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暑与急救ppt【合集20篇】

创伤为机械因素加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的破坏。了解多一点的创伤急救知识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哦。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7816

文章

168

篇1:中度中暑的急救要点是什么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刚开始中暑时没有及时治疗,那么中暑症状就会增加,很容易引起中度中暑现象,那么中度中暑的急救要点是什么?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敷。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摄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体呈450浸在18摄氏度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5、擦。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刻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损者至迅速清醒。同时及早与医院联系,进行及时抢救。

中度中暑急救要点要多加了解,中度中暑如果没有急救那么危害性很大,所以说要多关注,多了解上述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还需要对其高温天气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等详细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简述中暑的急救处理

全文共 1268 字

+ 加入清单

中暑是夏季很常见的症状,严重的中暑会导致患者休克,引起死亡,因而了解一些中暑的急救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简述中暑的急救处理1

1、将患者转移到清凉处

发生中暑后,应当迅速地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2 给患者降温

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但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

提醒:不要快速地给患者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3、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

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

提醒:

·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

·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4、按压人中穴和合谷穴

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5、重症中暑患者送医院急救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即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120,送院治疗。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

6、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患者,并冰敷患者额头

应该使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并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简述中暑的急救处理2

成人中暑,怎样施救?

1.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庇荫通风处休息;

2.补充水分,饮用不含咖啡因的清凉饮料或矿泉水;

3.在颈部、额头涂摸清凉用、风油精等,同时服用藿香正气水等祛暑药物。

当患者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时,除采取上述急救方法外,还应该让患者平卧,并及时将患者送入医院治疗。

成人中暑预防:

1.外出时做好防晒工作,烈日当头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出门。盛夏时节,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是地面气温最高、日光最强烈的时候,此时尽量呆在室内。必须外出时,应遮打太阳伞、戴太阳镜和遮阳帽,并随身携带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

2.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干、口渴时再喝水。如果出汗较多,可以适当补充盐水。另外,夏季应该多喝茶,以绿茶、花茶为宜。

3.补充含钾、镁丰富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建议每天补充一点乳制品,比如酸奶等。

4.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睡觉时不要让电风扇、空调等出风口直对人体。夏季最佳休息时间在晚上10点到11点,最佳起床时间在早上5点半到6点半。

儿童中暑,怎样施救?

1.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让孩子出现胸闷、憋气、喘咳等症状;

2.如果孩子没有呕吐症状,每隔10-15分钟要让孩子喝不含咖啡因的清凉饮料;

3.带孩子到阴凉处休息,脱去衣物以降低体温,但不要让电风扇或空调出风口直吹孩子;

4.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防止出现其他中暑后症状。

儿童中暑预防:

1.不要孩子长时间呆在烈日下,或把孩子关在没有冷气的车内;

2.保持孩子所处环境通风良好,温度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暑的急救护理原则是什么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中暑患者会有很多连锁反应,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那么中暑的急救护理原则是什么?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中暑的急救护理原则: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

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7.必要时,需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8.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中暑的急救护理原则上面有详细的介绍,中暑急救护理原则要时刻关注,不仅要了解上述等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对其高温天气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更加需要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一些隐形的意外,隐藏在我们的身边,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加了解疾病急救知识,这样才发生意外时我们能更好的去处理,例如说夏天经常会引起中暑,它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时就需要我们多方面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例如说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是哪些,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4、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

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中暑痉挛:

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

日射病:

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由我们为大家所整理出来的,大家可以仔细的去阅读,多加学习里边的相关知识,让我们能够掌握更多的运用到生活当中,下期会为大家详细讲解外出突发中暑该如何进行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夏季老人中暑急救方法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有很多的人都不喜欢夏天,因为夏天经常会有高温,高温就会引起中暑,那么我们就需要多加了解这类知识,才能更好的去解决,例如说疾病急救知识就是我们要掌握的一种。因为经常会出现一些各种突发意外,这时就需要我们了解能够及时的去处理这些意外,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夏季老人中暑急救方法

夏季高温来袭老人中暑急救。火热盛夏,气温较高,人们很容易发生中暑现象,特别是老年人。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夏季一定要做好防中暑的工作,一旦发现有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抢救。夏季老人中暑急救5字诀要记好。

中暑的表现症状:

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又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

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风、烦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

中暑急救牢记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由我们为大家所整理出来的,大家可以仔细的去阅读,这样才能掌握运用到生活当中,不至于在突发事件时手忙脚乱,下期会为大家详细的去讲解外出突发中暑该如何进行急救的内容,希望大家准时的关注,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不慎发生中暑如何急救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三伏天后,气温一日高过一日,稍不注意很可能会发生中暑。如果不慎发生中暑如何急救?下面来看一下吧。

如今各地都陆续进入三伏天的高温模式,持续的高温天气会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还会让人们出现不适,也就是中暑。中医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夏季中暑该如何急救?

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

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

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中暑急救措施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

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夏季中暑要怎么急救如何预防

全文共 2390 字

+ 加入清单

烈日当空,人人都会谨防中暑。可是桑拿天也要防中暑,这恐怕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中暑了,要及时采取急救方法。那么,中暑了要如何急救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夏季中暑的急救方法及预防,一起来了解吧。

夏季高温预防中暑的饮食原则

一、夏季消暑 多吃瓜果

黄瓜:常食黄瓜可以减肥。把黄瓜洗干净当零食吃惊,每天生食用250克以上,有明显减肥作用;黄瓜可利尿、消水肿。凉拌吃可以增加食欲、消腹胀。黄瓜还可以解口渴,退干热。

苦瓜:苦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物质。特别是苦瓜素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可以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增强食欲,降低血糖,又可以消去烦渴,是消热防暑的佳品。

西瓜:果汁丰富,含糖量高达95%以上,既能利尿、解渴,又能清暑祛热。除含有丰富的糖类外,比其它瓜含有更多的有机殿、氨基酸和无机盐类物质。在炎热的夏天是补充人体水分和营养的佳品,可降血压,治疗肾炎。

冬瓜: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但不含脂肪,它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糖转化为脂肪,防止人体内脂肪的堆积,有消肥降脂功效。人一旦中暑、发烧、头晕时,可用冬瓜500克煮汤,1天喝3次,每次1大碗,有明显的疗效。把冬瓜切成小块擦痱子效果甚佳,用1000克冬瓜同鲤鱼1条煮汤吃,有良好效果。

丝瓜:顺气健脾、化痰止咳、平喘解痉、凉血清热,常食可以治疮疖,解暑热。

二、夏季防暑“十佳”

1、最佳调味品--食醋:盛夏,人的胃口不佳,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2、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莴笋、芹菜等都是佳品。

3、最佳汤肴--番茄汤:夏天多喝番茄汤即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4、最佳肉食--鸭肉:别以为夏季只宜吃清淡食物,而夏季照样能进补,关键在于选准补品。这里向你推荐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其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如虚弱、食少、大便干燥等多见于夏季。

5、最佳饮料--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的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6、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德国科学家强调,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不利因素,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夏天可多食用。

7、最佳运动--游泳:夏天最好的运动是游泳。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体内的脏腑,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减过多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

8、最佳服色--红色:不少人认为穿白色衣服度夏最佳,其实穿红装更好。其奥妙在于红色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不受伤害。

9、最佳取凉“设施”--扇子:从健身角度来看,取凉“设施”是扇子最佳。扇子虽然已是“老古董”了,但其健身效果却是其他任何现代降温设备所无法比拟的。摇扇是一种运动,可锻炼肢体。同时,扇子获得的风也最宜人。

10、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时: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而且应尽可能地定时起、睡。“定时”是体内生物钟的要求。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夏季炎热的天气很容易影响人们的睡眠,但你一旦养成了定时起睡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早晨也会自然舒适地醒来,体内的生物钟就不会出现“错点”现象,各种生理节律均可安然运行。

猜你喜欢:

夏季中暑的急救方法

1.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需要提醒的是,外出时不要过度疲劳,可以走一段路就适当休息会儿。出门最好戴个凉帽、打把伞。在温度较高的室内应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降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等。此外,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打120就医。

夏季预防中暑的食物

1、哈密瓜

瓜类都含有丰富的钾,但哈密瓜的钾含量是西瓜的三倍!哈密瓜瓜瓤的橙黄色源于胡萝卜素,这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您抵抗烈日危害。

2、菠菜

多叶的菠菜富含水分和大量镁。菠菜的绿色来自于叶黄素,能使皮肤和眼睛免受烈日危害。

3、浆果类

甘甜可口的浆果类水果富含与阿司匹林成分相近的物质,可起到消炎作用,能有效减轻日灼带来的伤害。此外,它们还是抗氧化剂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都是常见的浆果种类,适合在夏季食用。

4、红辣椒

富含维生素C的辣椒能有效促进汗液排放,起到降温作用,大蒜和生姜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宝宝中暑怎么办?五种方式急救家长莫惊慌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夏季,防暑降温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幼儿抵抗力差,又喜好户外运动,一旦中暑家长备感焦虑。尤其是0到3岁的宝宝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生长完全,更加容易受到外部气温的而影响。那么宝宝中暑怎么办?五种方式急救家长莫惊慌

行动一居室内温度和湿度不可过高

居室要经常通风透气,室温和湿度不可过高室温保持在24摄氏度—28摄氏度,湿度60%—65%较为理想。

行动二让宝宝按时起居

天气炎热时,妈妈往往让宝宝睡得很晚,认为白天再不好好睡觉,就会扰乱宝宝的生物钟,由此而使宝宝的体力下降,耐热能力减弱,稍稍受热就会发生中暑。恰恰相反,越是气温升高时,越应让宝宝严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规律起居。

行动三户外活动要适度

去户外时,要给宝宝穿得清爽,薄厚要适度,不可在暴烈的阳光下长久地玩耍或做剧烈的运动,最好在阴凉处活动。别忘了给宝宝戴上一顶轻便的遮阳帽以保护头部,要不然很容易中暑。

行动四让宝宝比平时更多地摄取流质

由于气温高宝宝出很多的汗,因此要经常进行水分补充。除了多喝温开水外,还可在饮食上给宝宝喝些清热祛暑的粥类,尤其是在户外活动后,更要马上给宝宝喝水,出汗太多时,可喝一点加盐的饮料或吃西瓜,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行动五别把宝宝放在停驶的汽车内

带宝宝外出时,切不可把宝宝留在停驶的汽车内,即使是停在阴凉地。因为,阳光会不停地移动,可能过了一会儿汽车就完全暴露在强光下了。用不了多久,车内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虽然车窗开着,但却像是个烤箱,可使宝宝很快中暑。

宝宝中暑紧急救护

1.立即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处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2.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试全身降温;

3.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如喝含盐的饮料和凉开水;

4.还可口服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宝宝中暑时,38℃前后怎样快速急救?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周围环境气温变化适应性差。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稍长一些,体温容易快速升高,导致中暑。那么宝宝中暑时,38℃前后怎样快速急救

闷热的夏天,热量在人体内越积越多,不易散发。体温就会从平时的37℃左右升到40℃以上。这时,下丘脑调节体温的“司令部”控制失灵,不能再正常地指挥出汗,这就使人体的蓄热大于散热。当体温达到42℃以上将会引起全身细胞变性,造成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中暑,要及早发现,尽快治疗。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中暑的迹象,应该立即把他从高温的地方转移到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或者室温

体温38℃以下的中暑

如果你的孩子有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的症状,但是体温没有超过38℃,可以用冷湿敷的办法进行降温。具体做法是:

把毛巾叠成两层或四层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湿,取出拧去一些水分,使毛巾滴水即可。让孩子仰卧在床上,把毛巾放在孩子额头上,可以用两块毛巾交替更换。同时可以让孩子喝一些清凉含盐的饮料,以补充因大量出汗而造成的体液损失。还可以让孩子吃适量的西瓜或冰镇绿豆汤,或服用一些解暑中药。这样,孩子的中暑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体温超过38.5℃的中暑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浑身皮肤干燥发烫,除上述措施外,还必须采取冰水或酒精擦浴来快速降温。在家里如果一时找不到冰水或酒精,也可以用白酒来代替。具体做法是:

(1)酒精擦浴法:先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全部脱掉,找一块小毛巾或一些纱布,蘸上经过稀释的酒精(75%的酒精1份加清水1份),分别在孩子的颈部、腋下、肘窝、大腿根部来回反复地轻轻擦拭。通过酒精的挥发作用可以把体内的热量迅速散发掉。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前胸和腹部不能擦,因为这两个部位对冷刺激特别敏感,如果擦拭的话,会引起心跳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

(2)冰袋冷敷法:把冰箱冷冻室的制冰盒内的冰块放入冰袋中,没有冰袋也可以用热水袋来代替。冰袋外面用毛巾或布包好,放在孩子头下枕着,也可以放在孩子腋下和大腿根部。

在给中暑的孩子降温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脉搏和面色。当孩子的肛温降到38.5℃以下时要暂停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如果孩子体温持续不降,并且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甚至四肢抽动、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就应该立即把孩子送到附近医院急救治疗。

儿童中暑后,妈妈们应该要知道的四大禁忌:忌大量饮水、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忌吃大量油腻食物、忌单纯进补。如果妈妈们不注意远离这四大禁忌,那么治疗就会更加困难。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儿童外出该注意什么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夏季中暑如何当场急救

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眼下正值“三伏天”,是全年最热的一段时期。那么,什么是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相应的表现是怎样的,应该怎么紧急处理?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预防中暑?

中医教您怎么做解暑酸梅汤

安宁来自防范,危害来自麻痹。在介绍中暑后紧急处理方法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还如何预防中暑。

据医生介绍,为了预防中暑,室内应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同时,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另外,还要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饮消暑饮料,一旦出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另外,吃的方面也有讲究。

三伏天,暑热和湿气往往“勾结”在一起,人出汗多,伤津耗液,所以这个时候,解暑的同时,要注意生津。

《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梅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乌梅是一种中草药,味酸,具有敛肺、开胃、生津、清热、解毒、调中下气等功效,以它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酸梅汤是炎热夏季不可多的保健饮品。

原材料:乌梅,25克;乌枣,25克;山楂,35克;甘草,2克;陈皮,5克;干桂花,6克;冰糖,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

1、将除了冰糖和干桂花外的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浸泡15-20分钟。

2、第一遍熬制:浸泡好的材料倒入锅中,放在火上大火烧开,烧开后改小火熬煮半小时。

3、第一遍熬好后,将汤汁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所有原料保留在锅中。

4、第二遍熬制:在锅中重新加入清水,重复第一遍熬制的方法,同样加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小火熬制半小时。

5、在起锅前放入冰糖和干桂花。

6、冰糖溶化后,关火。将第二遍熬制出的汤汁与第一遍熬出的汤汁混合。

炎炎夏日里,将自己做的酸梅汤放凉了之后,喝的时候可以加些冰块,也可以冰镇一下。相信再燥热的神经,也会在这一杯酸甜的滋味中平复。

夏季中暑如何当场急救

盐水急救:取温开水(或用糖开水)一杯给病人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600毫升水慢慢饮下。

穴位急救:按摩太阳穴(有药油更佳)。如晕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舒缓胸口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用按摩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可令病人尽快苏醒。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抹身,加速体温下降。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如果上述症状加重,则轻症中暑症状,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暑的急救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经常会出现中暑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多注意哪些事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去详细的了解,例如说外出突发中暑该如何进行急救,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的,下面我们就首先来了解一下中暑的急救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暑的表现:

1、先兆中暑:头昏、口渴、疲乏、胸闷。

2、轻症中暑:出汗、恶心、呕吐、脉搏增快。

3、重症中暑:循环衰竭型:以眩晕昏到、冷汗血压偏低为主。痉挛型:四肢骨骼肌痛性痉挛伴有明显失水。日射病:剧烈头痛、头昏、呕吐甚至昏迷、惊厥。高热型:以高热、神志、模糊、瞻望为主。上述四型可混合出现。

中暑的救护:

1、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安静休息。

2、仅有先兆表现或轻型者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口服人丹、十滴水等。疑有循环衰竭者,酌情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滴。

3、痉挛型者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也可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4、循环衰竭者从速补液扩容,纠正循环衰竭。

5、高热型者:迅速降温:用风扇、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至皮肤发红,头、颈、掖下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也可将患者头部外浸在4度的水中,并不断按摩四肢皮肤有抽搐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日射病(中暑)的应急处理

[症状与识别法]

在高温高湿的气候跑步或走路时,由于体热散发不佳,引起高热而昏倒。特别是穿着整齐而透气不良的衣服时,或在饮酒或出汗之后,或是疲劳时,容易引起中暑。

在炎热的天气运动时,要脱衣服,使汗液易于蒸发,疲劳时或饮酒后不要做体育活动,是预防中暑的要诀。

中暑后,人不爱说话,走路常摇晃。患者常有闲汗,脸色鲜红,皮肤于燥。身体火样灼热,脉搏加快,1分钟120次以上。肛温可升至40摄氏度以上。若有长时间持续昏迷,剧烈抽痉,或大量吐出胆汁样液体时,则病情危重,必须认真进行抢救。

并要注意下列数点:

1.夏天,在运动或行走中昏倒,首先要考虑是中暑,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2.让病人躺下,脱去衣服。运送时,不可让病人勉强步行。

3.可泼水、扇风或擦酒精,以降体温。肛温降至38度时,降温措施应暂停。

4.昏迷或持续呕吐时,以取侧卧位为宜。持续抽痉时,也要取侧卧位,以防窒息。

5.一般不要忙于运送,要请当地熟悉中暑病的医生会诊,可先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症状缓解再稳妥运送。

6.即使一时苏醒过来,也不能掉以轻心。应予以住院,进行充分给氧,检查心、肝、肾以及脑电图等。

生活当中避免不了一些意外,只有我们多学习这类知识,才能更好的去解决,要想了解疾病急救知识,我们可以关注,在这个平台上有很多这类知识供我们参考。生活的美好源于我们大家的创造,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炎热的夏季,是一些疾病的多发季节。如中暑等。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过快,体力消耗也大。一些室外工作者就容易中暑。那么对于中暑的病人给如何治疗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暑患者方面的急救护理,供大家参考。

中暑的护理和急救措施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中暑急救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对于中暑初期患者来说,应该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采用平卧的姿势,解开衣服的扣子,同时可以给头部捂上冷毛巾,同时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者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利用电扇吹风,从而加速散热。

对于轻度中暑患者的中暑急救措施可以采用为患者泼水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用冷毛巾给患者湿敷,对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移到有风扇或者有冷气的地方。

初期与轻度的中暑急救方法就好办多了,如果患者还有意识的话,建议可以给患者饮用一些比较清凉的饮料,当然也可以加入少量的盐或者小苏打水哦。

当患者出现重度中暑时估计已经到了人事不省的地步。这时的中暑急救护理方法可以采用掐人中、合谷等穴位的方式。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的话,那么可以试试人工呼吸的方法。此外还应该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注意,在搬运病人时应该采用担架抬运的方式,切记不要让患者步行。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应该尽可能的给病人冰敷额头、胸口、肘窝及大腿等部位。

中暑的表现一般分为三类

1、先兆中暑

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度左右。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紧急护理:可移到阴凉地,将衣领打开,吹吹风扇,用毛巾擦拭身体,再喝点淡盐水或淡茶水,中暑症状一般能很快缓解。若还不太舒服,可用清凉油擦拭太阳穴,喝藿香正气水,或含服人丹。

2、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度。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紧急护理:如果发烧不太重,可以用冰块擦拭其身体的大血管处,或用温水擦身,必要时可到医院用药物补充液体,帮助散热。

3、重度中暑

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度以上。

紧急护理:应将其平放在阴凉处,注意环境位置的安全,然后拔打120。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将病人衣扣打开,头尽量后仰打侧,用冰块或西瓜皮擦拭患者的身体。若病人出现抽搐症状,可按压内关穴。要保持患者气管的通畅,发生呕吐时要把分泌物倒出。

看过“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夏季天热易中暑 急救方法记心头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质差的朋友,因为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进而容易中暑。夏天中暑怎么急救呢?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夏天中暑急救方法

一、移。迅速将中暑的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如果家里通风不好,可以打开风扇暂用,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中暑者的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中暑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以做好中暑者前期急救基础。

三、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以进行中暑急救。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五、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暑的急救五大步骤是什么

全文共 131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暑,我们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一到炎热的夏天,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多加去了解这类知识,例如说疾病急救知识,只有我们掌握更多的这样内容,才能更好的去解决突发事件,下面我们大家首先来了解一下中暑的急救五大步骤是什么?

中暑了怎么办:5步骤急救措施有效应对

一、中暑了怎么办:5步骤急救措施有效应对

1、中暑了怎么办——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中暑了怎么办——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中暑了怎么办——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中暑了怎么办——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中暑了怎么办——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二、中暑要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1:发生中暑要快进空调房。中暑后,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此时,身体抵抗力较低,温差过大容易引起感冒,甚至肺部感染。

对策:应该让体温逐步下降。

误区2:中暑后应大量喝水。中暑后,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饮水,会引起急性胃潴留,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对策: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误区3:中暑后稍作休息就行。一些人中暑后,适当休息后,自我感觉恢复了,就继续外出活动或劳动。这时可能发热的症状还未消退,或可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重度中暑。

对策:尽快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最好半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持续发热,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误区4:中暑发热要用退烧药。中暑后发高烧很常见,一些人想通过服用退烧药来降温。而此时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的状态,药物代谢可加重身体的负担。

对策:中暑发高烧时,最好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如用冰袋、冷毛巾敷额头、腋窝等处。

中暑了怎么办: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属于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中暑的常见诱因还有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三、夏季预防中暑外出小贴士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大家看到的这些内容都是我为大家所整理出来的,如果大家要想了解更多的外出突发中暑该如何进行急救,我们可以关注这个平台这个平台,下机会为大家详细的去讲解,希望大家能够订阅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出现中暑后急救小妙招你需了解

全文共 1375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热浪来袭,中暑事件时有发生。夏日里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需要大家对中暑这一症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措施。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中暑的相关知识吧。

中暑“三大类别”

1、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存在障碍,体温通常低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

轻度中暑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死亡。

出现中暑后急救小妙招你需了解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松开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体温升高者予以物理降温,冷水或酒精擦浴,按摩四肢、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必要时可在额头、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

4、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0.1%~0.3%食盐的凉开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

5、若病人昏迷不醒,可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1/3交界处)和虎口等,促使病人苏醒;

6、出现呕吐的,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如何预防中暑

1、充足睡眠养足精神

夏天的中午,烈日当头,酷暑炎炎,人们最容易疲劳犯困。我们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一会不但可以避开高温而且可以养足精神,使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不仅利于工作和学习,而且也是预防中暑的很好措施。

2、适当饮水补充水分

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3、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4、健康饮食增强营养

夏天为了预防中暑,同时应注意饮食,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少吃些高油高脂食物,尽量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食物应该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以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食物

5、合适穿着轻薄、色浅

夏天穿着的衣服应该选择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如白色、灰色等)并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遮阳伞,有条件的可以涂抹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霜。

6、户外活动携带防暑药品

据统计,夏季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因此夏天出行应尽量避开中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并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等。若出现中暑症状就可及时服用防暑药品缓解病情。

7、室内避暑适度降温

高温酷暑,要尽可能待在家中避免外出,在家中要通过空调、电扇来降温。如果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电扇已无助于调节人体的热平衡,则可通过洗冷水澡或开空调等通过物理方式来进行人体降温。

8、驾车出行注意控温

比如高温时驾车出行应该注意车内温度,千万不要为了省油而不开空调,当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3中暑的正确急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2583 字

+ 加入清单

2023中暑正确急救方法有哪些推荐给大家进行采纳。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中暑的正确急救方法有哪些,欢迎查阅。

中暑的程度划分有哪些?

中暑按程度的轻重划分,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类型。

1、先兆中暑 表现为大汗、口渴、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称先兆中暑。一般能短时间恢复。

2、轻症中暑 除上述表现外,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出现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数等,患者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如能及时处理,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 凡有上述症状,并伴有昏厥、昏迷、肌肉痉挛等症状,或一日内不能恢复者属于重症中暑。一旦出现重症中暑,最好马上去医院治疗。

夏季中暑吃什么最好

1、补充维生素。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补充蛋白质。夏季人体营养消耗大,代谢机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又易于消化的食品。

3、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而简单易学的防暑汤,有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4、多饮茶。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周身不畅,渴感未消。

5、多吃粥。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因此,喝消暑保健粥是夏季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常见的消暑粥有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

6、多吃青菜。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怎么办菜、香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7、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而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2023中暑的正确急救方法有哪些

1、搬移

中暑初期,首先,要快速把患者移动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其次,建议平躺,然后尽量解开衣扣或脱去衣服散热。

2、降温、补水

患者的头部用冷毛巾冷敷,也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电风扇或蒲扇吹风,加速身体的散热。友情提醒,也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避免失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可以停止强降温的措施。

初期与轻度时,在患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可给适当补充一些水或电解质,在补充水分的时候,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友情提醒,对于失水过多的患者,千万不能过于着急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3、促醒、转送

如果中暑患者,失去了知觉,同时我们可以用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对待没有呼吸的患者,还应该及时实施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我们必须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各种类型的中暑症状有哪些特点?

01、先兆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的环境下,大部分人会出现头痛,口渴,浑身多汗,四肢无力等症状,另外还会有一部分人出现动作不协调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体温会稍微有一些提高,若有以上这些症状,那么需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休息,并且要快速的降温。由于出汗比较的多,所以还要注意多补充一些水以及盐分,如果是先兆中暑,那一般不需要过于紧张,只要能够好好休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恢复。

02、轻度中暑的症状。如果是轻度中暑的话,那么除了会有以上的一些症状以外,通常部分人的体温会上升到38℃以上。另外轻度中暑的患者面色会特别的红,出汗的量会比较的大,皮肤会有一定的灼热感。在中暑之后,部分患者四肢会变冷,血压会下降,脉搏跳动的速度会有所增快。如果有这些症状的话,需要及时的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解开衣服让患者平躺,同时要给中暑者进行降温,并且要补充水以及盐放,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数个小时内恢复如初。

03、重度中暑的症状。如果是重度中暑的话,首先患者会出现热痉挛,所谓的热痉挛,就是一种短暂且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暑的人体内丢失了很多的钠盐。由于中暑的人处于高温环境当中工作,所以运动量比较的大,流的汗会比较的多,最终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重度中暑的人除了会有热痉挛以外,还会出现热衰竭的现象。主要的症状就是会有一定的疲劳感,浑身乏力,并且会有眩晕,头痛以及多汗的症状出现。部分患者判断力会有所下降,并且会伴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2)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你知道对于中暑衰竭应该如何急救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在盛夏,当体温升高,使过量体液流失时,将导致中暑衰竭。中暑衰竭即是由水分流失(虚脱)造成的,或在极少的例子中是由盐分流失引起的(排汗时,同时流失盐分)。口渴很可能是第一个症状,接着是食欲不振、头痛、头昏、脸色苍白、以及类似感冒的感觉(包括恶心及呕吐)。那么你知道对于中暑衰竭应该如何急救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中暑的急救

中暑会致命。当然,没有人会直接将中暑与死亡联想在一起,即使天气再怎么酷热。然而,若中ソ叩恼髡准吧院的中暑本身,未被重视或辨视过迟,中暑可能导致死亡.有时中暑衰竭及中暑两者不易区分。当你发生中暑衰竭,又未在30分钟内自行救助,应送医急救。中暑衰竭最糟的情况莫过是头脑混淆不清。假使称行走困难、失去意识,表示你正由中暑衰竭转入中暑。

中暑是由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故障引起的,体温可能上升到危险值。症状可能与中暑衰竭类似,例如头晕、恶心。此外,患者可能变得很没方向感,甚至焦躁不安。当体内停止调节体温,中暑患者经常会停止排汗。但也不尽如此。晕倒可能是中暑的征兆,也可能不是。如果在2--5分针后苏醒,那有可能是中暑。痉挛及昏迷也可能伴随中暑而来。发生中暑时,应尽速送医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但在送医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处理,除非你的中暑恰好发生于医院门口。

下列就介绍送医前的急救方法

泼水:为患者泼水,而不是让他浸入冷水中。泼在皮肤上的水,蒸散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

冷气装置:如果可能,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

补给水分:假如患者仍有意识,应提供饮料,水是最佳选择。

敷冷毛巾:用冷毛巾湿敷患者,效果比让忠者浸泡冷水还好。

小心婴儿中署:婴儿比较容易发生中暑,因为他们的汗腺未发育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夏季三伏天中暑如何当场急救

全文共 1644 字

+ 加入清单

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宝宝可恢复正常。那么夏季三伏天中暑如何当场急救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盐水急救:

取温开水(或用糖开水)一杯给病人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600毫升水慢慢饮下。

穴位急救:

按摩太阳穴(有药油更佳)。如晕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舒缓胸口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用按摩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可令病人尽快苏醒。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抹身,加速体温下降。

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如果上述症状加重,则轻症中暑症状,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重症中暑有四种类型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暑湿夏季预防中暑之多喝汤茶粥

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多饮茶。研究人员对炎热天喝温茶水和喝饮料的两组人员的测定表明,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周身不畅,渴感未消。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多吃粥。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重者还会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

暑湿夏季预防中暑之多吃青菜瓜果

多吃青菜。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孩子中暑不得了,你一定要知道的中暑急救方法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夏季中暑很常见,孩子体温正常,但出汗开始增多,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头晕、胸闷、四肢无力的状态。所以,如果在炎热环境下,孩子大量出汗、口渴,小孩子开始哭闹,大孩子开始没精神、发蔫,就要警惕了!因此,孩子中暑不得了,你一定要知道的中暑急救方法

一、下面的情况说明你的孩子可能中暑了

孩子中暑的典型表现就是会突然高热,体温往往会达到38℃-41℃,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会因此失调,严重时还会出现惊厥、昏迷、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脑损伤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一旦发现孩子中暑严重,请立即拨打120或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二、你一定要知道的中暑急救方法

(一)降温

1、立刻让孩子呆在通风、阴凉的房间里休息,如果此时在室外的话就近选择走廊或树荫下等阴凉地方避暑。

2、解开孩子的衣服,用湿毛巾或者是浓度为35%的酒**浸湿毛巾并擦拭孩子全身,以此来帮助孩子降温。如果孩子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应及时为孩子更换干爽的衣服,避免孩子再感冒。

3、可在孩子的头部、颈部、腋下放置冰袋。

(二)补液

1、孩子意识清醒时,可以让孩子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者绿豆汤,不要大量饮用热水,会造成孩子出汗更多,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流失。提醒父母们,不要给意识不清醒的孩子喂水,可能会造成孩子呕吐。

2、对于重度中暑且意识不清,无法自主饮水的孩子,此时就应该赶往医院对其进行静脉输液等治疗来帮助其恢复正常血容量,保证其心脑所需的血流灌注。

(三)其他方法

1、对孩子的中暑程度,给予其对应的紧急处理,比如止惊、升压、呼吸循环支持等对症治疗。

2、可以在孩子太阳穴处为孩子按摩,也可以在孩子后颈部两边的凹陷处,用拇指为孩子按摩,减轻孩子头晕头痛的症状。

3、中医疗法:中医讲究的是清暑益气,养阴清热。家长们也可以寻求中医的途径为孩子调理身体。

4、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体温达到38℃并久居不下时,应立即就医。

发生中暑时,及时给孩子做好紧急处理,孩子中暑不严重很快便能恢复健康。如果通过紧急处理以后,孩子的情况依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的情况,应该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切勿耽误了为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机。

妈妈们注意,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是预防中暑的措施。如果你对儿童外出该注意什么等有关儿童出行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外出注意事项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产妇中暑急救措施与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产褥期产妇一般体质较为虚弱,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暑

产后中暑后,患者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而体温下降。那么产妇中暑急救措施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急救措施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

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注意事项

1.一般产妇感觉口渴、多汗、恶心、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时,就应考虑为中暑的先兆。

2.产妇高温的适应能力较低,所以产妇的居室一定要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但不要让产妇直接吹风,被褥不宜过厚,可以用凉席,穿薄一些的夏季衣裤,多饮水等。

3.产后其皮肤排泄功能较上旺盛,出汗较多,可以经常用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可避免产后中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