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最佳动画片通用两篇

浏览

2372

文章

2

篇1: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什么风格的动画片?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水墨风格

蝌蚪妈妈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从画风到配乐到节奏都是中国风元素。作品取材于经典鱼虾形象齐白石的画作,使得画面格外的生动形象。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水墨动画片的一座里程碑,是民族美的代表。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集体编导,艺术指导为特伟,美术指导为钱家骏。影片拍竣后的十多年,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并在1962年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上荣获最佳美术片奖。

动画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们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作品格外与众不同的便是开头影片银幕上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封面打开后,是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用古琴和琵琶作为背景音乐,既满含中国风,又能迅速让人融入这段故事里。

随着小蝌蚪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认错母亲,到后来终于找到母亲,自己也长成母亲的样子,故事圆满结束了。而这一群群的小蝌蚪在水墨画上,不过就是一群的小墨点,而创作者们却用一帧帧不同动作形成的游动和节奏,使得小墨点都变成了灵活灵现的小蝌蚪们,给予了他们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直至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好的铺垫。

早在19世纪,万氏兄弟就开始致力于制作中国自己的动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22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成功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在河南路总发行所第一次放映。它是一部广告片,时长只有1分钟,画质粗糙,只有黑白两色,没有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的确确是中国第一部动画,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1922年,万氏兄弟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部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其后拍摄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更是达到当时的巅峰。这在当时,除美国的长片《白雪公主》而外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中国动画的萌芽期。建国后,著名漫画家特伟指导建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呈现艺术创作的高潮,大批优秀动画片相继出世,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关于我们都能耳闻能祥。但是在动画开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相关于世界动画开展呈现迟缓趋向。

1993年以后,中国动画市场开放了,国家不再限制产量但也取消了政府收购。这也令国内动画行业开始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限制,但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少,原创作品只适应计划经济下做短片,大量的市场需求量不能被满足。但美国、日本动画业发展了20年,远比中国要成熟,数量也很多,与国内形成强烈反差,中国动画产业呈现了明显的劣势。另一方面,国内在销售上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电视台都是垄断的,销售上只有一种价格。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单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市场,这种劣势也导致相当部分的人才流向了加工制作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这10年也是中国动画市场化的10年。

中国动画产业在这10年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产量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扩大了,以制作时间为例,从300分钟增加到了40000分钟,据了解,2014年仅在广电总局申请立项的动画片已达到了七八十万分钟之多。

如今,全国动画产业涉及的企业有数百家,大到几百人的制作公司,小到十几个人的工作室团队。另外,除中央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在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之外,地方政府这两年对于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也都有一定扶持。还有一个标志就是,2000年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就读的学生有20000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