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汇集六篇)

浏览

3994

文章

6

篇1: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原则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哮喘也可以叫做支气管哮喘,是比较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的症状,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除了积极治疗外,在日常饮食上也可以多吃鱼肉,雪梨,银耳,还有蜂蜜,山药,百合等。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哮喘急性发作处理原则

哮喘大多都是在夜间或者是凌晨才发生的,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像遗传,变应原,大气污染还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吸烟等,是会让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不适的症状,危害健康,

哮喘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治疗目标是以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和减轻急性发作为主。有些哮喘患者不了解哮喘治疗的艰巨性,总希望用一种药物、一种疗法短期内将哮喘治愈,这是不现实的。

有些病人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憋气、呼吸困难而痛苦不堪,希望医生迅速缓解哮喘带来的痛苦,所以在接受治疗时积极配合,而一旦病情缓解就不能坚持治疗,甚至完全停止治疗。殊不知,只有重视平时的预防和治疗,才能大大减少急性哮喘发作的次数,从根本上减轻痛苦,减少死亡的危险。同时也因就诊次数的减少,减轻医疗费用的支出。

具体关于哮喘的介绍上面有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其哮喘有所认识,那么哮喘突然发作该如何正确急救?这些疾病急救知识还是要多加了解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癫痫发作的治疗原则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在出现了癫痫这种疾病是大家都比较担心,出现这种疾病之后应该合理的进行治疗。一旦出现这种疾病之后,患者应该全面的进行了解而且,也要注意自我治疗方法,合理的进行保健,避免导致更多影响,那么癫痫发作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治疗癫痫病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癫痫的外科治疗:除了颅内病灶如脑瘤、颅内血管畸形等常需外科手术治疗癫痫病外;目前对约20%常无法以常用药物和最新型药物到达理想的控制,外科手术切除放电就成为治疗的另一选择。外科治疗的胜利与否,手术前的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二、服用抗癫痫药物时需与你的主治医师亲密配合,置信定能发现到理想的治疗方式与疗效。必需强调的是,病友若无法完整或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切勿急于请求换药或改换医师或医院。

三、防止或消弭癫痫发作的原因:诸如饮酒、睡眠缺乏、生活习气不规律、精神过度慌张、打电动玩具等皆应防止。

四、心理上的支持:根本上,癫痫朋友并不是有特别艰难的人,但常受外界欺负或歧视,因此产生自卑、对抗及心情低落等心理问题,招致治疗过程遭到无谓干扰而影响治疗效果。因而对癫痫病人要有一定的关心与抚慰是十分必要的。

温馨提示:有些癫痫患者以为癫痫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需要长时间的治疗,然而其实患者只要把癫痫的症状逐渐控制好之后可以逐渐的减量,直至停药,因此癫痫药并不需要吃一辈子,长期吃对患者来说也是不好的,最主要的还是要调整好心态,这样才能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想要知道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有哪些请到,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急性发作小儿哮喘可用火罐治疗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发作小儿哮喘可用火罐治疗,小儿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最常见呼吸道疾病,当哮喘急性发作时,患儿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闷、喘憋,甚至有窒息感、恐惧感,治疗较为棘手。采用火罐疗法可使火罐最大面积地与小儿哮喘患者接触,通过经络传导的作用,使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血脉通达,疾病好转;同时减少火罐的使用也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儿童治疗时用闪火法,走罐与定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下是火罐治疗小儿哮喘的操作方法:

一、取穴

背部自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

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②部位:颈部、脊柱两侧、肩胛上区。

二、操作方法:

①器具准备:大、中、小号火罐,凡士林油、火柴、棉球、酒精、镊子;

②小儿哮喘姿势:脱下外衣,让患儿取俯卧位,并将枕头垫于胸部,两手放于枕头前,使肩胛骨自然放松(婴幼儿可由家长抱着),裸露平坦之背部;

③操作区皮肤准备:清洁皮肤后,在小儿哮喘患者背部沿脊柱两侧均匀涂沫适量凡士林油膏;

④闪火法拔罐:取相应型号的火罐,用闪火法将两只火罐分别吸在脊柱两侧,医者以右手握住火罐,左手逆着火罐走向拉紧皮肤,沿脊椎两侧由内至外,由上向下往返移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时,将火罐吸定在两侧肺俞穴

⑤游走罐:火罐吸定后,每隔3~5分钟,将火罐按上下左右方向,以每秒钟3~5厘米的速度移动。对吸得深的火罐不宜移动,可在周边加用火罐,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⑥定罐:另取两只火罐按以上方法将火罐吸定,走罐后,最后将火罐吸定在哮鸣音、哕音明显处或吸定于两侧膈俞穴。

⑦时间:根据儿童年龄大小、适应程度,5~20分钟可起罐。

⑧起罐:用手指按住火罐边缘的皮肤,另一手拿着火罐慢慢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自然脱落,不可硬拉强搬或旋转。

⑨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3~7次为1个疗程;亦可在急性期每日1次,缓解期隔日1次;视小儿哮喘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而灵活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哮喘之急性发作期治疗

全文共 1668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发作治疗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需根据患儿年龄、发作严重程度及诊疗条件选择合适的初始治疗方案,并连续评估对治疗的反应,在原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哮喘急性发作需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及时恰当的治疗,以迅速缓解气道阻塞症状。应正确指导哮喘患儿和(或)家长在出现哮喘发作征象时及时使用吸入性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建议使用压力定量气雾剂经储雾罐(单剂给药,连用3剂)或雾化吸入方法给药。如治疗后喘息症状未能有效缓解或症状缓解维持时间短于4h,应即刻前往医院就诊。

哮喘急性发作经合理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如支气管阻塞未及时得到缓解,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直接威胁生命(危及生命的哮喘发作)。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医院治疗流程详见附件1。

1.氧疗:有低氧血症者,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0.94。

2.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如具备雾化给药条件,雾化吸入应为首选。可使用氧驱动(氧气流量6~8L/min)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药物及剂量: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体重≤20kg,每次2.5mg;体重>20kg,每次5mg;第1小时可每20分钟1次,以后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根据病情每1~4小时重复吸入治疗。如不具备雾化吸入条件时,可使用压力型定量气雾剂(pMDI)经储雾罐吸药,每次单剂喷药,连用4~10喷(

3.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重度发作的一线药物,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度,给药后3~4h即可显示明显的疗效。可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脉途径给药。

药物及剂量:

(1)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1~2mg/(kg·d),疗程3~5d。口服给药效果良好,副作用较小,但对于依从性差、不能口服给药或危重患儿,可采用静脉途径给药。

(2)静脉:注射甲泼尼龙1~2mg/(kg·次)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次),根据病情可间隔4~8h重复使用。若疗程不超过10d,可无需减量直接停药。

(3)吸入:早期应用大剂量ICS可能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可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1mg/次,或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0.8mg/次,每6~8小时1次。但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抗胆碱能药物: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支气管舒张效应,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确立,尤其是对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反应不佳的中重度患儿应尽早联合使用。药物剂量:体重≤20kg,异丙托溴铵每次250μg;体重>20kg,异丙托溴铵每次500μg,加入β2受体激动剂溶液作雾化吸入,间隔时间同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如果无雾化条件,也可给予SAMA气雾剂吸入治疗。

5.硫酸镁:有助于危重哮喘症状的缓解,安全性良好。药物及剂量:硫酸镁25~40mg/(kg·d)(≤2g/d),分1~2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滴注(20min以上),酌情使用1~3d。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面色潮红、恶心等,通常在药物输注时发生。如过量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拮抗。

6.茶碱:由于氨茶碱平喘效应弱于SABA,而且治疗窗窄,从有效性和安全性角度考虑,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一般不推荐静脉使用茶碱。如哮喘发作经上述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可酌情考虑使用,但治疗时需密切观察,并监测心电图、血药浓度。药物及剂量:氨茶碱负荷量4~6mg/kg(≤250mg),缓慢静脉滴注20~30min,继之根据年龄持续滴注维持剂量0.7~1mg/(kg·h),如已用口服氨茶碱者,可直接使用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滴注。亦可采用间歇给药方法,每6~8小时缓慢静脉滴注4~6mg/kg。

7.经合理联合治疗,但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征象时,应及时给予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在应用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前禁用镇静剂。(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治疗方法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社会出现心绞痛疾病并不是什么稀奇事,生活条件越好的人群出现心绞痛疾病的几率就越大,这主要也常不注意身体养护有很大关系,心绞痛急性发作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缓解和治疗方法

(1)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休息,家中如有氧气瓶或氧气袋应立即吸氧,如有条件应立即测血压;

(2)立即含化硝酸甘油,效果不佳时可用口腔雾化剂或异山梨酯(消心痛)嚼碎含服;

(3)严重持续胸痛,可适量使用止痛剂,如果仍不缓解,立即呼救护车送医院;

(4)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可用0.3~0.6mg片剂,置于舌下含化,使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分钟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对约92%的病人有效,其中76%在3分钟内见效。延迟见效或完全无效时提示病人并非患冠心病或患严重的冠心病,也可能所含的药物已失效或未溶解,如属后者可嘱病人轻轻嚼碎之继续含化。长期反复应用可由于产生耐药性而效力减低,停用10天以上,可恢复有效。近年还有喷雾剂和胶囊制剂可用。不良作用有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等,偶有血压下降,因此第一次用药时,病人宜取平卧位,必要时吸氧。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心绞痛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对于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方法也已经比较清楚了。要想进一步了解突发心绞痛该如何正确急救?多关注疾病急救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急性右室心肌梗塞要遵守哪些治疗原则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右室梗塞的一般治疗,如休息止痛、充分给氧、心电监护等与左室梗塞相同,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急性右室心肌梗塞遵守哪些治疗原则吧?

1.扩容治疗:扩容的目的在于增加血容量,提高右房及右室的充盈压,增加肺血流量回升,从而提高左室充盈压,增加排血量,以纠正右室梗塞后引起的低血压或休克。根据低血压或出现休克决定输液量,一般补给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液及生理盐水。有条件时最好间断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输液量;若无监测条件可依靠血压、心率、休克改善状况、肺部哕音作为治疗的判断指标。

2.血管扩张剂:一般选用平衡性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以50mg加10%c·s500ml内,每分钟0.5—3ug/ug/kg滴注。忌用硝酸甘油,因为该药对静脉系统扩张作用较强,可进一步降低血容量。

3.正性肌力药物:选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以增加左室收缩功能及排血量,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速心率,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减少心排血量。一般不主张应用洋地黄制剂。

4.利尿剂:一般不主张用,以免降低血容量及左室充盈压、加重休克。

5.矛盾的治疗原则:即虽有心功能不全、静脉压升高但需大量输液;虽有水肿、少尿,但不用利尿剂;虽有急性心肌缺血,但不用硝酸甘油;虽有心输出量下降,但不用洋地黄类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