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精选10篇】

浏览

6704

文章

10

篇1:中学生攀比现象的心理分析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生理上急剧的变化给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来巨大影响。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攀比的想你了,下面为大家总结中学生攀比现象的心理分析

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攀比也是如此。而比是人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也是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时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怎样使这种比指向积极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必须思考和弄清的问题。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身体迅速发展,对身边的新生事物天生好奇,由于思维能力的缺欠,往往作出错误的选择。若不加以正确引导,虚荣心会逐渐膨胀,心理产生价值偏移,必然导致缺少理性的盲目攀比。

心理学认为,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反映社会现实的过程。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就得与社会与人广泛接触。大量好的和不好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同学们的大脑,而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学生往往缺少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而好奇成为第一需要。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社会上很多明星的作秀成为学生攀比的榜样。于是有的同学将头发染成花的,有的同学好好的牛仔裤挖几个窟窿。所以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中学生相互攀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学生的心理比较复杂,这个时候要正确的引导孩子,正确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尽在,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到如何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12岁小情侣开房引关注 青少年早恋现象心理解析

全文共 1949 字

+ 加入清单

青少年处于青春朦胧期,互生好感实属正常,但是12岁小情侣开房就太令人惊讶了!近日,沈阳一名六年级的男生拉着女同学前往旅店开房,因为没有身份证,被工作人员发现并汇报给老板。老板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民警将两个孩子的家长喊来,让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带回了家。青少年早恋现象不容忽视。

据报道,吴先生在沈阳开了一家小型旅店。11月20日,他透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件事。前不久,店内来了两名背着书包的“小情侣”。这对“小情侣”手拉着手,要求开一间房住。店员一眼便看出这对“小情侣”还是未成年人。

闲聊中,店员得知这两个孩子好像是附近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一听到未成年“小情侣”开房,吴先生十分震惊。他说:“我家孩子也就这么大,将心比心,谁看到了都不能不管。”

随即,吴先生将此情况汇报给了辖区派出所民警,希望民警能出面帮忙进行阻止。民警火速赶到现场,将这对“小情侣”带回派出所。通过交流,民警获悉了“小情侣”家长的相关联系方式,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了联系。

半小时后,两个孩子的家长相继赶到了派出所。原来,这对“小情侣”今年12岁,是同班同学,平时走得比较近,关系也不错。

看到女儿被人带去开房,妈妈失声痛哭:“平时,我对她管理挺严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她和男生玩,谁会想到,这么小就会处对象了,就会去开房。”

青少年早恋现象的心理解析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报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人对,严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孩子早恋家长该怎么办

镇定面对孩子早恋正确引导

当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要对孩子进行热情的帮助,可以告诉孩子: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英俊少年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喜欢心目中特定的异性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发生的,但这种喜欢只能保持在友谊的层面,不能成为“恋爱”,因为你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如果因为早恋而荒废学业、前途也非常可惜的。

尊重孩子正确冷处理

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对方家中,或向邻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孩子,运用“冷处理”的办法。因为当孩子产生恋爱情感时,随着憧憬产激动也会为伤感、社会环境压力、甚至性欲的纠缠而苦恼,父母不但要洞察孩子这种内心情感,而且还要从旁加以引导,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给孩子以热情、严肃的忠告。要教孩子自尊自爱,区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适当地向孩子讲讲爱情的社会道德性和爱情的权力责任,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要告诉孩子初、高中生谈恋爱最后“终成眷属”的还不到3%,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早恋对中学生学业有影响,如果因谈恋爱影响到不能继续求学深造,即使两人结婚了,生活也必将充满坎坷与矛盾冲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对孩子早恋问题,家长的教育要和风细雨,又要有一定严肃态度,不能埋怨、责备,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困惑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帮助认识危害转移情感

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会没心思去学习,也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由于没有认真听讲,因此,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有人说:事业的引力,爱情的驱力,歧视与压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动力。因此,早恋处理得好,可以产生“合动力”同时,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紧张的学习和健康的课余爱好上去,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谈一些文学名着、哲理文章,多想想自己的进步,想想将来的事业,想想将来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开拓和进取。这样,心胸和视野就会开阔,抱负就会远大,就会焕发出勃勃朝气,永远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育心理学教育过程的心理现象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从研究对象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过程说到底是培养教育人的过程。既有培养者、教育者,也有被培养者、被教育者。也就是说既有老师又有学生。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过程,就是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是指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心理现象和学生的心理现象。老师的心理现象主要指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例如,在品德方面要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热爱学生以及具有良好的意志、个性品质等。在能力方面要有坚实的业务知识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善于教育学生的能力等。学生的心理现象主要指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心理现象。例如。学生学习的规律;掌握知识的过程;品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美感的发展等。

现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研究成果的总结。虽然,在总结这些成果时由于各个作者的观点不同、思路不同,从而在表述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基本内容都大致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式过马路体现刻板现象-社会心理分析

全文共 205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式马路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从众心理”在作祟,从而不考虑到交通安全问题。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这一现象,是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现象本身体现出从众心理和破窗效应

就“中国式过马路”这个现象本身来说,体现的是“从众心理”,没有独立思考此行为是不是正确可行,只是盲目的顺从。这也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直觉的反映。而“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人等红灯时不走,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任何严重的结果都是由最开始的不经意慢慢铸成的,任何有失偏颇的行为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铺垫而成的。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社会感染”,亦或是某些“心理暗示”。倘若发生交通事故,那将是无法弥补的过错。

二“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本能和安全需要

“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一种避害本能,相伴随的是惧怕情绪。它也体现了需求层次论中的安全需要,是一种避免受到外物伤害的需要。因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我们专门模拟过在中国过马路时若完全不闯红灯,会出现以下情况:

1在过宽的马路上行走时,按照人正常行走的速度,一个信号灯的时间根本走不完,所以只能红灯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开始过马路。

2绿灯亮起时,开始走斑马线,如果右拐车辆高速驶来,不得不躲。

3汽车转弯时不避让行人。

4人走的慢车走的快,信号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这段时间里行人必须做马路吸尘器。而给人过的时间只有十几秒,这个时候必须小跑才能过去,年纪大的人更难做到。

5终于把车都让过去了,可这时便发现自己已经站在路中央,闯红灯了。

6斑马线三四百米才有一组,天桥和地道的上下阶梯很长。这也是公共交通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一个强势、弱势分配不公的表现。

中国人在过马路的时候,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这种避害本能和安全需要就发挥了作用。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指责行人违章,还应看到大部分地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着很多弊端,这才助长了违章行为的发生。横跨马路栅栏的危险行为屡禁不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下通道、天桥、斑马线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

国外研究表明,天桥和地下通道的最佳间隔距离应该是150米,否则会超出人的忍耐极限,便容易造成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行政管理部门一系列严管措施的出台,确实是在努力想出办法,使我们的道路更通畅、更安全。但对于人们的某些行为习惯,既要用道德的教化,同样也不能缺少法律的约束。不能让人在后悔的时候才意识到f曰题的严重性。

三“中国式过马路”体现出刻板印象

集体闯红灯的现象被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大众对中国人的印象概括。而我们把人类分为若干的社会群体就是由于看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具有某一共同的特性。正是因为人类天生具有这种分类的认知能力,才有了刻板印象的形成。但是刻板印象不一定是正确的。

刻板印象的形成要通过亲身体验。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过马路时确实会出现集体闯红灯的现象。而在发达国家,红灯停、绿灯行是人们的一种条件反射。在美国、澳洲以及欧洲许多国家,红灯一亮,行人立马停止走动。绿灯一亮,便是车水马龙的景象。同样是亚洲国家,在韩国首尔、日本东京的车流量和人流量也不亚于中国,但却很少出现闯红灯的现象。都是井然有序。凡是到过发达国家的中国人,无不对他们那种各行其道、井然有序所折服,通通赞叹“人家的城市真文明!中国人的交通法规意识太淡薄了!”。也就造成了在西方国家,只要看到有闯红灯的亚洲人,第一反应便认为是中国人。

一个群体的行为对人类的认知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人们往往会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是无私的,有耐心的,可也不乏每年都会有新闻曝光某校教师殴打辱骂学生的现象。人们会认为女性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男性是以事业为中心的,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关系日渐平等,有好多男性成了“家庭妇男”,也有好多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在社会上登场。对集体的刻板印象并不一定都是准确的。人民通常会对刻板印象发生的变化采取以下策略:

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如果看到某个中国人过马路时不闯红灯,就会把这种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特殊的环境。如当时现场有交警,所以不敢闯红灯。

2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人们常常认为过马路不闯红灯的人是特殊的、非典型的成员,而原有的刻板印象是典型的群体特征。所以更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

3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人们会把一个群体进一步分成各个亚群体。如把这个没有闯红灯的人划分为高级官员的行列,从而保持原有的刻板印象不变。

我们该如何改变大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1为了避免人们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特殊的环境和时间,就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也就是倡导越来越多的人在过马路时,绿灯行,红灯停,严守交通规则。

2人们必须有意识的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每个人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不随波逐流,不闯红灯,这才是改变世人对中国人的这种刻板印象的根本与前提。

3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这就需要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交通、环境意识,从下层群众到上层社会,都要进行交通安全素质教育。这样,获得的普遍的不一致信息就会改变人们对中国人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学生攀比现象的心理分析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父母都想孩子最好的东西最好的装备。父母给孩子买名牌衣服、高档手机等,因此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那么大学生攀比现象的心理分析是怎样的,如何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攀比也是如此。而比是人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也是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时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怎样使这种比指向积极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必须思考和弄清的问题。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身体迅速发展,对身边的新生事物天生好奇,由于思维能力的缺欠,往往作出错误的选择。若不加以正确引导,虚荣心会逐渐膨胀,心理产生价值偏移,必然导致缺少理性的盲目攀比。

心理学认为,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反映社会现实的过程。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就得与社会与人广泛接触。大量好的和不好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同学们的大脑,而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学生往往缺少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而好奇成为第一需要。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社会上很多明星的作秀成为学生攀比的榜样。于是有的同学将头发染成花的,有的同学好好的牛仔裤挖几个窟窿。所以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中学生相互攀比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我们要正确的引导,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尽在,在这里你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教育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正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清华大学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后期,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

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在心理上发展不成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自我表现欲强,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往往不分是非良莠,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缺乏分辨能力。

心理的不成熟,导致了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难以适应环境变化。不少学生对大学生活理想化,为自己设计了许多成才的目标,但是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使得思想和现实之间出现强烈反差,厌学情绪随之而来。原来认为自己出类拔萃的学生,在群英荟萃的大学里很快感到强中还有强中手,自己的成绩和水平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出众,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转而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甚至有一些同学从自命不凡的高峰跌入自我怀疑的低谷,开始对过去自己引以为荣的学习产生厌倦或畏惧情绪。

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强烈,但感情容易冲动和变化,自制力较差。进入大学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旺盛的精力及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他们需求常得不到满足,价值取向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他们的情绪表现极为强烈,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悲观丧气。

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还表现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明显的依赖心理的矛盾,即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庭,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他们正处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缺乏生活的磨难,性格比较脆弱,容易产生自我中心、功利意识和知行背离等倾向。

大学生往往有要求独立的想法而没有独立的行动。他们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仍处于一靠家庭二靠学校的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他们在经济上的非独立性造成的。同时,我国的家庭文化传统也习惯于给尚未工作的大学生以周全的呵护,因此,在大学生身上,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又有着显着的依赖行为。

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价值取向极其明显,功利主义严重。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心理的不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教育者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青少年出现十种现象须求助心理医师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青少年期是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也是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充斥着变化和冲突,又被称为“反抗期”或“叛逆期”,是各种心理障碍的高发时期。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品行障碍以及重性精神病、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情绪和适应方面的困难。

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虽然达不到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但常常存在各种困惑和烦恼,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也会损害心理健康发展。临床认为: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应及时求助心理健康专业人士。

1、情绪持续低落、觉得活着没意思,自卑,对原本感兴趣的事失去兴趣,懒得活动。

2、担忧害怕,如考试、发言、上学、参加社交活动等,出现回避行为。

3、沉默寡言,不和他人交流,行为退缩,或出现怪异行为,自言自语,自笑。

4、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完成作业困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或一直低下。

5、体重明显下降,进食时回避他人。

6、入睡困难,早醒或夜醒多。

7、经常存在人际冲突,易怒,行为冲动。

8、遇到突发事件后,难以适应,影响到日常学习和生活。

9、存在医学检查难以解释的身体不适症状。

10、性困惑或性行为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看待劝分现象 闺蜜劝分手是什么心理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都说对待情侣一般是劝和不劝分,不过现在有些人就喜欢劝别人分手,认为对方不适合自己的好朋友,那么,对于这种劝分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呢?

如何看待劝分现象

情侣或夫妻闹矛盾不管是劝分和欠劝和都是将看作是对你的关心,一般人才不会管你分还是合,既然劝说那就是在关心,虽然或许在物质上并不能帮助到你,但在心理上能提醒或给一些参考意见,关键路要怎么走还需要的是你自己的选择,当在自己心里模棱两可的时候,有时候就需要旁观者或家人朋友给你一点信心和肯定。

其实单一劝和不劝分,若彼此过下去一直都不会有转机,那为什么还要劝和呢,反而劝和的人只是想做个老好人,和你聊天的时候也是在忽悠而已,其实自己听了也知道,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就是不愿意去接受现实,前方的路一下盲然了,不知道接下来的路一个人该如果去走。

一般劝分的都是好朋友和真正的将你当成了朋友或至亲的人才会劝分,既然别人在劝你分和合的时候,都是你在与他人交心,说出心中的委屈后才分劝你,一个都得你去闲聊和交心的人,也就不是外人,不管是劝分和劝和都要看待成对自己的关心。

最后,不管是分还是合,都要坚强的走下去,对生活和人生要有信心,做快乐的自己,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或,多学习一些对生活过日子有帮助的知识。

闺蜜劝分手是什么心理

其实这样的心理状态也不是特别的,不能够理解,因为在你的闺密的心里面,你肯定是一个比较特别美好的存在,对于他来说,你真的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女孩子,他肯定是不希望你受很多委屈的,既然这个男生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那么对于你的闺密来说,这个男生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存在,既然这个男生让你受了这么多不公平的待遇,为什么你还要勉强自己跟他在一起呢?所以说并不是你的朋友,不希望你跟自己的男朋友继续走下去,只是因为在你的闺蜜看来他会觉得这个男生给你带来很多的痛苦,并没有给你带来很多的开心和幸福,所以他会说劝你们分手并不是因为不想要看到你们继续走下去。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你身上,你也是能够理解的,如果有一天你的闺密有了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因为这个男生,你的闺密说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的话,你就会觉得自己的闺蜜特别的委屈,为什么要跟这样一个男生在一起呢?就好像我们的父母有的时候会特别看不惯我们在外面受委屈一样,因为自己在家里面就是一个小公主一样被对待的,为什么在外面又受到别人那么不公平的待遇呢?

为什么闺蜜都喜欢劝分手

第一,闺蜜是真闺蜜。如果说闺蜜确实是真闺蜜,在闺蜜心里,自己的朋友就是天下最好的女朋友了,可是你这个男朋友居然还惹她生气,那怎么可以容忍呢?所以说可能会一直劝分手。还有一种是闺蜜觉得这个男友太不靠谱了,不可能带给自己的闺蜜幸福,那么就会劝说分手。

第二,闺蜜是假闺蜜。有些人经常说”塑料姐妹花“。有可能刚开始的时候,闺蜜还是有闺蜜情的,可是在闺蜜恋爱以后,发现对方找的男友比较优秀,反观自己没有男友或是男友比不上人家的男友,那么嫉妒心一起,肯定得千方百计的劝分手的。这种闺蜜大家还是要远离的,也一定要擦亮慧眼,不要让这种姐妹情搞垮了你们真心的爱情啊!

其实这两种方式,你都不用太着急。如果你女朋友的闺蜜是真心的为她好,只要你能够努力做到更好,相信她闺蜜也会认可你的。

被劝分手要听从吗

如果不是想取而代之或见不得别人甜蜜的话,劝你“脱离苦海”的人应该就是真心朋友了。

但是,事情的关键还是在于被劝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根据经验,正当事情发生时,对方通常是听不进的,当然,我们毕竟也不是当事人,只能给些建议,无法切身体会,终究还是得对方自己想明白,才能去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朋友嘛,帮忙分析分析利弊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解析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后期,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

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在心理上发展不成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自我表现欲强,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往往不分是非良莠,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缺乏分辨能力。

心理的不成熟,导致了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难以适应环境变化。不少学生对大学生活理想化,为自己设计了许多成才的目标,但是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使得思想和现实之间出现强烈反差,厌学情绪随之而来。原来认为自己出类拔萃的学生,在群英荟萃的大学里很快感到强中还有强中手,自己的成绩和水平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出众,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转而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甚至有一些同学从自命不凡的高峰跌入自我怀疑的低谷,开始对过去自己引以为荣的学习产生厌倦或畏惧情绪。

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强烈,但感情容易冲动和变化,自制力较差。进入大学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旺盛的精力及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他们需求常得不到满足,价值取向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他们的情绪表现极为强烈,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悲观丧气。

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还表现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明显的依赖心理的矛盾,即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庭,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他们正处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缺乏生活的磨难,性格比较脆弱,容易产生自我中心、功利意识和知行背离等倾向。

大学生往往有要求独立的想法而没有独立的行动。他们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仍处于一靠家庭二靠学校的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他们在经济上的非独立性造成的。同时,我国的家庭文化传统也习惯于给尚未工作的大学生以周全的呵护,因此,在大学生身上,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又有着显着的依赖行为。

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价值取向极其明显,功利主义严重。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心理的不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教育者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养老院老人常见的心理现象有哪些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养老院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是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养老院老人常见的心理现象有哪些?

1、老人的退休焦虑症

老年人在面临离退休时,由于长期的环境和习惯突然发生改变,就会令老人产生恋恋难舍和若有所失的心情,而此时养老院老年人会显得较为烦躁、焦虑的情绪困扰着老人。

2、老年性

老年人在离退休,入住养老机构后,从以前忙碌的状态逐渐到无所事事的生活,此时养老院老年人的悲观情绪会使得老人深居简出,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常常会显得沉默寡言,也没有什么兴趣,因此老年人最易患的就是。

3、老年人孤独的情感

养老院老人产生的无用感,常会使老人不能正确对待这种现象,常会产生一种孤独凄凉感,甚至这种情绪会与日俱增,此时老人会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会出现生活无趣的现象。

1、生理功能衰退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出现明显的衰退,特别是大脑功能的衰退、感官系统功能的下降,对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离退休

老人因离退休从而有规律的工作状态变为自由的赋闲状态,的范围大大缩小,来自单位同事、上下级之间的关心和帮助也随之减少,同时也身体或原因而远离社会,容易使老人心理变得不稳定。

3、家庭矛盾

离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家庭中心发生改变,老年人的家庭角色随之转换,原有的家庭关系会有所改变,家庭中会出现新的矛盾,家庭矛盾对老年人的心里健康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4、丧偶

丧偶是重大的生活事件,对老年人的生活破坏最大,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也最不易克服。“少年老来伴”,几十年的,一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平衡状态突然被打破,会使老年人感到生活无望、乏味,甚至一蹶不振、积郁成疾。

3、养老院老人的心理疏导技巧

1、走进病房、走近老人。通过生活中的小问题如:问寒问暖,拉拉手、盖被、倒水喂饭等等举手之劳来拉近距离,并且对老人提出的合理问题不厌其烦解释,直到满意

2、对老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3、采集化验标本或检查等需要老人配合时应先做好沟通,征得老人的同意,不做有损利益或其敌视、反感的事情,通过我们的真心、细心、耐心、用心、爱心来取得老人的信任,从而了解老人的个性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