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伏羲文化传承(汇总20篇)

日本历史上的一些性风俗性文化究竟是怎样的?

浏览

4908

文章

1000

篇1:鲁甸县文化广场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鲁甸县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县城中心新老城区结合部。是一个起点高、规格高、反映时代特征的外向型建筑,集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会议、-等功能为一体。广场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其中硬化面积近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6万平方米,水体面积近7000平方米,建筑物占地6000平方米,与步行街、世纪大道、朱提古邑、仿古街连为一体。

广场内华灯辉煌,霓虹闪烁;音响悠扬,民歌高唱;示屏显像,新闻传播;喷泉梦幻,变化无穷;浮雕华表,联想无限。百花斗艳,绿草争芳;古树冠盖,青松苍绿;奇石异状,碧水长流。更有“奇峰瀑”一泄潭底,兴雾化雨;“听风亭”四角飞檐,风铃叮当;“观景河”锦鳞戏水,“养鸽房”白鸽翔天。回廊曲折,最宜休闲;凸桥飞架,适合观景。盈联赞美河山,铭文记录历史。体育锻炼,设施齐全,文艺展演,舞台宽敞。

雕塑逼真,寓意深刻。“三人组调”象征和谐,繁盛有望,“乌蒙儿女群雕”点出各族人民发奋图强,“十米巨鼎”显出政通人和,社会鼎盛,“环抱新世纪”意在鲁甸腾飞。

大千锦秀汇聚一园,乌蒙江南点睛于此。

“朱提古邑”的牌坊把你带进古邑的仿古街。“世纪大道”隔离带上巨大朱提银锭,记录着鲁甸曾经的辉煌。

整个文化广场以朱提文化为主题,多元文化为灵魂,构成了“文化昭通”一大特色景观。

地址:鲁甸县城中心新老城区结合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全文共 2512 字

+ 加入清单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文章内容。欢迎阅读!

民族服饰文化的运用发展

从艺术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任何主流艺术或文化的发展都曾受到民族传统艺术的影响和滋养。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流传至今,也证实了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坚持现代设计的民族性很大程度上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借鉴。尊重传统,发扬传统,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去吸取精华丰富素养,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设计者的必修课。

在民族风格溶入现代设计方面,日本取得了很大成功,日本的设计起步阶段也是西方化盛行,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传统,创造了极具民族文化风格又是现代设计观念的艺术设计成为了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观念相结合的优秀典范,使日本的艺术设计颇具世界影响力,在日本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是其最重要特征之一。 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能让人清晰的识别。

那么中国印象呢?在公众的印象中,法国的服装浪漫;英国的服装前卫,美国的服装时尚;意大利的服装精致,那么,中国服装的最大特色应该是什么呢?她所应该体现的本源是什么呢?――中国的文化,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

如何灵活运用中国文化的元素?在西方,设计师们积极从世界各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并使之转化成永恒的时尚艺术。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让一种沉静的气质顷然而出,成为这个奢华当道、热闹缤纷的世界里,让人驻足欣赏的美丽风景。让中国风带着厚重的历史感与新鲜的时尚感,席卷了变化万千的时尚舞台,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国际顶尖品牌的设计手法非常多样化,而且运用极其灵活,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概括其设计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现代时装外形轮廓与中国服饰元素的混合;二是中国化元素非中国化运用。

国外设计师在吸取中国元素时往往是在现代时装外形轮廓基础上大做局部文章,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之处,并以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元素的完美结合。最常用的设计手法即采用中国工艺材料和图案色彩或装饰或打破基本固定的款式造型。

在工艺材料运用方面,要数中国特色的织锦与刺绣运用最为广泛。最常见的是栩栩如生的刺绣花朵,或镂空或采用立体感较强的中国刺绣方式,展开了花朵最妖娆的姿态,让面料充满了立体感。

在图案色彩方面西方设计师不仅仅只停留在过去对龙和花卉团纹样的简单复制上,而是进一步挖掘了更具有中国人文气息的绘画,如中国的水墨画,Dior的设计师在白色的面料上用泼墨的手法画上了黑色的花朵,并加以红色花朵点缀,而服装款式简单平常,但泼墨花纹的出现却让连衣裙有一种清雅的面貌。以民族风着称的enzo,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不断进行重新演绎,在黑色天鹅绒的面料上刺上了抢眼的民族图腾,而花朵、圆点、金属镶边等图案和各种颜色的交错融合,也在服装上撞击出了最美丽的火花,搭配西式的长毛绒红色围巾,展现出一派热烈的民族风情,让中国最具有民族风格的时装元素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

大红、紫罗兰以其明艳之色更显女性千娇百媚,这些颜色显然是凸显中国女之美的必备元素。而一些热闹颜色的混合具有无限视觉冲击力,红和绿,湖蓝及明黄,那些生动的对抗色令我们在挑战眼球极限时,再造出鲜活的中国味。

西方的设计师用自己视角理解演绎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这些方式固然值得借鉴,但是东西方设计师受各自传统文化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上的差异,对彼此的运用并不充分的理解与认同,而彼此消费群体的审美趋向亦不相同,因此,中国设计师在借鉴的同时,也需探索出属于能充分体现"中国美" ,中国人精神的设计风格。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积累,对一个设计师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要创造出中国设计的特色与风格,离开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行不通的。设计师们应该在自己的文化背景当中去思考怎样设计,怎样去融合,自己去想,自己去创造。世界化的设计是不存在的,中国的设计永远是中国的设计,文化是本土化的东西,它必须是自己的,将新的理念融入环境和文化创造出新的服饰,就是新的中国时尚。

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民族服饰文化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民族服饰指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不同民族基于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其服饰的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这里的民族取材是很广泛的, 用于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 如中华民族。

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共性,又有历史阶段性;同时也具有社会阶层性,民族的多样性。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个性鲜明、千姿百态,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传统民间艺术的亲切感,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直接接触与碰撞的结果。它即朴实又生动感人。因此,在每一件民间艺术作品中都融入了创作者们对世界、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它再现了每一代人的生活、观念与情感,成为最直接的艺术之源,所以说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最具原创力的艺术。

2.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现状

近年来,中国元素被中外服装设计界广泛运用,更有西方服装设计师在挖掘古老东方璀璨而神秘的文化中获得成功。让・保罗・戈尔捷在08年春夏装中用西装造型、毡帽、紧身衬衫、喇叭裤塑造了西部牛仔的服装形象;Marc Jacobs 08年的民族风格以部落感的饰品和非洲风情的裹裙为蓝本;CHANEL在08年以层叠的吉普赛长裙搭配吉他,带来一幅“都市游牧族”的经典造型。东方设如:VIVIENNE TAM在她的2009春夏时装系列中加入了云纹、梅花及牡丹图案,辅助于刺绣,钉珠的表现工艺,与现代廓型相结合展示出中国风。

而在中国,传统中国的文化元素却成为了本土服装设计师手中的“天使与魔鬼”――一方面,设计师在运用民族文化概念时力图标新立异,却概叹总落后于西方设计界的精巧创意;另一方面,为无法将浩瀚的本民族文化与时装完美结合而纠结。于是,很多设计师在民族服饰文化的运用方面迷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点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中国饮食文化就非常深奥,经常外出旅游的你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我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点,请各位仔细阅读下文。

我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点总结如下: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5、中国饮食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中国饮食还非常注重礼仪,这个其他国家不能媲美的。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就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吧,小编会在讲座中给大家做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宋元崖海战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新会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是在700多年前宋元崖门海战遗址上兴建的我国首个古代海战文化主题景区。区内有历尽500多年历史沧桑、屡废屡兴的崖山祠。2005年新会区委区政府斥巨资对古战场遗址和崖山祠进行全面的修葺、扩建,形成占地1100多亩,集浩气广场、崖山诗墙、慈元庙、大忠祠、义士祠、寝宫、诗碑廊、望崖楼、白鹇亭等10多个景点于一体,聚世界最大的传国玉玺主雕、全国最大的仿古战船标志性建筑、全国最大的一对姊妹锚、全国最大的“慈”字碑刻等众多亮点于一园的大型旅游区。区内珍藏展出了遗址出土的唐代古陶、宋代铜钱、宋元兵器以及12块国宝级的古碑等珍贵文物。慈元庙中还供奉有美的化身、慈满天下、坚贞不屈的杨太后塑像,供人祭祀。来到景区,大家可探寻中国四大古代海战之一的史迹,领略宋元崖海大战的史诗般的国画长卷;可瞻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三英及忠臣义士英勇不屈、气壮崖海的英雄浩气;可欣赏明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陈白沙所撰并书和亲自监刻的、有岭南第一碑之誉的《慈元庙碑》;还可欣赏自宋以来,历代诗书大家和毛泽东、董必武、郭沫若等近、现代伟人记述吟颂崖海大战的诗书碑刻;可见识到崖山独有的蟠龙山桔;可品尝南宋宫庭秘传美食古井御制烧鹅。

仿古战船

略移玉步,更可发现世上唯一以蚝壳砌就的杨太后陵园。顺道而上,不远处便是雄峙崖山、扼守崖海的清代崖门古炮台。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

咨询电话:0750-6290288、0750-6292221

浩气广场

过零丁洋

崖门诗墙

正气神兽

棂星门

大忠祠

诗碑长廊

白鹇义鸟

古井镇:古井镇位于市境东南银洲湖畔,东、南接沙堆镇,西与崖西、双水镇隔银洲湖相望,北邻三江、睦洲镇。东面山峦起伏,西面平原开阔,濒临银洲湖,湖岸线19公里。常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矿产资源丰富,蕴藏大量锡、钨、铅、铜、花岗岩、稀土等10多种矿物。1996年,全镇土地总面积112.32平方公里,总人口43216人,均为汉族,辖18个管理区,157个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参观气势恢宏的银川舰,寓教于乐不亦乐乎。

景点介绍

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位于银川滨河新区,黄河防洪线以东,203省道以西,北京路与纬四路连接线以南,规划建设总面积258公顷。目前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距银川市区30公里,河东机场6公里。园区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预算总投资20亿元,总建设项目分三期完成。主体建筑有建设的“银川舰”安置、“银川舰”纪念馆、中华军事文化展示馆、国际防务中心、弧形景观餐厅、主体广场及武备展示等板块。

地址:银川市滨河新区s203省道往陶乐方向(距临河收费站10公里处)

类型:展馆展览文化旅游区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951-6077111

开放时间:

8:30-18:30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初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学常识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学常识

2、史:“二十四史”是指自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直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这些史书通常被视为“正史”。在正史之外,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唐代刘知几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等也有很大影响。

3、子:囊括了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类别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湘府文化公园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湘府文化公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府路以南,杉木冲路以北,芙蓉南路以西、新姚路以东的天心生态新城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近300亩。未来的湘府文化公园内将建设占地近100亩的湖南省民俗文化宫,与目前已建成的“三馆一中心”(省群众艺术馆、省地质博物馆、省科技馆和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初步建成的生态景观轴形成整体景观功能布局。其中,北起湘府西路,南至新姚南路,全长大约1.5公里,宽为80米的生态景观轴贯穿公园南北,省地质博物馆和省科技馆位于湘府文化公园东南侧。省青少年活动中心位于公园的西南侧。

作为植物景观园,将来的湘府文化公园将保留大部分现有的自然山体,保证公园的整体性与生态性完美结合。同时,在文化公园的东北角适当开辟水面,使之与湘府西路北侧已有的生态水面广场构成一体,体现池水花木清幽美丽的“水清木华”生态特征。

湘府文化公园将划分为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和四季鲜花常青区5个片区,每个片区栽种不同特点的景观植物,四季鲜花常青区位于生态景观轴沿线,主要种植数百种四季常青或四季开花的植被,让湘府文化公园的景观区体现出春、夏、秋、冬4个不同的特色景观。

景区地址: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

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915路公交车在省艺术馆站下车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常州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常州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常州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位于常州市中心城区南大街,是全国唯一一个古运河穿越城市中心的运河文化景区,东起晋陵中路,西自怀德桥,南倚古运河,北临延陵西路,涵盖篦箕巷、西瀛门城墙、民元里、双桂坊、崇法寺五大片区,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于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

常州古运河由西向东横穿市区,属于京杭大运河的江南运河段,游客游览的区域主要集中于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到东坡公园这一段,可以步行游览《红楼梦》里的篦箕巷等景点,也可以坐船欣赏运河两岸风光。

常州古运河沿岸的一些景点虽然声名在外,但不少建筑都是仿古新建的,适合对历史文学感兴趣的游客来怀古,但要论原汁原味的古韵,恐怕有所欠缺。

运河沿岸值得推荐的景点有: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明城墙、篦箕巷、青果巷、天宁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你可以步行与坐公交结合,来一场运河之旅。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是由常州第五纺织厂改造的,适合拍照。西瀛门城墙是常州仅存的明城墙遗址。篦箕巷中的店铺在古时常连夜生产梳篦,“篦梁灯火”曾是常州胜景。青果巷是略显陈旧的老街巷。天宁寺的殿宇非常宏伟,寺内的天宁宝塔展出精美的佛教珍宝,徐志摩曾写有《常州天宁禅寺闻礼忏声》。红梅公园具有园林风格,园内的文笔塔是常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东坡公园里的舣舟亭曾是苏东坡泊舟登岸处。

常州古运河水上游原先的航线为运河五号码头-篦箕巷-东坡公园,中途可以在篦箕巷上下船。由于常州现在在修地铁,水上游更改航线为运河五号码头-篦箕巷-白荡河,是一条工业遗存风貌、名胜古迹、与白荡河的自然风光混搭的航线。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篦箕巷32号

类型:河流世界文化遗产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位于莱阳市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院内(原莱阳地委专署旧址),建筑面积822平方米,复原专署旧址房屋11间,整体设计呈“回”字结构。“回”字外圈以图片资料、文字说明和实物展出相结合的方式,内圈以绘画、摄影、多媒体等辅助方式,展示中国共产党在莱阳发展壮大的历史。展馆现已获批“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烟台市委党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烟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能够集中展示胶东红色文化的综合性场所。

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展出内容主要按照革命历史时期设置,分为《胶东星火》(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五龙怒潮》(抗日战争时期)、《旌旗破晓》(解放战争时期)和《丹崖丰碑》(红色人物)。另外,附设《专区高歌》,主要介绍1950年至1958年莱阳地委专署的简史。展示文字3万余字,图片320幅,实物205件,生动的再现了莱阳共产党人和莱阳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革命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严格按照各级关于服务、安全、教育等各项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规章制度,保证了接待工作井然有序。在人员配备上,现配备解说员3名,工作人员5人。在安全管理上,展馆内各通道安装摄像头、红外报警器,纳入海都学院警务室重点巡逻系统。在解说内容上,针对不同受众,不同时间要求,邀请专业人员对解说词进行分门别类设计,在保证解说内容完整性、革命故事感染力、革命精神传承的基础上,增强解说的教育效果。

自建立以来,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党员培训、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和武装部冬训教育基地,展馆共接待7万余人次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与莱阳市党校中青班、党支部书记、高层次人才、公务员培训班相结合进行现场教学;以清明、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为节点,以书画展、摄影展、“红领巾”解说员评选、红色诗歌朗诵会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特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传承和发扬了胶东红色文化精神。

地址:莱阳市城厢街道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院内

电话:0535-721662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季养生谚语文化常识

全文共 1883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主要是一种广泛流传反应民间生活的口语文化,以谚语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让更好的文化流传下去,不同的谚语体现了不同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今天教大家冬季养生的谚语,主要的养生方法都在谚语之中了,大家能否看出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冬季养生谚语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动机是藏精的季节,冬天藏精充足,春天可少发病。

冬季严寒万物藏,保健敛阴又护阳。

起居作息顺天时,老人早寝晚起床。

冬令进补莫过量,合理膳食重营养。

生冷粘硬不可食,少吃干食多喝汤。

暴暖暴冷易感冒,暴食暴饮伤胃肠。

冬练日出最佳时,雾中锻炼身受伤。

前腹后背要保暖,谨防寒气脚下凉。

烟酒御寒反有害,衣食住行保健康。

老人好过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冬季养生如此重要

冬令季节气候寒冷,万物封藏,而中医认为肾藏精,养生方面最适宜收敛潜藏,所以冬季的养生,可以通过饮食、药物、睡眠等方面,达到收敛固精的目的,对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特别的作用。在收敛潜藏方面,精神调摄是很重要的,不要患得患失,不求功名利禄,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合理的用脑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调节生活规律,就能够起到补养身体作用。

冬天是进补的最佳时间,一些慢性疾病,虚寒型的疾病,到了冬天很容易发作,比如一些咳嗽、气喘等问题,多是因为阳气亏虚所导致的,治疗当用温热的药物调养,饮食也要避生冷,适当的温补,用药比如附片、肉桂、干姜、红参等等。饮食方面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气虚的多食用人参、淮山药、大枣、鸡肉等,血虚的多吃猪肝、樱桃、当归、阿胶;阳虚的可以适当吃生姜、羊肉、狗肉、牛肉的温补。但是,任何养生食品都要有度,也要讲究饮食多样,五谷鱼蛋肉菜多种搭配,才能保持营养均衡,补养滋腻不要太过,以免导致上火,虚不受补。古代养生,对节制房事也很有讲究,不宜纵欲过度,男子重在养精,女子宁心安神益血,所以,节制房事以保护肾气,冬季养生的必须。

冬季中老年人饮食注意事项

在寒冷的冬天,应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可强壮身体,同时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御寒作用。由于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中老年人在进行冬季补膳时,应做到下面几点。

(1)多摄入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合称为产热营养素,因此冬天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子、鹌鹑、海参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而且产热量又多,御寒的效果也很不错。

(2)多吃可以补充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蛋氨酸可通过转换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有芝麻、葵花籽、酵母、乳制品、叶类的蔬菜等。怕冷有很大一部分是因食物中缺少无机盐,蔬菜的根部和茎部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多摄取含根茎类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青菜、大白菜等,都可以帮助中老年人抵御寒冷。

(3)多补钙。通过补钙可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与兴奋性,以此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比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

温馨提示

辣椒含有辣椒素,生姜中则含有味道芳香的挥发性油脂,胡椒含有胡椒碱。它们都属辛辣的食品,冬天适量吃一些,既可增加食欲,也可以帮助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御寒能力。

冬季老年人进补有讲究

冬季进补也是有技巧的,正确的进补可以帮助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提高身体机能。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也大不如前,因此应趁着冬天好好进补一番。进补也是讲究科学的,为达到合理、正确的进补,冬季时中老年人在进补时,应要注意下面几点。

(1)不宜油腻。老年人的肠胃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状况。所以冬季进补的关键是恢复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障营养被吸收,不然冬季的进补也就白费了,所以冬季进补以易消化作为标准。

(2)多喝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各个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老年人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虚弱等症状。汤水既能够保持补品的原汁原味,也能保证营养成分不会丢失过多。更重要的是汤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最适合老年人。常见的进补汤有桂圆鸡蛋汤、灵芝煲乌龟、当归羊肉汤及参归桑葚汤等。

(3)对症下药。进补不等于乱补,哪里虚弱补哪里,同时也要确定如何补。如果平时表现出气短懒言、精神不振、怕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则可以选用鹿茸、龙眼肉、蛤蚧等;平时喜凉怕热、口舌干燥,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尿色黄赤等,可选用西洋参、蜂蜜、银耳等;身体瘦弱、疲乏无力、易出汗者,可选用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进行进补。

温馨提示:如果在服用补药的过程中,发生感冒、发热,食欲缺乏、胃口不好或是腹泻的状况,应先暂停服用,等到这些症状逐渐改善后再继续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贵州傩文化博物馆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文化博物馆其前身为贵州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93年3月,2012年4月24日正式更名为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一个集征集、收藏、展出和研究为一体的傩文化专题博物馆。2008年8月1日经国家批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原馆址设在铜仁市东山寺内。2010年,市委、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在铜仁市风景优美的“民族风情园”内新建了馆舍,馆舍建筑面积8174平方米,分三层,每层展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新馆展陈内容以展出贵州省的傩文化为主,展陈分“傩的起源和贵州傩文化概况”、“傩文化的表现形式”、“傩文化的艺术特色”“铜仁傩文化的影响和研究”、“曲六乙捐赠精品展”五个主要部分,主要陈列了部分明、清时期以来的各类傩神案画、傩面具、傩法器道具、法书以及国内外傩文化研究成果和傩文化活动图片,多幅中央部级领导及专家的题词。这些展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贵州傩文化的原貌,是研究傩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贵州傩文化博物馆的建立,为研究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馆内还设有一个10余人的傩戏表演队。建馆之初,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作了专题报道。1990年5月,应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馆等的邀请,在北京大观园和国际俱乐部举办傩展和表演,接待观众20余万次,受到有关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观众好评。1991年9至11月,应香港中旅集团、深圳民俗文化村的邀请,在深圳民俗文化村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展览和表演,接待观众近100万人次。其间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留下墨宝。同年10月1日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展演,获表演奖,法国、美国的大使复制了两套傩面具在法国、美国大使馆展出。1992年12月至1993年元月,应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和深圳市政府的邀请,再次到深圳表演傩技节目。1994年元月,在铜仁举办了《国际傩文化研究成果展览》,展出了傩文化著作、论文、报刊杂志、录音录像、图片、壁画等4000余件(篇)。尔后,日本、韩国、法国、美国、东南亚以及香港、台湾和国内学者、游客纷纷前来参观考察。1995年,出版了《傩文化研究成果目录索引》等。

开放时间:09:0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倌)

预约电话:0856-893311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麻子畬中国文化名人旧居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麻子中国文化名人旧居

麻子畬中国文化名人旧居 位于江西镇老口渡口西岸边的麻子畬村。1952年1~6月,先后居住着10多位中国文化、教育、理论、美术、音乐界名人,即胡绳、田汉、艾青、李可染、吴景超、唐明照、徐毓、赵德清、安娥、张正宇、夏同光、江定仙、陆地等。他们当时是由中央派到广西和本省的干部联合组成广西土地改革工作团(二团),选定当时的邕宁县十三区麻子畬村为工作团团部驻地。麻子畬是南宁市名人居住最多、时间最长的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七金山十大文化景观

全文共 178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七金山主峰下建有契丹文化十大景观,全面的展示契丹文化,你到这里可以寻古览胜,品读契丹,领略契丹神韵,体验契丹风情。一、三学寺

在七金山主峰前小山下复建三学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民。寺内建有天王殿、钟鼓楼、药师殿,大雄宝殿、接引殿、观音殿、文殊殿、地藏殿、祖师殿、珈蓝殿、藏经楼、居士房、如意房、念佛堂等,主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整个建筑斗拱飞檐,气势磅礴,古色古香,殿前苍松翠柏,银杏古槐,庄严肃穆,寺内晨钟暮鼓,一派仙山神寺之光。正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二、影视城

公元1007年,辽在大明城内修建了东西宽4200米,南北长3500米,周长15.4公里,面积为14.7平方公里的辽中京都城,成为辽中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国灭亡后又被金、元、明灯朝代延用。后毁于明代战火。现将古城按百分之十五的比例缩建到七金山下,占地面积100亩,成为拍摄辽文化的影视基地。三、契丹夏钵行宫

在七金山西侧,建有契丹夏钵行宫,总占地50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契丹毡帐大营,外有栅栏,内有辽帝大帐,北南枢密院等。充分展示大辽皇帝四时捺钵的政治习俗和生活情景。在辽代四时捺钵不仅仅是游牧民族网钩戈猎的习俗,更重要的是辽代的政治制度,辽帝通过春水、秋山、坐冬、纳凉等,接见使臣,召开臣僚会议,会见部族属国,开展重大政治活动。七金山曾建过辽帝避暑山庄,据史料记载萧太后和耶律隆绪曾在此避暑纳凉。四、契丹风情馆

在七金山西侧,建有契丹风情馆,总占地40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整个建筑显辽代风格。全面展示契丹民族的民族风情。契丹族是生活在大漠草原上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风情。有些民族风情延续到今天。在这里全面的展示契丹民族服饰、头饰、餐饮、婚俗等民族习俗,让我们充分感受这个民族的特色风情。五、契丹文化馆

在七金山西侧,建有契丹文物馆,总占地40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整个建筑辽代风格,古色古香。重点展示辽中京及七金山出土的一些文物。用实物证明千年古都的辉煌和草原的历史文化。六、契丹文化广场

在七金山主峰下中间部分,建有契丹文化广场,总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用浮雕的形式,全面的展示了契丹民族兴衰存亡的全过程。

契丹民族四一个伟大的民族,他雄踞北方大漠草原,为开发北方经济,发展北方文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统一祖国北方,形成华夏统一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来到这宽阔的广场,感受这个伟大民族。体验这个民族浩瀚的文化底蕴。七、萧绰宫

在七金山中部,契丹广场上方,占地40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为契丹风格建筑。在此用蜡像形式,全面展示萧太后戎马一生。

萧太后十六岁入宫,主政四十余年,改革法律、奖励农耕,重用贤良、倡导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文明,实现了大辽中兴,堪称辽代明主。尤其是她主持修建辽中京,使中京成为辽国中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促进了中京的建设与繁荣。八、契丹文学馆

在七金山的东侧,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辽代风格。全面的展示了辽代文化。

大辽时期,创建了契丹文字,实行了契丹科举制度,由其在中京建有中京学和国子监。契丹时期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学艺术都比较发达。此馆意在展示契丹文化、教育、展示契丹时期的文学艺术,进一步了解契丹的艺术魅力。九、使辽碑林馆

在七金山东侧,占地40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建辽代风格的使辽碑林馆。用碑林的形式全面展示宋使访辽人员的诗词行忆。

辽中京建成后,北宋、西夏和新罗,与契丹互派使臣,形成了文化得大交流,尤其是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大融合。宋朝许多名臣和文人都出使契丹,如欧阳修、苏颂、苏轼、王曾、路振等,留下了许多诗词行忆。用碑林的形式进行展示,让游客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大融合,大和谐的深远意境。十、辽宋战役馆

在七金山东侧,占地50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建成辽代风格的辽宋战役馆。用壁画的形式全面的展示辽宋对峙期间,两国交兵的场景。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一直处于征战之中。辽宋时期显得尤为突出。但是经过100余年的征战,到1004年,形成了澶源之盟,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场面,使百姓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长达百年之久。来到此馆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烽烟,体验和平的宁静与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京北恒大国际文化城103平米户型价格多少?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京北恒大国际文化城103平米户型价格多少?

京北恒大国际文化城5188元/平方米起。物业费:高层物业管理费为2.2元/㎡·月。容积率1.5。毛坯,带装修交房,面积103平米三居户型南北通透,总价55万起!

更多详情可咨询【京北恒大国际文化城】售楼处电话:—400-0080-669转830—

建面约103㎡悦湖公馆:

全明户型,明亮空间,各功能分区清晰分明,会客、休息互不干扰;餐厨紧连,料理生活从容自如;精美三房,尽享三代同堂之乐。

售楼处电话:—400-0080-669转83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广东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食在广州这一理念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名扬海内外,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品尝,来感受这种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广东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下文。

广东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小编分析如下;

国各大菜系中,粤菜显得格外突出。其烹饪技术之精妙,菜式美点之纷繁多样,味道之鲜美,色、香、味、形整体设计之完美,以及饮食环境、气氛之优雅和服务之细致周到等等,都可谓首屈一指。粤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风味组成,以广州风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南国风味。

粤菜发源于岭南。自古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与海外通商的重要口岸,社会经济因此得以繁荣,同时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外各种食法逐渐被吸收,使广东的烹调技艺得以不断充实和改善,其独特的风格日益鲜明。广东旅居海外的华侨众多,又把在欧美、东南亚学到的烹调技巧带回家乡,粤菜藉此形势迅速发展,终于形成了集南北风味于一炉、融中西烹饪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并在各大菜系中脱颖而出,名扬海内外。

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它包括了珠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的饮食风味。选料广博奇异,品种多样是广州菜的一大特色。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一经厨师妙手,都变成佳肴,每令食者击节赞赏,叹为“异品奇珍”。

广州菜的著名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太爷鸡、红烧大裙翅、菊花龙虎凤蛇羹等。尤其汤菜最具特色,加工精巧,口味清纯,注重保持原料的鲜味。烹调技艺擅长焖、炖、烧、火局、炸、蒸、炒、泡等法。口味尚清鲜,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等调品。风味名菜有潮州烧雁鹅、潮州豆酱鸡、护国素菜汤、炊鸳鸯膏蟹等。甜食则以芋泥、五果汤等最有特色。

以上是广东饮食文化的特点,希望大家收藏好。下期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总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位于欢乐海和幸福城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北依大海,西邻白浪河入海口,东边和南边都是人工水库。该馆依据古典民族建筑风格设计修建,是盐文化主题建设项目之一,于2007年元月14日落成,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典建筑群,由山门、钟楼、鼓楼、龙门殿、盐神殿、永宁殿、庭园组成。每年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与盐神节之际,当地群众及外来游客都欢聚此馆表演或观看各种各样的传统节目。此馆古色古香,充斥着我区浓厚的渔民民俗文化传统。

置: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央子镇北部

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座落于潍坊市寒亭区央子镇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新修建的拦海大坝西北角,由山东龙震集团出资修建,四周以水缭绕,再向东南,为16余万公亩广袤的盐田。该馆依据古典民族建筑风格设计,主体高达21米,占地20亩,于2007年元月14日落成,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典建筑群。由山门、钟楼、鼓楼、龙门殿、盐神殿、永宁殿组成。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庙会、盐神节等古老文化活动,都是在这里举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节日之一。端午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关于端午节的文化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借鉴!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3:端午的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看过“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1:端午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2:端午的由来

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4张)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1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2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3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梅尔夫历史与文化公园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梅尔夫是中亚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绿洲城市。梅尔夫(Merv)又称马雷(古称蒙奇、马鲁、麻里兀、马兰),是中亚土库曼斯坦马雷州的一个绿洲城市。古梅尔夫城在撒马儿罕和巴格达之间(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市附近),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这片宽阔的绿洲横跨了四千年的人类历史,有许多纪念性的建筑,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梅尔夫历史与文化公园建于十二世纪,公园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土库曼斯坦帝国时建造的。现在国家公园内大部分建筑不是受到人为的破坏就是毁于一次接一次的地震。梅尔夫历史与文化公园是一个一般游客难以想象的国家公园,这里没有入口、没有大门,所以也就没有门票;也没有任何告示牌、没有护林员、没有公园地图、宣传册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公园附近连厕所、快餐厅都没有,有的只是沙漠上一些废弃的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市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菜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烹饪技术的飞跃,京菜正以其古朴的文化,淳厚的风味,精淇湛的技艺,醇正的调味,绚丽多彩的特色为人们服务。那么北京市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北京菜的基本特点是:选料讲究,刀工精湛,调味多变,火候严谨,讲究时令,注重佐膳。北京菜的烹调方法全面众多,以爆、烤、涮、炝、溜、炸、烧、炒、扒、煨、焖、酱、拔丝、白煮、瓤等技法见长。北京菜的"爆"法,变化多样,具体可分为油爆、酱爆、葱爆、水爆、汤爆等。口味讲究酥脆鲜嫩,清鲜爽口,保持原味,并且要求做到色、香、味、形、器五方面俱佳。

北京菜中的名菜名点有:北京烤鸭、烤肉、涮羊肉、潘鱼、醋椒鱼、白煮肉、酱爆鸡丁、油爆肚仁、糟溜三白、黄焖鱼翅、桃花泛、干煸牛肉丝、贵妃鸡、三不粘、炸佛手卷以及满汉全席、全猪席、全羊席、全鸭席、全蟹席等,都蜚声中外。

北京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重镇,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于此,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中心,汉、满、蒙、回等各族人民大量在此定居。世界和全国各地文化在此融会交流,在饮食文化方面,形成了蔡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调高雅、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北京菜”。

“北京菜”是由北京地方风味菜,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菜,以明清皇家传出的宫廷菜,及做工精细、善烹海味的谭家菜,还有其它省市的菜肴组成。

清真菜在北京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以牛羊为主要原料。如著名的"全羊席"用羊身上的各个部位,可烹制出百余种菜肴,是北京菜的重要代表。另外"烤肉"、"涮羊肉"、"煨羊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北京群众喜爱。

宫廷菜在京菜中地位显著,它选料珍贵,调味细腻,菜名曲雅,富于诗情画意。现在的宫廷菜多是明清宫廷中传出来的菜肴。著名菜品如:抓炒鱼片、红娘自配、脯雪黄鱼等。

谭家菜是官府菜中的代表,讲究原汁原味,咸甜适中,不惜用料,火候足到,如选料精细的"黄焖鱼翅"是谭家一等代表菜,居各鱼翅菜之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伏羲,伏羲,教人打鱼

全文共 1784 字

+ 加入清单

伏羲兄妹制了人烟以后,世间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了。可是,那时候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大不相同。那时候人不晓得做庄稼,一天到黑只晓得打野物,吃的就是野物的肉,喝的就是野物的血。野物打得少,就少吃一些;打不到,就饿肚皮。在那个时候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

伏羲看到这个光景,心里很难过。他想:要是老这样下去,岂不是要饿死一些人吗?他左思右想,想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想出个可以解决儿孙们吃饭问题的办法来。到了第四天,他走到河边一面转悠,一面想办法。走着走着偶尔抬头一看,看见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从水面上跳起来,蹦起多高。一会儿,又是一条鲤鱼跳起来;再隔一会儿。又是一条。这下子就引起了伏羲的注意。他想:这些鲤鱼又大又肥,弄来吃不是很好吗!他打定主意,就下河去抓鱼,没费好大工夫,捉到一条又肥又大的鲤鱼。伏羲欢喜得很,就把鲤鱼拿回家去。

伏羲的儿孙们看见伏羲捉来了鱼,也都欢欢喜喜跑来问长问短。伏羲把鱼撕给他们吃,大家吃了,都觉得味道不错。伏羲向他们说:“既然鱼好吃,以后我们就动手捉鱼,好帮补帮补生活。”儿孙们当然赞成,当下都跑到河里去捉鱼。捉了一个下午,差不多每人都捉到了一条,还有捉三、四条的。这下子大家都欢喜得了不得,把鱼拿回去美美地吃了一顿。伏羲又打发人给住在别的地方的儿孙们送信,喊他们都来捉鱼吃。

这样,没到三天,伏羡的儿孙们都学会捉鱼了。

偏偏好事多磨。在第三天上,龙王忽然带了乌龟丞相跑来干涉,他恶声恶气地对伏羲说:“哪个喊你来捉鱼的?你们这么多人安心要把我的龙子龙孙们都捉完吗?赶紧给我搁倒哟!”

伏羲没给龙王的话吓倒,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龙王:“你不准我们捉鱼,那我们吃啥子唷?”

龙王气冲冲地说:“你们吃啥子,我管得到?就是不准你们捉鱼。”

伏羲说;“好,不准捉,我们不捉;以后没得吃的我们就来喝水,把水喝得干干的,把你们所有的水族都干死!”

龙王本来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听伏羲这么一说,心里果然害怕。他怕伏羲和他的儿孙们真来把水喝干,自己的命就难保了。想让他们捉吧,又实在回不过口来,正在进退两难,乌龟丞相凑到龙王耳朵边上,悄悄向龙王说;“你看这些人都是用手捉鱼,你就和他们定个规矩:只要他们不喝干河水,就让他们捉去,但是不许用手捉。他们不用手就捉不到鱼。这下子既保下了龙子龙孙,又保住了龙君你的性命,让他们看着河水白瞪眼,该多好呢!”

龙王一听这话,高兴得哈哈大笑,转过脸来向伏羲说:

“只要你们不把水喝干,你们要捉鱼就来捉吧,可是得遵守这么个规矩,就是不能用手捉。你们若是答应,就算是说定了,以后双方都不准反悔!”

伏羲想了想,说:“好吧。”

龙王以为伏羲上了当,便带着乌龟丞相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伏羲也带着儿孙们回去了。

伏羲回去以后,就想不用手捉鱼的办法。想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又想了一个上午,还是没有把办法想出来。到了下午,他躺在树荫底下,眼望着天,还是在想。

这时候,他看见两枝树枝中间,有个蜘蛛在结网。左一道线,右一道线,一会儿就把个圆圆的网子结好了。蜘蛛把网结好就跑到角落里躲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那些远远飞来的蚊子呀、苍蝇呀都被网子网着了。蜘蛛这才不慌不忙地从角落里爬出来饱餐一顿。

伏羲看见蜘蛛结网,心里突然开了窍。他跑到山上找了一些葛藤来当绳子,象蜘蛛结网那样,把它们编成了一张粗糙的网,然后又砍了两根木棍十字形绑到网上,又拿了一根长棍绑到中间,网就做好了。他把网拿到河边往河里一放,手握长棍在岸边静静地等候着。隔了一会儿,把网往上一拉,哎哟,网里净是些欢蹦乱跳的鱼。这个办法硬是对劲,比起用手捉鱼不但捉得多,人还不用下水了。伏羲就把结网的方法教给他的儿孙们。从此以后,他的儿孙就都晓得用网来打鱼了,吃的再也不缺了。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是用网来打鱼。

龙王看见伏羲用网来打鱼,气得干着急。因为他们并没有用手捉鱼呀!龙王如果反悔,不但话不好说,还怕惹得伏羲和他的儿孙们起了火,真来把水喝干了。龙王坐在龙官里急呀急的,就把一对眼睛急得鼓出来了。所以后来人们画的龙王像,眼睛都是鼓起来的。那个不知趣的乌龟,看到龙王急得那个样,还想替龙王出个主意。哪晓得刚刚爬到龙王肩膀上,嘴巴凑到龙王耳朵边,一句话还没说出来,就被龙王一巴掌打到面前公案上的墨盘里啦。乌龟在墨盘里翻了两翻,染了一身墨汁。现在乌龟身上乌漆漆的,就是那回被龙王打到墨盘里染的。

李茂生口述陈钧整理

(选自《民间文学》1964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