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亚马逊黄顶鹦鹉(汇编20篇)

现在很多人在家中都会养鱼,尤其会养一些比较漂亮的,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鱼就是血鹦鹉鱼,那么,亚马逊黄顶鹦鹉?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亚马逊黄顶鹦鹉吧!

浏览

1347

文章

44

篇1:橙翅亚马逊鹦鹉的喂食要点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橙翅亚马逊鹦鹉(详情介绍)

饲养橙翅亚马逊鹦鹉的时候需要注意喂食时的营养搭配,小编就来告诉你野生环境下橙翅亚马逊鹦鹉的食物及人工饲养时应该注意哪些营养搭配问题。

橙翅亚马逊鹦鹉在觅食时则较安静,大多在树上觅食,食物包括水果、坚果、棕榈果实、浆果等,食物不足时会到芒果园与橘子园内觅食;筑巢于中空树洞内,一次产2~5颗蛋。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橙翅亚马逊鹦鹉肌肉、神经、血液、皮肤、内脏和羽毛等部分的主要成分,一般要求含量在15%—30%左右,视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幼鸟的需求量就比较大。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分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种。纤维太高营养价值会较低,以至鹦鹉生长减慢。太低又会减慢肠道活动。一般需求为3%—5%。

3、脂肪。脂肪属高能量物质,也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原素,脂肪还可以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如果脂肪含量太低,可能影响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脂肪需求量一般在1%—5%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蓝顶亚马逊鹦鹉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蓝顶亚马逊鹦鹉

蓝顶亚马逊鹦鹉的个性不算胆小,当它们发生危险的时候,会发出非常尖锐刺耳的声音紧接着飞走。人工饲养的蓝顶亚马逊鹦鹉可以很快的适应新环境,这种鸟比较吵闹,饲养它们一定要有足够大的饲养环境。蓝顶亚马逊鹦鹉通常非常吵闹,特别在早上及黄昏时分。当遇外敌入侵时,尤其吵闹。体质犟壮;破坏性犟,喜欢啃咬物件,因此需要新鲜树枝供啃咬,喜欢沐浴或喷雾方式的沐浴、兴奋时会竖起颈背部份羽毛,只在繁殖期以外才可与其他品种的亚马逊鹦鹉和平共处。过于潮湿的天气要放室内,过于冷的天气要放室内,基本上气温在10度以下就不要放室外,繁殖的鸟更要注意不但气温不可过低,温差也要避免过大。比如春天的广东白天气温可以达到20摄氏度以上,但是晚上只有10度左右,虽然相对北方已经很好,昼夜温差却高达10度。这样的气温对一般鹦鹉没关系,对产卵育雏的鸟就有很大的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帝王亚马逊鹦鹉的饲养环境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帝王亚马逊鹦鹉

帝王亚马逊鹦鹉被人工饲养的情况并不多见,它们常常喜欢栖息在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地。野生环境下的帝王亚马逊鹦鹉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人工饲养后可以加以驯化。

帝王亚马逊鹦鹉通常都是单独或是成对行动,偶尔会聚集10只左右的群体,有时和红颈亚马逊鹦鹉(注:另外一种仅存于多米尼克的珍稀亚马逊鹦鹉)一起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上,喜欢生活在热带雨林冠高处,在比较高的树梢以躲避天敌,非常安静、擅长用身体的保护色当作掩蔽,因此相当难以发现。个性小心谨慎,在每天晨昏会固定大声鸣叫,如果被类似枪声的声音惊吓,会发出短促的尖叫声,然后会忽然停住不动,观察后续的情况是否危急需要飞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蓝顶亚马逊鹦鹉的形态特征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蓝顶亚马逊鹦鹉

蓝顶亚马逊鹦鹉成年后的体长约为38cm左右,卓越的说话能力以及美丽的外表深受人们亲睐,是很适合作为家庭宠物鸟的亚马逊鹦鹉。蓝顶亚马逊鹦鹉有二个亚种。指名亚种体重375-450g;黄翼亚种体重400-500g 。外表靓丽,鹦鹉身体主要呈绿色,绿色的羽毛边缘为深绿色。头部前额呈明亮的蓝色,头冠处蓝白两色羽毛交错出现。耳部、面颊和头顶随意地分布着黄色。翅膀弯曲的前端部分有着红、黄色的羽毛分布;主要飞行羽和覆羽为绿色,尖端为蓝紫色;次要覆羽中间会有红色的羽毛;尾巴为绿色,尖端黄绿色。鸟喙为灰黑色,虹膜为桔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简介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Amazonaoratrix),又名黄头亚马逊鹦鹉或黄冠亚马逊鹦哥,是墨西哥及中美洲北部一种濒危的鹦鹉。它们长35-38厘米,主要呈绿色,尾巴短小,头部黄色。它们栖息在红树林或近河流的森林。它们有时被认为是黄冠亚马逊鹦鹉的亚种。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会在6、7岁后或更晚后头部的黄羽才会长到整个颈部与胸部,语言能力强。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等,大部份栖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动,由于栖息地严重的破坏,以及人为盗捕的猖獗,使得野外数量大幅下降。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喙灰色,伯利兹及洪都拉斯亚种雏鸟的喙较深色。墨西哥亚种的眼圈白色,其他的都是灰色。不同地区的亚种其黄色羽毛的数量也有不同。三圣母群岛亚种的头部及上胸都是黄色;指名亚种的只有头部是黄色的;伯利兹、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西北部亚种的只有冠是黄色;洪都拉斯北部亚种的冠及颈背是黄色的。雏鸟的黄色羽毛较少,要2-4岁才会成为成鸟。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双黄头亚马逊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等,大部分栖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

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动。食物有种子、嫩叶、棕榈树果实、无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时会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农业作物的损害。其习性和黄头亚马逊鹦鹉十分相似。它们成对或成群的生活在森林地,吃一些坚果、种子、水果和花穗,在树洞里筑巢。

大多数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及其岛屿(崔斯玛莉亚岛),在瓜地马拉与洪都拉斯也有它们的族群。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栖息在伯利兹的河岸林带及常绿林,并危地马拉的红树林。它们会单独、成对或成群的生活。它们以往分布在墨西哥的三圣母群岛及哈利斯科州至瓦哈卡州,和新莱昂州至恰帕斯州北部及塔巴斯科州西南部,并包括大部份伯利兹、危地马拉东北部及洪都拉斯西北部。但是,它们的数量因捕猎及失去栖息地而于1970年代至1994年急降90%,于1994年至2004年下降68%。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橙翅亚马逊鹦鹉的饲养方法 橙翅亚马逊鹦鹉的价格

全文共 1159 字

+ 加入清单

橙翅亚马逊鹦鹉饲养方法橙翅亚马逊鹦鹉的价格

橙翅亚马逊鹦鹉的饲养方法

一般来说,橙翅亚马逊鹦鹉公鸟的头部蓝色会比穆尼奥明显,而且橙翅亚马逊鹦鹉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品种,非常适合新手入门饲养。

橙翅亚马逊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红树林、沼泽、开阔的地区、潮湿的热带地区650米的地;偶尔会到比较干燥的地区、有着高大树木的公园以及村庄等地。野生鸟和人工繁殖鸟反差相当大,人工繁殖鸟的尺寸明显比野生鸟大一号,且比较不怕人,野生鸟多经折磨与运送羽毛状况差,相当怕人,体型瘦小,刚饲养时会较害羞,但很快即能适应环境,且会变的十分健壮。

需要注意的是鸟笼不洁易致橙翅亚马逊鹦鹉患滴虫玻滴虫症是鹦鹉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滴虫虫体呈梨型,有鞭毛,具有运动性,会造成鸟类并发口腔型、脐带型以及内脏型等三种型式的病变。口腔型病变最为常见,此病症主要将引起爱鸟的上、下颚、食道及喉部产生病变。

饲养橙翅亚马逊鹦鹉的时候需要注意喂食时的营养搭配,小编就来告诉你野生环境下橙翅亚马逊鹦鹉的食物及人工饲养时应该注意哪些营养搭配问题。

橙翅亚马逊鹦鹉在觅食时则较安静,大多在树上觅食,食物包括水果、坚果、棕榈果实、浆果等,食物不足时会到芒果园与橘子园内觅食;筑巢于中空树洞内,一次产2~5颗蛋。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橙翅亚马逊鹦鹉肌肉、神经、血液、皮肤、内脏和羽毛等部分的主要成分,一般要求含量在15%—30%左右,视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幼鸟的需求量就比较大。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分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种。纤维太高营养价值会较低,以至鹦鹉生长减慢。太低又会减慢肠道活动。一般需求为3%—5%。

3、脂肪。

脂肪属高能量物质,也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原素,脂肪还可以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如果脂肪含量太低,可能影响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脂肪需求量一般在1%—5%左右。

橙翅亚马逊鹦鹉的价格

亚马逊鹦鹉有34个品种!其中最便宜的是橙翅亚马逊才2500左右一个。蓝头(帽)亚马逊要7000多一个。小黄帽亚马逊大概一万左右一个。双黄头亚马逊大概6~8万。若是变种或会说话或能稳定大量繁殖的种鸟会贵些,地域不同价格有点出入!

橙翅亚马逊鹦鹉在委内瑞拉的繁殖季为4到6月,苏里南为2月到3月、哥伦比亚则是12月到隔年2月;亚种托贝哥橙翅亚马逊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繁殖季为5月到7月。橙翅亚马逊通常一次会产下2到5枚卵,孵化期间为26天,通常只有雌鸟负责育雏,而雄鸟负责喂食雌鸟,雏鸟羽毛长成约8周左右。

橙翅亚马逊鹦鹉体长31厘米,体重298-470克。鸟体为绿色,前额、头顶以及脸颊为黄色,有些鸟脸上也会出现黄色;额头和眼睛上方有着蓝色的羽毛;翅膀边缘为黄绿色;主要飞行羽为绿色,之后延伸蓝紫色并带有黑色的羽尖;次要覆羽中间有着橙色的斑纹;尾巴为黄绿色,鸟喙为深灰色,虹膜为橘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巴亚马逊鹦鹉的饲养环境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古巴亚马逊鹦鹉

古巴亚马逊鹦鹉生性就比一些大型亚马逊害羞,更容易出现紧迫和金黄的状况,也和人类不亲近。所以人工饲养古巴亚马逊鹦鹉,为它们提供合理的饮食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人工饲养仅有少数的繁殖数量,母鸟2岁后才会繁殖,公鸟则须3年, 但还是宜等至成熟点繁殖较理想,巢箱宽度至少等于它们身体的长度,深度至少体长的3倍高,4、5倍高,入口最好比身体厚度窄一些,繁殖期对饲主可能有攻击性,繁殖期间最好将不必要的干扰降自最低,因为亲鸟领域性强且对于饲主检查巢箱很敏感,一窝通常生2-3枚卵,孵化期约28天,幼鸟约在8-10周时羽毛长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帝王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帝王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帝王亚马逊鹦鹉的简介帝王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帝王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帝王亚马逊鹦鹉(学名:Amazonaimperialis)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外表帅气。头部、胸部延伸至腹部的鲜艳紫蓝靛红色非常美丽,头部硕大,眼神炯炯有神有股高贵不凡的帝王之气;也是多米尼加的国鸟,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于多米尼加。

帝王亚马逊鹦鹉(Amazonaimperialis),又名帝王亚马逊鹦哥或帝鹦鹉,是一种绿紫色的鹦鹉。它们的亚马逊鹦鹉属中体型最大的,长达51厘米。它们的背部绿色,颈部紫色,尾巴红色而末端绿色,下身紫色。雌鸟及雄鸟相似。

帝王亚马逊鹦鹉是多米尼加加勒比海岛屿上山区森林的特有种,且是多米尼加的国鸟。它们主要吃果实及种子。它们在空心树中筑巢。

帝王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帝王亚马逊鹦鹉是多米尼加国的国鸟,主要分布于多米尼加,人工饲养帝王亚马逊鹦鹉的情况比较少。

帝王亚马逊鹦鹉通常都是单独或是成对行动,偶尔会聚集10只左右的群体,有时和红颈亚马逊鹦鹉(注:另外一种仅存于多米尼克的珍稀亚马逊鹦鹉)一起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上,喜欢生活在热带雨林冠高处,在比较高的树梢以躲避天敌,非常安静、擅长用身体的保护色当作掩蔽,因此相当难以发现。个性小心谨慎,在每天晨昏会固定大声鸣叫,如果被类似枪声的声音惊吓,会发出短促的尖叫声,然后会忽然停住不动,观察后续的情况是否危急需要飞走。

主要食物为种子、浆果、坚果、棕榈树的果实、花朵、植物嫩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黄颈亚马逊鹦鹉品种简介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黄颈亚马逊鹦鹉

黄颈亚马逊鹦鹉是一种说话能力非常强的鸟儿,只要训练得当,它们足以令你“叹为观止”。可是虽然黄颈亚马逊鹦鹉很会讲话,但是它们也会很吵闹,因此在饲养这样一种鹦鹉前,主人必须确定饲养它们不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当然,黄颈亚马逊鹦鹉也有安静的时候,比如野生的黄颈亚马逊鹦鹉在觅食的时候就非常安静。

黄颈亚马逊鹦鹉的身体主要呈绿色,而据黄颈亚马逊鹦鹉的名字,很多人可能都会猜想这种鹦鹉的颈部可能是黄色的。的确,黄颈亚马逊鹦鹉颈部是有黄色羽毛的,不过有些个体的颈部就没有较为明显的黄色羽毛。此外,黄颈亚马逊鹦鹉幼鸟一般在颈间也是没有黄羽的。

黄颈亚马逊鹦鹉也有别称,比如有些人们会将它们称作黄颈亚马逊鹦哥等。

中文学名:黄颈亚马逊鹦鹉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鹦形目

科:鹦鹉科

属:亚马逊鹦鹉属

英文名称:Amazona auropalliata、Yellow-naped Amazon、Yellow-naped Parro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详情介绍)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繁殖的最佳时期应在每年的春天,但在北部的族群约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开始交配,在繁殖的季节,该鸟一天有可能交配很多次。人工繁殖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一般不怕人,但适应环境后的双黄鸟会变的很强壮,有可能会产生攻击性。公鸟会在巢箱外守卫,有人接近时会扬起颈部的羽毛欲作攻击状,孵化期间不要时常开翻巢箱,繁殖期时多补充各种营养的食物给亲鸟,一窝约产2-4颗卵,孵化期28-30天,羽毛长成需2个月,通常野生亚马逊没有过10年是很难有机会繁殖的,而且还要在有一公一母的情况下。双黄头亚马逊是非常受欢迎甚至抢手的鸟种,从一般区分的所谓大黄帽到麦格纳与玛莉亚都是受到市场高度欢迎的,也是许多亚马逊喜好者的经典选择代表,而若当宠物鸟,公鸟在性成熟时可能会对饲主有攻击性以及侵略性(约在5-12岁时),但并不表示每只黄头亚马逊都会有相同情形;与黄颈亚马逊情形类似,它们是相当受欢迎的宠物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帝王亚马逊鹦鹉应该如何饲养?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帝王亚马逊鹦鹉应该如何饲养

帝王亚马逊鹦鹉应该如何饲养?

帝王亚马逊鹦鹉被人工饲养的情况并不多见,它们常常喜欢栖息在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地。野生环境下的帝王亚马逊鹦鹉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人工饲养后可以加以驯化。

帝王亚马逊鹦鹉通常都是单独或是成对行动,偶尔会聚集10只左右的群体,有时和红颈亚马逊鹦鹉(注:另外一种仅存于多米尼克的珍稀亚马逊鹦鹉)一起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上,喜欢生活在热带雨林冠高处,在比较高的树梢以躲避天敌,非常安静、擅长用身体的保护色当作掩蔽,因此相当难以发现。个性小心谨慎,在每天晨昏会固定大声鸣叫,如果被类似枪声的声音惊吓,会发出短促的尖叫声,然后会忽然停住不动,观察后续的情况是否危急需要飞走。

帝王亚马逊鹦鹉是多米尼加国的国鸟,主要分布于多米尼加,人工饲养帝王亚马逊鹦鹉的情况比较少,如果你有幸饲养了它们,可以参照它们野外环境下的食物。

野生环境下的帝王亚马逊鹦鹉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帝王亚马逊鹦鹉通常都是单独或是成对行动,偶尔会聚集10只左右的群体。

帝王亚马逊鹦鹉的价格

由于数量稀少、持续失去栖息地、被捕猎及当地受飓风吹袭,帝王亚马逊鹦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它们也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及二的保护。这种鹦鹉在市面上是不能买到的。

帝王亚马逊鹦鹉体长45-50厘米,体重650g-900克,是体形最大的亚马逊鹦鹉。雄性和雌性在外观上几乎相同,鸟体为绿色,羽毛外围有着黑色的滚边;头部为紫褐色,靠近颈部的羽毛为蓝绿色,外围有着黑色的滚边;耳部的覆羽为红棕色,脸颊为紫棕色并带有细窄的黑边;喉咙、胸部、下腹部都为紫色并带有黑边;尾巴的覆羽为橄榄绿,尖端带有蓝绿色;翅膀为绿色,边缘的部份为红色,底色为蓝紫色带些绿色,尖端带有棕色;翅膀内侧的覆羽为绿色,尖端带有点蓝色;尾巴中间的羽毛为红棕色,尖端带有点蓝绿色,鸟喙和脚为灰黑色,虹膜是明亮的橙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亚马逊鹦鹉怎么养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逊鹦鹉的美丽和尊贵,具备所有鹦鹉的优点,亚马逊鹦鹉可活至80岁,人工饲养的它是可以伴老或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亚马逊鹦鹉最喜欢模仿小孩子和女人声音,因为他们的音阶较高,往往由女士或孩子喂养,学人语则更快,更清楚。那么亚马逊鹦鹉怎么养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亚马逊鹦鹉怎么养

首先,我们想养蓝顶亚马逊鹦鹉的话,需要准备好一个足够的院子比较好,因为蓝顶亚马逊鹦鹉的叫声实在是太吵了,不然我们养它的话是会影响周围的居民生活的,所以,最好是自己独家独院的,这样比较适合养它。

一般我们养蓝顶亚马逊鹦鹉的话,可以喂它们的食物是比较多的,主要的食物可以有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这些都是可以喂食给蓝顶亚马逊鹦鹉的,如果没有这些食物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喂一些谷物也是可以的。

然后,我们在养蓝顶亚马逊鹦鹉的时候,需要进行喂水,一般的话,最好找个专门的器皿喂水,一天喂水1-2次都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装水的器皿中没有水了,这样它们就没水喝了。

我们在养蓝顶亚马逊鹦鹉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养的是公的话,后期也许是会咬人的,此时我们需要多加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多接触它抚摸它,这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之后,我们在养蓝顶亚马逊鹦鹉的时候,是需要教它说话的,它学说话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可以多与它语言交流,渐渐的它就会说话的,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这点是比较重要的。

最后,我们在养蓝顶亚马逊鹦鹉的时候,需要多陪陪它,不要总是让它自己在那里玩,那样我们就算个称职的养鸟人了,要多互动,多爱抚它,多接触它,鸟类的寿命其实是比较短暂的了,我们需要好好陪伴着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的喂食要点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详情介绍)

随着年龄的增长,双黄头亚马逊鹦鹉对食物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的,年幼的他们主要以健康低脂的食物为主,通常在野外的亚马逊鹦鹉多数是以吃蜀黍、香蕉、芒果等农业作物来充饥的。很多双黄头亚马逊鹦鹉都有缺乏维他命A的问题,但由于使用营养添加剂很容易会过量,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入含丰富维他命A的食物,例如深绿色的多叶蔬菜、含有黄色的蔬菜如红萝卜、玉米及南瓜。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主要应该给予鸟粮、蔬菜、水果等,或者少量种子(红花和向日葵种子除外)以及偶尔给予坚果作为零食。你亦可以与鸟儿分享你的低脂、低盐食品。避免含有防腐剂、着色剂或其它添加剂的食物。不要给鸟吃鳄梨、巧克力或酒精。食物对于双黄头亚马逊鹦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亚马逊很容易便会改变其饮食习惯。若你晚了给他们送餐,某些亚马逊会以咬人表示不满。若要训练他们的话,以食物来当奖励是最有效的,他们会为零食而竭尽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亚马逊鹦鹉性格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逊鹦鹉约有37种,大多都已被CITES(华盛顿公约)列入一级保育名单内,如帝王亚马逊、圣文生亚马逊、古巴亚马逊、大红帽亚马逊、大黄帽亚马逊,黄领帽等,数量也少。那么亚马逊鹦鹉性格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亚马逊鹦鹉性格

亚马逊鹦鹉通常非常嘈吵,特别在早上及黄昏时分。可以很快习惯新鸟主。体质犟壮;破坏性犟,喜欢啃咬物件,因此需要新鲜树枝供啃咬,喜欢沐浴或喷雾方式的沐浴、兴奋时会竖起颈背部份羽毛,只在繁殖期以外才可与其他品种的亚马逊鹦鹉和平共处。

亚马逊鹦鹉之所以备受爱鸟人士喜欢,是极有原因的。美丽、聪明、善解人意、长寿、品种多样化、出人意表的性格,都是受人宠幸的原因。根据记载,亚马逊鹦鹉首先由基斯哥伦布在1492年由南美洲引入欧洲。往后一直受宠爱,亦引起欧美繁殖专家、兽医、雀鸟学家的莫大兴趣。世界各地有很多繁殖场投资科研,繁殖和尝试令其变种。

亚马逊鹦鹉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中型鹦鹉,主要栖息于低地的林区、高度600~2200米的山区,也喜欢活动在松树林区或橡树。它们通常成对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300只左右,以数百只的数量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休息,整群聚集飞行的时候相当嘈吵。也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则视食物充足与否来决定。

野外饮食,最喜食无花果、其次是浆果、坚果、花朵、种子、水果和花穗树顶的嫩芽,也会在香蕉林或玉米田等农作物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农人也常射杀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蓝顶亚马逊鹦鹉产自哪里?蓝顶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蓝顶亚马逊鹦鹉产自哪里?蓝顶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蓝顶亚马逊鹦鹉产自哪里?

蓝顶亚马逊鹦鹉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通常都是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大部分白天被人看见的时候不是在觅食,就是在高枝上休憩,这时候非常安静,个性并不算太胆小,可以在有限度的距离之内接近观察;如果发现危险的时候,会发出非常尖锐刺耳的鸣叫然后飞走。在飞行的时候相当吵杂;偶尔在傍晚栖息的树木附近会聚集数量很多的族群。也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则视食物充足与否来决定;偶尔会造访农耕区、果园以及牧场等地,造成农作物相当大的损坏。

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偶尔也会以农耕区的谷类和作物为食。

是较常见的亚马逊鹦鹉之一,卓越说话能力及美丽的外表常受人们青睐,是很适合作为家庭宠物鸟的亚马逊鹦鹉,这种鹦鹉不像其它黄头系的亚马逊鹦鹉有侵略性。

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青绿顶亚马逊鹦鹉分布于巴西的许多地区,黄翼亚马逊鹦鹉则分布于玻利维亚北部、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及巴西部分地区。

蓝顶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青绿顶亚马逊鹦鹉(学名:Amazonaaestiva)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外表帅气。羽毛大部分是绿色。眼睛虹膜桔色。头冠、眼喙之间和大腿处分布有黄色。在翅膀的转折处有少许红色点缀,羽毛边缘呈黄绿色。翅膀的飞羽和翼角都泛紫光蓝色。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于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地。

青绿顶亚马逊鹦鹉体长38cm,有二个亚种。指名亚种体重375-450g;黄翼亚种体重400-500g。外表靓丽,鹦鹉身体主要呈绿色,绿色的羽毛边缘为深绿色。头部前额呈明亮的蓝色,头冠处蓝白两色羽毛交错出现。耳部、面颊和头顶随意地分布着黄色。翅膀弯曲的前端部分有着红、黄色的羽毛分布;主要飞行羽和覆羽为绿色,尖端为蓝紫色;次要覆羽中间会有红色的羽毛;尾巴为绿色,尖端黄绿色。鸟喙为灰黑色,虹膜为桔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黄颈亚马逊鹦鹉的寿命 黄颈亚马逊鹦鹉的价格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黄颈亚马逊鹦鹉寿命黄颈亚马逊鹦鹉的价格

黄颈亚马逊鹦鹉的寿命

在原产地亚马逊鹦鹉的繁殖季节是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孵化期28天左右,大约65-70天羽毛长成。因此幼鸟上市一般是在北半球的冬天。亚马逊鹦鹉寿命很长,平均为40-50年之久,一些大型种类甚至可以超过60年,因此如果您愿意,他们完全可以作为终老一生的伴侣鸟。亚马逊鹦鹉的性成熟期也较其它同等体型的鹦鹉长一些,大约需要5年时间才能达到完全成熟,此后可以在10几年内进行稳定的繁殖。

尽管大部分亚马逊鹦鹉可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繁衍,但是与灰鹦鹉、折衷鹦鹉等高产的种类相比,它们的繁殖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们是十分称职的父母鸟,通常双亲共同参与育雏。一对成熟的亚马逊鹦鹉每年大约可产卵1-2窝,育雏3-4只。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除专业繁殖场外,个人饲养繁殖成功者鲜而有之,宠物鸟大多依赖进口。人工产量相对较地低也是亚马逊鹦鹉价位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以繁殖销售为目的饲养者而言,亚马逊鹦鹉似乎并不是最佳选择。

黄颈亚马逊鹦鹉的价格

黄颈亚马逊鹦鹉国内4万左右,国外要便宜很多。但是不同的地区、品质价格会稍微的有所不同。

黄颈亚马逊鹦鹉是一种说话能力非常强的鸟儿,只要训练得当,它们足以令你“叹为观止”。可是虽然黄颈亚马逊鹦鹉很会讲话,但是它们也会很吵闹,因此在饲养这样一种鹦鹉前,主人必须确定饲养它们不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当然,黄颈亚马逊鹦鹉也有安静的时候,比如野生的黄颈亚马逊鹦鹉在觅食的时候就非常安静。

黄颈亚马逊鹦鹉的身体主要呈绿色,而据黄颈亚马逊鹦鹉的名字,很多人可能都会猜想这种鹦鹉的颈部可能是黄色的。的确,黄颈亚马逊鹦鹉颈部是有黄色羽毛的,不过有些个体的颈部就没有较为明显的黄色羽毛。此外,黄颈亚马逊鹦鹉幼鸟一般在颈间也是没有黄羽的。

黄颈亚马逊鹦鹉也有别称,比如有些人们会将它们称作黄颈亚马逊鹦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红额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红额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红额亚马逊鹦鹉的简介红额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红额亚马逊鹦鹉的简介

红额亚马逊鹦鹉(学名:Amazonaautumnalis)共有4个亚种,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外表帅气。羽毛大部分是绿色。眼睛虹膜桔色。眼喙处分布有黄色。在翅膀的转折处有少许红色点缀,羽毛边缘呈黄绿色。翅膀的飞羽和翼角都泛紫光蓝色。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于墨西哥,南美洲北部,巴西境内的亚马逊流域。

红额亚马逊鹦鹉共有4种亚种,体长31-36厘米,体重在314-485克之间,是中型的亚马逊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部份为红色;头顶到颈部为绿色,而每片羽毛均有蓝紫色的边;脸颊上方和耳羽部份为黄色,某些鸟则会点缀的分布着些红色或是橙色;翅膀的次要飞行羽为绿色,并向尖端部份延伸着深蓝色;尾巴为绿色并带有黄绿色的尖端;鸟喙为牛角色的底并带有深灰色,虹膜为橘色。各亚种间外表差异小,主要差别在面部黄色、绿色或蓝色羽毛的差别,指名亚种头部的颜色非常鲜艳,因为脸颊两侧有着明显的亮黄色,因此又被称作黄颊亚马逊。年纪较小的幼鸟额头上的红色羽毛分布较少,会随着年纪而增加。

红额亚马逊鹦鹉的产地

红额亚马逊鹦鹉分布于伯利兹,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委内瑞拉。

繁殖期约在2-6月间;在当地是还算常见的种类,由于喜爱啃咬东西,饲养最好提供新鲜或枯碎的树枝供其啃咬,刚引进的鸟适应期时温度最好不低于摄氏22度,它们适应期间对环境的变化或改变可能很敏感,一旦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一窝约产2-3枚卵,有时4枚,孵化期28-30天,羽毛长成8个星期。

栖息在各种林地,包括热带雨林、红树沼泽区、热带稀树草原、农耕地等海拔1100m以下的地区,成对或成群约100只左右活动,在觅食时数量会聚集更多,主要的食物为水果,尤其是棕榈树的果实、柑橘类和芒果等,种子,浆果,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通常在树上觅食,有时候也会农耕区和果园觅食。筑巢在中空的死树中。红额亚马逊鹦鹉通常成对活动,有时候也会组成100只左右的群体行。在野外个性谨慎小心,通常都是只有在飞行的时候被人发现。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特别活泼,中午和炎热的下午则非常安静不好动,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午休。只有在情况危急或是掠食者接近的时候,才会集体大声鸣叫并且飞走,到一段安全的距离之后又会降落继续观察,飞行的时候叫声非常吵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绿颊亚马逊鹦鹉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绿颊亚马逊鹦鹉

绿颊亚马逊鹦鹉(Green-Cheeked Amazon),因栖息地遭到破坏以及人为盗捕的原因造成目前的绿颊亚马逊鹦鹉濒临灭绝。现绿颊亚马逊是华盛顿公约一级保育的种类。绿颊亚马逊鹦鹉喜爱居住在河流边的林地、森林的边缘地带、丘陵地、农耕区是濒临绝种的亚马逊鹦鹉之一,野外数量只剩3000到6500只左右。分布于墨西哥的东北部。中文学名: 绿颊亚马逊鹦鹉英文名: Green-Cheeked Amazon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纲: 鸟纲亚纲: 今鸟亚纲目: 鹦形目科: 鹦鹉科属: 亚马逊鹦鹉属分布: 大部分的族群栖息在墨西哥的东北部,冬天时有部分可能会迁徙到美国德州的南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绿颊亚马逊鹦鹉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绿颊亚马逊鹦鹉

绿颊亚马逊鹦鹉在野外喜欢居住在附近有河流的地带,干燥或半干燥的热带地区。偶尔会与其他鹦鹉聚集在一起,成对或成群的活动,比较夸张的是还有聚集过上百只的记载。人工繁殖的绿颊亚马逊可以很快的适应新环境,早晨及傍晚可能很吵杂,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在华盛顿公约中它们被列为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鹦鹉。绿颊亚马逊鹦鹉极爱水和沐浴。每周数次用水壶喷湿它们可以改善鸟的羽毛和气味。你可以尝试练习你的亚马逊自行走到花洒头下洗澡,就算没有鸟主的陪伴。亚马逊身上会发出一种自然的麝香味道。在换季的时候应注意绿颊亚马逊鹦鹉饲养环境中的早晚温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亚马逊鹦鹉缺点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逊鹦鹉产地以中南美洲为主,体型大小差异颇大,大者如帝王亚马逊鹦鹉约33~45厘米,小如白帽亚马逊约22~25厘米。那么亚马逊鹦鹉缺点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亚马逊鹦鹉缺点

1、亚马逊鹦鹉在树洞里筑巢。在繁殖季时,一天也许会交配好几次。一旦到达生理成熟阶段会变得很难预测和相当具攻击性,尤其当它踏入繁殖期间。它们甚至会因妒忌和占有欲而攻击它们最爱护的人。每年这期间最好把它留在笼中,减少它们严重伤他人的机会。

2、它们通常成对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300只左右,以数百只的数量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休息,整群聚集飞行的时候相当嘈吵。

3、野外饮食,最喜食无花果、其次是浆果、坚果、花朵、种子、水果和花穗树顶的嫩芽,也会在香蕉林或玉米田等农作物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农人也常射杀它们。

4、价格较贵。亚马逊鹦鹉是个笼统的名称,里头又分很多种类3000-4w+的都有,部分品种不会讲话,蓝冒亚马逊8000左右,黄颈4w那样,橙翅3500-5000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