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生海海读后感800字汇编2篇

浏览

5499

文章

2

篇1: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来自于哪三个问题?《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全文共 2280 字

+ 加入清单

稻盛和夫是世界著名实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27岁时创办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家企业,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又创办了目前在日本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KDDI,这两家公司都有进过世界500强。所以很多人都好奇稻盛和夫究竟有着怎样过人的经营智慧。这本《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就将稻盛和夫60多年的经营经验,以及80多年的人生哲学全面铺开,看看他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哲学获取成功的。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读后感一:

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一定是利他主义。当看着稻盛和夫把利他作为自己的原则时,所有的努力、感谢,所有的逆流而上和力挽狂澜便都深深打上了稻盛烙印。

首先,要特别感谢永澄老师组织的这场《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共读活动,让我从更多维度、更深刻的去阅读和感受经营之圣的一生。

掩卷沉思,我仿佛看到那个“极为普通”的他,只是在用心的、踏实的,用一种“敬天爱人”的大爱,去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就像他所言:“在我的人生中,我绝不左顾右盼,而是遵循‘利他’之心,一心一意沿着自己相信的道路,笔直前行,义无反顾。”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回看稻盛精彩而充实的一生,他每次的逆流而上和力挽狂澜都离不开用心的努力,而且每次的努力都远超常人。

我也曾在工作上遇到先热爱、还是先深扎的迷茫。当我手里的牌已经接近无限烂的时候,我反而放下了包袱,我倒是想带着好奇看看,如果我好好用心的去做,到底会发生什么?

我放下了对工作“热爱”的迷茫,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去把工作做好上。当关注点变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短短半年的时间,我从一个什么都不了解的人,成了公司的全才,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过去的半年里发生了什么,但我觉得那份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

2.要谦虚,要反思,要感谢

面对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的成绩,有时候难免会变得骄傲和浮躁。

但骄傲往往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变成封闭的个体。成长开始停滞,关注点开始务虚,人也开始变得轻飘飘的,当我通过别人的讨论知道自己的变化给别人带来的差的感受时,我深刻的做了一次反思。

当我觉察到这样的状态持续带来的阻碍时,会陷入另一个怪圈:自责和不接纳。想要变得更好,却找不到心法,面对自责和不接纳,又会变得浮躁。

在我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的领导敏锐的感受到了我的变化,他不但没有责备我,反而还给到我更多的成长空间,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并不时的在旁边默默的指点我,当我突然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我发现感谢和感恩是让自己重新找回状态很重要的方式。

3.积善行,思利他

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个人也终将会成为自己的传奇,当带着这样一份力量和希翼去生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更好的提升自己呢?稻盛和夫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利他。

当稻盛和夫带着一种利他的大爱去生活、去工作的时候,通过朴实的文字,我感受到了巨大的爱的能量的流动。

我也想起了自己曾经带给别人的成长,当我收到那些反馈时,内心总会特别开心。其实,当我们在利他的时候,也在更好的做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每一次的利他,都是播下的种子,都会有新的期待。

看着稻盛和夫的经历,我有了全新的体验,感谢这一次精彩的共读之旅~

作者:一鹏(来自豆瓣)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读后感二: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读这本书的原因有两个,一内一外。外部原因是因为永澄老师组织的这个领读活动,过去一直没有参与过类似的活动,所以,这次就想参与进来;内部原因一是人到了30岁,开始对于哲学这块有了需求;二是书名贴切,其次,作者也合适,因为我所处的行业是制造业,所以对于稻盛先生也甚是崇拜。

读本书的收获和感受

1. 榜样的力量

之前,一直没有阅读过人物传记,况且是这么一本400多页的人物传记。但是,随着阅读时间的增加,章节的推进,情感也随之带进了故事里头。永澄老师一直强调榜样的力量,过去一直不知道怎么去找,而这次借此机会,似乎发现了一个寻找榜样的方法,读名人的传记,了解其生平,产生共鸣。这几天,工作压力有点大,每当有情绪的时候,回想一下榜样的故事,顿时压力就会得到释放,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榜样的力量吧。

2. 敬天爱人

三年前,心智初开,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的信仰是什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时只是相信,人是要有信仰的,有了信仰整个人状态就会更加的好,至于怎么好和为什么好就没有进一步去思考了。这次读到稻盛先生的信仰是敬天爱人,又触动我去回答我的信仰是什么这个问题。信仰的字面理解应该是,信是感恩,仰是敬畏。反过来看稻盛先生遵循的敬天爱人,因为感恩所以爱人,因为敬畏所以敬天。爱人就会利他,敬天则需思无邪。

3. 做事要有高标准

很喜欢稻盛先生的一句话,当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时,上天都会帮助你的!而要获取这种不亚于他人的努力的机会,我认为就是要坚持高标准。在企业里我是负责项目的管理,老板给到我一个需求,我就制定方案然后落地。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部门会很多,很多负责任人自己也没有权力去驾驭,所以,经常会在执行过程中因为各种理由去降低标准,毕竟QCDS都是相互矛盾的。降低了质量,交期就快了,但是,最终结果就只是满足基本需求而已,无法做到令人惊讶的状态。而且,过去我还一直都认为这么做是正确的,能做到80分就行了,何必要为难自己的团队呢,大家都不容易的,交差就行了。但是结果呢?企业内部动荡,因为自己成长的不快,所以,也很难有绝对的信心去确保未来的稳定。也慢慢理解了,你做事的标准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总结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这本传记,让我收获了榜样的力量,启发了我关于个人信仰的认知,更让我有了改变自己的动力(因为高标准)!

作者:Mr.Fay(来自豆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生海海讲的什么内容?人生海海读后感

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海海》应该是今年最热门的小说之一,整个故事读起来非常具有传奇性。故事的剧情发展并不复杂,还是以日常生活为主,只不过掺杂了许多离奇的故事,会让读者觉得人生百味,残酷和快乐往往都是并存的。经历的多了自然会变得大彻大悟,让人找到新的方向。感觉《人生海海》是一本能让人重拾力量的书,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两则书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来看看。

人生海海读后感一: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在读前两部分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低于我的预期的,用词颇具现代乡土文学的风格,过于通俗,着重在“俗”上,故事内容好读但是形散。

对于主人公“上校”的描写多数是通过他人的转述,或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进行完善。

到了这本书第二部的结尾部分,将矛盾激化成为一个小高潮,在即将引出一连串悲剧时,剧情戛然而止。接着第三部的时间线跃到几十年后,在这期间故事里各个人物的命运急转直下或扶摇直上,萦绕于心的种种迷思被逐一化解,这个时候我终于开始看清麦家摆的这一大盘人生棋局,先前埋下的伏笔像是隐疾,实际是在暗暗地剜着读者的心。

那个时代赋予众多人物的是漂泊的命运,像野草像浮萍,被海浪裹挟着四散开来。

活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曾被狠狠打碎过,又重新拼好,既绝望又要充满希望。

我永远都会为动荡年代间夹杂着的情爱感动——青年时期,面对“林阿姨”的耿直热烈的示爱,上校默默隐忍和退缩,后来因误会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两人分道扬镳。盛年过后,上校终于在林阿姨身边安稳下来,前半生里这两人遭受过的磨难与侮辱都不值一提。

作者在最后一部分里的描写画面感太强了,代入之后都是深沉的痛感,没有办法进行单独段落的摘录需要结合前后文体会。

作者:Valeria(来自豆瓣)

人生海海读后感二:

昨天忙里偷闲,读到凌晨三点,把麦家新作《人生海海》(新经典 ,2019/04)一口气读完。

《人生海海》不同于麦家以往的间谍故事,这次他回归乡村,回到家庭叙事,写得曲折回环,荡人心肠。

读《人生海海》,时常想起《望春风》——借个体命运之起落,写乡村社会的兴衰(不过《望春风》的“挽歌“气质更加迷人)。这至少证明,这一辈作家的精神资源某种程度上具有同构性。相比之下,《人生海海》更擅长经营一个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

“上校“的一生,就是大半部中国现代史,而《望春风》把特务、政治的问题处理为一个被包裹起来的“谜底”,主人公的身世之谜,也在精巧、雅致的叙述中被缓缓解开。

麦家接续了自己擅长的叙事领域,把上校在上海的特务活动、抗战、内战、朝鲜战争的故事都做了一个正面书写,没有绕道而行,这是两部小说最大的不同。

《人生海海》第三部分的“倒叙”也特别有意思,在极端的“文革”年代,主人公饱受世人加诸其家庭之上的“苦“,终于逃亡到异国他乡。至此,叙事便加上了一层“流亡”经验,小说的格局一下子别打开了,进入了“世界”。

再者,小说包含了很强的“救赎”情结,围绕日本人(女鬼佬)对“上校”身体的争夺,勾连起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最后又通过上校的疯癫、智力退化和养蚕,回归到一个“洁净”的状态,把历史、战争、民族仇恨加诸其上的“脏”(道德的、政治的污点)还原并清洗,回归到一个人堂堂正正的自由状态。——按照詹姆逊《政治无意识》里的说法,这里的文本便是不折不扣的社会象征性行为(symbolicact),是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

这也恰好是小说让人唏嘘慨叹之处:历史的纠葛,人在战争、革命年代命运的微茫和虚无,这些,都被麦家以匠心独运的情节铺陈出来。

总体而言,小说的第一部和第三部尤其精彩,开篇三分之一处写“文革”对上校的批斗和公审,却有些狂欢化,叙事接近失控,人物也脸谱化、公式化。但好在瑕不掩瑜,后面的叙述一路高歌猛进,扎实而坚固。

这是一部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小说。

作者:林培源(来自豆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