现肿物脱出,这主要是中晚期内痔的症状。随着内痔痔核的不断增大,使粘膜及粘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结节可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经肛门脱出。轻者只有在排便时才会脱出肛外,重者在咳嗽、压腹、用力下蹲时即可脱出。

    适合患者做的运动

    1.交叉起坐运动。两腿交叉,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全身放松;两腿保持交叉站立,同时收臀夹腿,提肛;坐下还原时全身放松。

    2.提肛运动。全身放松,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吸气,舌舔上腭,同时肛门向上提收。象忍大便的样子,提肛后稍闭一下气不呼,然后配合呼气,全身放松。

    3.提重心运动。两腿并扰,两臂侧上举至头上方,同时脚跟提起,作深长吸气;两臂在体前自然落下,同时脚跟亦随之下落踏实,并作深长呼气

    4.举骨盆运动。仰卧屈膝,使脚跟靠近臀部,两手放在头下,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使骨盆举起,同时提收肛门,放松时骨盆下放。熟练后,也可配合呼吸,提肛时吸气,放松时呼气。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

    1.针灸治疗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血。以足太阳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承山次二白长强。配穴便秘者,加支沟、大肠俞;脾虚气陷者,加脾俞、百会。操作诸穴均针用泻法,脾虚气陷者宜用补法,可灸。方义承山、次?均为膀胱经穴,足太阳经别自承山穴处上行入于肛中,故取之用泻法,既能调理膀胱气化以清湿热,又能疏导肛门局部气血,属“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督脉亦过肛门,长强穴属督脉,位近肛门,刺之可直达病所,清利湿热。二白为治疗痔疮的经验用穴。

    2.、挑治

    方法痔点在第七胸椎两侧和腰骶部范围内寻找。每次选一痔点挑治,七天左右一次。

    3.、耳针

    选穴直肠下段大肠神门脑脾

    方法每次取2-3穴,留针2-30分钟,每日一次。

    4.其他治疗

    三棱针法在第7胸椎两侧至腰骶部范围内寻找痔点,其状为红色丘疹,一个或数个不等,出现的部位亦不一致。每次选一个痔点,用粗针挑刺,并挤出血珠或粘液,7天左右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阑尾炎的治疗 中医疗法巧治阑尾炎不受罪

    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阑尾炎是现在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发作急的时候,让你痛不欲生,很多人对于阑尾炎都会选择手术治疗,其实大可不必这么麻烦,中医也同样可以治疗阑尾炎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中医治疗阑尾炎的秘方吧。

    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发作也比较急,而且腹部就像刀绞似的,非常痛苦,严重的话会危及性命哦。

    对于阑尾炎,很多人的方法都是“一刀切”,您或许不知道,中医中药其实也有疗效,今天,就介绍一下治疗阑尾炎的方法吧,让阑尾免去刀割之苦!

    急性阑尾炎属于中医学所称的“肠痈”范围。

    本病往往由于脾胃功能失于调节,再加上其他诱因,如饮食不节、突然奔跑等而发病。初期邪正相争于肠内,加上郁热,使气血蕴积不得通畅,结聚而成痈;如果积热不能散泄,血肉腐败,便化而成脓。

    本病为实证、热证。现按西医分型介绍非手术疗法。本病的复发往往与治疗不彻底有关。要治疗彻底,宜针刺、服药、外敷等综合治疗。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草药和针刺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而且都会很好的疗效,我们首先选择针刺治疗。

    (1)针刺疗法

    取穴:阑尾穴、足三里、右天枢。

    针法:强刺激阑尾穴。此点多有压痛,进针时须刺在痛点上。同时在左下腹针刺与右下腹压痛点相对称之点,或右天枢,强刺激,可留针数分钟或1~2小时,每15分钟捻转一次。效不佳时再强刺激足三里。有发烧、恶心、呕吐者加曲池、合谷、内庭等。每日针2~3次,至症状消失。体质较差、病情较轻的,宜用较弱刺激。

    (2)草药单方

    1.我们将红藤和败酱草先放在锅里面煮,然后再加入生大黄,煮好之后喝下去,每天一到两剂。

    2.白花蛇舌草60~100克,羊蹄草30~60克,两面针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水煎服,每日一两剂。

    3.金盏银盘、白花蛇舌草各30~60克,水煎服,每日一两剂。

    4.猪殃殃(茜草科猪殃殃属植物,产于安徽、江苏)100克,水煎,空腹服。

    (3)中药

    阑尾炎一方(大黄牡丹皮汤加减):生大黄12克(后下),桃仁12克,冬瓜仁30克,丹皮10克,蒲公英15克,芒硝3克(冲服),皂角刺12克,水煎服。病重加马齿苋(瓜子菜)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可隔10~12小时服一剂。

    本方有较强的消炎作用。服后轻泻使肠腔内的异物及炎性渗出物得以排除,改善局部血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经过3天治疗,一般病者多已无自觉症状及腹部体征。为防止复发,可继服大黄四逆散:生大黄10克(后下),桃仁10克,冬瓜仁30克,柴胡10克,赤芍10克,枳壳6克,甘草6克。每日1剂,连服3天。

    2、阑尾脓肿

    (1)针刺与草药治疗同前。

    (2)服阑尾炎一方,每日1~2剂。

    (3)外敷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泽兰、薄荷),用水和蜂蜜调敷,药干即换。

    经3~4天的治疗,症状消失后,仍应服大黄四逆散3剂,每天1剂。如舌苔仍厚腻,应服药至苔薄白脉缓为度。

    如腹部肿块不缩小、全身中毒症状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3、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1)针刺与草药治疗同前。

    (2)用地胆头100~120克,水煎保留灌肠,每日2次。

    (3)外敷双柏散于腹部(可按痛区大小敷药),每天换药2次。

    (4)阑尾炎二方:生大黄12克(后下),桃仁15克,羊蹄草25克,冬瓜仁30克,丹皮15克,蒲公英20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皂角刺15克。水煎服,每日2~3剂。

    (5)穿心莲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4次。

    症状消失热退后,可根据情况用大黄四逆散数天,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如舌苔薄白,则改服健脾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柴胡、枳壳、白芍之类)数天。

    若有休克表现,腹腔脓液多者,或经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可考虑手术治疗。

    4、慢性阑尾炎

    (1)酌情用阑尾炎一方,减轻其分量,但服药天数要7~8天或至10天。

    (2)每天针阑尾穴一次,一般针3~5天,不用留针。

    (3)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则按急性期处理,方法见前述。

    5、妊娠期阑尾炎

    方药:红藤15克,黄芩10克,丹皮15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冬瓜仁15克,银花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中医治疗阑尾炎的偏方

    方法一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法二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法三

    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方法四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方法五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结语:阑尾炎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会非常的疼痛,这个时候我们不必都开刀解决,其实中医针刺和中药方也是能够解决的哦,但是如果非常严重的话,我们还是去医院看看比较好哦,这样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医治疗糖尿病足 老年糖尿病足的中医疗法

    全文共 2078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病,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通过判断患者的五脏虚实,之后再对症用药。下面就为各位介绍关于治疗糖尿病足的中医偏方,糖尿病足患者不妨尝试尝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足

    中医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表现进行辨证论治。糖尿病足的中医辨证应重视局部辨证,兼顾全身辨证。局部辨证主要从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和溃疡的情况来综合分析:

    1、肤温降低,这类属于阳气不足或是气血瘀滞。

    2、肤温升高属热邪为患,但有实、虚之分,实者多为湿热下注所致,其虚者则是阴虚所生。

    3、皮肤苍白无力,多属血虚,发红则属热证,可分为实热和虚热。

    4、皮色紫红或青紫为瘀血,压之褪色者多为瘀在脉管,压之不褪色者多为瘀在脉外。

    5、黑色多为死肌之色。创面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脓水恶臭,灼痛剧烈,夜间尤甚,多属热毒伤阴证。

    6、创面污浊不清,脓液伴有臭味,并易出血,创周紫暗,多为湿热瘀滞,其中热盛者,脓液稠厚,湿盛者,创面渗液较多,肉芽水肿。

    7、溃疡久而不愈合,脓液少而清稀,多为气血两虚,肉芽呈灰白色。

    二、糖尿病足的中医疗法

    内治法

    1、血瘀阻络型

    证候:多见于坏疽前期。下肢无力、怕凉,间歇跛行。皮肤瘙痒、干而无汗,双足皮肤干燥、龟裂、骈胝形成,足部皮色苍白或发暗有瘀斑,毫毛脱落,趾甲增厚。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或异物感。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涩。

    证候分析:素患消渴,气阴两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脉运行,阴虚血燥,气血不畅、血脉瘀阻,经络不利,肌肤筋骨失养,故出现以上诸症。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弦为气虚血瘀之象。

    处方:黄芪60g,桑桂枝各l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丹参30g,生地15g,川牛膝15g,生地龙15g,鸡血藤30g,白僵蚕l0g。加减:若麻木较重者,可加丝瓜络、络石藤等通络之品,若肢体无力感突出可加重健脾强肾之品,如党参10g、白术10g、云苓15g、桑寄生25g。方剂:补阳还元汤加味。

    治法:益气通脉,活血化瘀。

    2、阳虚阴寒型

    证候:肢体发凉,足趾麻木疼痛,喜温恶寒,遇寒加重。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行走后症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细。

    证候分析:消渴日久,阴损及阳,阳虚生内寒,不能温煦四末,故见肢体发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行走后症状加重,肢体麻木疼痛。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见喜温恶寒、遇寒加重。舌质淡、舌苔薄、脉沉迟或沉细均为阳虚阴寒内盛之征。

    处方:熟地30g,鹿角胶10g,肉桂3g,姜炭3g,白芥子10g,麻黄3g,甘草3g。加减:气血瘀阻可加鸡血藤、鬼箭羽。如局部有脓肿形成可加生黄芪、皂角、穿山甲益气脱脓。方剂:温阳汤。

    治法:温阳散寒,兼以通脉。

    3、瘀毒阻络型

    证候:多见于缺血性坏疽期。肢端坏疽,多有疼痛,色暗不鲜,坏死组织色黑,界限不清,有少量脓腐,舌质暗红或绛红,苔薄黄,脉细数。

    证候分析:脉络瘀热,结聚不散,经络闭塞,肌肤筋骨失于濡养,热盛肉腐,溃败成毒,故见坏疽疼痛,脓腐乃气血化生,局部气虚血少,热毒轻微局限,故脓腐少量,正气不足,瘀毒阻络,正邪交争未见分晓,故坏死组织界限不清。舌质暗红或绛红,苔薄黄,脉细数为血瘀蕴热之象。

    处方:当归20g,赤芍15g,丹参30g,牛膝15g,双花藤30g,玄参15g,花粉15g,虎杖15g,红藤15g,生甘草6g,穿山甲15g,制乳没各10g,生黄芪30g。方剂:四妙活血汤加减。

    治法:化瘀解毒,通络止痛。

    糖尿病足的治疗外治法

    (1)清创法

    ①切开清创引流术:适于局部脓肿、口小腔大的窦道、蜂窝织炎,多呈湿性坏疽,坏死组织达筋膜肌肉以下,局部肿胀明显、感染严重,生命体征平稳,血糖难以控制及全身状况良好者。

    ②蚕食清创法:适于创面色泽紫暗或苍白,预知一次性清创难以承受者;多呈干性坏疽或混合性坏疽,生命体征不平稳,全身状况不良者。

    (2)外洗药

    ①三黄洗剂:适于形成窦道创面脓出较多,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累及骨质,窦道久不愈合者。

    组成:大黄,黄连,黄柏,连翘。

    用法: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反复冲洗窦道,每日3-5次。

    ②温足外洗方:适用于足部麻木、发凉,畏寒怕冷,遇寒加重者。

    组成:桂枝,威灵仙,川芎,川乌,草乌,细辛,川椒,当归。

    用法:药液温度在35-40℃,熏洗足部,20-30分钟。

    ③解毒洗剂:适用于肢体坏死组织较多,创面渗出多,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组成:苦参,蚤休,黄柏,黄连,茵陈,泽兰,桔梗,地丁。

    用法:药液温度在35-40℃,熏洗足部,20-30分钟。

    (3)外敷药

    ①红肿或成脓未溃属阳证者,可以用金黄膏外敷。

    ②溃后脓液不多,创面红肿热痛,可以用紫草油膏外敷。

    ③创面微有红肿热痛,脓液不多,新肉不生,可以用清疽生肌膏外敷。

    ④创面不红不肿无脓液,肉芽色淡,新肉不生,可以用黄芪生肌膏外敷。

    ⑤生肌散外敷:适用于坏死组织已经清除,创面久不愈合者。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加预防,积极治疗,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免糖尿病这种疾病,因此让我们饭后动起来,远离糖尿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疗法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静脉曲张多发于下肢部位,主要出现扩张、增长而行程迂曲的静脉,甚至盘曲成团,以小腿内侧为明显。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完善,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也有独特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法吧。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

    1、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脱垂、松弛、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2、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血管本身的原因,这个因素往往是先天遗传带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血管一出生就比别人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法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法

    1.针灸疗法

    因为下肢静脉曲张属于外科病症,所以现在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很难达到疗效。经过长时间对针具、取穴及操作上进行较大的探索和改进,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用得较多的是磁圆梅针和高频电针,两种针法安全、有效,在治疗对象上以轻症早期者为宜。

    2.刮痧疗法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等。下肢静脉曲张以全身刮痧为主。

    刮痧部位和主要经穴:

    头部:全息穴区。

    背部:膀胱经(双侧心俞)。

    上肢:肺经(双侧太渊)。

    下肢:膀胱经(患侧承山至委中);胆经(患侧外丘至阳陵泉);胃经(患侧足三里);阿是穴(自下而上补刮静脉曲张处局部皮肤)。

    3.中药泡足

    方法:取桂枝50克,木瓜100克。水煎于每晚临睡前泡足1次,每次30分钟,药液凉后可再加热浸泡,1剂可连续使用2~3天,7天为1疗程,最好在立冬后就开始。此法能有效治疗早期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的护理注意

    1、患者要成良好生活习惯,患者需要避免酗酒和进食辛辣食物。还有就是,由于维生素E对血管的恢复具有一定功能,所以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对预防,以及恢复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效果。患者维生素E含量的降低,会影响前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患者可以选择食用含维生素E较高的食物,还可服用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利用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使症状得以改善。

    2、轻度静脉曲张、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长期应用弹性绷带或绑腿裹住小腿,以防止其继续发展。长期站立的人亦可应用弹力绷带预防静脉曲张产生。

    3、患者一定要避免足部及小腿部碰伤,静脉曲张形成静脉结节,静脉结节的管壁较薄,常与萎缩的皮肤相粘连,轻度损伤即引起破裂出血,而且这种出血不易止住。另外,静脉曲张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旦皮损破裂,则不易痊愈,糜烂溃疡处由于久不收口而易于感染,引发严重并发症。过度搔抓亦会引起上述损害。所以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小腿部碰伤及过度搔抓。

    4、患者要避免久站、久立,防止下肢负重。对于教师、售货员等长时间站立的人,一旦出现静脉曲张,则应尽早更换职业,以免加重病情并导致并发症出现。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医放血疗法有什么作用 效果好吗

    全文共 1775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放血疗法听起来很吓人,许多晕血的人听到放血疗法都会毛骨悚然,怕的连忙躲开,可是真正得了什么病这个效果还是非常有效的,比如治疗发烧,解毒等还是非常不错的,具体有哪些作用让我们看了才知道。

    放血疗法的作用效果

    退热作用

    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止。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头痛等,应用放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解毒作用

    中医所说的解毒作用,是指机体在病理的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现的证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疮疡痈疽。放血不仅能使侵及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

    泻火作用

    中医认为,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证,常表现为心烦不安、口舌生疮、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发热、神昏、谵语等症状。放血疗法可以直接使火热之邪随血而泻,适用于多种热证。

    消肿作用

    肿痛多由于气滞血涩,使经络瘀滞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经脉中瘀滞的气血与病邪,促使经脉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止痒作用

    痒是风邪存在于血脉之中的表现,故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放血就是理血调气,使血脉流畅迫而风邪无所留存,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缓解麻木作用

    气虚不能帅血达于四末,或者血虚失于濡养,则往往出现麻木的症状。用毫针点刺患侧肢体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疗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气至的理论为指导的,效果较好。

    镇吐作用

    急性呕吐多属胃热炽盛或肝气横逆犯胃或食滞停留,放血能泻热平肝逆,并有疏导肠胃积滞下行的作用,故能镇吐止呕。

    止泻作用

    放血治疗泄泻的范围,一般是指肠胃积滞化热而成的热泻,或者感触流行时疫,造成清浊不分的泄泻等。其机制是泻火降热而达到升清降浊的作用。

    急救作用

    所谓急救作用,是指卒然昏倒,惊厥不省人事的闭证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抢救方法。

    高血压放血疗法是什么

    高血压放血疗法主要指的是耳尖放血疗法,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里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通过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来治疗。这个方法的作用是能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这个疗法的特点是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中医放血疗法的起源

    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针刺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

    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针刺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放血疗法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有少量采用,如中医或藏医还存在采用放血疗法的情况。

    放学疗法小知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放血疗法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有少量采用,如中医或藏医还存在采用放血疗法的情况。西医中,利用医蛭吸吮臃肿块附近的淤血,也还是一种常规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医治疗囊肿 不同部位囊肿的中医疗法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是我们国家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医学宝藏,中医讲究阴阳调和,人体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多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中医方子就是将这种失调的状态,通过中药将他们调理成平衡的状态。囊肿治疗也不例外。

    一:中医治疗肝囊肿

    1:治疗肝囊肿的偏方,因为囊肿内部为水液,水为阴邪,故需温阳,正如经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1、佛砂汤:这种中医治疗肝囊肿的偏方适合气郁食积,多见于好动气而影响肝脾功能者,有胸胁胀痛,胃中不适,泛泛欲吐,大便不爽,舌有腻苔等症状。用鲫鱼2条熬成汤后,下佛手片、砂仁过筛粉各3克,搅匀即可服用,每日12次。

    2:鱼茵蛋:这种中医治疗肝囊肿的偏方适合肝胆湿热多为长期饮酒及喜食肥甘者,有面色灰黄,体乏喜卧,口苦口腻,尿液浑浊,舌有黄厚苔等症状。用鱼腥草30克、茵陈5克煎水去渣留汁,放去壳鸭蛋1个,煮熟即可吃蛋喝汤,每日1次。

    3:沙麦膏:肝阴亏损,多见于经常熬夜者,有形体瘦弱,唇红目赤,口干常饮,睡中出汗,惊悸失眠,舌红少苔等症状。用北沙参、麦冬、枣仁等量,加水煎1小时以上,滤渣留汁,再熬浓缩,加冰糖熬成能流动之膏状,冷却后放入冰箱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

    二:中医治疗肾囊肿

    1:小蓟饮子生地黄24克,小蓟15克,滑石15克,炒蒲黄9克,栀子9克,藕节9克,淡竹叶6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当归6克。将上述材料全部置于锅中,加水浸泡,然后以文火煎煮至沸腾。滤出服用。

    2:四苓散炒白术250克,茯苓250克,猪苓250克,泽泻250克。把以上四味药材仔细粉碎成细粉,分别过筛后混匀。每次用药匙舀取6克,以温开水调服。空腹服用。

    3:阴虚内热、迫血下行型主证可见腹有肿块、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口干喜饮、尿热色赤、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此型多见于肾囊肿伴血尿者,宜采用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等治则。1、知母、黄柏、炒蒲黄各12g,生地、淮山药各15g,山萸肉、丹皮、炒栀子各10g,泽泻、茯苓各20g,小蓟30g,生藕片300g,盐、味精各适量。前11味水煎取汁,入生藕片煮酥熟,加入盐、味精调味即成。每日1剂,分2次佐餐服用。2、生地、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茜草各30g,白芍、丹皮、香附各12g,血余炭、蒲黄各10g,甲鱼肉块300g,料酒、葱、姜、盐、味精各适量。前10味水煎取汁,入甲鱼肉块及调料煮酥烂即可。每日1剂,分两次佐餐服用。

    4:湿热中阻型主证可见呕恶频繁、纳呆食减、面色萎黄无华、乏力腰酸心悸、大便偏干、尿少水肿、腹内有块不适、口苦口黏、头晕目眩、皮肤瘙痒、舌淡或淡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无力等。此型多见于肾囊肿后期出现尿毒症者,宜采用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气阴双补等治则。黄连、姜半夏、陈皮、川芎、白术、麦冬、五味子各10g,竹茹、当归尾、鸡内金各12g,茯苓、泽泻、炙大黄各20g,生甘草、西洋参片各6g,猪瘦肉片200g,料酒、葱、姜、盐、味精适量。前14味水煎取汁,入西洋参片、猪瘦肉片及调料煮至肉酥烂即可。每日1次,分2次佐餐食用。三:中医治疗囊肿是当今社

    的一个新潮流,一般来说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紧张,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就容易出现囊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焦虑症的治疗 焦虑症的中医辩证疗法

    全文共 2509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焦虑症你知道吗,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关键时现在心里焦虑的人还非常的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焦虑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治疗焦虑症的中医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焦虑症应该是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疾病中的一种,不仅会给病人的精神带来折磨,而且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哦,可能还会伤害自己。那么除了用西医来治疗,我们中医又是如何治疗焦虑症的呢?

    根据临证表现应属下中医的心悸,郁证,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素体气血亏虚,情志内伤,肝气抑郁,条达疏泄失司,气机不调,升降失司,脾失健运,生化健运不足,渐进气血亏虚,心神失主,痰瘀内阻,胆虚决断失职,气郁化火,久则伤心,扰乱心神,心神不宁,神明无主而成。

    中医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提倡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疏肝、补肾、健胃、利肺的同时还能起到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此外,中医的调节治疗法在加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人体内分泌调节系统,提高肌体活力等方面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焦虑症的辨证治疗方法

    攘热扰心

    症状: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夜寐多惊,性急多言,头昏头痛,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涤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减。黄连、法半夏、陈皮、夜苓、炙甘草、胆南星、帜实、竹茹、酸枣仁、炙远志、天堂黄、焦山植、龙胆草、大枣。大便干燥加生大黄;小便短赤加白茅根。

    心胆气虚

    症状:心悸胆怯,善惊易恐,多疑善虑,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数或虚弦。治法益气养心,镇惊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加减。夜苓、夜神、远志、党参、石富蒲、龙齿、灵磁石、跪泊、炙甘草、炙黄蔑。

    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善原多恐,失眠多梦,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便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宁心。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党参、自术、炙黄瓦、当归、炙甘草、夜神、炙远志、酸枣仁、广木香、红枣、生姜。

    阴虚内热

    症状:多疑惊悸,少寐多梦,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口苦尿黄;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安神。

    方药: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合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百合、生地、知母、山药、夜苓、炒枣仁、炙甘草、丹皮、赤苟、黄柏。盗汗加五味子、锻牡蜘;闻声易惊者加朱砂冲服。

    痰热内扰

    症状: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夜寐多梦,性急多语,头痛头晕,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药:黄连10g,法半夏12g,竹茹12g,枳实15g,陈皮10g,胆南星15g,茯苓15g,黄芩10g,栀子10g,天竺黄10g,全瓜蒌20g,龙胆10g,蜜远志15g,酸枣仁30g,珍珠母(先下)30g,石决明(先下)30g,磁石(先下)30g,郁金15g,菖蒲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中医治疗焦虑症的方法

    焦虑症也称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一般焦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脑力疲乏、便秘腹泻等等多种不良现象。因此,怎样治疗焦虑症有效是关键,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中医治疗焦虑症已经成为了治疗焦虑症的主流方法,中医是怎样治疗焦虑症的呢?

    焦虑症作为情志障碍,尤与肝胆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有关,其病因病机多因邪入少阳,肝失疏泄,胆的分泌功能失调,气郁失达,郁而化热,扰乱心神而出现焦虑诸症。焦虑症中医疗法有较好的疗效。

    焦虑症中医疗法,以辨证论治为原则。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治疗与调节相结合,并修身养性,沉思、锻炼,以缓解焦虑症状。中医是怎样治疗焦虑症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焦虑症中医疗法讲究静以修身养性,沉思、锻炼和放松休息都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症状,不过,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有躯体症状如偏头就不太适合。

    2、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焦虑症中医疗法强调人体要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肌体神经细胞因消耗大量能量而引发的内功能紊乱,以此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

    3、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焦虑症中医治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提倡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疏肝、补肾、健胃、利肺的同时还能起到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修身养性缓解焦虑症

    1、幻想

    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肯定自己

    当焦虑袭来时,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这样可使你渐渐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应,使你的智能反应逐渐表现出来。结果,你果真平静下来了。

    3、大笑

    发自内心地大笑,能使体内引起压力的激素和肾上腺素下降,并增强免疫力。可以看笑话书,看喜剧电影,回忆儿时的趣事……这种效果能持续24个小时。研究证实,当你预感即将大笑时,焦虑的情绪就已经开始有所缓解了。

    4、哭泣

    偶尔哭哭也是有好处的,这个事因为泪液的分泌能促进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但是我们哭的时候要轻声一些。

    5、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缓和即将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放松全身。每分钟用腹部做深呼吸约6次,也就是用5秒吸气再用5秒呼气,几次深呼吸就能挺起肩膀、放松肌肉。这种呼吸节奏跟血压波动的10秒自然循环相一致。这种同步不仅能使人心情平静下来,还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6、音乐

    许多人都知道通过欣赏音乐来放松情绪,可以听一些古典音乐或轻音乐,避免心情过度亢奋。

    7、体育锻炼

    包括慢跑、游泳、打太极拳、放风筝等,都是减轻焦虑的有效方法。只要选出一两种并长期坚持,就会在需要发泄的时候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

    中医养生讲究静以修身养性。沉思、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和放松休息都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症状,不过,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有躯体症状如偏头痛或恶心发晕者,采用锻炼效果更佳;而有精神症状的患者用沉思或其他精神放松的方法则更加有用些。

    焦虑症如果不见缓解,请及时就医。

    结语:焦虑症是心理疾病,我们平时也是需要注意的,因为严重的话,会伤害自己的哦。我们治疗这种精神疾病,除了用西医的方法,中医也是可以的哦,上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了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焦虑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治疗产后便秘有哪些中医疗法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治疗产后便秘,新妈们不妨试试中医疗法。一起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产后便秘的。

    1.灌肠疗法

    玄参10克,麦冬8克,生地9克,大黄9克,芒硝3克,芍药20克,麻子仁15克。上药加水适量浸泡20分钟后,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浓缩成200毫升,待其冷却至37℃左右时患者取左侧卧位灌肠,灌完后转至右侧卧位,尽量使灌肠液长时间地保留在腹中。每周2~3次。用于产后气阴两虚所致的便秘患者。

    2.敷贴法

    ①连须葱头5个,生姜1块,食盐9克,豆豉10粒。上药共捣成饼状,烘热后贴脐上,用胶布固定。

    ②大田螺3个,大青盐1克。共捣成泥,敷于脐下1寸5分处气海穴。

    ③甘薯叶捣烂,调红糖,敷腹部。

    3.湿敷法

    ①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牛膝10克,肉苁蓉15克,加水8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神阙、天枢穴上15分钟。再用上法敷脾俞、大肠俞两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产后气虚便秘患者。

    ②大黄10克,细辛5克,干姜10克,厚朴15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关元、大横、下脘穴上15分钟。再用上法敷肺俞、脾俞、大肠俞三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产后寒积里实所致的便秘患者。

    4.熏洗法

    生大黄、附子各6克,党参15克,干姜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肉苁蓉10克,加水适量,煎至3000毫升,去渣取汁,趁热熏蒸足三里、上巨虚。待药液温度适中后,用纱布蘸药汁擦洗肺俞、脾俞及大肠俞穴。每次擦洗10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产后虚寒里实所致的便秘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肿瘤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肿瘤有方法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是我们国家5千多年文化的集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中医中,有许多方法可以治疗现在比较棘手的一些病症,如肿瘤。肿瘤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病症,他吞噬者人体的正常细胞。那么,中医有哪些治疗肿瘤的方子呢?

    一: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

    1:处方: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60g。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2: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二:夏花龙贝

    1: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2: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3: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三:抗癌汤

    1:处方: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2:制法:制成煎剂。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四:在治疗肿瘤的过程当中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劳累,因为患有肿瘤的时候,如果身体体质比较差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肿瘤这种疾病越来越严重,有的时候肿瘤长得越来越大,或者扩散的话,饮食也不要吃一些刺激辛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用中医按摩疗法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常发生在寒冷季节。但如由于早产或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亦可见于夏季。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用中医按摩疗法

    硬肿症是新生儿所特有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体弱和患有其他疾病的小儿更易发生。属于中医“胎寒”、“血淤”、“五硬”范畴。多发于寒冷季节。

    临床表现:该病表现为患儿全身或局部皮肤、肌肉发凉发硬,体温不升,或兼有水肿等。

    取穴小天心、一窝风、脾经、上三关、阳池、肾经、外劳宫、二人上马、内八卦、四横纹。术者揉小天心30次,揉一窝风30次,推脾经100次,推上三关30次,分阳池30次,每日或隔日按摩1次,30次为1个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硬肿症。此法有温肾健脾、调气活血、通络之功,故用之有良好的效果。若能配合艾灸、熏洗法等,则效果更佳。

    以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穴位选中府、列缺、经渠、心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并根据不同病症辩证加减。依次在上述穴位上进行按压、摩、推、点拨、磙等手法操作。每次30次,每日1次,60次为1个疗程。

    说明:本法适用于小儿硬肿症。具有补肾阳、和营卫、温经脉、散寒斜之功。一般施术1~2个疗程后,即可见效或痊愈。若加用隔姜灸关元、气海、阳陵泉等穴,每日1次,效果更佳。

    温馨提示:病儿硬肿的肢体常常活动受限,所以要勤给病儿翻身,以防局部压伤或局部缺血而导致组织坏死。如果你对新生儿硬肿症怎么护理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婴幼儿硬肿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