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满分作文孤独(优秀20篇)

你知道外向孤独症包括哪些吗?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469

文章

1000

篇1:中考英语知识点:关系代词who与that的区别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关系代词who与that的区别

1.当关系代词用作主语时,多用主格who。例如:

Hewholoseshopelosesall.

失去希望的人就失去一切。(先行词为代词he,they,any,all,one等时,多用who)

ImetAlice,whotoldmethatshewaslearningChinese.

我遇见艾丽斯,她告诉我她在学汉语。(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用who)

2.当关系代词用作介词后的宾语时,用宾格whom,不用that。例如:

Themantowhomourheadmastertalked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我们校长刚才与他谈话的那个人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介词与关系代词紧密相连时,只能用宾格whom,不可用主格who)

注意:介词与关系代词不是紧密相连时,或者说介词放在句子后面时,这时可以用主格who,也可用that,还可以省略关系代词。因此,上面的这句话还可以有如下四种说法:

(1)Themanwhom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2)Themanwho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3)Themanthat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4)ThemanourheadmastertalkedtojustnowisourEnglishteacher.

第4句简洁、自然,所以口语中用得最多。

3.当关系代词泛指人时,多用that。例如:

Heisamanthatisneverafraidoffailure.

他是个从不怕失败的人。(that用来泛指人)

4.当关系代词出现在who开头的疑问句时,应用that。例如:

WhoisthegirlthatistalkingtoTominEnglish

用英语同汤姆交谈的那个女孩是谁(避免重复使用who,以免造成误解或语义含混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名著复习方法:

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

例(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

(3)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

例:《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脍炙人口故事情节应熟练掌握。

《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时也应予以重点掌握,相关人物要能对号入座,切勿张冠李戴。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水浒传》中宋江(及时雨):仗义疏财,济弱扶贫,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花和尚):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粗中有细;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李逵(黑旋风)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等。

《西游记》中孙悟空叛逆者和反抗者的形象;猪八戒憨厚淳朴,贪吃好睡、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的形象;唐僧善良、迂腐、虔诚的苦行僧形象。

当然这些重点人物的性格还要能与其精彩故事挂钩,并要能熟悉其典型语言。如宋江在“菊花会”上,作了《满江红》一词,当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谁便睁圆双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李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俄国废除农奴改革

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P119-120)<理解>

1、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发展,但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它的发展。

2、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目的: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

4、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宣布:(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P119插图)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

(因为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5、影响(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英语知识点:there be句型中be用V-ing分词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therebe句型中be用V-ing分词

therebe句型中be用V-ing分词,形成"(of)therebeing+宾格词"结构,表示"有"或"存在(某种情况)",在"(of)therebe-ing+宾格词"的结构中,主语是宾格词。

1."therebeing+宾格词"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Haveyoueverthoughtoftherebeingsomanyworkunitsforyoutochooseonthetalent’smeeting

2."therebeing+宾格词"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Therebeingnocauseforalarm,shewentbacktoherbedroom.

3."therebeing+宾格词"在句中作主语。例如:

Therebeingabusstopsonearthehouseisagreatadvantage.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青蓉略记》

全文共 45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八月初,陈家桥一带的土井已都干得滴水皆无。要水,须到小河湾里去“挖”。天既奇暑,又没水喝,不免有些着慌了。很想上缙云山去“避难”,可是据说山上也缺水。正在这样计无从出的时候,冯焕章先生来约同去灌县与青城。这真是福自天来了!

八月九日晨出发。同行者还有赖亚力与王冶秋二先生,都是老友,路上颇不寂寞。在来凤驿遇见一阵暴雨,把行李打湿了一点,临时买了一张席子遮在车上。打过尖,雨已晴,一路平安的到了内江。内江比二三年前热闹得多了,银行和饭馆都新增了许多家。傍晚,街上挤满了人和车。次晨七时又出发,在简阳吃午饭。下午四时便到了成都。天热,又因明晨即赴灌县,所以没有出去游玩。夜间下了一阵雨。

十一日早六时向灌县出发,车行甚缓,因为路上有许多小渠。路的两旁都有浅渠,流着清水;渠旁便是稻田:田埂上往往种着薏米,一穗穗的垂着绿珠。往西望,可以看见雪山。近处的山峰碧绿,远处的山峰雪白,在晨光下,绿的变为明翠,白的略带些玫瑰色,使人想一下子飞到那高远的地方去。还不到八时,便到了灌县。城不大,而处处是水,象一位身小而多乳的母亲,滋养着川西坝子的十好几县。住在任觉五先生的家中。孤零零的一所小洋房,两面都是雪浪激流的河,把房子围住,门前终日几乎没有一个行人,除了水声也没有别的声音。门外有些静静的稻田,稻子都有一人来高。远望便见到大面青城雪山,都是绿的。院中有一小盆兰花,时时放出香味。

青年团正在此举行夏令营,一共有千名以上的男女学生,所以街上特别的显着风光。学生和职员都穿汗衫短裤(女的穿短裙),赤脚着草鞋,背负大草帽,非常的精神。张文白将军与易君左先生都来看我们,也都是“短打扮”,也就都显着年轻了好多。夏令营本部在公园内,新盖的礼堂,新修的游泳池;原有一块不小的空场,即作为运动和练习骑马的地方。女学生也练习马术,结队穿过街市的时候,使居民们都吐吐舌头。

灌县的水利是世界闻名的。在公园后面的一座大桥上,便可以看到滚滚的雪水从离堆流进来。在古代,山上的大量雪水流下来,非河身所能容纳,故时有水患。后来,李冰父子把小山硬凿开一块,水乃分流——离堆便在凿开的那个缝子的旁边。从此双江分灌,到处划渠,遂使川西平原的十四五县成为最富庶的区域——只要灌县的都江堰一放水,这十几县便都不下雨也有用不完的水了。城外小山上有二王庙,供养的便是李冰父子。在庙中高处可以看见都江堰的全景。在两江未分的地方,有驰名的竹索桥。距桥不远,设有鱼嘴,使流水分家,而后一江外行,一江入离堆,是为内外江。到冬天,在鱼嘴下设阻碍,把水截住,则内江干涸,可以淘滩。春来,撤去阻碍,又复成河。据说,每到春季开水的时候,有多少万人来看热闹。在二王庙的墙上,刻着古来治水的格言,如深淘滩,低作堰……等。细细玩味这些格言,再看着江堰上那些实际的设施,便可以看出来,治水的诀窍只有一个字——“软”。水本力猛,遇阻则激而决溃,所以应低作堰,使之轻轻漫过,不至出险。水本急流而下,波涛汹涌,故中设鱼嘴,使分为二,以减其力;分而又分,江乃成渠,力量分散,就有益而无损了。作堰的东西只是用竹编的篮子,盛上大石卵。竹有弹性,而石卵是活动的,都可以用“四两破千斤”的劲儿对付那惊涛骇浪。用分化与软化对付无情的急流,水便老实起来,乖乖的为人们灌田了。

竹索桥最有趣。两排木柱,柱上有四五道竹索子,形成一条窄胡同儿。下面再用竹索把木板编在一处,便成了一座悬空的,随风摇动的,大桥。我在桥上走了走,虽然桥身有点动摇,虽然木板没有编紧,还看得到下面的急流,——看久了当然发晕——可是绝无危险,并不十分难走。

治水和修构竹索桥的方法,我想,不定是经过多少年代的试验与失败,而后才得到成功的。而所谓文明者,我想,也不过就是能用尽心智去解决切身的问题而已。假若不去下一番功夫,而任着水去泛滥,或任着某种自然势力兴灾作祸,则人类必始终是穴居野处,自生自灭,以至灭亡。看到都江堰的水利与竹索桥,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确有不甘屈服而苦心焦虑的去克服困难的精神。可是,在今天,我们还时时听到看到各处不是闹旱便是闹水,甚至于一些蝗虫也能教我们去吃树皮草根。可怜,也可耻呀!我们连切身的衣食问题都不去设法解决,还谈什么文明与文化呢?

灌县城不大,可是东西很多。在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各种的水果,都好看好吃。在此处,我看到最大的鸡卵与大蒜大豆。鸡蛋虽然已卖到一元二角一个,可是这一个实在比别处的大着一倍呀。雪山的大豆要比胡豆还大。雪白发光,看着便可爱!药材很多,在随便的一家小药店里,便可以看到雷震子,贝母,虫草,熊胆,麝香,和多少说不上名儿来的药物。看到这些东西,使人想到西边的山地与草原里去看一看。啊,要能到山中去割几脐麝香,打几匹大熊,够多威武而有趣呀!

物产虽多,此地的物价可也很高。只有吃茶便宜,城里五角一碗,城外三角,再远一点就卖二角了。青城山出茶,而遍地是水,故应如此。等我练好辟谷的工夫,我一定要搬到这一带来住,不吃什么,只喝两碗茶,或者每天只写二百字就够生活的了。

在灌县住了十天。才到青城山去。山在县城西南,约四十里。一路上,渠溪很多,有的浑黄,有的清碧:浑黄的大概是上流刚下了大雨。溪岸上往往有些野花,在树荫下幽闲的开着。山口外有长生观,今为荫堂中学校舍;秋后,黄碧野先生即在此教书。入了山,头一座庙是建福宫,没有什么可看的。由此拾阶而前,行五里,为天师洞——我们即住于此。由天师洞再往上走,约三四里,即到上清宫。天师洞上清宫是山中两大寺院,都招待游客,食宿概有定价,且甚公道。

从我自己的一点点旅行经验中,我得到一个游山玩水的诀窍:“风景好的地方,虽然古迹,也值得来,风景不好的地方,纵有古迹,大可以不去。”古迹,十之八九,是会使人失望的。以上清宫和天师洞两大道院来说吧,它们都有些古迹,而一无足观。上清宫里有鸳鸯井,也不过是一井而有二口,一方一圆,一干一湿;看它不看,毫无关系。还有麻姑池,不过是一小方池浊水而已。天师洞里也有这类的东西,比如洗心池吧,不过是很小的一个水池;降魔石呢,原是由山崖裂开的一块石头,而硬说是被张天师用剑劈开的。假若没有这些古迹,这两座庙子的优美自然一点也不减少。上清宫在山头,可以东望平原,青碧千顷;山是青的,地也是青的,好象山上的滴翠慢慢流到人间去了的样子。在此,早晨可以看日出,晚间可以看圣灯;就是白天没有什么特景可观的时候,登高远眺,也足以使人心旷神怡。天师洞,与上清宫相反,是藏在山腰里,四面都被青山环抱着,掩护着,我想把它叫作“抱翠洞”,也许比原名更好一些。

不过,不管庙宇如何,假若山林无可观,就没有多大意思,因为庙以庄严整齐为主,成不了什么很好的景致。青城之值得一游,正在乎山的本身也好;即使它无一古迹,无一大寺,它还是值得一看的名山。山的东面倾斜,所以长满了树木,这占了一个“青”字。山的西面,全是峭壁千丈,如城垣,这占了一个“城”字。山不厚,由“青”的这一头转到“城”的那一面,只须走几里路便够了。山也不算高。山脚至顶不过十里路。既不厚,又不高,按说就必平平无奇了。但是不然。它“青”,青得出奇,它不象深山老峪中那种老松凝碧的深绿,也不象北方山上的那种东一块西一块的绿,它的青色是包住了全山,没有露着山骨的地方;而且,这个笼罩全山的青色是竹叶,楠叶的嫩绿,是一种要滴落的,有些光泽的,要浮动的,淡绿。这个青色使人心中轻快,可是不敢高声呼唤,仿佛怕把那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惊坏了似的。这个青色是使人吸到心中去的,而不是只看一眼,夸赞一声便完事的。当这个青色在你周围,你便觉出一种恬静,一种说不出,也无须说出的舒适。假若你非去形容一下不可呢,你自然的只会找到一个字——幽。所以,吴稚晖先生说:“青城天下幽”。幽得太厉害了,便使人生畏;青城山却正好不太高,不太深,而恰恰不大不小的使人既不畏其旷,也不嫌它窄;它令人能体会到“悠然见南山”的那个“悠然”。

山中有报更鸟,每到晚间,即梆梆的呼叫,和柝声极相似,据道人说,此鸟不多,且永不出山。那天,寺中来了一队人,拿着好几枝猎枪,我很为那几只会击柝的小鸟儿担心,这种鸟儿有个缺欠,即只能打三更——梆,梆梆——无论是傍晚还是深夜,它们老这么叫三下。假若能给它们一点训练,教它们能从一更报到五更,有多么好玩呢!

白日游山,夜晚听报更鸟,“悠悠”的就过了十几天。寺中的桂花开始放香,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别了道人们。

返灌县城,只留一夜,即回成都。过郫县,我们去看了看望丛祠;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可是很清幽,王法勤委员即葬于此。

成都的地方大,人又多,若把半个多月的旅记都抄写下来,未免太麻烦了。拣几项来随便谈谈吧。

(一)成都文协分会:自从川大迁开,成都文协分会因短少了不少会员,会务曾经有过一个时期不大旺炽。此次过蓉,分会全体会员举行茶会招待,到会的也还有四十多人,并不太少。会刊——《笔阵》——也由几小页扩充到好十几页的月刊,虽然月间经费不过才有百元钱。这样的努力,不能不令人钦佩!可惜,开会时没有见到李劼人先生,他上了乐山。《笔阵》所用的纸张,据说,是李先生设法给捐来的;大家都很感激他;有了纸,别的就容易办得多了。会上,也没见到圣陶先生,可是过了两天,在开明分店见到。他的精神很好,只是白发已满了头。他的少爷们,他告诉我,已写了许多篇小品文,预备出个集子,想找我作序,多么有趣的事啊!郭子杰先生陶雄先生都约我吃饭,牧野先生陪着我游看各处,还有陈翔鹤,车瘦舟诸先生约我聚餐——当然不准我出钱——都在此致谢。瞿冰森先生和中央日报的同仁约我吃真正成都味的酒席,更是感激不尽。

(二)看戏:吴先忧先生请我看了川剧,及贾瞎子的竹琴,德娃子的洋琴,这是此次过蓉最快意的事。成都的川剧比重庆的好得多,况且我们又看的是贾佩之,肖楷成,周慕莲,周企何几位名手,就更觉得出色了。不过,最使我满意的,倒还是贾瞎子的竹琴。乐器只有一鼓一板,腔调又是那么简单,可是他唱起来仿佛每一个字都有些魔力,他越收敛,听者越注意静听,及至他一放音,台下便没法不喝彩了。他的每一个字象一个轻打梨花的雨点,圆润轻柔;每一句是有声有色的一小单位;真是字字有力,句句含情。故事中有多少人,他要学多少人,忽而大嗓,忽而细嗓,而且不只变嗓,还要咬音吐字各尽其情;这真是点本领!希望再有上成都去的机会。多听他几次!

(三)看书:在蓉,住在老友侯宝璋大夫家里。虽是大夫,他却极喜爱字画。有几块闲钱,他便去买破的字画;这样,慢慢的他已收集了不少四川先贤的手迹。这样,他也就与西玉龙街一带的古玩铺及旧书店都熟识了。他带我去游玩,总是到这些旧纸堆中来。成都比重庆有趣就在这里——有旧书摊儿可逛。买不买的且不去管,就是多摸一摸旧纸陈篇也是快事啊。真的,我什么也没买,书价太高。可是,饱了眼福也就不虚此行。一般的说,成都的日用品比重庆的便宜一点,因为成都的手工业相当的发达,出品既多,同业的又多在同一条街上售货,价格当然稳定一些。鞋、袜、牙刷,纸张什么的,我看出来,都比重庆的相因着不少。旧书虽贵,大概也比重庆的便宜,假若能来往贩卖,也许是个赚钱的生意。不过,我既没发财的志愿,也就不便多此一举,虽然贩卖旧书之举也许是俗不伤雅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

二步骤:⑴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

⑵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⑶点燃蜡烛,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大于2f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清晰的像,记录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填入表格。

⑷改变物距(表格),多做几次。

综上所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的。

①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③成实像时:u>v成的是缩小的像,u=v成等大的像,u

④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却得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有:蜡烛放在焦点上。蜡烛在焦点以内,蜡烛、凸透镜的中心没在同一高度。光具座太短或f太大。

⑤实验若把透镜上部挡住,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暗一些。

⑥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若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应向上移动光屏或像上移动蜡烛。

⑦当u>2f时,u减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也减小。

当2f>u>f时,u减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英语知识点:频度副词位于句末的用法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频度副词位于句末的用法

1.sometimes常可用于句末。如:

Weallgetintotroublesometimes.我们有时都会遇到麻烦。

Youcan’tworkallthetime—itdoesyougoodtogooutandenjoyyourselfsometimes.

你不能总是工作,有时出去放松一下会对你有好处。

2.often有时可置于句末,但通常会带有very,quite,fairly,more,so等修饰语。

如:We’vebeentherequiteoften.经常去那里。

WhenIwasyoung,Iusedtoplaytennisveryoften.我年轻时经常打网球。

Dianausedtotravelalot.Thesedaysshedoesn’tgoawaysooften.戴安娜过去经常旅游。最近她不常出门了。

Wearenotexactlyonintimateterms,butweseeeachotherfairlyoften.我们虽算不上关系密切,但还常见面。

注:有时也可不带修饰语,但主要见于否定句或疑问句。如:

Hewritestomeoften.他经常给我写信。

Doyoucomehereoften.你常来这儿吗

Idon’tcomehereoften.我不常来这儿。

3.usually有时也用于句末,其前不用修饰语。如:

I’mnotlate,usually.

我通常不迟到。

IgetpaidonFridaysusually.

我通常在星期五领工资。

4.seldom一般不用于句末,除非其前带有only,very等修饰。

如:Wegooutveryseldom.

我们绝少外出。

Iplaybasketballveryseldomindeed.

我很少打篮球。

5.always

一般不用于句末,偶尔用于句末,此时它不表法“总是”,而表示“永远”如:

I’llloveyoualways.

我将永远爱你。

另外,有时用于句末是因为句子有所省略的缘故。如:

GenerallytheywalkedtogetheronSunday,butnotalways.

他们一般在星期日一起散步,但并不总是如此。

句中的butnotalways=buttheydidn’talwayswalktogetheronSunday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古代名家名作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9.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6.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史”,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8.“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9.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2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23.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4.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25.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6.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

27.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9.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30.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英语知识点:I’m watching TV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I’mwatchingtv

21.watchTV看电视

22.TVshow电视节目

23.readanewspaper/newspapers看报纸

24.talkonthephone讲电话

25.makesoup做汤

26.cleanthehouse打扫房子

27.usethecomputer用电脑

28.listentoaCD听CD

29.gotothemovies看电影

30.notmuch没忙什么

31.joinmefordinner和我一起吃中饭

32.eatout出去吃饭

33.I’dloveto.我很乐意!

34.Seeyouthen.到时候见。

35.drinktea喝茶

36.tomorrowevening明天晚上

37.boatrace龙舟比赛

38.America=theUnitedStates=theUS美国

39.DragonBoatFestival端午节,龙舟节

40.anyother+名词复数:任何其他一个…

41.hostfamily寄宿家庭

42.wishtodosth.希望做某事

43.BestWishes!最好的祝福

44.studyforatest为考试而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成都的春天》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儿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著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殊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精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萧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官。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一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门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情得任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排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乎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三月末日于成都

摘自:原载一九三六年五月一日《宇宙风》第十六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知识点:宾语从句名言和定义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宾语从句名言定义

1.宾语从句名言:

(1)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Sometimesweneedtoremindourselvesthatthankfulnessisindeedavirtue.

有时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感激是真正的美德。

Healthisthethingthatmakesyoufeelthatnowisthebesttimeoftheyear.

健康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2)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Ifyoucan’thavethebest,makethebestofwhatyouhave.

没有最好的,就充分利用现有的。

Ifyoudon’thavewhatyoulike,youmustlikewhatyouhave.

没有你喜欢的东西,就喜欢你现有的东西。

2.宾语从句定义:

在主从复合句子中,充当宾语,位于及物动词、介词或复合谓语之后的从句称为宾语从句。

宾语可分为三类:动词的宾语从句、介词的宾语从句、形容词的宾语从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数学考前辅导:同类项及其合并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考前辅导同类项及其合并

合并同类项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为什么合并同类项时,要把各项的系数相加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改变,这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其实,合并同类项法则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它所依据的就是大家早已熟知了的乘法分配律,a(b+c)=ab+ac。合并同类项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即将同类项中的每一项都看成两个因数的积,由于各项中都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它们的指数也分别相同,故同类项中的每项都含有相同的因数。合并时将分配律逆向运用,用相同的那个因数去乘以各项中另一个因数的代数和。

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如果两个单项式,它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各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如2ab与-3ab,m2n与m2n都是同类项。特别地,所有的常数项也都是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同类项的合并(或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合并应遵照法则进行: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英语知识点:要点提升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要点提升

“Oneof+复数可数名词”充当先行词时,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theonly/very/rightoneof+复数可数名词”充当先行词时,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e.g.:Tomisoneofthestudentswhowereawarded.

Tomistheonlyoneofthestudentswhowasawarded.

(4)“介词+关系代词”结构中介词的选择

A.根据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判断

一般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如果是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时就用关系代词;如果是不及物动词就用关系副词。

e.g.:Thisisthefactorythat/whichIvisitedlastyear.

ThisisthefactorywhereIusedtowork.

小贴士:定语从句中究竟用关系代词还是用关系副词,把握好一个原则:弄清楚它在从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充当状语,即用关系副词,反之则用关系代词。

B.根据定语从句中所缺少的成分判断

分析定语从句缺失何种成分(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如果缺少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用关系代词;缺少状语用关系副词。

e.g.:Isthisthemuseum(that/which)youvisitedafewdaysago?

Visited后面缺少宾语

Isthisthemuseumwheretheexhibitionwasheld?

Washeld后面缺少地点状语

(5)“介词+关系代词”的用法

有时定语从句中的介词可以提到关系代词之前,形成“介词+关系代词”结构,该结构中个关系代词可用which,whose,whose,whom,不可以用that和who。该结构中的介词可以根据定语从句中谓语的搭配、与先行词的搭配或者句子意义来确定。

e.g.:ThisisthehouseofwhichIspoke.

Isthisthecarforwhichyoupaidahighprice?

Thisisthecamerawithwhichheoftentakesphotos.

Thisisthepilotbywhommysonwassaved.

注意:介词在定语从句句尾,可以省略作宾语的关系代词,而如果介词在定语从句前面时,不能省略作宾语的关系代词。

重点提醒:有些“动词+介词”,如lookfor,lookafter,callon等不可拆开,不可把介词置于关系代词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物理知识点:折射现象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折射现象

一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折射的规律(如图)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⑴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为零,折射角也为零。

⑵折射光线的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入射光线的速度。

⑶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三常见的折射现象:

水池中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了(光从水中射入到空气中)。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树比实际高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的折射)。

海市蜃楼、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看到太阳、水中的筷子弯了、钢笔错位了。

以上的现象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物理知识点:特殊法测电阻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特殊法测电阻

探究·常考实验

实验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有:

(1)实物图的连接;

(2)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

(3)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5)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6)电路故障分析;

(7)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8)I-U图像分析;

(9)电阻的计算;

(10)多次测量的目的.

例1小芳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尺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得Rx=()Ω.

(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丁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且步骤如下:

①当()时,电流表读数为I1;

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

③待测电阻Rx=().(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我的空中楼阁》

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的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笑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附《三国演义》考点预测:

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2.主要内容: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愿望。

3.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许劭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诸葛亮: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关羽:忠义、智勇双全。

4.相关事件: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5.相关问题:

①《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煮酒论英雄?各自的内心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②写出《三国演义》中有关关羽的情节。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

③“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各有怎样的性格?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④“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五?《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英语知识点:A开头的副词

全文共 185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A开头的副词

1,abroadadv.在外国;广泛地;传播

短语:1.fromabroad从国外,从海外

e.g.Hisparentshasjustcomebackfromabroad.

他的父母刚刚从海外回来,我们去看望他们吧。

2.goabroad出国

2,afteradv.,prep&conj.在……之后;晚于

短语:afterall终究,毕竟

e.g.Ithasturnedouttobeanicedayafterall.天气终于转晴了。

3,againadv.再一次;加之,此外

短语:1.againandagain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地,再三地

e.g.Icalledhimagainandagain,buthedidntanswerthetelephone.

我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打电话,可是他就是不接。

2.nowandagain有时

e.g.Hecametoseemenowandagain.他过去来看望我。

4,agoadv.以前;以往;

短语:1.longago很久以前,从前:

e.g.Longlongagotherelovedhorses.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喜爱马。

2.sometimeago不久前

e.g.Sometimeago,Iheardhewouldcometoseeme.

不久前,我听说他要来看我。

3.awhileago.刚才

Hewashereawhileago.他刚才还在这儿。

近义词辨析:ago和before

ago:应注意两点:1.用于一般过去时;2.它所指的时间是从现在算起。

before:也应该注意两点:1.用于过去完成时;2.她所指的时间不是从现在算起,而是从过去某一时刻算起。Ashorttimebefore,talltreeshadcoveredthecountryformanymilesaround.在那时不久之前,高大的树木覆盖着方圆数英里。

4,almostadv.几乎,差不多;将近

5,alongadv.&prep沿着;向前;共同,一起

短语:1.allalong始终,一直e.g.Iknewthetruthofthematteralllong.

那件事情的真相我始终是清楚的。

2.alongwith于……一道;e.g.YesterdayIwentalongwithmybrothertotheshop.

昨天我和我的弟弟一道去了那家商店。

3.getalong(well)with

6,aloudadv.出声地;大声地

短语:readaloud

7,alsoadv.而且;还

8,alreadyadv.早已;早

近义词辨析:already/yet

already:“已经”惊讶于某事比预期发生得早,在问句中表示意外、惊讶的程度更强。

yet:“尚(未),已经”(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中,谈论将要发生的事情)

9,alwaysadv.永远;总是;经常

10,alongadv.&prep沿着;向前;共同,一起

短语:1.allalong始终,一直e.g.Iknewthetruthofthematteralllong.

那件事情的真相我始终是清楚的。

2.alongwith于……一道;e.g.YesterdayIwentalongwithmybrothertotheshop.

昨天我和我的弟弟一道去了那家商店。

3.getalong(well)with

11,anywayadv.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12,anywhereadv.不管在(到)什么地方

13,asadv.,conj&prep.作为主句的先行词;同样地;与……一样;

短语:1.as…as…(用于比较)与……一样

e.g.Tomisastallashisbrother.汤姆和他弟弟一样高。

2.asaresult结果

e.g.Heworkshardallday,asaresult,hegotagoodmarkinhisEnglishexam.

他整日努力学习,因此在英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asif仿佛,好像

e.g.Hetalksasifheknewaboutit.他说起来好像知道这件事似的。

4.aslongas只要,和……一样长

e.g.YouwilldowellinyourEnglishstudyas/solongasyoukeepon.

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学好英语。

5.aswell也;同样地

e.g.MyclasswenttothecinemaandIwentthereaswell.

14,awayadv.向……走开;逝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江南随得笔》

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随得笔

袁鹰

每一次来镇江,总要登一回北固山。每一次在山头那“江山第一亭”上纵览长江,也总要想到苏东坡“大江东去”的名句,想起古往今来的许多人,许多事。真个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着滚滚江水,不由得首先想南宋伟大的爱国者和诗人辛弃疾。

辛弃疾同镇江渊源并不太深,只在晚年来镇江当过二年的知府。在镇江,他不曾留下象甘露寺刘备招亲之类的传奇,但却留给我们几首在北固山上写的诗词,和充溢在这些诗词里的满腔悲愤,一片豪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那正是强寇当前、国势日蹙的年代。江淮千里,敌骑纵横,而临安城里,却是“熏风吹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派歌舞昇平、醉生梦死的空气。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南宋小朝迁的统治集团里,有的苟且偷安,有的消沉懈怠,有的屈膝求和,有的私通外国。正直的人受排挤,忠诚的人被亲置,坚决主张抗敌的人更被罢黜。嚣嚣尘上的,全是妥协、退让、屈辱的议论!

在这样的时候,辛弃疾登上北固山,面临着浩荡长江,想到长江以北大片大片国土沦于敌手,请缨无路,欲战无从,怎能不使地凭栏长叹呢?

那北固山下的试剑石,原不过是牵强附会的传说罢了,然而它却使辛弃疾想起了在江东建立功业、准备北伐曹魏的孙权。那南朝的宋帝刘裕,只是在史书里有几句记载说是镇江人,然而他的北征也被辛弃疾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人物和事迹,都来到诗人笔下,这就是那首千古传诵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妈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诗人辛弃疾,从没有忘记青年时代的斗争岁月:“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六十多岁的高龄,战斗的意志却丝毫不减当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惜的是他那老而益壮以身许国的志愿,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在这“满眼风光”的北固亭上,老去的英雄只能对长江浩叹,只能感慨“可怜白发生”。不久以后,他终于带着未酬的素志,含恨离开了人间。

七百多年过去了。人们常说“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其实,岂仅是换了人间,就喧哗千古江山也变了样子。这北固山周围,林树葱葱,不再是当年荒萧瑟的景象。大江中心,涌现出一大块一大块的沙洲,那儿有个江心人民公社。隔江北望,在天朗的气清的日子,可以看到苏北一望无际的沃野,望到扬州城的烟树。回头再望镇江城里,那“寻常巷陌”间,竖起了烟囱,开拓了公路,建起了新楼。在豪情似火、壮志如虹的人民眼里,偏安江东的孙权、刘裕,当然算不了什么英雄;南宋小朝迁中那班权辱国、认贼作父的君臣,更是世世代代遭到唾骂。人民对大义凛然、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斗争、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气节的英雄志士,总是永远怀着崇高的尊敬。

北固亭上,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客心洗流水”,下联是“荡胸生层云”。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对联是很贴切的。昼夜不息江水,涤荡着人们的心怀,也激动人们的遐思。纵横三百里,俯仰二千年,真如层云在胸,盘旋不已,使人忘却正置身寺北固亭上,猛听得一声浑厚的汽笛,从下游来的一艘长江大轮,正逆风破浪地驶过焦山。

1962年10月底,镇江。

作者简介:袁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田钟洛。江苏省淮安县人。生于1924年。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后,曾当过中学的语文、地理、历史教员。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分配在学过、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在上海《世界晨报》、《联合晚报》、《新文丛》等报刊工作,担任过《新民报》的特约记者。1949年上海解放后,到《解放日报》任记者、编辑、总编室政治秘书和文教组织长等职。这年加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社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非洲的火炬》(与闻捷合著)、《悲欢》;诗集《篝火燃烧的时候》、《彩色的幻想》、《在美国,有一个孩子被杀死了》、《我也要戴红领巾》、《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保卫红领巾》、《五封信》、《在毛主席身边长大》,散文集《胡伯伯向你们问好,》儿歌集《唱一唱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英语句型转换解析分类汇编:同义型句型转换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句型转换解析分类汇编:同义型句型转换

同义型句型转换

同义型句型转换即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与原句相同的句意,也称作同义句转换,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型及词汇的掌握情况。

【真题引导1】

Ipreferwalkingtheretogoingbybus.

Iprefertowalkthere___bybus.

【答案与解析】

该题考查prefer...to...与prefer...ratherthan...这两个句型的转换。前者后接动词时用V.+ing形式,而后者则接不定式,并且ratherthan后的不定式符号要省略。答案:ratherthang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