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央台播的抗美援朝【热门20篇】

抗美援朝是一个艰难的,同时又是一个有伟大战略眼光的抉择.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和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央台播的抗美援朝,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目录

浏览

278

文章

24

篇1: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全文共 189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抗美援朝是哪一年开始的_抗美援朝的意义及影响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是一个艰难的,同时又是一个有伟大战略眼光的抉择.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和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是哪一年开始的_抗美援朝的意义及影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目录

抗美援朝历史意义

1、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世界人民反帝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打出了军威、国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2、这场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这场战争由于双方都面对新的战场、新的作战对象,因而作战样式、战略战术的运用,都有别于过去进行的战争。喷气式飞机的大量使用、直升机直接用于作战、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防御阵地体系的形成,给以后的战争提供了新经验,促进了军事学术的发展。

4、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而且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宝贵经验,促进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抗美援朝的影响

1、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称霸全球的嚣张气焰,充分显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有了空前的提高,这不仅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直接胜利,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3、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增强了我军作战能力和进行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使军队素质和武器装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从而推动了新中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意义是: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如下:

1、显示我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与决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

2、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4、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5、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抗美援朝是1950年,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中国曾经有一段抗美援朝的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进入朝鲜境内与美军开战,那么抗美援朝究竟是哪一年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2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3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4

从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5

抗美援朝战争中,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补充兵源近50万,共计24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扩展资料: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据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147万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抗美援朝桥叫什么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桥叫鸭绿江大桥。鸭绿江大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长944.2米,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横跨中朝界河鸭绿江,故名鸭绿江大桥。它既是横跨中朝两国的边境桥,也是见证抗美援朝的中朝友谊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鸭绿江大桥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历经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铭记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

扩展资料

中朝边境鸭绿江丹东段,有两座桥,上桥叫中朝友谊桥,下桥就是断桥。两座桥都是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分别于1937年和1909年强行建造的。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座大桥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

1950年11月8日为切断我方供给线,美军飞机多次对两座大桥狂轰滥炸,下桥朝方八孔被彻底炸毁成为废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习惯称为断桥,是抗美援朝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抗美援朝时间 抗美援朝时间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时间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 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抗美援朝打了几年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共打了2年零9个月,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扩展资料: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抗美援朝感言 抗美援朝经典语录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感言:1、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卫国家利益。2、抗美援朝是救邻也是为己。3、抗美援朝可以保卫国家安全。4、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5、抗美援朝展现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6、为了祖国,必须抗美援朝。7、我们应该继承抗美援朝精神。8、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9、志愿军战士们值得敬佩。10、抗美援朝战争是场伟大的胜利。

抗美援朝经典语录

1、我作为党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的儿子不派他去朝鲜,又派谁的儿子去呢?光派别人的儿子去前线打仗,这还算什么领导人呢?

2、“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3、“不错,美国的大炮比我们多,但历史不是大炮写的……总之一句话,当今世界,任何人想随意欺压、宰割别人,都是不允许的!”

4、“他(美帝)一天不撤退,我们就打他一天,一年不撤退,就打他一年,十年不撤退,就打他们十年……只要他愿意和平解决,我们就可以结束战争,我们原来是要和平的。”

5、“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6、“朝鲜战争,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由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他们去做决定。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为止!”

7、“朝鲜战争,在开始的时候,美国1个师有800门炮,中国志愿军3个师才有50多门炮。但是一打就像赶鸭子一样,几个星期就把美国人赶了几百公里,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以南去了。”

8、“他们每天开会得打着白旗子来(停战谈判),开完会打着白旗子回去。后来,他们感到不好意思了——天天打白旗子……美国那么厉害、有那么多钢的美国人,也只得如此。”

9、“我作为党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的儿子不派他去朝鲜,又派谁的儿子去呢?光派别人的儿子去前线打仗,这还算什么领导人呢?”

10、“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抗美援朝的意义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显示我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与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拓展资料: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历史意义是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世界人民反帝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抗美援朝打出了军威、国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这场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拓展资料: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2020年7月2日报道,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抗美援朝打了多少年?

全文共 2776 字

+ 加入清单

2年零9个月

抗美援朝共打了2年零9个月,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虽然比解放战争时期在作战规模上要小,但基本上都属于战略性质的战役。因为每个战役都关乎着整个战争的全局,决定着战争进程。

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作战的性质,基本上属于战略反攻性质,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一共打了5仗,即5个战役。这5次战役,虽然比解放战争时期在作战规模上要小,但基本上都属于战略性质的战役。因为每个战役都关乎着整个战争的全局,决定着战争进程。

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跟,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中将敌各个歼灭。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根据第一次战役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役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42军)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宁远地区)突破,向敌纵深***,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歼灭敌人。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乏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气温,艰苦战斗,战胜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第三次战役,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进攻。战役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施突击。作战中,经短促炮火准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施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全线进至“三七线”附近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规模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进80至110公里。

第四次战役,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87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施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在三次战役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重,被迫退至“三七线”,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顿,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役,减员甚大,极度疲劳,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严寒季节,工事构筑不易,粮食缺乏,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役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实施反突击。东线反突击取得了胜利,但进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敌全线进攻。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全线转为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经过艰苦奋战,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此役共歼敌7.8万余人,敌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志愿军赢得了掩护战略预备队集结的时间。

第五次战役,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提前发起进攻战役。参战部队共15个军,即除使用原有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9、第40军,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外,还投入了刚入朝的2个兵团6个军(即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第19兵团的第63、第64、第65军)。战役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一部分兵力突破敌防御后,直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割裂敌整个防御体系,集中主力对预期歼灭之敌实施两翼迂回,配合正面突击,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战役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集中3个兵团12个军(内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经7天激战,推进50余公里,歼敌2.3万余人,造成东线之敌翼侧暴露,迫敌主力退至春川、汉城地区组织防御。第二阶段,敌为破坏志愿军的进攻,继续北犯,志愿军迅速调整部署,转移主力,以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雄集团向东线之敌实施主要突击。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联系,歼灭县里地区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以第19兵团在西线箝制美军主力,积极配合行动。此阶段歼灭南朝鲜军第3师、第9师大部,将第5师、第7师击溃。第三阶段,实行战略转移。敌及时以战役预备队堵塞了缺口,形成东西相连的防御体系。解放军经连续作战,粮弹基本用完,继续进攻亦有困难,决定停止进攻,以一部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转移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了严重损失。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缴获了敌大量物资装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全文共 2130 字

+ 加入清单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丹东市。坐落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鲜进行的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990年10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1993年7月25日,新馆落成并举行开馆典礼,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为抗美援朝纪念馆开馆剪彩,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刘华清等同志为抗美援朝纪念馆开馆题词。

该馆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并设有大型露天兵器陈列场。纪念塔塔高53米,正面镶嵌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底部是用汉白玉雕刻的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塔徽。塔上端的东西两侧分别镶嵌了石雕的“和平万岁纪念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塔背面底部是镌刻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业绩的621字的塔文。馆区广场中央是面积为500平方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三兵团指挥所旧址。广场北侧矗立着一座高3米、长18米的黑色大理石碑廊,上面镌刻着著名作家魏巍手书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广场上的花坛、松柏、绿地、鲜花,与纪念塔、13兵团指挥所旧址、大理石碑廊遥相呼应,融为一体,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视野开阔、赏心悦目、舒适优美的旅游休闲环境。

陈列馆是一座平面布局呈“品”字形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三层现代几何体建筑,建筑面积4816平方米,正门上方镶嵌着郭沫若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全景画馆是一个直径44.6米、高24米的圆柱形建筑,馆内陈列有高16米、周长132.15米的大型绘画《清川江畔围歼战》,并配置有地面塑型、灯光和音响效果,艺术地再现了当年朝鲜战场的壮观场面和恢弘的战争气氛,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除三大主体建筑以外,抗美援朝纪念馆还设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露天兵器陈列场。在众多的武器陈列中,有代表性的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米格—15比斯歼击机、米格—15歼击机、图2轰炸机、T-34中型坦克、NCY—自行火炮、M42式76毫米反坦克炮、M38式122毫米-炮、“喀秋莎”火箭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等大型兵器。

抗美援朝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20433件,图片6000余幅。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7件,二级文物202件。

2003年3月,纪念馆又进行了二期改扩建工程,2004年5月1日,陈列馆内部陈列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改造后的陈列馆,分为序厅、抗美援朝战争馆、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志愿军英雄馆、空军专题馆、尾厅等七个部分。陈列馆的全部陈列由6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10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组成。无论是在设计形式上,还是在陈列内容上,都突出了打造陈列展览精品的新理念,整个陈列展览综合运用了文物、文献、图片、影视、绘画、塑型、雕塑、模型、电子触摸屏、复原陈列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全面系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历史和志愿军的丰功伟绩,达到了国内一流的陈列展览水平。特别是在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志愿军英雄馆及尾厅的陈列中,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这些馆以珍贵的图片和文物,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场为支援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的群众性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全国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空前广泛地团结起来,向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的号召,参军参战、踊跃捐献、增产节约、拥军优属、亲切慰问、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通过抗美援朝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顺利完成。

为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纪念馆还建设了专题国防教育园,占地5万平方米,包括兵器展示区、军事体能训练区、军事项目拓展区、兵器模拟演示区、模拟阵地对抗区等。项目设计适应青少年特点,突出了参与性、融入性、体验性功能,既有可供学习参观的丰富内容,又有可操作演练的场地、设施,能全方位地实施国防教育活动,2007年5月试开放,2008年6月正式开放,年接待观众达10万人次以上。

纪念馆开馆10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400多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首批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先后于1998年12月、2004年4月命名其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政府于2007年4月重新命名其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抗美援朝是哪一年开始的_抗美援朝的意义及影响

全文共 105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是一个艰难的,同时又是一个有伟大战略眼光的抉择.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和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是哪一年开始的_抗美援朝的意义及影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开始的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初,占地24万平米,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录像厅等设施组成。地处陵园最高点的纪念碑主体高23米,是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后松林中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及各级英雄模范的志愿军烈士123位。

沈阳抗美援烈士陵园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刚建园时,国家副主席-同志为纪念碑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总理亲自审定了471字的纪念碑碑文,郭沫若同志为陵园题写园名并赋诗颂扬烈士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烈士所在部队的-为烈士们撰写了碑文。每逢清明节,辽宁省、沈阳市、驻沈阳部队、辽宁军区领导和各界人民群众都要前来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平时前来扫墓者也是络绎不绝,每年都达十几万人以上,使这里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党和国家不断投资改善烈士陵园的设施。仅从1996年到2001年,市政府就投入1267万元巨资、市民政局投款156万元,为陵园重新修建了烈士纪念馆、广场和录放厅等设施,对更好地弘扬烈士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1999年10月落成的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平米,展出面积1500平米,总投资1100万元。内有12个展室,展出珍贵历史照片181张,烈士遗物240件,录像资料片4部;以常规展出为主,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为辅,将历史的真实性,陈展的艺术性、场景的可视性融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作用。

建园以来,这里的职工始终牢记并认真履行着“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神圣职责,认真维护陵园的设施和环境,从而使这里长年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翠柏掩映着繁花,苍松覆罩着绿草,丰碑迎接着朝阳,既庄重肃穆,又艳丽活泼,有力地烘托了烈士们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前来参观扫墓者肃然起敬。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198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评为沈阳市“文明单位”,1995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被民政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国家民政部、教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辽宁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开始被确定为省、市“国防教育基地”,1998年被辽宁省评为“花园式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同年被0辽宁省委确定为“党史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是1950年—1953年。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开始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就此开始。战争中,抗朝志愿军得到解放军全军和中国人民的一致支持,并且还得到了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到此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每年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的原因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入朝鲜,并向朝鲜和中国共同边境推进,并且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唇亡则齿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兵援朝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是因为美国的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抗美援朝的战争简介_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历史,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然后更好地前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简介_抗美援朝精神内涵,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1、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2、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5、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1、显示我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与决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

2、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4、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5、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抗美援朝部队伤亡情况

据有关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

美国在朝鲜战争纪念墙上所刻的数字为死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伤103284人,总计172847人。

美国国防部公布54246为战争期间全球的死亡,此外8177和被俘7140人有一部分是包含在36574名战区内死亡人数中的,官方公布在朝鲜战争中的作战减员共计142091人,其中当场阵亡33629人,战区内死亡36574人,负伤103284人,失踪或被俘5178人。

美国在战争中的战费支出是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3年8月14日公布,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

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147万余人。美国与韩国官方公布各自作战减员数字总和为113万余人(不包括其他“联合国军”作战减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有哪些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都有哪些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等。

其中杨根思和黄继光属于特级英雄。杨根思是志愿军中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他用生命阐述了什么叫做“人在阵地就在”,1950年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坚守在东南小高岭,为了切断美军逃退路,杨根思在敌军第9次进攻时抱起最后的炸弹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最终完成了任务。

黄继光对于他我们并不陌生,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胸膛堵住机枪,英勇捐躯。

我们熟悉的还有邱少云,在大火中,他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其他潜伏人员安全,而放弃自救,在烈火中坚持了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抗美援朝介绍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抗美援朝是哪一年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发生于1950年。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结束。

扩展资料:

朝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捍卫国家统一和独立的战争,终于在1950年6月25日正式爆发。27日,美国正式参战并以武力霸占中国领土台湾。7月7日,美国盗用联合国旗帜,纠集15国,组成以美军为主并由美国指挥的所谓联合国军。朝鲜人民军奋起反击,至8月中旬,将美韩军驱至釜山一隅,解放了朝鲜半岛南部90%的土地。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北犯,并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拯救和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朝中部队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把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于1951年7月接受停战谈判。在谈判期间,美国先后发动多次攻势,并进行细菌战,均被朝中人民粹碎。1953年5月,朝中人民军队发动夏季攻势,取得胜利,迫使美国于同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抗美援朝纪念日是哪一天_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

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历史,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然后更好地前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纪念日是哪一天_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目录

中国抗美援朝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 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 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 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

1、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

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唇亡则齿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美国一意孤行,不仅“侵朝犯台”,触及到了中国领导人的参战底线。干涉。

此外,中国政府应朝鲜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派兵参战。

2、目的

一、为了稳定军心,团结内部,透过朝鲜战争铲断旧中国与美国的根。

二、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但是战争是国家树立榜样的机会;战争有是非之分,但是战争可以强国强民;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伤痛,战争也是树立权威的工具。因此国家领导人希望利用介入朝鲜战争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也取得国际外交上的主动权与苏联的信任。

三、中国决定出兵朝鲜夹杂着借朝鲜战争来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希望美国在台湾独立问题上有所让步,放弃支持“台湾独立”的政策。

抗美援朝纪念日是哪一天

抗美援朝纪念日节日时间:1950年10月25日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

(1)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 局部战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交织进行,复杂尖锐,两军较量异常激烈。在一个幅员狭小的战场上,战争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喷气式飞机广泛使用于战场。战场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轰炸密度都超过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

(2)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相差悬殊。美国是 世界工业强国,美军具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掌握着 制空权和制海权,实行现代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国经济落后,志愿军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基本上是靠 步兵和少量炮兵、 坦克部队作战。后虽有少量空军,也只能掩护主要交通运输线。

(3)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东西濒海、地幅狭长、山高林密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便于实施登陆作战和利用山地隐蔽军队、组织防御,但不便于发挥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效能和大兵团实施广泛机动。

(4)志愿军出国作战,就地补给或取之于敌都较困难,一切作战物资基本上靠国内供应,而且交通工具落后,加之美国空军的封锁破坏,供应困难,作战行动受到很大影响。“联合国军”依赖其现代化装备,能迅速完成补给,保障作战。这些特点,都制约着战争双方的战争指导,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