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江苏盐城地震是真的吗(汇编20篇)

浏览

2513

文章

1000

篇1:意大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意大利处於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接地带,确切讲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由於板块的挤压,所以多火山地震。从地图上看就知道意大利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意大利地质断层几乎贯穿全国范围,在亚平宁半岛以东还有阿德里西亚板块,这三个板块相互挤压。报道说“非洲板块以每年2厘米左右速度抬升”,当能量积累到一定量、达到一个阈值的时候,必然会发生地震,时间间隔地质专家罗杰·马森大约是5至10年一个周期。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又称"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横贯欧亚两洲及涉及非洲地区。其中一部分从堪察加开始,越过中亚,另一部分则从印度尼西亚开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它们在帕米尔会合,然后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区,再出亚速海。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释放在海岭地震带。发生在这里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

今天小编对意大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鸿威翡翠城小区二手房交易量查询-今日更新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2.2期总占地面积108293.53平米,建筑面积163876.76平米,容积率≤1.25,绿地率35%以上,车位比为1:1。2.2期产品由精装洋房,小高层,高层,叠拼与联排组成,住宅总套数1033套,面积从91平米到203平米,户型的空间设计给人更为舒适的居住体验,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低容积率提高了业主居住的私密性与舒适性。

鸿威翡翠二手房-最新房源信息

本公司收售鸿威翡翠城各种房源,有意向的可以电话咨询!二手房交易流程:建设局验证……建委出图,约过户时间……土地局出图……出评估……税务局审核……银行审核资质……交税……建委过户……审批……不动产过户……出证……银行提交……银行审批……办理抵押……放款

详情可咨询怀来中介机构服务电话:400-0080-669转821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震引发海啸的危害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地震海啸由于海底或海边地震,以及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巨浪,叫做地震海啸。通常在6.5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时,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产生灾难性的海啸,震级则要有7.8级以上。“地震海啸”发生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啸波涛长达数百千米,并可达到海底数百千米深处。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当它遇到陆地时会产生与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毁灭性的地震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破坏性极大。

1.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地震。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海啸波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到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波高仍有6到8米,最高8.1米。

2.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去年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巨大海啸,已经吞噬了15万多人的生命,让人类再次感到海啸的恐怖。

3.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而且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使得日本福岛县成为一座死城。

今天小编对地震引发海啸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山西运城发生4.4级地震。那么地震知识你知道多少呢?地震中如何自救求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地震自救求生小常识,欢迎阅读。

地震家中自救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2个地震自救求生方法:

1.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在坚固的家具旁蹲身抱头,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 住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 地震时,如果自己被埋在废墟里面了,要保持头脑冷静,先用手保护好头部和鼻子、嘴,以免受伤害和灰土窒息呼吸道。在手能动的情况下,先用手扒掉挤压身体的土石砖块,增大活动空间。如果四肢或上肢被压住不能动弹,就要注意保存体力,养精蓄锐。

4. 如果被埋在废墟里面了,要立足于自救,千万不要大声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因为人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越大。

5. 被困后要千方百计找水。没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饮用;没有尿要找湿土吮吸。要做较长时间打算,液体只作润唇、小饮而绝不可大喝。

6. 被困后要尽快用砖块将头上、身上的支撑物顶住,以防止在余震中把自己砸伤。

7. 被困后要寻找可以挖掘的工具,如刀子、铁棍、铁片等用来挖掘废墟。要凭眼睛和耳朵、感觉找准逃生方向:哪里可以看到光线就说明距离短;哪里可以听到声音就说明距离近等。

8.被埋在废墟里面的人,只要能坚持下去,生存率还是很高的。

地震时自救小常识: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间接刹车。而且要缓慢行驶,地震过后,一般会有交通警察在出口处引导车辆。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地震中,远离山体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在海边附近,远离海边并且打开收音机,一般海啸会有警告。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地震逃生基本知识法则

全文共 3945 字

+ 加入清单

强烈的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当地震发生时要如何去逃生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地震逃生基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2、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室内应急防震行动

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如果有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的应急行动, 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 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 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可参考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 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若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3注意避开吊 灯、电扇等悬挂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极好,已为唐山、包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只要来得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为地震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作用有许多相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如果人员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 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 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等 待救援。

4、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5、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地震时公共场所如何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柜防止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品掉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防止碎片伤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水泥板墙。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内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应急躲藏、避难。

④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 员的技能相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 急抢救的计划。

⑤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绝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看过“地震逃生基本知识“

8、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9、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11、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12、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3、等情况稳定后,请一定记得利用各种条件去告知家人自己是安全的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地震来时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处;尽量远离危险区;被埋后要存体力!

良好心态 可规避灾难伤害

在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保持良好心态,往往能规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伤害。即使必须要面对灾难,人们也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害怕不是办法,担心也无济于事,只有坦然面对,设法解决,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显。

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

平素加强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进行这种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14、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怎样识别地震云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怎样识别地震云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蔚蓝的天空中有时会留下一条飞机的尾迹,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很像飞机的尾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

另外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则有数条的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此外还有一种条纹状地震云,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根据此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平板3什么时候出:小米平板3今日发售,对比魅族平板JDtab,同1499元你支持那个?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让小米粉丝久等的小米平板3终于到来了,尽管之前种种爆料称这台平板配置会相当高,但小米最终只是选择了将其进行了小幅的升级。

而在不久之前,京东,魅族等厂商联合推出了一款搭载了Flyme系统的平板JDtab,媒体普遍认为该平板是魅族对平板市场的试水之作,作为两家经常被拿来做对比的厂商,今天咱们来看看两家推出的平板。

小米平板3

小米平板3搭载联发科 MT8176 芯片,7.9 英寸 ReTIna 显示屏,分辨率2048*1536,PPI 326。500W 前置,1300W 后置相机,内置 4+64GB 内存,type-c 接口,支持5V/2A 充电,铝合金机身,搭载 MIUI 8 系统,目前仅有金色版本,售价1499元。

搭载Flyme系统的JDtab

JDtab平板搭载联发科MT8173芯片,7.9 英寸 ReTIna 显示屏,分辨率2048*1536,PPI 326。500万前置,800W后置相机,内置 4+64GB 内存,type-c 接口,5V/2A 充电,铝合金机身,搭载Flyme系统,目前有金色和银色版本,售价同样为1499元。

看了两个平板参数的对比,是不是感觉两个产品差不多?确实,两者差异点仅仅在于处理器,后置摄像头,电池容量和搭载的系统。

处理器:两者都为联发科同一系列,区别只是小米的8176是2016年推出的8173的升级版,由四核变为六核,不过可惜两者都是入门级别的平板芯片。

后置摄像头和电池容量:鉴于平板的使用场景,后置摄像头和电池老实说在实际中使用起来差别不大。

搭载的系统:安卓平板系统的APP生态一直很糟糕,不过小米的MIUI8经过三代平板的发展,应该说已经成熟,而Flyme的平板系统在官网上甚至找不到,未来会不是升级也不知道,所以两者的差距和官方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在平板市场逐渐萎缩的当下,小米和魅族都没有真的全心去做平板这个产品,如果你真的想购买平板,还是建议你购买iPad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东在地震带上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初,地震学家就已经注意到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两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不同性质的构造带内地震活动性质不同,同一构造带内地震活动具有统一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因此地震带一向被作为研究地震活动的基本单元。

1923年,地质学家翁文灏首先对中国的地震带进行了划分。将山东划分出3个地震带。山东潍河断裂带,大致沿潍河方向,相当于今沂沭断裂带。山东西南断裂带,位于兖州南北一线,东侧山地与西侧平原的交界地带。山东登莱海岸陷落带,指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呈近北东方向,即今燕(山)渤(海)地震活动带的东段。50年代初,地质学家周光也把山东划分出3个地震带,他强调山东地震分布主要呈3个方向:山东东部的呈北北东向,即潍河河谷、沂河河谷的方向;泰山北部的呈北东东向,即泰山式断层带的走向;山东西部的呈北北西向,即山东湖群的排列方向。他认为这3个地震带围绕着泰山,颇有规律地排列,当与李四光指出的鲁西系旋转构造有关。

1969年渤海大震后,山东的地震工作者经过新的实践活动,到1977年提出了5条地震带:聊城――兰考地震带;郯城――渤海地震带;即墨――威海地震带;临朐――惠民地震带;临沂――济宁地震带。

1984年,省地震局组织完成的《山东省近期地震危险区划判定与研究》课题,提出山东划分为5个地震带(与前有所不同):沂沭北东向构造地震带;聊城北东向构造地震带;菏泽――临沂北西向构造地震带;济阳――临朐――诸城北西向构造地震带;蓬莱――威海北西向构造地震带。

今天小编对山东在地震带上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江西历史上的地震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江西省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省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历史上,在江西境内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最大一次为1806年会昌6.0级地震。1911年在九江附近发生过5级地震;1361年九岭山以南的晋安发生过5.5级地震;公元319年在晋安西边发生了5.5级地震。从总体来看,这种地震是中等强度的地震,也就是中强震。其中近年来江西南部、北部地震活动相对活跃,1987年8月2日赣南寻乌发生5.5级地震;1995年1月24日寻乌又发生4.5级地震;同年4月15日在赣北瑞昌、九江、德安等三县交界处发生4.9级地震。

江西近年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87年,当时寻乌县曾有过5.5级地震,这是1949年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破坏性不是很大。就历史来看,九江5.7级地震是江西地区百年来强度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2011年9月10日晚23点20分,江西省瑞昌市和湖北阳新县交界处发生4.6级地震。

今天小编对江西历史上的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技能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逃生方式

(一)地震发生时室内正确逃生方式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二)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逃生方式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坚硬物等用品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三)户外正确逃生方式

户外遇到地震应该逃到开阔的地带,抱头蹲下,并避开一下地方:

1.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例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2.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例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3.避开其他危险场所。例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今天小编对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技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减灾卫星和地震卫星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卫星是预测地震的卫星。空间测震有两个方面可以探索:一是根据地貌特征进行判断,美国 1972 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就曾拍到了地球上新发现的断层。这些断层的发现有助于地震预报;二是发射激光测地卫星进行研究。

减灾卫星的目的是减灾。过去人们对灾害的研究过于孤立分散,不能相互关联;而人造卫星却可以克服人为的“先天不足”的条件,利用卫星日夜监测地表一切自然变异对人类的不利影响。实际上,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都可以用于减灾活动。例如,美国每年只利用气象卫星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20 亿美元,是卫星投资的 10 倍。许多国家目前正在加紧研究集通信、观测、导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减灾卫星。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减灾卫星,预计于 2000 年前发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九十条你需要知道的地震知识

全文共 9800 字

+ 加入清单

1.什么是地震

答: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的不同可将地震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是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地震是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2.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即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火山地震,即由火山作用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即由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3.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震是指构造地震。地球是一个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相当薄,平均厚度约33千米,它与地幔的最上层共同形成了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突然发生破裂、错动时,便会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震动,便形成了地震。

4.什么是断层,它与地震有关吗?

答:断层是地下岩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地震往往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是断层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地震与断层的关系十分密切。

5.全球每年发生多少次地震?

答:地球上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大多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有一二十次。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有一两次。

6.什么是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

答: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

7.什么是震中距,如何划分地震的远近?

答: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对于观察点而言,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在100千米至1000千米的称为近震,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称为地方震。

8.什么是震源深度?

答: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千米至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破坏越严重。

9.什么是震级,它是怎样测定的?

答: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震级通常是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振动幅度来测定的,由于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台台址条件等差异,不同台站所测定的震级不尽相同,所以常常取各台站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地震的震级。

地震发生时,距震中较近的台站常因仪器记录振幅“出格”而难以确定震级,此时就必须借助更远的台站来测定。所以,地震过后一段时间会对震级进行修订。

10.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答: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程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地震又称为巨大地震。

11.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

答: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烈度与震级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的烈度也会不同。

12.地震烈度是怎样评定的?

答:地震烈度是由人的感觉、器物和房屋被破坏的程度及地表被破坏的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水平。

13.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答: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它将烈度划分为十二个等级。一度至五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为主。六度至十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十一度、十二度以房屋破坏和地表破坏现象为主。按照该评定标准,烈度为三度至五度时人们有感,六度以上有破坏,九度至十度破坏严重,十一度以上为毁灭性破坏。

14.什么是烈度分布图,什么是烈度异常区?

答:烈度分布图又叫等震线图。震后调查结束后,将各烈度评定点的结果标示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图上,然后由高到低把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即等震线)勾画出来,便构成了地震烈度分布图。

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一般而言,震中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降低。但是也存在局部地区的烈度高于或低于周边烈度的情况,如果这种烈度异常点连片出现,则可划分出一个局部的烈度异常区。

15.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

答:震源深度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严重。

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少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少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16.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答: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分布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17.什么是板块构造,它与地震活动有关吗?

答: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

据统计,全球有约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约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18.什么是板缘地震,什么是板内地震?

答: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地震多属此类。

19.什么是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答: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显示,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这就是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20.什么是地震序列?

答:一次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后,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往往有一系列地震相继发生,这些成因上有联系的地震就构成了一个地震序列。

由于强震发生后,往往还会有较大的余震,甚至发生更强烈的地震,所以震后还须防备强余震的袭击。

21.什么是主震余震型地震?答:主震余震型地震的特点是:主震非常突出,余震十分丰富。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震级相差0.7级至2.4级。

22.什么是震群型地震?

答:有两个以上大小相近的主震,余震十分丰富。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震级相差0.7级以下。

23.什么是孤立型地震?

答:有突出的主震,余震次数少、强度低。主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9.9%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震级相差2.4级以上。

我国的地震

24.为什么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答: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影响,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在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25.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至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

26.什么是南北地震带?

答: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

27.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严重?

答:我国地震频繁、强度大且绝大多是发生在大陆地区的浅源地震。我国许多人口稠密地区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约有一半城市处于地震多发区或强震波及区。

地震的次生灾害有哪些

28.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

答: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水体的振荡、地光烧伤人畜等。

29.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

答: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的地震灾害,被称为地震次生灾害。

30.地震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答:地震火灾多是因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的。由于震后消防系统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火势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往往酿成大灾。

例如,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地震发生在中午人们做饭之时,震后立即引燃大火。震裂的煤气管道和油库开裂溢出大量燃油,助长了火势蔓延。由于消防设施瘫痪,大火烧了数天之久,烧毁房屋44万多座,造成10多万人死于地震火灾。

31.地震水灾是怎样造成的?

答:地震引起水库、江湖决堤或由于山体崩塌堵塞河道造成水体溢出,都可能造成地震水灾。

32.为什么震后容易流行疫病?

答: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水源、供水系统等遭到破坏或受到污染,灾区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故极易造成疫病流行。社会条件的优劣与灾后疫病是否流行,关系极为密切。

例如,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省华县发生8级地震,史载死亡人数“奏报有名者”达83万之众。实则直接死于地震的只有十数万人,其余70余万人均死于瘟疫和饥荒。

33.地震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国有危害吗?

答: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滑坡等也能引起海啸。

由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海啸形成后,大约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传播,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使波浪高度骤然增加,有时可达二三十米,从而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

34.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吗?

答: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于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是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它是我国几十年来防震减灾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这部法律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

35.什么是地震预报?

答:地震预报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

36.地震能预报吗?

答: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

实践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37.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

答: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38.什么是地震前兆?

答: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微观前兆,指人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宏观前兆,指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39.地震微观前兆是怎样观测的?

答:观测小地震的活动要使用地震仪。观测其他地震微观前兆则须使用前兆观测仪器。观测和记录地磁场变化的有磁变仪、核旋仪、地磁经纬仪等。观测地电、地应力、重力、水氡、水位、水质成分及其他微观前兆现象,也都有相应的仪器。

40.你知道《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吗?

答:这个条例是1994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类地震观测仪器正常工作,以取得可靠数据,每个公民都应自觉贯彻这个条例。

41.震前地下水为何会有异常变化?

答: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

42.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答:水位和水量的反常变化、水质的变化、水温的变化、其他变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43.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

答:不一定。由于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

44.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表现?

答:多次震例表明,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惊恐反应、抑制型异常、生活习性变化。

45.动物行为异常必是地震前兆?

答:不一定。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及动物生病、怀孕等。因此,动物行为异常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46.什么是地声,它有什么特点?

答: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从地下深处传出,这就是地声。

地声与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有时像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有时像采石放连珠炮,有时像机器的轰鸣声,有时像狂风呼啸,有时像石头相互摩擦。

47.地光有什么特点?

答:地光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在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时间出现的情况。

地光的颜色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等。地光形状各异,分为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

房屋怎样建设

才能更好地避震

48.为何说“建筑大计,抗震第一”?

答:据统计,世界上130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至95%的伤亡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居民住房、单位办公楼、学校校舍、工厂厂房及水、电、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的抗震程度决定着震灾损失的大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防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施工。

49.地震为什么会造成房屋破坏?

答: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这是一种惯性力,地震时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产生的地震力会作用于建筑物。如果房屋承受不住,轻则损坏,重则倒塌。

50.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首先与地震本身有关,地震越强,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浅,房屋遭到破坏就越严重。其次是房屋本身的质量,包括其结构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到位等。再其次是房屋所在地的场地条件,包括场地土质的坚硬程度、覆盖层的深度等。同时,局部地形也会对震时房屋破坏程度造成影响。

51.什么样的场地不适合建房?

答:选择建筑场地,须考虑房屋所在地段地下比较深的土层组成情况、地基土壤的软硬、地形和地下水的深浅等。抗震较差的场地主要有:活动断层及其附近地区。饱含水的松砂层、软弱的淤泥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古河道、旧池塘和河滩地。容易产生开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细长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或三面临水的台地。

52.怎样建房有利于抗御地震?

答:房屋平面布置要力求与主轴对称,并尽可能简单。房屋重心要低,屋顶用轻质材料,尽量不做或少做既笨重又不稳定的装饰性附属物,如女儿墙、高门脸。房屋的高度和平面尺寸要有所限制,房屋之间应适当留建防震缝。房屋结构要力求匀称,构件要联成整体,要采取措施加大连接点的强度和韧性。墙体在交接处要咬合砌筑,承重墙上最好设置圈梁,并在横墙上拉通。横墙应密些,尽量少开洞,屋顶与墙体应连成整体,预制板在墙或梁上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建筑材料要力求比重轻、强度大并富有韧性。保证施工质量,土坯砖块要错缝咬砌,灰浆要饱满。

53.如何加固已建房屋?

答:加固墙体,墙体有两种,一种是承重墙,另一种是非承重墙。加固的方法有拆砖补缝、钢筋拉固、附墙加固等。加固楼房或房屋顶盖,一般采用水泥砂浆重新填实、配钢筋加厚的方法。加固建筑物突出部位,如对烟囱、女儿墙、屋顶的水箱间、楼梯间等部位,采取适当措施设置竖向拉条,拆除不必要的附属物。

54.如何及时维修老旧房屋?

答:老旧房屋要注意经常维修保养。墙体如有裂缝或歪闪,要及时修理。易风化酥碱的土墙,要定期抹面。屋顶漏水应迅速修补。大雨后要马上排除房屋周围的积水。木梁和木柱要预防腐朽虫蛀,如有损坏应及时检修。

55.城镇哪些住房环境抗震较差?

答:处于高大建筑物或其他高悬物下,如高楼、高烟囱、水塔、高大广告牌等。处于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震时容易短路起火。处于危险品生产地或仓库附近,震时容易引起危险品泄漏、爆炸。

56.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抗震较差?

答:陡峭的山崖下和不稳定的山坡上,震时易形成山崩、滑坡。不安全的冲沟口,如平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堤岸不稳定的河边或湖边,震时易发生岸坡崩塌。

57.为什么灾难来临时自救互救至关重要?

答:多次强烈地震的救灾过程表明,灾民自救互救能最大限度赢得时间、挽救生命。

58.什么是预警时间?

答:从地震发生到房屋被破坏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仍可分为三个阶段:地面颠动阶段,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出现预警现象。地面大幅度晃动阶段。房屋发生倒塌阶段。从地面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叫预警时间。

59.什么是避震空间?

答:避震空间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比如,房屋倒塌后室内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就属于避震空间。

室内易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主要有炕沿下或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或承重墙的墙根和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60.避震时须把握什么原则?

答:地震时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会千篇一律。

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要根据客观条件而定。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记住只有保全自己,才能救助别人。

家庭防震应该注意什么

61.家庭应怎样做好防震准备?

答:对自家住房的抗震能力、室内水电煤气等设施的状况、各类物品的存放条件、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处在已有地震短临预报地区的家庭,还应准备自救必备的物品。

62.室内物品怎样摆放有利于避震?

答:室内家具物品的摆放要防止倾倒或坠落,要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以便震时避险。要保持对外通道的畅通。处置好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次生灾害。

63.怎样防止震时家具倾倒或坠落?

答: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放有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

64.为什么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

答:地震有可能发生在人们睡觉的时候。人在睡觉时的警觉性最差,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往往较长。因此,卧室的防震措施至关重要。

65.怎样在室内设置避震场所?

答:可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有条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间抗震房。

66.为预防次生灾害应处理好哪些危险物品?

答:易燃物、易爆品、易腐蚀的化学制剂,用不着的应尽早清理掉。

67.家中应常备哪些震后急需品?

答: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的药、治理肠胃病的药、一般外伤用药等。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蜡烛等。身份证件等重要物品。

上述物品应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手提箱里。

68.睡觉时哪些物品应放在床头?

答:眼镜,如果你是近视眼,这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手机,这是与他人联系的重要工具。手电筒,黑暗中必须使用它。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怎样避震

69.震中区的人为何感到先颠后晃?

答: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是几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人们的感受而言,分为上下颠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

70.怎样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答:地震时震中区的人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增加,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

71.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可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顶在头上。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72.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答: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如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或有支撑物的房间、内承重墙的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73.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答:震时不要滞留在床上、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74.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答: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躲在安全处。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特殊工作场所应按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行动。

75.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答: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学生,应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撤离。

76.在户外怎样避震?

答: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的悬挂物。避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或危墙、雨棚、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77.在野外怎样避震?

答: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避开水坝、堤坝,以防发生垮坝或洪水。

避开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

78.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答:在室内遇到火灾应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

遇到化工厂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

79.被困在室内应如何保护自己?

答:保持呼吸畅通,搬开可移动的杂物,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80.在废墟中如何设法逃生?

答:听到人声时敲击铁管、墙壁,发出求救信号。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光亮,分析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

试着排除障碍,开辟通道。若开辟通道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

81.暂时不能脱险应怎样保护自己?

答: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寻找食物和水,无饮用水时,可用尿液解渴。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

震后救人的原则

82.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答:先救近处的人。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青壮年。

83.怎样寻找被埋压人员?

答:先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也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被埋压人员所处的位置。

84.扒挖时怎样保证被埋人员安全?

答:使用工具扒挖埋压物,当接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要特别注意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尽早打通封闭空间,以便注入新鲜空气。当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递给被埋压者。尽量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腹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85.应给予被救者哪些特殊护理?

答:蒙上双眼,使其避免强光刺激。不可让其突然进食过多。避免被救者情绪过于激动。对伤员就地做紧急处理。

86.如何救治和护送伤员?

答:仔细观察和询问伤员的伤情。对颈、腰部疼痛的伤员要让其平卧在硬板上。搬运时保证其头颅、颈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昏迷的伤员要平卧并将其头部后仰、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的分泌物。给伤员喝水时,一定要先从少量开始。可用衣被、绳索、门板、木棍等组合成简易担架搬运伤员。

震后应该注意什么

87.震后露宿时应注意什么?

答:避开危楼、高压线等危险物。选择干燥、平坦的地方露宿,在山上露宿时,最好选择东南坡。注意保暖。

88.搭建防震棚要注意什么?

答:场地要开阔。在农村要避开危崖、陡坎、河滩,在城市要避开危楼、烟囱、水塔、高压线。不要建在阻碍交通的道口。在防震棚中要注意管好照明灯火、炉火和电源,留好防火道。防震棚顶部不要压砖头、石块或其他重物。

89.震后哪些食品不能吃?

答:被污水浸泡过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90.灾后如何解决饮水问题?

答:首先要将洁净的饮用水尽早运往灾区。同时,要在灾区寻找水源,并对当地水质进行检验,确定能否饮用。对暂不适于饮用的水要进行净化处理,水质达标后才能让灾民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今日上市:Arrows Tab口袋大小的Windows10平板电脑和最轻笔记本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富士通手掌大小ArrowstabV567/P可运行完整的64位版本Windows 10操作系统

日本科技巨头富士通昨天公布了他们的新产品:一个口袋大小的6英寸Windows 10平板电脑和一个13.3英寸的Windows 10超轻笔记本电脑。

这两款新的移动设备是富士通Windows 10产品中的一部分,全部产品线还包括9台笔记本电脑、4台平板电脑、一台台式电脑和四个工作站。其中的一些将于本周日上市

在富士通的Arrow标签家族中,V567/P是最新的产品。该设备宽85.4mm,重280克,从其6英寸的屏幕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手机,但却运行着完整的64位版本Windows 10 Pro。

在昨天的公告中,富士通没有公布其它方面的配置。不过我们能够从日本的产品页面上看到这个产品配备了1.44GHz Intel凌动芯片,存储是4GB RAM和64GB闪存。显示分辨率为1080x1920像素。

这款平板电脑本周将在日本以151800日元(1337美元)出售。鉴于此版本的Windows不是为如此小的屏幕设计的,富士通也警告说Windows的某些功能可能无法在此设备上运行。

该设备针对的是想要使用平板电脑的本地企业客户,它们可以与公司内其它的PC机一起被相同的工具进行统一管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13.3英寸显示屏的Lifebook U937/P,重量取决于详细配置,最多不过799克,是全球最轻的笔记本。目前设计了两个颜色:黑色和红色,将于2月初在日本发售,售价284900日元(2510美元)。

这个笔记本也预装了Windows 10 Pro,CPU有两种配置可选:2.6GHz的Intel Core i5处理器和Intel Celeron处理器。标配了4GB的RAM,高清液晶显示器和128GB、256GB、512GB三种Flash存储。富士通指出,所有9款LIFEBOOK都搭载了Intel第七代或Kaby Lake处理器。

昨天的发布会还推出了一个12.5英寸的LIFEBOOK可拆卸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同样是Windows 10 Pro的系统,配备了一个2.6GHz的Intel Core i5处理器,4GB内存和一个高清或全高清液晶显示屏。Flash存储同样是三选一的:128GB、256GB、512GB。

目前尚不清楚哪款设备可以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区域销售,富士通会在以后发布更新的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太原在地震带上吗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太原,山西省的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太原平原展布于前,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北接忻州市,东连阳泉市,西交吕梁市,南邻晋中市。太原地处汾渭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

今天小编对太原在地震带上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地震安全知识问答

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震安全方面的知识问答,供大家参考。

地震安全知识问答

1.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答: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2. 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3. 地震是什么?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4. 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答: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5. 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6. 什么是构造地震?

答: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7. 什么是火山地震?

答: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8. 什么是塌陷地震?

答: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9. 什么是诱发地震?

答: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10.救人的方法有哪些?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的情况,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11.身体被压后应该怎么办?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所以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看过“关于地震安全知识问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成因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8.0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北纬31.01度,东经103.42度。汶川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一部分。

东经105°-103°左右纵贯我国中部接近南北向的地震带。此带北起贺兰山、六盘山,经天水、武都沿四川盆地西缘向南至云南东南的石屏、建水,全长二千余公里,宽度从数十公里至百余公里不等,包含一系列的大规模断裂带和长条状断陷盆地在内。此带是我国大陆地壳结构的重要分界线,重力场梯度密集,东西两侧地壳厚度突变,历史上的许多次重大破坏性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地带内,近三百年来如1654年甘肃天水7.5级地震,1833年云南嵩明8级地震,1850年四川西昌7.5级地震,1879年甘肃武都7.5级地震,1933年四川迭溪7.5级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7.7级地震,1974年云南昭通7.1级地震等。其他新构造运动活跃、差异升降活动明显的断裂带。西部如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侧;东部如太行山麓、燕山山麓、大青山麓、汾渭地堑等。以上这些地震带的分布位置都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带相一致。

今天小编对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成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震安全知识百问百答

全文共 2191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是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安全知识必不可少。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地震安全知识百问百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地震安全知识百问百答

1、你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吗?

答:从太空望去,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形象地讲,地球的内部像一个煮熟了的鸡蛋:地壳好比是外面一层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最里边的蛋黄。

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处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无不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

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2、什么是地震?

答: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

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

人工地震 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

脉 动 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

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3、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它的影响范围一般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岩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地震。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

的破坏也较小。

4、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答:通常,我们所说的地震是指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就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说起。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约为6370千米的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相当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它与地幔(厚约2900千米)的最上层共同形成了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5、什么是断层,它与地震有关吗?

答:断层是地下岩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地震往往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是断层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地震与断层的关系十分密切。

断层一般在中上地壳最为明显,有的直接出露地表,有的则隐伏在地下;它们的规模也各不相同。岩石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称为断层面;根据断层面两盘运动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正断层(上盘相对下滑)、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冲)、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水平错动)三种类型。与地震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在现代构造环境下曾有活动的那些断层,即活断层。

6、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

答: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目前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7、什么叫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

答: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

面波 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

8、什么叫震源? 什么叫震中,它是怎样确定的?

答: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9、什么叫震中距,如何划分地震的远近?

答: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对于观察点而言,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千米的称为近震,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称为地方震。例如,汶川地震对于300多千米处的重庆而言为近震;而对千里之外的北京而言,则为远震。

10、什么叫震源深度?

答: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

看过“地震安全知识百问百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地震中头皮损伤后的救护措施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会造成一定的颅脑损伤,那么就详细介绍以下有关颅脑损伤的话题。首先介绍一下原发性颅脑损伤中的头皮损伤。

头皮是颅脑部防御外界暴力的表面屏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韧性,对压力和牵张力均有较强的抗力。当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后,可使组织内血管破裂出血,而头皮仍属完整。头皮出血常常会形成血肿。在最外层造成皮下血肿无需特殊治疗,早期给予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之后改为热敷以促其吸收。再往深一些致帽状腱膜下血肿,对较小血肿亦可以采用早期冷敷、加压包扎,24-48小时后改为热敷,待其自行吸收。若血肿巨大,则应在严格皮肤准备和消毒下,分次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尤其对婴幼儿病人,须间隔1-2天穿刺一次,并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必要时尚需补充容量之不足。更深的骨膜下血肿的处理早期仍以冷敷为宜,但忌用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缝流向颅内,引起硬脑膜外血肿,应在严格备皮和消毒情况下施行穿刺,抽吸积血1-2次即可恢复。若反复积血则应及时行CT扫描或其他辅助检查。

头皮裂伤,如果是单纯的裂伤常因锐器的刺伤或切割伤,裂口较平直,创缘整齐无缺损,伤口的深浅多髓致伤因素而异,除少数锐器直接穿戳或劈砍进入颅内,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者外,大多数单纯裂伤仅限于头皮,有时可数达骨膜,但颅骨常常完整无损,也不伴有脑损伤,处理原则是尽早施行清创缝合,即使伤后逾时24小时,只要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仍可进行彻底清创一期缝合,同时应给予抗菌药物及TAT注射。头皮复杂裂伤常为钝器所致,裂口多不规则,这类损伤往往伴有颅骨骨折或脑损伤,严重时亦可引起粉碎性凹陷骨折。处理得原则亦应及早施行清创缝合,并常规用抗生素及TAT。头皮撕裂伤大多为斜向或切线方向的暴力作用头皮上所致,撕裂的头皮往往是瓣状,常有一蒂部与头部相连。这类病人失血较多,但较少达到休克的程度。应及时施行清创缝合。

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皮损伤,到这个程度的头皮损伤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头皮瓣复位再植,清创后字体植皮,晚期创面植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地震中的逃生法则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地震逃生三大原则

1.因地制宜,正确抉择。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2.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3.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地震逃生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今天小编对地震中的逃生法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震救助现场的急救要点

全文共 1616 字

+ 加入清单

出血

皮肤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纱布(如无消毒纱布,则应就地取材,选用毛巾、布带等柔韧的类纱布物)压迫止血后包扎;喷射状出血,说明动脉破裂,应用钳夹血管止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在出血伤口上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迫在所在部位的骨头上止血;对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或毛巾、手绢等扎在近心端,扎一小时放松2分钟。如出血过多或已休克者,应先在现场输血和补液后转送病人。

小出血,不可怕,可包扎;

大出血,先压迫,再结扎;

休克者,先输血,再转运。

胸部损伤

胸部受到挤压、碰撞时易发生肋骨骨折。此时不要过多挪动胸部和用手触摸。如肋骨骨折者,应用无菌敷料包住伤口,并用绷带裹紧胸部,限制肋骨活动;若肋骨骨折而形成开放性气胸,可在胸部损伤处闻及随呼吸发出的吮吸声,此时应立即进行胸部损伤处密闭包扎,以防空气进入胸腔造成肺脏压缩。

肋骨断,不触摸,先包扎,限活动;

有气胸,肺可缩,损伤处,密包扎。

颅脑损伤

急救者应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趁机逆行至颅内引起脑膜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并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途中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和脉搏。

清口腔,头偏侧,防窒息;

鼻出血,勿填塞,免感染;

勤观察,先神志,再体征;

锐器插入体内

切勿拔出因锐器如刀插入体内后,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经和肌肉。而这时,锐器正好嵌在创口内,起到了临时“止血”作用。如将锐器拔掉,则创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止,很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同时,细菌也会趁机进入创口而会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两块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能摇动。然后可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这样在运输病人时,不会使锐器脱落出伤口。

见锐器,不可拔,易出血,易感染;

先固定,免摇晃,防脱落,尽快转。

严重挤压伤

伤员被重物挤压引起肢体肿胀或青紫时,切勿在患处按摩、热敷、结扎,以免局部产生的肌红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而引起肾功能衰竭。正确的做法是在患处用冷毛巾或冰块湿敷降温,尽量减少其吸收。

挤压伤,勿按摩,勿热敷,应冷敷,防肾衰。

昏迷伤员的救治

应注意开放气道,头略向一侧倾斜,以利于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黏液和其他异物排出体外。取出伤员身上的尖刀、金属币、钥匙等物,以免压伤。

昏迷者,清口腔,头偏侧,

防窒息,撤利器,防损伤。

消毒纱布(如无消毒纱布,则应就地取材,选用毛巾、布带等柔韧的类纱布物)压迫止血后包扎;喷射状出血,说明动脉破裂,应用钳夹血管止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在出血伤口上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迫在所在部位的骨头上止血;对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或毛巾、手绢等扎在近心端,扎一小时放松2分钟。如出血过多或已休克者,应先在现场输血和补液后转送病人。

颈髓损伤

颈后锐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提示伤员颈髓受伤。对这类伤员应倍加小心。急救关键是立即用颈托,一时无颈托,可临时用敷料、硬板纸或塑料板做成颈圈固定其颈部,勿让头颈左右前后摆动。

颈髓伤,必固定,勿摆动

脊椎骨折

身体被撞击、挤压时,由于脊椎过度屈曲或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脱臼或骨折,若搬运不当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内的骨髓损伤,使受损部位以下肢体瘫痪。正确搬运是由3~4人平托伤员至木板上,再用绷带固定身体。如现场只有一个急救者,应跑到伤员的后面,两手穿过伤员腋下,扶住伤员上半身,并将伤员的头枕部靠在急救者的肩上或前胸,或用一布条绕胸穿过两腋下,然后慢慢地将伤员向后拖拽,并将其仰卧在木板上固定。

脊柱伤,欲搬运,需多人,

可平托,可木板,再固定。

四肢骨折

立即用夹板,如无夹板,可木棍或树枝等临时固定骨折处,注意其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二关节距离。

四肢折,选夹板,木棍可;

长度足,超关节,再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