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下语文四字词语(经典20篇)

浏览

5895

文章

430

篇1:语文高级词语解释不求甚解等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不求甚解发音bùqiúshènjiě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示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

班门弄斧发音bānménnòngfǔ释义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示例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词语运用练习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从唐诗到楚辞再到“新古典主义”,真可谓孜孜不倦。

B.做大事者当有决断,切不可前瞻后顾,否则容易错失良机。

C.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艰深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一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D.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往往高扬英雄主义的浪漫气息,孤胆英雄深入险境却总能绝处逢生。

【答案】C【解析】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109.【2018江西省中考】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2.D

【解析】D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和前面“经过几轮艰难谈判”矛盾。故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一词多义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57.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哀鸿遍野等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重点词语解释焉字语气词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

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例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

(1)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2)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3)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进阶词语解释穷山恶水等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42.A.穷山恶水[qióngshānèshuǐ]

解释】: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B.满城风雨[mǎnchéngfēngyǔ]

[解释]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C.津津乐道[jīnjīnlèdào]

[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D.力透纸背[lìtòuzhǐbèi]

[解释]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J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居高临下(jūgāolínxià):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举世闻名(jǔshìwénmíng):举:全。全国或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声很大。

举一反三(jǔyīfǎnsān):反:类推,推论。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可歌可泣:可:值得。泣:流泪。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刻舟求剑(kèzhōuqiújiàn):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反义否定法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的方法很多,下面是我从教多年探寻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常见的解释词语的方法:

反义否定

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如: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抓关键词

一个词语中,常常有一、两个关键性的或疑难的字,只要理解好这一两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例如:“热泪盈眶”,较难理解的是“盈”字,从字典上查出“盈”是“充满”的意思,就可以知道“热泪盈眶”的意思是“激动得泪水充满了眼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敲边鼓等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良莠不齐liángyǒubùqí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人。

安之若素ānzhīruòsù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从善如流cóngshànrúliú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比喻迅速。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别人说话;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暗带些许贬义)她不失时机地为他敲边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词语运用练习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B.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D.《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从中看到了缔造者的匠心。

【答案】B【解析】“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和句中“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不相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重点词语解释断壁残垣等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34、断壁残垣:壁,围墙。垣,墙。形容建筑物倒塌残废的现象。

35、风调雨顺:调,调和。顺,适合、需要。指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

36、峰回路转:回,曲折环绕。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37、赴汤蹈火:赴,走向。汤,沸水。蹈,踩。即便是滚烫的水、炙热的火,也敢投入踩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38、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39、高瞻远瞩:站在高的地方看得远。形容眼光远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7)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因小失大

(38)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39)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40)且睡了,却理会却:且。

(41)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兀自:尚且,还。

(42)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逞辩:卖弄口舌。

(43)也合依我劝一劝:合: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进阶词语解释如履薄冰等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48.A.如履薄冰[rúlǚbóbīng]

[解释]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B.三缄其口[sānjiānqíkǒu]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C.宁缺毋滥[nìngquēwúlàn]

[解释]宁:宁愿;毋: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D.五风十雨[wǔfēngshíyǔ]

[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E.屡试不爽[lǚshìbùshuǎng]

[解释]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52.【2018吉林省】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因为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①一坐几省闻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②一路上我设想猜测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③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

(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其中的“____”改为“____。

5.(1)因为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117.【2018天津市中考】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

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

2.A[解析]困境和困难的区别:困境是被一个险恶的环境包围着困住着。困难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难判断难选泽的甚至是无法判断不知所措的事情。所以困境是针对人,事,物等被困围进入窘境状态。而难题是针对无法选择不是如何处理的人,事,物等。“身处”的应该是“困境”而非“困难”。启迪和启发的区别:1、启发是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启迪是开导,启发。2、启迪不针对具体,启发针对具体。3、启发较为通俗,启迪则比较正规。4、一般的场合、小的方面、较浅的知识理论,用“启发”。而正规的场合、大的方面、较深的知识理论,用“启迪”。“智慧”应该用启迪。抚慰和抚恤的区别:抚慰指抚恤、安慰。是帮助别人从错误、忧虑中醒悟过来。抚恤指安抚体恤。指:在战争中牺牲以及因公牺牲和导致病故的人员,对其家属支付给一定数额的抚恤金,对其致伤致残的人员,按期付给一定数额的伤残抚恤金。同时,对伤残人员和家属给以精神上的安抚。对人的“心灵”应该用“抚慰”。综上所述,答案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高级词语解释金榜题名等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金榜题名发音jīnbǎngtímíng释义指科举得中。出处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示例旬月之间,~,已登三甲进士。(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一叶知秋发音yīyèzhīqiū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常用词语解释风起云涌等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471、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雷电交加。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472、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474、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原诗字面的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地帽子。意思是让人们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避免嫌疑。而瓜田李下就是指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475、高山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重点词语解释千姿百态等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98、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99、牵强附会:牵,关连,带累。强,勉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把没有关系的事说成有关系。勉强把不相关联或关系很远的事物牵拉在一起。

100、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100、前车之鉴: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101、巧妙绝伦: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物体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 作助词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