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古代史隋朝重点(通用四篇)

饮茶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中国古代史隋朝重点?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 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浏览

1685

文章

4

篇1: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繁盛一时的隋朝

全文共 192 字

+ 加入清单

繁盛一时隋朝

1.大运河的开通:

(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朝的贡献及教训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1)贡献:①隋朝在前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统一。②隋朝在借鉴前代的制度的基础上,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③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④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2)教训:①由于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覆亡,其教训为唐初统治者所接受,促进了唐朝前期的繁荣。②统治者应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富裕,国家的政权才能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朝的繁荣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标志: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统一。

影响(意义):①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②为隋唐的繁盛奠定基础。

3、隋朝的繁荣:(1)表现: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2)原因: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创立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开皇之治: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特点,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隋朝统一的条件)

客观上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②隋为来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隋炀帝。

3、开凿时间:605年。

4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⑸作用:积极作用: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工商业发展;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消极后果:当时征用劳役过度,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

三、隋的覆亡

时间:618年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表现:穷奢极欲,酷虐残暴,大兴土木,对外战争。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1)建立背景: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和大运河;

(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一、隋朝统一(隋朝的特点:繁荣却短命)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的强盛: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等。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个组成部分(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

5、连接五条河流(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长度及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7、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雏(chú)形:隋文帝时期,废除前朝选官制度(着重看门第,不注重才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诞生: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3、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影响):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从此,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

四、隋的灭亡

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于山东,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