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ppt(汇集20篇)

浏览

4678

文章

1000

篇1:语文病句教师指导之辨析病句病因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活动一:辨析病句病因。(5分钟)

先告诉学生病句的常见类型,给出典型的病例(每类3-5句,共25个例子),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先辨析后归纳出各类病句的病因。(每一类型交由一个小组去分析研究,活动最后环节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交流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可质疑或提出不同看法。)

病句的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指代不明

(5)否定不明(6)词语误用(7)不合逻辑(8)重复堆砌

(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10)并列不当

应该指出: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一样

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小了多少。

2、比热容(C)

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及状态决定的。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4、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②Q放=cm(t0-t),③Q吸=Q放。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病句复习指导学案真题训练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病句复习指导学案

学习的原则是:先易后难;从典型语病突破;注重语感;成分分析

【小试身手】

①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②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③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④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参考答案】

①(项句式杂糅,“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改成“所以食用水果前的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或“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

②(句式杂糅;)

③(“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杂糅,应该只保留“获得了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一说。)

④(“受……等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两种表述杂糅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物理知识点:内能与热量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物理: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

1、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撑杆跳高中弯曲的撑杆和跳水时的弯曲跳板都具有弹性势能。

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大小与确定其空间位置所选取的参考点有关,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3、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作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英语知识点:频度副词位于助动词之前两种情况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频度副词位于助动词之前两种情况

1.为了表示强调,频度副词有时也可位于动词be、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前;此时助动词等应重读。如:

Shealwayswaslate.她老是迟到。

Inevercanremember.我永远也记不住。

Henevershouldhavejoinedthearmy.他根本不应当参军。

2.在简略答语中,当频度副词与动词be、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位于句末时,频度副词必须前置。如:

“Philipislateagain.”“Yes,healwaysis.”

菲利普又迟到了。“是的,他总是迟到。”

“Canyouparkyourcarneartheshops”“Yes.Iusuallycan.”

“你可以在商店附近停车吗”“是的,通常可以。”

IknowIshouldtakeexercise,butIneverdo.

我知道我应该进行体育锻炼,但我从来没这样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定义和成分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定义成分

一定义:定语从句【AttributiveClauses】,一个简单句跟在一名词或代词后(先行词),并且对该先行词起着修饰限定的作用,让句子意思更加完整,就叫做定语从句。

被修饰的词叫先行词。

二构成:主句含先行词+关系词+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通常只能放在被修饰的词(即先行词)之后。

定语从句由关系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引导,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位于定语从句句首。

三关键成分:

先行词(人、物)

关系词(代、副)

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英语形容词知识点: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①用于两者比较,表示"比…更…":

"A+系动词+形容词比较级+than+B,

eg.Iamtwoyearsolderthanmylittlesister.

"A+谓语动词+副词比较级+than+B:

eg.Shegetstoschoolearlierthantheotherstudents.

②"比较级+and+比较级",这种结构表示事物本身程度的逐渐增长,意为"越来越…"。

eg.Inspringthedaysaregettinglongerandlonger.在春天,白天变得越来越长。

③"the+比较级…the+比较级",这种结构用来表示一方的程度随着另一方的程度的增长而增长,

表示"越…,越…"。

eg.ThemortyoupracticeusingEnglish,thebetteryoulllearnit你英语练得越多,就会学得越好。

④"A十动词十the+比较级+of短语(比较范围)",这种结构表示"两者中更……的那一个"。当比较双方只出现一方(没有than及其后面的部分),且句中含有ofthetwo……时,比较级前要加the.

eg.Pennyisthetallerofthetwogirls.Penny是这两个女孩中较高的一个。

ThelargerofthetwohousesbelongstoMrBlack.两座房子中较大的那座属于布莱克先生。

⑤表示两者程度不同的其他方式

可用morethan(多于……),notmorethan(不多于……),lessthan(少于……),notlessthan(不少于……),less+形容词+than(不如……)等。

Wehaventgotmorethanonehourleftrightnow.我们就还有不到一个小时了。

Itislesscoldtodaythanitwasyesterday.今天没有昨天冷。

⑥"not+比较级+than"与"no+比较级+than"

这两个结构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通常,前者往往表示"一方不比另一方……",后者往往表示"前者和后者一样都不…";修饰说明数量时,前者表示"最多,不比……多",后者表示"仅仅",带有感情色彩。

Iamnottallerthanyou.我不比你高。

Iamnotallerthanyou.我和你一样高。

MyFrenchisnotbetterthanyours.我的法语不比你的好。

MyFrenchisnobetterthanyours.我的法语和你的一样差。

Sheisnotmorethansevenyearsold.她不到七岁。

Sheisnomorethansevenyearsold.她仅有七岁。

修饰比较级时常见的错误

Amore不可修饰比较级,但much可以用来加强比较级,意为"……的多,更……"

HelooksmoreyoungerthanI.(×)

HelooksmuchyoungerthanI.(√)

B比较的对象或范围出现错误。

1)TheweatherofBeijingiscolderthanShanghai.(×)

北京的天气比上海冷。(比较的对象应该是上海的天气,而不是上海)

TheweatherofBeijingiscolderthanthatofShanghai.(√)

2)ChinaislargerthananycountryinAsia.(×)

(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中国就是亚洲的一个国家,应当排除在外。)

ChinaislargerthananycountryinAfrica.(√)中国比非洲的任何国家都大。

ChinaislargerthananyothercountryinAsia.(√)中国比亚洲的任何(其他的)国家都大。

特别提示

Than后代词的主、宾格

Than后面接代词时,一般要用主格,但在口语中也可使用宾格。如果than后是一个句子,则不可使用宾格。

Heworksharderthanme.他比我用功。

HeworksharderthanIdo.他比我用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天池》

全文共 4589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是这种感觉,仿佛自己落入深蓝色湖面印着雪白冰峰的清澈明丽的幻想之中了。这一天之内我觉得风是蓝的,阳光是蓝的,连我这个人也都为清冷的蓝色所渗透了。

早晨,从公路转入崎岖山谷,盘旋上山。山上林木变化,分为三段:山下开阔河床中,冲激着冰凌般潺潺急流,在这里,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状古怪,如苏东坡所说:“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到山腰却是密密层层的杨、柳、枫、槐,秋霜微染,枝头万叶如红或黄的透明琉璃片,在阳光中闪烁摇曳,在这里,天山雪水汇为悬空而落的飞泉,在森然壁立的峡谷中一片涛声滚滚;到了山顶则是一望无际的墨绿色挺立的云杉,植物适应着温度高低而变化,可见其山势之陡峻了。

我走到山坡别墅,在酒满阳光的阳台上坐下来,我的面前这时展开了整个天池,这不像自然景色,而且一幅油画。你看,这广阔的湖面,为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这时我才恍然我并未到山之极峰。你看,天池那面,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人们告诉我最高一山,名叫博格达峰。这天池,显然是更高更高天山的雪水在这里汇集成湖。偶然一阵微风从空拂拂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粼粼波纹,催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同游的人们都欢欢喜喜奔向天池边去了,我很希望一个人留在这阳光明亮的阳台上,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让我静静的、细细的欣赏这幽美的风景。在我记忆里面,这天池景色,也许可与瑞士的湖山比美,但当我沉静深思着,把我自己完全溶合在这山与水之中,我觉得天池别有她自己的风度,湛蓝的湖水,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显示着深沉、高雅、端庄、幽静。的确,天池是非常之美的。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是没有游人欢乐的喧哗,也不是没有呼啸的树声和啁啾的鸟鸣,但这一切似乎都给这山和湖所吸没了,却使你静得连一点声音也听不见,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池之美,那就是——静。

从第一眼瞥见天池到和她告别,我一直沉默不语,我不愿用一点声音,来弹破这宁静。但在宁静之中却似乎回旋着一支无声的乐曲,我不知它在哪儿?也许在天空,也许在湖面,也许在林中,也许在我心灵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过这乐曲不是莫扎特,不是舒曼,而是贝多芬,只有贝多芬的深沉和雄浑,才和天池的风度相称。是的,天池一日我的心情是凝静的,这是我最珍爱的心境。山光湖色随着日影的移动而变幻。午餐后,睡了一会儿,一阵冷气袭来,就像全身浴在冰山雪水之中。我悄悄起来,不愿意惊醒别人,独自走到廊上,再次仔细观察天池:雪峰与杉林、白与黑相映,格外分明,雪山后涌起的白云给强烈阳光照得白银一样刺眼,在黑蓝色湖与山的衬托下,一片金黄色的杨树显得特别明丽灿烂,我再看看我的前后左右,原来我所在的红顶屋就在云杉密林之中,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株云杉,一株株挨得很紧,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向四周伸展着碧绒绒枝叶,绿色森然。太阳更向西转,忽然,静静的天空飞卷着大团灰雾,而收敛的阳光使湖面变成黑色,震颤出长长的涟漪。不知为何,我的心忽的紧皱起来,我不知道如果狂风吹来暴雨,如果大雪漫过长空,那时天池该会怎么样呢!?……幸好,日光很快又刺穿云雾而下,湖光山色又变的一片清明,只不过从杉林中从湖面上袭来的清气显得有些寒意了。我们就趁此时际,离开天池下山。

山路崎岖弯转,车滑甚速,一路之下,听着飒飒天风、潺潺冰泉,我默默冥想:天池风景,是那样宁静而又变幻多姿,是那样明朗而又飞扬缥缈,我觉得在天池这一天进入了一个梦的境界。待驰行到山下公路上回头再望,博格达峰在哪里呀?群峰掩映、暮霭迷茫,一切都沉入朦胧的紫色烟雾,天池也在“夕阳明灭乱山中”了。

作者简介: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916年,北京人。1936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38年到延安,参加延安工作团,遍历华北各游击根据地。1944年到重庆,参予《新华日报》副刊的编辑工作。1946年被派往东北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随军记者,跟随第四野战军转战东北、平津、江南等地的战场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两次奔赴朝鲜战场。现任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并被选为第五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上》、《五台山下》、《龙烟村纪事》、《幸福》、《早晨六点钟》、《战斗的幸福》、《青春的闪光》、《踏着晨光前进的人们》、《一幅灿烂的生活画面》;中篇小说《火光在前》;文学文学集《游击中间》、《为祖国而战》;通讯报告集《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对和平宣誓》;散文集《樱花》、《金黛莱》、《珍珠》、《火炬与太阳》、《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晨光集》、《红玛瑙集》等;评论集《文学杂记》。1950年,他参加编撰的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曾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游记《长江三日》,也是传涌人口的篇。

陶然亭好大一个名声,它就跟武昌黄鹤楼、济南趵突泉一样。来过北京的人回家后,家里一定会问:“你到过陶然亭吗”因之在三十五年前,我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陶然亭。

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电车。找了一个三秋日子,真可以说是云淡风轻,于是前去一逛。可是路又极不好走,满地垃圾,坎坷不平,高一脚,低一脚。走到陶然亭附近,只看到一片芦苇,远处呢,半段城墙。至于四周人家,房屋破破烂烂。不仅如此,到外还还有乱坟葬埋。虽然有些树,但也七零八落,谈不到什么绿荫。我手拂芦苇,慢慢前进。可是飞虫乱扑,最可恨是苍蝇蚊子到处乱钻。我心想,陶然亭就是这个样子吗?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的形势。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其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以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盖了此座庭院。采用了白居易的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后来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宴会之所。到了乾隆年间,这地方成了一片苇塘。乱坟本来就有,以后年年增加,就成为三十五年前我到北京来的模样了。

过去,北京景色最好的地方,都是皇帝的禁苑,老百姓是不能去的。只有陶然亭地势宽阔,又有些野景,它就成为普通百姓以

及士大夫游览聚会之地。同时,应科举考试的人,中国哪一省都有,到了北京,陶然亭当然去逛过。因之陶然亭的盛名,在中国就传开了。我记得作《花月痕》的魏子安,有两句诗说陶然亭,诗说:“地匝万芦吹絮乱,天空一雁比人轻”。就要说到气属三秋的时候,说陶然亭还有点像。可是这三十多年以来,陶然亭一年比一年坏。我三度来到北京,而且住的日子都很长,陶然亭虽然去过一两趟,总觉得:“地匝万芦吹絮乱”句子而外,其余一点什么都没有。真是对不住那个盛名了。

1955年听说陶然亭修得很好;1956年听说陶然亭更好,我就在6月中旬,挑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带着我的妻女,坐公共汽车前去。一望之间,一片绿荫,露出两三个亭角,大道宽坦,两座辉煌的牌坊,遥遥相对。还有两路小小的青山,分踞着南北。好像这就告诉人,山外还有山呢。妻说:“这就是陶然亭吗?我自小在这附近住过好多年,怎么改造得这样好,我一点都不认识了。”我指着大门边一座小青山说:“你看,这就是窑台,你还认得吗?”妻说:“哎呀!这山就窑台?这地方原是个破庙,现在是花木成林,还有石坡可上啊!”她是从童年就生长在这里的人,现在连一点都不认得了。从她吃惊的情形就可以感觉到:陶然亭和从前一比,不知好到什么地步了。

陶然亭公园里面沿湖有三条主要的大路,我就走了中间这条路,路面是非常平整的。从东到西约两里多路宽的地方,挖了很大很深的几个池塘,曲折相连。北岸有游艇出租处,有几十只游艇,停泊在水边等候出租。我走不多远,就看见两座牌坊,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仿佛新制的一样。其实是东西长安街的两个牌楼迁移到这里重新修起来的。这两座妨碍交通的建筑在这里总算找到了它的归宿。

走进几步,就是半岛所在,看去两旁是水,中间是花木。山脚一座凌霄花架,作为游人纳凉的地方。山上有一四方凉亭。山后就是过去香冢遗迹了。原来立的碑,尚完整存在,一诗一铭,也依然不少分毫。我看两个人在这里念诗,有一个人还是斑白胡子呢。顺着一条贫路,穿了几棵大树上前,在东角突然起一小山,有石级可以盘曲着上去。那里绿荫蓬勃,都是新栽不久的花木,都有丈把高了。这里也有一个亭子,站在这里,只觉得水木清华,尘飞不染。我点点头说:这里很不错啊!

西角便是真正陶然亭了。从前进门处是一个小院子,西边脚下,有几间踊落不堪的屋子。现在是一齐拆除,小院子成了平地,当中又栽了十几棵树,石坡也改为泥面的。登上土坛,只见两棵二百年的槐树,石坡也改为水泥面的。登上土坛,只见两棵二百年的槐树,正是枝叶葱茏。远望四围一片苍翠,仿佛是绿色屏障,再要过了几年,这周围的树,更大更密,那园外尽管车水马龙,一概不闻不见,园中清静幽雅,就成为另一世界了。我们走进门去过厅上挂了一块匾,大书“陶然”二字。那几间庙宇,可以不必谈。西南北三面房屋,门户洞开,偏西一面有一带廊子,正好远望。房屋已经过修饰,这里有服务外卖茶,并有茶点部。坐在廊下喝茶,感到非常幽静。

近处隔湖有云绘楼,水榭下面,清池一湾,有板桥通过这个半岛。我心里暗暗称赞:“这样确是不错!”我妻就问:“有一些清代小说之类,说起饮酒陶然亭,就是这里吗?”我说:“不错,就是我们坐在这里。你看这墙上嵌了许多石碑,这就是那些士大夫们留的文墨。至于好坏一层,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那总是好的很少吧。”

坐了一会,我们出了陶然亭,又跨过了板桥,这就上了去绘楼。这楼有三层,雕梁画栋,非常华丽。往西一拐,露出了两层游廊,游廊尽处,又是一层,题曰清音阁。阁后有石梯,可以登楼。这楼在远处觉得十分富丽雄壮,及向近处看,又曲折纤巧。打听别人,才知道原来是从中南海移建过来的。它和陶然亭隔湖相对,增加不少景色。

公园南面便是旧城脚下,现已打通了一个豁口。沿湖岸东走,处处都是绿荫,水色空蒙,回头望望,湖中倒影非常好看。又走了半里路,面前忽然开朗,有一个水泥面的月形舞场,四周柱灯林立。摆池足可以容纳得下二三百人。当夕阳西下,各人完了工,邀集二三友好,或者泛舟湖面,或者就在这里跳舞,是多好的娱乐啊!对着太平街另外一门,杨柳分外多,一面青山带绿,一面是清水澄明,阵阵轻风,扑人眉发。晚来更是清静。再取道西进,路北有小山一叠,有石级可上,山上还有一亭小巧玲珑。附近草坪又厚又软。这里的草,是河南来的,出得早,萎枯得晚,加之经营得好,就成了碧油油的一片绿毯了。

回头,我们又向西慢慢地徐行。过了儿童体育场,和清代时候盖的抱冰堂,就到了三个小山合抱的所在,这三个小山,把园内西南角掩藏了一些。如果没有这山,就直截了当地看到城墙这么一段,就没有这样妙了。

园内几个池塘,共有二百八十亩大,1952年开工,就只挖了一百七十天就完工了,挖出的土就堆成七个小山,高低参差,增加了立体的美感。

这一趟游陶然亭公园,绕着这几座山共走了约五里路,临行还有一点留恋。为个面目一机关报的陶然亭,引起我不少深思。要照从前的秽土成堆,那过了两三年就湮没了。有些知道陶然亭的人,恐怕只有在书上找它陈迹了吧?现在逛陶然亭真是其乐陶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英语知识点:关系代词that 的用法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关系代词that的用法

1)不用that的情况

a)引导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时。例如:

(错)Thetree,thatisfourhundredyearsold,isveryfamoushere.

b)介词后不能用。例如:

Wedependonthelandfromwhichwegetourfood.我们依赖土地获得食物。

Wedependonthelandthat/whichwegetourfoodfrom.

2)只能用that作为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的情况

a)在therebe句型中,只用that,不用which。

b)在不定代词,如:anything,nothing,theone,all,much,few,any,little等作先行词

时,只用that,不用which。

c)先行词有theonly,thevery修饰时,只用that。

d)先行词为序数词、数词、形容词最高级时,只用that。

e)先行词既有人,又有物时。例如:

Allthatisneededisasupplyofoil.所需的只是供油问题。

Finally,thethiefhandedeverythingthathehadstolentothepolice.

那贼最终把偷的全部东西交给了警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知识点:非谓语动词+动词的不定式形式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非谓语动词+动词的不定式形式

1.动词:agreetodo同意去做;

affordtodo买得起;

decidetodo决定去做某事;

hopetodo希望去做;

wishtodo希望去做;

failtodo做某事失败去;

plantodo打算去做;

pretendtodo假装去做;

refusetodo拒绝去做;

wouldliketodo想要去做;

wanttodo想要去做某事;

learntodo学做;

prefertodosth.喜欢(爱)做某事;

sb.seemtodosth好像做某事;

want/wouldliketodosth.想做……;

usedtodosth.过去常做某事

2.句型.

allowsb.todosth.允许某人去做某事

askedsb.(not)todosth.叫某人做事某事(叫某人不要去做某事)

tellsb.(not)todosth.叫某人去(不要)做某事

followsb.todosth.跟随某人去做某事

getsb.todosth.让某人做某事

warnsb.(not)todosth.警告某人做某事(或不要做某事)

beamazedtodosth.对做某事感到惊讶

beafraidtodosth.害怕做某事

beexcitedtodosth.对做……感到兴奋

befrightenedtodosth.害怕去做某事

beglad/happytodosth.高兴去做某事

be/getreadytodosth.准备做某事

besorrytodosth.对做某事感到抱歉

besurprisedtodosth.对做某事感到惊奇

cantwaittodosth.迫不急待地去做某事

get/haveachancetodosth.得到一个做某事的机会

Its+adj.+(forsb.)todosth.做某事(对某人来说)怎么样

Its+adj.+(ofsb.)todosth.

Ittakessb.sometime/moneytodosth.花费某人多长时间做某事

Itsbestforsb.todosth.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是最好的

Itstimeforsb.todosth.是某人做某事的时候了

too…(forsb.)to…太…以致不能…=not…enoughtodo=so…that

prefertodosth.ratherthandosth.宁愿……而不愿……(常考)

somethingtoeat/drink一些吃/喝的东西(动词不定式放在something等后)

Sth.ishard/difficult/easytodo做好某事很难/容易

taketurnstodosth.轮流做……

Thereisnotime(forsb.)todosth.对(某人来说)没时间做某事了

Thereisnoneed(forsb.)todosth.对某人来说没必要做某事

try/doonesbesttodosth.尽力去做某事

3.动词不定式与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连用。

Idontknowwhattodonext.注意:没有whytodo这一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之语序不当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病句修改指导

语序不当

1、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2、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3、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4、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5、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游了过去。

句1“充分”应放在“发挥”后面。句2“惠及”与“15项”应交换位置。句3“一切”与“国外的”应交换位置。句4“广泛”应放在“听取”前面。句5应为“他来到池边,跳下池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英语宾语从句考点讲解和训练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范例】

1MissGreendidnttellus_______in2009.

A.wheredoessheliveB.Whereshelives

C.wheredidsheliveD.whereshelived

【解析】答案:D。该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宾语从句应用陈述句的语序和时态,所以应选D。

2.Wouldyoupleasetellme________?

A.whendidhecomehome

B.wherehewouldplayfootball

C.ifhehadseenthefilm

D.whyhedidntwatchthegame

【解析】答案:D。该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主句用的实际上是现在时,宾语从句在这个句子里应用陈述句的语序和一般过去时。

3.Idontknowwhen__________.

A.willthetrainleaveB.thetrainwillleave

C.wouldthetrainleaveD.thetrainleave

【解析】答案:B。该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语序和时态。只有B在语序和时态上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北京中考一模各区分类汇总-标点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12海淀2】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2012年3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

B.本市今年2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传来捷报:截至5月1日,全市植树突破万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74%,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C.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海淀B

【12平谷2】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B.今年的“五四”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杂技和相声。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平谷C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真题解析汇编

全文共 1539 字

+ 加入清单

1、(孝感市)近一段时间,电视台播放精彩的亚运赛场节目,初三某班的很多学生每天晚上看到十点多钟,第二天还利用课间时间评头论足,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较低。班主任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名上很晚才睡,白天又不放松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3分)

①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1分)

②假如你是班长,这时代表全班同学起来说话,你这样说:。(2分)

答题指导:

参考答案:①批评同学们晚上看电视,影响了学习和休息;②同学们,这些时,我们……

2、(宁德市)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对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的姚明来说,一场重要的比赛,可能为他赢得数百万元的收入。不久前,姚明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行列。记者为此采访了他:“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还是只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姚明:“当然我们已经签过意向书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话,马上就捐。”记者又问:“如果是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姚明说:“我依然捐献,因为。”请你设想姚明回答的内容,把它填在横线上。

答题指导:

参考答案: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生命高于一切;奉献爱心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对即可)

3。(湖北黄冈)暑假期间,希望中学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着”的读书活动。张家父子同读《水浒》,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2分)

崇拜英雄的儿子说: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

答题指导:

参考答案:

示例:儿子说:“打得真痛快!鲁提辖不愧为豪侠仗义、智勇双全、除暴安良的英雄。”爸爸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鲁提辖的行为固然是值得称赞的,但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依法办事。”(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4。(随州)口语交际(4分)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小明谈话的内容。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中考结束后,小明乘火车到北京旅游。

(1)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

(2)到了北京,小明在××宾馆51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以免他们担心,他用房间的电话拨通了爸爸的手机,说:(2分)

答题指导:

参考答案:示例:谢谢你,我不渴。

评分标准:有礼貌用语1分,拒绝理由恰当,1分。

(2)示例:爸,我到北京了,住在xx宾馆518房间,你们不用担心。这是我房间的电话,有事就打这个电话找我。

评分标准:交代清楚住址、联系方式1分,语意连贯1分

5。(湖北省潜江等)2007年5月31日是以“创建无烟环境”为主题的第20个“世界无烟日”。据武汉市一项调查显示:烟民中女性比例高达3%~4%,且呈上升趋势;35%的青

少年接触过烟草。右边这幅漫画从某一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问题。请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说话题。(2分)

(1)揣摩妈妈的话,其言外之意是:

(2)听了妈妈的话后,女儿禁不住说道:

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抽烟容易使人衰老,你不要学我抽烟。(1分。意对即可。)(2)答案示例:①为了青春与健康,看来我还是不抽烟的好。②如果您早些戒烟,将会多活10年,看来,我们还是不抽烟的好。(1分。意对即可。

6。(江苏盐城)口语交际(4分)

根据下列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他想说的话。(4分)

情境材料:初中的生活即将结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你一定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倾诉。正好,班里举行毕业畅谈会,邀请了校长和所有任课老师参加。(不能出现校名及校长、老师、同学的姓名)

(1)会上,你肯定会盛情地感激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培养:

(2)接着,你要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其他同学作临别赠言:

参考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第三讲‖十二粗笔勾勒法、十三、巧设悬念

全文共 5992 字

+ 加入清单

十二、粗笔勾勒

【提要】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所谓粗笔勾勒,原是一种绘画手法,近于速写,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简单线条,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地几笔描写出来。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好与“工笔细描法”相对,用语简略,运墨便利,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如果是反面人物,又近于漫画,常用夸张手法。这种方法,多采用大手笔式的宏观描写,笔下的人物形象,常给人以粗线条、大轮廓、总特征的印象,至于人物肖像的细部内容,一般不作展示,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见好即收。

粗笔勾勒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简单很粗略的描写。例如《小桔灯》中对主人公小姑娘的描写:“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的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登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全文仅此一处外貌描写,它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小姑娘的外在特征,从头到脚,一句一个肖像内容,一句一个外貌部位,文句简明,给人以大概的印象。

二是多样性,即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外貌描写,每次写的内容又不尽相同,具有片断性和零散性,单独看来,是人物形象的某一两个方面,综合看来,又可以构成人物的整体面貌。但就某处描写而言,仍然是蜻蜓点水式的,是粗笔勾勒式的,例如《第二次考试》中对主人公陈伊玲的粗笔勾勒就达三次之多。第一次是:“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第二次是:“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出黯然无神。”第三次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三次描写,第一次写衣着,第二次写眼睛,第三次写面部,每次所写的肖像内容各不相同,它们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也有先后之分,但都是用简短的文字进行粗笔勾勒,轮廓式显现,而三次综合起来看,又可以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这种外貌描写,由于多次出现,可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外貌,最大的优点就是简省笔墨,给人以总体形象。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粗笔勾勒不等于描写模糊,不是隔着纱巾看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是清晰的,鲜明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粗笔勾勒虽具零散性,但要零而不碎,散而不乱,要有合理的顺序。

作者:莫家泉

【示例】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但他的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呢!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强力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行列的前头。紧跟着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他使着蛮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咒和抗议。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别人都习以为常了,他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少年右面的老头好像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白白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后面是个才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头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

【简评】

这段文章运用粗笔勾勒法描绘了伏尔加河上十一位纤夫的形象。

文章在勾勒这十一位纤夫时,侧重点不同。领头的纤夫,是写他的衣着和肩膀;中年人,是写他的胡须和体型;高个子,是写他的神态和动作;老头儿,是写他的嘴唇和目光;汉子,是写他的皮肤和目光;另一个老头儿,是写他的动作;士兵,是写他的皮靴;高个子,是写他的神态;最后的老头儿,是写他的神态和姿态。

文章在描写这十一位纤夫时,运用粗笔勾勒的方法写出了他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

写出了他们身受压迫和剥削,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存不满和抗争。

十四、巧设悬念

悬念,意为引人高度注意,叫人挂念不已。旧时写章回小说的人,每到关键处,便来个“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这就是故意设下悬念。在记叙文中,作者往往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设下一个个“扣子”,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悬念能使作品引人入胜,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同坐一辆车指挥战斗,齐国军队两次击鼓进攻,心急的鲁庄公一再要出击,都被曹刿制止。待到齐人“三鼓”,曹刿才说“可矣”。正当鲁庄公要驱车追击时,曹刿却说“未可”。最后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便下令追击。曹刿一次又一次的“未可”、“可矣”,就是一次又一次设下悬念,只等到战争结束,曹刿讲出一番道理,读者才恍然大悟,所有悬念也就释然了。在《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投考音乐学院,初试成绩优异,然而复试却“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前后判若两人,令专家们大为惊讶。这是什么原因呢?作者设下悬念,引起读者追根刨底的兴趣。最后通过苏林教授深入调查,原来陈伊玲所在里弄发生火灾,她协助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如果文章按顺序写,把陈伊玲救灾的事先道出来,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好的表达效果。

作文中的悬念设计,要自然合理,故弄玄虚是不可取的。

【示例一】

礼物

——呜!火车一声长鸣之后,便在兰田镇停了下来。我们全家应舅舅、舅妈的邀请,乘这趟列车,到乡下来过春节。

兰田镇是衡山脚下的一个小村镇,远远地能望到巍巍的衡山,景色十分美丽。舅舅家就住在离镇不远的一片竹林中。

过去,我们到乡下过年,爸爸妈妈总是把大包小包的礼品装了一袋又一袋。令人不解的是,我们这次下了火车还是两手空空,我好奇地问爸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爸爸幽默地说:“这是执行你舅舅的命令。舅舅曾三令五申,春节期间,列车上人多拥挤,带东西旅行很不方便,因此,不准从长沙买东西上车。如果非要表示一下意思,也只能到兰田镇后设法解决。且花钱不得超过十二三块。否则,将不欢迎我们……”

啊,原来如此!舅舅的好意我算是心领了。我眼珠骨碌一转,当即提出一个建议:“妈妈和爸爸各买一件五块以内的礼品分别送给舅妈舅舅,我送给表哥一件礼品,保证不超过三块钱。送什么,各自行使‘自主权’互不干涉。最后,看谁的礼物使对方最满意。”

“妙!”——父母亲异口同声地通过了我的“最新提案”。半小时以后,大家经过一番准备,在镇中央大柏树下集合了。每人买了些什么礼,一家人你瞒着我,我瞒着你,谁都不知道对方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真是有趣极了!

到了舅舅家,吃完晚饭后,爸爸将我的“最新提案”告诉了舅舅,舅舅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乘着酒兴,他也抛了个“提案”——由舅舅、舅妈和表哥组成评委会,评委会设立“最佳礼物奖”,并且当场对我们所送的礼物进行评奖。这个“提案”,立即得到舅妈和表哥的一致拥护。随即,评委会根据抽签的结果宣布,送礼的顺序是:爸爸、妈妈、我。

爸爸带着稳操胜券的神情走到舅舅跟前,从提袋中拿出两瓶药酒说:“你早些年有个腰痛的毛病,这点意思……”不等爸爸说完,舅舅心直口快地插嘴道:“哦,过时的皇历翻不得了。去年,我们镇上盖起了一所大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我的腰痛病已经断了根。”虽然舅舅的话没有再往下说,依我看,爸爸显然“败下阵来”,难怪他在放下药酒时显得有几分尴尬呢!

接着轮到妈妈送礼了。只见妈妈走到舅妈跟前说:“嫂嫂,你每天在镇办的食品加工厂清洗猪大肠,整天两手浸泡在冷水中,我买了双橡胶手套送给你。”舅妈微笑着接过手套,妈妈一见评委们没有别的反应,心里乐滋滋的。谁知她还未退回原位,调皮的表哥毫不客气地递过舅妈一张工作彩照。照片上,舅妈穿着洁白的工作服装坐在操纵台前,正指挥着机器在清洗肠子。妈妈一看,不由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无意中,我发现一团红云飘上妈妈的面颊,她不好意思地退了回去……

最后,轮到我这“第三号种子选手”上场献礼了。我故意装着为难的样子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好像什么都拿不出的样子,舅妈看到我这神色,带着解围的口气说:“送礼的事我们就不难为你了。听说这几年你的作文大有进步,去年还在《小蜜蜂》上发表了文章,你要是能向你表哥介绍点写作文的经验,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嘛!”

舅妈那一本正经的解围神态,真使我忍俊不禁。我调皮地学着魔术师的模样用手从空中一抓,说了声:“礼物来!”接着便把手朝挂在墙上的一个书包一挥手说:“去!”

表哥一看,知道我送的礼品早藏在他书包中了,他连忙打开书包很快地就揭开了我这送礼之谜:原来,我送给表哥3本书——《少年作文辅导)、《作文趣谈》、《初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舅妈看了这些课外书笑得合不拢嘴,她伸出大拇指夸我把“诲人不倦的老师”替他们请进门来了。

表哥捧着这些书乐得像尊罗汉,他拉着我的手不往他说:“表弟,你想得真周到,你真是雪中送炭呀!”

爸爸妈妈见我亮的这张“底牌”确实不错,深得舅舅家的一致好评,不由得都向我投来惊异、赞许的目光。

最后,舅舅代表评委会作总结发言。他说:“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生根开花,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农村缺的不是物质,而是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需要的是新一代有文化的人。陈树外孙最懂得我们农心思,我宣布,他送的《少年作文辅导》等书荣获‘最佳礼物奖’。”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舅舅奖给我一块电子手表。

现在,每当我看见表上那不停闪烁的亮点,就仿佛看见了表哥那一双充满谢意、满怀信心的一闪一闪的眼睛……

【借鉴】

①巧设悬念。文中写一家三人到舅舅家去过春节,总共十二三元的礼物,却互相保密:“你瞒着我,我瞒着你,谁都不知道对方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悬念由此开始。爸爸妈妈送礼后,轮到“我”献礼了,可作者又故意宕开一笔,“装着为难的样子这里摸模,那里模摸,好像什么都拿不出的样子”。这是再次制造悬念。最后“我”拿出的竟是舅舅、舅妈和表哥最需要的三本作文辅导书。悬念被释,两家人欢乐融融。试想,如果作者不采用“哑谜”的方法,一开始就道明爸爸妈妈及“我”所选购的礼物,怎么可能有现在这样好的表达效果呢?

②卒章见旨。这篇文章目的不在于叙述亲情,也不在于表现农民生活的好转,而在于表达富裕后的农民渴望文化,渴望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知识的新人,而这个主旨是在文章的末了显示出来的。

【示例二】

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了

圣诞节快到了,一家人都在忙着准备礼物。别人的礼物都好准备,唯独给外婆的礼物真是难坏了我们。买衣服吧,妈妈说,外婆各种各样的衣服够多了,一点都不缺;买食物吧,哥哥说太没意义;送圣诞花、圣诞卡吧,爸爸说没新意,去年都送过了,哎,怎么办呢?什么才是给外婆最好、最出其不意的礼物呢?

外婆近来时常嘈叨着:“联儿,什么时候能回家就好啦,都三十几年了!”

联儿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不能回家?我是越听越糊涂,看到外婆愁眉不展的样子,我又不敢问。

妈妈今天真有些神秘。一回家,就把爸爸拉进里屋嘀咕了好一阵子,等他们走出屋子,我发现妈妈的脸上有泪痕,可嘴角却挂着笑。爸爸也好像特别高兴。晚饭时,不到逢年过节从不沾酒的爸爸,竞破例喝了酒,而且喝得还不少,更令人奇怪的是,从不让爸爸多喝酒的妈妈,竟熟视无睹,不“严加管教”暂且不讲,竟还参加了爸爸喝酒的“行列”。

外婆也觉出不对劲了:“洋洋,今天是什么喜庆日子,你们这么高兴?”

“妈妈,我们家要有喜事了,今天先小庆祝一番。”妈妈乐呵呵地说。

“等喜事进门了,我们再大庆贺一番。”爸爸一仰脖又干了一杯酒。

我那神秘的爸爸妈妈,也不知在干什么,整天忙进忙出,买这买那,像是有贵客临门,或许是在为“圣诞之夜”作准备?猜不透。什么都瞒着我,太不民主了!送外婆的礼物还没准备好呢,也不知他们急不急,我可是急坏了。

今天就是圣诞夜。

下午刚放学回家,妈妈突然“召见”我。

“小巍,我和你爸爸现在要去机场接人,你和哥哥,照顾好外婆,降压灵、镇静剂都服一片。记住!”

“这是干什么呀!妈妈,透露一点消息吧!你们去接谁?”

“好吧,先告诉你一点,去接你台湾的联生舅舅!千万保密,知道吗?

我得寸进尺:“那天爸爸喝酒是为这事吧!”

“对,我接到你舅舅从香港打来的电话。到此为止,别多问了。”

爸爸、妈妈走了。

我可是糊涂了,台湾的舅舅,我什么时候又多了个舅舅,还是从台湾来的?联生,联儿,哦,外婆唠叨的联儿该不就是这个联生舅舅吧……

一切按妈妈的嘱咐行动,给外婆服了药。

“叮咚”,门铃响,我赶紧开门。

门外站着爸爸妈妈,还有一位陌生人。

“巍巍,谁呀,是谁来了?”外婆走了出来。

“是……”我还没来得及回答。陌生人竟上前紧紧抱住了外婆,嘴里喊着:“妈妈,妈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是联生,是你的联儿回来了。”大滴大滴的泪珠从他脸上滑落,外婆惊讶地端详着陌生人,不禁老泪纵横。站在一边的妈妈爸爸都流泪了。

陌生人正是外婆的联儿,我的联生舅舅。

“外婆,你快别哭了,快别伤心了。”

“傻孩子,我高兴呀,三十八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没有比这更让我高兴了!”外婆笑逐颜开。

“妈妈,今天是圣诞夜,联生哥,就是我们给您的圣诞礼物。您满意吗?”

“满意,联儿回来,这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外婆见到分别三十八年的儿子,妈妈爸爸见到了他们分别多年的哥哥,我和哥哥见到了从未见过面的舅舅,在这圣诞之夜,亲人团聚,哦,真的,真是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了。

圣诞夜的烛光映红了我们每个人的脸。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多美的合家欢乐的画面。

海峡两岸的所有亲人若都能团聚,将没有比这会更令人高兴的了。

【简评】

①巧设悬念。圣诞节到了,送什么礼物给外婆呢?文章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外婆特别关心“联儿”,成天盼着“我”从未听说过的联儿能回家,联儿是谁呢?又是一个悬念。妈妈和爸爸嗝咕了好一阵子,爸爸竟破例喝了酒,连外婆也察觉了准有喜庆的事,究竟有什么喜事呢?文章再设置了一个悬念。神秘的爸爸妈妈整天忙进忙出,买这买那,是为了贵客临门,还是为圣诞夜作准备呢?一连串悬念之后,又加了一个悬念。最后,所有悬念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送给外婆的礼物果然是“最好、最出其不意”的。整篇文章就在悬念迭起中展开的。

②彩线串珠。文章环绕着礼物展开,从全家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外婆,爸爸妈妈神秘地筹备礼物,到外婆喜出望外、满意地表示“联儿”回来是最好的礼物,礼物像一条彩线贯串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移动方向的介词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移动方向介词

(1)to表示“向,往到”。如:

HewilldrivetoNanjing.他将开车去南京。

(2)from表示“自,从,来自”。如:

Whereareyoufrom你是哪儿人

IamfromJiangsuProvince.我是江苏人。

(3)up表示“向……上,往上”。如:

Mr.Smithusedalifttogoupanddown.史密斯先生乘电梯上下。

(4)down表示“向……下,沿着……往下”。如:

Godownthestreetthenyou’llfindtheshop.沿着这条街走,你就会发现那个商店。

(5)round表示“环绕,围绕”如

Thestudentsarerunningroundtheplayground.学生们正绕着操场跑步。

(6)across表示“横过,穿过,跨过”。如:

Aboywalkedacrosstheparkjustnow.一个男孩刚才穿过公园。

(7)through表示“通过,穿过(空间)”。如:

Theriverranthroughthecity.那条河从城中流过。

(8)over表示“越过,从……上边过去”。如:

Thereisabridgeovertheriver.河上有座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英语知识点:引导名词性从句的从属连词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引导词性从句从属连词

从属连词不同与并列连词,只能用来引导从句,而不能引导词或者词组。从属连词一般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

引导名词性从句的从属连词

1)that引导宾语从句或间接引语时,可省略。引导主语从句时不可以省略。

Hesaid(that)hewouldcome.宾语从句

Hismothertoldme(that)heisagoodboy.间接引语

Thatsheisstillaliveistrue.主语从句

2)if/whether是否

Iwonderifheisathome.

Iaskhimwhetherhewouldcome.

注意:只可以用whether的情况

介词后面Itwilldependonwhetheritrainstomorrow.

whether···ornot固定搭配Letmeknowwhetheryoucomeornot.

动词不定式前Idon’tknowwhethertoaccepthisadvic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数学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

A.3B.4C.6D.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点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S△ABD+S△ACD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

∵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

∴DE=DF,

可知,S△ABC=S△ABD+S△ACD,

解得AC=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英语知识点:定冠词的用法

全文共 142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定冠词的用法

1、用于特指的或说话双方知道的人或事物。

例如:Lookattheeraseronthefloor.Whoseisit?

看地板上的这块橡皮。会是谁的呢?

Lastyearwewenttianolspeople’shome.Theoldpeoplewereveryhappy.

去年我们去了一家老年公寓。那些老人都非常高兴。

2、由于指代上文已提到的人或事物。

例如:Myuncleboughtahouse.Thehousehasabeautifulgarden.

我叔叔买了幢房子。那幢房子带有一个漂亮的花园。

3、用于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一类人或事物。

例如:Thebrainisthecenterofthought.

大脑是思想的中心。

Thepandaisoneoftheanimalsindanger.

熊猫是濒危动物中的一种。

注意:表示一类人或事物时,可以用不定冠词或定冠词加可数名词单数,也可以直接用可数名词复数形式。

Ahorseisausefulanimal.

Thehorseisausefulanimals.

Horsesareusefulanimals.

马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4、用于序数词、表示特指的比较级或形容词、副词最高级前。

例如:Tomorrowwe’regoingtothesecondlargestfreshwaterlakeinChina,DongtingLake.

明天我们打算去中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洞庭湖。

5、用于表示自然界独一无二的事物及表示江河、海洋、山脉、群岛等名词前。

例如:Thereisnolivingthingonthemoon.

月球上没有生命。

AnewbridgehasbeenbuiltovertheChangjiangRiverinHuangshi.

一座新桥已建成于黄石段的长江上。

6、用于姓氏的复数前,表示“一家人”或“夫妻二人”。

例如:TheBlackareplanningtogoonvacation.

布莱克一家打算去度假。

7、用于形容词或分词前,表示一类人或事物。

例如:Weshouldtakegoodcareoftheold.

我们应该照顾好老人。

8、用于表示弹奏的西洋乐器的名词前。

例如:Listen!Someoneisplayingthepiano.

听!又人正在弹钢琴。

9、用于“动词+人+介词+the+人体部位”结构中。

例如:Thepoliceseizesthethiefbythearm.

警察抓住了小偷的胳膊。

10、用于表示时期、年代、世纪的名词、数次或具体的地点、方位名词前。

例如:Thewarbrokeoutintheseventeenthcentury.

战争爆发于17世纪。

Thecityliesinthewestofthecountry.

这个城市位于这个国家的西部。

11、用于“by+the+表示计量单位的名词”中,表示“按照……计算”。

例如:Part-tinejobsareusuallypaidbythehour.

兼职通常是按照小时付工资。

12、用于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

例如:theGreatWall长城

theSummerPalace颐和园

theThreeGorges三峡

13、用于固定搭配中。

atthesametime同时alltheyearround全年intheend最后

ontheright在右边bytheway顺便说一下atthemoment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