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产后乳汁淤积怎么处理(推荐两篇)

浏览

6732

文章

2

篇1:如何解决产后乳汁淤积问题呢?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多的孕妈意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纷纷加入母乳喂养,但是由于很多产妇都是第一次,会有很多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产后乳汁淤积问题呢?这里就来和一起看一下这个问题吧!

新手妈妈产后乳汁淤积怎么办?

1、表面红肿外敷土豆片

取一个土豆,洗净后把皮削去,用削皮器将土豆削成薄片(越薄贴在乳房上越服帖,不易脱落),将薄片一片接一片平敷在硬块处。白天每隔2个小时或者每次喂奶时换一次,夜间如果不方便可以只在白天敷。

2、继续喂奶

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有包块的地方可以用手轻轻按压,不要揉,稍微给一点压力即可,容易把淤积吃通。在乳腺炎期间让宝宝多次多量的吸吮患侧的乳房,是消除肿块、帮助妈妈避免乳腺炎及其恶化的好办法。

3、好好休息,多喝水

有人建议发生乳汁淤积时要频繁喂奶,其实这个也是误区之一。频繁喂奶,并不代表宝宝能吃得更多,反而会因为频繁喂奶刺激出更多奶阵,增加了产量,造成更加严重的淤积。同时也因为得不到足够多的休息,身心俱疲,不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特别是乳腺炎伴有发烧症状时,喂完奶把宝宝交给家人照顾,自己好好睡一觉,睡醒后再给宝宝好好喂奶,恢复起来更加事半功倍。多喝水有利于炎症的快速代谢。保持和平时一样的喂奶规律或者稍多一些的频率即可。

4、寻求专业通乳师的帮助

专业通乳师会帮助分析淤积发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不仅能使这次的痛苦降到最低,还能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状况。

新妈妈为了防止乳汁淤积情况的出现,就要在积乳初期采取正确措施,防患于未然。而且新妈妈要掌握好正确地哺乳方式,做好乳房护理,以避免乳汁淤积的发生。如果你对产后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产后饮食注意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产后缺乳乳汁郁积怎么处理

全文共 1929 字

+ 加入清单

母乳是宝宝的天然粮仓,宝宝粮仓的供应不足无疑是产后妈咪最担心的问题。对于嗷嗷待哺的婴儿来说,断粮可谓成长道路上的一大路障,这更是令哺乳期的“问题妈妈”苦恼不已。哺乳期是乳腺发育最完全、功能最完备的时期,也是乳房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期,如产后缺乳、乳汁郁积等。如宝宝断了粮,该怎么办?专家指出,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和进行适当的调护是顺利哺乳的关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产后缺乳乳汁郁积怎么处理吧。

产后哺乳需善始善终

除乳腺发育不良、乳头先天性凹陷或患有其它疾病的产妇存在乳汁合成或排出障碍以外,产后哺乳方法不正确也是产后缺乳的主要原因之一。专家表示,产后哺乳还需善始善终。

就是产后开奶即初次哺乳越早越好。这是因为产后3-4天泌乳反射完全建立,泌乳反射成功建立的产妇一般产后1-3天可获得90-270毫升乳汁,三个月后每天乳汁分泌量达750-850毫升以上。因此一般1-3天内即要开始哺乳,否则乳汁的分泌功能会受到影响。而善终则是指产妇在断奶期间即停止哺乳也要有所讲究。在此期间,产妇应少食含汤水的食物,逐步减少哺乳次数。若乳汁较多,可用生山楂30克、生麦芽30克用水煎服,同时取皮硝120-150克碾成小块,置于布袋中,外敷于乳房并束紧,待皮硝溶化后取下,每日用3-4次,必要时也可加用雌激素或溴隐停。对于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很难排出乳汁者,或有乳腺炎经过治疗又出现炎症者,必要时行被动断奶。

产后缺乳发现后治疗要及时,首先帮助患者采用正确的哺乳方法,饮食中增加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同时配合益气养血、通络下乳的汤药。另外,精神焦虑、情绪不稳定也会影响生长激素导致乳汁分泌减少,甚至枯竭。因此产妇在哺乳期间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

乳房按摩可促进分泌

乳汁郁积表现为乳房胀满、结块、可伴疼痛、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不伴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多因乳头短小凹陷、乳管不畅或哺乳方法不当引起。中医认为,乳络不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治疗上可采用内外合治法,内服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类中药,外用手法按摩疏通乳络。

按摩时产妇取坐位或卧位,操作者以拇食指轻按乳晕部沿乳头方向推挤,然后用拇指和其余四指逐渐按摩乳房,向乳头方向作放射状挤压,必要时双手一起操作。按摩时注意用力适度、不要揉按乳房皮肤,以免损伤。万华主任医师指出,对于乳头短小、先天发育不佳者以手法按摩治疗为主,具体按摩方法如前所述,操作中需注意按摩的顺序,应先将结块周围乳腺导管疏通,最后再对结块部位进行按摩。

另外,对于疼痛肿胀明显者,可嘱其先内服汤药,再行手法按摩治疗。有些乳房结块不宜消散,通常可行B超检查,若提示为囊性肿物,可行穿刺将液体吸出,再配合活血散结中药内服,使肿块消失。

乳房的保养

哺乳期乳房的保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前调护、产后喂养及断乳方式。

产前保养从妊娠5月开始,每周可用棉签蘸取75%酒精,轻轻擦拭乳头、乳晕部位,为哺乳作好准备。由于乳腺具有分支状导管系统结构,所有导管最终汇集开口于乳头,因此乳头发育的好坏可能影响产后的哺乳。对于先天性所致乳头短小的患者,于妊娠5月开始每天需牵拉乳头数次。

产后乳房调护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哺乳习惯、均衡的饮食配置以及合理的哺乳时间

■良好的哺乳习惯

哺乳前产妇洗净双手,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和乳晕周围,先轻揪乳头数次,再上下弹乳头数次,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乳晕处,以拇指着力按压乳晕下大导管向乳头方向推挤,从而扩张疏通乳头开口周围的输乳管,疏通后可见乳汁从乳头各孔涌出甚至喷射而出,此时即给婴儿吮吸,两侧乳房左右轮换,每侧15分钟左右,每次哺乳时间不易过长,更不宜养成婴儿含乳而睡的不良习惯。哺乳后要将未吸净的乳汁排空,此过程不仅可以减少乳汁淤积,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确保了下次哺乳时乳汁分泌足够充分。对于奶水较多的产妇,除用吸奶器吸出多余的乳汁之外,还需采用手法按摩帮助挤净乳汁。

■均衡的饮食配置

研究表明,人体每合成100毫升乳汁需要85千卡能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哺乳期产妇每日饮食中能量摄入应较未怀孕时增加500千卡。其中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0%-25%,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达到90克,且5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因此,哺乳期间产妇的饮食中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宜食蛋、奶、鱼、瘦肉、海产品等食品,以增加乳汁的营养成分。同时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补充产妇体内消耗过多的水分。但应避免饮用过于肥厚油腻的浓汤,以免阻碍脾胃的功能,也易引起乳汁的淤积。

■合理的哺乳时间

产后1-2月可按婴儿需要随时哺乳,产后3月起逐步建立喂奶间隔时间,白天5-10次,夜间2-3次。哺乳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以6-12个月为宜。哺乳时间过长会导致产妇的乳腺和其他生殖器官过度萎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