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汇总4篇

浏览

3975

文章

4

篇1:宝宝鼻子出血护理的原因和对策有哪些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出血又称鼻衄,在小儿期很常见,当孩子突然鼻子出血时,家长往往非常紧张,变得束手无策,那么宝宝鼻子出血护理原因对策有哪些呢?发生鼻出血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专家来告诉你:

常见鼻出血的原因:鼻出血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单纯由鼻部的病变引起,约占1/2左右,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也占1/2左右。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发生在鼻中隔的前下方,这个部位叫做“立特氏区”。

整体原因

1.急性感染: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者是猩红热、腮腺炎等传染病,会出现高热,此时鼻粘膜的血管也会剧烈地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这种鼻出血一定伴有高热。

2.血液系统疾病:患血液病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孩子表现为莫名其妙的鼻出血,此时家长要格外注意。

局部原因

1.外伤:轻微的外伤如用力挖鼻、擤鼻,损伤了鼻中隔的“立特氏区”,可导致鼻出血。

2.炎症:鼻腔局部的炎症,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会使鼻粘膜血管扩张或溃烂,而致鼻出血。

3.肿瘤: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肿瘤,多富于新生血管,若出现溃疡、组织坏死及继发感染,都会表现鼻出血。

4.气候因素:气候干燥,鼻粘膜干燥结痂,可致鼻出血。

发生鼻出血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1.首先家长要镇静,要安慰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惊慌失措,使孩子害怕,哭闹不安,加重出血。

2.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尽快将鼻出血止住。

①指压法,首先让孩子坐下,稍向前倾斜。一定要让孩子用口呼吸并捏紧鼻翼,使两个鼻孔封闭10分钟,要连续捏住压迫足足10分钟。一般可以止住轻度鼻出血。

②填塞法,用无菌棉球粘上云南白药,塞进鼻孔,或用止血海绵填塞。此时需注意观察咽部,若咽部有血向下流,说明鼻出血没有止住。

③扎指法,用绳紧扎中指的中节,左鼻出血扎右手,右鼻出血扎左手,两鼻出血则两手同时扎。

④导引法,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心,右鼻出血贴左足心,左鼻出血贴右足心。

3.平日注意预防,有鼻出血病史的孩子,除平日积极锻炼身体外,当气候干燥时,宜多饮水,并在鼻腔内点少许油剂,以保持鼻粘膜湿润,不挖鼻,不用力擤鼻。

如果这样处理还不能止住鼻出血,并且出血持续了20分钟以上,一定要寻求医生诊疗。如果你认为鼻部可能有骨折,可以用冰敷。如果头部其他部位受到撞击后,随之出现鼻出血,可能提示有颅骨骨折,此时情况紧急。无论什么原因,即便鼻出血被止住,也应该去看医生,找出鼻出血的原因,清除致病菌因素,防止再次出现鼻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住院老人走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文共 182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工作节奏之快压力之大,再加上独生子女较多,许多家属自愿陪伴老年者较少,往往依靠医院护理人员,但另一方面患者家属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这对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加上老年人常常有不服老的观念,护理人员编制的相对不足,走失发生率越来越高,给医院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走失后迷路及意外发生,成了我们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对外出的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现就将一年来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走失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2008年12月—2010年2月来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老年住院患者走失的病例共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均在65-80岁之间,平均年龄74.4岁。1例走失后与人发生争执被推倒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送回医院经抢救后稳定出院,1例在回家路上突发心脏不适由路人送回医院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由家属找到后办理自动出院,其他12例均由护理人员找回后医院继续治疗。

2.评估方法

评估客观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意识状态(是否清醒)、精神状态(兴奋、情绪激动、情绪低落、易激怒),生理病理因素是,否患有精神病症状。

二.结果

15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老年痴呆者3例,CT显示老年性脑改变者5例,其他7例为无精神障碍,意识清晰。好发时间在早上6:00~8:005例,11:00~16:001例,18:00~21:00(外出散步,私自回家)9例。

三.结论

1.走失是指住院患者在完成住院手续后到病房至完成出院手续前,在住院期间未经主管医生的同意,因各种原因发生的走出,失踪事件。走失的危害是严重的,对患者而言,因为离开医院造成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在走失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跌倒,车祸,撞伤)危及生命。对家属而言,影响正常工作而花大量的时间寻找,造成老年伴侣或家属因焦虑突发疾病。对医院而言打乱了正常的医务秩序,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承担赔偿责任,造成医疗费用的损失。对护理人员而言加重了工作量,加重了心理负担,干扰了正常工作,还有可能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造成了护理人员的大量流失。

2.护理对策

走失的护理重在预防,不是等到发生走失后才想对策。护理评估尤为重要。必须对每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危险评估,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高危因素(是否有外走习惯,外走的形式和程度)制定护理计划,从而使护理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对进一步实施有积极意义。

1)入院时的护理

(1)护士正确评估患者是否有走失的危险性,根据年龄,疾病及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评估。

(2)由医生下医嘱并向家属及陪伴详细交代其危险性,要求24小时陪护,不配合者予以签字。

(3)评估后根据要求即刻戴上红色腕带,标明医院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科室联系电话,不愿佩戴者可以在患者衣服口袋里放一张随身卡片,写明姓名、医院科室、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一旦患者走失,有助于警方或他人送患者回医院,及时的与患者家人取得联系。

2)针对性护理

(1)脑功能障碍患者:如老年痴呆患者预防迷路走失要求家属24小时或请专人陪护,不能让患者独自离开病房。护士重点交接班,加强巡视。尤其是中夜班人员较少的时段,密切观察,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一般30~60min巡视一次并做好记录。

(2)老年男性患者情绪较大易激怒者给予更多的关心,经常与之交谈了解住院后的需求,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便缓解不安情绪,鼓励患者家属多来探视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护士多与家属沟通,让其了解患者在院的情况。

(3)晨6:00~8:00,晚18:00~21:00是走失发生的高危时间段,护理上应加强巡视,对喜外走的患者应严加防范,清除不安全因素,其活动最好控制在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内,班班交班。巡视时发现患者四处徘徊时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生走失,要冷静,及时报告,通知家属,组织医护人员和医院保卫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寻找,减少危险性。对于找回的患者不能一味的怪罪,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外走的原因和经过,以便护理人员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强化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找出不安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强化护士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护士向患者及家人进行安全教育,使之掌握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走失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解决产后乳汁淤积问题呢?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多的孕妈意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纷纷加入母乳喂养,但是由于很多产妇都是第一次,会有很多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产后乳汁淤积问题呢?这里就来和一起看一下这个问题吧!

新手妈妈产后乳汁淤积怎么办?

1、表面红肿外敷土豆片

取一个土豆,洗净后把皮削去,用削皮器将土豆削成薄片(越薄贴在乳房上越服帖,不易脱落),将薄片一片接一片平敷在硬块处。白天每隔2个小时或者每次喂奶时换一次,夜间如果不方便可以只在白天敷。

2、继续喂奶

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有包块的地方可以用手轻轻按压,不要揉,稍微给一点压力即可,容易把淤积吃通。在乳腺炎期间让宝宝多次多量的吸吮患侧的乳房,是消除肿块、帮助妈妈避免乳腺炎及其恶化的好办法。

3、好好休息,多喝水

有人建议发生乳汁淤积时要频繁喂奶,其实这个也是误区之一。频繁喂奶,并不代表宝宝能吃得更多,反而会因为频繁喂奶刺激出更多奶阵,增加了产量,造成更加严重的淤积。同时也因为得不到足够多的休息,身心俱疲,不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特别是乳腺炎伴有发烧症状时,喂完奶把宝宝交给家人照顾,自己好好睡一觉,睡醒后再给宝宝好好喂奶,恢复起来更加事半功倍。多喝水有利于炎症的快速代谢。保持和平时一样的喂奶规律或者稍多一些的频率即可。

4、寻求专业通乳师的帮助

专业通乳师会帮助分析淤积发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不仅能使这次的痛苦降到最低,还能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状况。

新妈妈为了防止乳汁淤积情况的出现,就要在积乳初期采取正确措施,防患于未然。而且新妈妈要掌握好正确地哺乳方式,做好乳房护理,以避免乳汁淤积的发生。如果你对产后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产后饮食注意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产后乳汁少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产后乳汁原因解决办法有哪些?妈妈的乳汁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母乳抑菌、抗菌能力强,母乳中的乳铁蛋白含量比牛奶高。乳铁蛋白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活性,保护肠粘膜,使黏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母乳中溶菌酶高,溶菌酶有抗菌作用,这是因为其中巨噬细胞多,巨噬细胞可以直接杀灭宝宝肠道内有害菌,其抗菌力比牛奶高2500~3000倍,这是其他任何食品不能比拟的。

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它能保证宝宝免受各种病邪的侵袭,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之前一般很少得病,就是由于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IgA所起的作用。而且,母乳既经济又卫生,温度适宜,方便快捷,不易造成肠道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使宝宝免受病菌的侵扰。

要保证乳汁的质和量母婴同室好处多

研究证实,母婴同室,无论是对妈妈或者是对宝宝都有好处。因为妈妈看到宝宝各种可爱的表情,闻到宝宝的气息,听到宝宝响亮的啼哭时,便能促使喷乳反射的产生,才有可能分泌出大量的母乳喂哺宝宝。而宝宝如能醒来便看到妈妈微笑的面容,闻到妈妈的气息,听到妈妈熟悉的声音,便会愉悦起来,不但能增进食欲,而且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母婴同室恰恰方便了这种良性循环的喂哺方式。

乳汁分泌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饮食结构不合理:现在许多年轻女性为追求身材苗条,有骨感,刻意减肥。她们把正常的主食几乎都减掉,只吃些水果和蔬菜。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偏食现象,往往会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严重缺乏,如果在怀孕的前一年身体恢复不到正常水平,那么,乳汁缺乏症就在所难免。因此,要想生完宝宝后能有充沛的乳汁,一是平时不要刻意减肥,饮食有度;二是饮食要均衡,不要偏食种类尽可能丰富多样。

化学纤维堵塞乳管:乳罩,是女性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为女性带来了挺拔、美丽、性感,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少乳汁,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注意如下几点:在怀孕期间不要把乳罩系得太紧,尤其是妊娠后期,更应注意。避免化纤衣物直接接触肌肤,不要在乳罩外直接穿羊毛类衣服。最好选用优质纯棉质料的乳罩。乳罩要单独洗涤,不要将乳罩放在洗衣机里与其他衣物一同洗涤。戴乳罩前,一定要仔细将其内侧的纤维状物、毛羽等拂净,孕期应注意乳头卫生,用温水勤擦洗乳房并对乳房进行按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