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战德国进攻苏联的原因通用20篇

浏览

511

文章

25

篇1:二战时期德军进攻战术是怎样的?德国士兵是如何打仗的?

全文共 2217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多西方国家所拍摄的二战题材的“神剧”当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画面,那就是一群德国步兵傻乎乎的就这么冲了过来,然后电影中正义的主角突然就开火了,然后就是成排成排的德军在枪林弹雨中死去。这种剧情最能体现出“主角光环”的重要性,观众们看的也是十分的过瘾。

哪怕是被观众高呼“最真实”的神作《兄弟连》,为了宣扬正义,其实也对德军的战斗力进行了“艺术加工”。二战期间的德国步兵如果真的像影视剧里拍的那样缺乏战斗素养,岂又能够纵横欧洲大陆没有对手呢?

今天我们从二战德国步兵的基本战术单位——步兵班的进攻战术,来看看德国陆军的战斗素养到底如何。武装到牙齿的德军步兵班

进入热兵器时代后,随着科技进步、武器更新,步兵的战术也随之在不停地调整。但步兵的基础战术单位一直没有变,那就是步兵班。以下是1941年的德军10人制步兵班的编制和装备:

班长:MP40冲锋枪、6个弹匣备弹192发、望远镜、铁丝网钳子和哨子。

机枪正射手:MG34机枪、1个弹鼓、手枪、工具袋、手电筒。

机枪副射手:备用枪管、1个弹药箱、4条弹链、手枪、工兵铲、太阳镜。

机枪弹药手:备用枪管、2个弹药箱、毛瑟Kar98K步枪、工兵铲。

6名步枪手(军衔最高或资历最深的为副班长):毛瑟Kar98K步枪、2个子弹袋共90发子弹、工兵铲、手榴弹、机枪弹链、炸药包、机枪三脚架。步兵班进攻战术

在二战前,德军还把步兵班分成两部分:机枪组和步枪组,两组之间的协调还比较差。随着MG34机枪和MP38冲锋枪装备量越来越大,密切协同越来越重要,于是德军随之取消了机枪和步枪的分组。步兵班变成了一个紧密的战斗单位,实施长时间的火力交战不是步枪手承担的任务,如何发挥机枪的最大火力,才是步兵班进攻战术的关键。进入进攻阵位

按照班长、机枪组、步枪兵、副班长这一顺序,以密集单线队形快速机动到接敌区域。向前机动时,所有士兵必须装上刺刀,子弹上膛,打开保险,做好随时接敌的准备。

到达接敌区域后迅速展开链式疏开队形:机枪手安置好机枪,在班长的指示下进行射击。机枪副射手位于机枪左侧或侧后,尽量实施隐蔽,随时准备接替机枪手。步枪手移动到轻机枪的两侧(除非受地形限制只能移动到一侧),整个步兵班形成一个以机枪为战斗队形中心的不规则链状,单兵间距通常为5步。全班队形展开后,才可以对敌军发起攻击。向敌人阵地突击

步兵班发起进攻时,一般采取跃进或者匍匐前进的战术动作。

在战场上,除非是敌方火力中断,才采用全班跃进冲击,否则都是采用分组交替掩护跃进。班长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指定1个突击小组先跃进,其余各组实施火力掩护。突击小组到位后占领有利射击位置,掩护下个小组跃进,以此类推交替掩护。当步兵班靠近敌方阵地后,改为短距离跃进和匍匐前进相结合。

当步兵班被敌人机枪火力压制时,步兵应卧倒隐蔽,班长引导本班机枪火力压制敌人火力。机枪压制无效时,班长才会指挥离敌人最近的突击组,用步枪压制敌人火力点。

整个步兵班距敌人阵地30-50米时,步枪手开始投掷手榴弹。这个时候,班长必须协调好手榴弹投掷、机枪掩护和步枪手突击三者之间的协同,组织全班人员利用手榴弹的瞬间杀伤效果,突入敌人阵地。

德军投掷手榴弹的具体动作是:首先将步枪交到左手,右手取出手榴弹放置在左手,而后右手小拇指紧扣在手榴弹导火索圆环上,再由右手紧握手榴弹木柄。接到班长“投掷手榴弹”的命令后向敌人阵地投掷手榴弹。手榴弹飞出去的时候,右手小拇指扣着的导火索也同时激发。突入敌人阵地

突入敌人阵地时,机枪手会冲在战斗队形的最前面,左手端着机枪两脚架,一边突入一边持续射击。遭到敌人火力压制或者需要发扬我方火力时,会迅速卧倒射击。步枪手在机枪两侧,斜握步枪成刺杀姿势突入阵地,用枪械、刺刀、枪托、甚至工兵铲同敌人搏斗。

待夺取敌人前沿阵地后,步兵班要迅速调整战斗队形。此时班长会派出一名步枪手在全班前方30-40米的位置打头阵,而班长和机枪依然在全班战斗队形的中心,便于发扬火力和班长指挥,向纵深进攻。德军步兵班进攻的核心:班长和机枪。

班长是步兵班里的指挥核心,他不仅要对全班战斗人员发出指令,协调全班战术动作,还负责指挥机枪的火力方向。因此全班的战斗力不但取决于士兵们的训练水平和战斗意志,更重要的是班长的战术素养和指挥水平。班长要在战斗中保持高昂的攻击性,即使没有上级的命令,班长也应该利用每一个有利的战机,指挥全班力争突破敌人阵地。

二战前,德军一直使用的是战前官方《步兵训练大纲》。战争进行中,德军虽然对大纲进行了两次改版,但是部分内容还是有些落伍。大多数德军班长都会购买一些商业书籍来学习,例如《战士手册》、《军队服役指南》、《突击小队》等等。这些半官方性质的书籍,都是由军校教官或者有实战经验的军官编写,书中知识都是根据实战而来,理论少,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而且涉及到了战场上的方方面面,犹如老兵言传身教。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到了战场上就会发挥关键作用。

机枪是步兵班里的火力核心,全班都为机枪携带弹药,战斗时更要以机枪为战斗队形中心。对于步枪火力来说,MG34和MG42机枪简直就是“生命收割机”,盟军士兵宁可冒着德军的炮火前进,也不愿意顶着机枪火力冲锋。正义必胜

从上面德军步兵班进攻战术中,可以看出当年反法西斯战争的残酷。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轴心国,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虽然胜利来之不易,不像“神剧”里那么轻松写意。但是正义永远战胜邪恶,这是永远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二战德国为何不发展航母?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2547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袭击了美国珍珠港之后,切斯特·威廉·尼米茨便成为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对于这个任命,他那不太懂事的媳妇曾对尼米茨“高升祝贺”。当然尼米茨心里肯定是很不爽的,毕竟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光杆司令!

但其实,老尼的话也不全对,毕竟,这场突袭行动中,三大主力航母(“萨拉托加”号、“企业”号以及“列克星敦”号)都“完美”躲开了一劫。

而事实上,二战期间,美国人拥有的航母总数就有147艘,其中只有4艘被击沉。

说到此,其他国家的航母又有多少呢?英国96艘,日本25艘,德国1艘(在建)。

嘿,看这组数据,美国真是不可否认的一家独大,比英国、日本、德国加一起都多。

问题来了:以德国的军工水平,为啥不发展航母呢?如果德国大力发展了航母,是不是会改变欧洲局势?一、“狼群战术”的成功

说到此,就不得不说“狼群战术”的成功了。它的创始人是卡尔·冯·邓尼茨,除了德军海军一把手之外,他还有俩非常牛掰的荣誉称号:

德军三大名将之一,以及希特勒死后的德国总统。

早在一战时期,他就担任过U形艇的艇长,曾经击沉了五艘敌军运输船,获得铁十字勋章。

正是一战中的这个成功经验,老邓从此在潜艇战法上一路狂奔,马不停蹄,在二战时升级开发出了“狼群战术”。

正是这套战术,在大西洋给盟军运输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几乎封锁了大西洋海运。

既然价格相对低廉的潜艇,就可以产生这么大的作用,那还要航母干啥?而且德军的主战场在欧洲,并没有特别强烈的远洋需求。二、“俾斯麦号”战列舰出击

而除了“狼群战术”的成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教训”,那就是俾斯麦号战列舰命运的影响。

首先解释一下战列舰:听名字就知道,这宝贝的主要作用就是战斗!

通俗点说,就是海战中的坦克,特点是吨位大、装甲厚、火力猛,抗揍又能打,但缺点则是机动性差一点。

与之相对应的是机动性强,但不抗揍的巡洋舰。

曾经我们北洋海军的定远号、镇远号,就属于战列舰序列,致远号、经远号则属于巡洋舰序列。

而德国品质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则是二战时期战列舰中的骄傲,但这份骄傲,却是昙花一现,辉煌却又短暂!

1939年2月,俾斯麦号战列舰下水,这艘战舰被赋以“铁血宰相”之名,足见日耳曼人对它寄予的厚望。

它设计了前后各两座的背负式炮塔、经典的双连装式主炮、破浪型舰首、堡垒式舰桥,这一切让俾斯麦号看上去颀长、坚毅,这种外形一如当时冷血无情的德军士兵。

除了“卖相”好看,更恐怖的是它的战力:俾斯麦号不仅有着42000万吨排水量,8门15英寸炮的强火力,同是还有31节的航速。

这么说吧,它的排水量,比同时代的很多航母都大,它的火力,也优于同时代的战列舰,它的速度,则接近于巡洋舰。

而它的天生使命,就是杀戮和破坏。

1941年5月,“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 巡洋舰,开始了它们的大西洋之旅。

它们此次的任务,就是突破英国海军的大西洋封锁,从而切断英国人的海外运输线。

侦测到战力超强的“俾斯麦”号出动,英国人再也无法淡定,可是手里能拿出来的牌实在不多,无奈之下,派出了老奶奶“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愣头青“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说胡德号老,真是一点都不冤枉,它是1916年的产物,本是为一战服务,可是1920年下水的时候,一战已经结束;

而等到1941年,它已经二十多岁,很多设备已经老化,胡德号处于退役的边缘,而且它的很多装备已经落后于时代。

而威尔士亲王号则很年轻,1941年3月才算完工,5月时,很多设备还处于调试状态,还是个绝对的“新兵蛋子”,但它首战的敌人就是强大的俾斯麦号。

英国海军司令部派出一老一弱俩“残兵”,也是没办法,家底实在不多了。

5月24日早晨6点,英国胡德号、威尔士亲王号与德国俾斯麦号、欧根亲王号在丹麦海峡狭路相逢。

作为巡洋舰的欧根亲王号首先出现英国人的视野,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却误以为这就是俾斯麦号,对着欧根亲王号就是一顿猛攻,弹药像不要钱一样洒向了欧根亲王号。

可神奇的是,这些炮弹居然没有一颗命中欧根亲王号,而速度稍慢的俾斯麦号,此时已经调整到了最佳战斗状态——横向位,船上8门火炮全部对准了老奶奶胡德号。

而胡德号的位置并不好——只有2门火炮可以还击。

结果可想而知:仅仅8分钟后,胡德号就被击中弹药库,舰身断成两截,“老奶奶”彻底下岗,舰上1418人遇难,仅3人幸存。当然,俾斯麦号也被击伤。

俾斯麦号一战成名,如果它没有受伤,那么突破英国人大西洋防线的战略任务,就很可能实现。

但它在茫茫大洋的行踪,也从此被盟军锁定,英国海军开始调动全部力量,猎杀俾斯麦号。

先是派出诺福克号与萨福克号巡洋舰追击,之后连受伤返航的威尔士亲王号也重新投入战场参与追击。

再之后,英国海军不断投入力量,总计8艘战斗巡洋舰、2艘航空母舰、14艘巡洋舰与27艘鱼雷快艇驱逐舰一起加入了追击,很明显,英国人不惜代价,一定要干掉俾斯麦号。

俾斯麦号此时正在返航,可惜,由于伤势影响,俾斯麦号的航速降低到了28节,这个速度注定了它很难摆脱追踪。

舰队指挥官吕特晏斯上将命令机动性更好的欧根亲王号脱离舰队北上,而由俾斯麦号独立应对追兵。

虽然追兵阵容强大,可是得益于俾斯麦号强大的火力和超厚的装甲,双方舰队一度形成互射态势。

俾斯麦号且占且退,距离法国的圣纳泽尔已经不足700英里,而这场海洋追击战已经进行了50个小时,吕特晏斯相信俾斯麦号一定能逃出生天。

可惜,两颗鱼雷改变了事态的走向:其中一颗卡死了方向舵,这让战舰无法变向。

眼见无法逃生,吕特晏斯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船舰失去控制,我们将战至最后一弹。

此后,俾斯麦号彻底成了盟军的靶子。5月27日上午10:39,俾斯麦号缓缓沉没。

从5月24日到5月27日,七十多个小时的追击,英国海军动用了50%的力量,终于成功猎杀了俾斯麦号。三、后续影响

此战中,吕特晏斯的表现既聪明又失败。

从战术层面看,他的战法无可指责,可是他却不懂无线电静默准则,导致俾斯麦号屡被发现、锁定,并最终饮恨大西洋。

最强战舰俾斯麦号的损失,让希特勒大失所望,外加邓尼茨“狼群战术”以小博大的成功,德军从此基本放弃了海面军备的计划。

甚至于,连在建的航空母舰,德国人也无限期的放慢了脚步。

本来德国的“齐伯林伯爵”号航母已经完工95%,可却从此成了吉祥物一样的存在,在二战中毫无建树,最后成了苏联的战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

全文共 5357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为首的战争。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吧!

德国的两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帝国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建立了纳粹德国。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打击下,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入侵,后协同苏军迅速占领波兰全境,英国及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随着战争进行,德国及其盟国迅速控制欧洲大陆及北非,但迫使英国投降或停战的计划未能成功。1939~1940年,通过发动闪电战,迅速占领了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对英国发动了空袭。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入侵苏联。德国于1942年6月28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遭受失败而由东线战场撤退,又陷入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国的盟国意大利于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国须防御意大利战线。诺曼底战役后增加了西线战场,同盟国军队进一步进入德国领土。

1945年4月25日的柏林战役中苏军攻入柏林城,4月30日苏军完全占领柏林城区,当天下午希特勒自杀,柏林防区司令打算向苏军统帅做出有条件的投降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拒绝,5月2日在多次交涉无果下柏林守卫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第一次大战遗留下一些无法和平解决的所谓对德国的不公平条约和待遇,作为第一次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的很多利益被其他强国瓜分,同样只能是通过战争来索回失去的利益。

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问题,法西斯就是在经济危机中上台的,但不是经济的发展,正好相反,当时德国国内经济正在走向崩溃,通过战争手段进行经济掠夺是最佳方式。这种经济掠夺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被某国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

1929年10月2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这场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是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中国沈阳,其后全面吞并中国东北,为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征兵制,公开挑战《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后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入第三帝国,捷克其余地区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诺门罕战役,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交战。战役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惨败而告终。此战后,日本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人性弱点——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探析

读了艾米尔.路德维希的《德国人》,让笔者了解到导致二战爆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德国人所特有的性格。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性格,德国人亦不例外。众所周知,德国一个性格多元化的民族。服从而不缺少浪漫,残酷中又带有温柔。就是这样的性格,一次次引爆了世界大战。德国人的这种性格为什么能够导致二战的爆发,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关系:

1.服从性

在世人的眼中,德国人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其实这就是德国人所标榜的服从性。德国人是一向崇拜和服从权威的,这起源于古时条顿人作战时养成的习惯。奥托.冯.俾斯麦就不无得意地称赞普鲁士的这种“美德”-“荣誉、忠诚、顺从和勇敢贯穿于从军官到年轻新兵的整个队伍”。

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说到:“由于好战的传统和严格的训练,服从性已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可见,从军队到人民,“服从”已成为德国人的主要性格之一,这也是条顿人所特有的性格。这种性格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因为“服从,责任感,朴素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保证了德国人能迅速的发展工业和进行战争。”德国人的绝对服从,包括下级对上级、人民对领袖的顶礼膜拜使得希特勒能够利用这种性格迅速发动战争。

还有英法在二战前对德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为什么不仅未能阻止德国发动战争,反而导致二战的加快爆发?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德国人的性格所致。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指出,“德国习惯于服从,他们甚至对征服者的冷酷无情,严厉苛刻也感到钦佩。

德国人具有神经质的性格,他们往往屈服于对手的威胁,而对对手所采取的和解态度,却认为这是软弱和胆怯的表现。那种认为如果采取温和的和平方式可以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传奇式说法,只能出于从来没有研究过德国人性格的人之口。紧跟在温和的和平之后,而没有全面裁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提前十年爆发。”因而一战后英法等国对德国采取温和措施加上德国人的欺软怕硬性格,导致二战的爆发。

2.不安全感

德国人的另一个性格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在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前,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有三百多个小国组成。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容易导致外来入侵。因此统一之前的德国一直是邻近大国侵略的对象。这样就容易引起德国人内心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德国人,即使是统一后亦不例外。德国人的这种不安全感使他们心胸狭窄,妒忌心和报复心重非常严重,尤其表现在对待犹太人方面。因为犹太人往往与金钱利益相联系。德国的犹太人多数是金融家、银行家或高利贷者,这引起了德国雅利安人的嫉妒心理和内心不安全感,他们想通过兽性屠杀来毁灭德国犹太种族。

某个编年史家曾指出:“犹太人的才干是自己致死的原因。”但归根结蒂这是德国人的兽性表现。路德维希针对这种现象一针见血的指出:“德国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这是使德国人无法享受生活,享受和谐的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德国人的行为有时表现为兽性,有时表现为奴性。”因而这种不安全感在希特勒身上得以体现,由此找到了发动二战的借口,即利用“民族主义”发动战争,挑战世界,达到主宰世界的目的。

3.自卑感和恐惧感

德国人内心的这种不安全感,归根结底是由对现实的自卑感和恐惧感而引起的,同时反过来它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安全感和恐惧感。路德维希说过:“他们一直担心被人看不起。这种恐惧和自卑感驱使他们不断行动…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为了物质的目的;德国人并不因为生活富裕和轻松去征服别的国家,而主要是为了显示他比别人优秀,强迫别人接受他们令人讨厌的生活方式。”由于内心的自卑感导致德国人比别人更渴望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优秀,而证明的方式就是通过发动一次次的战争。而恐惧感则表现为对文化的恐惧,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种族的反感。

约阿希姆.C.费斯特在他的作品中说到:这种恐惧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里,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的岁月里影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这种惊慌来源于对正在掀起的共产主义革命的忧愁,但是更深固的原因是对现代事物的恐惧。而希特勒就是利用了德国人的这种“巨大的恐惧”,对那些把德国带领到这个紧急关头的人们进行猛烈的报复。

4.好战性

最后,德国人的好战性格也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德国人的好战士古来就有之,则会种性格延袭了条顿武士的残暴精神。远古时候,条顿人生活在德国干旱的北部,生活在原始大森林,寒冷的气候、贫瘠的土地让条顿人成为最强壮的民族,并且野心勃勃,一心想征服比自己富裕的地区。因此“好战”成为条顿人的野蛮性格之一。这种性格不仅从未消失过,而且愈演愈烈。

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书中引用了海涅评价德国人的这种性格时的一段话:“基督教可以削弱,但不能扼杀条顿武士的残暴精神。总有一天,这种用以约束条顿武士的基督教义会不起作用。出于原始状态的残暴无力精神将再度兴起,北欧日耳曼人诗歌一再颂扬的残酷无情的个性将受人崇拜。基督教义的信条彻底崩溃的日子行将到来。……而有一天,当你听到世界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轰然一声时,你就会知道,德国的雷氏终于达到了它的目的。这隆隆的雷神震得空中的飞鹰坠地而亡,非洲偏僻沙漠上的虱子将会夹起尾巴,畏缩地溜进黄家的密林中去…摆脱了束缚的德国要比整个神圣加上克罗地亚和哥萨克更令人震惊”。

海涅在1838年就预言了德国人的这种好战性格将会引爆世界大战,事实正是如此。路德维希针对德国人的这种性格也作了深刻剖析,他说:“这个国家(德国,笔者加)自古以来一直幻想主宰世界,现在这种幻想更加强了。他们这些人(新工业头子和老一辈将军或容客地主)一个个都是野心勃勃,渴望权力远远胜于追求金钱,甚至在今天,促使他们拼命的不是追求更多的财富和生活的享受。

一个好战的民族从来不会在假日或周末闲情逸致的享受一番,相反,他希望剥夺别人这种享受。德国人认为,轻而易举而获得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希望通过千辛万苦,征战攻取而获得的,才是有价值的。”可见,德国人是善于作为征服者的,他自古以来的梦想就是能主宰世界。为了这个目的,它不惜本国人民而发动一次次战争,其中包括两次世界大战。

以上是从德国人的服从性、内心不安全感、巨大的恐惧感以及好战性等方面来分析他们的这些性格是如何导致二战爆发的,它们与二战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德国发动的,这引起了世人的好奇,为什么一个国家能三番两次的引爆世界大战?归根结底是由德国人的这些性格决定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身上集中了德国人全部性格的弱点,它的出现顺应了德国人的需要,因而由他发动世界大战也就丝毫以不以为怪了。

在《德国人》这本书中,路德维希对德国人的这些性格及其弱点都作了深刻的解剖,让人一目了然。

德国人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它引发了世界大战,导致世界陷入混乱,但是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了如此多的杰出人物,许多著名音乐家、哲学家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又一次次点燃和照亮了全世界。用歌德的话来讲就是“它一方面向黑暗和混乱发展,直到它的国家政权称为世界的罪人;另一方面,从个人来说,它又是德国人发展到如此成功的高度,以致全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惊叹他们的成功”。一个民族的性格中,既有弱点又有长处,只有发挥它的长处,抑制它的缺点,世界才会向前发展,世界才会安宁。

二战历史德国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法西斯国家:

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反法西斯国家:

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根本原因

由于一战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直接原因

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德国二战为什么帮中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船舰利炮轰开了大清国的国门开始,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与女真铁骑被英国打的满地找牙。这一战彻底让西方各国列强看清了当时大清国的武装力量的薄弱。为了能捞到好处,西方各国纷纷都来到中国争夺“利益蛋糕”。

1900年由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组建的八国联军,更是直接武力打进了中国的权力中心北京。

将当时中国最具权力的人慈禧老太后吓得向西部贫瘠之地跑,仅这一次行动,这群来自欧美披着文明大国皮的大尾巴狼,就通过所谓的《辛丑条约》敲诈中国9.8亿两白银,且要求中国老百姓不能对欧美大国们怀有反抗之心。

与此同时在这次行动中,作为施暴方的八国联军中,以樊国梁为首的教士们发出“布告”容许天主教徒在8月教堂解围后八天之内抢夺生活必需品。在北京城撕下虚伪的伪装,肆意的欺负中国人。

而八国联军中既有德国,它出动了5艘战舰,海军陆战队600人、陆军300人。所以在二战之前,德国并不是所有时间都是我们的朋友,跟其他欧美大国一样,是对中国的施暴者。

至于中国和德国的关系是如何好起来,以及帮助中国强军这事,该从何谈起走?时间要转到1918年,那一年德意志帝国崩溃了,德皇被自己的国民赶下了皇位。

新生的魏玛共和国虽然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继承者,但是它接手的德国已经破败不堪,一战将德国的国力几乎完全消耗掉了,德国陷入疲惫不堪的状态。

而英法等战胜国又执行打压,不但索要土地,还要巨额赔款,以及瓜分那些给德国欧洲本土输血的殖民地,让本就疲惫的德国陷入了崩溃状态的边缘。

同时由于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军队数量不能超过十万人,原本百万级的德国军队瞬间产生大量无业可做的退伍军人,对于德国政府来说,安抚这些士兵的财政支出,堪比一战赔款。

因而为了减轻自己压力,德国开始出口大量“德国老兵”去战乱地区赚外汇。而此时尚未统一的中国,成为了这些退伍老兵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出于本国安定的需要,中国开始被德国需要了。

1927年11月在马克斯·鲍尔上校的帮助下,46名德军退役军官来到了中国,中国和德国的军事交流正式开始。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之后,出于让中国在东方牵制苏联、以及从中国进口钨、锑等战略资源的需要。(德国所需要的钨矿石,德国最高时90%都来自中国。)

与此同时德国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军工业体系。而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更是直接为中国规划出了军队重建计划。

提出了完全参考德国装备和训练方式打造60个师,使其成为保卫中国的核心力量,史称“德械师”。而为了将这些军队真正的武装起来,1936年的时候,中国花了2300万马克购买德国装备,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军火需求方,为了德国解决经济危机提供宝贵的力量。

综上可见二战前欧美大国,都在欺负中国,德国却为何要帮中国强军?因为德国开始需要我们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波兰在二战中是如何花样作死的?为何德国和苏联都要打波兰?

全文共 270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波兰这个国家就不得不说说了,可以说波兰是二战当中出场率最高的国家。因为几乎关于二战的所有史料当中,9成以上都会有类似这么一个开头:“纳粹德国通过闪电战入侵波兰,开启了二战欧洲战场的序幕”。可以说,想要讲解二战绝对无法绕开波兰。

作为一个被德国和苏联夹在中间的国家,波兰在二战中的遭遇不可谓不惨,从闪电战到卡宴惨案,波兰在二战中被德国和苏联疯狂的来回碾压,因此,很多人在刚了解二战历史时都会认为波兰是一个可怜的国家,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正如我们国家的一句老话说的那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波兰之所以在二战中被疯狂碾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一系列的作死行为,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波兰在二战中做了那些事情,供大家讨论。

历史上的波兰也曾经强大过,16世纪时,波兰与立陶宛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了东欧第一大强国,波兰历史上著名的翼骑兵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不过到了18世纪,波兰立陶宛联邦迅速衰落,并被沙俄、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后来虽然在拿破仑的支持下短暂复国,但拿破仑战败后再次被三国瓜分,这种从地方列强直接沦落为“三姓家奴”的落差对波兰人的民族性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得他们变得敏感而激进,这为后来二战中的一些行为埋下了引子。

在一战结束后,波兰靠着协约国的帮助实现了独立,当然,协约国也不是善心大发,它们之所以帮助波兰独立目的是为了在战后监视德国,为此,法国还专门和捷克以及波兰组成了三国同盟,对德国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虽然对德国采取了监控措施,但是随着希特勒上台,德国逐渐变得不安分起来,而这时的英法则采取绥靖政策,一步步纵容德国。

到了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签署《慕尼黑协定》,协定把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划归给德国,该地区在一战时属于奥匈帝国,战后被划归捷克,当地居民主要为奥地利裔,母语也是德语,因此,苏台德人民大多数亲德。

原本苏台德地区的问题是德国和捷克之间的问题,但是富有“主人翁精神”的波兰却不甘寂寞,非要给自己加戏,就在德国侵占苏台德地区的时候,波兰好像忘记了自己跟捷克还是盟友关系,直接承诺德国,表示“哪怕苏联援助捷克的一颗子弹都不会放行”。

在侵占苏台德地区后,德国依旧没有停止对捷克的入侵,而另一边的波兰也变得躁动难耐,波兰自认为“德国厉害,我波兰更厉害,德国能占得,我波兰当然也能占得”。于是,波兰伙同亲德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开始入侵捷克的切欣地区,这一地区原先也是奥匈帝国的领地,一战后被划入捷克,但由于地处捷波边界,当地居民55%是波兰裔,所以两国一直都对这个地区有争议,而这次,波兰则是跟在德国屁股后面乘火打劫,直接侵占了这一地区。

面对波兰的举动,英法直接被气的口吐白沫,当初这几个欧洲大佬帮波兰复国的原因就是为了用它牵制德国,结果万万没想到波兰这个“二五仔”直接跟着德国混了,并且还把手下另一个小弟捷克的土地给分了。

波兰这一番操作可以说是直接把英法得罪死了,按道理来说接下来应该和德国搞好关系,以防止在外交上被孤立。甚至当时的希特勒也是这么认为,所以他找到波兰,希望商谈“但泽走廊”的事情。原本波兰在一战过后建国的时候,是在德国、奥匈帝国、沙俄的领土上成立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国家都分出一部分领土给了波兰,而德国被迫给出的地方就包括刚说到的但泽地区,但泽地区的割让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地区被迫分离,在此之前普鲁士完成了统一德国的壮举,所以普鲁士对于德国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地方,整个德国的人民都在盼望着德国可以与东普鲁士重新连接在一起。

希特勒想要商谈的“但泽走廊”的作用就是为了将东普鲁士和德国重新连接在一起,而且将来还可以为进攻苏联提供便利。虽然这场谈判难度很大,毕竟之前波兰都仗着有英法撑腰,根本不把德国放在眼中,还曾扬言要三天消灭德国,不过,希特勒自认为如今波兰已经跟英法闹掰了,所以只能和德国站在一起,所以把“但泽走廊”又提上了议程。

然而让希特勒想不到的是,波兰的脑回路像又“重回正轨”了似的,记起了自己本来的使命是看住德国,在谈判过程中一口拒绝了德国关于“但泽走廊”的提议,一点余地都没有给德国留。更令人惊奇的是,接下来波兰又跑回到英法的身边,为它拒绝德国要求的行为邀功,之后波兰不仅重新开始向英法示好,并且还开始了反苏反德。

此时希特勒如同吃了死老鼠一样恶心,面对这样一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国家,希特勒不再对波兰抱有任何期待,转身向苏联求助,希望联合苏联瓜分波兰。波兰在它几十年的独立史里,得罪最深的就是苏联,不仅建国使用了作为苏联前身的沙皇俄国的土地,并且在建国后一直没有满足,一直希望能够恢复当年“波兰帝国”的全部疆域,因此一直窥探着苏联。

1920年,波兰趁着苏联苏维埃政权刚刚成立,国内处于动荡的时候,在英法等国的怂恿下,对苏联发起了苏波战争,进攻苏联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甚至一度占领了基辅。苏联虽然刚刚成立,但也不是吃素的,没多久就把所有地方收了回来,之后还乘胜追击打到了波兰的首都华沙城下,但可惜后来由于英法等国的干涉和苏联自己犯下的战略性错误,最终苏波战争以波兰的胜利而告终。

后来,波兰和苏联签订《里加合约》,合约规定:苏联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划归波兰,并且赔偿三千万卢布给波兰。并且更令苏联怀恨在心的是波兰在进攻苏联的时候军纪败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苏波战争期间,大约有5至6万苏军官兵遭到波兰虐待致死,历史学家通常认为这次战争中波兰方面的恶行是导致后来苏联制造“卡廷惨案”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述原因,当德国提出一同瓜分波兰的时候,苏联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就这样在1939年,德国找了一些死刑犯,给他们换上波兰军队的衣服,把他们带到德国跟波兰交界的村庄,让他们站在边界伪装成波兰士兵,然后再把他们杀了。第二天德国发布消息说波兰士兵试图潜入德国境内,被边防士兵击毙,德国要求波兰政府道歉,结果当然被波兰政府严词拒绝,于是德国向波兰发动了进攻。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波兰西部撕破了波兰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快速的纵深力量,将数量庞大但装备陈旧的波兰军队迅速撕裂、合围,几分钟里,曾经豪言“三天消灭德国”的波兰人第一次尝到了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德军则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1939年9月28日,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守军司令向德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布拉斯克维茨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而波兰,这个刚刚独立不过几十年的国家,就这样在自己反复横跳的作死下迅速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二战德国是如何对待苏联战俘的?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时期,德国苏联互有双方的战俘,在战争时期,这些战俘一般都会被残忍的枪杀,完全不留活口。那德国究竟是如何对待苏联的战俘呢?其中犹太人肯定是活不了的,二战德军对于犹太人的残忍程度众所周知;还有就是如果德军和苏联交战打了败仗的话,那这些战俘也就惨了,因为会被德军拿出来直接枪毙。还有战俘会被拉入集中营做苦力,在集中营的环境简直就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状态,所以也有士兵宁愿牺牲也不愿当战俘。

1941年6月29日晚上,在苏联摩尔曼斯克的一处山脚,德军指挥官罗德中尉命令几名士兵到122米高的慕士塔山脊去侦察周边情况,然后下山回来向自己汇报。当这些士兵在山坡中消失后,罗德中尉和他的部队听到了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枪声,很快一切又归于平静,派出去的德军士兵再也没能回来。

6月30日,清晨5时,在晨雾的掩护下,罗德中尉派出了更多的士兵上山。他们在山坡上遇到了苏联士兵,随即双方展开近距离枪战。山坡上的士兵属于苏联第14步兵师第136步兵团。在交战中,有些苏联士兵假装死亡后趴在地上不动,当德军走近后突然向他们发起攻击,射杀了一些德军士兵。

尽管如此,在经过6个小时的战斗后,山上的苏联军队除两人被俘,全部被德军击毙。随后德军士兵向罗德中尉报告了整个战斗过程,同时晚上派上山的德军士兵,有一名受伤后从悬崖上跳湖逃生的士兵也回到了部队。他向罗德中尉详细描述了晚上的时候,苏联军队如何杀死山上的德军士兵而不留俘虏的情况。到这时候,这两名苏联战俘的命运已经注定。

根据德军方面的说法:“一对一的激烈战斗始于苏联方面,他们从巨石和伪装的阵地后面发起进攻,还有几个苏联军人假装被打死,以便从德军背后实施偷袭。为了德军自身的安全,不可能留下战俘,战斗只能通过完全消灭敌人来结束。晚上派上山侦察的德军士兵都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残酷杀害,唯一的幸存者,便是那名跳湖逃生的伤兵,他描述了苏联人如何在战斗后无情的处死了所有的德军士兵。我们所有的人都被这种残酷的战斗方法激怒了。两名被俘的苏联战俘在经过短暂的审判后被处决。”

在德军官兵一致要求杀死两名苏联战俘报仇后,罗德中尉下达了执行命令。这些照片显示了两名苏联士兵尽管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被射杀的情况下,如何勇敢的站着面对死亡。随后这两名士兵在这里一躺就是70年。

直到2013年,摩尔曼斯克的一群二战遗迹搜寻者找到了当年的处决地点并发现了这两名苏联士兵的遗体。

通过遗物得知,其中的一名苏联士兵名叫谢尔盖.科罗尔科夫。他生于1912年,来自基洛夫州威力克鲁克斯基地区瑟尔兹尼斯基农庄胡梅利喜彻村。一周前的1941年6月22日刚刚加入苏联军队。另一名士兵详细情况仍然不为人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希特勒为何要进攻苏联?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全文共 3522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之间在1939年所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在意大利与罗马尼亚的支持下,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行动正式启动了。300多万的轴心国军队袭击了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德国指责苏联策划反对他们,芬兰和匈牙利很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这次突然袭击军事计划预定在1941年底完成对波罗的海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的占领,最终到达里海格尔斯克- 阿斯特拉罕线附近。

希特勒进攻苏联的目标是消灭苏联的军事力量,消灭苏联政府,产生Lebensraum(“生活空间”),通过剥夺当地人口并保证获得战胜德国剩余竞争对手所需的战略资源。

首先要澄清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对立的看法。通过对纳粹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进行了比较,德国和苏联两种政权都与自由派西方政权形成鲜明对比,在意识形态和个人崇拜都很相似,政权体制和运作都呈现出极权主义的特征。

因此,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在意识形态具有相同之处。

主要研究者包括:波兰裔美国外交官和政治学教授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德国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德裔美国教授和政治理论家卡尔·勒夫弗里德里希Carl Friedrich,以及历史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Conquest。

都是用“极权主义”概念来比较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杰出倡导者。他们考虑了两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种政权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为什么两者同时突出。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苏联,请看分析:一、希特勒《我的奋斗》思想体系是根本1、德国向东扩展安全生存空间的理论

早在1925年,阿道夫·希特勒隐约在他的政治宣言和自传《我的奋斗MeinKampf》,他将要入侵苏联,声称德国人民需要安全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以确保德国的生存世世代代。

上图是《我的奋斗》1926-1928版防尘套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MeinKampf声称德国的命运是“转向东方”Ostsiedlung,就像“六百年前”的德国东扩,他统治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将所有讲德语的人团结成一个领土。

德国东扩是中世纪向东迁徙和定居日耳曼语的民族,从神圣罗马帝国,特别是其南部和西部,到中欧人口稠密的地区,西欧的部分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受影响的地区大致从北部的爱沙尼亚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斯洛文尼亚,并延伸到特兰西瓦尼亚,现代罗马尼亚东部。在某种程度上,德国东扩跟随帝国和条顿骑士团的领土扩张同步展开。

德国境外有成千上万的德国人,在12至18世纪之间向东迁移之后,大多数这些德国血统的群体在德国境外生活了数百年。大多数居住在中欧和东欧,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俄罗斯的德国人。

因此,进攻苏联是在为生存空间作最终斗争,有人指出,纳粹政策是杀害,驱逐或奴役大多数俄罗斯人和其他斯拉夫人,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与日耳曼人民一起重建土地。

当时德国期刊中涵盖了“如何应对外来人口”等主题的文章。2、雅利安“优等民族”的优越性理论

阿道夫·希特勒鼓吹种族“纯化”和“日尔曼民族”,即所谓的雅利安“优等民族”的优越性。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同时,书中所述的纳粹德国的种族政策,将苏联(以及整个东欧)描绘为由犹太人布尔什维克阴谋家统治的非雅利安人(Unrymenschen)(“亚人”)。

非雅利安人是指那些不是犹太人,在纳粹种族理论中被理解为“闪族”的黎巴嫩人,罗马尼斯(也称为吉普赛人,“印度 -雅利安人”),以及绝大多数斯拉夫人(主要是波兰人,塞尔维亚人,俄罗斯人等),以及大多数非欧洲人作为次等非雅利安人,都是属于被种族消灭的对象。

因此,犹太人和苏联人都被希特勒认为是纳粹的同等敌人,在纳粹的眼中,对苏联的战争将是一场Vernichtungskrieg(“歼灭战争”),没有道德可言。二、德国军队被纳粹种族动机宣传洗脑支持进攻苏联是关键

在入侵苏联之前和期间,希特勒纳粹通过电影,广播,讲座,书籍和传单向德国军队灌输反布尔什维克、反犹太主义和反斯拉夫的意识形态,并经常强调苏维埃政权和斯拉夫人的野蛮行为。

种族动机是纳粹意识形态的核心,在策划巴巴罗萨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939年2月10日,希特勒告诉他的军队指挥官,下一场战争将“纯粹是一场世界各地的战争,完全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一场种族战争”。

1939年11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希特勒就宣布“种族战争已经爆发,这场战争将决定谁将统治欧洲及其世界”。

事实上,军事指挥官陷入了意识形态为特征的冲突,接受希特勒的“雅利安优等民族的优越性理论”,并作为自愿作为参与者参与其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械化和装甲战闪电战将军埃里希·霍普纳发表讲话的证据,表明巴巴罗萨行动和纳粹种族计划的处理。他告诉第四装甲集团,反对苏联的战争是“德国人民为生存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即将到来的战斗是“德国人反对斯拉夫人的旧斗争”,甚至指出,“斗争必须以摧毁今天的俄罗斯为目标,因此必须以无与伦比的严酷性进行。”霍普纳还补充说,德国人正在为“捍卫欧洲文化对抗莫斯科以及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冲击而战”......现在的俄罗斯布尔什维克系统的信徒都不会被饶恕。

进攻苏联的指挥者德国陆军元帅赫尔曼·冯·布劳希奇Walther vonBrauchitsch告诉他的下属,军队应该把战争视为两个不同种族之间的斗争,并且以必要的严厉程度行事。三、斯大林大规模清洗红军带来苏联军事力量消弱假象的诱惑

斯大林作为一个残酷的独裁者的声誉,为纳粹进攻苏联辩护和对进攻成功的信念做出了贡献。

许多有能力和经验丰富的军官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中被杀,使得红军与德国同行相比缺乏经验。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逮捕了大多数军事最高司令部成员,并在整个军队中进行大规模逮捕,如15名陆军将军指挥官中的13名,9名海军上将中的8名,都被清洗枪毙,罪名通常是捏造的。在1940年至1941年间,他还清除了军队,在战争爆发时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的军官。

实际上,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然后在1938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之后,斯大林认识到这场战争迫在眉睫。他试图保持苏联的中立,希望德国对法国和英国的战争能够导致苏联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在军事上,苏联也面临来自东方的威胁,苏联军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与扩张主义的日本人发生冲突。斯大林发起军事集结,尽管存在缺少军官和急于扩大带来军事训练的不足,红军在1939年1月至1941年6月期间增加了一倍多。

当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苏联拥有大约33,000件火炮,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德国人所拥有的数量。

苏联有大约23,000辆坦克,其中只有14,700辆可以作战。约有11,000辆坦克在西部军区,面对德国入侵部队。希特勒后来向他的一些将军宣布:“如果我在1941年了解俄国的坦克力量,我就不会受到攻击”。四、希特勒确信一旦德国人在苏联取得胜利英国就会和德国和平的臆想

希特勒认为,英国拒绝结束战争的依据是希望美国和苏联迟早会对德国发动战争。因此,他决定试图加强德国与苏联的关系,或者未能将其作为一个因素进行攻击和消除。1940年11月,进行了谈判,以确定苏联是否会加入三方协议。苏联表现出一些兴趣,但要求芬兰,保加利亚,土耳其和日本让步,德国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指令,准备入侵苏联。1940年中期,随着苏联和德国之间在巴尔干半岛领土上的紧张局势升级,最终入侵苏联似乎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虽然希特勒身边的人员警告说,占领“ 俄罗斯西部”会造成“更多的消耗而不是德国经济状况的缓解”,但他预计会有补偿性福利,例如获得大量的劳动力以减轻德国的严重劳动力短缺行业,利用乌克兰作为可靠和巨大的农产品来源,利用强迫劳动来刺激德国的整体经济,并扩大领土,以改善德国孤立英国的努力。

希特勒确信,一旦德国人在苏联取得胜利,英国就会起诉和平,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将利用东方的资源来击败大英帝国。五、德国盟友支持的配合和对石油战略物资资源的渴望

希特勒发动进攻苏联时,配合德国行动的盟国有罗马尼亚、芬兰、意大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希特勒告诉克罗地亚军事领导人斯莱维科·瓦特尼克,将苏联的力量比作成吉思汗的“蒙古人种”威胁欧洲,声称苏联红军正在准备攻击德国人,因此德国发动进攻苏联是作为先发制人的手段。

阿道夫希特勒的首席架构师、德国政府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部长施佩尔艾伯特说,石油是决定入侵苏联的主要因素。希特勒认为,巴库“石油资源对于第三帝国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石油资源的缺乏是为德国军队中的漏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全文共 4077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德国能快速崛起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导致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1战战争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尤其是近几年来,美化其对外战争,为其对外战争侵略翻案的议论甚嚣尘上,日本首相、内阁官员及参众两院议员,下至数目众多的民间组织、民间团体乃至个人,掀起了这场美化侵略战争的运动,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亚洲各国的警觉和强烈的反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战争手段空前增多、战争样式空前丰富、战争空间空前广阔。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

联邦德国是在德国分裂的基础上,在东西方对峙的政治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它在1949年成立时,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政治上还不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根据1949年9月21日生效的美、英、法三国《占领法规》的规定,三国虽然结束了对德军事管制,但仍保持了在联邦德国的最高权力,由三国政府代表组成的“盟国高级专员公署”拥有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国防、对外贸易与外汇支付的权力,监督联邦和州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以及对联邦和各州发布命令和否决其立法、行政决定的直接行动权等。①复兴经济,恢复国家的主权和政治、经济大国地位,进而统一德国,成为联邦德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1949—1966年,联邦德国由____民主联盟—基督____联盟(简称联盟党)单独或和自由民主党以及其他小党联合执政,康拉德·阿登纳和路德维希·艾哈德先后任,其间阿登纳连任四届,直到1963年辞职,被称为“铁腕人物”。1966年因政策分歧,自由民主党退出内阁,由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联盟党的库特·基辛格任。1969年第6次联邦大选后,组成以社会民主党主席维利·勃兰特为的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

早在1948年,德国西部地区就实行了一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即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加国家总体调节,再加社会保障。首先是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使经济摆脱困境、实现繁荣的主要手段;其次是国家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手段,通过货币、信贷、外贸和财政政策等杠杆对经济生活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以保证市场经济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力图避免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周期性起伏和结构不协调;再次是通过保险、救济、补贴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不公平,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社会市场经济的实施使备受折磨的经济勃发了生机。1950年,联邦德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了战前1936年同一地区的水平,农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的2%。在此基础上,联邦德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50年代是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誉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这10年中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工业总产值从487亿马克增加到1647亿马克,增长了2.4倍,国民生产总值从233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倍。6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这10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仍有5.8%,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倍,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计算增长1.6倍。从总体来看,从联邦德国1949年建立直到1974年爆发经济危机从此陷入严重滞胀为止,联邦德国经济持续了25年的高速增长。据统计,1950—1973年,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国民生产总值按马克固定价格计算,增长3.06倍,正好翻两番,年平均增长率为6.3%。其中,工业产值增长4.3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7.5%,农业产值增长0.7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5%。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在本世纪中第三次跃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只是到1968年被日本赶上,才退居第三位。联邦德国的外贸总额在1953年超过法国,1954年超过加拿大,1962年赶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它的黄金外汇储备在1948年只有3亿美元,到1970年猛增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总之,联邦德国已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联邦德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复兴,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决定的,主要有:第一,战前德国是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联邦德国又集中了战前德国70%的设备能力和62.4%的工业产值,从而为恢复和发展工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第二,适时地进行了经济改革,建立了一个比较符合国情并行之有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并注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1950—1970年,联邦德国在校大学生由100339人增加到411951人,平均每万居民的大学生数从21人增加到67.9人。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联邦德国也很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规定不再升入大专院校的中学毕业生,在三年内享有法定休闲日去接受正规课程教育。为了加快科技发展,联邦德国还特别注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1950—1973年,联邦德国进口的专利和许口证的支出从2200万马克上升到165400万马克,增长了74倍以上。由于重视科技,联邦德国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据统计,1950—1960年,联邦德国国民经济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5.3%;第四,利用外国资本。根据马歇尔计划,西德在1948—1951年获得了36.5亿美元的援助。而根据马歇尔计划设立的“马克对等基金”(即联邦德国工商企业偿还马歇尔计划的款项,可作为短期信贷再投资于本国经济建设中)的投资,到1956年就达10O亿马克。马歇尔计划与马克对等基金对于当时缺少外汇、急需资金的联邦德国好比雪中送炭。50年代以后,外国私人直接投资成为联邦德国输入资本的主要形式1957—1975年,美国公司在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从5.81亿美元上升为87.2亿美元。

在经济上迅速崛起的同时,联邦德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以求恢复国家主权和应有的国际地位。阿登纳政府推行亲美、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谋求在美国的扶持下洗刷掉战败国的屈辱1954年10月,联邦德国同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署《巴黎协定》,次年5月协定生效,联邦德国结束被占领状态,成为主权国家,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6年1月建立国防军,3月通过防务法,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58年1月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63年签订德法友好条约,正式实现了法德和解与合作阿登纳政府追随美国对苏冷战,坚持“哈尔斯坦主义”。1955年月22日,阿登纳政府发表声明,声称联邦德国代表整个德国,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这项政策是由当时的国务秘书瓦尔特·哈尔斯坦建议制定的,故称“哈尔斯坦主义”。“哈尔斯坦主义”等于作茧自缚,限制了联邦德国自己在国际舞上活动的地盘。

当联邦德国重新以经济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的时候它不愿再在外交上处处追随美国,作美国的“小伙伴”,而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开展外交活动,改变“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的国际形象。60年代末上台的社会民主党政府正式实行“新东方政策”。1970年,联邦德国先后与苏联、波兰签订条约,承认欧洲各国现存边界不可侵犯。1972年同民主德国签订《关系基础条约》。条约规定:彼此承认是主权国家,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相互之间的正常睦邻关系”。1973年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

新东方政策使联邦德国在东西方关系中取得了主动权与发言权,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可以直接同苏联、东欧打交道,而不必再仰仗美国。新东方政策使联邦德国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有力的政治态势,使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地位发生重大变化。联邦德国终于以一个经济—政治大国的形象崛起于欧洲大陆。

3战的简介

同义词 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般指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40年代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坦克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战期间德国的狼群战术是如何失败的?揭秘狼群战术失败的原因

全文共 2432 字

+ 加入清单

1939年9月3日,正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英国“雅典娜”号客轮遭到了德国海军U-30潜水艇的鱼雷攻击。雅典娜号客轮受到了重创,葬身海底。这次袭击造成了112人死亡,而这便是二战期间德国狼群战术的第一个牺牲品。在此后的书年时间里,盟军的船只屡屡遭受到狼群的围攻,造成了惊人的破坏与影响。然而,自1943年夏天开始,德军的“狼群战术”失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致其破产的呢?狼群战术的初衷和运用

二战时期,德国海军将领卡尔•邓尼茨从狼群觅食中得到启发,首创了“狼群战术”。在行动中,多艘潜艇游弋海上,伺机而动。发现目标后,潜艇分队避开护航战舰的警戒,隐蔽潜入,占据有利位置,对目标进行集体围猎。事后,潜艇分队迅速下潜,悄然离开。这种战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潜艇的火力和装备优势。

德国潜艇运用“狼群战术”,达到了邓尼茨预想的战略目标。1941年,盟国损失船只769.9 万吨,超过美英所造新船数(718.2万吨)。1942年,英国全年商船进口量下降到340万吨以下,比1939年减少了1/3,对英国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承认:“二战中唯一令我感到不安的,就是德国的U型潜艇。”战略落后 认识不足

“狼群战术”的破产,和德军的装备不足有着密切关系。在战略上,英德两国海上力量,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德国海军明显处于下风。1939年4月,德国海军元帅的雷德尔承认:“德国要想和英国进行海战,力量是绝对不够的。”他甚至断言:“德国舰队除了战斗和光荣沉没以外,不可能有别的作为。”在这种局面下,“狼群战术”实际上是以弱敌强的不对称作战。

“狼群战术”的成功,令丘吉尔感到不安。1940年末,他在预测来年局势时说:“1941年的成败在海上。”针对大西洋是“狼群战术”的主战场,英国成立了由首相、内阁成员、各部部长、海空军将领以及技术精英组成的“大西洋战役委员会”。对此,邓尼茨在回忆录中坦言:“即便是战争开始之后,也没有将国家各个有关部门组成一个有国家首脑领导的统一的主管机构……看来我们对这场海战的认识不足。”技术革新 亡羊补牢

众多新型装备的出现,加速了“狼群战术”的覆没。1941初,英国研发出“马克Ⅱ”空对舰雷达,波长1.5米,在457米到914米的高度上,能够发现15公里内上浮的德军潜艇。英军将“马克Ⅱ”和“利”型探照灯相结合,使反潜巡逻机能够全天候地执行任务。“狼群战术”初现危机。

1942年8月,德军破解了“马克Ⅱ”的技术参数,研制了“梅克托斯”雷达告警接收机。它的作用距离是雷达探测距离的2倍。同时,德国潜艇加装了高射武器。面对德军的强势反扑,英军反潜效率开始下降,1943年3月,运输商船有2/3被击沉,德军只损失了12艘潜艇。“狼群战术”几乎掐断了英美之间的贸易联系。

危急时刻,32架装备最新10厘米波长“H2S”雷达的“威灵顿”轰炸机,及时投入反潜作战。“H2S”的探测距离是“马克Ⅱ”的4倍,其工作波段超过了“梅克托斯”的覆盖范围。此外,60架美制B-24“解放者”远程轰炸机也加入到反潜机的阵容中,这种飞机能连续飞行18小时,在装备雷达和深水炸弹之后,盟军的反潜实力大增。

1943年夏季,盟军有了规范的战术。英军7架反潜机并行向前,若发现潜艇,飞机在目标上空盘旋,闻讯赶来的水面舰艇,对德军潜艇发起协同作战。美军反潜机还装备了MK24声辐射自动引导鱼雷,这种线导鱼雷能在水下对潜艇造成致命的打击。显然,新型装备的出现,标志着立体猎潜体系的建立,德军潜艇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大为缩减。

与此同时,盟军不断加强护航力度。1940年,英国以出租8个岛及其岛上军事设施使用权99年的代价,换取了美国的50艘老式军舰,用于大西洋航线的全线护航。1942年,英国海军部设立了潜艇追踪室和贸易规划室,研判各类情报,设计可靠航线,以此规避德国“狼群战术”的袭击。1943年,按照C-3型标准货船改建的美制博格级护航航母,投入到护航反潜行列。它的出现弥补了陆基飞机航程不足的缺陷,实现了反潜飞机对运输船的全程护航。

在盟军的立体猎潜体系的绞杀下,德军潜艇取得的战果急剧下降,自身战损却显著上升。1943年5月,德军潜艇和运输船的损失比由初期的1:10万吨降到当时的1:0.64万吨。1943年5月到7月,德军损失潜艇数量达到89艘,而1942年德军全年损失的潜艇数量是87艘。邓尼兹在日记中无奈地承认:“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损失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在欧洲大陆,英美战略轰炸对德国的军事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940年5月15日到1945年4月16日,英美出动了400万架次飞机,以损失1%的代价,对纳粹德国控制的欧洲进行了轰炸,投弹270万吨,造成德国的战争机器严重失血,潜艇制造工业遭到破坏,潜艇补充难以为继。

最后,盟军破译了德军密码,加速了“狼群战术”的失败。二战时期,德军普遍采用恩尼格玛密码机对无线电进行加密。恩尼格玛密码机通过三个26个字母组成的转子,对无线电进行加密。经过加密,情报有1亿亿种编组可能。

英国情报机构一方面在技术层面进行破解,在波兰的法国专家的协助下,研制出“英国炸弹”解密机,以机器解密对抗机器加密。另一方面英军注重收集密码情报。1941年,英军在被俘的德国潜艇上缴获了密码本,经过分析破译了恩尼格玛密码机的秘密。没有了情报加密的潜艇无处遁形,威力顿减。

二战初期,邓尼茨的“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并称为纳粹德军的海陆两大“法宝”。“狼群战术”持续了5年8个月,在机载雷达的探测下,德军潜艇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邓尼茨认为除非潜艇技术有重大改进,否则“狼群战术”无法继续使用。他坦承:“在大西洋战役中我们战败了。”

德军投入1160艘潜艇,其中损失780艘,占67.24%,损失水兵3.2万人。1945年5月,邓尼茨宣布德军投降后,水兵自发执行“彩虹行动”,224艘潜艇被凿沉,还有156艘潜艇移交给了盟军。“狼群战术”最终走向了覆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战西班牙人为何那么痛恨苏联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1941年6月22日,德国纠集了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出动了550万的军队全面闪击了苏联,在德国人所主导的联军当中,有着一支非常特别的队伍。这支部队是来自西班牙的志愿军,他们穿着德军的制服,拿着德国人的武器,跟随者德军一起作战。在战场上,这支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特别是在打苏联人的时候,上去就是玩命的打。这支部队就是来自西班牙的第250“蓝色师团”。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西班牙人和苏联人有什么深仇大恨,西班牙人为何那么恨苏联人?

这就要从西班牙内战说起。西班牙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经济比较富裕的国家。上世纪30年代,西班牙国内爆发了内战。在1931年西班牙爆发了革命,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流亡海外,尼塞托·阿尔卡拉-萨莫拉成立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成立后,西班牙政府陷入了严重的动荡中,西班牙政府更替频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民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人趁虚而入,在西班牙境内大肆扶持亲苏势力。

1935年10月,西班牙国内的西班牙共产党、工人联盟(UGT)、巴斯克人等左翼团体组建了人民阵线。他们与另一大势力法西斯主义的长枪党矛盾非常激烈,两大集团斗争不休,国内到处弥漫着暴力和动乱,两大集团的斗争不断升级。加上西班牙的保皇派、共和党等势力,西班牙国内乱成了一团。1936年,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人民阵线上台,组建了左翼政府。但人民阵线的上台,触动了右倾势力的利益。西班牙长枪党、西班牙革新会、金融资本家、大地主、教会和反动将军等各种右倾势力勾结到一起,在西班牙各地掀起了叛乱。

1936年7月17日,驻摩洛哥和加那利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军在佛朗哥、埃米利奥·莫拉等将领策动下发动叛乱。叛乱迅速蔓延到西班牙本土的加的斯、塞维利亚、萨拉戈萨、布尔戈斯等大中城市。叛军很快占领了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巴利阿里群岛以及西班牙本土北部和西南各省,建立了布尔戈斯为首的“国防执政委员会”。为了对抗反叛势力,在人民阵线的号召下,西班牙工人、农民等阶层拿起武器开始和叛军战斗。就这样西班牙内战爆发了。

为了夺取对西班牙的控制权,人民阵线和叛军都开始寻求国际援助。长枪党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以及葡萄牙的支持,而人民阵线则得到了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及墨西哥的支持。内战开始不久,叛军节节胜利,对马德里形成围攻之势。由于形势所迫,西班牙政府被迫将本国的黄金储备转移到法国(法国人后来归还了这笔黄金)和苏联。当时西班牙的黄金储备量高达700多吨,位居世界第四,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这些黄金中有560吨被运到了苏联。

战争结束后,取得胜利的佛朗哥政府向苏联人索要黄金。但苏联人竟然赖账,就是赖着不给,苏联人推脱这些黄金早就被人民阵线在国外花光了。实际上,这些黄金大部分都被苏联人给卖了,用于了本国的军工建设,这些黄金对当时正在大搞建设的苏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人说,二战苏联能最终打赢德国,西班牙人功不可没,就是这个原因。500多吨黄金对于当时的苏联人来讲,也是个天文数字,这是西班牙人几百年殖民攒出来的。

苏联人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佛朗哥,也激怒了西班牙人。在西班牙人心里,苏联人可以说坏透了,他们不仅支持西班牙国内革命,把国家打得千疮百孔,导致上百万人在内战中丧生,而且赖掉了他们辛苦积攒的黄金。所以,怒不可遏的西班牙人在德国的“请求”下,派遣了一支1.8万人的精锐部队,以志愿者的名义组建了蓝色师,跟随德国人到达了东线。由于西班牙人恨透了苏联人,所以在苏联战场蓝色师疯了一般的进攻苏联军队,让其他的仆从军都看呆了。尽管德国人在苏德战争中战败,但蓝色师从一定程度上讲,为西班牙人报了仇。当然,德国人也没亏待他们,直到现在,蓝色师的老兵们还在拿着德国的抚恤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何非要弄死容克贵族?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征服德国

全文共 249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军国主义”,我们很多人估计第一反应就是20世纪上半页恶贯满盈的日本了。然而在历史上还有这另外一个我们非常熟悉且典型的军国主义却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待遇”,这个国家不仅没有因为“军国主义”而受到人们的唾骂,反之当今还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这个国家便是德国。说到德国的发展与成长,那就不得不从德意志的统一开始说起了。德意志的统一事实上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漫长的改革是以王朝战争而收尾的。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简单地讲述了一下普鲁士文化一大重要发源地柯尼斯堡,也就是如今的加里宁格勒是如何被德国“抛弃”落入俄国人之手的。在英法等国称霸欧洲的年代里,德国想要异军突起,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后来,德意志帝国建立时,德国人耀武扬威般地在法国凡尔赛宫里举办了加冕仪式,不过,相比这些格式化的东西,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政权稳固、国家统一和富有是必然要素。

普鲁士王国在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那便是奥地利。不过相比奥地利,前者的机会显然更多一些:普鲁士更具资源和经济优势,与其说是“铁与血”成就了普鲁士和后来的德国,我们还不如说是富饶的煤和钢给了“铁与血”底气,撑起了那个为人称道的强悍国家。在硬件方面,普鲁士人占据了“天时地利”,而流淌在这个民族骨子里的全民尚武文化更是帮了大忙。

首先,大概有许多朋友都发现了一点: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之中绝大多数有名有号的将领名字中都带着“冯(Von)”这个字眼。人们通常将其视为贵族身份的象征,不过严格地讲,把它当成“来源地”这样一个概念则更加准确一些。作为普鲁士人的先辈,日耳曼族靠武力征服了伟大的罗马帝国。他们顺理成章地接过了地盘,在欧洲中部落了脚。后来,很多在莱茵河畔居住的军事贵族开始向波兰、立陶宛等邻邦讨要土地作为自己的领地,在这个过中,“冯”打破了地理概念的制约,成了德国军国文化的一大象征。

另外,说起德国军人,“容克贵族”这个词我们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最初,这个词大概并不是个完完全全的“好词”,它曾代指过地主之子,又曾笼统地代表那些没有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直到16世纪以后,军事贵族逐渐接管国家大权后,容克贵族这个概念才真正定型并被推向历史的前台。有这样一种有趣的比喻:别的国家是拥有军队的国家,而德国是“一支拥有国家的军队”。在军国主义最为巅峰的年代里,每28个成年德国人中(包括女性)就有一名军人;相比同时期其他军事强国,法国是70人,英国是80余人,而总是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俄国这一数字是130。

一手为强大王国诞生荡平道路的腓特烈大帝对军国主义的追捧狂热得有些令人发指:据记载,这位国王几乎从来不穿便装,一年到头都穿军服。他有许多身特制的军装,翻来覆去地换着穿。另外,除非有重要的来宾,他睡觉都要睡在波茨坦王宫前草坪上的帐篷里,无论严寒还是盛夏,他只盖一条薄军毯。据说,腓特烈二世为了时刻保持挺拔的军姿,他要枕着一块硬木睡觉。对军国主义追捧到这份儿上,这位国王真算得上是空前绝后了。相比之下,二战中日本那群所谓的“军国主义者”,看上去更像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强盗小丑,靠投机和坑骗搞到了一个国家的权力罢了。

普鲁士国王们对军事的热爱并不是个人爱好,他们通过许多措施,将尚武精神完完全全地注入到了整个民族的血液中。在此,我们不妨讲个具体例子:早期的德军制服袖口有一排铜扣,这排扣子一点用都没有,无端增加了一道繁琐的制衣工序,还增加了不少成本。既然坏处如此之多,那么为何还要做这样的设计呢?原来,腓特烈二世认为军队能够保持光鲜的仪容仪表,这对提高士气大有裨益;而他在视察部队时,总是发现士兵的袖口非常脏——士兵习惯用袖口擦汗,这极大地影响了军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腓特烈特意授意做了这个完全多余的设计。

有了尚武的国家元首,有了尚武的民族文化,接下来便是为战争提供一些需要了。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德国是依靠王朝战争崛起的。从1864年到1870年,从丹麦到奥地利,又从奥地利到法国,对手一个比一个强悍,德国却总能立于不败,有三样发明功不可没——铁路、总参谋部和后膛枪。铁路可以帮助普鲁士人快速调动军队,应付敌人的攻势做到轻松自如;总参谋部的出现令普鲁士军队作战计划周密而明确;武器革新带来的战力提升更不用说了,后膛枪让普鲁士官兵能够卧姿射击,拿着前膛枪的敌军便成了活靶子。就拿普奥战争来说,一场战斗中,仅一个上午,奥地利军队便损失了4600余人;整个战争,奥地利比普鲁士多出了整整一倍的伤亡。

从日耳曼到普鲁士,从腓特烈大帝到俾斯麦,德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在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据统计,苏德战争初期,要在战场上歼灭1名德军士兵,苏军要付出10倍伤亡;在西线,要杀死1个德国兵,也至少有3名盟军士兵受伤或阵亡。若要寻求二战德军战斗力如此骇人的原因,蒙哥马利元帅的一番话大概能做个参考:“在英国,听到一个家族四代从军就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可是在德国,一个家族从20代人以前便开始为国效力,这都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这是什么概念?若要换成咱们熟悉的概念,30年算一代人,一个家族从1419年便开始征战沙场了。那会儿,成祖朱棣还带着大明王师和蒙古人打得难解难分呢。蒙哥马利表示,大部分国家的军人是因为需要打仗才走上战场,德国人打仗则单纯是好战;德国人跟邻居几乎都打了个遍,还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

若要从1701年建立普鲁士王国开始算起,在两百多年时间里,德国人还真没碰到几个让他们为难的对手,直到他们把刀子捅进了红色巨人邻居的肚子里,才发觉事情终于不再那么简单。对于德国的本质,苏联人看得清清楚楚。二战结束时,苏联便与美英等国达成共识,一定要瓦解德国容克贵族群体,彻底清洗掉流淌在德国人血管里的尚武精神;德国终于不再那么好战了,也有人哀叹:骄傲的德国人的脊梁就此被打断了。

然而今天我们回头再看,二战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战争结束时一贫如洗的德国虽然失去了军国主义,却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再一次崛起:德国又一次成了世界排名前十、欧洲经济第一的世界一流强国;联邦国防军比几十年前似乎差多了,但它仍被诸多专家认为是西欧大陆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为什么叫巴巴罗萨计划?

全文共 2422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经在27天内把波兰打灭了,仅仅1天便拿下来了丹麦,23天夺取挪威,5天轻松拿荷兰,18天荡平比利时,39天就把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打的俯首称臣。在德军进攻苏联前,对德军战斗力的自负,希特勒曾对部下疯狂地叫到“我们只要在苏联的门上蹦一脚,苏联这座破房子就会倒塌下来。”于是,一个名叫“巴巴罗萨”的突袭苏联计划就这样在希特勒的狂妄下开始秘密制定了!德军进攻苏联计划为什么叫“巴巴罗萨”?斯大林对“巴巴罗萨”计划真的没有防备吗?

巴巴罗萨计划”暴露出希特勒的野心

“巴巴罗萨计划”就是德国法西斯风击苏联的军事行动作战计划,“巴巴罗萨”的意思是“红胡子”,这个代号是希特勒亲自命名的。因为历史上“红胡子”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腓特烈是个崇尚扩张侵略的家伙,他曾六次入侵意大利,并指挥十字军东侵。

所以,取名“巴巴罗萨”寓意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穷兵黩武的希特勒幻想能够象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一样东征西讨,称霸世界。

早在波兰沦陷后,而德国西线对英国战事“海狮计划”还在进行之际,希特勒就指示自己的参谋人员,加紧策划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企图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袭击苏联。这次行动的代号最初是“奥托”。希特勒对这个代号并不满意,因此,在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的第21号指令中,“奥托”被改成了“巴巴罗萨”!

根据战后资料表明,“巴巴罗萨”战略企图是:德军以“闪击战”的方式,兵分三路实施迅猛突击:北路攻打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和列宁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安图占领苏联的心脏,使苏联陷人瘫痪,南路夺取苏联的“粮仓”乌克兰。

故此,希特勒的“美梦”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在一个半月到二个月的时间内击败苏联,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战争。这期限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短,但是,考虑到德军之前一系列入侵他国的成功速度,这个期限定得已经在希特勒看来“是合乎情理的”!

希特勒的轻敌是有道理的,因为斯大林的确被蒙在鼓中,对于德国的入侵斯大林始终保持戒备和清醒的认识,到对于德军何时进攻,斯大林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或严重的误判。

斯大林的固执让苏联缺乏准备

关于“巴巴罗萨”行动,希特勒费了好大的劲儿进行保密。但是,儿乎从“巴巴罗萨”计划一制定完毕,有关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消息就不胫而走,面且越传越详细,不仅德军的兵力调动和主攻方向暴露无遗,就算是希特勒决心开战的日子,也一步步地泄露出去,成了当时喧闹一时的新闻。

但是,斯大林对于新闻界(无论是欧洲的媒体,还是美国的媒体)一贯都是无视态度,对于媒体的报道并不当回事。

那斯大林信谁了?此后,美国,英国的破译人员以及共产国际打入东京高层的间谍人员,破译或者获取的机密情报都现实,希特勒已经决定进攻苏联,时间可能是春季,“海狮”计划是掩护“巴巴罗萨”行动的幌子。

但是,斯大林还是不信,他只信自己的判断——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墨迹未干(希特勒的缓兵之计和烟雾弹),而且斯大林仔细研究过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在该书中希特勒对一战德国的失败归结为两线作战。所以,斯大林认为希特勒是避免双线作战的奉行者,在斯大林心目中有个根深蒂固的信念:那就是,他坚信1942 年之前德国不会进攻苏联。他确信希特勒不会搞两线作战。

斯大林甚至曾力排众议自信满满地说“我不需要任何劝告,我知道战争即将来临,但是我以为我们还有6个月的喘气时间。”斯大林对战争的时间表作如是判断,可是,希特勒却等不及了,德军早已磨刀霍霍!

斯大林知道苏德战争不可避免的,并为此作了一些准备。可惜他步伐太慢,希特勒抢先走在了他的前头。

由于前苏联最高当局对形势判断错误,缺乏应对突然袭击的准备,因此在战争初期损失极其惨重。

最后的几天时间丧失,苏联人被动挨打几乎亡国

最高层如此,苏联的中下层军官自然更是放松了警惕,并主动丧失掉了最后的迎战机会,最宝贵的几天时间!

1941年6月18日,苏军边防监察哨逮住了一名偷越国境的醉酒的德军士兵。第二天早晨,酒醒的德军士兵供出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三天不到后,也就是6月22日晨4时,德军将向苏联发起全线攻击!

然而苏军边防官兵都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士兵能供出如此绝密情报。俘虏的供词送到苏军第五集团军司令员案头时,苏军司令员竟一笑了之……

这本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果当时苏军司令员能够在6月19日立刻汇报苏联最高当局,争取2天多的时间准备迎战德军的闪电战,那战局可能就不是一溃千里!苏联在初期也不会吃这么大亏!

1941年6月21日下午,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伯爵收到一份发自柏林的密码电报,上面写着“特急,国家机密,大使亲收”的字样。舒伦堡知道,他最担心的一件事终究还是要发生了。德国进攻苏联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6月22日零时30分,苏联政府才发布命令,警告各军区司令部和各舰队司令部注意迫在眉睫的危险,马上进人战斗准备。

但,一切努力显得太晚了!4小时不到后,德军按照“巴巴罗萨”计划的时间点,超过300万万部队(剩余的100多万军队来自于德国的各个仆从国)全面向苏联进攻!

斯摩棱斯克会战、基辅(70多万苏军被歼灭和俘虏)相继沦陷,德军第3装甲师仅用一天就向苏联腹地推进了220公里……当时苏联的欧洲部分总面积约为550万平方公里,被德军(最巅峰时期)占领的面积约为150万平方公里,而且主要的大城市和重要据点被占领,这才是最要命的。

1941年11月德军围攻莫斯科,巴巴罗萨计划达到最高潮,希特勒甚至认为计划完全能如期实现,将能带着自己的部下和情妇在克里姆林宫度过圣诞节。

但由于苏联国土面积大,战争潜力强,尤其是希特勒严重低估了苏联军民力保莫斯科到底的决心,自身的轻敌甚至让希特勒并没有让部队准备足够的棉衣……希特勒最终没有做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而是重蹈拿破仑的覆辙,兵败莫斯科。

“巴巴罗萨”计划的彻底破产,也预示着纳粹德国和希特勒无法挽回的失败命运,二战战争的天平朝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方向滑去!正义胜利已不可逆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二战德国攻打苏联曾请求日本出兵,为何日本70万关东军按兵不动?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苏联的掌权,在国内进行着大清洗运动,导致二战初期的时候苏联非常的虚弱。1939年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战争,虽然说苏联最后答应了,但也自身死伤惨重,而且干翻这仅仅总人口300万人的芬兰却用了4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这场战争让苏联颜面尽失。苏联的衰弱被整个欧洲都看在眼里,痒在心里。见到苏联已经是这幅熊样了,于是希特勒决定铤而走险,突然袭击了苏联,意图彻底征服这头红色巨熊。

1941年,纳粹德国撕毁了与苏联的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各方面的合作条约,筹集了总计550万的大军闪击了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国的进军时非常顺利的,直到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在此役中遭到挫败,纳粹德国的精锐力量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而当时急于求胜的希特勒为了能够扳回局面,于是便发电报请求日本驻我国东北的70万大军出发,夹击苏联,形成日德联合夹击之势,将苏联彻底击垮。然而日本在得到消息后并没有重视,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派遣了少了的部队响应了希特勒的请求,真正精锐的70万关东军则是按兵不动

其实日本按兵不动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主要战场处于东欧苏联境内,日本军队若是要从东北出征的话,那需要走很远而且很崎岖的路,要穿过大雪覆盖的西伯利亚高原,这样的远征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后勤补给根本无法保证。

在就是当时的日本在亚洲的战局也是不容乐观的,中国战场陷入了长久持久战的泥潭,在东南亚也开始吃紧,关东军早就已经到了无法抽身的地步。与其去冒险攻击苏联,还不如集合兵力打下东南亚地区,把握住重要的航线。而当年的日本政府和军方也是这么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

全文共 4129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德国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吧!

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

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一、尸骨堆出的胜利

俄罗斯国防部已于近日把苏军在二次大战中的绝大多数档案资料解密,斯大林时代公布的苏联在二次大战中的死亡人数是1000万人,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这个数字已经改为2700万人。现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苏联当时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4200万人。

许多苏军士兵死亡后,被苏方专门派人摘去军牌军徽。还有许多是没入军籍就死亡了的。连德国人也不理解苏联人的冲锋为什么会如此愚蠢,拿人群迎接子弹的冲锋,但是还是给德国人制造了麻烦。其实德意志士兵的战斗力和战斗勇气非常高,远在苏军之上,但实在是苏联政府把大量的平民半强迫地变成士兵送上战场,用人海和血肉挡住了德国强大的战争机器。1亿人口的苏联却拥有几千万士兵,这相当与现在我国有6亿军队一样,苏联的动员程度和倾力程度可见一斑。

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二、战争成败的根源是工业

德国的人口和工业原本均不如苏联,但在进攻苏联之前,随着扩张,德国占据了欧洲大量的土地和工业区,也招纳了很多盟国,此时工业能力已经略在苏联之上,武器和军队的战斗力则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德国参谋部低估了苏联的预备役体制(上千万预备役士兵和较为完善的机制)和共产主义集权国家所能煽惑起的民众的抵抗意志,所以在初期的巨大胜利后产生轻敌,希特勒和部分将军因此战略决策失误,分兵三路去打高加索油田和列宁格勒,造成力量分散,三路(尤其是进攻莫斯科的中路)都未能形成迅速突进,让苏联失去将一批批百姓变为士兵的大后方,并及时夺取苏联的武器工厂、矿山等战争资源。

日本拒绝立即夹击苏联后,远东地区的五十万精锐军队被调回西线,加上疯狂征召的几千万士兵用人海战术,终于挡住了分兵后的中路德军。由于苏联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巨量经济和武器援助,相当于武器制造工业能力翻了几番,加上苏联大部分工业东撤及时,武器制造能力已经远远强于第三帝国,兵力总数也远胜。虽然即使是战前在役的正规士兵也远不如德军精锐,新征的士兵更是远逊,但凭借十倍的伤亡,不仅能顶住德军的进攻,还折耗了德军大量的精锐士兵和战略储备。随着新兵在战火中淘汰练习,战斗力逐渐与德军拉近,武器也越换越好,后期虽然苏军仍然不及德军精锐,但二打一已经可操胜券。虽然战斗素质优秀很多的德军用较少的兵力和坦克也能击败苏军,但每当击毁三辆苏军坦克,自己也会折损一辆,而在德军得到100台坦克补充的同时,苏军却能得到英美援助的一千台,甚至更多坦克的补充。当苏军武器的优势达到一定程度后,德军拥有再高明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也已经无力回天,差距被越拉越大。

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三、历史真相的总结与剖析

1、德军曾经有机会取胜,什么“正义必胜”的说法不过是胜利者对自己的美化罢了,世界遵循的是丛林法则,狼吃掉羊没有什么正义地,爱好和平的正义的羊也并非必胜。如果德军取胜,希特勒就将是与亚历山大、凯撒齐名的大帝国的开创者,德意志也将成为能与罗马帝国一争短长的强大帝国,就如主流舆论不会去谴责罗马帝国的扩张一样,大部分人也会对德国的扩张表示宽容,甚至是钦佩和赞叹。然而希特勒失败了,所以他成了第二个拿破仑。由于他屠杀犹太人,所以他的口碑还不如拿破仑。

2、德国优秀的统帅曼施坦因曾写过一本叫做《失去的胜利》的书,也认为如果当初如果德军不分兵,有很大机会彻底击垮苏联,失去后方的苏联将无法把大批平民变为士兵送上战场,流亡政府和国际援助的效果也将微不足道,届时德国将建立起牢固的统治。既然五十万人的满清都能稳稳统治有九千万人口的汉族人,那三千万人口的德国为何就不能成功统治一亿苏联人?

3、如果苏联垮了,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在陆地上阻挡几百万精锐德军的脚步?除了美国能靠海军自保外,全世界恐怕都会落入轴心国之手。而海军的关键是制空权,德国的空军本就非常强大,轴心国再拥有了全世界的资源,美国的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整个世界的格局将会改写。也许到最后德日内哄,德国一统全球,早一步形成全球大融合,消除国界也未可知,如此倒是像秦统六国般,彻底消弭了战乱、国与国之间的无谓竞争,反倒有了积极意义了。

4、都说“历史是不能假设地”,其实这纯粹是一句屁话。只能说历史不能由事后假设而改变,但不表示我们不可以去假设历史,不表示假设历史就是蠢人愚行,毫无意义。以史为镜而明得失,说得本来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假设:如果不那么干,那就不会像某昏君一样亡国。于是我们在假设历史,并将真正的历史与假设后的历史对比后,总结了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教训,这便是假设历史的正面价值。于是,让我们大胆地去假设历史吧。

5、很多人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作为苏德战争,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其实没有捕捉到历史的本质。早在1941年底,德军分兵三路,中路集群在莫斯科前无法继续形成势如破竹的优势,从而让苏联得到喘息时间后,德国的战败就已经成为注定的事实了。毕竟在英美两个工业大国的支援下,同盟国的工业能力远远胜过轴心国,而苏联的人口又能轻易产生足够的兵源。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其实是莫斯科保卫战前德军兵分三路的那一刻,是希特勒的战略决策错误造就了同盟国的胜利与辉煌。

6、我国的历史书在提到苏德战争时,不仅竭力鼓吹什么“正义必胜”之类的荒诞言论,更对美英等国对苏联庞大的武器和财政援助只字不提,将胜利一味归结于红军保家卫国的战斗热忱,这是不公正地。外因未必不如内因重要,现代战争打的不是勇气和人口,而是工业制造能力。美英的武器援助是苏联能顶住压力的重要因素,说重要性占据四五成也不为过。

7、苏联红军与德国军队合作灭亡波兰后,在卡廷进行大屠杀,处死了两万多名波兰战俘。在攻占柏林,德国投降前后,苏联红军共强奸了两百万德国妇女。二战后苏联统治的东德人口失踪近千万,很多人至今怀疑是苏联进行了报复性人口灭杀。

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四、尾声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为轴心国翻案。只是看不惯很多不客观的历史学家和主流媒体所用的那种,用“正义”、“民心”这些飘渺东西去牵强解释历史的做法,把一切都泛政治化,好像主观意志可以超越客观现实占据主导地位一样。笔者希望能够尽量客观持正地去分析这场战争胜败的真正原因,让更多的人能了解那场战争的真相,能从偏颇的政治误导中挣脱出来,形成一种踏实秉正的历史观。诚然,这种说法对宣扬反战,倡导和平有一定负面的效果,可却同时又对一个社会形成务实、客观、诚信、实事求是的作风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笔者水平有限,见识难免有局限偏颇之处,若有错谬,还望方家看在笔者秉心公正,有勇气去用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的份上,加以宽宥,且能不吝指正。

二战德国失败的原因五、苏联人力优势体现的关键

这段是转引来地,思路侧重与笔者有所不同,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处。结合起来看,能对苏德战争的胜负本质有更深入的认知。

苏联在人力方面真正的优势,其实不是总量优势,而是效率优势。在总量方面,苏联确实对德国占到2:1以上的优势,但是加上仆从国的抵消和战损比的劣势,苏联在42年下半年的时候,实际在人力总量方面的优势,实际曾一度消失但实际不是这样算的,问题没那么简单当时苏联人力—被占领土人力乘以战损比,实际小于德国+仆从国人力。但这时苏联的另一个人力优势显现了出来——效率。由于苏联在人力动员效率上占优,使他可以比德国先一步达到人力利用的峰值。简单来看,这就好比两支等长的蜡烛,苏联这支烧的旺,一时之间会占得明亮,而德国那支旺起来比较的慢,一段时间内会显得暗淡,但却可以烧的更久。

但问题比这略微复杂一些:此时的苏联的一部分人力就像被锁进了箱子,但总量尚在。而一旦另一部分人力(尚存的大部分)一旦率先旺盛起来,就应该努力去解放被锁住的那部分人力,使旺盛期延长,甚至增长。反之,一旦旺盛的燃烧达不到解放被困人力的作用,那么苏联的人力就会盛极而衰,在绽放出一抹灿烂的辉煌之后,最终黯淡下去。

看来,在动员率上处于劣势的德国,只要能够阻止住苏联的这一抹辉煌,就可以将苏联的人力优势耗尽。可惜,德国原本曾有机会做到这一点,却没有这么去做。他在明知自身的动员速率低于对手的情况下,在自身尚未达到峰值之前,迫于西线形势的压力,草率的发动了库尔斯克会战。这就为苏联发挥其效率优势提供了变利,这一战,是在德军尚未达到动员峰值的情况下发动的(德国的动员峰值是43年下-44年中,此时尚未完成后备军的编练,只是在东线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已);而苏军则凭借效率优势,达到了战争期间的峰值(这个峰值一直到战争结束前,才被占领了整个欧洲东部的苏军所超于,即使是44-45年初大获全胜的苏军,也无法在规模上和43年中的苏军相比)。

于是,一个尚处在动员途中的德军就被一个已达到动员峰值的苏军大败了,虽然苏军在会战中付出了远比德军更大的代价,但他随即就获得了解放领土上庞大人力的补充——苏联庞大的人力优势终于被松绑了。至43年末,这个数字达到430万,略等于同期苏军的损失总数,使其可以继续维持其强大(加上其中的可恢复损失,优势还将扩大)——现在,苏军这支蜡烛不仅可以明亮的燃烧,而且可以持续的燃烧了。

而反观德军,虽然他的人力尚未彻底利用,却已经丧失了彻底利用的机会了——他将来不及达到自己的动员峰值,更不可能和可持续获得补充的苏军相比较,只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添油,来尽可能的维持军队实力。这时候,唯一可以支撑德国的,是他尚有数百万人力可供利用,尚有庞大的军工潜力可供开发——但是,这一切都来不及了。盟军的登陆彻底断送了德国细水长流式的人力模式,现在,德国这支蜡烛不仅没有对手明亮,而且也不可能比对手烧的长久了,因为他将被迫在另一头再点起一个火苗。这两团火苗将同时燃烧这支并不明亮的蜡烛,并将其彻底耗尽。

雪上加霜的是,在西边另点燃一头之后,原先东线一头的蜡烛开始被苏军一截一截的大块剪掉,一进步缩短了蜡烛的寿命,如此往复,不足一年——这支新点起一头的蜡烛,就被彻底熬干了。假如说,德国这支蜡烛曾有过一次比东线那个对手燃烧更久的机会的话,那只能是在42年-43年之间这段时间,可是,这两次机会最终被德国人自己给断送了,一次是在冬季的伏尔加河畔,另一次是在夏季的俄罗斯西部草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二战纳粹德国的“饥饿计划”是什么计划?德国人为何对苏联那么狠?

全文共 2145 字

+ 加入清单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45分,一阵吵闹的电话铃声把斯大林给吵醒了。斯大林接起电话,那一头的朱可夫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苏联遭到了德国的攻击,祖国前线防区全部沦陷。”据说斯大林听完这个消息后由于太过于震惊而跌倒在地。他立刻让莫洛托夫发表公开声明,谴责德国人的罪行。

然而,这份听起来字句铿锵的说辞丝毫没能影响战局,仅数天后,重镇明斯克便遭攻克。最高领导层深知,苏联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灾难,而它却并不只是局限在战争这个狭隘的范围内。

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知道历史上有这样一说:作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战争狂人,希特勒从没怀疑过纳粹德国将会取得世界的主导权。而按照他的设想,战争胜利后,德国会把整个世界“分级”,将全球资源进行重新分配,那些所谓的“劣等人种”理应勒紧裤腰带,把好东西供给“优秀人种”享用。在这个过程中,希特勒认为像苏联这样的国家,最终人口保持在3000万人就足够了。

要知道,1940年那会儿,苏联人口达1.8亿;如何才能将这样一个大国的人口迅速压缩到原来的1/6呢?德国人提出了一套被俗称为“饥饿计划”的方案。该方案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专门针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类似,其中相当核心的一点便是要对苏联人进行残酷的奴役而不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每一名苏联俘虏不但每天的口粮限量,连食物种类也受到严格限制,诸如奶蛋、黄油和肉类这样的食物都没资格吃,连稍微“高档”一点的蔬菜也被列入了限制名单中。

显然,德国人对“重整”整个人类结构这样宏大的计划是迫不及待的,据资料记载,仅在1941年,就有超过1300万苏联人被强行征用于修建公路、开垦土地和建造工厂等。正如咱们刚才所说,德国人一早就想把这些俘虏往死里整,雪上加霜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时任纳粹德国政府食品和农业部长的赫伯特·巴克又狠狠地添了把柴火。

在德军入侵苏联的第3天,巴克就向德国高层提交了一份包报告。这份报告直接指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德国每年都面临着约250万吨粮食的巨大缺口。巴克这一数字的估计还是基于“基本温饱”这一标准之上的,若是德国人民想要改善生活,这一数字恐怕还得继续扩大。本身德国搞侵略就是为了从其他国家身上盘剥利益,而巴克的这份报告自然令高层下了“加大力度剥削苏联人”的决心。根据巴克的建议,苏联劳力的口粮又被进一步克扣,转而优先提供给德国军队;而按照他所说,这1300万俘虏,每个人都有可能无法撑过1941年的冬天。

更可恶的是,巴克还别出心裁地把苏联划分为“获利区”和“亏损区”,顾名思义,那些土地贫瘠、没啥开发潜力的地方便是“亏损区”,而处于这些地区之内的苏联民众一开始便被宣判了死刑,德军从他们手里夺走一切可以掠夺的财富,丢下这些人自生自灭。谈到这个问题,德国高层的态度都十分冷漠,戈林就曾表示:“没有必要养活他们,且没有任何国际义务能够约束德军。”就在1941年9月,戈林便下令停止为战俘营中失去劳动力和受伤的苏联战俘提供食物;命令发出的1个月后,战俘营中有超过60%的战俘罹难。

事情做到这一步已足够可恶,但对纳粹恶魔们来说,这仅仅是“饥饿计划”的一个开始。不久,纳粹高层开始给各占领区下达任务,除了掠夺粮食和各类物资的数量外,连弄死多少苏联俘虏都成了“硬性指标”。作为纳粹德国的喉舌,戈培尔居然十分坦然地解释了饥饿计划的目的:“就是要让劣等种族代替德国人挨饿!”而作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巴克更是作出这样一番惊悚的论述:“数百年来,俄国人早已习惯了贫穷、饥饿和困顿,但他们的胃却始终是灵活的……因此,不要对俄国人产生任何怜悯。”

据一些资料显示,德军规定战俘营中每人每天的食物只有一碗粥。他们喝着肮脏的水,经常上吐下泻。流淌着干净的水的水龙头就设在战俘营里,但战俘们却无权使用。有人胆敢偷偷取水,一旦被发现,德军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枪决。

对德国而言,“饥饿计划”是卓有成效的。在1942年以前,德国每年都要省吃俭用,尤其是发动战争以来,政府已多次调整国民口粮定额;而实行该计划后,口粮定额开始缓慢增长,到了1943年底,德国粮食供给系统已相当稳定。不仅如此,德国把他们所占领的所有苏联粮仓以及乌克兰平原所产出的粮食都用来补充自己的粮食储备,昔日的“欧洲粮仓”沦为入侵者的“提款机”。原本饥一顿饱一顿的德国家里有了余粮,据统计,仅在1942到1943年间,纳粹德国所占领的欧洲领土就为其提供了约20%的粮食、25%的油脂和30%的肉类。在德国人填饱肚子的同时,饥荒在另一端不断消磨着苏联军民的意志。

讽刺的是,当德军开进苏联境内时,沿途不少百姓箪食壶浆,他们以为自己等来了“解放者”。或许当时身处莫斯科的那群领导人并不是多么高明,但把“解放”的希望寄托在侵略者身上,如今看来显然是十分愚蠢的。除此之外,据统计,“饥饿计划”至少害死200万苏联战俘,考虑到战争末期纳粹分子对罪证的毁坏,这一数字很可能还要更骇人。

数百万人的生命成就了赫伯特·巴克,这个挂着“国务秘书”、“农业部长”和“德国农民领袖”等诸多头衔的政治家,乍看跟战争咋也不沾边,却用这样一种罪恶的方式草菅人命,别看他在整个二战中几乎“籍籍无名”,破坏力却不比盖世太保们差到哪儿去。战后,巴克被推上了纽伦堡法庭,最终在监狱里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二战结束后德国失踪130万人,他们都去哪了?与苏联什么关系?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为残酷的事情。因为一旦战争爆发,不仅仅是大量的死人,同时还会伴随这人类文明的毁灭。即便是战争结束了,也会有着很多根本找不到来龙去脉的失踪人口,没有实体,没有踪迹,就像是人间蒸发,极其可怕。德国二战之后就失踪了大约130万的人口,因为按照那个时代德国的社会进程,人家那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战争进行之前进行了好几次人口普查,包括在战争期间也有人口普查,参军的人数是多少?战死多少?迁移出去多少基本上人家都有记录的。

所以二战之后的德国一统计本国的人口,发现这不对劲呀,除了战死的,被俘的已知人口,德国居然莫名其妙消失了130多万人,这些人不是一个小数目,走到哪里都应该挺引人注目的吧,但是他们就是这么消失了,无影无踪,无迹可寻。

就连德国自己都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很多苏联之前的绝密档案被公开,这个时候德国人才知道,原来他们遗漏了大约30万德国人没有统计,或者说这是苏联故意不让他们知道的,这30万德国人被送到了西伯利亚当苦工,西伯利亚是苦寒之地,当时的苏联人和德国人关系非常恶劣,自然对德国人非常不好啦,动不动就打骂,稍微生了病的德国人就被扔到冰天雪地里面等死,因此,当年在西伯利亚的德国人几乎全部都殒命于西伯利亚,苏联的残暴可见一斑。

解决了这30万人的去向之后,那么剩下的100万人是去了哪里呢?

很多历史学家推测,这剩下的100万人应该是死在了莱茵大营。当然这件事到现在也没有被得到证实,不过在德国民间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德国民间很多机构都想要挖莱茵大营下面的尸骨,但是都被德国政府给拒绝了。

德国政府的认错态度很好,过去的就过去了,不再追究了。但是这也无法掩盖莱茵大营下面的尸骨累累,当时莱茵大营接收了来自德国的500万战俘,后来究竟出去多少?谁也不知道,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这些战俘在战俘营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连晚上睡觉都没多少地方,如此差的环境下,不死人才怪呢!

所以战争,永远是人类最残酷的游戏,希特勒的吞并天下的野心失败之后,替他买账的却是整整一个国家,用几百万的生命和几十年的尊严,这难道不是这个国家的不幸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二战后苏联崛起的原因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苏联崛起,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二战后苏联崛起的原因吧!

二战后苏联崛起的原因

1、二战后苏联通过向德国进军,在事实上占领了大部分东欧国家以及德国的大部分,根据二战时期承认的事实占领,那些东欧的国家大多在政治经济上收到苏联的影响,从而苏联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到半个欧洲。

2、二战之后,苏联通过计划经济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儿的优点,集中精力恢复了国内以及东欧国家的经济,从而极速恢复了国力。

3、二战之后英法依赖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法国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法国只是个被解放的国家,而有了殖民地,法国依旧是列强。英国的战后地位也是依靠对于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控制权和影响力而定的,但是二战之后数十年间,非洲国家相继脱离英法控制,然后落入了美苏的控制下。随着英法相对影响力和实力的下降,苏联跃居欧洲第一强国。

4、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包括收到苏联影响力扩张出来的欧洲、朝鲜以及自带干粮的中国。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通老百姓,对于苏联和社会主义有着比较大的向往。

5、随着核武器的发展,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苏联是世界上第二个有了核武器,就是说明了苏联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美国对苏联核打击的计划不得不考虑核报复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进攻苏联?苏联如何战胜德国的?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时,德国几乎快要攻破整个欧洲,但这时德军却单方面撕毁了与苏联签订的和平条约,转而对苏联发起进攻,最终以战败收场。其实在二战初期,美国和苏联都没有主动参战,而是等日本和德国动手后,这两个大国才加入二战。德国当时为什么会主动惹上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呢?当时德国依靠闪电战,就差英国就能拿下整个欧洲了,但却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后方,算是令人误解的策略,最终还是同盟国获得了胜利。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550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的爆发,让德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苏联人凭借辽阔的战略纵深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把德国拖得筋疲力尽,加速了德国的败亡。如果德国见好就收,没有招惹苏联,德国很可能会成为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超级大国。那么二战时德国已经称霸欧洲,苏德关系又一直很好,为何德国还要入侵苏联?

第一,德国称霸欧洲但并不满足

德国是个工业国家,德国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尽管德国占领了半个欧洲,但德国仍然被石油、橡胶等资源匮乏所困扰,德国也无法消化掉庞大的工业产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德国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外扩张。当时周边能够满足德国需求的唯一目标就是苏联,因为苏联既有丰富的粮食、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又有广袤的国土和市场。如果德国拿下苏联,德国所面临的问题将迎刃而解。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德国才对苏联发动了入侵。

第二,苏德矛盾由来已久

日耳曼的德国和斯拉夫的苏联本来就不和,苏联搞的社会主义更是让德国把苏联视为洪水猛兽。虽然两国因为共同利益在苏德战争前一直在穿一条裤子,但两国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纳粹的基本政治诉求就是反共、反苏,这样既能获得国民的支持又能与西方和解,可谓一举两得。在德国击败英法后,苏联不仅没了合作价值,反而成为德国争夺欧洲乃至欧亚大陆霸权的主要障碍,成为德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苏德战争的背后其实就是苏德争夺欧亚大陆霸权的争霸战争。如果苏联战败,德国将成为能够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强国,因此苏德战争不可避免。

第三,德国击败了老牌霸主英国

法国战役中,严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霸权。德国曾试图渡海占领英国,但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国遭遇了失败,德国自知没能力制服英国,走向大洋的战略已经被证明不可行。所以德国才转向陆地,苏联因此成为了德国进攻的目标。当时苏联刚刚经历大清洗,军事思想落后,装备陈旧,指挥员严重不足,苏军战斗力差的问题在苏芬战争中暴露无遗。希特勒评价苏联是“泥足巨头”,认为苏联不堪一击,德国完全有能力速战速决拿下苏联。但没有想到,苏联战略纵深是那么大,抵抗是那么顽强,而且又得到了英美的帮助,让德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最终输掉了二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何放弃了德国的战争赔款?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可以说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在当年的法西斯国家当中,军国主义盛行,再加上20世纪30年代期间的经济危机,导致这些法西斯国家趁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好在的是,邪不胜正,最终法西斯的烈焰被扑灭了。战后对于这些法西斯国家随之而来的就是巨额的战争赔款。然而美国这个在二战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国家却放弃德国人的战争赔款,那么这是为何呢?

事实上,当年美国人的做法是十分聪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发财了,所赚到的战争财富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其实对于德国人的战争赔款,美国人已经是一个无所谓的态度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缺钱。但是这并不是不要赔款的理由,美国人虽然不要赔款,但是他却带走了数百位德军战俘。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不明白了,为何要带走数百名德国战俘?而事实上,这几百名的德国战俘可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一个个全部都是当年纳粹德国的顶尖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秘密科学家,以及武器研究者。对于当年美国这么一个完全不缺钱的国家,人才才是他们最想需要的。

当美国拥有了这些德国的顶尖人才之后,在战后仅仅20几年里,军事实力,科技水平可谓是突飞猛进,成为了到今天都没有任何国家超越的顶尖强国。相信这样的印象在很多小伙伴们的脑子里都是根深蒂固的,只要一提起高科技武器,高科技设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是不是美国制造的。

不得不说,美国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神奇且年轻的国家,从18世纪末美国独立开始到现在,仅仅只过去了200多年的历史,但却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超越的超级大国,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国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才的运用以及科技的发展与更新。

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的武器科技实力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了,甚至还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黑科技产物。比如当年的纳粹钟、多拉巨炮、鼠式坦克等等,相信只要是了解过二战德国纳粹史的小伙伴都是听说过的。

当年希特勒手底下拥有着一批非常强大的科学团队,涉及到各个领域,甚至还包括玄学在内。当年希特勒还命人列出了一份名单,在这份名单中足足拥有着1500多人的顶尖人才,涉及各行各业。就光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当年德国人的科技水平绝对是非同凡响的。

战争结束后,对于德国的那些顶尖科学家,苏联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曾经一度还与美国争夺德国科学家的情况。有句老话说的非常精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对于这句话的体现仅仅就从美国的农耕业方面就能看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若是美国没有参与二战,那么苏联能够打赢德国吗?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期间,最先疯狂起来的就是德国,使用着闪电战快速的将大半个西欧给拿下了。当开始进攻英国的时候,一道英吉利海峡让德国有些棘手。于是德国扭转方向,开始进攻东北方向的苏联了。最终,战斗民族挡住了德国人前进的脚步。有人说,苏联人能胜利,全靠了美国支援。那么,如果美国不参战,不予支援,苏联人能把德国赶回去吗?

苏联会很难取胜。

苏联在三大战役中表现出色,但大多惨胜

苏联三大战役,分别是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当莫斯科保卫战打响时,苏联没有支持,没有援兵,只有英国对德国的小幅度牵制。即使如此,苏联人还是顽强地啃下了硬骨头,保卫了莫斯科城。莫斯科保卫战,苏联伤亡85万人,而德国的伤亡是50万人,这是惨胜。

此时的美国有了支援的意思,其后,关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当中,战争的取胜主要还是靠了苏联人艰苦不懈的努力,美国前期的支援还是有限,当后来的支援量起来时,已经到了斯大林战役的后半段了。这之后,美国的支援铺天盖地来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伤亡113万人,德国伤亡104万人。从数据看得出来,苏联战胜得非常不容易,还是惨胜,而且是在美国的一定支援下获得的惨胜,如果此时,没有美国支援会怎样?也许苏联就垮了,当时的胜和败,距离非常近。

列宁格勒战役,被称为非常重要的一战,它分担了很多的火力,让德国人没有办法完全支援莫斯科。列宁格勒战役,1944年才结束。但是列宁格勒战役中,面对德国人切断粮食和水源的补给,导致了大量的苏联红军和百姓死亡。据统计,光是饿死的苏联人,就高达60多万人。

从三大战役看,苏联胜得很不容易,如果后期没有美国的支援,苏联很难。

苏联到了中后期,很缺粮食,武力装备也有点跟不上

苏联人,无疑是很厉害的,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只是,到了中后期,苏联面对的窘境是粮食不够(1942年的粮食产量比前一年下降了60%左右,),武力装备也有点不够使。

当时,德国的工业产值虽然没有苏联高,但武器的技术含量更高,所以德国的效率更高。德国人的强硬,让苏联招架得不容易,特别是粮食不足和武力不足,困扰苏联人。

打仗不像平常,抗几顿不吃就不吃了,你肚子吃不饱,头晕眼花,不输才怪。另外,武器装备也有点紧张,这怎么办?美国人来了,美国从起初的少量支援到大量支援,解决了苏联人的后顾之忧。

说白了,人家美国出钱,你苏联出人,一起努力把德国赶出去。在共同发力下,德国终于溃败了。如果没有美国支援粮食和武器,苏联撑下去非常不容易。

虽然,决定战争的不仅仅是武器,还有人的意志。但,苏联如果没有了美国的支援,很难走下去,因为耗费的粮食和枪支弹药太过海量,而这些,当时的苏联是很缺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