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试题精选生物(最新20篇)

对于很多大学生,四级证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证书,对于找工作以及评奖学金都很重要,而其口语现在也比较重要了,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流程及内容。

浏览

3546

文章

1000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细胞生命活动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知识点的认识: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从结构上看,植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动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的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从功能上看,细胞能独立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的功能,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除病毒外,最小的生物体为单细胞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心血管疾病危害

进入二十一世纪,心血管疾病给人类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各地专家合作,收集并分析了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其中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1700万人,在心血管病死因中3/4以上可归因于吸烟、高血压和髙胆固醇血症。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成为全球上升较快的国家,超过许多发达国家。2006年12月1日,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对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和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报告和分析。

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呈明显增长态势。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其中1.1亿是劳动人口)、现患血脂异常1.6亿人、超重2亿人、肥胖6000万人、糖尿病2000多万人、烟民3.5亿人、还有大量饮酒和缺乏体力活动者,这无疑是心血管病的巨大“后备军”。

在现患心血管疾病人群中,脑卒中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心力衰竭40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每年出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万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250万至300万,其中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各占一半。每年主要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达1301.17亿元人民币,其增长速度接近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2倍,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充分认识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积极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血管病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心血管病在中国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生物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癌症的危害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癌症危害

癌症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生物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环境生物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

①阳光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日储存能量。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小麦、玉米等。有些植物只有在密林下层较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如人参、三七等。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如蛾类多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鼠妇(潮虫)总是存阴暗的地方出现

②温度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温度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如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菠萝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③水分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如在干早的荒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生存;而在雨量充沛的地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④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等。

特别提醒: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

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水蛭寄生在牛等牲畜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如图)。

③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细菌为生,兼为有类“治病”。

④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

⑤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

特别提醒: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各种生物,如影响某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它周围的杂草、农业害虫、鼠类等,还有它周围的其他小麦植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和生物圈

全文共 1886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单元生物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之眼镜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眼镜

一眼镜的结构: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

二眼疾的成因与矫正:

⑴近视眼:

①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会聚在视网膜前。

眼球前后太长,会聚在视网膜前。

②矫正:戴凹透镜。

⑵远视眼:

①成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会聚在视网膜后。

眼球前后变短,会聚在视网膜后。

②矫正:戴凸透镜。

⑶眼镜的度数:

眼镜的度数=100Φ=100×1/f(f是焦距,单位是米,Φ叫焦度,是焦距的倒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转基因食品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转基因食品

跨国食品公司,通过基因改造技术(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基因改造食品(转基因食品),因其安全性未确定,尚有争议。通常的做法是,向农作物体的遗传细胞核内的DNA螺旋结构内注入特定转基因物质,使之具有特定的遗传特性。通常是注入转Bt基因和转Ht基因。转Bt基因,使农作物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转Ht基因,使农作物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

转基因食品的由来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它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商业化是近十年的事。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但英国人没敢将其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保守的英国人后悔不迭。此后,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考试

全文共 27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计划进一步加大对这一国计民生工程的投入,未来的铁路建设将以更具优势的电气化铁路为主。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考试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考试

一、填空题

1.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 两个方面。

2.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形式可分为电击 和电伤 两种。

3.触电事故是多种多样的,多数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或是设备发生故障,或是人体过于靠近带电体引起的。

4.凡进入电气化区段的乘务员,须经《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有关规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进入电气化铁路区段作业。

5.我国电气化铁路供电的标称电压为 25 KV,最高电压为 27.5 KV。 6.新《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自20l3年4月1日起施行。

7.电力机车乘务员在机车受电弓升起时,严禁进入 高压室 、变压器室,严禁开启防护高压用的门、护板、外罩等。

8.为保证人身安全,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与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保持1m以上距离,距离不足时,牵引供电设备须停电。

9.电化区段所有接触网支柱应悬挂涂有“ 禁止攀登 ”、“ 有电危险 ”的警告牌。

10.发现牵引供电设备断线及其部件损坏,或发现牵引供电设备上挂有线头、绳索、塑料布或脱落搭接等异物,均不得与之接触,应立即通知附近车站,在牵引供电设备检修人员到达未采取措施以前,任何人员均应距已断线索或异物处所10m以外。

1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停电检修时,禁止向停电区放行电力机车及动车组。司机发现不符合此项规定时,应立即降下受电弓并停车。

12. 遇雷雨天气时,禁止操作隔离开关。严禁带负荷操作隔离开关。

13.行人持有长大、飘动等物件通过道口时,不得高举挥动,应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保持2m以上的距离。

14.机车、动车及各种车辆上方的接触网设备未停电并办理安全防护措施前,禁止任何人员攀登到车顶或车辆装载的货物上。

15.在电气化区段运行的机车、动车、车辆及自轮运转设备可以攀登到车顶或作业平台的梯子、天窗等处所,均应有“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的警告标志。并应 加锁 或安装自动报警 装置。

16.电力机车在段内整备作业时,需要操作 隔离开关 时,要严格执行登记、监护、呼唤应答等各项制度,办理必要的手续,不得简化程序 。

17.检查带电部件和转动部件时,禁止 手触 ,以防触电和 挤伤 。

18.救援列车在电化区段作业时,必须在接触网 停电 并 接地 情况下方准进行。

19.电气化铁路区段的各单位及进入电气化铁路区域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严格执行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

20.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 接地装置 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

21、电气化铁路沿线路内外各单位需组织学习本规则的相关内容。电气化铁路相关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作业。

22、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36V。

23、电气化铁路及附近地区发生火灾时使用沙土灭火时,必须与带电部分的距离2m以上

24、各种闸刀开关合闸时,必须侧身面向闸刀合闸

25、严禁内燃机车在电网下长时间进行机车增压器故障检查试验。

二、判断题:

1. 新建电气化铁路在牵引供电设备送电前5天,建设单位应将送电日期通告铁路沿线路内外各有关单位。( × )

2.未经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 √ ) 3.通过道口车辆上部或其货物装载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2m通过平交道口时,车辆上部及装载货物上严禁坐人。 ( √ )

4.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等须与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保持4m以上的安全距离。( × )

5. 新建电气化铁路在牵引供电设备送电通告之日起,视为牵引供电设备带电,有关人员均须遵守本规则相关规定。( √ )

6.机车内高压电器设备着火时,能用四氯化碳灭火器和干砂灭火。( √ )

7.在距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2m以外,与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1m以外,临近铁路营业线作业时,牵引供电设备可不停电,但须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8.电气化区段上水、保洁、施工等作业,不得将水管向供电线路方向喷射,站车保洁不得采用向车体上部喷水方式洗刷车体。( √ )

9.接触网或其它带电设备着火时,在切断电源前不得使用水或灭火器灭火。( √ )

10.严禁盲目切除电力机车的保护装置、强行运行。( √ )

11.严禁在未办妥停电手续、未挂接地线时在电化区段攀登车顶。( √ )

12.司机在车顶作业完毕,确认无其他人员作业和遗留工具时,锁闭车顶门,并向机调值班员申请办理合闸手续。( × )

13.进入电气化铁路的机车,天窗应锁闭加封,破封时回段须填写机调-10。( √ )

14.电气化铁路附近发生火灾时距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不足4m的燃着物体,使用水或灭火器灭火时,牵引供电设备必须停电。( √ )

三、问答题

1. 电气化铁路区段,当列车、动车组在运行途中发生故障,机车司机、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等需上车顶作业时有何规定?

答:电气化铁路区段,当列车、动车组在运行途中发生故障,机车司机、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等需上车顶作业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停电手续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方能作业。

2.电气化条件下通用安全卡死制度是什么?

答: (1)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禁止与接触网及其部件接触。

(3)所携带物件与接触网带电部分必须保持两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4)不办理停电手续,禁止登车顶。

(5)机车车顶窗及梯子必须加锁,警示标志必须齐全。

3、电气化铁路对人身安全有何要求?

答: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供电专业人员可按规定的程序和措施,使用各种绝缘工具和绝缘梯车,对接触网进行直接、间接带电作业外,其他人员及其携带的非绝缘物件,在任何情况下,不但不能直接碰触带电体,而且还必须与其保持2米安全距离,预防人员触电。为提醒人们对上述高压带电体的注意,在电气化铁路沿线接触网支柱上应揭示“高压危险”的警告牌;在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变压器的一次侧(高压侧)应设置安全防护栅网。

4、电气化铁路附近发生火灾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距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不足4m的燃着物体,使用水或灭火器灭火时,牵引供电设备必须停电。

2、 距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不足2m的燃着物体,使用沙土灭火时,牵引供电设备可不停电,但须保持灭火机具及沙土等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在2m以上。

看过“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下丘脑功能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破坏动物的视交叉上核,原有的一些日周期节律性活动。

体温调节

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下丘脑以下横切脑干后,其体温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若在间脑以上切除大脑后,体温调节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现已肯定,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前部是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所在部位,它们感受着体内温度的变化;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

摄食行为调节

用埋藏电极刺激清醒动物下丘脑外侧区,则引致动物多食,而破坏此区后,则动物拒食;电刺激下丘脑腹内

侧核则动物拒食,破坏此核后,则动物食欲增大而逐渐肥胖。由此认为,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在所谓饱中枢,后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活动。用微电极分别记录下丘脑外侧区和腹内侧核的神经元放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减少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多。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能调节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的活动。

水平衡调节

水平衡包括水的摄入与排出两个方面,人体通过渴感引起摄水,而排水则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活动。损坏下丘脑可引致烦渴与多尿,说明下丘脑对水的摄入与排出均有关系。

下丘脑内控制摄水的区域与上述摄食中枢极为靠近。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后,动物除拒食外,饮水也明显减少;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些部位,则可引致动物饮水增多。

下丘脑控制排水的功能是通过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成的。下丘脑内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变化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渗透压感受器和抗利尿激素合成的神经元均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内。一般认为,下丘脑控制摄水的区域与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团在功能上是有联系的,两者协同调节着水平衡。

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小细胞能合成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肽类化学物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这些调节肽在合成后即经轴突运输并分泌到正中隆起,由此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下丘脑调节肽已知的有九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黑色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下丘脑内存在所谓防御反应区,它主要位于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在动物麻醉条件下,电刺激该区可获得骨骼肌的舒血管效应(通过交感胆碱能舒血管纤维),同时伴有血压上升、皮肤及小肠血管收缩、心率加速和其他交感神经性反应。在动物清醒条件下,电刺激该区还可出现防御性行为。在人类,下丘脑的疾病也往往伴随着不正常的情绪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历史知识点第四册复习攻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第四册复习攻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P25-28)

1、“九·一八”事变:日本为摆脱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于1931年9月18日夜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当时的东北防军总司令张学良按蒋介石的旨意命令部队不予抵抗(这就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2、“一·二八”事变:日本于1932年1月28日又突然进攻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

3、伪满洲国的建立: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英语条件状语从句真题汇编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2011北京】33.Iwillsendyouane-mailassoonasI____inCanada.

A.arriveB.arrivedC.amarrivingD.willarrive

答案:A

【解析】考查点:本题考查状语从句的时态的用法。当主句是将来时态时,状语从句用一般时态来代替将来时,所以选择答案A。

【2011陕西】24.Iftherenobuyingandsellingofanimals,therenokillinginnature.

A.is;willheB.willbe;willbeC.is;isD.willbe;is

答案:A

【解析】考查点:本题考查if引导的状语从句的时态。if意为"如果"。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主将从现。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生物知识点:转基因食品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跨国食品公司,通过基因改造技术(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基因改造食品(转基因食品),因其安全性未确定,尚有争议。通常的做法是,向农作物体的遗传细胞核内的DNA螺旋结构内注入特定转基因物质,使之具有特定的遗传特性。通常是注入转Bt基因和转Ht基因。转Bt基因,使农作物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转Ht基因,使农作物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

转基因食品的由来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它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商业化是近十年的事。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但英国人没敢将其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保守的英国人后悔不迭。此后,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的生殖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的学习中你对人的生殖了解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人的生殖。

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

4)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种子植物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2片子叶)(双子叶植物)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1片子叶)、胚乳(单子叶植物)

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子叶和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种皮能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常见的被子植物:玉米、小麦、水稻、牡丹、刺槐、槟榔、玫瑰、菊、杏、苹果等

4、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叮咬,以及外界环境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危害。

5、种子的传播方式:借助风力、水力、动物等传播。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籽粒饱满、具有完整的胚、储存时间短、已度过休眠期。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和抽样检测

4、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子叶和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4、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开花和结果

1、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2、花的结构:花瓣、花蕊【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花托、萼片

3、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4、受精:花粉粒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7、人工辅助授粉

目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

方法:先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倾斜撒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单细胞生物概括

概括

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

有核的如草履虫就是典型的有核单细胞生物。有核单细胞生物主要有细胞核、细胞质、还有细胞器。

它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这是动物型单细胞。如果是植物型单细胞比如红藻,组成就是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它的细胞器就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叶绿体、细胞膜。

无核的单细胞生物,虽称无核细胞,但并不是把核除掉了的细胞,而是E.H.Haeckel(1866)假定的在进化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无核细胞质团,称为无核原生质团(monera)。以后P.J.vanBeneden(1875)把极体出现前一如在胚胞消失的(卵母)细胞,以及L.Auerbach(1876)对一般细胞分裂对细胞核消失的细胞团,也都应用了这一名称。

草履虫的结构

以草履虫为例子,它的细胞器功能分工如下: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口沟:取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外膜:呼吸,排泄(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大核:营养代谢。

小核:生殖作用。

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

胞肛:排出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

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状语从句真题解析汇编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状语从句中考题解

选择题

1.(2009·绵阳中考)Myunclehasbeentaughtinthisschool_______hewastwentyyearsold.

A.sinceB.forC.untilD.after

【解析】选A。考查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结合题意"我的叔叔自从二十岁以来就一直在这所学校教书"可排除B、C、D三项,选A。

2.(2009·河北中考)______theymaynotsucceed,theywilltrytheirbest.

A.ThoughB.WhenC.BecauseD.Unless

【解析】选A。考查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结合题意"尽管他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们将尽全力"可排除B、C、D三项,故正确答案为A。

3.(2009·绥化中考)_______Harryisonly10yearsold,________heknowsmoreaboutsciencethanhisbrother.

A.Though;/B.Though;butC.Though;because

【解析】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反射弧结构功能

反射弧:

(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历史知识点第四册复习攻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第四册复习攻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巩固

一、抗美援朝(P105——108)识图

1、背景: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

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4、司令员:彭德怀

5、概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著名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结果:到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当时的美国上将克拉克说自己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二、土地改革(P108—109)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使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被消灭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