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什么曹操定国号为魏(实用20篇)

电视剧《军师联盟》正在热播中,那么为什么曹操定国号为魏?军师联盟汲布历史原型是谁?下面是Vanky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浏览

2779

文章

685

篇1:曹操为何欣赏关羽?曹操为什么特别欣赏关羽?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曹操关羽的爱恨纠葛啊还真的是有点点复杂啊,一位是曹魏的主将领,一位是蜀汉的将军,但是这两个人好像有说不完的事情,道不完的故事,而且好像曹操是多么的爱关羽,关羽也是多爱曹操都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件事情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众所周知,曹操在抓到关羽后,对他表现出了迷之欣赏,可惜关羽这货“不识抬举”,对个刘备死心塌地。其实,曹操对关羽的欣赏,不外乎两点,一是其仁义,二是其治军之能。

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军事行动,似乎有个误解,那就是对手之前,先是斗将,也就是将将领先拉出来PK一场,再言后续——将领哪是这样用的,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那个教育还是千难万难的时代,即便寻常将领,那也算得上是人才一类,会点三十六计,那就可以去找个主公出谋划策,又如何会用这种消耗率极高的形势来对拼?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国演义》误人不浅。

咱们回归正题。除了身边的“特务”之外,其实各家的扛把子对于将领的武力值的追求,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样巨大,你能行军打仗便好,个人能打,不过是锦上添花——曹操更是如此。对关羽的欣赏,其实不难理解,第一,关羽对刘备,其忠义天地可鉴,第二,关羽是将才。这里,还有个隐藏的第三点,即关羽对汉室的情感。

这里先看第一点,《三国志·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所以,曹操可以对关羽可说极为赏识,他能在刘备的劝说下斩了武力天下第一的吕布,也可以力排众议放走忠于刘备的关羽。

第二点,关羽的将才,这一点,从他斩了颜良便可以看出来,《三国志·关羽传》“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里,关羽又秀了一把仁义,你对我好,我便回报于你,他是对事不对人的,到关羽淹了于禁七军,天下震动,其将才更是震动天下——可惜把后背卖给了小人。曹操待人,唯才是用,一来是真的需要,二来也是收买人心。其时关羽声名已显,他未尝没有将关羽留下作为一面旗帜的想法。

第三点,大约也是曹操最终选择放关羽离去的最重要的一点,曹操在心中,或者说是初露峥嵘的曹操,其实心里是把自己当作汉臣的,他最初五色棒杀蹇图,也是想还汉室一个天朗气清——这一点,同关羽的观点是契合的。与关羽不同的是,曹操在逐渐掌权的过程中,渐渐看到汉室骨子里的衰朽,他逐渐登顶的过程,也是逐渐失望至绝望的过程——他一生不曾称帝,其实也有着这么一份理想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羽为何会在华容道时放过曹操呢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为何放走曹操

关羽会选择放过曹操,是因为关羽仁慈,根本就不忍心把曹操杀掉,再者也是因为关羽比较有义气,所以就不会选择杀曹操。

曹操在失败之后来到华容道本来就已经很惨,不想也仅仅只有300骑,确实也让人觉得有些可怜。曹操在选择求情时,关羽也会觉得心中不忍,所以马上就决定放了曹操。简单来说,关羽会有同情之心,恻隐之心,所以在看到这些败将残兵时也不忍心赶尽杀绝,毕竟已经非常的惨。此时此刻他们只不过是幸存者,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有必要欺强凌弱,所以关羽也会觉得有一些不忍心。

以前的关羽可能迫于无奈,也会跟随着曹操,后来带着两位嫂嫂去找刘备,在那个时候曹操也希望关羽能够一直留在自己的身边。其实在那一段时间内,曹操对关羽还是非常好的,给他送美女送新衣服,送赤马兔等等,这些关羽的心中必然是清楚的,也能够明白这就是曹操的心。

关羽本身就是一个义气很深重的人,此时曹操落难,怎么忍心去将曹操打死了,这么做,这简直是自己所无法忍受的,所以就决定选择放掉曹操。关云长一直都是一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当年曹操对自己的好,所以怎么可能会不心动呢,最终就会选择放过对方。其实当年曹操对关羽也同样非常的不错,有一次关于失败曹操没有选择杀他,然后还给他送了很多的奖赏,就算关羽不告而别,更是过五关斩六将,他也没有让人一直去拦着关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关羽根本不可能会做到如此无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为什么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奸雄?

曹操拥有豪情壮志,始终都会历贤下士,因此就可以礼贤下士,因此就会纵横沙场和孙权和刘备之间形成一个三国鼎立的趋势,得到无数人的赞扬。但不可否认,能文能武的曹操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之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一、曹操的豪情壮志

曹操敢作敢为,拥有着豪情壮志。曹操其实不谦虚,但是也同样不害怕,无论是面对谁都是如此的大胆。如此大大咧咧的行为和刘备的遮遮掩掩正好就能够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曹操就是想要争夺天下,这是人尽皆知的,因此也没有必要选择遮掩,并不需要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有雄心壮志,自己有才华,自己有远大的理想,为什么要担心被别人知道呢?

二、曹操的礼贤下士

曹操一直都会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了能够获得一个比较优秀的武将,有时候可能就会不择手段,当然刘备那边的人其实并不是如此的轻松。曹操的爱好也是非常多的,人们总以为拥有着雄才伟略的,曹操应该并不会文诗舞墨,殊不知曹操这一生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很多的作品都是朗朗上口,甚至还有着许多求贤若渴的文章,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三、曹操也有缺点和缺陷

曹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保证自己全部都是优点,有缺点,这是在所难免的。曹操主要的缺点就在于好色、疑心病比较重,喜欢斗争,华佗就是因为说了一个实话直接就被杀死。也因为这一些缺点导致曹操失去了许多的有用之人,错过很多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羽一生中有哪些失误?关羽为什么要放走曹操?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应该在三国演义里被罗贯中描写最勇猛的武将之一了,过五关斩六将也是关羽最经典的事例。不过最后关羽败走麦城的结局并不是那么完美,那关羽一生到底有过哪些失误呢?还有很多人不理解关羽为什么会放走曹操,在三国演义里是因为关羽欠曹操一个人情,正史中关羽从来没有抓住过曹操,不然早就把曹操杀了。

关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战神,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杀文丑,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一切的荣誉都是那么耀眼,虽然过了几千年他的事迹依旧被人传唱。但战神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总会犯错。我们就来看看关羽在演义中犯了哪些致命错误。

关羽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在华容道放跑了曹操。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很快出兵先是吃掉了荆州,然后打的刘备狼狈逃窜。最终刘备和孙权结成了联盟,共抗北方的曹操大军。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在这里埋伏。曹操人困马乏,损兵折将,不能再战。

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过了他。如果关羽当时能够心再狠一些,活捉或者杀了曹操,如此一来,北方必然大乱,还怕捞不着好处吗?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说不定刘备可以乘乱更加轻易的得到天下。后来诸葛亮也就不会一个人如此劳累北伐了。

关羽第二个错误就是在驻守荆州的时候得罪了孙权。当年诸葛亮离开荆州去帮忙刘备打西川。临走的时候,诸葛亮让关羽联吴抗曹。可是我们的关羽压根就没有把东吴的那帮人放在眼里。反而孙权那边还比较主动一些,想为自己的儿子讨关羽的女儿为老婆。关羽来了句:”虎女安能配犬子?”这可好直接骂孙权的儿子是狗。

想想看人家孙权也好歹是一方诸侯,你这么说人家,那人家不怒才怪。后来新仇旧恨让孙权再也忍不了关羽。于是乘着关羽攻打樊城,很快就派吕蒙夺取了荆州,然后关羽败走麦城活捉斩首。如果当时关羽能够挺诸葛亮的话不得罪东吴,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结成坚实的同盟。那荆州怎么可能会丢掉呢?

关羽的第三个错误是杀掉了一位义士。当年诸葛亮打算从两路进攻曹操的。西面的汉中打了胜仗,就得乘这个势头,再从东面的荆州直接攻打中原。于是刘备命令关羽进攻,关羽派两个部将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而曹操派遣于禁和庞德两位大将来支援樊城。但关羽水淹七军很快就生擒了于禁和庞德两位曹操大将。

对于如何处置他们,显然关羽是没有太多的考虑,他就按照以往的传统杀掉了不投降的庞德,然后关押了投降的于禁。这样做在当时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但让关羽绝对想不到的是他因为杀死了庞德而连累了自己的下一代。公元263年,庞德的儿子庞会随钟会,邓艾讨伐蜀国,蜀破后,他找到了关羽的后代杀尽,算报了父仇。如果当时关羽不杀庞德,那庞德的儿子就不会灭了关羽的后代。真是因果循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许褚是曹操的保镖,为何不在五子良将中?

全文共 1969 字

+ 加入清单

五子良将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五员大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个人。这几位自然也都是能力出众的大将,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不过却有还有一个人,深受曹操的信任和喜爱,而且还是曹操的保镖,他就是许褚,许褚能力也不弱,但是为什么却不在五子良将的行列当中呢?是因为什么原因,使许褚没能名列五子良将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五子良将都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2、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许褚

五良将指的是在带兵打仗方面能够独当一面的武将。就是说他们不止用武,而且精通领兵打仗,君主能够放心将军队交给他们率领,去攻打或防守!许褚只是单纯的勇武,并不善于领兵作战,只能做曹操的护卫!曹操是善于用人的领袖,他不像袁绍,让只有匹夫之勇的做统兵先锋,沮授就曾劝过说颜良不可单独任用。结果兵败被杀!具体原因如下:

1、因为许褚只是单纯的勇武,并不善于领兵作战,只能做曹操的护卫!

2、古之良将,在《孙子兵法》里面提到了五个要素---“智、信、仁、勇、严“。所以,良将指的是在带兵打仗方面能够独当一面的武将。他们必须不只有单纯的勇武,而且精通领兵打仗,君主能够放心将军队交给他们率领,去攻打或防守!

3、“虎痴“许褚,和“恶来“一样,那是曹操的贴身保镖。

4、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曹魏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曹操不止有五子良将,盘点曹操手下十大名将,第二许褚第一毫无争议。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3、许褚是怎么死的

许褚性格谨慎奉法,质重少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在关羽败亡后,曹操回到洛阳。曹操宗族大将曹仁从荆州赶来朝谒,曹操在自己寝殿尚未出来,曹仁在殿外遇见许褚,邀他去旁边偏室坐下交谈。许褚只说了一句“魏王快出来了”,便转身返回殿内,招致了曹仁的记恨。有人问许褚:“征南将军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找你说话,你为什么要推辞?”许褚回答:“曹仁虽然是亲族重臣,但却是镇守外藩之将。而我许褚却是负责内部守备的内臣。我们要说话应该在公开场所说,为什么要到屋里私下去说?”曹操听闻此事后,更加喜爱许褚,升任许褚为中坚将军。不久,曹操逝世,许褚痛哭吐血。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封许褚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许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后继续负责曹丕的警卫工作。许褚下属的警卫部队中,很多都是剑客,其中也有数十人官封将军,数百人封都尉校尉。

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乡侯,邑七百户,同时亦赐其子一人为关内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谥为壮侯。此后曹叡思念许褚忠心,又封了他两个子孙关内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曹操献刀原文 高中语文曹操献刀的原文

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儒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卓然其说,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去了良久,回报曰:“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儒曰:“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卓大怒曰:“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曹操献刀》翻译

第二天,曹操佩戴着宝刀,来到丞相府,问:“丞相在哪?”仆人说:“在小屋中。”曹操直接走进去。看到董卓坐在床上,吕布站在旁边侍奉。董卓问:“孟德你怎么来得这么晚?”曹操说:“我的马瘦弱,行走慢而已。”董卓转头对吕布说:“我有西凉引进的好马,你亲自去挑选一匹赏赐给孟德。”吕布领命出去了。曹操暗自想:“这国贼注定要死了。”于是想要拔刀刺董卓,但担心董卓力量大,没有敢轻举妄动。董卓胖,不能坐很久,于是倒身躺下,翻身将脸向里面。曹操又想:“这国贼这次一定死定了!”于是他马上抽出宝刀,刚要刺,没想到董卓翻身正好看到镜子,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赶快回过身问:“孟德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已经把马牵到屋外。曹操很害怕,便捧着刀跪下说:“我有一把宝刀,献给恩人丞相您。”董卓接过来观察,发现那刀长一尺多,七块宝石镶嵌在上面,非常锋利,果然是宝刀,便给吕布让他收起来。曹操解下刀鞘给吕布。董卓带曹操出屋看马,曹操感谢道:“希望能让我试着骑一下。”董卓将缰绳递给曹操。曹操牵马出丞相府,快马加鞭向东南方向逃去。

曹操简介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在军事上精通兵法,重用人才;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刘禅有可能是曹操的儿子吗?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了,这个刘禅和这个曹操是不是有这个联系的,有人就非常疑惑了,这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啊,为什么会和曹操有关系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

家熟知的赵云赵子龙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怀揣阿斗把刘禅母子从曹操百万军中救出。

这虽然是罗贯中先生的演义,但也有一点基本的史实可以参考。

据《先主刘备传》记载,建安十三年(208年),长坂坡之战,刘备被曹操五千虎豹骑杀得狼狈不堪。刘备抛弃妻子,仅带领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部将曹纯俘获,赵云保护阿斗得以逃脱。

这里没有具体说赵云是如何勇猛,但救出小阿斗是史实。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根据史料来看,此时阿斗仅仅两岁,也就是说,刘禅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出生的。这时候,刘备已经屯兵新野许久了,阿斗又不是哪吒,与曹操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在《三国志》曹操传、刘备传中都有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击徐州刘备。刘备抛弃妻子投奔了袁绍。刘备妻子被曹操虏获,关羽投降了曹操。

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杀了颜良,得知刘备下落,就护送甘、糜二夫人,回到了刘备身边。

都清楚曹操好人妻,但与刘备二位夫人是否有染,不得而知。从时间上来看,刘备的夫人在曹操处不会超过一年。

当初,官渡之战,袁绍还没有被曹操击败的时候,曾经派遣刘备经略汝南。

曹操在官渡战胜袁绍后,于建安六年(201年),进攻汝南刘备。刘备南逃,投奔了荆州牧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为上宾之礼。然后令刘备屯兵新野,抵抗曹操。

因此,从这些历史史料来看,刘备在201年屯兵新野,207年刘禅出生,前后有六年的时间。即便刘禅是哪吒,恐怕也憋不住,早就出生了。

从这个时间来看,刘禅与曹操不可能有任何关系。是不是刘备的儿子,谁也不敢保证,但完全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曹操的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曹操听了直摇头,直的意思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听了直摇头”,“直”的意思是:不停的做某件事情。“曹操听了直摇头”的意思是:曹操听到后一直摇头。曹操听到后有很强的否定感,是第一直觉的否定,没有余地的,所以会“直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出自于“曹冲称象”。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豫州刺史部谯人。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说明了曹冲非常聪明睿智,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曹操为什么杀华佗 华佗真的是曹操杀的吗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华佗是神医啊,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人遇到疑难杂症都争着想让华佗看病,不过很可惜却被曹操给杀死了,让人特别惋惜,但是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好像是华佗自己利用给曹操看病的机会谋求官职,最后惹怒曹操才招致杀身之祸。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

曹操为何要杀掉华佗呢?《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可谓深入人心。在该书的第七十八回中,罗贯中详细地描写了曹操杀华佗的经过。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着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而当代学者却指出一个惊人的真相,原来曹操杀华佗是因为华佗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两度要挟,意图求取官爵。这位学者指出华佗正是想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他官爵。曹操后来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但是他并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

于是,华佗便以收到家书,想回家小住几天为借口,请假回家,到家后又托辞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对曹操进行再度要挟。曹操依照汉律,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认罪伏诛。

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回家后,曹操曾经多次写信催他回来,还曾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是华佗还是不肯回来。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赐给四十斛小豆,并放宽期限,如果华佗说谎,就拘捕押送他回来。于是华佗就被交付许县监狱,审讯后本人认罪。荀彧替华佗向曹操求情,曹操不理,将华佗给处死了。

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以“动以王法从事”着称。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乃至齐家、诫子,曹操都以汉律为基本准则。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主要是后者。汉律中有“大不敬”罪,对“亏礼废节”之犯者要处以重刑,《汉书·申屠嘉传》便载有人“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的案例。“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也就是导致华佗死因的最好解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苍生大医华佗最终被曹操杀了吗?华佗的结局是什么?

全文共 2439 字

+ 加入清单

3月29日将要播出一部以华佗为主角的电视剧《苍生大医》,这部剧讲述的是古代名医华佗在乱世中行医救人的故事。而很多人印象中,华佗最终都是被曹操杀掉了,虽然说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其实是并没有定论的,但是很多人也还是会这样认为。那么,在《苍生大医》的剧情当中,华佗是被曹操杀掉了吗?《苍生大医》中华佗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1.苍生大医华佗结局

曹操又开始头疼时,下人给他送来茶水,他突然认出端盆的下人正是那天试麻沸散的人,他被曹丕砍断的手腕绑着绷带还在渗血。曹操见他安然无恙才知道错怪了华佗。这时有下人来报说曹冲病危。曹操连忙赶去,曹冲已奄奄一息。曹操命人赶紧传华佗,一旁的吴成告诉曹操华佗已死。曹操大怒,痛斥曹丕乘自己酒后乱言假传命令,下令要将曹丕处决。

小甄作为太医一直站在一旁,此时他突然站出来为曹丕说情,说他都是受了吴成的蒙蔽。他痛斥吴成是个卑鄙的小人。他说吴成把天来暗插在父亲身边,以致害死父亲同时置曹操当时处于危险境地。吴成巧言令色百般狡辩,小甄顿时哑口无言。哪知曹操之前从天来那里已经得知了详情,知道小甄所言非虚,他怒斥吴成要杀了他。

吴成走到穷途末路向曹丕求救,曹丕如今自身难保赶忙与吴成撇清关系。吴成被侍卫拖了出去。此时华佗已被拖至刑场,在路上他遇到了双目失明行乞的甄依柳。华佗为了给她生的希望,谎称自己要陪魏王出征,等他回来帮她治好眼睛。甄依柳顿时燃起新的希望。吴成在被拖到刑场的路上,众太医向路人陈述吴成的罪行,太医们和路人纷纷向吴成投菜叶和杂物,吴成如过街老鼠一般。

刑场上,华佗和吴成这一对冤家相遇,真是事事难料,他们最后竟然还结伴而行。众乡亲自发地到刑场集体跪地向行刑官求情,让他帮华佗说情。狱卒带着明心赶到,在众人的哀求下,监斩官允许华佗为明心拆下眼上的纱布。明心重见光明,但华佗却即将被处斩。两人好不容易盼到的幸福转瞬即逝。

这时狱卒跪地向华佗认错,他没有保管好《青囊经》以致只剩半部。华佗坦言,只要心存一颗治病救人之心,这尚存的半部经书足矣。接着华佗曾帮助过的铁匠以及在曹操营中救过的大宝,他们和狱卒一起三人齐刷刷地跪地向华佗表示愿意拜他为师学习他的仁心仁术。华佗甚感欣慰。而跪在华佗旁边的吴成没有一个人为他送行。

这时甄依柳从人群中挤出来,她抱着一坛酒来为吴成送行。她恨吴成,可同时她在名义上还是吴成的妻子。她的仁义之举终于让吴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明心扶持着甄依柳,让她和自己一起好好地活下去。吴成直到最后一刻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感慨自己机关算尽坏事做尽得到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到现在自己回到起点一无所有。他希望华佗死后见到惠娘能帮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华佗含笑看着吴成,虽然他们都将走到生命终点,但最后一刻吴成能悔过他也觉得善莫大焉。此时,时辰已到行刑官宣布行刑。

曹操在此后的太医甄选时告诫新晋的太医们,医术很重要,医德却更重要,只有心怀天下苍生,将患者看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儿女,才会在医治患者时有众生平等之心。众太医受益匪浅。华佗临刑前收下的几个徒弟果然如他们所言,潜心学医,悬壶济世,造福四方苍生。一日,一医者背着行囊在路上行走,看背影似是过去四处游历行医的华佗。等他回过头来竟然真的是须发皆白的“平生只有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的华佗。2.历史上华佗怎么死的

华佗以医术为业,心中常感懊悔(中国封建社会中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得病(头风)沉重,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华佗说:“这病在短期之内很难治好,即便是长期治疗也只能延长寿命。”华佗因为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说:”收到一封家书,暂时回去一趟。“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之后曹操三番五次写信让华佗回来,又下诏令郡县征发遣送,华佗自持有才能,厌恶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很生气,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千升,放宽假期期限;如果欺骗,就逮捕押送。结果华佗撒谎,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汉律:1.欺君之罪;2.不从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

其中一个说法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让曾经为周泰疗伤的名医华佗来给他治疗多年的头痛,但华佗认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开头颅,加以麻沸散麻醉,动大手术,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想趁机杀害他,便以刺杀的罪行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3.对华佗的评价

《三国志》评曰:“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昔史迁著扁鹊、仓公、日者之传,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故存录云尔。”(《三国志》评)

《后汉书》记载荀彧曾说:“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后汉书》评)

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外科手术在中医学当中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起来。有些医史学家考证出,华佗所用的治疗方法在印度医学中有所记载,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药物“蔓陀罗花”也是印度所产,因此他们提出华佗一生游历于中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来自印度的天竺医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网评)

中医外科远在汉代,就曾经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法上的不断进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药物等治疗方法达到治愈的效果,而这些痛苦大、损伤重、伤经断络的外科方法就渐渐被更加“文明”和“简便”的内治法取代了。在这种条件下,中医学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其它医学不得不承认它超越的科学性和其理论的精妙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刘备和曹操孙权相比有什么优点?刘备这一能力比曹操还强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曹操、孙权相比,从出身开始就差了另外两位一大截,算是真正的草根。但是最后竟然能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也是非常令人佩服了,那刘备到底是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对于刘备的印象就是非常仁义,不像曹操杀戮成性,所以百姓们也都愿意跟着刘备。还有一点就是刘备的忠义,和兄弟们在一起也不拘小节,而且大家都有同一个理想,算是创业团队中气氛比较好的了。

要提到谁是三国中最落魄的帝王,那非刘备莫属。但是刘备个人魅力极强,不管在多么落魄的时候,都能聚起一大帮人才,并誓死追随他,为他心甘情愿效命。

那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可以列举下有关他的历史,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刘备最落魄之时,卖过草席,卖草席期间还用三言两语就收了关羽、张飞两员虎将。刘备曾经杀了恶吏督邮要逃命去,但是百姓却说杀得好,全县人民都跪下来恳求他别离开。

刘备还能灭得了黄巾军,雌雄双股剑能斩得了阵中大将,说明武功还是不错的,有做英雄的派头。刘备走投无路之时,投奔过公孙瓒、袁绍、刘表、刘璋,但是从来没有人叫他三姓家奴,反而都亲切地呼他为“刘使君”或者“刘皇叔”。

刘备曾经因为曹操要讨伐他,然后一把火烧了新野,带着全县百姓逃亡,百姓都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刘备之所以在各种落魄之时,都能在身边聚集起一帮人才,然后越混越好,就在于他身上有好多难能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倒是真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好好学习。

第一,刘备有知人之明。当刘备夺取汉中后,当时关羽又在守荆州,然后在汉中由谁去守这个问题上,好多人都以为是三将军张飞,结果刘备任用魏延去守汉中。后来如刘备所想,魏延不负众望。

街亭之战前,刘备告诉军师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绝对不可大用,结果诸葛亮没听刘备的。马谡好高骛远,纸上谈兵,丢了街亭,导致北伐功败垂成,让蜀汉整个军师集团失望透顶,只能以死抵罪。

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时,说如果自己儿子刘禅无能,你可以自立为皇帝。刘备敢说这句话,其实就知道诸葛亮是个对自己非常忠心的人,是不会背叛自己的!

第二,刘备与部下交心。夷陵之战时,黄权回不了蜀国不得已投靠魏国,文武大臣建议斩杀他的家眷,刘备没同意。刘备说:“是我负了黄权,黄权没负我。”

更加难得的是,黄权相信主公刘备定不会杀他的家眷,否则他也不敢投靠魏国。可见君臣之间彼此间是比较了解的。

刘备帐下有二位谋士,糜竺和糜芳两兄弟。糜芳反水投敌,导致荆州失守,关羽身首异处。刘备大怒,但是没有加罪在糜竺身上。

作为哥哥的糜竺自然十分害怕,请求主公刘备给自己降罪,但刘备说:“兄弟罪不相及!”反倒是糜竺自己过意不去,得了抑郁症,不久就病死了。

第三,刘备得民心,所有在他治理下的百姓,都呼他为“刘使君”或者“刘皇叔”。蜀汉建立后,刘备从来没有做过灭谁九族的残忍事情,而东吴和魏国都有。

第四,刘备有大志。男人志在四方,谁都想跟有志向的人在一起打天下。所以当年贩卖大枣的关羽和卖猪肉的张飞看见刘备说出那么有志气的话,都毫不犹豫地拜刘备为大哥了,心甘情愿上了刘备的贼船。

当年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就看出刘备有大志,非池中之物。周瑜也看出来了,在赤壁之战整个过程,都想杀掉刘备。

刘备有雄心壮志,而且坚持不懈,即使年过半百了,也没放弃过,最终从一个卖草席的小商贩成为三分天下的雄主。

刘备的四项能力,其中得民心和与部下交心这两块,曹操都不能比,曹操杀戮太重,误杀了很多忠心的文武大臣。

而且当时天下人对刘备北伐中原是非常支持的,都鄙视曹操,视曹操为曹贼,这也是曹操一直不敢称帝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曹操地下运兵道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地下运兵道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分别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长达四千余米。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2001年7月17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操(155至220),字孟德,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当年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再从城外开进城内,反复多次,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现存古地道,有土木结构,砖土结构,砖结构三种类型,有单行道、转弯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地道距地面深度一般2至4米,最深7米,道内高度1.8米左右,道宽0.7米,道内转弯处均为“T”型,平行双道这两道相距2至3.5米,中间砌有方形传话孔。古地道内幽深蜿蜒,曲折不定,设有猫耳洞、掩体、障碍券、障碍墙、绊腿板、陷阱等军事设施,还有通气孔、传话孔、灯笼等附属设施。

地道内出土有弹丸、铁刀、铁灯、卸枚、围棋子、铜镜、陶器、瓷器、砚台等汉、唐、宋各代的文物,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军事战术以及曹操军事思想有重要意义。

运兵道结构复杂,布局奥妙,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立体交叉道四种形式,并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障碍墙、陷井、拌腿板等多种军事设施。接着,记者来到了地下运兵道的指挥室。

下来之后到达的这个地方是曹操的办公室,也就是中心指挥点,这个地方是离地面最高的地方,大概6米再高一点。这个地方为什么说是曹操的办公室呢?因为,这里面出土了很多围棋子,而且高度比较高,宽度也比较宽,而且这个地方是中心点,无论怎么走,东西南北都是相通的。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都说曹操生性多疑 曹操为何还将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会把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把三个女儿全部都嫁给同一个人,这就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身份,而且也能够有效起到监视皇帝的作用。

曹操把三个女儿全部都嫁给汉献帝,这自然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心,在当时的这个动荡年代,曹操的这个做法,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整体格局中,曹操的地位还有曹操的身份,一直都会被大家不停的诟病。虽然说自己早就已经高高在上,已经成为东汉末年的丞相,但是自己的出身也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

如果自己的女儿可以留在皇帝的身边,那么曹操这一个宦官后代的身份必然就可以有效提高身份,同时也能够方便行事,不仅可以贵为丞相,而且还可以贵为国舅爷。那么以后在行使权利这一方面必然也会更加的顺畅,毕竟不管怎么说作为外戚的曹操自然也能够有效杜绝一些骂名。

将三个女儿全部都嫁给汉献帝,其实也能够有效起到监督的作用,把一些有隐患的人全部的除掉,留下来的就是一些身边人,汉献帝必然就会成为曹操的掌中之物,能够有效杜绝做出一些危害曹操的行为。从此之后汉献帝的一举一动就会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外面有曹操的人间世,里面会有自己的女儿。那么汉献帝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任何的隐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更加的安心。不过在那个时候,其实曹操也不敢有特别放肆的行为,最起码对于皇帝来说本身就是打不得,骂不得。

不过将自己的女儿就这么献给汉献帝,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一些担忧,那就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必然就会一帆风顺。曹操三个儿女和汉献帝之间的结合,也同样会留下一些曹氏血脉,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政权可能会有一些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汉传承秦制,为什么改了国号?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汉传承秦制其实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既然有这个说法,那这个汉传承秦制肯定是有的,所以说也比较正常,但是后来话说这个汉传承秦制好是好,但是为什么却又改了国号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汉书·萧何传》记载了一句话“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有天汉的说法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名称啊,刘邦正是听了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安慰,然后才到汉中做汉王。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刘邦后来确定帝国国号为汉,也和萧何的这句劝说有关系。这句话涉及到古代的天文知识,三国的时候一位学者叫孟康说“语,古语也,言地之有汉,若天之有河汉,名号休美。”晋朝不知姓氏,名瓒的一位大臣说“流俗语云天汉,其言常以云配天,此美名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先秦时候的古话,还是秦汉时候的流行话,都把天上的银河称为汉,汉既指银河,又指天汉。提到汉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天,这就是“语曰天汉,其称甚美”的意思。“天汉”这个流行词把天和汉配在了一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诗美名,以汉作为王国之号,也就是很美好的名号。

东汉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写过一篇文章叫《汉津赋》,里面吟咏汉水说“夫何大川之浩浩兮,洪流淼以玄清,配名位乎天汉兮,披厚土而载形”这里面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配名位乎天汉兮”是说在名声和地位方面,地上的汉相当于天上的汉,这显示了地汉和天汉相对应的关系。地上的汉水是从西北流向东南的,我们在夏天的晚上观天象,银河也是又西北向东南的,所以这个是一致的。我们可以说,在刘邦那个时候汉诗上合天文之天象,中符人事之“休美”,下应地理之汉中的一个名号。萧何拿“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来劝说刘邦,具有关键的心理安慰作用,所以刘邦得天下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以汉作为了他的帝国的国号。

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汉国号体现了中国名号文化的很多方面。从汉国号的使用时间来看,作为刘邦的王国之号,使用了五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作为统一王朝的帝国的国号使用了201年,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到了公元8年,王莽篡汉,刘家的天下变成了王家的天下,国号也由汉变成了新,但是汉国号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新朝是很短暂的。随后,一脉相承的汉国号就有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重建的汉,再往后又有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再建的汉。这三个汉,为了区别,史书上的叫法分别称为前汉,后汉,季汉,或者西汉,东汉,蜀汉。这是一脉相承的,是祖宗和后代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汉加在一起使用的时间有四个半世纪,四百五十年,所以汉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并且向族称和称谓等方向发展。

汉这个国号对后世的影响有很多很多方面,我们主要谈三点。第一点,汉为后来的许多汉族和非汉族的建国者所沿袭。后来很多建立国家的人国号使用汉,比方说十六国的时候,刘渊,李寿,五代十国的时候,刘知远,王建,刘崇,还有再到后来元朝末年的陈友谅,他们都用汉这个国号。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沿袭汉国号是以姓刘的居多,而理由往往是以刘邦后裔的身份,借以表明他建国的依据。这个现象说了古代国号中间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古代国号是家天下的国号。

第二点,汉成为域外有关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中国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太多,外国人对中国有的是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号来称呼中国,比如称汉,称唐。还有是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名号来称呼中国,比如称中国为中华。再一种情况是,干脆给中国另外取一个名字,比如把中国取名叫塞里斯,叫桃花石。域外以汉称呼汉朝以及汉朝以后的中国,不仅在中亚,西亚地区是这样,在东亚地区,比如说日本称中国为汉土,称中国文字为汉字,在古代就是这样子,这就是域外称谓。

第三点,汉演化为此后直到现今汉族的族称。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汉族的族称有过变化,在之前是叫诸夏或者华夏,这和夏商周中间的夏朝有关系。发展到后来,因为两汉建国400多年,到了魏晋以后,汉这个族称就逐渐取代了诸夏和华夏,比如称汉人,汉子,汉族,汉种等等。诸夏,华夏和汉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只有规模大小的不同,只有先后关系的区别。从魏晋以后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不改,所以说汉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曹操为什么喜欢寡妇?为什么不喜欢未出阁的女子?

全文共 2219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喜欢寡妇,这一点很多人都是认可的,曹操一生中,有记载的妻妾一共有十六位,除了他的原配夫人丁夫人和继配夫人卞夫人之外,妾室还是很多的,而这其中也有不少都是寡妇,因此也就有了曹操喜欢寡妇的说法。这种说法其实放在曹操身上,不能说一定是准确的,曹操做事情,绝不会完全没有任何考虑,即便是他将寡妇收做自己的妾室,必然也有自己的理由,那么究竟曹操这样做是有什么目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本身的爱好

对于曹操来说,他本身就是非常喜欢美人的,古话都有一句“英雄难过美人关”,只要是见到那一些非常有魅力的女人,那么大多数男人都是逃不过她们的手掌心的,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一样的。

三国时候有很多长相非常出众的女人,但是在曹操成为国君之前,很多的女人都已经嫁为人妇,如果曹操想要迎娶这一些女人的话,那么不得不从一些已婚的女性当中入手,即使这一些女性已经结了婚,但是只要是曹操想得到的东西,那么他势必要得到。

并且这也与曹操的身世有关,在曹操很小的时候他就被别人抱养,他的养父还有养祖父都是朝廷当中的人,他从小就会跟着自己的养父进入朝廷当中,在朝廷当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美人,所以从小就见识到了各种美人的曹操,他对于审美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但是那一些美人大多数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像是小乔,还有貂蝉这些大美人,她们都是有自己的夫君的,但是只有这一些角色没人才能够入得了曹操的眼,所以如果想要获得这些美人的话,那么曹操只能够落得喜欢寡妇的名头了。2、安抚民心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史书上面的记载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曹操迎娶的那一些女人的背景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大部分的女人都是在自己的家园被侵略的时候嫁给曹操的,并且这一些女人的身份也是比较尊贵的,在古代的时候,都是非常讲究门当户对的婚配,所以对于这一些身份尊贵的女人,她们的家庭背景肯定很了得。

如果曹操迎取了这一些女人的话,那么曹操就与那一些名望贵族有了联系,这样强大的势力如果能够为曹操所有,那么对于曹操统一天下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曹操之所以会选择迎娶那一些寡妇或者是贵族,都是因为他想要让自己的势力变得更加的强大。

并且对于曹操来说,如果能够赢取那一些女人的话,那么对于自己稳固地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当曹操侵略别人的国家时,往往就会引起别人国家一些势力比较大的女人,如果曹操的手里有着一些女人的话,那么这一些女人背后的势力也不会轻易的攻打曹操,所以引起当地最高长官的遗孀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做法。

例如张济这一位人物,他的大嫂就被曹操给迎娶了,张济的大哥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所以他的大嫂成为了寡妇,曹操在这个时候迎娶了自己的大嫂,张济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所以就归顺到曹操的手下。

所以说如果曹操想要让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采取手段安抚民心,让那一些民众都向着自己,这样的话对于曹操治理国家是非常有帮助的。3、恋母情结

虽然说曹操的一生都是非常辉煌的,但是他小时候的生活却是非常坎坷的,他自幼就被别人包养过去,根本就没有和自己的母亲接触过,曹操是一个非常缺乏母爱的人,他小的时候经常跟着自己的养父和养祖父一起,从来没有体会过母爱,所以曹操很有可能就是一位具有恋母情结的人。

这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曹操那么喜欢那一些寡妇了,因为那一些寡妇大多数都是生过孩子的人,生过孩子的寡妇肯定身上都是具有母性的光辉的,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他对于这一种母性的光辉抗拒不了,所以才会特别的喜欢那一些寡妇。

对于曹操来说,那一些成熟有韵味的女人就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因为那些女人更加具有母亲的感觉,特别是那一种已经嫁为人妇的女人,她们的身上就会散发着母性的光辉,所以曹操看到那一些女人的时候,他就有种想要把她们占为己有的冲动,以此来弥补自己缺乏的母爱。4、平衡关系

并且曹操非常懂得怎样平衡好各种势力的权利,对于曹操来说,他虽然占据着最高的统治地位,但是底下的很多势力权力都是非常大的,如果这一些势力全部联合起来谋反的话,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他一般都会迎娶那一些贵族势力当中的遗孀,如果那一些贵族势力当中的遗孀跟自己有关系的话,那么那一些贵族势力就不会起谋反的心理,这也是曹操治理国家的手段,也是曹操为了平衡贵族势力的方法。

虽然说曹操是非常喜欢寡妇的,但是他对于自己的正宫夫人却是非常宠爱的,据史书的记载,曹操的正宫夫人没有生育的功能,即使是这样,但是曹操对于自己的正宫夫人却是一如既往的宠爱,即使曹操在生命的最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正室,说明曹操也是一个用情很深的人。

毕竟对于古代的一些国君,只要他们拥有了新的美人的话,那么他们立马就会把自己的正室都给忘掉,甚至连正室死的时候都不会表现出多大的伤心。但是曹操与那一些人却是不一样的,他对于自己的正室妻子非常的重视,于是他引起了那么多妾室,但是对于自己的正宫还是非常尊重的。5、结语

对于曹操非常喜欢寡妇的这一种说法,其实是因为曹操统一天下需要很多的手段,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才会让曹操想要迎娶那一些寡妇,因为只有曹操这样做之后,才能够让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加的稳固,亦或是他想要弥补小时候缺失的母爱,至于到底是哪一种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除开曹操喜欢寡妇这一点之外,不得不说曹操真的是一位非常会治理国家的国君,他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只要他想到一些正确的策略,那么他就会马上执行,绝对不会被其他的事情牵绊,这也是曹操能够治理好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曹操为什么杀高顺不杀张辽?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张辽和高顺其实这两个人还是蛮有争议的,也有的人经常拿这两个人来比较,但是也没有说出来到底谁厉害一点的,但是我们不妨从曹操这个方面来说这个问题,曹操是做出了选择的,那就是曹操选择了杀高顺,但是没有杀张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没有什么太过肯定的答案,只能推测来说吧,一句话概括,高顺有三姓家奴的潜质和吕布有一拼,但曹操偏不喜欢这种顺毛驴,随便谁给根胡萝卜就走了,用着不放心!要知道,在正史里高顺可是胖揍过夏侯惇的,这要是叛变了,后果忒严重。

原因一、高顺地位、才能都比张辽稍稍高那么一点点,但却杀他留下张辽。张辽和高顺都是吕布手下的大将,但高顺的可是统领着陷阵营,绝对是吕布旗下最精锐的部队,这种部队对于吕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交给高顺统领,证明相对军事才能来说,吕布还是更相信高顺一些。可却把高顺杀了,证明高顺身上有不可取的地方。

原因二、据史料,高顺面对曹操只是默然不语,既不配合,也不乖张,态度很暧昧呦······这就是货与帝王家的前兆。更像是一种示弱,一种对时机的等待,估计曹操也就一句话的事情,高顺就能投降。但最终曹操还是杀掉了高顺,恰恰是因为高顺的暧昧态度,曹操那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什么态势么,这种人他不想要而已。

至于高顺忠心之说,不足为据,关羽更忠心,一旦放虎归山副作用更大,曹操不也没杀么。曹操是极其爱才的,如果高顺能用,费尽口舌曹操也会把他的小命留下的,不会大怒直接砍了。

也有人猜测曹操是否当初被打的太惨了而泄愤呢,泄愤就两个一起杀了,为啥还杀一个留一个,为啥不杀了张辽留高顺呢。

杀高顺能平息军中怒气,杀张辽就不能平息军中怒气了。不能那么小看张辽吧,张辽听了这种说法差不多是要被气疯的,太不把他当回事了,连被人泄愤的功能都木有,存在感忒低了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曹志和曹操什么关系 曹志生平简介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曹植的后代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可能是因为曹植文采太出众所致。那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人物曹志,他就是曹植庶次子,曹操的孙子。曹志和曹植很像,从小就爱好读书,且有宏大抱负,骑马射箭也不在话下。不过曹植毕竟输了嗣子之争,所以他儿子想出头并不容易,等司马家篡位后,曹志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据说司马炎十分看重曹志,但曹志最后却被免官,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1、济北王

此人名叫曹志,字允恭,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他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陈思王曹植!据史书记载,曹志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幼喜欢读书,少年时就以才学、品行闻名天下,另外他“夷简有大度,兼善骑射”,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可是,当时曹魏推行限制宗室的政策,曹志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

曹植非常欣赏曹志,曾经说过:“此保家主也”,并且将其立为后嗣。232年,曹植病死,曹志承袭了爵位,被改封为济北王。260年,魏主曹髦被杀,司马炎奉命前往邺城,迎接常道乡公曹奂做皇帝。曹志夜间拜访司马炎,两人一见如故,从晚上一直聊到白天,“帝(指司马炎)与语,自暮达旦,甚奇之”。2、鄄城县公

六年后,司马炎称帝,但他并没有杀戮曹魏的宗室,只是按照惯例,将他们的爵位降低,同时还予以任用。曹志的爵位也被降低一级,成为鄄城县公。在曹魏统治时期,曹丕、曹叡父子推行限制宗室的政策,那些宗室成员基本上就是政治囚徒,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即使那些有才能的人,也无法出来做官。

司马炎在称帝之初,就下发诏书,表示要任用曹魏宗室中的贤才,他第一个任用的就是曹志,“前济北王曹志履德清纯,才高行洁,好古博物,为魏宗英,朕甚嘉之,其以志为乐平太守”。但曹志毕竟是曹操的孙子,为了避嫌,他“不以政事为意,昼则游猎,夜诵《诗》《书》,以声色自娱”。3、得罪皇帝

后来,晋武帝再次下诏,“鄄城公曹志,笃行履素,达学通识,宜在儒林,以弘胄子之教,其以志为散骑常侍、国子博士”,将曹志调到了自己身边,担任皇帝的侍从官。虽然司马炎非常欣赏曹志,但曹志并非佞臣,结果他因上书直言,得罪了晋武帝。事情与齐王司马攸有关,当时司马炎打算将司马攸赶到封国去。

看到司马攸,曹志想到自己的父亲曹植,叹息道:“安有如此之才,如此之亲,不得树本助化,而远出海隅?晋朝之隆,其殆乎哉!”于是曹志上书劝谏。曹志的堂弟看过奏折后说到:“兄议甚切,百年之后必书晋史,目下将见责邪。”晋武帝果然大怒,“曹志尚不明吾心,况四海乎!”于是,有关部门逮捕了曹志等人。4、西晋忠臣

不过,司马炎还算不错,只是免去了曹志的官职,“以公还第”,其他人则被治罪。没过多久,司马炎又恢复了曹志散骑常侍的职务。之后,曹志的母亲去世,在守丧期间,他“居丧过礼,因此笃病,喜怒失常”。288年,曹志病死,被谥为定。

曹志虽然是曹植的儿子,曹魏的宗室,但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西晋忠臣的身份。在曹魏期间,曹志和父亲一样,过得很憋屈,有话不敢说。改朝换代后,曹志却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怕得罪皇帝。两百多年后,梁武帝萧衍就说过:“曹志,魏武帝之孙,为晋忠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曹操的文韬武略水平究竟有多高?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都说曹操才能出众,生逢乱世成了枭雄,若能生在太平年代,那一定是一个治国能人。他也一直是三国时期人物中人们的争论比较大的人物,对于他的功绩和过失,人们总是争讨不休,持各种观点的人都有。那么,既然说曹操文韬武略水平出众,那么他的水平究竟高到何种地步,才能引得这么多的讨论呢?

二十五史中的官渡之战,记载了一个远见卓识,智谋过人的曹操,实非刘备、袁绍所能比拟。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就对袁绍做过深入的分析,他说袁绍有野心但无才智;外表凶猛但内心懦弱;对人嫉妒刻薄而威信不高;士兵众多却没有布防调配的能力。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二者开战之前,曹操就已经赢了一半。

曹操在刘备参与造反的计划暴露后,决定亲自带领军队攻打刘备,将领们都劝他放弃这个计划,因为他们担心袁绍乘虚而入,造成大祸。曹操则认为袁绍反应迟钝,发现问题不能当机立断,而且刚愎自用,不足为患。而刘备人中豪杰,必须趁他立脚不稳,将其歼灭,以免后患无穷。在曹操的进攻下,刘备仓惶逃跑,家眷被俘,二弟关羽投降,损失惨重。在这段时间,袁绍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行动,可以说,袁绍失去一个绝好的消灭曹操的机会。

二月,袁绍派颜良率大军进攻曹操,当时两军人数对比是10:1,曹操处于绝对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荀攸献计,让部分曹军假装渡河攻击袁绍后方,分散袁绍兵力,然后集中兵力突然袭击颜良主营,一举击溃袁军,同时斩杀河北明将颜良,威震海内。袁绍派文丑追赶,人数也远胜于曹军,这时曹操当机立断,将运送粮草的车队四处驱赶,袁军看到这么多战利品,纷纷争夺,曹军即时出击,又一次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并杀了袁绍另一名大将文丑。这一战,曹操赢得非常漂亮,先是用诈分散袁军,然后集中兵力歼灭其主力;而后以粮草和马匹为诱饵,同样分散袁军,然后集中歼灭之,显示出曹操高超的指挥艺术,也验证了军事家拿破仑的一个观点,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是战争的终极目标。

曹操在官渡之战彻底战胜袁绍后,从搜出的很多来往书信中,他看到不少许都的和自己军队里的人和袁绍相互来往的书信,他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毁,不再追究。这种策略非常高明,其一,当时大战初定,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军心,如果根据书信一一查处,势必弄得人心惶惶。其二,如果不予追究,不仅可以让私通袁绍的人感激涕零,以死相报;而且可以留下宽宏大量的美名,收买人心,广纳人才。由此看来,曹操不愧是雄才大略,非一般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曹操不立曹植当太子的真相是什么?杨修帮了曹植倒忙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立储也是引来曹丕和曹植两兄弟相争,按照惯例都是立长,但是曹操非常喜欢曹植的才华,就连曹丕都认为曹操会把太子位交给自己的弟弟。但是曹丕之后做了几件惹怒曹操的事情,而且曹操身边的大臣也认为应该立长,所以最后还是曹丕顺利当上这个太子位,辅佐曹植的杨修还帮了几次倒忙。只能说曹植的性格还是有点太无拘无束了。

在曹操的20多个子女中,最杰出的两个可以说就是曹丕和曹植两人。他们都是卞夫人所生,曹丕是汉灵帝中平四年所生,曹植是献帝初平二年生,两人只差四岁。他们的母亲是艺妓出身,也不是曹操的长室,曹操的长室是丁丈夫,在前面的文章中老兵已经介绍过了。

这卞夫人虽然出身不是很好,但却性情和顺,知书达理识大体,所以曹丕和曹植都得到了良好的母教,但是在天赋上,网友们一直觉得是曹植的才华胜过曹丕。当时曹丕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小时候曹丕就比曹植努力,他觉得自己的文采不如弟弟,就更加注重骑射和武术的练习。

在曹丕所著的《典论》一书中讲了自己的经历。他说自己五岁的时候就学射箭,六岁学骑术,八岁能在马上弯弓射物。所以曹操每次出征打仗都要带上曹丕。

曹植因为才华横溢,天性率真,不好虚饰。他能跟曹丕争宠的就是自己才思敏捷这方面。据说曹植15岁的时候就已经很厉害了,他下笔不假思索,曹操看到他的文章,曾怀疑是叫别人代笔的。见父亲不相信自己,曹植跪伏在地上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何用人肋,父亲可以出题当面一试。

当时,曹操在邺城的铜雀台刚刚落成,曹操就带了文武百官去参加庆典,曹操让每个人写几首诗,曹植提笔很快就写成了赞铜雀台之诗,曹操读后很是震惊,于是便有考虑立曹植为接班人。

曹操打算培养曹植,便经常召曹植一起商量国家大事,也把一些政事交给曹植来处理,谁知道曹植在处理政事的时候也让曹操感到非常意外,早上交给他,中午就办好了。曹操一边高兴,一边又产生了怀疑,便派人去查,最终才知道这原来是杨修在背后捣的鬼。

杨修有鬼才之称,他也是曹植的朋友,他非常希望能让曹植成为太子,所以就暗中助曹植,谁知道好心帮倒忙,通过这件事曹操对曹植打了个问号。

而曹操最终决定放弃曹植很可能是因为另外一件事,在曹植23岁的时候,曹操出征孙权,他受命留守,这个责任以前一直都是曹丕担任的,所以曹操这算是给了曹植最后的机会。只是那曹植表现得并不很好,天天只知道在喝酒作诗。又一次,曹植喝醉了酒,在邺城魏王宫的御道上飙车,当然他飙的是马车,这可犯了大禁。曹植公子哥的作风终于惹怒了曹操。

后来曹操立了曹丕为太子,又除掉了杨修,甚至连曹植的妻子崔氏都被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于和伟演过的三国人物盘点,除曹操刘备之外还有这些!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之前的热播剧《军师联盟》,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曹操的扮演者于和伟,小编我一直认为剧中曹操死后和死前是两部戏,老戏骨不愧为老戏骨,演技真的炸裂,把曹操那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霸气演绎的淋漓尽致。不过这可不是于和伟先生第一次演三国类型的剧了,之前的《新三国》就饰演了里面的刘备刘皇叔,可是你可知道在更早之前,他还演过哪些三国里的角色?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一开始看《军师联盟》确实想看看吴秀波和李晨的演绎,但是于和伟确实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因为曹操这个角色,实在太难演了。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角色是脸谱化的,那一定是曹操。

从“宁叫我负天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大恶、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奸,再到京剧脸谱,以大大的白脸对他盖棺定论。曹操在人民心中,就是奸臣的代名词。

然而曹操确实是这样的吗?如果是大奸大恶,又怎能吟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细腻情深。

于和伟演过的三国人物都有谁?

最近大热的《军师联盟》中,饰演曹操的于和伟圈粉无数。其实在2010年,新版电视剧《三国》中,于和伟已经饰演过刘备。

于和伟在饰演曹操之前,不但曾经出演过刘备,还曾经饰演过曹操麾下谋士荀彧,以及吴国的鲁肃……

有人说,迄今为止,无论是影视圈还是戏剧圈,同时演过刘备和曹操的演员前无古人。还有人戏称,如果再演个孙权,于和伟就将实现“一个人的三国”。

不仅如此……接下来,于和伟还极有可能要出演周瑜……果然是承包了三国的男人啊!

于和伟是怎样的演员?

于和伟拍戏特别认真和钻研,对艺术一丝不苟。而且演技精湛。于和伟小鼻子小眼睛的,却让人有种很信任的感觉。

于和伟饰演的刘备,演出了他的特点,他有稳重的一面,有一代君王的英姿,而面对国家的危难,他有睿智的一面,我不认可他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种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