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作文题目写作技巧【精品20篇】

浏览

7828

文章

1000

篇1: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煤烟》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方,客人来了的时候,主人在请坐倒茶之先,还有一种不可少的款待,便是倒水请客人洗脸。据说这是因为北方风多,灰沙厚,路政又不良,一出门便是满身满脸的灰沙,连耳朵和鼻孔里都是,所以进了门非洗脸不可,但是江南向来是十里春风,山明水秀,除了天热满头大汗时要请你洗脸以外,这种规矩是很少有的。

可是,在现在的江南,尤其在上海,随着太平洋的高潮冲进来的近代物质文明,经济侵略的工具摇撼了江南明媚静谧空气中的诗意,天边矗起了黑寂寂的怪物,从此江南的客人来时也非洗脸不可了。

这种煤烟的作祟,大约住在上海的人没有一个不尝过。

记得好像是一篇童话上曾说过,一个人带了一个孩子乘气球去作环球旅行,有一天飞到德国的柏林,柏林是工业先进国德国工业的中心,这孩子是知道的,但是飞到柏林的近郊,从上面发现一派广大的森林。这孩子好惊异,便问领带他的人,柏林工业这样发达,何以近郊还有这样未开辟过的森林,那人知道他看错了,便告诉他这一大块并不是森林。正是工厂的烟囱。煤烟蓬勃,从气球上面望下来正好像一座郁郁苍苍的森林。

这真是近代新有的奇观。可是住在这下面的人所享受着的煤烟滋味也可想而知了。

上海的煤烟虽然还不曾发展到那种程度,但是你到马路上去踱一趟,回来用手巾拭拭鼻孔,你就知道它的程度也不差。坐在家里,任是你勤于拂拭,装上纱窗,门禁森严,你只要隔了一定的时刻用手指在桌上试一试,你就知道这新生的怪物始终在那里活动。

基督教的教士说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虽然不见形。但是却充满在天地间。我觉得二十世纪的上帝名号应该奉诸煤烟。他才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现代研究优生学的人报告人类的寿命是渐渐地比以前短促了,尤其是住在大都会的人为甚。这里面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是我相信这黑色的"上帝"的力量一定也不少。

最近有人在美国的一个杂志上发表一篇游记,报告他在加拿大滨海的一个小乡村里旅行了一次,他说这个乡村里旁的特点没有,惟一的特点便是你站在高处瞩目四望,东西南北看不见一只工厂的烟囱。

在一世纪以前,这种现象是不值得讲的,但是此刻却是一个新的发现。我恐怕一世纪以后,这个报告还要值得人们的留恋哩!

虽然中国没有工厂烟囱的地方还很多,但是立在上海的屋顶上要想没有烟囱这断你的视线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住在上海近郊劳碌着的我们,因了事又不能荷锄归隐,每天对着居屋前后左右的几只烟囱,只好发出没奈何的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锦江春色来天地》

全文共 5376 字

+ 加入清单

锦江春色来天地

钟树梁

——杜甫草堂游记,为纪念杜甫诞生1250周年作

“锦江春色来天地”,才过了元宵灯节,成都巳经是着浓如酒了。

成都郊区大部分是蔬菜田,一望无涯的各种菜蔬,葱葱茏茏,油光水滑,像绿色的丝绸覆盖了大地。偶有一两块油菜田,像黄金的岛屿呈现在绿渡中间,黄灿灿、金晃晃地射人眼睛,越显得春光明媚。“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官到洗花溪”(陆游诗)。浣花溪,百花潭,树密而水清。溪水曲折萦回、饶有情意地穿流在菜田花树之间。两边岸上,新栽的杨柳枝枝弱,才发芽几天就抛出了万缕绿丝,好似十五、六岁的少女,希发于阳光之中。“村村自花柳”,我傍着清流,来到了草堂。

成都春浓,草堂的春色更浓。高大的楠木、松柏和许多经冬不凋的乔木,各以它们高标挺秀的老干新枝伸向天宇,洒下了满园绿阴。草堂民族形式的平房建筑,亭台廊馆,都静幽幽地前庇在大木千章之下。工部饲后面有万竿修竹,“苍翠拂波涛”,绿条摇动,白云在上面飘流,远远望去,似乎是绿波中的点点归帆。竹外的桃花、李花、玉兰开得正好,光艳照人。草堂里的密叶繁阴,调花乱蕊,把玻窗、画屏都映照得五彩斑斓。我特别留意的是那些消木树。草堂内外约有五千株梢木树,是成都市少年儿童在好几年前为了体现“桤林碍日吟风叶”的诗意而栽种的。果然,“饱闻梢木三年大”,它们早已成林;春天,又长出了新的嫩叶。我想当年种树的少年儿童,大概也快要长大成人了吧?

这时游人不多,草堂分外宁静。只听见春鸟飞鸣,树叶低语和参观者偶尔的一两句交谈声。“心清闻妙香”,不知从哪儿吹来了一阵阵的香风,——这是幽兰的芳香。我们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升堂(诗史堂),入室(杜甫纪念馆)。

杜甫纪念馆的一部分展室内,全是杜甫诗意画。一跨进门来,就走入了一座艺术之宫。这儿是具有特殊新颖色彩的画廊。集众家的手笔,绘出一人的诗意,反映了公元第八世纪唐帝国的一个动乱时期以至漫长的中国封建主义时代。它们记录了祖国壮丽的名山大川,淳厚的民情风俗;描绘了在残酷的封建压迫下劳动人民伤心修目的景象和封建贵族荒淫无耻的生活;也画出了诗人笔底的成都草堂和栩栩如生的花卉、翎毛。

社甫的集子内有不少题画的诗,但诗人绝不肯仅仅为应酬而作。在一幅佳作的面前,他总是“兴与烟霞会”,“对此兴与精灵聚”,那么地聚精会神,刻意创作,对画题诗。而我们的画师也“不是无心学”,特别是解放后的画家都是有心人,都能深切体会诗人的爱憎,对诗情诗意,心追力摹,传神于丹青,为诗作画。诗情画意两相结合,使你流连观赏,举步难移。

我惊佩干《又呈吴郎》的工细。这幅画把诗人晚年更加同情贫苦人民的深厚感情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出来。堂上,诗人似乎在劝说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不为困穷宁有此!”堂下,“无食无儿一妇人”,手持竹竿,背倚枣树,似乎在窥察堂上的动静,有所希冀也有所畏惧。但是诗人恳挚的姿态,使人感到堂上堂下,了无遮拦,诗人的感情与人民的感情正相交流。“只缘恐惧转须亲”,从前读此诗如闻其声,现在通过画师的创造,更使人触摩到诗人对穷苦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无限体贴的伟大胸怀。而诗人周览字内,“正思戎马泪沾巾”的精神也溢于纸上了。已故的齐白石老人,九十四岁时画出了诗人在草堂所吟的诗“细雨鱼儿出”、“批杷对对香”等四幅诗意画。其中的“枯棕”,本是诗人寓意之作,刺剥削者剥民有如剥棕,使本具岁寒之姿的棕榈,竞先子蒲柳而凋丧。这张画难于落笔的地方是一个“枯”字,尤其是要通过“枯棕”的表现,反映出诗人“使我沉叹久”的心情。我们的老画家意在笔先,苍劲的几笔饱含怒意,并题上杜甫诗句“有同枯棕木”,掌握住了这篇诗的精义所在,给人的启发不少。而“荔枝”一幅,朱实累累,丰腴可爱,画的是《病橘》诗中的两句诗意:“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它有着深广的历史意义。两句诗一经题在纸上,荔枝的颜色愈鲜,而封建统治者的龌龊荒唐便愈觉可憎。诗画相成,达到了血肉不可分离的境地。

草堂管理处搜集并征求了杜甫诗意画和墨书数百件,新作品还在源源而来。我们的画家用他们风格各级的画笔,萦绕着历史的风烟,映带着草堂的花月,更蕴含着伟大诗人的激情和血泪,绘制出了各有特色而又统一于杜诗的总的情意中的诗意画;构成了琳琅满目。百花齐放的民族画廊,亘古常新的锦江春色。

看了诗意画,时已当午,窗外的阳光分外耀眼,我的心里也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热力。想到我们的诗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干他的“热”。那一种意老愈挚也愈者愈炽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从诗人几十年的诗歌创作中,使人深深感到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人故旧、对文学艺术莫不是满腔热情,满怀热望;有时他悲歌流涕,也流的是满眼热泪。

诗人火一般的热情,植根于他对祖国、对人民一往情深、真心真意的爱;植根于他的强烈的爱憎和分明的是非感。如果说诗人早年的“穷年忧黎元”、“下悯万民疮”,基本上还是站在客观立场上的热烈的同情心,那么,在被遣归家后的“请为父老歌……四座泪纵横”,已进一步趋向于人民。在成都时,遭田父强邀饮酒的“故起时被肘”,以至在夔州时对一贫老妇人的“只缘恐惧转须亲”,则是更进一步地与因父野老亲如挚友并感到与穷人有相同的命运了!

诗人对人对物也都是热其所当热。他对李白是极热的。那不仅因为“白也请无敌”,清新俊逸,令人倾倒;还更由于李白的“嗜酒见天真”;由于李白的蔑视一切权贵,佯狂可哀;由于“世人皆欲杀”。他对自己的妻子是热的,那也不是一般的“笃于伉俪之情”;还更由于“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遭逢乱世,同受苦难的命运,把他们的心紧紧联系了起来。草堂内的花木禽鱼,都得到诗人亲手的培植和爱抚,高楠,丁香,黄莺,蜻蜒,他都巨细不遗地为他们唱出赞歌;而“新松恨不高千尺”,虽然这是有寄托的诗句,但诗人对于良木嘉树无比热爱的心情也情见乎词了。

诗人对诗歌创作是炽热的。他的热诚真到了“诗成泣鬼神”的程度。诗人是以诗为史,将身许诗,对诗歌创作有着自觉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与封建社会里的不少士大夫大异其趣的。他曾说,他“不敢废诗篇”。请听,这是何等坚决的、出自内心的诗的誓辞:只有忠于祖国和爱人民的诗人,才会对诗歌如此的炽热。而表现在创作的时候是“学诗犹孺子”,“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十分的虚心,百倍的努力,绝对的执着,无穷的爱和火热的心!

诗人纵使在“羁旅病年侵”、“天地日榨羌”的穷途末路中,对祖国和人民也依然满怀着热望。诗人垂老之年,虽然情绪有时不免衰飒,但是壮心未已,希望人民过几天安乐日子的迫切心情从总的说来是至死不衰的。诗人在草堂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种宏伟的志愿是不用说了;在夔州所写的“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这种伟大的幻想也不用说了;就是在湖南所写的《凤疾舟中伏枕书怀》这一篇绝笔之作也还谆谆道及“公孙仍恃险,侯景来生擒”,疾恨于杨子琳、臧价等一般乱世军阀,隐然有投畀有北、拔乱反正的殷切期望。

诗人的热泪总是流向国家人民,“少陵野老吞声哭”,“痛哭松声回”,都不是绝望的眼泪,在涕泪长流中更认清现实,关怀祖国,靠近人民。而“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虚欷”,“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更是与人民的热泪相交流。晚年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凭轩流涕,这是我们的诗人把几十年的家国忧伤之感和千万人民的号泣痛苦之情,凝聚在一把眼泪之中而洒向白浪滔滔的洞庭。使人悲歌,使人慷慨,给人以冲击、鼓舞的力量,这一把眼泪,它蕴藏着多么巨大的热力啊!

诗人也有“冷”的一面。那是对那些不仁的贵人,炙手可热的权臣,纵暴杀人的将军,酒肉腐臭的朱门和黄金浪掷的恶少。总之,是当时封建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那些残民以逞的“鸥枭”、“虎狼”之徒。对于这些人,诗人完全不是什么“温柔敦厚”、“宽厚和平”,他是“嫉恶怀刚肠”。对人民越热,对这些人越冷。诗人对他们是冷眼相觑:如说,“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自古圣贤皆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而更多的时候是出之以冷嘲,予以无情的揭露:“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是刺明皇、贵妃,“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是刺朝廷诸大臣。再如“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克长啸,我前狨又啼”,这更把黑暗社会阴森恐怖的形象描绘无余。有时简直是横眉冷对:“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我行我素,宁死不移的精神也跃然纸上。至于“恶竹应须斩万竿”,则是对残贼之人大张挞伐、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的充分流露了。

诗史堂上悬挂着陈毅同志的一副对联,就是杜甫的这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皮须斩万竿”。陈毅同志认为这是杜甫最好的诗。由干历史条件的限制,诗人未能彻底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未能深察人民痛苦的根本原因,这也表现在某些诗篇上。但是,这不过是荧煌光焰中的几点轻烟,减不了杜诗的光采。“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的诗人以诗为史,秉笔而书,翻起了诗歌艺术上的热浪和巨澜,波商云丽,源远流长,而沽丐无穷。诗史堂的正中有朱德委员长撰书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对诗人最恰当的评定。

纪念馆内还陈列着毛主席来游草堂的一组照片。毛主席的来游,给草堂带来了光辉。草堂和纪念馆正是在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而得到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为了了解近一两年来草堂的进展,我又来到草堂管理处。

草堂管理处同整个草堂一样,也是春色与诗意交融。管理处的后院内有一树盛开的垂丝海棠,嫩绿的叶子陪衬着粉红的花朵,千丝万蕊,临风摇曳,它的右上方是置书万卷的藏经楼。上面几间平房窗明几净,墙壁上满是杜甫诗意画。管理处的同志热情讲述了近年来草堂的新发展。

草堂现有自宋迄今的社诗注木155种,连同其他有关杜诗的图书共400多种;拓片、实物、诗意画、法书等各项文物2200多件。每一种书和每一件文物都来之不易,由于管理处的辛勤搜集和全国各地的积极支持,才使他们荟萃一堂。其中如元刻杜诗多种和明人画《饮中八仙歌》都是海内仅存的珍品。藏经楼宽敞幽静,诗卷与文物相倚,有如“珊瑚碧树交枝柯”。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既要整理文物,布置展览,编辑资料,培养花木,还要接待从全国以至世界各地不远万里而来的参观者,几年来接待的客人数以万计。他们还要解答来自各个方面所提出的有关诗人及其作品的种种问题,逐渐形成社诗研究的一个中心点,充分发挥所藏资料的作用。又还要“重寻子美行程旧”(陆游诗),亲到各地探寻诗人的遗迹、遗事。目前除陕北和甘肃还没有直接派人去过外,其它凡是社甫走过的地方,都已经“步蝶随春风”,一步一探寻,发掘和搜集到的“地下矿藏”与“口上碑文”不少。他们还愉快地担负起传播和普及历史文化的责任,使杜诗精华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和吸收,诗人的高贵品质为人人所了解和学习,以促进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除安排各种展览和出版通俗读物而外,还经常组织赛诗会、赛画会、赛歌会,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热闹非常。今年纪念诗人诞生1250周年,他们还有一系列动人的计划。我深深感到:他们工作的严肃、活泼、新鲜和富有创造性,本身就是一首好诗。

情着激动的心清,我来到工部饲内诗人的塑像前,从祠内望出去,草堂真是风日清美,花木鲜妍,房舍整洁,文物粲然。在我眼前忽然展开了我童年时候来到这里的景象:塑像还是这一座,颜色却旧得多;草堂内有十几张茶桌子,几个和尚在卖茶;草堂各处的墙壁都被污损,竹子树木也被雕坏,写满了某些游人的“大作”和“大名”,甚至诗人的衣衫也被涂抹和刻削。我至今还记得我的父亲游草堂诗中的一联;“煮茗嗔僧懒,题诗笑客勤”。我的眼前又展开了另一番景象,那是解放前夕的草堂:花木被摧残了,楹联被烧毁了,诗人一身难保,塑像也被破坏了,诗史堂变成马圈,工部祠住着伤兵,革深没胚,游人绝迹。当时的人曾有这样几句形容的话:“草堂草堂,有草无堂。荒烟蔓草,败壁颓堂。”

我更想到1200年前,诗人始到成都,“主人为1、林塘幽”,得到几个朋友的帮助,在草堂定居下来。可是草堂的修建,主要是靠他自己的惨淡经营。他常常写信出去觅桃树,觅梢木,要松树秧子,要绵竹,自然有送来的也有未送来的。他在草堂的一段时间,虽然锦里春光烂漫,花柳无私,但是“恒饥稚子色凄凉”,也常常厨灶无烟。最后不得不被迫离开。1200年后的今天,“为卜林塔”的主人,却是新中国人民;杜甫草堂虽然处在成都一隅,却为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人民所想望;草堂的光辉照耀着世界上为人民的事业而歌唱的进步的诗坛。波兰作家协会副主席的题字说得好:“中国人民把诗歌放在这样高的地位,这点很重要。”是的,只有今天的中国人民才真正懂得诗歌的巨大意义,更加热爱为人民说话的诗人,才会把诗歌放在这样高的地位。我们今天才可以说:“杜甫草堂天下稀”。

我仿佛看见,诗人杜子美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他走向众多诗人群中,他在倾听赛诗会上宏亮的诵诗声,他在观赏众美如云的诗意画,他在抚摩少年儿童为他栽种的青青的枪木。一千二百年间事,有如噩梦初醒。他惊叹于今天才真正是“锦江春色来天地”,他迎着春光,离开了草堂,经巴峡,穿巫峡,下襄阳,向洛阳,重游齐赵,再历咸阳,他的足迹遍于中国。他要把自己的第二度生命再献给祖国,献给诗,他将以自己的凌云健笔,“毫发无遗憾”地写出波澜老成的格调,最清最丽的词句,为伟大的新中国写出最新的篇章。

1962.3.25

摘自:成都出版社《草堂之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历史知识点记忆歌:十四、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十四、汉通西域丝绸之路

(一)

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召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共同对匈来夹击。

(二)

张骞两次出西域,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历史意义了不起。

(三)

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通欧洲,

陆海贸易大发展,东西文化相渗透。

西域各国归附汉,社会面貌大改观,

设立西域都护符,总管西域的事务。

(四)

前138、119,张骞到西域,带去牛羊和布匹,

铸铁凿井和开渠,织布漆器金工具,

带回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还有歌舞和乐器。

(五)

海上丝路也不差,广东沿海大出发,

中南半岛往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

继续通往孟加拉,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衣服的词语辨析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表示衣服词语辨析

1.cloth指做衣服用的材料(布料,毛料,丝绸等),它是物质名词,不可数,没有复数形式。如:

Howmuchclothdoesittaketomakeadressforme?给我做个裙子要多少布?

2.clothes统指各种衣服,包括外套、西装、衬衣、裤子、裙、鞋、帽等,不指单件衣服。它既不用作单数,也不能和表示具体数目的数词连用。不能说aclothes,sixclothes,但可以说many(these,afew,my)clothes。做主语时,谓语用复数形式。如:

Shespendsmostofhermoneyonclothes.她把大部分的钱用在了买衣服上。

3.clothing是衣服,服装的总称,集体名词,只有单数形式,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抽象概念。做主语时,谓语用单数形式。如:

Hehasafactorythatmakeschildrensclothing.他开了一家生产儿童服装的工厂。

4.dress主要指女式连衣裙及某种特殊场合下穿着的服装(礼服)。如:

Ifyouwanttotaketheparty,youdbetterwearaneveningdress.你如果想去参加宴会的话,最好穿一件晚礼服。

5.uniform指团体或组织统一做的制服,如军服、校服等。如:

ThestudentsinourschoolhavetowearuniformsonMonday.我们学校的学生周一必须穿

校服。

6.suit指一套服装,指有几件配成一套的服装。如:

Helookshandsomeontheblacksuit.他穿这套黑西装看起来很潇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英语定语从句中考真题练习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定语从句中考真题练习

一、选择题

1.TherearelotsofthingsIneedtopreparebeforethetrip.

A.whoB.thatC.whomD.whose

2.Jimdislikespeople______talkmuchbutneverdoanything.

A.whoB.whomC.whose

3.-IhearSamhasgonetoQiandiaoforhisholiday.--Oh,hownice!Doyouknowwhenhe_______?

A.leftB.wasleavingC.hasleftD.hadleft

4Wearetryingtohelpthosechildren_____losttheirparentsinYushu,QinghaiProvince.

A.whichB.whenC.whoD.whose

5.Doyouknowthegirl_______issingingintheclassroom?A.whoB.whichC.when

6.Jimdislikespeople_______talkmuchbutneverdoanything.

A.whomB.whenC.whoseD.who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代入消元法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代入消元法

(1)基本思路:未知数又多变少。

(2)消元法的基本方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个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4)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出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例如y)用含另一个未知数(例如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写成y=ax+b的形式,即变

2、将y=ax+b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代。

3、解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即解。

4、把求得的x值代入y=ax+b中求出y的值,即回代

5、把x、y的值用{联立起来即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世界三大宗教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世界三大宗教

(一)佛教(P11)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经典:“佛经”

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②其

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P44)

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核心

是对人类的博爱。经典是《圣经》;

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②16世

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P53):

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比较级的特殊用法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比较级特殊用法

和more有关的词组

1)themore…themore… 越……就越……。例如:

Theharderyouwork,thegreaterprogressyoullmake.越努力,进步越大。

2)moreBthanA=lessAthanB与其说A不如说B。例如:

Heismorelazythanslowathiswork.=Heislessslowthanlazyathiswork.他工作时,与其说是反应慢不如说是懒。

3)nomore…than…与……一样……,不比……多。例如:

TheofficialscouldseenomorethantheEmperor.官员们看到的和皇帝一样多。

noless…than… 与……一样……。例如:

Heisnolessdiligentthanyou.他和你一样勤勉。

4)morethan 不只是,非常。例如:

Sheismorethankindtousall.她对我们非常热心。

和less有关的词组

5)lessthan不到…不太:

Inlessthanaweek,theMSwasready.不到一周稿子就准备好了。

6)nolessthan多达不少于

Hewonnolessthan$5oo.他赢了不少于500美圆。

Nolessthan2millionpeoplecame.至少来了2百万人。

7)moreorless基本上大体上大约

Theworkismoreorlessfinished.这项工作基本上完成了。

Theanswersweremoreorlessright.这些回答大体上是正确的。

另外,还有as+形容词或副词原级+as

8)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可用so…as。例如:

Hecannotrunso/asfastasyou.他没你跑得快。

9)当as…as中间有名词时采用以下格式:as+形容词+a+单数名词/as+many/much+名词。例如:

Thisisasgoodanexampleastheotheris.这个例子和另外一个一样好。

Icancarryasmuchpaperasyoucan.你能搬多少纸,我也能。

10)表示倍数的词或其他程度副词做修饰语时,放在as的前面。例如:

Thisroomistwiceasbigasthatone.这房间的面积是那间的两倍。

Yourroomisthesamesizeasmine. 你的房间和我的一样大。

11)倍数+as+adj.+as 倍数+the…+of。例如:

Thisbridgeisthreetimesaslongasthatone.这座桥的长度是那座的三倍。

Thisbridgeisthreetimesthelengthofthatone.

Yourroomistwiceaslargeasmine.你的房间是我的两倍大。

Yourroomistwicethesizeofmine.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英语知识点:副词考点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副词考点

对于副词的考查,多以单选或词语运用的形式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副词的能力,尤其是在各种比较句型中灵活运用副词。例如:

Hewalked(quiet)intotheclassroom.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是否能熟练分辨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轻轻地走进”,副词修饰动词,所以quiet变为副词quietly,.我们要牢记“动+副”这种结构。

答案:quietly

误区提醒

象friendly,lovely虽然以ly结尾,但实则是形容词,Sheisfriendlytome(她对我很友好。)可千万不要误认为是副词.另外,early的比较等级为规则变化,early-earlier-earliest,要记住。

例题:Mymotheroftengetsup(早)thanme.

解析:很明显是两人对比,所以应用比较级,early的比较等级为规则变化,early-earlier。

答案:earli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图示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语法功能图示

【知识拓展】

1.形容词修饰something,anything,nothing,everything等复合不定代词时,须放在其后。例如:

Wouldyoulikesomethinghottodrink你想喝点热的东西吗

Thereisnothingimportantinthepaper.报上没什么重要的事情。

2.表示长、宽、高、深及年龄的形容词,应放在相应的名词之后。例如:

Thebridgeisabouttwohundredmetreslong.这座桥长约两百米。

Lastyearwebulitabuildingthirteenstoreyshigh·去年,我们盖了一栋十三层高的楼。

3.多个形容词作定语时的顺序排列:限定词(冠词、数词、代词等)→描绘性形容词→大、小(长、短、高、低)形容词→形状形容词→年龄(新、旧)形容词→颜色形容词、国籍形容词、材料形容词、用途(类别)形容词、名词。可以结合顺口溜来熟记这一顺序:限定描绘大长高,形状年龄和新老,颜色国籍跟材料,作用类别往后靠。例如:

aChinesewritingdesk一张中式写字桌;hercharmingsmallroundpinkface她迷人的小而圆的粉红脸蛋;thosebeautifullittleoldChineseearthenvases那些漂亮小巧的古代中国花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知识点:宾语从句易错点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宾语从句易错点

1、标点由主句决定,如主句是陈述句、祈使句,则用句号;是疑问句则用问号。

eg.IheardshehadbeentotheGreatWall.

CanyoutellmewhichbusIshouldtake?

2、要注意个别句子中主从句人称的一致。

3、宾语从句的附加疑问句

宾语从句的复合句在变成反意疑问句时,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为think,guess,believe,suppose等且主语为第一人称时,附加部分要由从句决定;如果主句不是think等上述动词或谓语动词是这些词且主语不是第一人称时,附加部分由主句决定。

Ithinkthatheisright,isnthe?

Idontbelieveheisastudent,ishe?

Hesupposesthatshewillcometonight,doesnthe?

Heneversaidhewasagoodstudent,didh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成都花会随笔》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花会随笔

钟树梁

又是一年的花会。今年的花会突出了百花荟萃的特点,这是锦城人民所同声称道的。

一到会地,便感到艳色迎人,香风扑鼻。一百几十株浓妆重抹的贴梗海棠,成林成围,艳据一方;还有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等,她们都是西蜀名花,显示了蓉部特色。烈士墓园旁边是一片玉兰林,素雪浮空,白云在望,芳馨皎洁。山茶花则集中在百花园里,多达一百四五十株,品种十多个,多为川茶,也有云南山茶,都朵大花繁,红光炫昼,刚健而不失婀娜。这三种花可以说是今年花会群芳的三胜,各开户牖,同献芳华。

游人都感到今年的花会有几好:一是花多,名副其实地是以花为主体的盛会。除了上面所赞扬的“三胜”之外,更有不少的树花、草花、盆花、架花,从而花林、花池、花台、花榭,错落有致,游赏难穷,真个是春色满园,姹紫嫣红开遍。二是该棚多。成都花会有它的传统风格,若干年来,它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就是它的既新颖多姿又接近自然;既有百卉千花的美艳,又有竹篱茅舍的清幽。你看,茶社、酒馆、小食店,特别是许多花圃,都以它们的黄蔑棚子掩映在红花绿竹之中,显得十分调和。三是售花者多。许多苗圃、农场、花鸟公司等都移来了他们多年栽培的好花木,各占数弓之地而展出。供观赏,也供购买,美与实用相结合,将为我市的绿化和美化起到促进作用。

游花会,想从前,笔者在20多年前就曾经为当时的花会写过《让我们的城市成为花都》和《赞百花园》等文章,有过“万花如锦彩霞铺,花下英雄意志舒”的吟咏。那些年的花会真是柳初芽,杏初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春云初展。但在后来那些养花无理、赞花有罪的岁月里,竟然是“万花给谢一时稀”。有那样一帮子人,拼死命与花为仇,与美为敌,其精神的卑劣与思想的丑恶就不间可知了。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花卉著名的美丽城市,得到过不少诗人的歌唱,但在现代史上,这芙蓉仙子也曾是遍体伤痕。今天“花重锦宫城”的美景又呈现了出来,杜甫原来的诗意是说花因雨水的沾儒而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现在截取这句,可以借来表现花在锦城的地位甚重,锦城人民莫不爱花、惜花、重花,锦城人民要把城市建设得更美,达到举步有芳草而举目见鲜花的境界。

花是草木之精英,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也有不少精英——上能够作到人人都是精英,都是鲜花一朵!

1981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秋韵》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秋韵

宗璞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在这里

一切都有一着落

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冠词的用法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冠词的用法

1、泛指某人或某物,但不具体说明是何人或何物;或指代某类中的任何一个。

例如:Becareful!Thereisadoglyingontheground.

小心!地上躺着一条狗。

AnEnglish-Englishdictionaryisverynecessaryforme.

一本英英词典对我来说非常必要。

2、用于首次提到的人或物的单数可数名词前。

例如:Alittleboywantstoplaywithus.

一个小男孩想和我们一起玩。

3、用于时间、速度、价格等含义的名词前,有“每一……”的意思,相当于every。

例如:Taketwopillsadayandyou’llgetbettersoon.

每天吃两片药,你很快就会好些的。

Wegoswimmingfourtimesamonth.

我们每月去游泳4次。

4、用于序数词前,意为“又一,再一”。

例如:Wouldyoulikeasecondcupoftea?

你想再要一杯茶吗?

5、用表示具有某种特性的人或物的专有姓名前,相当于acertain,意为“某一个”。

例如:AMr.Wangcametoseeyouthismorning.

今天早上有一位王先生来看你。

6、用于具体化了的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前,表示“一阵、一场、一种、一次……”或“具体的人或物”。

例如:Iwouldlikeacoffeeandtwobeers.

我想要一杯咖啡,两瓶啤酒。

Thesportsmeetingwasagreatsuccess.

运动会很成功。

7、用于表示日、月、季节、星期等名词前,表示具体的时间。

例如:Wehadawarmwinterlastyear.

去年我们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8、用于固定搭配中。

agreatdealof大量的

forawhile一会儿

allofasudden突然

have/takearest休息

inahurry匆忙的

asaresult结果

haveacold感冒

haveagoodtime玩得愉快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全文共 3304 字

+ 加入清单

我写我的“中夏夜梦”罢。有些踪迹是事后追寻,恍如梦寐,这是习见不鲜的;有些,简直当前就是不多不少的一个梦,那更不用提什么忆了。这儿所写的正是佳例之一。

在杭州住着的,都该记得阴历六月十八这一个节日罢。它比什么寒食,上巳,重九……都强,在西湖上可以看见。

杭州人士向来是那么寒乞相的;(不要见气,我不算例外。)惟有当六月十八的晚上,他们的发狂倒很像有点彻底的。(这是鲁迅君赞美蚊子的说法。)这真是佛力庇护——虽然那时班禅还没有去。

说杭州是佛地,如其是有佛的话,我不否认它配有这称号。即此地所说的六月十八,其实也是个佛节日。观世音菩萨的生日听说在六月十九,这句话从来远矣,是千真万确的了,而十八正是它的前夜。

三天竺和灵隐本来是江南的圣地,何况又恭逢这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芳诞,——又用靓丽的字样了,死罪,死罪!——自然在进香者的心中,香烧得早,便越恭敬,得福越多,这所谓“烧头香”。他们默认以下的方式:

得福的多少以烧香的早晚为正比例,得福不嫌多,故烧香不怕早。一来二去,越提越早,反而晚了。(您说这多们费解。)

于是便宜了六月十八的一夜。

不知是谁的诗我忘怀了,只记得一句,可以想像从前西子湖的光景,这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现在打桨于湖上的,却永无缘拜识了。云山是依然,但濒湖女墙的影子哪里去了?

我们凝视东方,在白日只是成列的市廛,在黄昏只是星星的灯火,虽亦不见得丑劣;但没出息的我总会时常去默想曾有这么一带森严曲折颓败的雉堞,倒印于湖水的纹奁里。

从前既有城,即不能没有城门。滨湖之门自南而北凡三:

曰清波,曰涌金,曰钱塘,到了夜深,都要下锁的。烧香客人们既要赶得早,且要越早越好,则不得不设法飞跨这三座门。他们的妙法不是爬城,不是学鸡叫,(这多们下作而且险!)

只是隔夜赶出城。那时城外荒荒凉凉的,没有湖滨聚英,更别提西湖饭店新新旅馆之流了,于是只好作不夜之游,强颜与湖山结伴了。好在天气既大热,又是好月亮,不会得受罪的。至于放放荷灯这种把戏,都因为惯住城中的不甘清寂,才想出来的花头,未必真有什么雅趣。杭州人有了西湖,乃老躲在城里,必要被官府(关城门)佛菩萨(做生日)两重逼近着方始出来晃荡这一夜;这真是寒乞相之至了。拆了城依旧如此,我看还是惰性难除罢,不见得是彻底发泄狂气呢。

我在杭州一住五年,却只过了一个六月十八夜;暑中往往他去,不是在美国就是在北京。记得有一年上,正当六月十八的早晨我动身北去的,莹环他们却在那晚上讨了一支疲惫的划子,在湖中飘泛了半晌。据说那晚的船很破烂,游得也不畅快;但她既告我以游踪,毕竟使我愕然。

去年住在俞楼,真是躬逢其盛。是时和H君一家还同住着。H君平日兴致是极好的,他的儿女们更渴望着这佳节。年年住居城中,与湖山究不免隔膜,现在却移家湖上了。上一天先忙着到岳坟去定船。在平时泛月一度,约费杖头资四五角,现在非三元不办了。到十八下午,我们商量着去到城市买些零食,备嬉游时的咬嚼。我俩和Y.L两小姐,背着夕阳,打桨悠悠然去。

归途车上白沙堤,则流水般的车儿马儿或先或后和我们同走。其时已黄昏了。呀,湖楼附近竟成一小小的市集。楼外楼高悬着炫目的石油灯,酒人已如蚁聚。小楼上下及楼前路畔,填溢着喧哗和繁热。夹道树下的小摊儿们,啾啾唧唧在那边做买卖。如是直接于公园,行人来往,曾无闲歇。偏西一望,从岳坟的灯火,瞥见人气的浮涌,与此地一般无二。

这和平素萧萧的绿杨,寂寂的明湖大相径庭了。我不自觉的动了孩子的兴奋。

饭很不得味的匆匆吃了,马上就想坐船。——但是不巧,来了一群女客,须得尽先让她们耍子儿;我们惟有落后了。H君是好静的,主张在西泠桥畔露地憩息着,到月上了再去荡桨。我们只得答应着;而且我们也没有船,大家感着轻微的失意。

西泠桥畔依然冷冷清清的。我们坐了一会儿,听远处的箫鼓声,人的语笑都迷蒙疏阔得很,顿遭逢一种凄寂,迥异我们先前所期待的了。偶然有两三盏浮漾在湖面的荷灯飘近我们,弟弟妹妹们便说灯来了。我瞅着那伶俜摇摆的神气,也实在可怜得很呢。后来有日本仁丹的广告船,一队一队,带着成列的红灯笼,沉填的空大鼓,火龙般的在里湖外湖间穿走着,似乎抖散了一堆寂寞。但不久映入水心的红意越宕越远越淡,我们以没有船赶它们不上,更添许多无聊。——淡黄月已在东方涌起,天和水都微明了。我们的船尚在渺茫中。

月儿渐高了,大家终于坐不住,一个一个的陆续溜回俞楼去。H君因此不高兴,也走回家。那边倒还是热闹的。看见许多灯,许多人影子,竟有归来之感,我一身尽是俗骨罢?

嚼着方才亲自买来的火腿,咸得很,乏味乏味!幸而客人们不久散尽了,船儿重系于柳下,时候虽不早,我们还得下湖去。我鼓舞起孩子的兴致来:“我们去。我们快去罢!”

红明的莲花飘流于银碧的夜波上,我们的划子追随着它们去。其实那时的荷灯已零零落落,无复方才的盛。放的灯真不少,无奈抢灯的更多。他们把灯都从波心里攫起来,摆在船上明晃晃地,方始踌躇满志而去。到烛烬灯昏时,依然是条怪蹩脚的划子,而湖面上却非常寥落;这真是杀风景。

“摇摆,上三潭印月。”

西湖的画舫不如秦淮河的美丽;只今宵一律妆点以温明的灯饰,嘹亮的声歌,在群山互拥,孤月中天,上下莹澈,四顾空灵的湖上,这样的穿梭走动,也觉别具丰致,决不弱于她的姊妹们。用老旧的比况,西湖的夏是“林下之风”,秦淮河的是“闺房之秀”。何况秦淮是夜夜如斯的;在西湖只是一年一度的美景良辰,风雨来时还不免虚度了。

公园码头上大船小船挨挤着。岸上石油灯的苍白芒角,把其他的灯姿和月色都逼得很黯淡了,我们不如别处去。我们甫下船时,远远听得那边船上正缓歌《南吕懒画眉》,等到我们船拢近来,早已歌阑人静了,这也很觉怅然。我们不如别处去。船渐渐的向三潭印月划动了。

中宵月华皎洁,是难于言说的。湖心悄且冷;四岸浮动着的歌声人语,灯火的微芒,合拢来却晕成一个繁热的光圈儿围裹着它。我们的心因此也不落于全寂,如平时夜泛的光景;只是伴着少一半的兴奋,多一半的怅惘,软软地跳动着。

灯影的历乱,波痕的皴皱,云气的奔驰,船身的动荡……一切都和心象相溶合。柔滑是入梦的惟一象征,故在当时已是不多不少的一个梦。

及至到了三潭印月,灯歌又烂漫起来,人反而倦了。停泊了一歇,绕这小洲而游,渐入荒寒境界;上面欹侧的树根,旁边披离的宿草,三个圆尖石潭,一支秃笔样的雷峰塔,尚同立于月明中。湖南没有什么灯,愈显出波寒月白;我们的眼渐渐饧涩得抬不起来了,终于摇了回去。另一划船上奏着最流行的三六,柔曼的和音依依地送我们的归船。记得从前H君有一断句是“遥灯出树明如柿”,我对了一句“倦桨投波密过饧”;虽不是今宵的眼前事,移用却也正好。我们转船,望灯火的丛中归去。

梦中行走般的上了岸,H君夫妇回湖楼去,我们还恋恋于白沙堤上尽徘徊着。楼外楼仍然上下通明,酒人尚未散尽。

路上行人三三五五,络绎不绝。我们回头再往公园方面走,泊着的灯船少了一些,但也还有五六条。其中有一船挂着招帘,灯亦特别亮,是卖凉饮及吃食的,我们上去喝了些汽水。中舱端坐着一个华妆的女郎,虽然不见得美,我们乍见,误认她也是客人,后来不知从那儿领悟出是船上的活招牌,才恍然失笑,走了。

不论如何的疲惫无聊,总得拚到东方发白才返高楼寻梦去;我们谁都是这般期待的。奈事不从人厘,H君夫妇不放心儿女们在湖上深更浪荡,毕竟来叫他们回去。顶小的一位L君临去时只咕噜着:“今儿顽得真不畅快!”但仍旧垂着头踱回去了。只剩下我们,踽踽凉凉如何是了?环又是不耐夜凉的。“我们一淘走罢!”

他们都上重楼高卧去了。我俩同凭着疏朗的水泥栏,一桁楼廊满载着月色,见方才卖凉饮的灯船复向湖心动了。活招牌式的女人必定还支撑着倦眼端坐着呢,我俩同时作此想。

叮叮当,叮叮冬,那船在西倾的圆月下响着。远了,渐渐听不真,一阵夜风过来,又是叮……当。叮……冬。

一切都和我疏阔,连自己在明月中的影子看起来也朦胧得甚于烟雾。才想转身去睡;不知怎的脚下踌躇了一步,于是箭逝的残梦俄然一顿,虽然马上又脱镞般飞驶了。这场怪短的“中夏夜梦”,我事后至今不省得如何对它。它究竟回过头瞟了我一眼才走的,我哪能怪它。喜欢它吗?不,一点不!

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三日作于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望岳》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望岳(唐杜甫)

这首是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所见。写泰山的高大,实写。“割”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实景,细望所见。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10、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B今年“五一”期间,一些汽车经销商却把家用轿车展与七天长假结合在一起,使得“五一”车市顿显火爆。

C雾会使人产生扑朔迷离之感,雾像轻纱使人们的生活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氛。

D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而下,稠密如雨,稠密如雪。

12、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A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B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C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D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老师对我耐心的说服教育使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B任何一个细节的错失,都足以可能使侦破工作失去大好时机而陷入进退两难地境地。

C全市的人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们。

D谁也不能否认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得来的。

1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教师要为人师表,家长还应该做孩子的表率。

B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春天的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加强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15、选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昨天,我准备好了考试必备的笔、橡皮、尺和文具。

B距离申办2008年奥运会表决还有不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C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D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数学知识点:菱形的性质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知识点:菱形性质

菱形ABCD的边长为4,过点A、C作对角线AC的垂线,分别交CB和AD的延长线于点E、F,AE=3,则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

A.22B.18C.14D.11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BAC=∠BCA,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E=∠E,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E=AB,然后求出EC,同理可得AF,然后判断出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BAC=∠BCA,

∵AE⊥AC,

∴∠BAC+∠BAE=∠BCA+∠E=90°,

∴∠BAE=∠E,

∴BE=AB=4,

∴EC=BE+BC=4+4=8,

同理可得AF=8,

∵AD∥BC,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ECF的周长=2(AE+EC)=2(3+8)=2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EC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山湖草原》

全文共 4067 字

+ 加入清单

夜幕里,西宁仍然酣睡着。

这正是黎明前的时刻,天特别黑暗,我和旅伴们互相呼应着,黑摸摸地攀上了卡车,出发了。

可爱的司机,他把车打得特别亮,虽然,车里是黑糊糊的,可量,我们有着这一道明亮的灯光,心里就觉得舒畅多了。

车灯划出了一条银色的道路。我们看得见前进的方向?听得见白杨的细语声。呵,高原的白杨,你难道没有睡眠吗?你这么早醒来,就在低唱,莫非喜欢远征的司机和旅客们?你这么早醒来,就在低吟,莫非召唤着黎明,以在黎明升起的时候,唱起更豪壮的歌?

处在黎明的前夜,倾听着白杨的细语声,我的心里涌起了一阵海潮。这已经多久多久了,我总算怀着渴望,今天就要踏进柴达木盆地了。我晓得,这时候,车灯向前探索的道路,是一条充满着美丽、奇趣和英雄的道路。可是,为什么当黎明在高原的天际升起的时候,我的眼睛觉得潮湿,我在想望些什么,希冀些什么?这不是祖国的黎明吗,多好的高原的黎明呵!

黎明迎着高原的寒风来到了。

黎明沿着青藏公路奔走着。黎明披着曙色彩衣,迈开了大步,唤醒了雄鹰、雀鸟,唤醒了高山、大地。于是,高原的一切昂起了头,活跃起来了。

八月,高原的麦子黄了,菜子花儿开了,青稞随着晨风,掀起一条条波纹,向远山飘然而去。在曙色里,高原是一个金黄的天地。

卡车冲着晨风驶行着。

旅伴们在清爽的早晨,精神焕发,挤在一起,开始了询问,谈乐。这一行旅伴,多色多样,有穿着虎皮贴边的紫红色皮衣的藏族兄弟,有戴着白帽穿着黑色长袍的回族兄弟。这几个淳朴的农民,是到察汉乌苏农场去的,这几个身强力壮的工匠,是到茶卡做木工活的;这里有盐的、掏炭的、修路的和放牧的,这里有到噶尔穆、大柴旦、茫崖和昆仑山去的……。这里,不要太多的询问,除了四个回拉萨的藏民,大伙都是到柴达木盆地去的,只是工作岗位不同而已。和这些旅伴们在一起,我觉得格外贴近。

太阳出来了。天气变暖和了。

我们的卡车驶过了湟源县城,向海藏咽喉——日月山奔去了。

这是一座真正巍峨、峻峭的山,多么难以攀登的山呵!向上爬,险要极了。大山腰间,车子好象直立起来似的,头朝着天,鼓着全身的力气,一面吼叫着,一面向上冲去。从下到上,大约有一个多钟头,车子才爬上了山顶。

我看见,山顶路边上,竖立着一根长方形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红色大字:日月山。呵,日月山,多么雄壮眩目的名字!抬头望去天空湛蓝、低矮,给人以奇异和压抑的感觉。而飘浮在山顶上的白去好象一条条银色的小河,又好象一团团纯白的花朵,只要伸出后去就可以摘过来似的。一座峻峭、奇特的山,真不愧日月山的称号。

日月山是海藏咽喉,又是农牧区的分水线。向东看,眼前是农舍、湟水、麦田、青稞和菜子花;向西看,眼前是崇山峻岭,是绿色一片,是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这八朋的高原上,远望起来,一边是金色的天地,一边是绿色的天地,绘成了一幅奇观的画面。千百年来,青藏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就在日月山上出入;就在日月山两面,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耕田种地,打猎放牧,和大自然进行着斗争,创造着财富、奇迹。千百年来,这日月山上曾经走过了多少虔诚的教徒、喇嘛和善舞的各族男女,女曾流传着多少英雄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呢。

日月山上有着唐朝文成公主的传说。人们说,她接受了西藏王子的婚约,从长安乘轿出嫁,西行千里,来到这座山。她在这峻峭难行的山上,看见太阳和长安的不一样,月亮也和长安的不一样,引起了无限相思。于是,唐太宗为给女儿消愁,特意铸造了一轮金日,一轮金月,送上了此山。……

这时候,卡车翻过了山顶,向山下走去转回头,再看看日月山,仿佛它昂起了头面,正在和蓝天攀谈着什么;一阵,它又好象乘坐着白云,在天空中遨游。在这种绮丽的山景里,人们自然会想起家乡,家乡的山和这里的山是不同的。人们也自然会称赞不已,为这座山想象着动听的传说了。

下山路,曲转漫长。不知拐了多少弯,才下去了。

山下,有一条小河,叫做倒淌河。一般河水都是从西向东流的,这条河水却是从茫茫向西流的。据说,文成公主从日月山下来的时候,换下坐轿,改乘坐骑,向西走去了。她看见前面是荒山旷野,是茫茫无边的草原,觉得凄凉,孤寂,又引起了无限怀念,哭了。她的哭声感动了天雨,唤起了小河的共鸣。于是,河水倒流了,顺着公主西行的方向流了。又有人说,倒淌河的水是公主的眼泪汇成的呢。……

唐代,文成公主出嫁西藏的路,确实是艰难,荒凉的,她在草原上落泪,也是自然的。但是,现在,山上有路,草原上有路,通往西藏的路,又宽大,又抄近。一辆一辆载重卡车,一队一队的载重卡车,把各族人民寄托在传说里的幸福和幻想运来了,送到身边来了。日月山上出现了新的修筑公路的英雄故事,倒淌河畔出现了草原上第一座小市镇。这里有旅舍、食堂、商店,过路的藏族旅客,把牦牛放入草地,在这里憩在这里憩憩脚吧。过路的地质勘探者,在进盆地以前,也在这里用碗热饭吧。

河水仍然倒流着,可是生活却向西面无限政党地而又豪迈地行进了。

我们在倒淌河憩了一会,又向前走了。

眼前,展开一片草原,一片辽阔健美的草原!

在绿色的大地上,绿色的风浪里,这边是一群棕黑色的牦牛,一个黑红色脸面的老人,骑在牦牛背上,一晃一晃,悠闲地走着。这边是一群灰白色和枣红色的马儿一个戴着毡帽的小伙,又英俊、又威武、一阵,他高叫了几声,一阵,他又拍起马向马群冲去了。向前走,又遇上了一大群羊儿,它们活蹦乱跳,调皮得很;一只羊儿咬住一根草,不住地扇动着耳朵,还不停地摇摆着尾巴。一个穿着花边长袍的牧羊姑娘,看起来黑壮,潇洒,甩着又粗又长的发辫,挥着手中的鞭子;她把微笑投向了羊群,又拉开了嗓子,把柔情的青海“花儿”送上了草原的上空。

草原向前伸展着,牧关姑娘的歌声在上面荡漾着。多么辽阔的草原,多么迷人的草原呵!

沿着草原驶行,人的心情再舒畅不过了。

这时候,蓦然,草原的西北方向,浮现起一条拱形的光带,仿佛晴空里突然飞过来一道闪电似的。

旅伴们嚷叫起来了:“青海湖,青海湖呀!”

那个腰里别着金色腰刀的藏族青年,快乐得扯下黑礼帽扬着,又伸长脖子,出人意外地高喊起来:“嘎——来来来——”他是在向青海湖致敬呵!

青海湖穿行在草原上,闪着碧绿的光彩。她微微地漾溢着,闪动着,好象草原上升起了一支碧绿的竖琴。那一个接一个的纤细的波纹,不是竖琴上的弦丝吗?她伴随着微风,又好象送过来了一阵抒情的动人心怀的乐曲。

卡车,你怎么跑得缓慢了?快些吧,快些送我们到青海湖边去吧。当车子刚在大喇嘛河站停稳的时候,人们就跳了下来,不约而同地向青海湖跑去了。

我跑着,在野花丛生的草地上跑着。

我来到青海湖畔了。

刚才,远山眺望,青海湖是那样地轻波、细流,那样地温柔、多姿。现在,湖畔观望,她却鼓动着丰满的胸膛,以神异的力量,掀起了碧波大浪,排上天空,拍击着湖岸。她发出了激昂的歌声,好象有着无穷的热情,任性地向草原倾泻,向天空抛酒!

一群水鸭子飞过来了,它们仿佛是湖的宠儿,扑打着翅膀,嬉戏着浪花,亲着湖面,然后又在湖空翱翔。雄鹰,一个个雄鹰,它们伫立在湖畔岩石上,威严地凝视着什么。当人们在湖畔走过的时候,它们就扇起了大翅,从人们的头上掠过,然后又转动着威胁的眼睛,噘起钩形的尖嘴,在湖空盘旋。呵,雄鹰,多么森严的青海湖的守护者呵!

青海湖是高原上一个巨大的湖泊,驰名的湖泊,青海以她命名。千百年来,她被人们称颂着,是人们欢乐、理想、幸福和美的化身。我想起了《西宁府新志》的一些记述:人们称青海湖为“仙海“。据载:“海面七百余里,为众水会归之所,故海岸东西南北皆有水泉,厥草丰美,宜畜牧,素号乐土。……”湖中央,有一座“海心山”,又称“龙驹岛”,据载:“每科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之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多么神秘、美丽的记载。

这里盛产闻名的“青海冰鱼”。每冬冰合后,渔民在冰湖上打洞穿孔,借着月亮星光,打起灯笼,燃起篝火,鱼儿就成群结队地游来,踊跃地从洞孔跳上来,捉吧,捕吧,可多哩!人们说,“青海冰鱼”在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销路好极了。但是,自唐以来,青海湖曾经是封建统治阶级和吐番部族的争夺地,湖畔洒下了无数鲜血,埋下了无数白骨。伟大诗人杜甫写下了这样凄惨的诗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时候,青海湖在高原上欢腾着。看看吧。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显出一种多么豪放美丽的风姿。她好象伸出了强大的手臂,一只手托起蓝天、白云、高山;一只手牵着草原和牛儿、马儿、羊儿。千百年来,在她的胸怀里,抚育了多少子孙后代,多少英雄儿女?草原多么葱绿,茂盛;牲灵多么繁荣,健美。青海湖,母亲般的青海湖呵!

我又回望着草原。两只牦牛窝着头,正在舞着犄角斗架。一只羊羔跪在母羊脚下,正在一拱一拱地吃奶。那个戴着毡帽的牧发辫的牧羊姑娘,她再次挥起鞭子,拉长了嗓子,唱起来了,好象她有永远唱不完的歌似的。这是爱情的歌,还是赞美山湖的歌?随着她的歌声,那个小伙子拉住了马,白云低头了,鸟儿飞来了,山湖微笑了。

呵,生活是这样的豪迈,这样的美好,为什么不歌唱呢!

我歌唱高原上的山、湖、草原。

我歌唱高原上朴实、勤劳、强悍的人民。

让过路的旅客们,让开垦柴达木盆地人们,从山、湖、草原汲取力量,更好地创造生活吧!

我不能再停留了,青海湖呵,前面,还有着更豪壮的生活等待着我。

我双手掬起湖水,饱尝了一口,向西行进了。……

1957年8月17日,茶卡

作者简介:李若冰,当代作家。原名杜德明,曾用名沙驼铃。生于1926年。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阎家堡人。因家境困苦,从小卖给他人,备受虐待,后在八路军协助下,十二岁逃出家乡,到了延安,在革命队伍里学习和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转业到西北文联,不久到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4年到中国作家协会西安会从事专业创作。1956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7年被选为陕西省五届人大代表。现任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柴达木手记》、《旅途集》、《山·湖·草原》、《神泉日出》,特写集《红色的道路》,还有一些未编集的小说、诗、散文、特写、短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代词none /no one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不定代词none/noone

⑴none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都不”,all的否定形式,接可数名词复数时谓语单复数均可,接不可数名词时,谓语用单数,

Noneofthemis/areright.Noneofthemoneyisyours.

⑵no=notany/nota,noone=nobody不能与of连用,作主语谓语用单数,Nooneishere.

whoisintheroom?----Noone.=Nobody.

what’sinthebox?-------Nothing.

Howmanypeoplearethereintheroom?-----None.

Howmuchmilkdoyouwant?-------None.

复合不定代词

someone,somebody/anyone,anybody/nobody,noone/everyone,everybody

something,anything,nothing,everything。*else和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放在不定代词之后somethingelse’s别人的somethingimportant

everyone每一个,可以指人,也可指物,可以和of连用,

Ikepteveryoneofhisletters.

Everyoneofuslikesit.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