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子登科的典故是什么(精彩20篇)

浏览

2332

文章

777

篇1:东风不与周郎便于哪个典故有关 东风不与周郎便啥意思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与赤壁之战有关。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化为乌有什么意思?化为乌有典故介绍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194年,袁术率兵攻打徐州,和刘备部队互有胜负。吕布趁势想要分一杯羹,便率军想要夺权徐州。在演义中,袁术攻徐州是因为吕布把韩胤交给了曹操,后来便带领大军杀向吕布腹地。随后陈登献策,让吕布联合刘备一起对抗袁术,最后集多人之力才成功抵挡了袁术的攻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化为乌有”,就和这起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发生在袁术征讨吕布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陈登、吕布、杨奉和韩暹。原文如下:

陈登曰:“将军若用老夫之言,徐州可保无虞。”布曰:“试言之。”登曰:“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更有一计,不止保安徐州,并可生擒袁术。”布曰:“计将安出?”登曰:“韩暹、杨奉乃汉旧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术必轻之,彼亦不乐为术用。若凭尺书结为内应,更连刘备为外合,必擒袁术矣。”布曰:“汝须亲到韩暹、杨奉处下书。”陈登允诺。

布乃发表上许都,并致书与豫州,然后令陈登引数骑,先于下邳道上候韩暹。退引兵至,下寨毕,登入见。暹问曰:“汝乃吕布之人,来此何干?”登笑曰:“某为大汉公卿,何谓吕布之人?若将军者,向为汉臣,今乃为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窃为将军不取也。且袁术性最多疑,将军后必为其所害。今不早图,悔之无及!”暹叹曰:“吾欲归汉,恨无门耳。”登乃出布书。暹览书毕曰:“吾已知之。公先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登辞暹,急回报吕布。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吕布将袁术派到徐州的使者韩胤交给了曹操,袁术大怒,随即调遣七路大军合集二十多万兵马杀向徐州。吕布随即找到陈登商议对策。陈登认为只要劝降袁术的降将杨奉、韩暹,然后再联合刘备一起发动进攻,就能够战胜袁术。此后,陈登来到杨奉军营,成功说服了二人。在此后的战斗中,吕布与刘备及杨奉、韩暹等人一起重创袁术,终于保住了徐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陈登口中的“化为乌有”,意为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比喻全部消失或全部落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袁术调遣七路大军入侵徐州的故事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的虚构。据《三国志•袁术传》载,在吕布控制徐州期间,袁术的确想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吕布。该传称:“(袁)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但在陈珪的劝说下,吕布不但放弃了这个念头,还将袁术派来的使者韩胤押往许昌。最终,韩胤也在许昌被曹操斩首示众。此后,袁术虽然派人入侵徐州,但却并非如小说所言的七路大军及二十多万人马,而是仅仅派出了将领张勋。战斗的结果也非常简单,不但张勋很快被吕布击退,吕布大军还杀到了袁术的老巢——寿春。

至于小说中出现的杨奉,不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来自汉末的一支神秘武装——白波军。这支武装由原黄巾军将领郭太创建,成立于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在《三国志•董卓传》中,时任谒者仆射皇甫郦曾经提到:“杨奉,白波帅耳。”由此可见,杨奉原本也是白波军的将领。在李傕、郭汜控制汉末朝廷期间,杨奉却突然投靠了李傕,并从此由一支叛军变成了朝廷的官军。

据《后汉书•董卓传》载,李傕与郭汜爆发内讧时,杨奉曾经出兵协助李傕击退郭汜。但不久之后,杨奉又突然与李傕反目。《三国志•董卓传》称:“傕将杨奉与傕军吏宋果等谋杀傕,事泄,遂将兵叛傕。傕众叛,稍衰弱。”此后,杨奉多次击退李傕、郭汜等人的追击,使得汉献帝刘协摆脱李傕、郭汜的控制,重新回到了故都洛阳。可以说如果没有杨奉,汉献帝刘协能否平安回到洛阳都是一个巨大的额疑问。至此,杨奉又成了汉献帝的大功臣,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一职。

曹操奉诏来到洛阳后,秘密将汉献帝迁至许昌。杨奉发兵追赶,但为时已晚。此后,杨奉又企图袭击曹操,却被曹操击溃,不得不投靠袁术。在张勋入侵徐州期间,杨奉也随军参战,但又被陈珪说服,战前哗变,与吕布一起重创张勋。不过,杨奉的结局非常悲惨。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后汉书•董卓传》亦称:“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到头来,杨奉还是死于当年的盟友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金龟婿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金龟婿,指身份高贵的女婿,这个美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一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写的是一贵族女子在冬去春来之时,埋怨作为高官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将丈夫称为“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配饰有关。据《唐书·职官志》、《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以“明贵贱,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管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武后天授元年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但无论所指为何,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但在现代汉语中,其“贵”的含义正在逐渐减弱,而“富”的含义却有逐日加强之势。 这便是金龟婿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迷而知反成语是怎么来的?迷而知反成语典故介绍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为大家带来“迷而知反”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典故,古代也是在发展中诞生出了很多成语,因为那个时候存在的字并不多所以需要用四字词代替一些意思。在三国时代就有很多成语诞生,迷而知反就是其中之一。曹丕登基后表现的非常不错,不会像曹操一样轻易动怒,而且还敢于承认自己错误,迷而知反就是在曹丕承认错误中发明的,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朗传》注引《魏书》,时间是在曹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主人公为曹丕。原文如下:

车驾既还,诏三公曰:“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今将休息,栖备高山,沉权九渊,割除摈弃,投之画外。车驾当以今月中旬到谯,淮、汉众军,亦各还反,不腊西归矣。”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魏文帝曹丕撤退之后,下诏对三公说:“三代为武将,就成为道家所厌恶的人了。好战不休,古代就有完整的戒规。况且连续几年的水灾旱灾,人口减少很多,但征讨之事却多于以前,劳役之重超过以往,出兵不能歼灭敌人,退兵不能使百姓安定。屋漏在房顶,淋雨在屋内,然而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还可以称之为没有过错。现在将来停止征讨,让刘备安身高山,让孙权隐没九渊,将征讨之事暂时搁置起来。军队应当在这个月的中旬到达谯县,在淮水、汉水一带的军队也将各自返回,不能在此举行腊祭就要西归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丕在诏书中所说的“迷而知反”,意为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这也是由曹丕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曹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七月,曹魏与东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曹丕决定兴兵讨伐东吴。此举遭到包括王朗在内的众多曹魏大臣反对。《三国志?王朗传》载,王朗不仅曹丕不宜亲征,而且应该“宜敕别征诸将,各明奉禁令,以慎守所部。外曜烈威,内广耕稼,使泊然若山,澹然若渊,势不可动,计不可测。”不过,王朗及众多大臣的意见被曹丕拒绝,曹丕执意而行,轻率出兵,最终无功而返,陷入别动,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

大军回撤之际,曹丕向三公发布诏书,解释此次撤军的原因。非常有趣的是,这一次曹丕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用“迷而知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东窗事发”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东窗事发”出自《西湖游览志余•佞幸盘荒》,讲的是秦桧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定计谋杀害岳飞,结果秦桧自己死后在地狱受苦的故事。后用来比喻阴谋已败露。

“东窗事发”与东窗事犯是同义,比喻阴谋或罪行已败露。

【出处】

《西湖游览志余•佞幸盘荒》: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擒虎易,纵虎难!”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蟢亦死。王氏设蘸 ,方士伏章 ,见蟢荷铁枷,问:“太师何在?”蟢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倍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典故

秦桧想杀岳飞,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抓住老虎容易,要想放走再把它抓住就很难了。”于是秦桧就决定杀掉岳飞。后来秦桧在西湖游玩,在船中睡着了,梦中看见一个披着长发的人大声地说:你害国害民,我已经告诉上天,上天要派人来捉拿你了!’秦桧十分害怕。回家后,大病一场不久就死了。秦桧刚死没几天,他的儿子秦蟢也死了。王氏设起神案,请道士驱鬼,道士呈表给上天,迷蒙中看见秦蟢戴着铁枷,就问:“太师在什么地方?”秦蟢回答说:“在鬼城酆都。”方士按秦蟢说的话到酆都去,结果看见秦桧、万俟卨都戴着铁板枷,受了各种各样的苦刑。秦桧说:“麻烦你传话给我的夫人,东窗密谋杀害岳飞的事情暴露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女性之间结拜叫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女性之间结拜叫做“义结金兰”,义结金兰是旧时汉族社会的交际习俗,原指朋友间情投意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义结金兰既可以用来形容男性之间结拜,也可以用来形容女性之间结拜。

“义结金兰”出自《太平御览》:“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金兰”这个说法出自《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这里引用的是《易·系辞上》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就是说朋友之间的交情深厚。

后来根据这些典故,人们将朋友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拜为异姓兄弟或者姐妹的,就称为“义结金兰”。义结金兰后,需要交换谱贴,叫做金兰谱,因此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换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立春要吃萝卜的典故

全文共 3505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要吃萝卜典故_立春节气的由来

立春的经典习俗

古人将立春视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农谚中有着“‘立春’伊始一年端,全年大事早盘算。”的说法。对老百姓而言,立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节气,为了迎接它,渐渐的也形成了不少的习俗。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

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咬春之俗最早见于晋代,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咬春之俗还有嚼吃萝卜。《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旧京时以南苑大红门的萝卜最受欢迎,俗有“大红门的萝卜叫京门”之俗语。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 “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抬春色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 “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混子拨开障碍物。

立春饮食注意事项

1、讲究

立春过后,在生活习惯上,人们要逐渐晚睡早起。而且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也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2、忌酸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3、忌辣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立春要吃萝卜的典故

传说,远古的时候,人们在狩猎的同时,开始搞点农业,那时候三皇五帝也都把种粮列为万行之本。乡人呢,更是以种粮为天职。所以,不论三皇五帝,还是乡人百姓,对一岁之首的春,更是心里十分重视。那时候,人们到了立春这天,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仪式来庆祝。

有一年的立春前,当人们收拾利落田地场院,准备热热闹闹迎接立春时,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传染上了一种说不出的疾病。这种病很怪,人人心虚气短,失神落魄,没有一丁点精神,那模样真像喝醉了酒似的,个个都是头重脚轻,连抬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立春前一天,一个老道打扮的人来到了一个村庄。他见村庄里静得听不到鸡鸣狗叫,更不见有人走动,觉得奇怪万分。他来到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敲敲门,没人应声。门虚掩着,他寻思了一下,便说着:“屋里有人吗?”推门进屋。屋里的炕上躺着五口人,个个脸色焦黄,昏沉沉像睡着一样,满屋尘土,看样子已是有些日子没人打扫了。道人连呼几声没人应,他赶紧来到一个中年人跟前,连声问究竟,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 道人一连闯了几家,情形都是一样。道人也莫名其妙。

于是,他来到村东头的一棵古树下,面南盘坐,挑起单掌,合眼静坐,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约摸过了三个时辰,道人长嘘一口,猛然站起来,飞快地跑回观院,抡镐便刨,他刨出一袋贮藏的萝卜,又飞快地跑到了村庄。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从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芦花大公鸡,拔下几根鸡毛,扎在了地上。 道人合眼祈告着,脑海中又出现了静坐时与观音菩萨对话的场面: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地气通时,让乡人百姓每人啃吃几口萝卜,瘟疫便可自动解开。过了约莫有一袋烟的功夫,扎在地上的鸡毛突然动了起来,道人惊喜万分,他喊着:“地气通了,地气通了。”奔向了村庄的每家每户,让人们啃吃萝卜。

结果,还真灵验,人们吃了萝卜之后,全都好了。 人们纷纷给道人跪下,谢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说:“大伙请起,别谢我,应该感谢观音菩萨。不过,大伙现在应该去救别人。我的观院里还有许多萝卜,大伙带着快去邻近村庄救人吧!”乡人听后,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八村。瘟疫解了,人们又过上了平静安乐的生活。

从此以后,人们便在立春吃萝卜,以求平安。

立春的古诗词

立春

宋代 方岳

适禁乐令春哑,先办秋治社聋。

银胜鬓毛班白,琼丝菜缕青红。

立春

宋代 陈造

春信葭灰动,寻知寒事休。

光阴从冉冉,身世判悠悠。

鬓影看银胜,官期志土牛。

羸骸更元命,惜为斗升留。

立春

宋代 赵蕃

腊中要雪逢三白,春日还沾雨似膏。

天意于农亦良厚,何须耒耜我家操。

立春

宋代 曾丰

羯鼓催春春尚回,况公夜拥软红灰。

五更温厚东南气,煦煦妓围深处来。

立春节气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偷合取容什么意思?偷合取容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算是三国中国力第二强的国家,但东吴也有过一次命运的转折点,就是在赤壁之战前夕。东吴朝内有很多大臣建议孙权向曹操投降,如果这时候孙权选择投降那就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势了。好在周瑜和鲁肃非常坚定的要孙权抗曹,最后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上大败曹操,为三国局势打下了基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偷合取容”就来自于东吴,当时东吴政权的元老级人物张昭渐渐不受诉孙权重用,就是因为他的理念和孙权发生了分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张昭传》,时间是在孙权称帝之后,主人公是江东老臣张昭。原文如下: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昭每次上朝议事,言辞都非常激烈,一脸正气,又常常因为直言而违背了孙权的意愿,孙权一度不让他上朝。后来蜀国派遣使者来到东吴,极力称赞蜀国的德政,东吴群臣都说不过他。孙权叹息道:“如果张公在坐,蜀国使者即使不被他折服,也会感到垂头丧气,怎么敢在朝堂上自卖自夸呢?”第二天,孙权派中使前去探望张昭,并将他招至宫中见面。两人见面后,张昭离席谢罪,孙权予以阻止。

张昭坐下之后,抬起头来对孙权说道:“当年太后、桓王没有将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将陛下托付给老臣,从此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极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我死了之后有可以被人所称道的地方。由于我考虑事情不周,目光短浅,违背了陛下的意愿,自以为会从此受到冷落而沉沦,不敢再企望能得到陛下的召见和重用。但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想为国家做事,尽忠报国,至死方休。如果想让我改变这一初衷,为了讨好取悦他人而窃取荣华富贵,这是我绝对做不到的。”孙权连连称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张昭口中的“偷荣取容”,意为为了讨好取悦他人而窃取荣华富贵。这也是张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张昭是东吴帝国的开国元老,在孙策时期及孙权早年都深受重用。为何在赤壁之战之后张昭的地位却日益下降呢?这里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张昭曾经在如何应对曹操的问题上犯过大错,他极力主张归顺曹操,这与孙权“鼎足三分”的思路差别巨大。故此,孙权对张昭的重视程度日益下降。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个原因之外,张昭为人处世还有一个特点令孙权非常不满。孙权掌权之初,年仅十九岁,经验不足,需要张昭这样的老臣辅佐和指点。但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的增强,孙权也慢慢地成熟起来,有了自己的治国思路。但张昭却一直将孙权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总是摆出一副托孤重臣的嘴脸,总是不断提醒孙权自己的重要性,说话经常不顾场合,让孙权下不了台,这也让孙权非常的反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死得其所什么意思?死得其所典故介绍

全文共 1802 字

+ 加入清单

关中之战马超战败以后,他本想割地求和,但曹操并没有同意。此后马超进攻陇上又失败,只能投靠张鲁缓解局势。其实马超的能耐远在曹操预计之上,他战败以后依然是在凉州打算东山再起,只可惜马超年轻时做事过于偏激,导致最后没人敢容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死得其所”,就和当时的马超有关,所幸后来得到刘备的收留。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发生在马超作乱凉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马超、杨阜和姜叙。原文如下:

韦康大开城门,投拜马超。超大怒曰:“汝今事急请降,非真心也!”将韦康四十余口尽斩之,不留一人。有人言杨阜劝韦康休降,可斩之,超曰:“此人守义,不可斩也。”复用杨阜为参军。阜荐梁宽、赵衢二人,超尽用为军官。杨阜告马超曰:阜妻死于临洮,乞告两个月假,归葬其妻便回。马超从之。杨阜过历城,来见抚彝将军姜叙。叙与阜是姑表兄弟:叙之母是阜之姑,时年已八十二。

当日,杨阜入姜叙内宅,拜见其姑……叙母闻言,唤姜叙入,责之曰:“韦使君遇害,亦尔之罪也。”又谓阜曰:“汝既降人,且食其禄,何故又兴心讨之?”阜曰:“吾从贼者,欲留残生,与主报冤也。”叙曰:“马超英勇,急难图之。”阜曰:“有勇无谋,易图也。吾已暗约下梁宽、赵衢。兄若肯兴兵,二人必为内应。”叙母曰:“汝不早图,更待何时,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得其所也。勿以我为念。汝若不听义山之言,吾当先死,以绝汝念。”叙乃与统兵校尉尹奉、赵昂商议。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中之战结束后,马超死灰复燃,在继续在凉州作乱。凉州刺史韦康不顾参军杨阜的劝阻,开城投降,却被马超诛灭三族。马超见杨阜忠义,继续将其担任参军一职。杨阜利用这个机会,告假回家,在历城与姑母见面,力劝姑表兄弟姜叙与自己一起起兵对抗马超。姜叙对杨阜的提议犹豫不决,其母则坚决支持杨阜的决定,鼓励儿子与杨阜一起共同抗击马超。最终,姜叙与杨阜、赵昂等人一起向马超发动进攻,并将马超赶出了凉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死得其所”,意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魏书•张普惠传》中的“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小说中描述的马超在关中之战后继续作乱凉州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马超传》再:“(马)超果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三国志•杨阜传》亦称:“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凡万余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於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刺史、太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看出,马超之所以能死灰复燃并占据凉州州治冀城,除了盘踞西北多年根基雄厚之外,镇守长安的夏侯渊没有及时增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在马超作乱期间,夏侯渊一直按兵不动,无所作为,这才导致了马超的重新崛起。

不过,尽管没有了夏侯渊的支援,但马超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被赶出了西北。这又是为什么呢?说起来原因也非常简单,一个年过八十的老奶奶促成了凉州两大地方势力的联合,并因此扭转了西北局势,最终将马超赶出了西北。这个人便是姜叙的母亲。

据《三国志•杨阜传》载,凉州参军目睹此时韦康被马超杀害后,暗中发誓要为韦康报仇。于是,他借口办理妻子丧失离开马超来到历城,与妻兄姜叙见面。此时的姜叙不仅官拜抚夷将军一职,手握重兵,且在西北地区有着很高的威望。杨阜见到姜叙后,将马超杀害韦康之事一一告知,力劝姜叙起兵对抗马超。对此,姜叙犹豫不决,但其母的一番表态却改变了姜叙的态度。

据《三国志•杨阜传》注引《列女传》载,姜母说道:“咄!伯奕,韦使君遇难,岂一州之耻,亦汝之负,岂独义山哉?汝无顾我,事淹变生。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但当速发,我自为汝当之,不以余年累汝也。”在说服儿子姜叙起兵之后,姜母又“,分人使语乡里尹奉、赵昂及安定梁宽等,令叙先举兵叛超”,至此,西北地区地方势力齐心协力,向马超发动进攻。不过,就在战事开始不久,历城被马超攻占,姜叙之母被俘。面对穷凶极恶的马超,姜叙之母临危不惧,大骂马超,最终被马超所杀。此举更激起了西北各地方势力的愤怒。没过几个月,马超便被赶出了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衣锦夜行”的典故出自哪里?项羽是被衣锦夜行打败的?

全文共 2046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通过进入关中的一系列有效政治运作,不仅使得刘邦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大增,而且还非常有效的整治了早期的流寇习气,加强了对军队的建设,非常有效的促进了汉朝军队做出的政治和军事制度的行程,对后来的争夺天下创造出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这一点,刘邦和项羽就有了很大的质的不同,本是小无赖出身能及时行乐的人居然在战争的熏陶和历练下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简直是刘邦自己也有一点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因为这变化也太大了,以至于刘邦自己后来都有点不认识自己了的那个样子。

原本刘邦是如此目光远大志存高远,简直是刮目相看,这一定有了信陵君那种抱负和远大胸怀的影子渗透在里面了,小无赖从来不是他的主业,那只是表面现象(或者说在积聚人脉而已,那只是生活取向问题而已),这正如刘邦父亲只会看到他年少时吃白食的无赖一样,很多人当然也不能透过现象看到刘邦心存天下的远大理想,不然的话的他就是政治家了,比如张良就洞悉了刘邦的能量,因此很喜欢和他讨论军事。

所以,后来只有项羽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十分老奸巨猾的范增看得出这一点,刘邦和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的一举一动他都了若指掌,对于刘邦的“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的做法也是深有洞悉。

为此,范增还曾向项羽献计说:“项大王,刘邦这个小流氓进入关中后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刮目相看也,据老臣所知,刘邦原来在家乡沛县的时候,喜欢酒色与钱财,居然这样一个贪财好色的人一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古玩珍宝和绝色美女,却一点也不动心,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拾金不昧秋毫无犯,性情大变,一点也不扰民,赢得了民心,一个人一下子有了这么大的克制力和忍耐力,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其人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此人不可小觑啊,所以你要处处提防他,说不定以后和你争天下的就是他了。因为我夜观天象,发现他那边有天子之气,你要小心他啊。”

当然,老滑头范增的话可能是对的,讲出了一部分真相,不过以当时手下兵强马壮又年轻气盛并骄傲自满的项羽来说,基本上他从来不会把刘邦作为和他一个量级的人物来对待,最多就是陪他玩陪他跑龙套的小角色而已,这个一声吼也能让地球抖三抖的草莽英雄,即使是他知刘邦“其志不小”又怎么样?量刘邦也不能撼动他的地位。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也。

因为最终灭了不可一世的项羽的还是刘邦这个在项羽眼中烂泥扶不上墙的乡村小无赖,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谁也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更加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须有一个从不断的失败中坚强站起来又变得不断强大的过程。

其实从刘邦和项羽几乎同时进入关中的表现,就预示了双方在未来天下争夺战中的命运。与刘邦志存高远的“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的宽厚仁慈相比,鼠目寸光逞一时之强的项羽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坑杀秦兵二十多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不残破,简直就和暴秦的所作所为差不多。这样做当然十分痛快,不过政治副作用也十分明显。

总之,英勇项羽最喜欢做的运动就是屠城,也就是说他每攻下一座城池,为了彻底摧毁敌人的力量,喜欢把城里的男女老少全都杀掉,一个活口也不留下,也就是史书所说的的“城无遗类”,简直就是杀人魔王再世。

项羽还疯狂到一把火把秦王皇宫给烧掉了,火烧了三个月也不熄灭,好酒色的刘邦因为政治表演秀需要不舍得住一晚的壮丽宫殿就这样让他付之一炬,让刘邦心痛不已,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而且项羽的目光短浅还表现在有很重的地方主义色彩,他烧了宫室之后,也没有住的了,就索性收取秦宫的绝色美女和金银财宝往东归去。这时候有人出来劝说项羽说:“关中之地,有山河险阻,土地肥沃,尤其是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可在此建都称霸。”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烧没了,他又是一个那么儿女情长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的器小之人,还特别想念家乡,在遥远的秦关尤其想念东方的家乡彭城(今之徐州),项羽便回答道:“富贵而不归故乡,就如衣锦夜行,谁能看到呢,这有意思吗?”总之他一门心思想回家去,要衣锦还乡,这也是他没有大志的表现之一,英雄气短啊。

原以为能立功的说客一听到他这样一说,也大致知道了项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立马大摇其头,并讽刺他说:“人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是说楚人虚有其表什么的,不堪大造就,项羽一听十分愤怒,就把这个不知好歹的说客扔油锅里烹了,这么短视狭隘的项羽基本上也决定了他的政治颜色越来越黑,政治高度越来越低,最后也在争夺天下中退出了有利位置直至消亡,死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天要灭他,不是自己不会打仗什么的,糊涂至极,也给刘邦腾出了有利政治位置。

直到被刘邦打败,他还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只会怪天意而非战之罪,难怪神探狄仁杰带人到江南拆了他的神庙时,还不忘写上一篇充满奚落色彩的幽默檄文揭露这个天下第一猛将失败的深层原因,其实他在衣锦还乡的肤浅世俗炫耀之时,早已注定败给“衣锦夜行”这一隐含韬光养晦意味的成语,最终也失去了应有的历史位置,被淹没在虚荣之海不知自己是谁,被历史淘汰也不算太冤枉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忠臣义士什么意思?忠臣义士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朗是司马防的大儿子,也是司马懿的大哥。早期司马朗在朝中担任曹操的主簿,后来有成为兖州刺史。可以说司马朗不仅深受朝廷重用,更受百姓爱戴,而且司马朗早期对司马懿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不是司马朗早逝,可能司马懿最后不会选择一直在朝中当官,而且司马懿也不想司马朗那样喜欢为曹操做事。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忠臣义士”就跟司马朗早期的一段经历有关,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司马朗传》,时间是在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主人公名叫司马朗。原文如下: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於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到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荥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钞掠,民人死者且半。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司马朗知道董卓一定会覆灭,担心被扣留在洛阳,便立即散发财物贿赂董卓的心腹,请求回归家乡。回到家乡后,司马朗对父老们说:“董卓谋逆叛乱,被天下人仇视,这正是忠臣而有节操的臣民们奋起的机会。河内郡与洛阳接壤,洛阳的东面是成皋县,北边是黄河。如果各路义军不能攻占洛阳,势必会停留在河内郡,此地将成为四分五裂的战场,难以安定。不如趁现在道路还算畅通,全族人迁往黎阳。黎阳军中的赵威孙是乡里的姻亲,现在在黎阳担任监营谒者,统率兵马,足以成为一方之主。如果以后再有变故,慢慢观望也不晚。”乡中父老们眷恋家园,没有人愿意跟随司马朗,只有同县人赵咨带着家眷和司马朗一起前往黎阳。几个月之后,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纵兵抢掠,老百姓伤亡过半。

今天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司马朗口中的“忠臣义士”,意为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这也是由司马朗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司马朗,是尚书右丞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大哥,与其他六位弟弟一起被誉为“司马八达”,可谓是早年成名。司马朗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弱冠之年便能预判出董卓的下场,采用贿赂等手段离开了京城洛阳,可谓颇有远见。

当司马朗回到家乡河内郡温县后,告诉乡中父老尽快离开家乡避祸,可惜这一建议并没有得到众人的采纳。没过多久,讨董之战爆发,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死伤惨重,只有随司马朗一同前往黎阳的赵咨一家幸免于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颇别菽麦什么意思?颇别菽麦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50 字

+ 加入清单

彭羕是东汉末年的官吏,他起初在益州担任书佐,后来有人在刘璋面前打他的小报告,导致他被刘璋处罚剃去所有头发和胡须,这对于古人来说也是一件十分严厉的处置了。等刘备入住益州后,彭羕选择归顺刘备,但他跟诸葛亮不和,此后还怂恿马超谋反,被马超揭发后下狱处死。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颇别菽麦”,就和彭羕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彭羕传》,时间为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相关人物分别为彭羕、马超、刘备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彭)羕于狱中与诸葛亮书曰:“羕一朝狂悖,自求菹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为首兴事业,而有投江阳之论,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侻失‘老’语。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也。且夫立业,岂在老少……至于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邪?孟起说之是也,但不分别其间,痛人心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彭羕在狱中写信给诸葛亮说:“我彭羕一时狂妄背理,招致了应该被砍成肉酱的罪过,将成为不忠不义的鬼!先人有言,左手拿着天下的图籍,右手却割断了自己的喉咙,愚蠢的人都不会这样干,更何况我还是一个能够分得清大豆和小麦的人呢?

我之所以产生怨恨的情绪,是因为自己自不量力,以为曾经立下大功,却突然听到将要被外放江阳的说法,不理解主公的心意,一时情绪激动,再加上喝了点酒,脱口而言‘老’字。这一点我非常愚蠢和浅薄。主公实际上并没有老。而且创立功业,又岂在老少……至于我对马超说的内外之语,是想督促马超在北方再立新功,与我一起为主公奋斗终生,共同讨伐曹操。除此之外,我哪里还有其他的想法?马超的举报也是对的,只不过他并没有对我的话加以分析和理解,这让我非常痛心。”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彭羕在信中提到的“颇别菽麦”,意为能分辨出大豆和小麦,比喻并不愚蠢和糊涂。这也是由彭羕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发生在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的彭羕被杀一案,起因源自彭羕与马超的一番谈话。这段话被记载在《三国志•彭羕传》中,原文是这样:“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前半句很容易理解,所谓“老革”是当时流行的一句詈词,可以翻译为老兵痞,指向非常明确,说的是刘备。至于后半句的意思而已较为清晰,彭羕的意思是说自己与马超联手可以夺得天下,而这个天下指的也只能是益州。

马超因为害怕被株连,将彭羕之语向刘备举报。刘备大怒,下令将彭羕逮捕治罪。深陷牢狱的彭羕也知道自己凶多吉少,连忙写信求饶。不过,他为什么不直接写给刘备而要写给诸葛亮呢?从他在信中的辩解来看,不但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而且颇多漏洞。可以看出,彭羕也觉得自己脱罪的把握不大,写给刘备难以奏效。于是,他想到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搭救自己。由此可见,彭羕对诸葛亮还是非常信任的,同时也知道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分量。因此,彭羕又在心中专门提到了自己当年与庞统关系密切,曾共同立誓毕生追随诸葛亮。显然在想不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彭羕只能用与庞统的关系来打动诸葛亮。

不过,令彭羕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情的起因就出在诸葛亮身上。彭羕当初深受刘备器重之时,诸葛亮就一直在刘备面前贬低彭羕,最终导致刘备对彭羕的态度发生巨变,这才有了将彭羕贬到江阳任职之事,这也导致了彭羕心怀不满,借机怂恿马超与自己一起背叛刘备。只可惜彭羕死到临头都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与诸葛亮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不习水土是什么意思?不习水土典故介绍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是促成三国鼎立的最大转折点,如果最后获胜者是曹操可能就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了。不过这次曹操明显小看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结果遭到了惨败。不过赤壁之战吴蜀能够获胜最大功臣还是周瑜,凭借着周瑜的计谋才能打破曹军,而且在开战以前周瑜就已经胸有成竹,认为曹操到了江南做战肯定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所以就有了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习水土。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周瑜传》。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个故事可谓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胜负。先来看看原文: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也;

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矒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闲,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曹操虽名为汉相,其实是汉贼。将军神勇英武,又依仗父兄创下的基业,雄踞江东,方圆数千里,士兵精良,物资充足,能人志士乐于报效,应当纵横天下,为朝廷铲除奸邪,消灭祸害。况且曹操是自己前来送死,难道还要我们去救他?请允许我为将军筹划此事。现在似乎北方已经安定,曹操没有后顾之忧,似乎可以集中力量决战疆场,但又怎能与我们在舰船上决一雌雄呢?

其实目前北方地区尚未稳定,马超和韩遂盘踞关系,这是曹操的后患。况且他舍弃鞍马,想凭借舟船与我们对抗,这原本就不是中原人的长处。现在又是大寒时节,军马没有草料,他们驱赶中原士兵来到湖海之间作战,难以适应这里的水土,必然发生疾病。这几种情况,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全都占全了。将军击败曹操,现在正是最合适的时候。我请求拨给我三万人马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击败曹操。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周瑜的这番话中,叫做“不习水土”,意为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饮食而导致疾病。这也是周瑜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周瑜的这番话,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当时曹操派人送信威胁孙权,在东吴引起一阵恐慌。以张昭为首的部分大臣主张投降,鲁肃则提出让孙权请周瑜前来问策。周瑜来到柴桑后,当众满朝文武的面指出了曹操的致命弱点,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便是曹操“不习水土”。

以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显然曹操占有绝对优势,而赤壁之战的结果却是以曹操的惨败而告终。究其缘由就是开战不久曹军便因为不习水土导致大量将士病倒,战斗力骤降,不得不停止进攻,与东吴呈对峙之势,这就给了东吴以可乘之机。

最后附带说一句,正是由于周瑜的这番话,使得孙权下定了连刘抗曹的决心,并给了周瑜三万人马,与曹操决战赤壁。由此可见,孙权对于获得战争的胜利还是有把握的。倒是刘备听说周瑜手中只有三万人马时,心中忐忑不安。故此,《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中刘备就曾经说出两个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很少。”显然刘备是被曹操打怕了,根本不相信年纪轻轻的周瑜能以三万人马击败强大的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投笔从戎的故事 投笔从戎的意思和典故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有远大志向,能言善辩。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因为家里穷,班超经常给官府抄书来养家。班超曾经掷笔长叹: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来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

投笔从戎的出处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文人从军。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文为: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译文为:永平五年时期,班固被召见到校书郎任职,班超和母亲也来到洛阳。家境穷困,班超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来供养(母亲),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矫情自饰什么意思?矫情自饰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曹植和曹丕的争嗣之战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最终曹丕当上了嗣子,成为了魏帝。都说曹植不是输给了曹丕,而是输给了自己,其实还有一点原因。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矫情自饰就是讲述了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故事,可能大家对这个成语会感到比较陌生,毕竟平时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很高。所以这次就为大家专门介绍下矫情自饰的意思,还有背后的故事。曹植和曹丕都算大才子了,一起来看看这次发生了什么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之间,主人公是曹植。原文如下:

时邺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淄侯……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当时邺城的铜爵台刚刚落成,曹操带着他的儿子们登台,命他们各自作赋一首。曹植提起笔来一气呵成,而且写得非常华丽。曹操不由自主对他另眼相看。曹植性格随和、坦率,从不摆架子,不喜欢华丽的车马服饰,每次觐见时被问及一些难题,他总是对答如流,因此备受曹操宠爱。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允211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又被改封为临淄侯……曹植不仅自己才学出众而受到曹操的器重,而且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曹操犹豫不决,曾经有几次想要立曹植为太子。不过,曹植处事任性,从不掩饰自己,饮酒不知节制。而曹丕却处处小心,善于掩饰真情,擅长粉饰自己,宫中几乎所有人都在为曹丕成为太子而游说。最终,曹丕成为了魏王的太子。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矫情自饰”,意为掩饰真情,粉饰自己。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曹丕与曹植争夺继承人之位,是曹操晚年的一件大事。这场宫斗持续数年,最终以曹植的失利的告终。曹植为何会失败,除了长幼因素之外,曹植败在他的性格上,正如文中所提到的“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头脑简单,没有城府。

曹丕在这方面显然要远远胜于曹植,单凭“矫情自饰”这一点,就给自己加分不少。虽然后人对曹植的遭遇感到惋惜,但客观地来说,曹丕比曹植更具帝王之相,曹操最终的选择是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提琴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15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来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居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名叫达萨洛的人制成的。而现存的最早的小提琴“查理九世”是由安德里亚·阿玛蒂于1560年在意大利克雷莫纳制作出来的。

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出现了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和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因此可以说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讳莫如深什么意思?讳莫如深典故介绍

全文共 1869 字

+ 加入清单

讳莫如深意思是指某些事件的真相藏得很深,原意是事件重大,讳而不言。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其典故和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关,它就是莫国。可能知道莫国的朋友并不多,莫国在当时的确不是一个强国,而且常年都是作为燕国的附庸国存在。到了战国时期,有一度附属赵国,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讳莫如深的典故故事,顺便也介绍下莫国,想了解的朋友就赶快来看看吧。

商代莫国在殷墟一期(盘庚、武丁时期)、二期卜辞(祖庚、祖甲时期)中出现,是商的附属国,被封为伯爵,国君称莫伯。卜辞:“贞,王勿往于莫。”、“贞,勿往从莫,九月。”、“ 寅卜,王……在莫。”说明商王曾去往莫地巡视,商莫两地关系应该不错。卜辞中又有许多“令莫伯……”字样,可见商王对莫伯可以随意使唤,较为信任。那么莫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商代地理与方国》一书中列为“地望待考”,但看到“莫”字,我们会想到“鄚”,鄚,即莫邑,即鄚阳城。姓氏古籍中介绍,颛顼(黄帝之孙)造“鄚阳城”,在今河北任丘县鄚州镇,也叫颛顼城,现有鄚州城遗址。因此,商代莫国的地理位置很有可能就在河北任丘县鄚州镇。莫国在殷商以北,据说商代这里曾属白洋淀区域,商王能控制这个地区,并经常来此巡视,可见商王朝对该地区的重视。

莫阳城遗址

任丘的历史非常悠久,根据考古得知,这里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说明至少六千多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开始活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丑女,叫嫫母,据传她是黄帝的次妃,虽然长得丑,但心底善良,又能干,是黄帝最为得力的贤内助,这个嫫母可能就来自莫地。另外也有说法认为莫人跟貊人有关,貊(mò),北方游牧民族,就是《尚书·武成》中所说的“蛮貊”,莫城为貊人所建,也叫“貊城”。

莫字铜戈

“莫”的甲骨文左右上下都是草木,中间一个“日”,表示夕阳隐没在草丛中,是一幅“日落的景象”。古人善于观察自然天象,造字者根据日出日落的现象来勾图造字。“莫”指太阳没落,即“暮”,“暮”是“莫”的后来字,“暮”产生后,“莫”“暮”通用,都可以代指黄昏、岁末,比如《诗经 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但“莫”太阳落入草丛的本义也在逐渐消失,仅保留无、不、没有的意思。同样《诗经 采薇》: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根据“莫”的造字本义,我们可以得知,远古莫地没有大山,没有大海,放眼望去尽是一片茫无边际的草原地带;远古莫人可能在黄昏或傍晚时分有聚众欢娱礼送草原日落的习惯,跟早晨迎接朝阳同日而语,可以想象早期莫人详和宁静的草原部落生活。

莫的甲骨文

在二期卜辞中,莫国依然与商王朝保留着频繁的互动,“辛亥卜,争,贞令莫伯于受。一月。”、“辛亥卜,出,贞令莫伯于受。”这两条卜辞是分别由两个叫“争”和“出”的卜官占卜的,为了同一件事,即商王贞问令莫伯去执行什么任务。可见这项任务的紧急与重要性,而且商王心里没底,不敢轻易下结论,故而命令不同的卜官进行反复占卜。

商代莫国的结局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西周晚期时曾有个莫国,即周宣王封给儿子姬望的姬姓莫国,就在今河北任丘县鄚州镇一带。据说关于这个莫国涉及到一个典故“讳莫如深”,是指事件关系到某种利害,进行避讳。说得是西周末年,周幽王宠幸褒姒,废了申后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母子避居娘家申国(西申),申侯得知后大为不满,勾结曾国引犬戎入侵镐京,镐京大乱,幽王被杀。随后犬戎趁火打劫,将镐京洗劫一空后付之一炬,西周灭亡。申侯的目的是想借犬戎向幽王施压,迫使幽王恢复对外孙宜臼的太子地位,不想弄巧成拙,使宜臼多了个弑父弑兄的恶名,直接丧失了王位继承权。幽王死后,以西虢公翰为首的诸侯联盟拥立幽王弟、莫国国君姬望为王,在莫国恢复西周政权,即《竹书纪年》、战国楚简《系年》中记载的周携王。随后申侯以西申国为主要骨干联合秦国、晋国、郑国、卫国的力量共同拥力宜臼为王,即后来的周平王。于是,东周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光怪陆离的二王并立的局面,两相对峙长达二十一年。最后晋文侯杀周携王,周平王终以武力夺取西周政权。但由于这个政治事件过于敏感,诸侯及史官纷纷避讳,于是有了“讳莫如深”一说。

莫国货币

西周莫国应该就是在商代莫国故地重建的,周携王被杀后,由于各种原因,莫国可能被幸存下来,而且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曾在河北任丘境内出土有“莫”铭器物,比如带“莫”铭铜戈、带“莫”字货币等等,均为战国时期器物。据此推测,商代莫国在整个西周时期可能一直存在,直到西周末年,姬望被封莫地终止。鄚阳城为颛顼所建,其子孙世代定居此地,莫人皆奉颛顼为莫姓始祖。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一代神医扁鹊就是鄚人。

文/堰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退避三舍”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1733 字

+ 加入清单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说的是楚成王先礼遇过重耳,重耳为报答他,在城濮之战中主动退让九十里的故事。后来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避三舍”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典故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敌人。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敌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敌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这就是“城濮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盘古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中是盘古用斧子劈开了天和地,并且牺牲自己为后人创造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他是一个勇敢和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盘古传说最早出现于三国文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可是盘古也累死了,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飘动的云;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谷雨的典故

全文共 210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谷雨的传说有很多,记载谷雨的典故也有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谷雨的典故,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谷雨习俗

谷雨茶

在谷雨这一天,桃江、安化县一带村民在谷雨这天采摘鲜茶叶炒制,加上芝麻、炒绿豆、花生仁制作成擂茶,俗称“谷雨茶”。会喝茶的人都懂,“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清明见芽,谷雨见茶,真正的好茶采自谷雨时节,味道非常香醇。采茶专家介绍,谷雨又名“茶节”,谷雨前采摘的茶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尝新茶,相沿成习,此时也是采茶、制茶、交易的大好时机。相传喝了谷雨茶能解凉消毒,寓意在夏天不易生痱子、疱子。

谷雨这一天,除家庭饮“雨前新茶”之外,还有结伴饮新茶、添乐趣的饮茶风俗,故民间有“三月茶社最清出”的说法。这一天的各地茶馆也装饰一新,迎接茶客。茶友们相约聚在一起喝一盅清香高雅的“雨前茶”,交谈各自的饮茶经验。旧时的一些文人雅士饮“雨前茶”,讲究一观二品三思。

一观,茶叶冲水后渐渐下沉缓展,接着徐徐舒展,上下翻飞,情趣盎然;二品,茶色银澄碧绿,幽香芬芳,入口由涩转甜,喉清心爽,回肠荡气;三思,品后闭目回味,凝思遥想,似见湖面烟波浩渺,渔帆点点,恍然如游神,富有诗情画意。据说,宋代诗人苏子美,就是在杭州西湖畔,水月坞畅怀豪饮“雨前茶”后,诗兴大发,留下了“三访水庵”一诗,为后人传诵。

美味野菜正当时

晋西北地区在谷雨节前后挑野菜吃。春季,植物新芽吐放,鲜嫩的柳叶、杨叶采回家,泡去苦味,煮渍后加调味可为小菜;榆钱嫩黄采回摘洗手净,加面粉,俗称“傀儡”。槐花、苜宿花也同样可照此食用。

过去农村人人都有挑菜的铁铲和菜篮子,春天一到,便到田野中挖野菜。回来摘洗干净,或做蒸饺馅,或是当菜肴调味,像甜苣菜、苦苣菜、灰灰菜等,用开水焯过,泡去苦味,加葱花蒜泥调成小菜,淡若浓辣,别具风味。

过去在粮食不够吃时,近河的老乡们到河滩去挖蒲草根,洗净晒干,磨成粉后,与粮食掺和一起食用。连阴雨后,树林草丛的地面上,除野生蘑菇外,还有一种黑色的像紫菜一样的菌类,俗称“地皮菜”、“地骨龙”,乘雨拣回,洗净后盐醋拌食或晾干制馅,味美绝佳。

雨前香椿嫩如丝

旧时北京人会采摘香椿,回来炒食或者拌食。香椿又名“毛椿”,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皮呈赭褐色,常生于向阳的山坡杂木林内、山谷溪旁或疏林边缘,也常常被人们栽培于村边、路旁、房前屋后。香椿树春天生长的嫩芽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是别具风味的木本蔬菜。可炒食、凉拌、酒炸、干制、腌渍。一般家庭以香椿芽拌食面筋,清香而韧软,以香椿嫩叶拌食豆腐,味更佳。并且制作也非常简便。只需将香椿叶洗净,切成细末(豆腐可先用沸水焯一焯),加细盐、糖、味精、香油拌之,一绿一白,白艳而味极清美。

谷雨仓颉造字典故

这谷雨二字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做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