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伊拉克战争巴格达保卫战【通用20篇】

浏览

3113

文章

372

篇1:战争与黄金外汇的关系是什么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美元外汇的概念是什么?美元外汇与战争有关系吗?战争对外汇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

美元与黄金的关系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的疲软往往会推动金价的上涨,这是由于美元的下跌既可以使那些以非美元作为本位币的投资者用其他货币买到便宜的黄金,同时又能刺激黄金需求,特别是黄金首饰方面的消费需求。如1985~1987年,美元对瑞士法郎贬值40%时,黄金价格就从每盎司300美元涨到500美元。

一般而言,当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出现衰退迹象时,美元汇率下跌则金价可望上扬。反之,美元汇率回升,金价则将会下跌。这是因为美元汇率的下跌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致使市场投机性需求增加,进而刺激市场金价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曾两次宣布美元贬值,正是在美元汇率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作用下,1980年初国际黄金市场上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三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凡美元对其他西方国家的货币汇价坚挺时,则国际市场的金价就会大幅滑落。如果美元出现小幅贬值,金价就会逐渐上升。

战争与黄金的关系

在历史上,黄金还不单单是防范通货膨胀的手段,更是防止战乱、防范自然灾害的保险形式。与纸币不同,无论是在何种社会环境还是在某个国家,黄金均是一种价值交换的有效媒体,是一种不受当时当地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影响的硬通货。

国际社会战争持续不断,终将会影响黄金生产量并造成黄金供给减少,促使金价上扬。当然也有因政局不稳,使投资者转向黄金投资,从而刺激金价持续上升的现象。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l977~1978年的中东战争,1979年的伊朗革命,1980年的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特别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恐怖事件及以后美国发动对阿富汗塔里班进行的战争,都曾使黄金价格在短时期内急剧上涨。

黄金外汇的概念

黄金外汇是黄金和外汇的合称,因为在金融投资市场中,黄金和外汇往往是相关性最强的,所以人们习惯于把黄金和外汇并列提及。黄金实物就是买来大量的黄金,等待升值,万一跌了,就没有利润了,而且占用资金很大。随着人们经济能力和金融知识的提高,单向获利的股票市场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更具操作空间和投资价值的黄金外汇市场。根据国际黄金市场行情,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报价。因受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如美元下跌,原油上涨,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金价经常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可以利用这差价进行实盘黄金买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啊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啊?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吧!

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啊

美国出兵以前,曾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战争理由:一、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威胁世界安全;二、萨达姆勾结基地恐怖组织。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来推翻萨达姆政权,声称只有伊拉克政权变了,“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

伊拉克是个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这些涉及一个国家的内政,美国它没有权力直接干涉。即便伊拉克威胁到了世界安全,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这也该由联合国出面,召开会议商定是否军事干预。

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很多人都在批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连法德这样美国传统的盟友都反对美国发动战争。可是美国还是义无反顾的攻进了伊拉克。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经过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有找到。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了,他本人也被处以绞刑。至于萨达姆勾结基地组织的指控,也站不住脚,美国政府已经承认萨达姆和基地组织没有关系。

美国帮助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建立了一个民主的民选政府,这显然不会是这场战争的目的。首先虽然成立了民主政府,可是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并且没有哪个国家会愿意花那么多的钱去帮助别的国家建立一个民主政府,而自己却没有得到好处。更何况,如果美国想要从伊拉克得到一些资源或者其他,一个独裁政府总是要比一个民主政府好控制得多。在我看来,美国帮助伊拉克建立民主政府并,只是迫于舆论压力,给自己的这场战争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有不少的评论说,美国进攻伊拉克是为了石油。事实上,美国媒体通过调查揭示,有将近一半的美国人也认为,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石油。

伊拉克境内原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截至2007年底,估计原油储量约为115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位居世界第三。美国又是能源消耗大国。据统计,美国的石油储量不到世界的5%,而石油消耗却占到全球的40%。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能源依然依赖于动荡不安的发展中国家,一旦危机发生,能源供给很可能发生危机。美国五角大楼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有必要对伊拉克采取行动,促成该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使经济和能源自由化进入伊拉克,一旦实现这一目标,就可以用伊拉克的石油来满足美国的需求。

并且,从全球战略考虑,美国控制了中东在控制中亚,这就等于是控制了未来石油输出管道的主要闸门,对美国实施全球战略意义非常大。欧洲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非常大,美国控制了石油阀门后,必定会对欧洲经济带来打击,破坏欧洲的经济一体化,给欧元带来冲击。

有人说,这场战争打的不格算,光花掉的几千亿美元的军费就可以买多少的石油了。然而我却认为,石油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得到的。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并非不知道石油的重要性,能够捏住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总是乐意的,虽然不一定敢于公开,但一定不会有现在被控制之后给得痛快。更何况,美国得到的不仅仅是石油,最主要目的是得到控制权。

这控制权不止对石油的控制,还包括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控制。美国在伊拉克建立军事基地后,对伊朗形成威慑,展现美国实力,让更多的中东国家听命于美国。同时,加强对中东的控制,进而控制整个中亚,进而威胁中国和俄罗斯。

而这场战争的发动,对于小布什总统,对于美国的经济都是有好处的。

首先,2004年便是美国的选举年。布什是靠了微弱的优势上台的,然而上台后,一系列的政策使得联邦政府财政恶化。在克林顿总统任职期间好不容易实现的财政盈余,在布什上台后就变成了财政赤字。这导致布什的支持率下降到58%。而在9·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之后,布什的民意支持率都曾上升到80%过。为了获取连任,于是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而

美国的经济从2001年开始就不景气,一场战争,可以刺激军火工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的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迷状态。

总结以上所说,美国打伊拉克,决不单是美国政府给出的两个干面堂皇的理由,也不是为了帮助伊拉克建立民主政府,而是想要控制石油,以刺激打击欧洲经济;控制中东地区,巩固其一国称霸的地位;同时政府也想要以此拉动国内经济,获得民意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

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什么意思

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是指一切与敌我双方军队、武器和作战有关的事实、过程、状态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被特定系统所接收和理解的内容。就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较量。如机械化战争,主要表现为钢铁的较量,是整个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竞赛。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物质力量的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识的较量,是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竞赛。知识将成为战争毁灭力的主要来源,“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大”。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当然,人永远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宰者。战争的筹划和组织指挥已从完全以人为主发展到日益依赖技术手段的人机结合,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

信息化战争

进入信息化社会后,不仅人类社会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连战争的式样也变得面目全非了。人们普遍地认为,未来战争将不再是“短兵相接”,而是信息化战争。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简称信息战。简单地说,它是敌我双方在信息领域中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战争。其作战对象主要不是人,而是对方的各种信息系统以及与之有关的各项设施;其任务是获取、管理、使用和控制各种信息,同时防止对方获取和有效地使用各种信息。

电子战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敌对双方所进行的电磁斗争。它主要有三种方法: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电磁波为“武器”,所打击的目标不是敌方的有生力量,而是敌方的通信、雷达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电子设备。其目的是使敌方的通信中断,雷达迷盲,兵器失控,指挥瘫痪。电子侦察是用装载精密电子设备的侦察卫星群、侦察飞机和进攻性武器中的侦察装置来探明敌方电子系统的情况,搜集军事情报。例如,当对方发射导弹时,侦察卫星中的红外线探测器便能迅速探测到导弹的行踪。这一信息立即被送到地面雷达网,指使雷达网对导弹进行跟踪,同时将有关信息送往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计算机很快便分析出导弹的飞行方向,并指挥己方的导弹予以拦截。

电子干扰就是通过电子手段来扰乱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这里所说的电子手段是指有意识地发射或反射某种电磁波,使对方的电子设备产生“错觉”或无法正常工作。根据干扰对象的不同,电子干扰可分为通信干扰、雷达干扰、制导武器干扰和指挥系统干扰等。有干扰,必有反干扰。反干扰的目的是尽一切努力削弱以至消除敌方干扰给己方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现代战争中,干扰与反干扰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不相让。

“摧毁”是一种硬杀伤手段。它是在电子侦察的配合下,通过电子摧毁或力摧毁手段,使敌方重要的电子设备或系统永久失效或彻底破坏。在这方面,除了使用爆炸性武器外,还大量使用电磁能武器(如高能激光器、微波武器)和电子计算机病毒等。“反摧毁”的手段也很多,例如,就通信而言,常常是同时运用多种通信手段,实现多径传输,使得一个系统受到破坏时,能有其他系统可以代替或迂回。

有人认为,在21世纪,类似1942年“珍珠港事件”的突然袭击,很可能会以信息战的方式重演。它所袭击的对象不是飞机、大炮和核武器,而是敌方的计算机系统;不只是军用系统,还包括更为广泛的民用系统。所采用的手段包括计算机病毒、隐码、数据破坏程序等。其目的是阻塞以至摧毁敌方的计算机网络,使其指挥失灵、交通混乱、电力中断、金融瘫痪。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情报部门就曾暗中用装有固化病毒的芯片,置换了伊拉克从法国进口的防空系统电脑打印机的相关部件,然后用遥控的方法激活病毒, 其窜入电脑主机,最后造成伊方防空系统的瘫痪。英国《时代》周刊声称,美国不久将能使用键盘、鼠标器和计算机病毒,不放一枪一炮地对敌方的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发动迅速、寂静、广泛和毁灭性的打击。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未来的战争没有前方与后方之分,凡网络系统所及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战场。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保持通信机密至关重要。因此交战双方往往还要在通信保密措施上决雌雄、见高低。对语音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再改变发信顺序,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加密措施。为了防止对方破译,不仅密码需要经常变换,在加密方法上也是越来越奥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

全文共 3052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到今,爆发的战争很多,那么世界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哪个呢?下面就由小编给您详细介绍一下吧,

天国要燃烧

在永安,洪秀全重赏手下,封了五个“王”,这封王的词估计是老洪从戏台上学来的。文盲杨秀清为“东王”,“管制东方各国”,应该包括日本,东方各国都归他管;帮会头子萧朝贵为“西王”,管制西方各国,不知道英国听不听他的。军师冯云山为“南王”,当然包括马来西亚都归他管了;地主韦昌辉是“北王”,这包括俄罗斯的地界都归他管;最后“翼王”石达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里学历最高的,武举出身,据说还能写两笔诗,应该不是秘书代笔。洪秀全智商太低,没有驾驭群雄的本领,他的朋友洪大全,谋士冯云山,勇将萧朝贵都战死,更使他失去了灵魂。洪秀全让杨秀清独掌大权,其他人都受他节制。天王称万岁,东王称九千岁,西王八千岁,南王七千岁,北王六千岁,翼王五千岁。这就是所谓太平天国的“首义六杰”。

太平天国继续北伐,洪秀全的人马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据说这个时候的洪秀全是拥兵50万,战舰上万艘,估计这50万一半是家属,你想他有多少个家属?这个时候,从广西那么个山旮旯里边打到了南京,应该怎么样,北上,直捣黄龙!

洪秀全若是全军北上,拿下京城,不是不可能。问题是洪秀全哪有如此政治智慧,他到了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洪秀全到那儿眼珠子都不够使,小天堂,天堂路就跟这儿开始,该开始造了。洪秀全盖起了豪华天王府,占地面积与北京紫禁城相仿佛,紫禁城可是130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皇宫。洪秀全只占了三座城市,南京、镇江、扬州,就建这么大一个天王府。老百姓讲话叫小人乍富,就忘了自己干什么的,完全是暴发户心理。建了天王府的老洪,终日不理朝政,在天王府里,陪着那些个妃子,业余时间,编一些“天书”。他不见大臣,一见大臣,大臣就该明白天王的水平。朝政就归东王杨秀清等人来管,这腐败的程度也算得上是惊为天人。

战争的伤亡有多大

世界上伤亡最大的就是洪秀全组织的战役,

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家乡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汉族。1814年(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洪秀全后来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咸丰三年)以南京为首都,并将其改名为天京,1864年(同治三年)在天京病故,太平天国在他去世后不久覆亡。

兔子见到鹰

中国民族革命的洪流,起伏约200年,太平天国最终成在两广地区,成为汹涌的波涛发展起来有其深层次原因。英国在广东受了多年压迫,对于广东政府和人民怨气颇深,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对于此地人民的盘剥便开始变本加厉。此处积怨最深。加之,广东人民族观念强,性情刚毅,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广东人民便自发地组织三元里平英团抗击英军。而地方官吏不能处理,压抑人民顺外夷,广西同广东交界,所以两广地区的人仇英仇官便是常事。

作为最早受到资本主义压迫的两广地区,人民一方面要抵抗外力,一方面要反抗政府,转而发展成为一种自觉。两广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两广地区,民间自发组织的抗英活动不断,民间流传着“百姓怕官,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说法。

广东相对来说比较发达,广东人见过真的基督教,人家不信洪天王那一套,于是他辗转到了广西深山里传教。两广地区对于朝廷和洋人的仇恨,可谓一触即发,洪秀全起事的时机比较成熟。1851年老洪金田举事前,朝廷得到密报,派前云贵总督林则徐前去平定叛乱。当时林则徐正生病卧床,接到命令后星夜兼程,病情加重。其子心疼老爸,劝他休息,林则徐回答:我在新疆,两万里冰天雪地里尚且只身持戈从来没有说过苦,现在又怎么会害怕劳累?林则徐并随口写了一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继而继续赶路。带病急行的林则徐最终死于半路。得知林文忠公要来的洪秀全一伙本准备作鸟兽散,结果没想到林文忠公半路离世,这下子一场大戏就开始上演了。

人物评价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对太平天国的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往往过于偏颇,否定太平天国、替曾国藩翻案的观点被炒得沸沸扬扬。认为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的说法在立论上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破绽。首先对太平天国宗教缺乏应有的研究和了解,而是避重就轻、裁剪史料,片面罗列一些所谓的史实,采用以点代面的方式来全盘否定太平天国。不能因为洪秀全的一些失误就否定太平天国所有的人,对于太平天国进行笼统的否定并非客观的研究、而是随意裁剪拼凑史料。对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件,应分别评论

财色与天齐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刚弄一村就建国,这也太失策,一下子把朝廷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可不是小流氓偷鸡摸狗的行为,这可是性质严重的反革命颠覆政府的大动作,朝廷立马调集重兵进行镇压。

洪秀全在转战中攻下一乡,就自称天王。就是这个打了一个村就建国,打了一个乡就称天王的主,称天王的时候,光嫔妃就有36人,什么叫邪教,就在这里,不光骗财还得骗色,不过那个地方的色大概也没什么。到最后洪秀全80多个妃子,都认不全,只能编号,一号妃二号妃,完全实现数字化管理,清朝嫔妃最多的乾隆爷也只有50多个。

太平天国实行一夫多妻制。天国重要领导人杨秀清公开承认:“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听天。”天王洪秀全拥有的妻妾是有准确的数字记录的。据太平天国多位人士供认,洪秀全耽于女色。1864年湘军收复南京,“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后称:“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9岁时就给我4个妻子。”天王有88个后妃,已经超过了历代封建帝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后妃的人数,天王可以日日醉卧温柔乡了。

攻下南京后的洪天王,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全心投入自己的天子生活,天王从41岁进南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11年中从未迈出过京城一步。正值壮年的洪秀全大小事务全部交给了底下人,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进驻南京后,洪天王每做生日,部下蒙得恩就要为他献上美女6人;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蒙得恩还要在天京13道城门口为洪秀全选美女;后来干脆明文规定:所有少妇美女俱被天王选用。1861年太平军进取苏浙的时候,洪秀全又从李秀成选送到京城的3000名美女中挑出180人收入天王府。天王府宫中有横直均八尺的大雕花床,干什么用的,不言而喻。

洪秀全一共拥有多少个女人,恐怕永远难以准确统计。据一本叫做《江南春梦笔记》的书说,天王府连太监也不设,妃嫔加上服役的女官,总计有2300多名美女,陪侍洪秀全一个男人。

洪秀全在后妃的管理上,有他过人之处。他的88个后妃,一律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因妻妾太多,洪秀全自己连姓名都记不住,怎么传唤享用呢?洪秀全来了个古今中外后宫史无前例的创举,数字化依次编号,于是就有了第25妻、第73妻等旷古未闻的名目。至于上千个如花似玉的宫女,更是比妻妾还要等而下之的备用享乐工具,所以连个数字编号都摊不上。洪秀全不理朝政,把精力放在了管理后宫上。后宫女人不敢惹恼天王,太平天国成立之初,“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口号,多少有些可笑。曾国藩捉摸不透他的这位对手,也绝对想不到自己处心积虑剿灭的对象,日日坐享荣华,夜夜在后宫与嫔妃娘娘饮酒笙歌,生活竟是这般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两伊战争是哪两个国家?两伊战争谁赢了?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两伊战争,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但对于两伊战争的结果却是颇为争议的。两伊战争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伊拉克与伊朗,最终这场战争在联合国的调解下介绍了长达8年的持久战。但是这场战争的结局谁都没有认输,反而双方都认为赢得了这场战争。而且伊朗方面还专门每年庆祝两伊战争的胜利,搞大型阅兵。

伊朗和伊拉克从地理位置上都在西亚地区,在战争爆发之前,都是世界范围内较大的石油出口国,但伊朗在1979年国内发生了巨变——伊斯兰革命成功,这震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实行政教合一。

但问题随之而来,伊拉克才是什叶派的发源地,这就成为了伊朗向伊拉克输出势力的主要目标。当时的伊拉克可谓是国富兵强,在萨达姆的带领下,伊拉克成为打两次出口石油、购买武器、积累财富,短时间内让伊拉克成为世界第四军事大国!萨达姆也在找时机如何对付伊朗新政权,双方快速爆发了边境争端,随之而来的就是全面战争。

两伊战争可以被形容为此消彼长,双方伤亡人数都是巨大的,伊拉克死亡20万左右,伊朗死亡人数超过40万:

战争的第一阶段,伊拉克以伊斯兰革命为由全面进攻伊朗,伊朗开始组织反击;

战争的第二阶段也就是1982年2月,伊朗反击势头猛烈,伊拉克开始被动性挨打;

战争第三阶段也就是1984年,双方开始拉锯战,主要加强了空中和海上对抗;

战争第四阶段也就是1988年,中伊拉克再次获得主动权,伊拉克军队攻入伊朗境内;

最终在联合国的调节下,中1988年8月20日双方挺火,为期8年多的两伊战争结束。

迷彩先生特约军事评论员符义鹏指出,伊拉克和伊朗都不是战争的最终胜利者,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看这场战争,更多的是批判,因为两伊战争纯属就是消耗战,浪费了很多资源和先进的武器,如今两个国家过的都不好受,当年的伊拉克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伊朗将要面对更大的敌人——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语文名言名句战争篇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真的有那么大吗 为何动辄就是几十万

全文共 2043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可以说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是非常多的,而且根据各种史书的记载会发现,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很多都是动辄几十万人的大战,这种规模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大的数量,比如长平之战赵国四十多万人,而秦国自己也损失了几十万,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是真实的数据吗?为何后世即便是三国时期也并不常见了?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围绕着上党郡的归属权问题展开决战,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超过百万,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秦国出动25万大军攻打赵国国都邯郸,赵、魏、楚三国出动30万联军合力抗秦,并成功击败秦军;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蒙武率60万大军攻打楚国,最终攻灭了楚国。从上述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与之相比,同时期欧洲那些著名战役的规模就如同村战一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按理说,古代人口远不如近现代,可战争投入的兵力规模与近现代战争相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禁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真有那么大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每次干仗都是全民总动员,战争规模自然很大。乍听这种说法挺有道理,可仔细分析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规模战争的前提是国内必须要有足够人数的成年男子。根据一些史料中所提供不太确切的数字,战国中期齐国人口约500余万,秦国人口约600至700万,赵国人口将近300万……所有诸侯国加起来总人口约2500万至3000万左右。按照这些数字再结合全民征兵制度,各国拥有数十万人的军队似乎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可问题是,当时这些诸侯国有没有这么多人呢?2、各国究竟有没有那么多人

以齐国为例,《战国策》中提到齐国国都临淄有七万户,以至于临淄的人们“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按照一户五人的算法,临淄总人口约为35万。这个人数对现代城市来说毫不起眼,可在战国时期却是难以想象的数字。以当时的生产力、运输条件,要长期供养一个拥有3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要知道即便到了将近一千年后的唐朝极盛时期,唐长安城人口也只有100余万。而且由于长安人口承载过重,唐朝皇帝不得不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来回奔波,以减轻长安的粮食供给压力(也有一部分是出于政治原因)。唐长安城是整个帝国的国都,而战国时期的临淄仅仅是诸侯国的国都,不断面临战争压力的齐国临淄人口规模能达到极盛时期唐长安城的三分之一?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人口数据存在很大水分,实际人口应远低于2500万至3000万这个数字。

退一步说,即便战国时期人口真有那么多,各国能出动那么庞大的军队吗?答案是也不可能。

以秦国为例。假设秦国总人口为650万,男女比例1:1,男性人数就是325万。如果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性占当时男性总人数的75%,那符合参军年龄的还有227.5万。宗室、官吏、里正、伍老、特殊工种、残疾人(战争时期残疾人数较多)等群体无需服兵役,扣除掉这些人之后,剩下符合标准的顶多180万。但这些人并非一股脑儿全部要被征召去打仗,古代也没那么不人道。一般情况下,每家每户只需要一名成年男性去服役,其余的在家乡从事生产。因此,这180万人中需服役的最多三分之一,也就是60万。

如果秦国常备军为60万,那么“长平之战”中秦国出动60万人可能吗?所有士兵都派上一线,地方上难道不需要军队镇守吗?更何况60万大军在前线对粮食、物资的消耗根本不是区区几百万人能供养起的。所以即便是粗略计算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被严重夸大了。3、史书是否夸大人数

事实上,夸大人数的情况在当时的历史资料中随处可见。比如根据《史记》中的数据,秦国从公元前364年至公元前234年期间,共参加大型战役15次,其中有14次杀敌数超过2万,有4次超过10万,最多的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按照这些数字统计,秦国在长达130年的时间里共杀伤敌人将近150万。那么秦国自己在这130年里又该损失多少人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秦军特别能打,伤亡100万怎么都得要。可是越到后期,秦国出动的军队人数就越多,这显然不符合人口规律。

类似情况还有西汉初年的“白登之围”。根据《史记》记载:“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这段是说匈奴冒顿单于率40万精兵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可问题是,以当时北方地区的生产力和生存环境,匈奴可能凑出40万大军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读史可以明智”,但并非史书中所写材料都是金科玉律。受政治环境以及史官个人好恶等因素影响,即便正史也会出现一些偏坡之处,所以我们读历史不是毫无辨别地全盘接受,而是要加以分析辨别。历史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类场景很多时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会重现。从历史事件中寻找答案,“以史为鉴”往往能让我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多少军队?伤亡了多少人?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相比于更早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给予美国人的心里阴影要更加的深刻。二战期间以及二战之后的婴儿们已经都成长成人了,本应是幸运的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却撞在了越南战争。那么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动用了多少兵力呢?伤亡了又多少人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975年美国媒体发布了一份统计数据,20年的越南战争让美国一共投入了1410亿美元,有250多万军人轮番上阵并有58220人死亡,303635人受伤,其中2万多人需要终身医疗或完全丧失生活能力。

战争中美国通过多种形式将大量资金注入给了当年的南越,主要包括经济,货物、武器装备以及燃料等生活物资等等的免费援助。

然而,1410亿美元的数额不是最准确的数字,美国还通过日本,泰国或韩国等国向南越进行投资,估计金额可以达到数千亿美元。

有了这么多的战争资金,美国军队就向越南投下了大量的炸弹;甚至美国在越南 - 老挝 - 柬埔寨投掷的炸弹数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国家使用的三倍。

具体来说,美国在战争期间向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投掷下去610万吨炸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与国才投下了210万吨左右的炸弹。

美国还向越南喷洒了总计2000万加仑(7500万升)的除草剂,这些除草剂的数量导致2万平方公里的越南森林被烧毁,还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耕地受影响;为此美国在战后不得不做出赔偿(金额未知)。

此外,美国必须为这场战争的后果投入大量金钱进行善后如为退伍军人提供社会和健康福利以及一些心理补救措施,而这大概需要9000亿美元左右。

因此根据计算越南成为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场的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花费了大约4万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互联网上,一场疫苗和反疫苗的战争在愈演愈烈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知识不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自然。在互联网世界里,误导性信息有时比正确信息传播得更快。

中国已经初步控制了新的皇冠疫情,但如何防止其大规模卷土重来,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这是医学界的共识。在2019年秋冬流感季节,美国流感爆发得到了比往年更好的控制,这恰恰是因为流感类型被提前押注于疫苗选择。

然而,对疫苗的理解并不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自然。在互联网世界里,误导性信息有时比正确信息传播得更快。

妮可·鲍德温是美国辛辛那提附近的一名儿科医生,今年1月10日,她因在TikTok上发布的一段视频而成为网络名人。在此之前,妮可本人在社交媒体上也非常活跃。她有一个关于为人父母的博客,并不时分享一些关于孩子和家庭健康的内容。

妮可拍摄的这个短片的背景音乐是一首名为“丘比特洗牌”的歌,这首歌于2007年发行,已经是TikTok的神曲了。妮可刚在蒂克托克登陆两天,想到可能有一种不同于纯文字的流行科学形式,她受到了启发。在视频的开头,妮可用文字标注:疫苗可以预防...然后,随着音乐的节奏,他跳出了麻疹、腮腺炎、风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肝炎、流感、肺炎球菌和其他可以用疫苗保护的疾病。在视频的结尾,他说:疫苗不会导致自闭症。

视频于周五发布。几天后的周日,妮可把它换成了推特。接下来的情况让她大吃一惊...

超过140万人立即观看了该视频。评论和转发充满了攻击性的话语。她被称为“全民头号公敌”。其他人要求她“停止使用疫苗来杀死我们的孩子”...袭击者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世界各地24小时都在发生火灾,当时,世界各地的媒体也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随着攻击者发现了她的脸书账户,妮可的工作场所也被挖了出来,她收到了许多个人威胁,其他人说她会关闭她的诊所。

然而,网络暴力的存在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更关心的是为什么虚假或错误的信息会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以及科学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网络攻击。

为什么错误信息被广泛传播

首先,一个困扰研究者的问题是:为什么抗疫苗人群看起来像一个大群体?根据美国目前的高疫苗流行率,就百分比而言,抗疫苗人群应该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尽管如此低的人口比例集中在少数几个社区,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例如,200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反疫苗组织以一个小犹太社区为目标并渗透其中,导致其疫苗接种率从90%以上下降到45%以下,直接导致该社区爆发麻疹并感染了70多名儿童。当人们熟悉麻疹这个术语时,不应该认为它的风险很低。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麻疹是一种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的病毒。

互联网正在扩大这一群体的比例吗?

斯坦福互联网观察站的雷尼·迪雷斯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一种机制是她所说的“无意的算法放大”搜索结果的排名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推荐都与该算法相关,常用的协同过滤算法会直接将算法认为与你相似的人的注意力推向你。因此,不经意间,人们会在网上收到他们原本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虚假或错误的信息,如抗疫苗,将吸引人们点击,因为它的敏感性,和由此产生的增益效应将导致人口的传播指数增长,并形成热点。

研究人员还特别发现,这类信息往往以阴谋论、耸人听闻和歪曲事实为特征,这直接打击了我们脆弱的信息接收门户。

2015年,一项研究指出,受设计师欢迎的大型照片社交网络Pinterest上75%的疫苗内容是负面的。2019年初,Pinterest最终宣布,在来自各方的压力下,所有疫苗搜索都将从可信的正规机构返回结果。然而,巨大的互联网战场的存在使得科学在Pinterest上的小小胜利显得微不足道。

另一个促进错误信息传播的机制是“数据无效”。当搜索某个特定单词返回的结果很少甚至是空的时,就会产生一个数据缺口,这个数据缺口很容易被产生虚假或错误信息的人利用,并成为他们传播的渠道。例如,当搜索注射用维生素时,几乎所有出现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上的抗疫苗帖子都是抗疫苗帖子。

面对洪水甚至错误信息的攻击,科学团体该怎么办?

近年来,许多政府一直试图推动互联网公司承担起发现和限制此类信息传播的责任。算法之间的争斗应该继续下去,不能取代人们的行为和选择。

回到这篇文章开头提到的妮可·鲍德温博士的故事。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会把自己引发这场风暴的视频记录下来时,她笑着说:“不会!我知道他们的目的是让我收回这段视频,以达到恐吓的效果。我不会向网络暴力屈服。这是我的个性。”

“绝大多数人理解并支持疫苗接种。当那些有疑问的人来到我的诊所时,我会坦率地面对他们的问题,与他们反复沟通,向他们展示科学和数据。如果他们最终决定不给他们的孩子接种疫苗,我不会坚持,但我必须与他们保持联系。这是我的职责。”

这种投资,因为它似乎是“非学术的”,没有得到广泛的官方关注。许多信息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出现,从而失去了与徘徊在虚假信息边缘的人们交流的机会,也失去了邀请他们参与科学思考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反疫苗团体的“体贴”和“良好的诱因”已经占了上风。

也许这场战争的关键不在于科学,而在于理解人。

原标题:疫苗和反疫苗网络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

全文共 3043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战争,其次才是一战和二战。太平天国战争使中国的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洪秀全制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人类灭绝悲剧。”。这次讲的是太平天国与洪秀全的故事。

家家都关门

太平军所到之处,没别的,孔庙、岳王庙、关帝庙、佛寺一扫无余。尤其是洪秀全倾尽全城之力营造天王府,几乎将六朝以来的古建筑拆光,举世闻名的南京大报恩寺塔,是被炸掉的,明代故宫被拆毁得只剩一座破城门。好多名家藏书楼全给毁了,书不是烧了,就是浇了,或者扔粪坑里,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册扫荡殆尽。洪秀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完全是仇视的。除了极少数他所需要的,其余不分良莠一概加以扫荡。他并不是不要文化,而是要用自己的一套取而代之,推崇的就是自己那套《天条书》和《天父诗》。洪天王大量造字造词,采用了很多方言俚语,一大宏愿便是自己出题考别人。

难怪曾文正公讲,孔孟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只要你还认识字,能坐得下去吗?坐在书斋里的,都该起来跟这帮邪教徒干一场。曾国藩比他棋高一着:你想反清,你想号召汉族人来反清,可是你打革命旗号干龌龊勾当。我不谈民族,我保卫的是中国文化。要把文化毁掉,就是把中国连根刨掉。

蚊子衔秤砣

太平天国最低的官叫两司马,一共管25个人,出门要坐4人抬的轿子。25人去掉一半女人,剩下11个男人,里边还有4个得给他抬轿子。清朝七品知县两人抬的小轿,总督是8抬,皇帝是16抬,皇帝出殡的时候,那个梓宫是128个人抬的。洪秀全的轿子是64抬,杨秀清48人抬,他们一出来南京就全城戒严,老百姓都得背对着他们的仪仗队,跪在路边,如果你冲撞他的仪仗队,斩首不留。再厉害点的,凌迟,点天灯,把你熬成油,这事多了去。要知道清朝谋大逆才是凌迟,一般人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太平军打进南京清除妖人的做法令人发指。清朝官员、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医生、店员、艺人,都被当为妖人,掳掠屠杀不在话下。“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或不胜刑掠自承为妖杀,或竞捶楚以死。”不少汉族大小官员、绅士、读书人,逃不掉又不愿死在太平军手里的,全家便一同自杀。洪秀全就在这种血腥恐怖中,在太平军的跪迎之下,无限风光地进入“天京”。

太平天国末期的女囚犯

主教很生气

本来,洪秀全起事的时候,西方人特别高兴,罗马教廷特别派了主教到中国来考察。这玩意要成功了,世界上一下子增加四亿__,多好啊。谁知,主教一到这儿就气死了,这哪叫__,上帝弄一个二儿子,这是什么事呀,简直是侮辱我们的宗教信仰!主教说教皇要是能管得着洪秀全,早把他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了!

太平天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000万。经济受到极其惨重的打击。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沙皇俄国趁清政府与太平军搏斗,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与太平天国内战,清政府无心与外敌对抗,英法联军轻易攻占京津,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

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战争,其次才是一战和二战。太平天国战争使中国的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

财色与天齐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刚弄一村就建国,这也太失策。因为这不是小流氓偷鸡摸狗的行为,而是性质严重的反革命颠覆政府的大动作。朝廷立马调集重兵进行镇压。

洪秀全在转战中攻下一乡,自称天王。就是这个打了一个村就建国,打了一个乡就称天王的主,称天王的时候,光嫔妃就有36人,什么叫邪教,就在这里,不光骗财还得骗色。到最后洪秀全有80多个妃子,都认不全,只能编号,一号妃二号妃,完全实现数字化管理。而清朝嫔妃最多的乾隆爷,也只有50多个。

太平天国实行一夫多妻制。天国重要领导人杨秀清公开承认:“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听天。”天王拥有的妻妾是有准确的数字记录的。据太平天国多位人士供认,洪秀全耽于女色。1864年湘军收复南京,“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后称:“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9岁时就给我4个妻子。”天王有88个后妃,已经超过了历代封建帝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后妃的人数,天王可以日日醉卧温柔乡了。

攻下南京后的洪天王,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全心投入天子生活,从41岁进南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11年中从未迈出京城一步。洪秀全把大小事务全交给了底下人,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每做生日,部下蒙得恩就要为他献上美女6人;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蒙得恩还要在天京13道城门口为洪秀全选美女;后来干脆明文规定:所有少妇美女俱被天王选用。1861年太平军进取苏浙的时候,洪秀全又从李秀成选送到京城的3000名美女中挑出180人收入天王府。宫中有横直均八尺的大雕花床,干什么用,不言而喻。

洪秀全在后妃的管理上,有他过人之处。他的88个后妃,一律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因妻妾太多,洪秀全自己连姓名都记不住,怎么传唤享用呢?洪秀全来了个古今中外后宫史无前例的创举,数字化依次编号,于是就有了第25妻、第73妻。

上帝爱疯狂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人。他爹是邻近诸村的保正,家里薄有田产,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在当地是好的。他有两个哥哥,三兄弟中唯有他读书求功名。洪秀全7岁入本地私塾读书,从13岁考到30多岁,考了四次,都未能考上秀才。洪秀全学问太陋,总是达不到小学毕业水平。

1857年,太平天国刊印颁行了经典官书《天父诗》,我们可以先来学习一下洪天父拟订的 “十该打”条规: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看毕天王创作的这些诗歌,大家就会明白他为什么四次参加科举都考不上。天王在一再落榜到公开造反期间,不止一次坐馆当私塾先生,教小孩识字和基础文化知识,私塾先生是当时相当多老童生所从事的不固定职业。一般说来,此类老童生的收入比普通农民好不了多少,只是身份不同罢了。

1837年洪秀全第三次参加科举,并再次落榜。这个一向自视极高并被族人寄予厚望的人,这回现大了。

身心受到巨大打击的洪秀全,回到家里,大病一场,发烧做梦,据说梦见了上帝。梦里的上帝是个身着黑袍、背龙泉剑的白胡子老头。上帝什么模样?上帝有灵没有形。洪秀全见到的大概是太上老君。全知全能的上帝,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跟他交谈,没准上帝也会讲客家话。反正就是这个人,把龙泉宝剑交给他,让他到人间斩邪留正,还跟洪秀全说“你是我的二儿子”。上帝唯一的儿子应该是耶稣基督,他非说是上帝的二儿子。烧糊涂了的洪秀全依稀记得一本宣扬__的小册子上有天主上帝几个字,经过本土改良,他开始小范围传播他的“教”。这应该是强烈刺激造成的轻度精神病变。

老洪决心造反之后,正式改名为洪秀全。据学者潘旭澜分析,洪先生改名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秀全拆开,是“禾(吾)乃人王”。回顾洪天王走过的这些路,简括地说,进不了学,考不上秀才,是造反的决定性原因,造反是为了做人王。做了人王,不但可以实现“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还能够“手握乾坤杀伐权”,杀尽自己憎恶的人。当然不只是造反和报复,更重要的是占有和享受。“禾乃玉食”,“世间万宝归我有的了”,这些早期言志,说明了洪走上“革命”道路的初衷。

太平天国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幕滑稽剧。甭管什么宗教,都是博爱不杀生,洪秀全却不,他创立了一个“拜上帝教”,目的是反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朝鲜战争美军伤亡最严重的一战 伤亡了多少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在新中国成立没多久,我们马上就投入到了朝鲜战场当中,这场战争志愿军打的非常的艰辛,不过好在是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在与强大的美军对抗过程当中,志愿军始终坚信着必胜的信念,而美军也彻底的颠覆了一开始对志愿军的印象。整个过程中,有一场美军死亡最多的战役,当时到处都是尸山血海,这场战争是美军最不愿意提起的一场战争,这么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可能很多的参与过这场战争的美国老兵都会对这场战役有十分深刻的印象。

1、这场战役就是横城反击战,发生的时间是1951年2月11日,当时美军的司令李奇微让美军主要进攻汉城,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得到了朝鲜的军队的支持之后,我们决定联合朝鲜的军队一起对他们发起反击,在美军还没有正式发动攻击的时候,我们就打响了对他们的袭击。

美军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会反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志愿军成为了这场战役中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2、这场战争是我们歼灭美国的士兵最多的一场战争了,据统计,当时总共歼灭的美军数量达到了497人,除此以外,还歼灭了李奇微带领的21团,总共歼灭人数是12000多人,当时到处都可以看到被歼灭的美军以及伪军的尸体,用尸山血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对于我军来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胜利,也是当时志愿军取得胜利最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之后也让我们的军队更加有了信心,在和美军对抗的过程中,就变得更加的一往无前,我们不再惧怕强悍的美军。

李奇微表示这是他最不愿意提起的一场战争,也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经历得最惨烈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失败,当时跟美军一起联合的南朝鲜的军队早就已经对志愿军形成了恐惧的心理。

之前的对抗中,他们已经见识过了我们军队的真正实力,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必胜的信心,失败是肯定的,其实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得出来,我们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表现有多么的优秀,不管面对的对手是谁,志愿军从不退缩,在劣势的情况下打出了志气,打出了奇迹。

3、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美军后退了26公里,我们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胜利,虽然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参与这场战争的351团到最后基本上应该算是全部都牺牲了,仅仅只剩下了三个人,这三个人中其中还有两个一个是厨师,另外一个是通讯员。

但是尽管只剩下了他们三个人,战斗依然没有停止,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顽强抵抗美军对他们的进攻,最终成功的对美军进行了围剿,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可能整个进攻过程就不会那么容易,美军还很有可能反围剿成功。

这场战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让更多的国家看到了我们的真正的实力,当时国家才成立不久,很多国家对于我们是并不认可的,而抗美援朝的胜利,也让他们改变了自己之前的看法。我们永远感谢那些在战争中奉献了自己生命的先烈们,如果当时没有他们的坚持,如今的国家有可能是另一幅景象了,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应该将他们永远的铭记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朝鲜战争有多少国家参战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1950年6月25日,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随着各国参战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一方:朝鲜和中国联合军

另一方: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军。

一共是:18个国家直接参与。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1951年7月10日,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法战争的真正赢家是谁?中法战争的影响

全文共 323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法战争,这是晚清王朝洋务运动之后的一次对外战争,同时也是近代历史以来清朝政府与列强之间爆发的第三场战争,也是自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东亚地区发生的首次大规模列强之间的战争。在前两次变局当中,清政府感受到了自身与西方列强的真正差距。

在内部混乱以后,开始了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当时的日本刚刚明治维新,开放国门,在前两次鸦片战争时,日本对于相关战争发生的各种问题也仅是略有耳闻,但是当中法战争进行以后,日本抓住了机会,不仅在同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且也一举扭转了日本作为落后国家的命运。法国日本曾险些联合共同击破朝贡体系!

当时清王朝在国境之外,有着自己的朝贡体系,虽然受到严重腐蚀,但这一体系并没有最终崩溃。但南北危机也确实使清政府大为头疼,在南部,越南已经被法国占领,并且进一步扩大它的殖民权利。在北部,日本也进入到了朝鲜。相比来讲,北部的威胁更大,原来朝贡体系是涵盖日本的,而如今的日本不仅单干,而且还要染指朝鲜。同时由于琉球国的问题以及台湾等地,清政府与日本也发生了很多外交危机,双方之间的关系跌入冰点(此后日本尽力维护与清政府的脆弱关系)。

当时的法国国内动荡,国际竞争激烈,在东南亚地区又进行了一场中法战争。法国希望能够在朝贡体系的崩溃方面与日本达成一致,南北夹击。日本在当时也确实动摇,但最终并没有认可法国的邀请。在中法战争中与其他列强一样,成为了一个相对中立的国家。日本并不是一个愚蠢的民族和国家,它是十分精明的近代列强。

除了曾经美国大炮打开日本,并签订相应的不平等条约以后,日本就立志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份子。很长一段时期以内日本都不被列强看好,面对这一场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争,也就是中法战争,日本摆足了一个学生的架势,认真学习清朝和法国在具体战场战略以及物资和殖民地管理的各种经验,最终也成为十年之后日本发动甲午海战的实践经验指导。

日本在当时并不是立马就确立中立态度的,很多人认为日本应该与法国成立同盟。这样,日本可以直接在朝鲜,琉球和台湾的问题上与清政府讨价还价。还有一些人认为,日本不应该过度刺激清政府,因为在中法战争爆发以前,双方就因为一系列的海疆问题发生了重大矛盾。如果逼之太急,恐怕前功尽弃,同时清政府也会清醒,动用日本无可比拟的国力发展海军,到时得不偿失。

有另一种观念,那就是日本应该保持中立。当时的清政府虽然对日本来讲国力硕大,但腐朽不堪,各个利益阶层相互倾轧。当时的法国国内政局混乱,在内部一塌糊涂的同时又发动了这一场战争。不论站在哪一边,日本都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成为相对中立的国家,跟随在美国,英国之后伺机而动,能够使日本的利益最大化。

在这场战争当中,日本同时与法国和清政府接触,可以详细地进入到这场战争之中,去观察两军作战,尤其是马尾海战战败,双方之间在战场上的直接交火,进行经验的获取。尤其是对坚船利炮的如何使用以及相互配合,甚至包括日本在中法战争以后与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军事援助协议以及军事武器购买,人才的出国交流学习。奠定了日本日后十年的海疆政策,并且一系列的经验也在甲午海战当中凸显得淋漓尽致。日本的具体外交倾向,实力尚弱的日本如何参与战争调停?

在具体情况上,日本最初并不想要直接宣布自己是中立国家。当时的日本占据大多数支持与法国结成同盟,甚至当时的伊藤博文也是如此思考。但是日本高层认为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足够的海上力量,而且国内问题虽然逐年向好,但是财政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即便与法国达成了同盟,也不可能在海疆问题上赢得压倒性的优势,而且与法国同盟也必然是以法国主导,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依然未知。

一方面,当时的日本虽然明治维新国力渐强,但是日本在列强看来依然是一个小国,弱国,日本依然与各国签订这不平等条约,当时日本最主要的问题是修改这些条约。当时的日本认为英国和法国不可能同意,因此伊藤博文赶赴德国,寻求相关问题的突破口。但是中法战争爆发以后,法国为了拉动日本主动示好,在条约修订等一系列问题上支持日本,使得日本国内的很多人都认可与法国结盟。

但是日本政府内部同样有理智的声音,虽然这一切都有利于日本,但是清政府毕竟是日本的近邻,日本在相关海域的问题上已经和清政府发生了严重分歧,双方之间的条约虽然已经签订,但都是基于损害各自的国家利益达成的。之后,清政府和日本还有很长的交往时间,如果这一次直接与清政府为敌,而是示好好法国,法国对于日本的修改条约的保证在不能够得到绝对承认的情况之下是不能完全算数的。

一旦法国人在战争结束以后反悔,那么自己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恢复以往。到时偷鸡不成蚀把米。对于日本来讲确实有很大风险,当时的日本执政者井上馨则十分重视对清王朝的外交缓和。因为当时的海疆问题,清王朝和日本之间的条约已经签订近十年,已经临近修约期限。清政府为了能够保证日本中立,甚至是偏向自己,也希望中日两国的修订条约一是可以做出让步,日本更加矛盾。脚踏两条船?日本获得国际大丰收!

国际中,日本选择了中立,在法国和清政府处都得到了些好处。但是真正的好处应该是日本通过这场战争真正成为了列强,日本虽然没有参与中法战争,但是对于整个战争的掌握情况恐怕并不比清王朝更少。一方面,日本将国内的舆论和民众的想法也作为自己的工具诱导群众。在国家层面上示好中国向清政府保证自己会持续中立,但是在民间则不断散布着日法两国同盟的留言,无形中抓住了法国和清政府,日本可以在其中游刃有余。

日本真正参与到了一个国际事务终端之中,并且第一次成为一个调停人的角色。要知道,此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被列强打开国门,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落后国家。但是中法战争的整个阶段,日本开始成为了世界列强之一。与当时的清政府和法国内阁都有了直接和友善的洽谈,与双方之间的关系都很热络。同时借着这一场战争,美国,英国等其他国家也宣布保持中立,日本也加入到中立俱乐部中。

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随即展开,第一次知道了如何以第三者甚至是第四者的身份,处理和参与国际争端。这是清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学会的问题,但在那个列强称雄的时代,是最为主要的一项技能。并不仅限于此,日本在中法战争期间与英国之间的互动也十分亲密,甚至两者在数年之后签订了同盟条约。一方面共同瓜分在华利益,另一方面共同就东亚政治军事问题进行磋商,共同防范俄国,在列强把持的国际上,日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日本的民族自豪,因中法战争而形成?

对于日本社会来讲,中法战争也彻底在日本社会那一步引起了激烈讨论。中原大国再也不是曾经那个日本民众羡慕和敬仰的国家,自己才是一个文明的领导者和核心。在当时日本最著名的国民教师福泽认为法国是东亚的大恩人,使得东亚真正开化,而这一切的开始正式中法战争。当战争结束以后,这种说辞在日本社会又进一步演进,认为法国不应该是东亚的恩人,东亚的恩人应该是日本,日本应该肩负起拯救和解放东亚的重任。这种思想在此时萌发,并且一直持续到侵华战争,这50年的历史光景中。

对于战争的结果我们并没有疑问,清政府先胜后败,法国先败后胜,但是真正的赢家恐怕只有日本。清政府在战场上确实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这种胜利并不是我们天天宣传的完胜法国。清政府也适时制止了这种民间义和团的行动,但是却受到了国内的激烈抨击。同时,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也使得南方地区出现了社会动荡的迹象,清政府只能被迫收手。

法国的内阁竞争激烈,原因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中法战争,而是法国在当时国际殖民地方面的争夺趋于劣势,中法战争只是其中之一。真正的赢家是日本,不仅缓解了自己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赢得了法国的好感,又与英国签订了同盟协定。此外,自己认识到了如何参与国际争端以及如何解释处理国际问题以及近代海战的作战战法。

对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的重视,日本将自己完全摆在一个学生的角度看待中法战争。对于国际问题国际事件的处理也跟在西方列强的后面,真正积累经验。可以说日本明治政府在当时通过中法战争所获得的教训,警示和机遇比当时的清政府更为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若没有中国牵制美国能在太平洋战争打赢日本吗

全文共 2384 字

+ 加入清单

若是二战中国没有牵制日本,那么美国还有能力打赢日本吗?这样的历史问题是最难以回答的,因为历史是没有办法去假设的,若是纯粹的假设,就很容易让自己掉进坑里。比如,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中国拖住日本,美国在二战中还能打赢吗?先来说“没有中国拖住日本”是什么意思。没有中国拖住日本有两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是,没有中国。

这一种情况是完全没有中国,东亚地区不存在一个大一统传统且积贫积弱的中国,而是和大多数东南亚南亚地区一样,早早沦为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的殖民地。

如果这样的中国不存在,意味着日本没有崛起的机会。毕竟,日本的发迹,除了明治维新富国强兵的改革,搜刮中国的民脂民膏,在中国的头上不停吸血才实现的。

即便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靠着残暴的剥削实现的。日本工业化初期,农民承受了80%以上的地租,大面积破产,只能逃到城市成为无产者,破产家庭的女性,不得不沦为风俗业的失足妇女,甚至漂洋过海到中国和东南亚为日本赚取外汇。这种情况,即便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发动太平洋战争时,也没有发生逆转。

1894年开始,日本通过借战争债方式打仗,竟然无意中得到了清朝高达2.5亿的赔款!这一赔款深深刺激到了日本人,他们从那以后一直有一种执念——通过发动战争,获得战争赔款,一方面可以缓解国内的现实性矛盾,还能够通过战争赔款解决国内经济危机。

可是谁承想,清朝以后的各个政权到比较爱面子,割地赔款的事情,始终没有再次达成,于是日本就陷入了与中国的长期战争之中。

那么,如果假设一下,这样的大一统的、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存在,日本能够强大起来吗?

当然不能!

到时候东亚地区会第一时间被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瓜分,基本上东南沿海被英法荷瓜分,长城以北被沙俄抢占。而日本,也多半会被变成殖民地。

日本崛起尚且不可能,更别说发动二战侵略别国了。

2、第二种情况是,中国完全沦陷,类似于法国那样投降了。

这种情况是最有可能的。毕竟,1931年以后,中国的各路军阀,一直想要借刀杀人弄死自己的政敌,然后自己当家。而这把刀,恰恰就是日本。

蒋介石不想让张学良抗日,因为张学良还比较听话,能够帮他平定国内各军阀。但是,所以,当九一八事变时,他们都不想抵抗,因为谁抗日谁先死,凭什么自己来当炮灰。

1933年福建事变,淞沪抗战的英雄们,在日本海军炮舰和蒋介石陆军的双重打击下全军覆没,这是借刀杀人的最好范例。

两广军阀也想让蒋介石抗日,一面请愿要求抗日,一面偷偷从日本购买大量军火装备,这小算盘,真精了。

不过,蒋介石更成熟的想法是,把华北也给日本,想办法让日本去打阎锡山、打陕北根据地,这招借刀杀人要是成功,蒋介石就安枕无忧了。

所以,直到1936年一系列事件爆发,借刀杀人的诡计,才算最终停下来。

这一年,两广事变被镇压,整个南方都支持抗日了。

这一年,苏联和国民党当局终于谈好了联苏抗日的各项细节。

于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契机,广东军阀的八路军番号给红军,东北军的三个师番号也给红军,抗日统一战线才算建立起来。

而就在抗日统一战线即将建立的时候,日本就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当抗日统一战线经得起第一波考验时,后面问题就不大了。

有抗日统一战线、联苏抗日这两条,谁都不敢轻易和日本求和。

因为,谁求和谁就失了大义,剩下人就能扛起大旗成为新的领导核心。

所以,以中国国共纷争、军阀混战的情况看,1937年以后全面投降日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这里面的关键是,共产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太强大了。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让更多的日本军队被拖死在了中国战场,也让国民党内部各军阀,更不敢轻易投降日寇了。

因为,投降了日寇,意味着无法在中国找到优质兵员、无法从苏联获得军事援助,靠着日本,能活几天?

中国在抗战中不会像法国那样全面性投降,所以“如果没有中国拖住日本”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退一万步说,中国真的出现了“全面投降日本”的情况,日本大概率还是会南下到东南亚找石油找橡胶,还是会和美国开战。

3、仅仅依靠美国,能够打赢日本吗?

肯定不行!

美国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有钱又有人,打仗自然不发愁。

军舰给我打掉10艘,我就建造100艘出来!

飞机给到打掉100架,我就建造1000架出来!

拼资源,美国掌握着几乎整个西半球的资源!

拼产能,全世界没人能和美国打一个回合。

但是,美国拼不起人命。

美国的西太平洋战争,即便是掌握巨大优势的情况下,甚至通过“跳岛”方式,发动大规模攻击,也依然要付出巨大伤亡。

如果日本完全掌控5亿人口的中国,美国还怎么打?

别说登陆日本了,就连中国大陆15000公里的海岸线,美国都找不到一处登陆地点。

中国历史上,还未曾出现过一次被海上敌人登陆征服的情况。

更何况,美国的战略重心,也并不在西太平洋。

即便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群情激奋,但战略主要方向还是选在了北非,因为那里距离世界经济中心更近!欧洲是一片富裕的土地,占领欧洲比占领西太平洋上的荒岛,重要得多得多!

如果以这个眼光来看,美国甚至不会和日本大打出手,这两国大概率是会坐下来谈一谈,如何瓜分势力范围,如何理顺石油钢铁橡胶等战略物资的分配。

毕竟,能够占领中国,日本已经很满足了,搜刮960万平方公里、5亿人的财富,足够日本人骄奢淫逸、胡吃海塞好几年了。

打美国?太远了,不划算!

打苏联?这个可以考虑!

所以,最后大概率出现的情况是,美国出售大量的战略物资甚至军火,支持日本打苏联。

二战期间,中日打仗靠着苏联和美国的支持,美国和日本打仗,何尝不是靠着中国的死缠烂打?

要不是中国人牵制了70%的日本军队,让日本占领大半个中国却拿不到物资,日本何必和美国动手呢?

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1943年以后,因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侵华日军甚至连粮食都抢不到了,不得不从本土运送大量粮食到华北,供应侵华日军的开销。

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作用,不能被低估了,而美国军队,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也是无利不起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第一次犹太战争中的耶路撒冷围攻战是怎样的?

全文共 3918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12月6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犹太人都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浪漫承认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这则消息一公布便引起了国际上的一片哗然。毕竟这个拥有了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犹太人是首次被承认拥有自己古老首都与圣地的主权,这个消息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丝毫不亚于古代的重建圣地与后来的以色列建国。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快速翻阅历史的书,解答这一困惑吧。

耶路撒冷与犹太人的关系,还要从公元前1000年说起。当时一位叫做大卫的人,统一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并从耶布斯人手里夺取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之后大卫决定把存放摩西与上帝立下十诫石板的约柜接到耶路撒冷存放。约柜是古代犹太人的圣物。它的到来,也就意味着耶路撒冷成为了犹太人心中的圣地。

大卫死后,犹太人的王位一路传承希西家头上。希西家是一位虔诚的犹太王,他对于上帝的敬重导致犹太人不肯继续给亚述帝国进贡。这让亚述国王西拿基立十分恼火,便率军进攻犹太人。

公元前701年,亚述人用世界上第一支专业工兵部队,拿下了除耶路撒冷外所有的犹太城市。获得巨大胜利的西拿基立还有埃及人需要对付,于是他亲自率军前去对抗埃及人,让他的将军去围困耶路撒冷。结果他先在埃及被迫撤军,又在攻打耶路撒冷时损失惨重,耶路撒冷终得保全。

在亚述人之后,巴比伦人和埃及人接过了大棒,而且做的更进一步。起先投靠巴比伦而反对埃及的犹太人,在美吉多战役惨败后,倒向了埃及。

公元前597年,为了惩罚犹太国王约亚敬投靠埃及,著名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亲自率军攻打耶路撒冷。兵败后的约亚敬,惨遭杀害。随后巴比伦王先立约亚敬的儿子又立他的兄弟西底家为犹太人的国王。

西底家做了8年国王后,不甘臣服于巴比伦,就与巴比伦的敌人埃及人结盟,希望埃及人的胜利能给自己带来解脱。结果巴比伦获得胜利,遭到背叛的尼布甲尼撒非常愤怒,派兵围困了耶路撒冷。他环绕犹太人的都城建造了大量的工事、塔楼和攻城机械。在18个月的围攻后,犹太人再也支持不住,巴比伦军趁夜突袭攻陷耶路撒冷。

夺取耶路撒冷以后尼布甲尼撒认为犹太人不可信,便命令下属洗劫宫殿焚烧城市,迁移居民到巴比伦。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由此得名。

幸好在59年后,波斯帝国的开创者居鲁士征服巴比伦。犹太人被波斯帝国允许,返回巴勒斯坦,重建耶路撒冷与圣殿。公元前515年,圣殿重建完毕,耶路撒冷再次回归犹太人的怀抱。

罗马帝国的降临

重建后的耶路撒冷安然的存续,见证波斯帝国的覆灭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由于主动投降,这座城市躲过了攻城实力卓著的马其顿军队袭扰。

在亚历山大死后的继业者混战中,犹太人逐步加强自身实力,建立了著名的马卡比王朝。这个王朝最终与曾经的宗主国--希腊人建立的塞琉古帝国开战。结果,在犹太大军惨败后,塞琉古国王安条克四世进入耶路撒冷,并以在犹太圣殿内祭祀宙斯的方式,狠狠的羞辱了犹太人。

此后的马卡比王朝一直不断反抗,却还是败在了安条克七世的手里。犹太人领袖约翰,被迫带着犹太军队,加入了希腊人东征帕提亚帝国的战争。随着战争失败,大批犹太士兵,客死异乡。但他们好歹是利用塞琉古帝国不断内乱衰退的机会,保持着独立。

直到公元前63年,这样的局面被新来的罗马人打破了。在结束了米特拉达梯战争以后,著名的罗马统帅庞培介入了犹太统治者亚里斯多布和兄弟希尔克努的内战。由于亚里斯多布无视庞培的警告,罗马军便轻松攻破了耶路撒冷。这是耶路撒冷在重建452年后,第一次被强行攻破。这不但使得犹太人成为了罗马的附庸,也宣告了耶路撒冷和犹太人苦难的再度开始。

成为罗马附庸的犹太人,并没有结束耶路撒冷的悲剧历史。卡莱战役惨败后罗马,在东方的权势面临极大的危机。乘势席卷叙利亚的帕提亚人,支持亚里斯多布的儿子安提古反抗亲罗马的希律王的统治。希律和兄弟同安提古在耶路撒冷展开巷战,安提古战败被困。为摆脱败局,他使了一个计谋,诱使希律的兄弟同意由帕提亚王子当调停人,结果导致耶路撒冷归了帕提亚人扶持的安提古。

但帕提亚人很快就被罗马统帅文提狄乌斯的军队赶走。罗马人的回归,使希律王得以利用罗马军再次围攻耶路撒冷。在5个月的围困和一次偷袭得手后,耶路撒冷以及犹太王国被希律所统治。

素有暴君之名的希律,在晚年特别疯狂。这使得犹太人对他的家族非常不满,结果在希律的儿子亚基老继位时引发了暴乱。亚基老虽然拼死镇压,但此次骚乱引起了宗主国罗马的注意。亚基老便亲自前往罗马接受仲裁,犹太人趁着这次仲裁的机会请求由罗马总督统治。

最终,克劳狄皇帝同意了犹太人的请求,耶路撒冷和部分犹太人的土地被罗马划为行省。虽然罗马人的介入促使耶路撒冷保持了70年之久的和平,却因为一些罗马总督不谨慎的甚至是邪恶的行为而埋下了隐患。

犹太战争

公元66年,此前埋下的隐患都在这一年彻底爆发。时任罗马总督弗罗洛,收取犹太人的贿赂却不办事。他不但不阻止犹太人同其他族裔的矛盾,反而百般向犹太人挑衅,甚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抢劫屠杀事件。愤怒的犹太人于是发动武装反叛,攻占耶路撒冷和各处要塞。

叛变让叙利亚总督塞斯丢只能采取军事镇压的手段解决问题。当年10月,塞斯丢进军耶路撒冷。迫于罗马军团的武力优势,叛军放弃了城市转进到圣殿。塞斯丢在错失了利用内奸的机会后,选择了强攻。经过5天的强攻,胜利的天秤已向罗马人倾斜。但此时塞斯丢却放弃了围攻,向城外撤退。罗马军队在路上遭到轻装的犹太人不断骚扰,损失了5700多人以及一面鹰旗,狼狈的撤出了耶路撒冷。

塞斯丢的失败鼓舞了叛军,他们征集了多达10万人的部队准备与罗马人死战到底。犹太暴乱一发不可收拾的消息传到了尼禄耳朵里,他委派维斯帕先为叙利亚总督,给了他叙利亚的第5马其顿军团、第10弗雷腾西斯军团以及埃及亚历山大的第15阿波利纳里斯军团镇压起义者。除了军团以外,东方行省的辅助军和各附庸国派遣的援军也系数加入,总数达6万之多。

罗马军队在维斯帕先的指挥下,迅速击溃了各处的犹太叛军,仅仅剩下耶路撒冷还在负隅顽抗。当战争即将结束时,犹太人获得了极佳的好运,罗马爆发了内战了。

维斯帕先只能暂时放下耶路撒,去专心处理内战事务,这就给了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太叛军喘息的机会。然而他们并没有好好把握,城内的叛军分裂成为了多个党派互相攻击。每次械斗都带来了大量的屠杀和抢劫,想要逃跑或者求和的人纷纷被处死,城市陷入分裂和恐慌之中而未能有效备战。

圣殿的末日

公元69年,犹太人的好运结束了。维斯帕先赢得了内战,第二年就派其子提图斯率领着4个整编军团、2个军团分遣队和至少28个大队的辅助军,进攻耶路撒冷。共计4万以上的罗马军队,抵达了耶路撒冷城下。

罗马人的突然到来,促使城内互相攻击的3个派别再次团结起来。他们不断出城偷袭正在修筑工事的罗马人。罗马人两次因为没有防备而落得下风,但都在提图斯的英勇指挥下重整军力将敌人击退。失败的犹太人无法正面抵抗罗马军团的攻势,就退回城内固守。

另一面,已经野战取胜的罗马人也碰到了钉子。耶路撒冷位于高地之上,除了北面三面都是深谷,又有3道城墙防线保护。这些城墙上有着多达164个高达18米的塔楼,提供火力平台。城墙形成凸和凹的形状,使得罗马人每每要进攻城墙都要遭受三面火力夹击。驻守的犹太人还常常出城偷袭。这些困难让罗马人的攻势,屡屡受挫。

虽说如此,罗马人仍然依靠强大的纪律击退了守军一波波的偷袭。他们开始用威力巨大的弩炮和覆盖铁皮的塔楼压制守军,最后利用攻城锤坚持不懈的撞击撞塌了第一道城墙。8天以后,罗马军队又攻克了第二道城墙。

此时,挡在提图斯眼前的只有最后一道保护圣殿的城墙了。于是他立刻安排士兵建成4个大型土坡以及大量攻城机械准备强行突破。但犹太守军在土坡下挖掘隧道弄塌了土坡,又发动突袭烧毁了罗马人辛苦建造的攻城机械。暂时无法强攻的提图斯只能尝试围困。他的决断是正确的,由于此前耶路撒冷内派系互相攻击,大量的粮仓遭到烧毁,导致此刻城内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如果罗马人进一步封锁,将会不战自胜。

下定主意后提图斯下令士兵修筑长达8公里,有13个堡垒保护的围墙工事。这个工事仅用3天便修建完毕,速度之快让犹太守军都来不及突围偷袭。封锁线的火速建成加剧了饥荒,削弱了耶路撒冷的防御力量。罗马人趁机攻克圣殿北部的安东尼塔楼,以此为基地攻击圣殿。

由于守军的顽强抵抗,罗马人一直未能攻克圣殿。直到公元70年8月30日,一名罗马士兵在驱散出击的犹太士兵后,将火把扔进了圣殿。这个偶然因素引起的大火,才为罗马人打开了局面。圣殿的失火让犹太守军忙于救火而疏于防御,罗马士兵便冲入圣殿大肆屠杀。不但如此,他们还不顾长官和提图斯的制止,变本加厉的纵火和抢劫。犹太人和耶路撒冷的瑰宝——圣殿被无情的焚毁了,只留下了现在被称为哭墙的残垣断壁以纪念圣城曾经的苦难。

得胜后的罗马军随即占据全城,并将外围城墙焚毁。提图斯和他的军队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和七枝烛台等圣物后,回到罗马举行凯旋式。后来成为罗马皇帝的他,还建造了凯旋门纪念这次对犹太人的镇压。罗马人的胜利庆祝与犹太人的悲惨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诉说着圣城耶路撒冷的悲剧。

公元70年的毁灭并不是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终点。他们在200年里,不断利用罗马军队调动的间隙,发动毁坏程度不一的暴动。一直到公元136年,由于犹太人的多次叛乱,罗马军队再度攻克耶路撒冷。

此时的皇帝哈德良已是忍无可忍,下令所有的犹太人不得进入犹太行省和耶路撒冷。至此,犹太人彻底失去了他们的圣城、首都和他们的国家。在扩散到世界各地后,流浪了近两千年之久。

苦难的犹太人,直到1948年才得以重建自己的国家,2017年才得到耶路撒冷是自己首都的官方认可。以历史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宣告,无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温莱特将军为何最终选择了投降日军?战争结束后他受到了怎样的待遇?

全文共 2589 字

+ 加入清单

1942年3月11日,远东地区美军最好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总算是等来了接应他的飞机。而此时此刻,退守到了菲律宾棉兰老岛地区的美军已经没有力量再继续抵抗着日军发疯似的进攻了。为了能够保证麦克阿瑟将军,罗斯福总统立即下令命令麦克阿瑟飞往澳大利亚待命。第二天麦克阿瑟便在奥法利亚的墨尔本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脱险了,我还会回来!》。

老麦一走,驻菲美军的指挥权就落在了他的得力副手乔纳森•温莱特少将身上,此时美军被打得只剩下巴丹半岛等少数地盘。老麦临走前信誓旦旦地对温莱特说:「我会回来的,我回来时,如果你还在巴丹,我就给你个中将干干」。温莱特回答:「如果那时我还活着,我会在巴丹。」

没有等那么久,老麦刚走没几天,温莱特便被晋升为中将。

巴丹战役打了不出一个月,补给被断的美军扛不住了,美菲联军7万多人投降,剩下的美军都退到了仅有2平方英里的科雷吉多尔岛上。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围攻,温莱特带兵又在岛上死守了一个月,弹尽粮绝,没有空中支援,伤亡人数蹭蹭地上升,也根本看不到麦克阿瑟前来营救的希望。

5月5日,温莱特给罗斯福发了一封感情充沛的电报:「结束无谓的流血牺牲是我对祖国和我的英勇将士的责任……如果您同意的话,总统先生,请告诉国民,我的将士们和我本人已经做到了作为人类可能做到的一切,我们捍卫了美国和美国军队的优秀传统……再见了,总统先生。」

在确认白宫没有不许他投降的指令后,温莱特又将投降的决定通知日军指挥官本间雅晴。这时温莱特留了个心眼,任命夏普将军为所有菲律宾其他地区残余美军的总指挥,直接向老麦汇报,伺机而动,等待反攻,这么做也可以让尽可能少的军队投降。

本间雅晴不傻,或许是猜透了对方的心思,他迅速答复说,投降可以,只接受在菲美军全体投降,一个不能少。温莱特只好又通知夏普,一起投降。

第二天,温莱特带着1万多美军高举白旗,走向日军阵地。

想象一下,如果麦克阿瑟不走,向日军投降的可能就是这位成名已久的名将,那美军就糗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人也许早就知道菲律宾保不住,想要面子就必须得让老麦先走,投降这种事就留给温莱特这个「背锅侠」。

囚犯生涯

温莱特中将这条大鱼自己送上门,日本人兴奋得一时不知道拿他怎么办,这位菲律宾军区司令可是8万多美菲战俘中军衔最高的一位。

温莱特最先被关在吕宋岛北部,后来又被囚禁于台湾花莲、屏东及当时伪满州国西安县(今天吉林省辽源市)等地。

西安县的监狱是专门用来关押美、英等国高级战俘的场所,温莱特本人经常遭遇毒打羞辱,所有战俘都遭受饥饿折磨。一名美国囚犯回忆说:给我们的食物非常恶心,连猪都不肯吃它。

和温莱特相比,留在菲律宾的普通战俘的命运更为悲惨。在巴丹半岛投降的美军,在无法忍受的炎热潮湿天气和刺刀逼迫下,顶着狠毒的阳光行走110公里到一个战俘营。

途中日本人不给食物和水,很多人渴死,那些跟不上队伍的人被随意处决,有时日军还迫使一些战俘挖掘自己的坟墓,然后活埋他们。

这条一百多公里的路上共有一万五千名美菲战俘死亡,令人发指的「巴丹死亡行军」和「南京大屠杀」等一起,被称为日本二战期间的远东三大暴行。

在西安县关押期间,温莱特将军用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比如钢笔和手表,来交换任何有关麦克阿瑟进军菲律宾的消息。他后来回忆得知莱特湾登陆的信息时说:「道格拉斯忠于他的承诺,他带着一支伟大的舰队回来,实现我们这些败军之将的梦想。」

在狱中。温莱特一直珍藏着菲律宾分手时麦克阿瑟送给他的雪茄和刮胡膏。而在温莱特监狱中九死一生的日子里,麦克阿瑟在南太平洋出尽了风头,他在无数新闻记者的跟拍下,趟着海水,重返菲律宾。

重拾尊严

1945年8月16日,温莱特和珀西瓦尔等人被苏联红军解救。温莱特被送往重庆,并从重庆飞往马尼拉。在马尼拉他理了发,做了衣服。被关押3年多后,他暴瘦的骨架根本支撑不起新制服。稍作停留他又飞往东京,去见麦克阿瑟。

见到老部下的麦克阿瑟欣喜若狂,他回忆说:「温莱特憔悴极了,眼睛凹陷,脸上有凹坑,头发雪白,皮肤看起来像旧皮鞋。他在拐杖的帮助下走路困难,当我把他抱在怀里,他微笑着,但当他试图说话时,却哽咽得发不出声音。三年来,他一直因为放弃科雷吉多尔而感觉羞愧。」

老麦还有一份大礼物要送给温莱特——邀请他参加9月2日密苏里战舰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麦克阿瑟在日本投降书上签下自己名字时共用了5支笔,其中两支他当场转身送给了温莱特和珀西瓦尔将军。麦克阿瑟非常清楚这两位从战俘营活着出来的将军最需要什么,他把军人最崇尚的尊严还给了他们。

之后温莱特马不停蹄地回到菲律宾,接受本间雅晴的投降。三年后,二人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反转。

自责的余生

虽然温莱特重获荣光,但他仍然很担心美国国内人士对他投降这件事到底怎么看,他在惴惴不安中回到美国。

出乎预料的是,他在国内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全国上下都认为他并没有失败,当时投降是正确的选择,只要让更多的人留住性命,怎么都好说,只有人的生命是最伟大的。牢狱生活给温莱特带来的憔悴身形,也博得了人们广泛的同情。

很快,温莱特就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受到杜鲁门总统的接见,并被授予上将军衔和国会荣誉勋章。

授勋时,温莱特获得了这样的评价——面对占尽优势的敌军,温莱特将军表现出了坚定无畏的领导才能。在陷入绝境后,他在科雷吉多尔岛的最后决定,是承担责任的举措……他的勇气和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备受压迫的热爱自由的人民。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向温莱特授勋的动议最早出现在1942年他刚刚向日本人投降之际,竟然由于性情古怪的麦克阿瑟提出反对而流产。老麦认为温莱特配不上这枚勋章,这对表现比他更为出色的人不公平。

还是马歇尔更懂政治,他明白这枚勋章的人道主义意义。1945年胜利后马歇尔再次提出给温莱特授勋,这一次麦克阿瑟没有反对。

随后温莱特被任命为美国东部防区司令,1946年退役后担任了美国骑兵协会名誉主席、美国残疾退伍军人协会主席等职务。为了纪念温莱特,多个军事基地以他的名字命名。

然而一切荣耀都没有给温莱特带来长时间的欣慰和安宁。当他得知美军战俘的遭遇后,一直没能从自责中解脱出来。因为他当年选择投降是为了保全更多部下的性命,而日本人并没有像他以为的那样去善待战俘,无数年轻的士兵遭受残酷虐待后屈辱地死去,他本人也受尽折磨。

这是温莱特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阴影,1953年9月2日,温莱特郁郁而终,享年70岁,这一天正好是密苏里号投降仪式八周年纪念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科索沃战争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1、背景:

(1)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美国为了独霸世界,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别国内政。如利用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2、原因(分析):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的干涉。

3、简单经过: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介入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地区的民族冲突,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战,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

4、影响:⑴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5、启示:⑴科索沃战争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⑵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⑶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战争与和平日记

全文共 1996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每个时代交替不可取代的方式。但是和平才是我们需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战争与和平日记,希望大家喜欢。

战争与和平日记1

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中国上海火车南站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房屋倒塌,大桥倒塌,地上被炸的深浅不一,人们大部分被炸死了,埋在了土地下,只有小部分人逃掉了。在那里,只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坐在火车轨道上。在这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周围,只有乌黑呛鼻的浓烟和破碎的砖瓦,没有一个人。那个小孩的父母有可能扔下他逃走了,也有可能他的父母被日本兵打死了,他正坐在火车轨道上哇哇大哭,那哭声响彻云霄,十分悲惨!

也许,那个小孩正要过生日,他的妈妈正带着他去火车站,坐火车去他的奶奶家过生日,不幸的是,他们正要上火车,就飞过来了一颗特大号的炸弹,遭到此难。

或许,那个小孩,过了几天,被一个好心人收留了,好心人天天辅导那个小孩良好的知识,最后,那个小孩长大了,为祖国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立了许许多多的功,成了祖国的一把好手。

从以前和现在比比看,现在有电视、电脑......奥运会、世博会......都从中国举行,而从前,有什么呢?

我希望,我们中国越来越富强!

等中国富强了以后,我们就不再弱小,不会再受到别的国家的欺侮了!

战争与和平日记4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电影《阿凡达》,这部电影不乏惊险刺激的动作设计,也不乏美妙绝伦的自然场景,但最让我记忆深刻且颇有感触是潘多拉星球纳美人的顽强毅力与爱好和平的精神。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上发现了一种稀有矿石,但矿藏的周围居住着当地的纳美人,贪心的地球人为了容易的得到这种矿石,就利用人类与那纳美人的DNA混合制造出“阿凡达”这种新生物。他们让阿凡达混入纳美人中,一面取得当地一些重要资料,为战争作准备,一面劝说纳美人,让他们快点离开这里。勇敢的纳美人当然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美丽的家园,于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一开始人类动用了地球上先进的武器装备,可怜的原始的纳美人,那是地球人先进科技武器的攻击,他们被打得妻离子散,场面非常惨烈。就在地球人就要为胜利而轻功的时候,潘多拉星球的圣女被激怒了,她号召星球上所有的生物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入侵者,贪心的地球人终于被顽强的纳美人打败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坚强的、执着的、善良的纳美人所感动,从她们的身上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用武力去攻击入侵别人终究会得到惩罚的,正义之神总是要站在爱好和平的人们那边的。不管你的武器有多么的先进,也不管你的士兵有多么的神勇,只要你的战争是非正义的,那战争的结果就注定要失败。因为懂得和平的人们永远要比靠战争解决问题的人强大!

战争与和平日记2

古往今来,这世界上战争总是不断的。就我们中国来说,从夏到清朝的变更,换了多少个统治者?经过了多少次的战争?可是,谁是真正的受害者呢?

战争,不仅意味着一场输赢的比赛,还有着泪水、血水、痛楚和喜悦。泪水,是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流出来的;血水,是战死沙场的烈士们流出来的;痛楚,是一个国家从兴盛走向衰败民族的痛;而喜悦,则是成功者的表情。人们不想有战争,可自己却引发战争,为何呢?是为了自己版图可以扩大吗?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吗?不,不是。是为了他们的私欲,是为了他们的野心。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错,是很激烈。不过,请你想一想,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又是什么呢?这还不足以给人们给予警告吗?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惨痛的历史被人们淡忘了,也包括曾经的伤痛。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诸如此类的战争,哪一个没有饱含硝烟、没有生离死别、没有痛苦绝望呢?

人们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呼喊出一个词——和平。和平可以将痛苦化为欢乐,和平可以将满天硝烟变为晴空万里。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需要和平。

战争与和平日记3

战争使国家衰亡,战争使无数人无家可归,战争让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让无数的父母忍受着失去孩子的悲痛;让亿万妇女变成寡妇。可想而知,战争是全人类不愿看到的。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回首往事,中国人民饱受了太多的战争之苦。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有多少美丽的家园被吹毁;多少无辜百姓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提起南京大屠杀,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在这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中国军民被集提射杀、火焚和活埋。全市房屋大部份被烧毁,整个南京城尸骨遍地,令人发指。

为了争取和平,制止战争,许多善良的人奋斗了一生,有的还献出了生命。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印度的柯华大夫为了反对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把生命献给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为了和平的事业,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抗日战场,用他们精湛的医术,拯救了一个个中国战士的生命。

可见的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反映了绝大多数的愿望。我过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和平的环境。中国的少年儿童是热爱和平的,我们要为增进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日本民众对侵华战争什态度 做了什么事情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一位21岁的日本大阪女子自杀了,在自杀前她留下了一封遗书,在遗书上写道:“……千代子为了大日本帝国圣战的胜利,为了激励丈夫英勇出征,为了不拖累丈夫以绝其后顾之忧,她只有一死尽责了……”是的,这个自尽的女人名字叫做井上千代子,他的丈夫是侵华日军大阪步兵第37连队井上清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征调军人驻扎我国东北,井上清一刚结婚不久,新婚燕尔,有些厌倦战争,只想和爱人甜蜜在一起。千代子为了让丈夫毫无顾忌的去前线参加他们所谓的“圣战”,在一天晚上悄悄地自尽了,并留下了这封题为“军人妻子之鉴”的遗书。

这是在日本一个很普通的军人家庭发生的故事,他们都以家庭成员里能出现一个军人为荣,为了能鼓励自己的亲人参战,他们可以做出任何牺牲,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当时日本社会和平民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侵略中国的是日本政府和军人,其实明治维新以来军国主义教育已经深深植根于日本民众心中,造成了孕育日本法西斯分子的土壤。这一点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绝不单单是政府和军人的事。

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后,消息传到日本国内后,整个日本都沸腾了,庆祝着“圣战”的胜利。下面是一则当时的报纸描写的景象:由于是史无前例地攻占敌都,14日夜,帝都东京淹没在庆祝胜利和万岁的呼喊声中。下午4时,在靖国神社前,以东京实业组合联合会的50000会员为先头,在靖国神社、神宫外苑、上野……等公园集合了市政人员、市立中学、防护团员等等15000人,保险协会5000、东京银行区集合的7500人,及各个公立中学、各街道居民团体在傍晚5时,一起点亮了庆祝红灯笼,开始了百万游行提灯大游行。以庆祝攻占了敌都,加入游行的男女老少一起高呼万岁,那一日灯火化为了海洋!看到这里你还能说战争与日本平民没联系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富饶美丽的土地落入了侵略者手中,日本内阁组织开拓团估计国内民众移民到东北。日本平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支持他们口中的“圣战”,自愿去移民。

为了支持这场侵略战争,国民踊跃捐款,连一个99岁的老太太都捐了5块钱。学生在小学期间就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信奉武士道精神,练习剑术,为有一天能够踏上战场做准备。日本妇女还自发前往军火工厂制造武器。有些日本妇女因为过于狂热的工作,累死在生产线上。基层建立起来以每十户家庭为一组的这个一个供应战时物资的机构,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在他们的概念里,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只有通过不断得掠夺才能得以生存,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如果国内没有这样的支持,日本军队怎么可能同时侵略中国、东南亚,偷袭珍珠港。

现在日本人都在说被原子弹炸死的广岛、长崎的平民无辜,要美国人道歉。那千千万万个惨死在日本法西斯屠刀下的中国人民无辜不无辜。谁又来道歉?美国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感觉至为公道,核爆下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他们都参与了战争,都为这场战争出过力。说的多好,既然全民都参与战争,那就要有挨原子弹的觉悟!

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日本国内民众的支持,这场战争是发动不起来的,就算发动起来也长久不了。民众对战争的狂热心理已经到了扭曲的地步,即使到了今天还在祭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扭曲历史。对此我们不得不防,更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忘记过去等于背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与苏联便成为了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存在。两个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在当时的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其中越南战争就是其中之一。越南战争最终是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的,那么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有多惨重呢?付出了多达的代价呢?现在我们就引起来看看吧。

首先是钱:从1965年开始,美国为这场战争每天就要花掉7700万美元,平均每年消耗石油4500万吨。

中国2014年的石油产量是20996万吨,美国当时在越南打一年所消耗的石油就相当于中国现在石油年产量的近1/4。放在当时条件下,那是天文数字。

美国整个越战期间被击毁的战机(主要是被高炮部队击毁的)总价值105亿美元。美国投放的炸弹总计720万吨,是整个二战各国投放炸弹总量的3倍。

这大把钱花出去,一开始对美国经济的刺激相当有效:军事订货投资,提供了大量经济岗位,例如1966年,美国的就业率暴增6.5%,而其中军事产业的劳动力和岗位更暴增34%。

也正是这样的刺激,美国经济有了号称“狂飙时代”的8年增长。后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本该在1967年就爆发,正是因为越南战争的刺激,推后了8年。越战时期美国老百姓特别是中产阶层负担极度加重,美国的个税比例一度提高了10%。

如此还不够为战争买单,于是公债大量增加,政府赤字飙升。物价好像长了翅膀:8年增长期,美国平均工资增速是9.4%,零售业物价增速却是12.2%。

这些情况也为接下来美国社会的大变动埋下伏笔:越战不断升级,表面的经济刺激下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激化。于是美国社会动乱不断,美其名曰“反战运动”。

美国为越战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1966年5月,美国第一次发生全国性大学生抗议征兵运动。15000人规模的反战大军到了1967年就暴增到35万人。1971年又发生了华盛顿大集会。

一开始,集会还比较文明,后来就越发升级,暴力冲突不断。例如1971年一次反战集会,美国政府一次逮捕了7000多人,还有不少学生在反战运动中丧命。

而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越战直接催化的社会问题就是犯罪率飙升。越战的经济刺激造成物价飙升,贫困阶层越发穷苦,贫富差距空前巨大,社会矛盾就像火药桶。

由于越战的持续,每天新闻里都是暴力镜头和血腥战斗,整个美国社会都浸淫在浮躁暴怒里。按美国学者斯卡皮蒂的说法,美国社会的犯罪率在越战这8年是整个20世纪最高的时候。

另外一个被彻底激化的矛盾就是种族矛盾。越战升级期间,美国人缓和国内反战矛盾的一个方法就是大量征召黑人当兵。越战白热化时期,在越南战场从事高危地面作战的美军部队里,黑人占到20%。小马丁·路德·金如此控诉:越战里黑人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美国其他族裔。

这样做的后果是美国黑人的反抗日益增多,反种族歧视和反战互相交织。大批越战老兵回来后在美国不但得不到尊重,还遭到反战人士的谩骂。在美国犯罪率最高的这8年中,越战老兵的犯罪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