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什么中药能行气活血20篇

浏览

4975

文章

1000

篇1:喝中药太苦怎么办?喝中药太苦能加糖吗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中药都是很苦的,虽然苦但是良药苦口吗。很多人娇生惯养不习惯喝苦东西,那怎么办呢?喝中药能加糖吗?

喝中药为什么不能加糖

中医指出,食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凡是舌苔厚腻者,或腹胀中满、湿热内阻的人不宜吃蔗糖。如果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疾病雪上加霜。还有一些寒性中药也不适合加糖,糖属温性,会降低中药的疗效。

其实,想要中药不苦,有另外的方法。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就可以轻松地减轻中药的苦味。研究表明,汤药温度在36.2℃左右口服,其苦味就会减轻。所以,我们在服用汤药的时候,最好将熬好的中药放在一边静置几分钟,等到药液温度降至温热、不烫嘴的时候饮用,因为这个时候苦味最轻,也更容易下口。

另外,中医认为,煎中药要用专用的器皿,最好用砂锅、砂罐,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受热均匀,保温性好,忌用铝、铁、铜等器皿。

服用中药技巧

1、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2、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这样既可以防止烫嘴,又可以纠正苦味艰涩之偏。3、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4、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5、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6、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喝中药禁忌事项介绍

忌萝卜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忌生冷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忌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忌油腻

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治理高血压的中药方子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治理高血压中药方子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治理高血压的食谱

1、洋葱炒瘦肉可防动脉硬化洋葱150克、瘦肉50克、酱油、油、盐、味精知适量。 洋葱切片、肉切丝。放油→炒肉→洋葱→调料。

2、海带绿豆汤可治高血压海带150克,浸泡、洗净、切碎;绿豆150克洗净。共入锅内煮至烂熟,用红糖调服,每日2次。

3、芹菜苦瓜汤治高血压芹菜500克(段)、苦瓜60克(片),二者同渚汤饮。 芹菜也红枣(300克、3-4枚)渚,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易燥、失眠多梦等症。

4、胡萝卜粥防止高血压(糖尿病)

5、鲜芹菜汁芹菜200克洗净,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用纱布绞汁,用砂糖调服,每日2次(芹菜,能降血压,平肝、镇静、解痉、止胃吐、利尿等,对眩晕头痛病、颜面潮红精神兴奋的高血压患者适用。)

6、蜂蜜水润便降血压

7、冰糖豆腐粥治高血压豆腐适量,粳米60克,冰糖适量。 用豆浆渚硬米→渚好后加冰糖煮1-2沸即成。 治:高血压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

8、醋浸花生米生花生,精醋适量,倒醋浸泡7天,早晚各10粒,待血压降后可隔日服用。 具有清热等功效,可治高血压症,对保护毛细管壁,阻止血栓形成都有较好作用。

9、黄瓜藤汤治高血压1把瓜藤→洗净→切段→水煮。日2次,清热利尿。

治理高血压的中药方子

1、家传治高血压方验方夏枯草18克 地 龙15克 车前子 8克 五味子15克效果好!

2、民间治高血压的偏方前些年,一位民间医生介绍,其好友李某被高血压病困扰了20多年,四方求医用药也无效。后来,一位亲戚推荐给李某一个治高血压病的偏方,李某坚持用药5个月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现将此方写于下,供同病者参考。 大红枣6枚(小的10~20枚),入锅炒至有糊香味,北山楂肉6g~10g,鬼针草(广西玉林人称虾钳草,路边、村边、屋旁常有野生)4g~6g,水煎或开水 冲泡当茶饮,每日1剂。此方简、便、廉,经过验证疗效确切,且喝时酸甜可口,无副作用。

3、吃杨桃,每天饭后半小时吃一个。 每天一杯芹菜汁,大概坚持半年就会好起来了。

4、醋泡花生米“,花生米泡十日后服用,每早(空腹)、晚睡前各服10粒。

5、以前我的血压经常处在160/90毫米汞柱左右,吃各类降压药,多方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后经一老者介绍,用小苏打洗脚。慢慢地,我的高血压竟真的用此偏方治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医秘方 一味中药竟然能补五脏

全文共 424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了,因为中药的副作用小,而且还治标又治本。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味能够滋补五脏的中药,甘草。大家对这味中药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这种常见的中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能够补五脏,那么它是哪味中药呢,小编告诉大家,它就是甘草。

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有很多别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与甘草味道甘甜有关。此外,甘草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别名——国老,因为它本身性情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

入药方中对一些性情猛烈或懒缓的药物,可以起到监之、制之、敛之、促之的作用;在不同的药方中,可为君为臣为佐为使,能调和众药,使它们更好地发挥药效。因此,在药的王国里,甘草是国之药老。

现代的医学研究也发现,甘草中含有上百种的化学成分,它具有抗炎、养肝保肝以及抵抗病毒的作用,一般用它来治疗咳嗽气喘、脾虚、咽喉肿痛等一些疾病。

补心

《雷公炮炙论》最早提出甘草入“心、脾二经”,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提出甘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结合古籍文献对甘草能“通经脉,利血气”“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等记载,甘草具有补心作用。

养心复脉

甘草这一功用主要针对“心动悸、脉结代”的治疗,代表方为《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此方是气血阴阳通补的方剂,除了大剂量的炙甘草外,方中还有补气的人参,滋阴的生地黄、麦冬,通阳的桂枝、生姜,补血的阿胶、麻仁、大枣等。炙甘草与这些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同用,能发挥它“甘纯两重性”的特性,分别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

此外,炙甘草汤对因气血亏虚、阴虚火旺、津液亏虚等导致的其他疾病,如失眠、虚劳、肺消、血虚、惊厥等病证,均收效显着。临床常将此方用于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或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扩张型心脏病等。

养心宁神

甘草养心安神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悸、脏躁等心神不宁的病证。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养,出现失眠、心悸,可单用炙甘草或配伍石菖蒲、人参、远志等以养心宁神,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甘草丸。

脏躁多因肝郁不疏、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所致,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等症状,治疗上当以补益气血、缓急安神为主。甘草之“甘缓”,能够缓急安神,常配伍淮小麦、红枣等用于脏躁的治疗,如甘麦大枣汤。

补肺

甘草性味甘平,归肺经,李东垣谓其能“润肺”,可治疗肺虚诸症,根据不同的配伍,能够补肺气、益肺阴、润肺燥。补肺气常配伍人参、黄芪,如治疗肺肾气虚咳喘的人参蛤蚧散;益肺阴常配伍百合、玄参、阿胶,如治疗肺肾阴亏的百合固金汤、治疗肺阴不足阴虚有热的补肺阿胶汤;润肺燥则常配伍麦冬、枇杷叶、阿胶,如清燥救肺汤。

此外,由于甘草本身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非肺虚咳嗽病证中甘草也很常用,这与其补肺没有直接关系,如治疗外感咳嗽的三拗汤、止嗽散、华盖散,治疗肺热咳喘的桔梗汤、泻白散,治疗痰热咳嗽的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燥咳嗽的杏苏散,治疗寒痰咳嗽的冷哮丸等。

补脾

甘味属土入脾,功善和中。《神农本草经》认为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力”,实乃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体合肌肉、主四肢,通过补脾则能使肌肉强劲、四肢发达。甘草的补脾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与脾虚有关病证的治疗中。

补中益气

脾主运化,运化正常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脾气是否充足,通过补益脾气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乃是治疗脾系病证的根本。炙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经,功善补益脾气,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即四君子汤,这既是补脾的基本方又是补气的基础方。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一助人参补气,二维持药力,三益胃和中。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味而具有补脾气作用的方剂不胜枚举,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异功散等。

升阳举陷

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中气下陷,出现胃下垂、肾下垂、脱肛、久泻久痢等病证,治疗上既当升举阳气更当补益中气。甘草并无升举功效,但通过其补中益气、甘缓和中,配伍黄芪、柴胡、升麻等药物则能增加补气升阳的作用,如补中益气汤。此外,与治疗脾不统血的黄土汤、气虚血脱的举元汤等方中的甘草功效相同。

健脾化积

脾气不足、运化失权,水谷精微难以运化,出现饮食积滞、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体倦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除了需要及时消食化积以治标之外,还要适当补益脾气,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以治本。甘草配伍白术、人参可补益脾气,配伍山楂、神曲、麦芽可健脾消食,如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资生丸等。

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充足则健运水湿;脾气不足则脾失健运而水湿潴留,形成虚实夹杂的气虚湿阻证,甚至可变生痰饮、水肿等病证。治疗上当健脾祛湿,或补脾气,或温脾阳,如参苓白术散、厚朴温中汤、苓桂术甘汤等。

需要说明的是,历来在对甘草的配伍和应用上都强调“痰湿中满”不用甘草,因甘草纯甘而易生湿助痰,但实际上对于痰湿中满的形成还是要分清虚实,若因脾虚所致的虚满依然可以用甘草。

缓肝

甘草对肝脏的治疗作用体现在甘草的药性平缓,能够针对肝脏的特性有的放矢,如柔肝养肝、缓急熄风等,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针对以上特点甘草常配伍白芍,如芍药甘草汤、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浸膏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调肾

由于肾的生理病理特点与甘草的特性相冲突,在实际应用中,历代补肾的方剂中几乎都不含甘草。因肾位居人体下焦,主水,肾的功能失调常出现水湿潴留的病证;甘草之“缓”既难以抵达下焦又滞缓其他药物到达且会滞水生湿,不但不利于水湿的排泄反而可能会加重水湿病证,因此很少用到。

需要提到的是在治疗肾脏病证的方中有一方含有甘草,即封髓丹(又称凤髓丹)。该方由黄柏、砂仁、甘草三药组成,最早出自元代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具有降心火、益肾水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肾不交、相火妄动之证。但甘草在方中的作用历代认识并不统一,仍有待讨论。

助阳化阴

所谓药味的“合化反应”是指两种不同的药味组合以后会产生原有药味所不具备的效应,这种现象既见于单味药物,更体现在不同药味的药物之间配伍应用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两大类,甘草因其“至甘纯甘”的特点而成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中甘味药物的代表药物。

辛甘化阳

典型的配伍即为桂枝与甘草的组合。如治疗心阳不足、心悸怔忡的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桂枝新加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能够温通心阳;治疗中焦虚寒、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能够温助脾阳;治疗阳虚痰饮、虚实夹杂的苓桂术甘汤,能够温阳化饮;治疗阳虚寒凝、经脉不通的温经汤、当归四逆汤,能够温阳通络。

酸甘化阴

张仲景创立的芍药甘草汤是酸甘组合的代表方剂。甘草与酸味药的配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阴虚津亏挛急的病证,典型的配伍即为白芍与甘草的组合。白芍、甘草药对见于桂枝汤类方、建中汤类方和四逆散类方等。综上所述,甘草之补益涵盖气血阴阳以及多个脏腑,尤以补益中上焦为主,而对肝肾则无明显补益作用,并且其发挥补益作用的侧重与其配伍的药物和主治病证有关。

甘草补益作用所呈现的多样性特点与其至甘至纯、甘纯两重性的特性有关,也是其临床配伍应用广泛性的具体体现。

现代研究显示,长期过量服用甘草可能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脂激素样的副作用,使血钠升高,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出现浮肿、软瘫等临床表现。

因此,在临床处方中,要充分发挥甘草的多功能作用,扬其长,避其短,辨证用方,审方用药,严格掌握甘草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并非每个处方都要信手写上一味甘草,更不应把甘草视作可有可无之品。具体应用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三种情况要慎用甘草

甘草,别名国老、蜜甘、美草、蜜草、蕗草、灵通。味甘平,入心、肺、脾胃诸经,在现代中药学中属于补气药的范围,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其生者偏于清热,炙者则偏于补中。炙甘草是用生甘草与蜂蜜、水同炒制成。生甘草微凉,炙甘草微温。甘草生用,可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还可解药食之毒;炙用,可以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痛泄泻,劳倦发热,咳嗽气短。中药古籍《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上品,说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

甘草是一味普通的中药,但是它具有调和诸药的本领,因此又被称为“国老”,是“百搭之王”。

中医处方讲究“君、臣、佐、使”,各药相辅相成才有良效。甘草在其中就经常扮演“佐”的角色,是各种药物的“调味品”,药方中常常离不了。甘草的药性缓和,可以与补药、泻药、寒药、温药、凉药等各类药物配合使用,并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至今医界多有“甘草调和诸药”、“甘草和百药”的说法。故而不少人多习惯在中药处方中加入甘草。但甘草药性虽平,临床也应重视配伍禁忌。

湿病忌用甘草

《汤液本草》明确指出:“甘者若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甘缓而壅气,非中满者所宜。”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凡因湿所致的呕恶、痰饮、中满、水肿等皆不用甘草,例如攻逐水饮的五苓散等。总之,湿病忌用甘草仲景等医家虽未明言,但湿病用甘草之弊昭然已明。

急证少用甘草

历代医家公认甘味药性缓而善守,甘草为甘味药之代表,其甘缓柔润之性,决定了它在急证运用中的局限性。以《伤寒论》为例,阳明急下三证、少阴急下三证,都用不含甘草的大承气汤,意在避其甘缓,急下以存阴。又如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此方为治少阳兼腑实证的名方,现应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其证显然比小柴胡汤证为重为急,故去小柴胡汤中的甘草之类,增加大黄、枳实等防其甘缓,增其税利,由此可见仲景使用甘草颇有考究。

肾病慎用甘草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灵枢·五味》篇提出:“肾病禁甘。”仲景宗此训,创制温补肾阳的肾气丸即不用甘草,后世医家据此而衍化的肾病诸方,如济生肾气丸、右归丸、左归丸、钱乙的六味地黄丸等都未用甘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促进水、钠潴溜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醛固酮症,说明肾病慎用甘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有关中药甘草的知识,看到这里你是不会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了呢?甘草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补五脏,而且还是“百搭之王”,能很很多种中药相互配伍的。但是甘草也是有禁忌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药鳖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2112 字

+ 加入清单

鳖甲,中药名。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鳖甲的功效作用以及它的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中药鳖甲的选方

①治男女骨蒸劳瘦:鳖甲一枚,以醋炙黄,入胡黄连二钱,为末。青蒿煎汤服方寸匕。(孙思邈)

②治骨蒸夜热劳瘦,骨节烦热,或咳嗽有血者:鳖甲一斤(滚水洗,去油垢净),北沙参四两,怀熟地、麦门冬各六两,白茯苓三两,陈广皮一两。水五十碗,煎十碗,渣再煎,滤出清汁,微火熬成膏,炼蜜四两收。每早晚各服数匙,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③治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炙甘草六钱,干地黄六钱,生白芍六钱,阿胶三钱,麦冬五钱(去心),麻仁三钱,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温病条辨》二甲复脉汤)

④治老疟久不断者:先炙鳖甲,捣末,方寸匕,至时令三服尽。(《补缺肘后方》)

⑤治温疟:知母,鳖甲(炙)、常山各二两,地骨皮三两,竹叶一升(切),石膏四两。上以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温三服。忌蒜、热面、猪、鱼。(《补缺肘后方》)

⑥治疟母: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黄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大黄三分,芍药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苇三分(去毛),厚朴三分,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紫葳三分,阿胶三分(炙),蜂蜜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蟅虫五分(熬)。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金匮要略》鳖甲煎丸)

⑦治癥癖:鳖甲、诃黎勒皮、干姜末。等分为丸,空心下三十丸,再服。(《药性论》)

⑧治心腹癥瘕血积:鳖甲一两(汤泡洗净,米醋浸一宿、火上炙干,再淬再炙,以甲酥为度,研极细),琥珀三锅(研极细),大黄五钱(酒拌炒)。上共研细作散。每早服二钱,白汤调下。(《甄氏家乘方》)

⑨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榈),川大黄一两(锉,微炒),琥珀一两半。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鳖甲丸)

⑩治妇人漏下五色,羸瘦、骨节间痛:鳖甲烧令黄,为末,?调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⑾治吐血不止:鳖甲一两(锉作片子),蛤粉一两(鳖甲相和,于铫内炒香黄色),熟干地黄一两半(暴干)。上三味捣为细散。每服二钱匕,食后腊茶清调下,服药讫,可睡少时。(《圣济总录》鳖甲散)

⑿治卒腰痛不得俯仰:鳖甲一枚(炙,捣筛)。服方寸匕,食后,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⒀治石淋:鳖甲杵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三,下石子瘥。(《肘后方》)

⒁治上气喘急,不得睡卧,腹胁有积气: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赤茯苓一两,木香一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灯心一大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⒂治阴虚梦泄:鳖甲烧研,每用一字,以酒半盏,童尿半盏,葱白七寸同煎,去葱,日晡时服之,出臭汗为度。(《医垒元戎》)

⒃治产后早起中风冷,泄痢及带下:鳖甲如手大,当归、黄连、干姜各二两,黄柏长一尺、广三寸。上五味细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千金方》鳖甲汤)

⒄治小儿痫:鳖甲炙令黄,捣为末,取一钱,乳服,亦可蜜丸如小豆大服。(《子母秘录》)

⒅治肠痈内痛:鳖甲烧存性,研,水服一钱,日三。(刘禹锡《传信方》)

⒆治痈疽不敛,不拘发背一切疮:鳖甲烧存性,研掺。(《怪证奇方》)

⒇治痔,肛边生鼠乳,气壅疼痛:鳖甲三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鳖甲散)

(21)治丈夫阴头痈肿:鳖甲一枚,上一味,烧焦末之,以鸡子白和敷之。(《千金翼方》)

(22)治牙痛:鳖甲。焙干轧成细末,贮于干燥器皿内备用临用时,取鳖甲粉0.5克放在烟斗内烟叶的表面上,点燃当烟吸。(《全展选编·五宫科》)

中药鳖甲的功效和作用

①《本经》:"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

②《别录》:"疗温疟,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

③《药性论》:"主宿食、癥块、痃癖气、冷瘕、劳瘦,下气,除骨热,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治妇人漏下五色羸瘦者。"

④《日华子本草》:"去血气,破癥结、恶血,堕胎,消疮肿并扑损瘀血,疟疾,肠痈。"

⑤《本草衍义补遗》:"补阴补气。"

⑥《医学入门》:"主劳疟、老疟,女子经闭,小儿痢疾。"

⑦《纲目》:"除老疟疟母,阴毒腹痛,劳复,食复,斑疽烦喘,妇人难产,产后阴脱,丈夫阴疮,石淋;敛溃痈。"

⑧《江西中药》:"治软骨病。"

中药鳖甲的宜忌

①《本草经集注》:"恶矾石。"

②《药性论》:"恶理石。"

③《本草经疏》:"妊娠禁用,凡阴虚胃弱、阴虚泄泻、产后泄泻、产后饮食不消、不思食及呕恶等证咸忌之。"

④《本经逢原》:"肝虚无热,禁之。"

⑤《得配本草》:"冷劳癥瘕人不宜服,血燥者禁用。"

中药鳖甲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8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龙骨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2133 字

+ 加入清单

中药龙骨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之功效。那么大家知道中药龙骨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吗?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龙骨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中药龙骨性状鉴别方法

药材性状:

龙骨:又称白龙骨(《别录》)。呈骨骼状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至淡棕色,多较平滑,有的具纵纹裂隙或具棕色条纹与斑点。质硬,砸碎后,断面不平坦,色白或黄白,有的中空。关节处膨大,断面有蜂窝状小孔。吸湿力强,舐之吸舌。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

五花龙骨:又称五色龙骨(《广利方》)。呈圆筒状或不规则块状。直径5-25cm。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粗细不同的花纹,偶有不具花纹者。一般表面平滑,有时外层成片剥落,不平坦,有裂隙。质较酥脆,破碎后,断面粗糙,可见宽窄不一的同心环纹。吸湿力强,舐之吸舌。无臭,无味。

以体较轻、质酥脆、分层、有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

饮片性状:

龙骨:见药材性状。

煅龙骨:为不规则的碎块或粉末状,表面灰白色或浅粉色,质较酥脆,有微吸湿性,气无,味淡。

中药龙骨的药方选录

1.治疗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 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 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 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 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 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 研细末竹沥一碗 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 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方脉正宗》)2.治疗好忘:龙骨、虎骨、远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 日二.(《备急千金要方》)

3.治疗心虚盗汗:龙骨五钱(火煅)茯苓一两 人参六钱莲肉三两(俱微炒).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四两酒煮 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4.治疗久痢休息不止者:龙骨四两.打碎 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 冷饮.仍以米饮和丸.每服十丸.(《肘后备急方》)

5.治疗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 目眩发落 脉极虚芤迟为清谷 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6.治疗血崩不止:龙骨(煅)、当归、香附(炒)各一两棕毛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四钱 空心米饮调下.忌油腻、鸡、鱼、炙物.(《景岳全书》龙骨散)

中药龙骨的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

2.《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涩可去脱,故成氏云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固大肠而镇惊。又主带脉为病。

3.《本草经疏》:龙骨味涩而主收敛,凡泄痢肠辟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热积滞为患,法当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涩之剂,恐积滞瘀血在内反能为害也。惟久病虚脱者,不在所忌。

4.《本草述》:龙骨可以疗阴阳乖离之病。如阴之不能守其阳,或为惊悸,为狂痫,为谵妄,为自汗盗汗。如阳之不能固其阴,或为久泄,为淋,为便数,为齿衄、溺血,便血,为赤白浊,为女子崩中带下,为脱肛。或阴不为阳守,阳亦不为阴固,为多梦泄精,为中风危笃,种种所患,如斯类者,咸得借此以为关捩子,而治以应证之剂。

5.《本经逢原》: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其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其性虽涩,而能入肝破结。症瘕坚结,皆肝经之血积也;小儿热气惊痫,亦肝经之病,为牛黄以协济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阳中之阴,专走足厥阴经,兼入手足少阴,治多梦纷坛,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肠风,益肾镇心,为收敛精气要药。有客邪,则兼表药用之。又主带脉为病,故崩带不止,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涩药中加用之。止阴疟,收湿气,治休息痢,久痢脱肛,生肌敛疮皆用之。但收敛太过,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多致溺赤涩痛,精愈不能收摄矣。

6.《本草经百种录》: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

7.《本草求真》:龙骨功与牡蛎相同,但牡蛎咸涩入肾,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龙骨牡蛎之属。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佳。

8.《本草经读》:惊痫颠痉,皆肝气上逆,挟痰而归迸入心,龙骨能敛火安神,逐痰降逆,故为惊痫颠痉之圣药。痰,水也,随火而生,龙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涩以止脱,何其浅也。

中药龙骨的功效和作用

1)龙有很好好的平肝潜阳的作用,同时龙骨也可以镇惊固涩。 而龙齿还有很好的镇惊安神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精神抑郁症,特别是对于一些得了心悸健忘的人再加上失眠多梦等症的,可以龙骨和生龟板、菖蒲、远志等药一起同用。

2)有些人容易失眠,所以说情急躁易怒,总会伞有头晕痛胀,和目赤耳鸣的感觉民,可以龙骨和茯苓、菖蒲、郁金、合欢皮、酸栆仁,珍珠母、夜交藤等一起服用。

3)龙骨可以用来治疗癫狂,有些人有精神错乱的感觉,情绪就有躁动不安,还会狂言乱语,这时候可以用龙骨和代赭石、大黄、礞石等同用。

4)龙骨可以平肝潜阳,因为高血压而有头痛头晕的,可以用龙骨和牡蛎、生白芍、白薇、菊花、钩藤、玄参、天麻等一起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吃中药中毒的症状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服用药物出现中毒现象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大家知道吃中药中毒的症状有哪些吗?下面请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吃中药中毒的症状总结如下:

中药急性中毒具有突然发病、来势凶猛、发展快、病情重等特点,为使中毒病人尽快转危为安,必须尽快正确诊断,善于识别个别中药的特殊临床表现。救治时间的早晚与病人的预后关系甚大,通过询间病史及体格检查,大致可以确定是否中毒及中毒的种类与程度,结合实验室检查,加以综合分析,有利于明确诊断,争取时间,进行有效的救治。急性中毒患者也有轻重之分,一般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呼吸频率、心率的改变,重者则出现烦躁不安、谵语、昏迷、休克等症状。

急性中毒患者可由本人或陪同前来者诉述,应询问何时服用何种中药、剂量及初期发病症状等,了解原先健康情况,并要求将剩余中药进行毒物分析及提供现场情况,以确诊是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毒。既要防止漏诊或误诊,也要防止有意伪造病史。

对轻症病人,可以全面检查,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当然也要避免因体格检查而延误治疗。对危急病人则应观察其典型症状与体征,争取时间,有效地进行抢救。如含阿托品类中药中毒时,常有瞳孔散大、潮红、口干舌燥、心跳加快等。

以上内容由提供给大家,还望采纳。关于药物中毒的急救方法,小编会在下期中毒急救知识中给大家做详细介绍,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药天麻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695 字

+ 加入清单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天麻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天麻的常见方剂

1、《圣济总录》天麻丸:

①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

②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

③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五两,麻黄(去根、节)十两,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五两。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

2、《本草汇言》: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

3、《昔济方》天麻丸: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半两,芎藭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

4、《十便良方》天麻酒: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

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一两,天南星(炮,去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二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

天麻的功效和作用

天麻的功能主要可以平肝息风、祛风止痛。天麻适合由内风所导致的头晕,但其对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并不适合。天麻还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可以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较轻微的收缩脑血管等功效,能降低血压,减缓心律,对心肌缺血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天麻对治脑血栓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天麻的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药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羚羊角中药名。本品为雄性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边境地区。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羚羊角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羚羊角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磨汁,3~5分;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羚羊角的功效和作用

①《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

②《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③《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

④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

⑤《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

⑥《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

⑦《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

⑧《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

羚羊角的选方

①治伤寒时气,寒热伏热,汗、吐、下后余热不退,或心惊狂动,烦乱不宁,或谵语无伦,人情颠倒,脉仍数急,迁延不愈:羚羊角磨汁半盏,以甘草、灯芯各一钱,煎汤和服。(《方脉正宗》)

②治中风手颤,?曳语涩:羚羊角(镑)一两,犀角(镑)三分,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各一两半,薏苡仁(炒)、秦艽(洗)各二两。共研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竹叶汤下,渐加至三十丸。(《圣济总录》羚羊角丸)

③治偏风,手足不随,四肢顽痹:羚羊角(镑)一两,独活(去芦头)二两,乌头(炮裂,去皮、脐)三分,防风(去叉)一分。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夜卧各一。(《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④治阳厥气逆、多怒:羚羊角、人参各三两,赤茯苓二两(去皮),远志(去心)、大黄(炒)各半两,甘草一分(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羚羊角汤)

⑤治血虚筋脉挛急,或历节掣痛:羚羊角磨汁半盏,以金银花一两五钱,煎汤一碗,和服。(《续青囊方》)

⑥治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羚羊角屑三分,独活一两,当归三分(锉,微炒),防风一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麻黄一两(去根、节)。捣,粗罗为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羚羊角散)

⑦治小儿夜啼及多惊热:羚羊角屑一分,黄芩一分,犀角屑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茯神一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羚羊角散)

⑧治时气七日,心神烦热,胸膈不利,目赤,不得睡卧:羚羊角屑、黄芩、柱子仁、黄连(去须)、川升麻、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一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三十丸。(羚羊角丸,⑥方以下出《圣惠方》)

⑨治心肺风热冲目,生胬肉:羚羊角(镑)、黄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升麻各三分,甘草(生锉)一两。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药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655 字

+ 加入清单

明子中药名。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决明子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决明子的食用方法

决明子绿茶

原料:决明子、绿茶各5g。

制法:将决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气溢出时取出,候凉。将炒好的决明子、绿茶同放杯中,中入沸水,浸泡3~5分钟后即可饮服。随饮随续水,直到味淡为止。

功效:此茶清凉润喉,口感适宜,具有清热平肝、降脂降压、润肠通便、明目益睛之功效。

适应证: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大便秘结、视物模糊等。

注意:茶叶“产徽者名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日日铸,长于清长;产闽者日建茶,专于癖瘴;产六合者日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日普洱茶,则兼消食癖瘴,止痢之功。”因此,降脂消食以安徽松萝茶及云南普洱茶为佳。决明子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炒时有香气溢出即可,不要炒糊,以免影响疗效。决明子茶苦寒伤胃,因此,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不宜服。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有醒脑提神之功,因此,夜晚不宜饮茶,以防失眠。

杞菊决明子茶

原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

制法: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放入较大的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可开始饮用。

用法: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至5次。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用于肝火阳亢型脑卒中后遗症,症见肢体麻木瘫痪,头晕目眩,头重脚轻,面部烘热,烦躁易怒,血压增高,舌质偏红,苔黄,脉弦。

菊楂决明茶

原料:洁净菊花10克、生山楂片10克、决明子5克、方糖25克,

用法:将菊花、山楂片、决明子、方糖放入保温杯中,以开水冲泡、盖紧浸泡半小时,频频饮用,每日数次。

功效:本品适用于更年期综合症的肝肾阴虚,肝肠上亢的患者,凡具有头晕、头痛者,烦躁易怒,或高血压所致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者。

菊花决明子粥

原料:菊花10克,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先把决明子放入砂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食。每日1次;5—7日为l疗程。

功效:清肝明目,降压通便。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

注意事项:大便泄泻者忌服。

决明子的功效

决明子除含糖类、蛋白质、脂肪外,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决明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抑菌、抗癌、降血压、调节血脂及明目通便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通过作用于迷走神经有降压效果,可与传统降压药利血平相媲美;

通过导泻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能反馈调节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

能防治近视眼及老年性白内障等眼科疾病。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决明子的作用

清肝明目

“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诗中所指治疗眼疾的决明丸的主要原料就是决明子。决明子,又叫草决明、还瞳子等,它是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味苦、甘而性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润肠通便

其缓泻作用适宜于便秘患者。便秘导致肠壁对滞留肠内毒素的吸收,长期便秘,易使人体衰老,也是结肠癌、痔疮等病的诱因,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成因之一,本品使排便顺畅而不稀薄,也无腹痛等不适之症,慢性便秘患者,常服无流弊。

降压调脂

其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适宜于高脂血症、肥胖症、高血压症、冠心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制枕

另外生决明子还可外用,那就是做枕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作诗“枕囊代曲肱,甘寝听芬苾,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指的就是决明子枕。使用决明子枕有清热安神、明目助眠的作用。做枕头的方法很简单:用生决明子3~4千克,用布袋装好做成枕头。决明子性微寒,略带青草香味,枕着睡觉就像睡在荫荫的绿草之间,让你欣然入梦。决明子的硬度恰好可对头部和颈部穴位按摩,所以对头痛、头晕、失眠、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还有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药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536 字

+ 加入清单

中药雷公藤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是常见的中药材。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雷公藤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雷公藤的中医应用

1、治疗麻风反应:雷公藤干根彻底去除内外两层皮,将木质部切片晒干。每用4钱,加水2500毫升,文火煎(不加盖)3~4小时,取褐色药液250毫升,早晚分服,3~4天为一疗程。曾治各型麻风反应167例(其中结核型27例,瘤型140例),均在服药2~3剂后控制症状。

2、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雷公藤(取木质部,法同上)5钱,加水400毫升,文火煎2小时(不加盖),得药液150毫升,残渣再加水煎取100毫升,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停药2~3无治疗50例,用药1~20个疗程不等,多数为5~6个疗程。其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缓解。

3、治疗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于夏末秋初采根,洗净晒干,切碎。每31.2克雷公藤加水1000毫升,以文火煎熬,待煎至约500毫升(使每10毫升含生药0.62克)即成。开始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口服,1星期为一疗程;以后视病情与患者体质情况,剂量可略有增减,但每次给药量不宜超过10~25毫升。如服药7~10天后无明显副作用,尚可延长服药时间;但服用时间过长的应短时间停药,一般服用20~30天后停药5~7天。经治99例,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排痰、发热、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程中按规定剂量服药,基本上无副作用;若体质较弱者,可有恶心、胃肠不适及畏寒怕冷等反应。

4、中毒与解毒: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尤其皮部毒性极大,使用时应严格剥净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树缝中的皮分。

雷公藤的功效和作用

祛风湿,通络止痛,解毒。主治风湿痹痛,历节风,周身肌肉筋骨顽痛,游走不定,关节肿痛强直,届伸不利,以及喉痹、痛疡、疗疮、麻风、痒疹、丹毒、毒蛇咬伤。现代用治类风湿关节炎、躯体神经性痛、红斑狼疮、肾炎、麻风、银码病、白塞病等疾病。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

1、免疫调节作用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著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2、抗肿瘤作用 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作用 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4、其它作用 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雷公藤的药理作用

1.抗肿瘤 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二醇0.1mg给小鼠,对白血病L1210、P388有抗肿瘤活性;对人鼻咽癌的ED50为10-3-10-4μg/ml。雷公藤内酯0.2、0.25mg腹腔注射,对小鼠白血病L615有明显的疗效。雷公藤内酯1×10-8mol/L,可抑制乳癌与胃癌的四个细胞MCF-7、BT-20、MKN-45、KATO-Ⅲ软琼酯集落形成,抑制率70%以上,IC50为0.504-1.22μg/L。

2.抗炎 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40mg灌胃,连续19天,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80mg灌胃,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雷公藤总甙30mg腹腔注射,抑制大鼠实验性关节肿、组胺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20mg腹腔注射,抑制大鼠棉肉芽肿。雷公藤内酯100μg皮下注射,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150μg皮下注射,连续12天,对5-羟色胺所致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抑制作用;0.05-1.0μg/ml能抑制远志醇提物的溶血作用,对红细胞膜有稳定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944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到了,如果你生病你会选择中药还是西药呢,你知道喝中药的注意事项吗,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也没有关系,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吧。

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

1、概念的不同

中成药的概念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说明书上没有具体的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和含量。

西药的概念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是指现代医学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说明书上有明确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2、原料的不同

中成药的生产原料是天然的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在药材的某个生长阶段,采摘药用植物的根茎叶或花果实等,经过特殊的药材炮制工艺加工后,有的是单味或多味药材的粉碎后直接灌入胶囊,有的是把这些粉末再和适当的制剂辅料制成颗粒或片剂;或是单味药材或多味药材通过水煮或其他工艺提取,把得到的液体再浓缩干燥后制成颗粒机或片剂或胶囊;亦或是把提取到的液体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过滤,在做成液体的制剂,或要求更高的注射剂等。

西药的生产原料是使用成分明确的有机原料或无机原料,在特地的反应条件下,经过催化剂等复杂的化学的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这个化合物的结构是明确的已知的。经过这些工业化的步骤得到的药物原料,再根据治疗疾病和特殊人群的需要,或是制成口服制剂,或是制成注射剂,或是制成外用制剂等。当然,这其中的有些化学原料,也会来源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组成、结构和含量是非常明确的。

3、理论体系不同

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依据的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必须是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的诊断和指导下使用药物。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从整体的观念来治疗疾病,中成药的组成成分会有君臣佐使的区别。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老生常谈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忌口了,对于不同的药忌的东西不一样;但就大体而言,辣椒、醋、酒、浓茶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一定不能吃。

2.喝药的时间。要听医生怎么说,因为不同的药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多数中药而言一般是在饭后且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是最好的;一天喝两次且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

3.中药的量。药物剂量是药物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但就其效果而言不在于药量的多少,一般一次的量为150--200ml就可以了。

4.中药一般一个疗程为六天,当一个疗程喝完后中间间隔一个礼拜即7天才能继续下一个疗程的服用,防止连续服药取得相反的效果。

喝中药的禁忌

1.服中药时,宜少吃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平时小孩、老人由于脾胃弱、消化功能差,在服中药期间更应少吃这些食物。

2.在服用治感冒的中药时,不宜吃生冷及酸性食物,因为它们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发汗。

3.在服用清热退烧的中药时,要禁用酒类、肉类、鱼类和辛辣食物。因为酒类及辛辣食物性热,而鱼、肉类则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一旦食后会使病情加重。

4.服用温补类中药时,需要忌吃绿豆、萝卜;不饮茶,因为绿豆、萝卜、茶皆为凉性,能降低药物温补的作用。

中药一天最好喝几次呢

中药一般吃2次,也可以吃3次,这要遵医嘱,至少要间隔5~6个小时才可以。服用中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紫苏子是中药吗 肠燥便秘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苏子中药,常见的用法就是用来泡茶和作为香料入菜。对人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不能使用过量,吃得太多或者是长期食用就会产生副作用。

紫苏子是中药吗

紫苏子,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果实。紫苏全国各地广泛栽培。野紫苏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台湾等地。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效。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紫苏子怎么炮制

1.紫苏子《证类本草》:“杵碎。”现行,取原药材,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紫苏子《太平圣惠方》:“微炒。”现行,取净紫苏子置锅内,文火炒至有爆声,并逸出香气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3.蜜紫苏子《校正集验背疽方》:“蜜炙微炒。”现行,取炼蜜,稀释,淋入净紫苏子内拌匀,稍闷,文火炒至深棕色,不粘手时取出。紫苏子每100kg,用炼蜜10kg。

4.苏子霜:取苏子研如泥状,加热,用布或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至药物不再粘成饼,成松散粉末为度,研细。

紫苏子的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2、其他作用:提高学习能力。

3、毒性:可导致非典型间质性肺炎,霜冻期后则无此毒性。

【现代应用】

1、治疗顽固性咳嗽。

2、治疗肠道蛔虫病。

紫苏子的用法用量

1、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

2、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3、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4、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

5、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

6、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药面膜 自制中药面膜赶走青春痘

全文共 72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张白皙的脸上如果不是的冒出一两个痘痘,是不是很让你讨厌,夏季阳光那么大,晒了一天,晚上回家一定要保养。这时候,小编推荐大家,不管是美白、祛痘还是控油补水,都可以通过自制中药面膜来改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面膜的配方以及如何制作吧。

目录

1、自制中药面膜2、中药祛痘面膜

3、中药美白祛斑面膜配方4、白淡斑中药面膜

5、补水美白中药面膜6、中药控油祛痘面膜

7、中药美白保湿面膜8、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

自制中药面膜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但是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的话,谁也不要乱用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如何更加安全的制作中药面膜。

(一)淡斑滋养面膜

【配方】当归、桃仁、川芎、白芷、白附子、白及粉各等量。鲜乳、蜂蜜各适量。

【功效】当归、桃仁、川芎能活血化瘀淡斑;白芷、白附子、白及有促进黑色素代谢,增白淡斑的作用;鲜乳、蜂蜜滋润光泽营养皮肤。

【适用者】这组配方有活血淡斑,增白滋养的功效,适用于黑斑粗糙、萎黄暗沉的皮肤。

制作

(1)我们将以上这六种中药粉末各取出50g,然后将它们混合后放到瓶子里面备用。

(2)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

(3)加鲜乳适量调成糊状。

(4)再加蜂蜜1ml混匀。

【用法】用专门用的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在脸上,半个小时左右后洗干净,每次敷2到3次。

(二)玫瑰淡斑面膜

【配方】当归、桃仁、白芷、绿豆、白茯苓、白及各等量,玫瑰精油3滴,玫瑰花水适量。

【功效】当归、桃仁活血化瘀淡斑;白芷、绿豆、白伏苓、白及美白润肤,玫瑰精油活血淡斑、美白活肤;玫瑰花水保湿润肤。

【适用者】这组配方有活血淡斑,增白滋养的功效,适用于各种肤质的活肤美白保养,四季皆宜。尤其适合于暗沉、黑斑、萎黄的肤质。

制作

(1)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

(2)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

(3)加玫瑰花水适量调匀。

(4)再加玫瑰精油3滴混匀。

【用法】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

【注意】100﹪纯玫瑰精油价格昂贵,5ml的零售价大约10000元左右。用植物油稀释过的玫瑰精油,价格就相对便宜很多,在此也可以用稀释过的玫瑰精油。但读者在购买时一定要问清楚稀释的比例,因比例不同,使用时的剂量与效果也不同。

(三)珍珠(胎盘)抗皱面膜

【配方】当归、白芷、白茯苓、白及、杏仁粉各等量,珍珠粉或胎盘粉1/2量,水适量,蜂蜜少许。

【功效】当归促进皮肤代谢、活血亮肤;白芷、白茯苓、杏仁美白润肤;白及紧实除绉;珍珠有美白收敛生肌、促进细胞再生及疤痕愈合的功效,是美白护肤的珍品;胎盘能抗老化、紧实毛孔、除细纹的功效,也是美容抗老的圣品。

【适用者】此组配方有活血亮肤、美白防绉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衰老松驰、绉纹密布的皮肤。

制作

(1)将当归、白芷、白茯苓、白及、杏仁粉各50克、珍珠粉或胎盘粉25克,混合后装瓶备用。

(2)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水适量调成糊状。

(4)再加入少许蜂蜜混匀。

【用法】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

注意

(1)夏季或油性皮肤者可不加蜂蜜。

(2)珍珠粉、胎盘粉,种类很多。珍珠有海珠、河珠之分,胎盘有人和动物之分,价格差异很大。用于面膜,选普通等级即可。这二种药材一般中药房有售,但不一定有磨好的药粉,读者可任选一种因材施作。

(四)淡斑除皱面膜

【配方】当归、桃仁、丹参、白芷、白附子、白及各等量,玫瑰、乳香精油各2滴,蛋清半个。

【功效】当归、桃仁、丹参活血淡斑;白芷、白附子增白淡斑;白及美白除绉淡斑;玫瑰、乳香精油活血淡斑、紧肤除绉。

【适用者】此组配方有美白淡斑、紧实除绉的作用。适用于暗沉、黑斑、细纹、松驰、衰老的肌肤。四季皆宜。

制作

(1)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

(2)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

(3)加入蛋清适量调成糊状。

(4)再加玫瑰和檀香精油各2滴混匀。

【用法】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

【注意】皮肤敏感的美眉要小心哦!

(五)玫瑰活肤面膜

【配方】当归、白芷、绿豆、淮山、白及、杏仁粉各等量,玫瑰精油2滴,玫瑰花水适量。

【功效】白芷、绿豆有很好的增白清洁作用;淮山、白及能滋养润泽,收敛紧实肌肤;当归有活血红润淡斑的作用;杏仁含有油脂,能滋润皮肤;玫瑰精油和玫瑰花水,有保湿美白、紧实除绉、活血淡斑的功效。

【适用者】这组配方有美白、活血、红润、紧实、细致肌肤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肤质,尤其是老化、粗糙、松驰、黑斑、暗沉的肌肤。

制作

(1)将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

(2)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

(3)加玫瑰花水适量,调成糊状。

(4)再加玫瑰精油2滴混匀。

【用法】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各种肤质,四季皆宜,可每周2次。

中药祛痘面膜

利用中药祛痘面膜去除脸上的青春痘暗疮等,安全又可靠。相信这对于不少钟情于中药美容的mm来说是个极佳的美容护肤方法。那么有哪些自制美白面膜能够帮助你回复完美的肌肤呢?快来跟着小编看一看吧。

自制中药祛痘面膜配方介绍1

材料:丹参10g、黄芩15g、栀子15g、银花15g、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把上述除蜂蜜外的材料稍微清洗一下,然后放到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两小时后连同浸泡药材的水一起放到砂锅中煮沸,煮沸后改用小火煮半个小时;用滤网过掉药渣,留汁液备用;接下来再将此水加热,并且放入蜂蜜调制成糊状就可以了,这就是祛痘中药面膜。

温水清洁脸部,将棉上的油脂和污垢洗干净。然后将此中药祛痘面膜均匀地涂抹在脸上,敷脸三十分钟洗去就可以了。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就可看到痘痘问题得到改善。

功效说明:黄芩、银花和栀子可以帮助抗菌消炎,抑制多种引起痘痘的病菌,而且在清热解毒方面有不错的疗效。而丹参则是有着活血化瘀的作用,既能帮助黄芩等药材清热解毒,又可以消除囊肿和痕迹。此款面膜对青春痘化脓并且形成了囊肿性痤疮有着比较好的疗效。

自制中药祛痘面膜配方介绍2

材料:白芷50g、白藓皮20g、硫磺粉10g

制作方法:先用清水稍微洗一下白藓皮和白芷;然后将其烘干并且研磨成细细的粉末。之后将三种粉末一同放于面膜碗内,加入适量的凉开水调制成糊状即可,这就是美白中药面膜。

面膜什么时候做最好?每天睡觉前洗干净脸部,然后将此自制祛痘面膜涂抹在有暗疮的位置,第二天醒来后用水洗干净就可以了。

功效说明:这款面膜能够有效地去除青春痘或者酒糟鼻,而且还能够起到活血祛风、清除油脂和解毒杀虫的作用。

自制中药祛痘面膜配方介绍3

材料:紫罗兰花30g、清水1000ml

制作方法:把新鲜的紫罗兰花放到清水里加热煮沸,大概10分钟后将800毫升的汁液滤出,当花茶饮用。剩下的汤汁再次翻煎,熬成80毫升左右放凉备用。

清洁脸部,然后用化妆棉或者棉花棒蘸取汁液涂抹在长有青春痘的地方,每天四次,睡觉前一定要涂抹一次。

功效说明:这个方法对于那些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痘痘有着极佳的疗效,内服外敷,双管齐下,对抗烦人的痤疮哦。

自制中药祛痘面膜配方介绍4

材料:15g重楼、30g丹参、10g蜂蜜

制作方法:把丹参和重楼洗干净后切片备用;准备好砂锅一个,在里面加入五百毫升清水,然后将丹参重楼的切片和蜂蜜加入其中;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20分钟,将药汁滤出。接着再在药渣中加入清水翻煮,把药液取出,并且跟上一次的药汁混合在一起再煮一下,留下大概300毫升左右,加入适量的蜂蜜就完成了。

这个中药祛痘的方法是内服外敷一同发挥作用哦。每天分三次将此药汁喝完,喝药汁的同时也用此液涂脸,等待十五分钟用清水洗干净就可以了。内服外敷帮个月后,脸上的痘痘就得到缓解了。

功效说明:重楼有着较强的消炎抗菌作用,而丹参则可以活血化瘀,消斑化痕,两者配合使用,祛痘效果显着。

中药美白祛斑面膜配方

中国人喜欢养生,中国女人喜欢养肤,中药不但能成为保养品也能成为药材调理身材,而现在中药还具备了养颜嫩肤的效果哦,小编推荐自制中药美白祛斑面膜配方,嫩颜靓肤恢复白瓷般肌肤。

1、中药美白:白芷

这款中药是比较古老的美容中药之一,其美容效果非常显着,白芷水对多种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2、中药美白:白芍

白芍含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昔、苯甲酸、挥发油、糖类、黏液质等。使用白芍自制中药美白面膜,有美白肌肤的功效。

3、中药美白:白芨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般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这种自制中药美白面膜的方法可以滋润肌肤,令肌肤光滑如玉。

4、中药美白:茯苓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润泽皮肤,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牢固牙齿,令头发更为乌黑,延年益寿。

5、中药美白:僵蚕

入药的白僵蚕是经晒干生用或炒用。具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白僵蚕可治中风失音,还能养颜美容。

6、中药美白:白术

白术有补脾燥湿的作用,内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及脾虚湿困、腹胀泄泻等症,外用美白肌肤。

7、中药美白:面膜

这个面膜很简单,将白茯苓、白芨、白芷粉,1:1:1的搅拌在一起,加入牛奶或是酸奶,搅拌成糊状就可以敷在脸上了,十五分钟后洗掉就OK。

8、中药美白:最好搭配面膜纸一起用,在中途需要用牛奶再一次保证它的湿润度,三十分钟后用清水洗干净,最后按摩脸部就好了。

白淡斑中药面膜

一白遮三丑,越来越多的女生都追求白皙的肌肤。可是市面上很多护肤品和化妆品中都添加了汞元素,导致肌肤白皙的同时也中毒了。下面推荐自制中药美白祛斑面膜配方,绝对是天然无害的美白方法哦。

1、单方白芷面膜:用白芷加上水或蜂蜜,敷于长痘痘处可以消炎。

2、祛痘面膜:白芨、白茯苓、丹参。可以支祛痘、淡化痘印。

3、四白面膜:白芨、白茯苓、白芷、白苻子。加水或蜂蜜可以美白、祛斑、对黄褐斑很有效果。

4、人参增白面膜:人参5克、珍珠5克、白芷2克、白芍3克、白术4克、杏仁4克、当归2克、薏仁4克,具有增白营养、滋润肌肤、防晒等作用。对黑黄皮肤引起的干燥、肤色无光泽等有护理作用。

5、杏仁按摩膏,杏仁粉加蜂蜜,是天然的按摩膏对死皮和角质很有作用,适合于干性到中性皮肤。

6、百合按摩膏,百合粉加蜂蜜,是天然的按摩膏对死皮和角质很有作用,适合于中性到油性皮肤。

7、薏仁粉面膜,薏仁粉加上白芨,是晒后修复美白皮肤的好东西,适合于各种皮肤。

8、单方绿豆粉面膜,控油佳品排毒美白面膜:绿豆粉加茯苓粉加蜂蜜,排毒养颜,经常化妆和痘痘肌妹妹的好东西

9、补水美白肌肤的北芪薏米面膜

材料:北芪25克薏米1两、云苓1两

北芪具有补扬的功效,所谓“气能生津”,透过补气能加强面部血液循环,同时能促进津液自行生化,令内脏得到滋养,皮肤亦自然润华起来。薏米和去苓能减少皮肤内的湿毒,帮有美白和去湿之效,便集保湿、美白和防皱于一身。想再滋润一点,还可加入蜜糖,令皮肤更具有弹性。

功效:行气保湿、收紧肌肤及美白除斑。

10、洗颜粉蒿本散

材料;蒿本、黑牵牛、黑豆、皂角全是等分

用法:每次洗澡前,先取水将蒿本散调成糊状涂在脸上,洗完澡后再洗掉,很简单。脸不但变白了,青春痘也少了很多,很有效果,既有效又如此简单。平时可以作为洗脸粉的作用

11、抑脂爽肤泽明面膜

材料;泽泻10克、草决明5克、山楂5克、珍珠粉5克、白芷5克。

功效:具有祛脂爽肤、消散脂结、疏导阻塞、软肤洁肤、清凉抑菌的作用。

适应症:对油性皮肤及黑头皮肤以及毛孔堵塞、皮肤粗糙和油腻等渥脂分泌过度症状有护理作用。

补水美白中药面膜

自制补水美白的中药面膜,以下就是中医专家针对自制补水美白的中药面膜向大家做出的简单的介绍,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

一、当归醒肤保湿面膜

材料与做法:当归9克、甘草3克、白芷9克、蛋清1个、姜黄3克、蒸馏水10毫升。将药材分别磨为细末,混合均匀,加蛋清,如浓稠加适量蒸馏水调匀,敷于脸部20~30分钟,敷料八分干洗净,油性每周2次,干性1次。

温馨提示:这款面膜具有活血醒肤、润肤保湿的神奇效果,是四季皆宜的靓颜佳品。

二、三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粉2茶匙、白芨粉1茶匙、芦荟鲜汁、蜂蜜或牛奶适量。将以上三种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黏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敷于面部20~30分钟。

三、绿豆三白面膜

料与做法:绿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以2:1:2:1的比例调制,可酌加1个鸡蛋蛋清或蜂蜜。

温馨提示:喜好花香者,可加玫瑰精油或研成末的干燥桂花。

四、美白紧致面膜

材料与做法:白芷18克,白芨18克,藁本18克,白附子18克,蛋清1个,蒸馏水20毫升。将药材分别磨为细末,混合均匀,加蛋清,如浓稠,加适量蒸馏水调匀,敷于脸部20~30分钟,待敷料八分干时洗净。

温馨提示:油性皮肤者每周2次,干性皮肤者每周1次,其效果集美白与紧致肌肤于一体。

五、人参润肤面膜

材料与做法:人参、当归、桔梗、玄参、白芨磨成粉末,加上天花粉、上好珍珠粉等调成。

六、滋养美白面膜

材料与做法: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芷130克、益母草30克、乌梅15克。将研成的极细粉末,装瓶备用。每晚取适量用牛奶调成糊状敷面,至八分干时洗净,连用15~20天。

温馨提示:这些中药面膜汇集了补水、美白、保湿肌肤等多重效果,是女性朋友的美丽好帮手。

中药控油祛痘面膜

相对于西医的一些化学物质的护肤品而言,中医中药护肤的优势在于,所用材料都是一些自然生长的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其天然蕴含的丰富营养,不经过任何添加,健康生态。加上敷面膜是一条美容护肤的捷径,面膜利用毛孔扩张的十几分钟内把营养源源不断的输入进肌肤内里,深层美肤。那么,如何自制中药控油祛痘面膜呢?

1、绿豆粉面膜

材料;绿豆粉4茶匙,蒸馏水。

做法

1、绿豆粉加入适量的水后拌匀.涂于脸上。

2、约15—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周可做2—3次。

美丽秘诀:此面膜可清洁肌肤,去除角质,绿豆粉可降火气,减少痘痘的发生。

2、控油保湿面膜

材料:绿豆粉3茶匙,白芷粉2茶匙,约一汤匙纯乳酪或蜂蜜适量。

做法:将绿豆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入乳酪拌匀或蜂蜜适量。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清水洗净便可。每周可做2—3次。

美丽秘诀:这种面膜最适合油脂分泌过多或暗疮肌肤使用,因为面膜具有消炎抗菌及清洁的功能。干性肌肤不宜使用。

3、控油祛痘面膜

材料:绿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蜂蜜适量、牛奶适量。

做法:绿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混合,加蜂蜜适量或牛奶适量调和。

美丽秘诀:这个可以祛痘、去印。不过注意皮肤不同、天气不同时,蜂蜜、牛奶的用法。

4、控油祛痘面膜

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蜂蜜适量、牛奶适量。

中药面膜总的来说不会过敏,初非你是超敏肤质。要是有些对蜂蜜或牛奶过敏可以用矿泉水或花水来替代。我用2、4面膜时是第二、三天就明显变白了。

中药美白保湿面膜

我们知道面膜不但可以起到补水和保湿的功效而且还有美白肌肤等作用,下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几款中药美白保湿面膜的配方。

紧致肌肤面膜

制法:以上白附子、白茯苓、白蜡、白芷、:青木香、川芎等药物切碎后放入碗中,加入少量的水加热,文火慢煎,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亮了之后就可以敷在脸部,15分钟用清水清洗。

功效:这款面膜有抗皱防止紧致皮肤防止衰老,令面颊红润有光泽的功效。

美白遮瑕面膜

做法:将白附子、珍珠粉、白芷密陀僧各适量一起研磨成末放入羊奶里面混合,需加热1个小时,等待成面膜膏状的时候放凉后,敷在脸部20分钟用清水洗去即可。

功效:这款面膜可以遮掩皮肤缺陷,美化面容,消除面部黑黯。

除皱靓肤膜

做法:将杏仁捣成泥加入到卵白和咖啡粉里面均匀搅拌,敷在面部,等待十几分钟用温水清洗。

功效:使能去除败坏皮肤,淡化黑斑,使肌肤紧绷,润肤除皱,让肌肤白皙亮丽。

莹润滋养面膜

做法:杏仁粉、白果粉、珍珠粉、天门冬粉、各一样的分量喝牛奶均匀搅拌在一起加入适量蜂蜜,敷于面上,敷15分钟后洗去。

功效:这款面膜保湿效果很好,对抗肌肤干燥,保持滋润,尤其适合春季的敏感皮肤。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美容护肤的产品,那就是面膜了,我们知道面膜不但可以起到补水和保湿的功效而且还有美白肌肤等作用,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药美白保湿面膜的配方。~~

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面颊部。女性多见,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的病因,其发病往往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等有关。也见于一些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结核、癌症、慢性乙醇中毒、肝病等患者。日光照射可促使发病。男性患者约占10%,有研究表明男性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黄褐斑皮肤损害为黄褐或深褐色斑片,常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也可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一般较明显。无主观症状和全身不适。色斑深浅与季节、日晒、内分泌因素有关,精神紧张、熬夜、劳累可加重皮损。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效果很好,具体方法:取云苓、当归、川芎、沙参、柴胡、防风、花粉各60克,白芷、白芨、冬瓜仁、绿豆各3克。将上药共研末过220目筛子。治疗时,取药粉适量,加蜂蜜3毫升,3%过氧化氢3毫升,维生素C针剂6毫升,40℃温水少许,混合成糊状。先用蒸汽熏脸15分钟,清洁面部后,将药糊敷于患部,再用温热棉垫覆盖,半小时后,将药物去除,清洗面部,3~5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期间应注意防晒,外出时可外搽含避光剂的膏霜类(如5%二氧化钛霜、5%水杨酸苯甲酸软膏)或撑遮阳伞等。还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精神紧张。

结语:敷面膜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保护肌肤的方法,面膜有着非常好的补水保湿以及控油的左右,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祛除黄褐斑等多种斑点。以上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一些配方,你可以试试自己制作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治冠心病中药处方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冠心病中药处方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治冠心病中药处方

★冠心病处方★

太子参15克、茯苓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

丹参10克、桂枝8克、 炙甘草6克、麦冬10克、

川芎10克、 五味子6克、元胡10克、龙骨15克、柏子仁15克。

加减:胸痹较著者加瓜蒌、薤白;气滞血淤重者加三七、赤芍、五灵脂;心烦、心悸、汗出者加小麦、大枣。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李金堂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方

★方名愈梗通淤汤★

方药:党参、生黄芪、紫丹参各15克,全当归、玄胡索、川芎、佩兰、陈皮、半夏各10克,广藿香12克,生大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

功效:祛湿补肾,活血补血,清热燥湿。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观察83例,心绞痛缓解率为91.1%,心电图改变有效率为48.9%。

★温阳复脉汤★

组成:熟附子3~6克,党参15~30克,石菖蒲10~15克,生蒲黄?包10~15克,生地15~30克,熟枣仁15~30克,炙甘草3~6克。

功能:温阳化瘀,补心安神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用法:上药加清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后文火煎30分钟,煎煮2次。一日服2次,14天为一疗程,一般1~3疗程。

方解:

心为至阳之脏,主血脉,司神志,以阳为本。心阳充盈,则血脉通畅,血液循环无障;心神安宁,则气机升降有度,脏腑生化有序。若心阳受损,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心神失宁,则心律不齐;日久心阳衰竭,水湿泛滥,则心功能不全。温阳复脉汤以熟附子、党参为君,取参附汤温阳益气,振奋心阳以扶其本:臣以石菖蒲开心窍,生蒲黄通心脉,君臣相使,以行温阳化瘀之效;心主神明,心阳不振,心神不安,则致心律失常,故佐以酸枣仁安神养心,以纠正心律;并取生地为反佐,以防久服附子伤阴耗津之弊;炙甘草补气养心,兼能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阳化瘀、补心安神之功,随症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均有较显著疗效。

加减:胸闷者,加枳壳、桔梗以升降气机;心悸者,加茯苓、灵芝以养心安神;心痛者,加降香、延胡索以活血定痛;寐艰者,加黄连、桂枝以交通心肾;痰多者,加法半夏、全瓜蒌以化痰通阳;自汗者,加黄芪、白术、麦冬、五味子以补气养阴;足肿者,加泽兰、泽泻、茯苓、猪苓以活血利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含有毒性的中药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中药是大自然赋予的自然产物,有些中药甚至是药食同源,是我们餐桌上常吃的食物。中医专家表示,中药无毒可随便服用,其实那是一种误解,因为有些中草药不但有毒,而且是剧毒,乱用会致中毒。下面列举几种。

含有毒性的中药2.半夏

常用于镇咳、燥湿化痰、止吐、性味辛、温,有毒,常用量5-15克。

含有毒性的中药6.狼毒

有破积杀虫、消积除湿止痒等功效,治疗结核、牛皮癣等,性味辛、平有大毒,不能与密陀增配伍,常用量0.3-0.5克。

另外还有些中药可损害肝肾,如雄黄、壁虎、黄药子、雷公藤、望江南、川楝子、龙葵、千里光、蜈蚣、斑蝥、砒霜等。可见,是药三分毒,人们不要盲用服用中药治病养生,以免损害健康。

含有毒性的中药1.苦杏仁

功效润肺、止咳,平喘化疾、润肠通便,性味苦、温、有小毒,常用量5-15克。

含有毒性的中药3.巴豆

泻下逐水、劫痰、蚀疮,可用于肝癌性腹水,性味辛、热有大毒,常用量0.1-0.3克。

含有毒性的中药5.川乌

有祛风除湿、痛经络、散寒止痛功效,性味辛、温有剧毒,常用量2.5-5克。一般不主张内服,外用有消散作用。川乌亦称乌头。

含有毒性的中药4.草乌

祛风祛湿,开疾、止痛、性味辛、温有剧毒,用量2.5-5克,不能与犀角配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药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鱼腥草闻起来有一股鱼腥味。鱼腥草既可以做菜又可以做药,做药时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鱼腥草的复方应用

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治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钱。研末,桑枝一两,煎水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治肺病咳嗽盗汗:侧耳根叶二两,猪肚子一个。将侧耳根叶置肚子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治痢疾:鱼腥草六钱,山查炭二钱。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八钱至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治痔疮: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治慢性鼻窦炎: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七钱,水煎服。(《陕西草药》)

治痈疽种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治疔疮作痛: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愈。(《积德堂经验方》)

治妇女外阴瘙痒,肛痈: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治恶蛇虫伤: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

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兔疫力,对感染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的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病原微生物作用: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细菌和阴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 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 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防癌作用:有资料表明,国外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抗肿瘤作用: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 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 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药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杏仁果为扁平卵形,一端圆,另一端尖,覆有褐色的薄皮。杏仁的营养价值很高,它不仅是一种营养素密集型坚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在许多文化中,它还是浪漫和健康的代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杏仁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杏仁的作用

长寿的作用

据研究,喜马拉雅山民平均寿命在90-100岁之间,也与他们在生活中习惯吃杏仁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塔福茨大学福瑞布鲁伯格博士认为,杏仁之所以具有长寿的作用,除了因为它像其他坚果一样,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还与它的硒含量较高有一定的关系。

软化皮肤的作用

核仁含有20%的蛋白质,不含淀粉,磨碎、加压后,榨出的油脂,大约是本身重量的一半,杏仁油为淡黄色,虽然没有香味,但具有软化皮肤的功效。

降血糖作用

苦杏仁苷具有防治因抗肿瘤药阿脲引起的糖尿病的作用。采用阿脲诱发小鼠高血糖法证明,预先腹腔注射3g/kg苦杏仁苷48h后测血糖,结果表明苦杏仁苷可特异性地抑制阿脲所致的血糖升高,作用强度与血液中苦杏仁苷的浓度有关。

降血脂作用

临床报道,大杏仁可以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Spiller(1990年)认为杏仁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患者轻度升高的血脂,且无需严格限制饮食。

美容作用

根据肺合皮毛理论,在临床上对某些皮肤疾病可从宣肺法论治,配伍食用杏仁,常获捷效。现代研究证明,苦杏仁中所含的脂肪油可使皮肤角质层软化,润燥护肤,有保护神经末梢血管和组织器官的作用,并可抑杀细菌。此外,被酶水解所生成的HCN能够抑制体内的活性酪氨酸酶,消除色素沉着、雀斑、黑斑等,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抗氧化的作用

抗氧化物通过保护人体细胞不受破坏,达到减缓衰老和部分慢性病发展的目的。抗氧化物同样可以有助于保护人们抵抗由于生活方式、空气污染和间接吸烟造成的紧张和有害冲击。杏仁是维生素E的极佳来源,维生素E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物之一。所以说杏仁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杏仁的功效

《名医别录》:杏核仁,五月采之。其两仁者杀人,可以毒狗。生晋山川谷。

孙思邈:杏仁作汤,如白沫不解者,食之令气壅身热;汤经宿者,动冷气。

《本草拾遗》:杏酪浓煎如膏,服之润五脏,去痰嗽。

《养性要钞》:治食杏仁中毒,下利烦苦,方以梅子汁解之。又方以蓝青汁服之。

《本草图经》:杏核仁,今处处有之。其实亦数种,黄而圆者名金杏。相传云种出济南郡之分流山,彼人谓之汉帝杏,今近都多种之,熟最早。其扁而青黄者名木杏,味酢,不及金杏。杏子入药,今以东来者为胜,仍用家园种者。山杏不堪入药。五月采,破核去双仁者。

杏仁的食用方法

杏仁露

材料:杏仁适量、牛奶适量、纯净水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

(1)取杏仁适量,用清水浸泡。

(2)去掉杏仁外皮。(也可直接选用已去皮的杏仁颗粒)

(3)将杏仁放入料理杯,加入纯净水。

(4)用料理机打磨使杏仁和纯净水快速溶合呈均匀的白色浓浆。

(5)取下料理杯,用滤网将杏仁浆过滤一下,滤网中留存的杏仁颗粒倒入料理杯再次加入纯净水进行二次搅拌。(重复步骤3和4)

(6)再次过滤,将两次打磨好的杏仁露混合,放入冰糖加热2—3分钟。(不喜欢杏仁味道浓重的可适量添加牛奶)

杏仁茶

材料:大米400克、甜杏仁15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糖桂花适量

杏仁茶的做法

(1)将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

(2)杏仁用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搓掉黄皮,洗干净与大米、糯米一起加凉水250克磨成稀糊状

(3)凉水入锅,用旺火烧沸,将稀糊倒入锅中,沸腾5分钟即成杏仁茶,随即舀入桶中保温

(4)食用时,将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在传统医学中,中药有各种制剂,而每种制剂服用方法不同。如果用错了方法,中药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中药也有很多饮食禁忌,遵从这些原则,可促进身体尽快痊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有哪些。

1.丸剂

丸剂是多种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制成的内服固体制剂。

中药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蜜丸;有以水或其它液体为粘合剂制成的丸药,也叫“水泛丸”;有以米、面等为赋形剂做成的糊丸;有以蜂蜡为赋形剂制成的蜡丸。现代还有浓缩丸、滴丸等剂型。优点:

丸剂的优点是在胃肠道内缓慢崩解,逐渐释放药物。符合慢病缓治的原则,并具有对毒剧药物起延缓吸收的作用。服用方法:

丸药可以吞服、嚼服;较大的蜜丸可以分搓成小粒吞服。水糊丸较硬,内服后对某些病人引起胃内不适感,可先用水浸溶化后服用。但对胃消化道有强烈刺激的药物不能溶化后服。

2.散剂

散剂是将药物磨成细粉供内服、外用或特殊之用。优点:

散剂比丸剂、片剂发挥作用快。特别是在中医外科外用时,便于灵活运用,符合辨证施治的原则。服用方法:

内服散剂容易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不易下咽,可以用水拌成糊状内服或随饮食拌服。

外用散剂用于撒布疮面,如平肉散,肉芽生长过高时用之,以使其表面腐蚀脱落与皮平,便于皮肤生长;生肌散用于肉芽新鲜的溃疡,有生肌收口的作用。

3.煎膏剂

煎膏剂又叫膏滋,是用中药多次加水煎煮,去渣,将药液再蒸发浓缩,加入砂糖、冰糖、饴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膏状制剂。如养阴清肺膏、雪梨膏、益母草膏等。优点:

吸收快,便于服用。服用方法:

用时以温开水冲服。

4.汤剂

是各种药材放在一起,用砂锅煎成汤。煎半小时左右,药物成分溶到汤中,倒出约150-200毫升。一般一副药煎两次。优点:

吸收快,药效快。服用方法:

一般早晚服用各1杯。现在很多医院代煎药,方便了患者。有些汤剂为洗剂,按医生叮嘱洗患处就可以。

5.中药口服液

是一种利用现代工艺,萃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最终制成的浓缩液。一般10ML/支,一盒10支。优点:

口味好,服用方便。服用方法:

一般每日3次,每次1支。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羊开口的中药别名 羊开口是什么中药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开口是一种可以直接食用的水果,同时也是一味中药材,药用价值十分高。但是羊开口的叫法有很多种,那么,羊开口的中药别名叫什么?羊开口是什么中药?

羊开口的中药别名

羊开口的其他名称:八月札,八月炸,圣知子,圣先子,木通子,百日瓜,燕葍子,八月瓜,预知子,玉支子,木通实,拿子,畜葍子,桴棪子,覆子,八月楂,压惊子,八月果,冷饭包,拉拉果,野香交,腊瓜,牵藤瓜,先兆子。

羊开口的产地

“羊开口”的学名是“八月札”,为植物木通科木通Akebiap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和白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果实。产于江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等地。木通,落叶或半常绿缠绕藤本,高达3米以上。

羊开口特征

木通,落叶或半常绿缠绕藤本,高达3米以上。枝灰色,有条纹,皮孔突起。掌状复叶,通常3~5叶簇生于枝端,或互生。

叶柄细长;小叶5枚,革质,椭圆形,长3~6厘米,宽1.5~2.6厘米,先端圆而微凹,并具一细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下面稍呈粉白色。

花雌雄同株,总状花序腋生,长约10厘米;花紫色;雌花1~2朵生于花序下部,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被3,宽椭圆形,钝头,退化雄蕊6,雌蕊6,圆筒状,子房1室,柱头头状;雄花密生于花序上部,较小,具小苞片,花被3,雄蕊6,花丝扁,花药2室,退化雌蕊3或4.菁荚状浆果,长筒形,两端圆,长达8厘米,宽达3厘米,成热时紫色,沿腹缝线开裂。种子黑色,甚多,卵状长方形,稍扁,有光泽。花期4~6月。果热期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治疗湿疹的中药方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患者多为过敏性体质,过敏源可来自机体内部,也可来自外界。内部过敏源如体内病灶、肠寄生虫病、消化道功能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或代谢疾病等。

治疗湿疹的中药方1

取轻粉,密陀僧,冰片,雄黄,硫黄,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苍术,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治疗湿疹的中药方2

取生蒲黄适量,研成细末,过筛,将蒲黄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适用于急性湿疹液多者。

治疗湿疹的中药方3

取枯矾,皂矾,轻粉,松香,赤石脂,共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地涂于患处,待1小时许,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适用于顽固性慢性湿疹。

治疗湿疹的中药方4

取黄柏、黄丹,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治疗湿疹的中药方5

取炉甘石,冰片,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适用于急性湿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